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合集下载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完整版)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学习大学语文的过程中,了解语文文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对大学语文文学常识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文学常识概述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它通过语言来描绘和表现人类的内心感受、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它是一种对现实的再现和诠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分为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学体裁。

每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

1. 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散漫的文艺体裁,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自由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散文可以分为议论性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等。

2. 诗歌诗歌是一种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感的文学形式,通过押韵和节奏来加强表达的效果。

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现代诗等。

3. 小说小说是一种通过叙事方式来表达人物形象、社会现象和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等。

4. 戏剧戏剧是一种具有舞台表演形式的文学作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情节和人物形象。

戏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历史剧等。

三、古代文学名著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经典的文学名著,它们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1.《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通过对贾、史、王、薛等大家族的命运展开叙事,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沉沦。

2. 《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了宋江等梁山好汉起义斗争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一大批英勇正义的斗争者形象,充满了英雄主义精神和抗争斗争的意志。

3.《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通过描述孙悟空等人物的取经之路,告诉人们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先秦文学)

一、选择题1.先秦时期最能反映儒家思想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A.《孟子》B.《礼记》C.《论语》D.《中庸》2.“分崩离析”一语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秋水》C.《寡人之于国也》D.《大同》3.《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体现孔子的政治主张是()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D.严刑峻法,奖励耕战4.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用“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来批驳冉有推卸责任的辩解,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5.下列成语,不是从诸子散文中引申出来的有()A.井底之蛙B.祸起萧墙C.舍本逐末D.五十步笑百步6.下列文章不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有()A.《季氏将伐颛臾》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D.《秋水》7.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A.《论语》B.《庄子》C.《孟子》D.《荀子》8.下列文章,展现孟子“王道思想”的是()A.《赵威后问齐使》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谏逐客书》9.下列不属于孟子散文一般特点的是()A.善用“欲擒故纵,引人入彀”的论辩手法B.善用比喻C.运用排偶句说理,富有气势D.迂曲委婉10.下列文章中不能够体现民本思想的有()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赵威后问齐使》D.《种树郭橐驼传》11.先秦时强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黑暗现实的人是()A.孔子B.庄子C.孟子D.荀子12.庄子散文的特点不包括()A.善用寓言B.汪洋恣肆C.援譬设喻D.引人入彀13.下列成语是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是()A.舍本逐末B.井底之蛙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14.《礼记》成书于()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15.历史上的“四书”不包括()A.《大学》B.《礼记》C.《中庸》D.《论语》16.我国古代学者把“寻章摘句”归为下列哪一范畴()A.文字学B.训诂学C.音韵学D.文章学17.《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旨意是()A.再现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事实B.剖析郑庄公兄弟不和的原因C.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卑鄙虚伪D.歌颂颍考叔的纯孝与机智18.《郑伯克段于鄢》的叙述方式是()A.顺叙B.倒叙C.平叙D.插叙19.在《郑伯克段于鄢》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典型细节是()A.庄公“寤生”B.共叔段“收贰为己邑”C.颍考叔“食舍肉”D.庄公母予“隧而相见”20.《郑伯克段于鄢》的中心人物是()A.郑庄公B.共叔段C.姜氏D.颍考叔21.“多行不义必自毙”指的是()A.郑武公B.郑庄公C.共叔段D.姜氏22.“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原出于()A.《战国策》B.《论语》C《孟子》 D.《春秋》23.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A.冯谖B.孟尝君C.齐D.梁王24.整理编订《战国策》的人是()A.孔子B.刘向C.荀子D.司马迁25.《战国策》作为重要文献可以很好地研究()A.春秋史B.秦汉史C.西周史D.战国史26.冯谖为孟尝君所凿的“三窟”中没有()A.以“市义”来赢得民心B.利用齐王与梁王之间争夺贤才来抬高孟尝君C.以宗庙之重巩固孟尝君封地D.修建城池来提高防御能力27.下述文章中运用了插叙方式来记叙的是()A.《背影》B.《郑伯克段于鄢》C.《爱尔克的灯光》D.《马伶传》28.《诗经》中用于宗庙祭祀的诗称为()A.风B.小雅C.大雅D.颂29.《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拟物C.正喻D.反喻30.《氓》中不是运用的比兴诗句有()A.淇则有岸,隰则有泮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D.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1.《国殇》是一首()A.赞歌B.民歌C.乐府诗D.祭歌32.《国殇》选自()A.《离骚》B.《九歌》C.《天问》D.《九章》33.我国古代第一位有巨大成就的诗人是( )A.陶渊明B.曹操C.李白D.屈原34.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 ( )A.《左传》B.《史记》C.《汉书》D.《战国策》35.有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A. 演绎法B. 类比法C. 对比法D. 归纳法36.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37.《秋水》中,庄子用“毫末之在于马体”来说明人的认识有限,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对比法D.类比法38.《氓》中运用“赋”这一表现手法的诗句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39.下列有关《战国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记叙生动B.写人传神C.“策”是谋略D.笔调夸张40.先秦时主张“兼爱、非攻”的人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墨子41.风、雅、颂是《诗经》的()A.题材B.体裁C.表现手法D.写作手法42.先秦诸子中使用“欲擒故纵,引人入彀”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43.《楚辞》的作者除屈原外还有()A.李斯B.墨子C.宋玉D.庄子44.先秦时主张“齐生死,等荣辱”的人是()A.庄子B.老子C.荀子D.墨子45.《寡人之于国也》的中心旨意是()A.阐述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B.阐述以人为本的王道理想C.阐述国家兴亡取决于人事的道理D.阐述事业成败取决于毅力的道理46.从《秋水》看,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所依据的道理是()A.以人为本,施行仁政的治国思想B.多元并立,和而不同的普通理念C.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人生理念D.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47.下列著作,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A.《孟子》B.《国语》C.《史记》D.《资治通鉴》48.《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国”的意思是()A.国都B.国家C.地域D.诸侯的封地49.《氓》一诗属于《诗经》中的()A.大雅B.小雅C.国风D.颂歌50.孔子用“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道理,来批驳冉有为季氏攻伐颛臾寻找借口的行为,这种论证方法是()A.归纳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51.《大同》中大同社会的最主要的特征是()A.天下为公B.选贤与能C.讲信修睦D.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2.庄子《秋水》的主旨是()A.阐发为正义的的政治道理B.阐述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C.阐明以民为本的治国理想D.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53.“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A.《秋水》B.《召公谏厉王弭谤》C.《垓下之围》D.《冯谖客孟尝君》54.下列作品属于楚辞的是()A.《蒹葭》B.《湘夫人》C.《饮酒》D《陌上桑》55.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下列哪部著作()A.《尚书》B.《论语》C.《左传》D.《战国策》56.冯谖第二次弹铗而歌的理由是()A.食无鱼B.无以为家C.食无肉D.出无车57.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论证方法属于()A.归纳论证B.对比论证C.演绎论证D.类比论证5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选自()A.《左传》B.《史记》C.《国语》D.《战国策》59.《季氏将伐颛臾》中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说理,其论证方法属于()A.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B.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C.由个别到一般D.由一般到个别60.屈原为保卫国家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创作的祭歌是()A.《离骚》B.《国殇》C.《涉江》D.《湘夫人》61.成语“分崩离析”出自()A.《庄子》B.《孟子》C.《论语》D.《左传》6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A.克己复礼B.仁政、王道C.无为而治D.小国寡民63.《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A.渭河之神B.淮河之神C.长江之神D.黄河之神64.《战国策》的最后整理编订者是()A.孔子B.左丘明C.刘向D.司马迁65.下列文章中选自于国别体史书的是()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郑伯克段于鄢》D.《马伶传》66.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楚辞》B.《诗经》C.《古诗源》D.《古诗十九首》67.议论文的核心要素是()A.论据B.标题C.论证方法D.论点68.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69.“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韩非子》7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71.“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A.《庄子》B.《韩非子》C.《孟子》D.《论语》7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73.“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74.“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75.《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D.严刑峻法,奖励耕战76.先秦散文中,采用寓言形式最多、最富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左传》C.《战国策》D.《庄子》77.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此”的是()A.斯天下之民至焉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C.焉足以知是且非邪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78.庄子在《秋水》中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做比喻,所论证的道理是()A.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B.一国之君要以德治国C.为政要以民为本D.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79.下列“之”的用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邻国之民不加少C.五亩之宅D.谨痒序之教80.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A.急忙B.迅速C.竭力D.屡次81.下列属于儒家“五经”的是()A《论语》 B.《礼记》 C.《大学》D《中庸》82.《江海能为百谷王》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论证B.类比论证C.归纳论证D.对比论证83.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A.曲士B.河伯C.北海若D.河伯与北海若84.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仁政和王道B仁与礼C严刑和峻法D无为而无不为85.《氓》中运用“赋”的诗句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淇则有岸,隰则有泮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D.于嗟鸠兮,无食桑甚86.《赵威后问齐使》选自()A《春秋》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87.下列句子中,不是采用反诘修辞手法的是()A.苟无民,何以有君B.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于大泽乎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88.“祸起萧墙”一语出自()A.《韩非子》B.《墨子》C.《论语》D.《诗经》89.《孟子》四章中,孟子认为养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90.在《赵威后问齐使》中,“二士弗业,一女不朝”来批评齐国政治失当的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91.下列各句中采用例证法说理的是()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B.夏虫不可以语于冰C.曲士不可以语于道D.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92.下列成语是从庄子《秋水》一文中引申出来的是()A.舍本逐末B.望洋兴叹C.祸起萧墙D.功亏一篑93.《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国风B.小雅C.大雅D.颂94.《中庸》原存录于()A.《四书》B《五经》 C. 《礼记》 D.《春秋》95.赵威后用“苟无民,何以有君”来驳斥齐使君贵民轻的思想,这种驳论方法是(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D.驳斥论题96.《郑伯克段于鄢》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春秋初期B.战国末期C.盘庚迁都时D.武王伐纣王时97.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情,这种叙述方式是( )A.插叙B.倒叙C.平叙D.顺叙98.法家的思想核心是( )A.仁政和王道B.仁和礼C.严刑和峻法D.无为而无不为99.下列作品不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是()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春秋》10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学》“八条目”的是()A.格物、致知B.诚意、正心C.修身、齐家D.治国、平藩101.道家所提倡的“道”实际上是指形成自然和客观世界的一种()A.道理B.现象C.事物D.规律102.《召公谏厉王弭谤》一文体现出的思想是()A.减轻赋税的养民政策B.休养生息的安民政策C.富民生民政策D.广开谏路,听政于民政策103.《氓》选自《诗经》中的()A.王风B.魏风C.陈风D.卫风104.先秦诸子中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故事的是A.孔丘B.孟轲C.庄周D.韩非子105.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A.则将焉用彼相矣B.焉足以知是非邪C.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D.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106.老子的思想主张是()A.为国以礼B.以民为本C.无为而治D.学而优则仕107.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先用“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名言,后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的比喻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两者论证方法的不同在于()A.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例证法B.前者是对比法,后者是类比法C.前者是演绎法,后者是类比法D.前者是对比法,后这是例证法108.《礼记》中的“小康”社会是指( )A.春秋战国时代B.尧舜时代C.夏商周三代之英D. 尧舜以前的时代109.老子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与发展应该奉行的准则是( )A.损有余而补不足B损不足以奉有余 C.不欲见贤 D.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110.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 )A.君子之道B.从政之道C.养生之道D.求学之道111.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秋水》的是( )A.望洋兴叹、贻笑大方B.贻笑大方、分崩离析C.望洋兴叹、祸起萧墙D.祸起萧墙、分崩离析112.下列选自《郑伯克段于鄢》的句子,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是( )A.都城过百稚,国之害也B.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C.多行不义必自毙D.国不堪贰113.在先秦诸子中,主张自然无为的是()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11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语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B.《召公谏厉王弭谤》C.《谏逐客书》D.《秋水》115.下列句子中,论证“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道理的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C.此其自多也D.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16.《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国”的意思是 ( )A.国都B.国家C.地域D.诸侯的封地117.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 )A.《尚书》B.《论语》C.《春秋》D.《荀子》118.“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出自 ( ) A.《蒹葭》 B.《关雎》 C.《氓》 D.《七月》119.“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 ( )A.祈使句B.宾语前置句C.被动句D.定语后置局120.《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指斥的对象是 ( )A.郑庄公B.姜氏C.子封D.共叔段121.以下名人的“字”,属于孟子的是()A.令伯B.伯阳C.子舆D.仲尼122.庄子《秋水》一文中,将“天地”分别比作()A.小石与小木B.大山与大仓C.大泽与大仓D.大山与大泽123.作品篇数同为“三十三”篇的是()A.《庄子》与《孟子》B.《庄子》与《战国策》C.《战国策》与《国语》D.《国语》与《史记》124.对“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中“武姜”一词正确的解法是()A.姓武名姜B.丈夫姓武C.娘家姓姜D.娘家姓武1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语出自()A.《季氏将伐颛臾》B.《召公谏厉王弭谤》C.《谏逐客书》D.《秋水》126.庄子在《秋水》中所讨论的主要问题是()A.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B.孔子以谈说天下显示学识,是自我夸耀C.大海是难以穷尽的D.宇宙是无限的,人是渺小的127.下列属于儒家《五经》的是()A.《论语》B.《礼记》C.《大学》D.《中庸》128.《中庸》的主旨在于()A.无为而治B.仁政王道C.大同社会D.修身养性129.下列关于“之”的用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寡人之于国也B.邻国之民不加少C.五亩之宅D.谨庠序之教130.在《郑伯克段于鄢》中,作者详写的是()A.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B.战争的起因与矛盾不断激化的经过C.颍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131.“春秋笔法”的含义是()A.大同思想B.礼制思想C.微言大义D.儒家思想132.“庖丁解牛”出自()A.《老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133.在《秋水》中,论证“个人的认识十分有限”这一道理的语句是()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C.此其自多也D.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134.李斯思想属于战国诸子百家中的()A.兵家B.法家C.墨家D.纵横家135.《中庸》原存录于()A.《四书》B.《五经》C.《礼记》D.《春秋》136.开散文辞赋化风气之先的文章是()A.《谏逐客书》B.《陈情表》C.《出师表》D.《滕王阁序》137.《季氏将伐颛臾》中用“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说理,其论证方法属于()A.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B.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C.由个别到一般D.由一般到个别138.《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139.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A.望洋兴叹、贻笑大方B.望洋兴叹、祸起萧墙C.贻笑大方、分崩离析D.祸起萧墙、分崩离析140.《左传》是一部()A.纪传体史书B.编年体史书C.断代体史书D.国别体史书141.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下列哪部著作()A.《尚书》B.《论语》C.《左传》D.《战国策》142.《战国策》是汉代()整理编订的。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语文文学常识一、作者作品: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整理

文学常‎识整理‎(含必讲‎篇目和‎自学篇‎目)蒹葭《诗经》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记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共存诗‎305‎篇,故又称‎《诗三百‎》。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105‎篇,多为贵‎族、士大夫‎所作;“颂”有《周颂》《鲁颂》《商颂》,40篇‎,用于宗‎庙祭祀‎。

3、在内容‎上,《诗经》从各方‎面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包括周‎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尚‎等,其中不‎少民间‎创作还‎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行‎为,反映了‎下层人‎民所遭‎受的痛‎苦。

4、在艺术‎上,《诗经》以四言‎为主,间杂二‎言至八‎言不等‎,常用重‎章叠句‎,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并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5、“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触物兴‎词。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1、《古诗十‎九首》是由梁‎朝萧统‎编的东‎汉中后‎期的作‎者姓名‎不详且‎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的集。

2、《古诗十‎九首》中的十‎九首诗‎为中下‎层文人‎所作,本来没‎有题目‎,后人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作为‎题目。

3、《古诗十‎九首》主要是‎反映了‎当时中‎下层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多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和文‎人追求‎功名富‎贵的强‎烈愿望‎与仕途‎失意的‎苦闷和‎哀愁。

4、《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善于融‎情入境‎,借景抒‎情;运用比‎兴手法‎,含蓄蕴‎藉;选择一‎些生活‎细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感情,使抒情‎诗带有‎叙事成‎分;其语言‎明白晓‎畅,浅近自‎然,精炼丰‎富,情味隽‎永。

5、《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走向‎成熟的‎代表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誉其‎为“五言之‎冠冕”。

6、本诗取‎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描写织‎女一边‎织布一‎边思念‎牛郎的‎情景,借以抒‎发世间‎男女离‎别的相‎思之情‎,看似落‎笔天上‎,实则情‎注人间‎,用浪漫‎主义的‎笔调,含蓄地‎抒写出‎人神共‎通的一‎种既甜‎蜜又痛‎苦的男‎女相思‎之情短歌行‎曹操1、曹操,字孟德‎,沛国人‎。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入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民歌营养中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其著名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是我过古代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典范。

3、先秦散文中用散文写的史籍称历史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百家写的散文称诸子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论语》、《孟子》、《庄子》。

4、赋是战国后期发展成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代,故名汉赋。

分骚赋、大赋、小赋三种。

骚赋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大赋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枚乘的《七发》。

小赋代表作有杨雄的《酒赋》、张衡的《归田赋》。

5、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这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达到史传文学的高峰。

6、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第三个重要阶段的产物。

《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7、建安文学是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这一时期的文学,其主要作家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和刘桢)和女诗人蔡琰(文姬)。

8、东晋陶渊明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篇大多数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而且形成一种平淡醇美的独特艺术风格。

名篇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9、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在南方长江流域,内容多是情歌,其中长篇抒情诗《西洲曲》艺术性最高。

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广泛,有牧歌、战歌、情歌等,其中长篇叙述诗《木兰诗》成就最高,其他名篇有《敕勒歌》。

10、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分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

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干宝的《搜神记》。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1、南北朝是我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迅速而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以多种文体和多位作家为对象的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系统而完整的文学创作专论陆机的《文赋》,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论钟嵘的《诗品》,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古代文章总集萧统的《文选》。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常识大学语文中的文学常识一、填空1.中国文学的自觉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时期。

但这并不等于说此前没有文学,只是此前一般称“ 文”或“ 诗”。

2.中国古代哲人认为,“”是文学的本原。

3.西方文学的源头一般被追溯到希腊神话,中国文学的源头则是中国文学的萌芽还可更向前追溯到三种形式:神话传说、原始歌谣和散文的雏形。

4.先秦文学的“主流”包括《诗经》、《楚辞》和5.远古神话大致可分两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开天辟地神话。

第二种类型是种族和文明起源的传说。

6.中国上古时期的诗歌是、三位一体。

7.儒家的原始经典“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秦汉文学概述一、填空1.秦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

2.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林赋》。

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3.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___通古今之变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4.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答案:1、。

2、。

3、。

4、。

二、名词解释及答案:1、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

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既讽且劝,曲终奏雅,客主首引,韵、散结合。

奠基之作为《七发》、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2、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

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

3、乐府: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

六朝时,人们把合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

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如宋人把词,元、明人把散曲也称作乐府。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部分)作业一、填空题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诗人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是《》,第一个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是。

2、建安七子是指、、,以诗文著名于世。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文学常识大学语文期末考试文学常识:一、古典文学古典文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包括古诗词、古文言文、唐宋散文、元曲、明清小说等。

古典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学问深厚,手法用典,格物穷理,思想贯通。

古典散文以五言为主,充分反映了古代社会、思想、习俗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以七言及五言和七言律诗为主,较其他文学形式来说更加内敛,表达出更深度的情思;古典小说则以长篇叙事方式展示古代的生活,形象地记叙人物的心态、行动同时也反映了五千六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变迁。

二、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Renaissance)期的文学,其特点是追求真实的描绘,以客观反映生活为主,格调豪放洒脱,语言生动,审美营造相当出色。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要有:《神曲》、《但丁旅行者》、《大卫集》等诗歌,《嘉莱那》等戏剧,《威尼斯商人》、《巴黎圣母院》等长篇小说,还有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

文艺复兴期文学作品及其流派为浪漫主义、理性主义等文学流派奠定了基础。

三、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文学新流派,以追求自由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宇宙天文学、神秘学、科学之疑惑的不断探索寻求新意义为主要主题。

浪漫主义文学以新古典主义为主流,在文体上不拘一格,采用了题材广泛、语言新奇、情节复杂、思维自由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有《悲剧》、《尼乌斯》、《爱泼斯坦传》等诗歌、《奥赛罗》、《音乐之声》等戏剧以及《堂吉诃德》等长篇小说。

四、理性主义文学理性主义是19世纪20年代流行的文学流派,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描写客观事物的客观存在,重视客观逻辑性和唯物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叙事、表现和分析能力,是唯物主义文学思潮的三大流派之一。

理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安德森之探险》等长篇小说,以及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生活世界》等。

五、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既包括20世纪的新旧文学流派及表现形式,也包括21世纪的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等新流派。

现代文学的特点有:重视imaginativity 的创造性,不断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反映现实,强调个人主义,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体现出特定时代的显现。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1.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文学是指用语言文字艺术地表达人类思想感情与审美意趣的创作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展现独特的审美价值。

- 语言性:文学创作以语言为媒介,通过词句的选用和句式的运用来构建作品的结构与意义。

- 可读性:文学作品具有广泛的读者群体,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

- 综合性:文学既可以表达个体的情感与思想,也可以反映社会的现实与历史。

2. 文学的分类文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体裁分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 内容分类:爱情文学、历史文学、科幻文学等。

- 创作语言分类:中文文学、英文文学、法文文学等。

3. 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诗经》、《楚辞》、《论语》等。

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也展现了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4. 现代文学批评流派现代文学批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多种流派,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批评观点和方法。

代表性的流派有:- 传统批评:注重作品内在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创作的规范性。

- 结构主义:关注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系统,强调语言符号的意义。

- 释义学派:注重对作品的解读和理解,重视文本的深层含义。

5. 世界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展现了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不可忽视的名著包括《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也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文学创作与读者文学创作需要作家的深厚语言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需要读者的理解和欣赏。

作为读者,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去感受文学作品,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批评眼光,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

7. 文学与社会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现象的关照和批判。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作为大学生,语文文学常识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和学习文学常识,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下面我将从文学概念、文学流派和文学批评三个方面来介绍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一、文学概念文学是人类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它以文字为媒介,通过架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描绘环境氛围等手法,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文学的核心在于真实表达,寄托着人们的思考、感悟和情感诉求。

二、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共同特征的文学作品的分类。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古文、诗歌、小说、剧本等。

其中,古文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包括经部、史部、子部等,代表作品有《诗经》、《周易》等;诗歌是通过韵律和格律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代表作品有《离骚》、《将进酒》等;小说是以故事为主线的一种长篇虚构散文,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剧本则是为了上演舞台剧而编写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汉宫秋》、《雷雨》等。

三、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研究的学科。

它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评析和创新,揭示作品内涵和艺术手法。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文学史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

通过批评的研究,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意义和独特之处,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总结: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语文文学常识,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通过了解文学概念,我们能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通过学习文学批评,我们能够更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真正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从中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美好。

以上就是我对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的一些介绍。

希望这些知识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在大学期间能够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文学水平。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课内)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课内)
1.(2009)《燕昭王求士》记叙了郭隗帮助燕昭王定计、振兴燕国的故事。
2.(2009)《战国策》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它是()
A.记言体B.编年体
C.国别体D.纪事本末体
3.(2012)从编纂体例来说,《战国策》是一部史书。
4.(2016)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战国策》
A.画蛇添足 B.惊弓之鸟
C.狡兔三窟 D.守株待兔
战国时期(约前372-前289年)
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对话体散文集。《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A.《左传》B.《国语》
C.《战国策》D.《史记》
5.(2015)《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史书,其体例是()。
A.国别体 B.纪传体C.编年体D.其他
6.(2016)是中国第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7.(2016)《春秋》三传是指:《左传》、、。
战国时期
墨子及其弟子
5.(2019)《战国策》是一部史书。
A.编年体 B.国别体
C.列传体 D.纪传体
西汉(约前145-前87年)
司马迁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及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学必备常识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学必备常识

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文学必备常识随着20XX年大家备战考试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专升本考试信息网根据《专升本考试大纲》,特整理了近年来《大学语文》考试中常见的文学常识(知识点)的相关内容。

一、主要著作的文体性质归类。

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2.《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杂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4.《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5.《左传》是我国早期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同时也是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它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8.《乐府诗集》是唐五代以前乐府诗的总集。

9.《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10.《聊斋志异》是清初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志怪传奇文言小说。

1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二、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1.《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

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2.《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是:①叙事说理铺张渲染,纵横您肆。

②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

③刻划人物,鲜明生动。

3.《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00余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

②塑造了诗人伟大爱国者的主体形象。

③融铸神话传说,驰聘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④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寄托遥深。

4.《史记》的艺术特色有: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性格鲜明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②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善于选择、剪裁和集中史料,善用“互见法”,善写大事和紧张场面,并以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

③寓褒贬于叙事,有强烈的抒情性。

④语言生动、准确、灵活。

5.《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色有: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的最高艺术成就。

②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文学知识整理( 一 ) 春秋时代l ·《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有名篇目《关睢》、《氓》、《伐檀》、《硕鼠》、《七月》。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 年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创始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写作特点(艺术特点):(1)直抒胸臆的特点,创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诗经》中不论是踊跃干涉时政的怨刺诗,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仍是反应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无不直面人生,表达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

因为《诗经》真切地反应社会人生,创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异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是后代研究《诗经》时总结出来的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与“风、雅、颂”合称“ 六义”。

“赋”,就是铺陈直叙,不用比,兴,斩钉截铁地铺叙、抒怀、描述,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层次地说出来。

“比”就是比喻,打比方。

“兴” 就是借助其余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经过联想以触倡始诗人思想感情勃发的表现方法。

《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形成中国诗歌兴寄遥远、委宛蕴藉的特有风采起侧重要作用。

(3)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章叠句的构造形式,回环来去;(4)音韵和睦、语言优美。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开创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 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真谛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之一。

孔子思想: A、政治思想。

以“礼”和“仁”为核心。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

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实质上就是孔子的治国思想。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把礼作为治国之经纬的思想,以为礼是治国之本,形成了以礼乐教化治国安邦的整体思路。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要点先秦散文、诗歌先秦时期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是《论语》。

它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物。

孔子修订了鲁国编年史《春秋》。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语出于《论语·述而》。

《论语》中论述学习要善于钻研,不可一味空想的一段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

孔子在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观点。

成语“分崩离析”、“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逝者如斯”均出自《论语》。

孟子提出的主张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他探讨人生价值,提出“富贵不能淫”的主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

展现孟子“王道理想”的文章是《寡人之于国也》。

文中的“寡人”是指梁惠王。

孟子在文中倡明的政治观点是仁政、王道。

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批评梁惠王与邻国国君都没有实施仁政,并无本质区别,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在文中,孟子用“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作比喻,是为了揭露统治者把“涂(途)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的观点。

文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表现方法是对比。

同属道家学派的是老子和庄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一语出自《老子》。

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庄子。

先秦诸子中,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人是庄子。

在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学成就最高。

《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寓言。

“望洋兴叹”、“井底之蛙”、“贻笑大方”出自《庄子·秋水》。

《秋水》一文记叙的是河伯与海若之间的对话。

大学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常考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

大学语文常考文学常识大学语文文学常识42则步入大学的学习相较于高中或许没有那么紧张了,但同样不容小觑,大学靠的是学分,如果考试不及格修不到学分,同样会毕不了业。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收入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从民歌营养中制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其著名作品《离骚》、《九歌》、《天问》等,是我过古代文学乐观浪漫主义的典范。

3、先秦散文中用散文写的史籍称历史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百家写的散文称诸子散文,其中文学价值较高的有《论语》、《孟子》、《庄子》。

4、赋是战国后期进展成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代,故名汉赋。

分骚赋、大赋、小赋三种。

骚赋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大赋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枚乘的《七发》。

小赋代表作有杨雄的《酒赋》、张衡的《归田赋》。

5、司马迁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这些历史人物传记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达到史传文学的高峰。

6、乐府民歌是中国诗歌史上继《诗经》、《楚辞》之后第三个重要阶段的产物。

《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的最高成就。

7、建安文学是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这一时期的文学,其主要作家为"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和刘桢)和女诗人蔡琰(文姬)。

8、东晋陶渊明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篇大多数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而且形成一种平淡醇美的独特艺术风格。

名篇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9、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在南方长江流域,内容多是情歌,其中长篇抒情诗《西洲曲》艺术性最高。

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浙江专升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一)1.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2.有“亚圣”之称的(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黄河伯和北海若)。

4.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主要批判了其祖父在照壁上写家训“长宜子孙”四个字。

5.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传记作品)。

7.《报刘一丈书》鞭笞的三个反面人物是(干谒者、权者和门者)。

8.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9.唐代诗人中被称为“小李社”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10.白居易的《杜陵叟》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

1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归纳法)1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庄子》13.以现存九千三百多首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为罕见的诗人是(陆游)14.《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1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元杂剧)1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夸张)17.“望洋兴叹”一语出自《庄子》1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屡次)19.《国殇》选自《九歌》2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稼轩词》21.“逝者如斯”一语出自《论语?子罕》22.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创造社)23.《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主要是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24.冰心在《往事》一文中,用什么形象的特征象征人的品格(大海)25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曹操)26.“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源自《孟子》2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的作者是(李煜)28.《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故不我若也”一句从语法上看属于(宾语前置)29.《蜀相》是一首(七律)30.《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31.“数”字作“计算”义解的是: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32.《心灵的灰烬》一文的作者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33.郁达夫《故都的秋》所写的“故都”是今天的(北京)34.《米龙老爹》在叙述方法上的特点是(倒叙方式和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使用)35.在先秦诸子中,文风以想像丰富、词藻瑰丽、汪洋恣肆而著称的是(庄子)36.说“今日一天,当明日两天”的哲人是(耶曼孙)37.“茕茕子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陈情表》。

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归纳__大学语文考试[1][1]

语文文学常识复习归纳__大学语文考试[1][1]

1、神话和诗歌是我国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形式,也是我国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 306篇,按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诗经》以四言诗为主,普遍采用复叠式章法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优美,韵律自然和谐。

4、《左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一起,并称春秋。

5、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

6、战国策是继《国语》之后的又一部国别体史书,简称《国策》。

7、论语是孔门后学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

8、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与“礼”。

在教学上,他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不厌,择优而教”,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创行了许多宝贵的教学方法。

9、老子是用韵文写成的道家哲学著作。

书分为八十一章,上下两篇,约五千多字。

其中,上编三十七章,称《道经》,下篇四十四章,称《德经》。

因其后来被尊为道教经典,故又称道德经。

全书文约义赡,言辞隽永,是一部不朽的哲理著作。

10、孟子是庄子及其门人后学的著作。

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7,外篇15篇,杂篇11篇。

11、庄子的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善于运用大胆的夸张,奇谲的比喻和辛辣的讽刺,其散文风格汪洋恣肆,波澜起伏,如天马行空,变化无端,姿态横生,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

12、劝学是典型的学者之文,说理深透,结构谨严,逻辑严密。

善于运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作为论据,巧譬博喻,反复论证。

造语简练,多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

13、屈原的作品,相传包括《九章》(9篇)、九歌 (11篇)、离骚等共有二十五篇。

他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真挚的爱国情怀,创造了“楚辞”这一新的诗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

14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

全书共十八卷,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

文学常识大学语文常考

文学常识大学语文常考

文学常识大学语文常考1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经历过各种变迁,但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依然屹立不倒。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文学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促进了中国文学新的起跑点。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经学、史学、诗词和小说四类。

中国古代文学具有渊源深厚、涵养丰富,历史上留存较为完整的书籍文献,如《尚书》、《春秋》、《诗经》等。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著作,而《诗经》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各类诗歌、散文等,如《楚辞》、《诗经》、《乐府》、《古文观止》、《说文解字》、《文选》、《论语》、《列子》、《老子》、《庄子》等。

其中,《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学经典,它的语言文体独特,独大,对整个古代文学,特别是新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古文观止则是以古代典籍为主体的文学著作,其中的文字具有古文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情景,可以说是一种学术文学著作。

3 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20世纪初,具有丰富而多彩的内涵。

新文学注重描绘生活,立足当下,对现实直接诠释,以揭示人性之苦为主旨;以古典诗歌、散文为形式,以新鲜的语言与创新的眼光去描绘当时的生活,探索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毛泽东先生发起的“三个代表”思想,对新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同志为现代文学开拓了新的道路。

4 我国大学文学常识考试在我国,文学常识是根据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现代文学发展情况及国内外文学理论,所编辑编撰而成的文学常识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及文学知识的深入了解的程度。

文学常识考试的考题种类和考试内容有很大的差别,一般考试内容涉及历史文化、文学理论、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想等。

其中,历史文化考题的要求以古代文学的源流为主,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历史文化知识。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一、古文篇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祖上是宋国贵族。

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

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

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

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

曾任齐宣王客卿。

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

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

《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其父:黄尊素。

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

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

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

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

顺治十四年举人。

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

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

代表作《潜书》。

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汇总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克已复礼.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齐策>>.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是散文集.是汉代刘向整理编订.<<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难的言论和行动.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3.<<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文.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4.<<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这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庄子:名周,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的黑暗现实.庄子的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辞藻瑰丽,并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5.<<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代表作,载于<<史记/李斯列传>>中,是一篇议论文.李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又是秦代散文的代表作家,其文章长于说理,散见于<<史记>>及<<古文苑>>中,其它文.<<泰山刻石文>><<琅玡台刻石文>>. 书指上书,奏章,是古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6.<<张中丞传后叙>>是一篇后叙,即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议论与叙事并重.<<答李翊书>>是一篇书信体的议论文.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辞必己出,强调惟陈言之务去.文章特点: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成就斐然,著有<<昌黎先生集>>.7.<<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散文有说理畅达,抒情委婉的风格,作品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8.<<答司马谏议书>>选自<<王临川集>>.本文属于书信体驳论文.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独特地成就,他的散文以见识高超,议论犀利,逻辑严谨,笔力雄健著称,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作品有<<临川先生文集>>9.<<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寓言性传记文.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作品<<柳河东集>><<始得西山宴游记>>,属山水游记.10.<<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题画记,也可看做文艺随笔,兼具悼念性记人散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被列为唐宋八大家,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江城子>>属小令,是悼忘之作.苏轼是唐宋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清新豪健,自成一家,词开豪放一派,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即散文化的赋,文赋的主要形式特征:主客对答,抑客伸主,散句与骈句交错使用,押韵.来源:考试11.<<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隐公元年>>.是一篇记叙文,属历史散文.<<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左丘明所著. <<左传>>着重记叙春秋时期列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善于叙事.描写战争尤为精彩.12.<<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是一篇人物传记.司马迁:字子长,<<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其中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作品.13.<<报刘一书>>是一篇书信体记叙文.宗臣:字子相,著有<<宗子相先生集>>,其创作较少摹拟堆砌习气,散文成就在后七子中较为突出.后七子: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14.<<马伶传>>是人物传记,属记叙文.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其部分作品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现实生活,明末参加复社,对魏忠贤及阮大铖进行过斗争.作品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15.<<氓>>选自<<诗经/卫风>>.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篇.<<诗经>>分为风(十五国风,共160篇),雅(有<<大雅>><<小雅>>,产生于王都附近).颂.(有<<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用于宗庙祭祀用的诗)<<氓>>是一首四言古诗中的叙事诗,<<诗经>>以四言为主,讲求节奏和用韵,民歌则常有重章叠句,多用比兴手法.16.<<国殇>>选自<<楚辞/九歌>>,原为战国时楚地的民间祭歌.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屈原的诗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采华丽,富有浪漫主义精神.17.<<上邪>>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爱情诗,选自<<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大都由宋人郭茂倩所编.这些民歌,是汉乐府思想,艺术成就的主要代表.汉乐府民歌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8.<<短歌行>>是乐府旧题诗.曹操: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大都以乐府旧题表现新内容,曹操诗歌的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有<<曹操集>>19.<<从军行>>是乐府旧题诗中的七言绝句.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是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擅长七言绝句,基本风格:气势雄浑,格调高昂.20.<<行路难>>是乐府旧题,多写世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感情豪迈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诗集是<<李太白集>>21.<<关山月>>是乐府旧题,是七言歌行体.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现存诗九千三百多首,数量之多,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风格雄浑悲壮,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22.<<饮酒>>是五言古诗中的田园诗.陶渊明:名潜,东晋诗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田园诗的著名诗人.风格:情意真切,格调清新,简洁含蓄,富有韵味.有<<陶渊明集>><<饮酒>> <<归园田居>>是他的代表作.23.<<山居秋暝>>是五言律诗中的山水诗.王维:盛唐著名诗人,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以观察细致,感觉敏锐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意境幽远,其诗融诗情画于一体,有诗中有画的特点.作品集<<王右丞集>>24.<<兵车行>>是一首新题乐府诗中的叙事诗.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感情,被誉为诗史.基本风格:沉郁顿挫,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开拓和艺术创造.是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声.有<<杜少陵集>>.<<登高>>是七言律诗.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白雪歌,也是一首送别诗.岑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基本风格:气势磅礴,想象新奇,格调激越高昂,与高适并称为岑高,诗集是<<岑嘉集>>26.<<杜陵叟>>是一首新乐府诗中的叙事诗.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诗坛中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词合为事而作.在诗坛上与元稹齐名,并称元白.有 <<白氏长庆集>>27.<<无题>>是一首七律爱情诗.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一号樊南.是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七律,七绝,情致婉曲,构思精巧,文采富丽.以无题诗尤为著名.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作品集<<樊南文集>><<李义山诗集>>28.<<虞美人>>是词调.是一首抒情词.李煜:史称李后主,南唐著名词人,李煜的优秀词作真率天然,擅长白描,形象鲜明,对后代颇有影响,李煜与其父亲李璟之词合辑为<<南唐二主词>>29.<八声甘州>>又名<<甘州>>,是词调,是一首慢词.其主旨: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 ,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他大量制作慢词,对我国词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乐章集>>30.<<声声慢>>是词调,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是首慢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女词人,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风沉哀凄苦31.<<摸鱼儿>>词调,属于长词,是一首抒情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一派,以苏辛并称,词风以豪放悲壮为主,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也有不少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作.作品集是<<稼轩长短句>>. <<破阵子>>是豪放词.32.<<天净沙>>是一首散曲,属小令,被尊为秋思之祖.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作品杂剧<<汉宫秋>>,散曲<<东篱乐府>>33.<<长亭送别>>.王实甫: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剧本内容多写儿女风情,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特点:风韵优美,曲词清丽.<<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34.<<山坡羊>>是一支散曲,属小令.张养浩:元代著名散曲家,他的散文集名<<元庄休居自适小乐府>>35.<<石崇与王恺争豪>>选自<<世说新语/汰侈门>>.是一篇按内容分类的笔记小说.刘义庆写作特点:文笔朴素,简练,生动,于选用富有典型性的言行来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36.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是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有<<饮冰室合集>>37.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著述结集出版的有<<李大钊选集>> <<李大钊诗文选集>>38.鲁迅:本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1918年4月开始用鲁迅这一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39.朱光潜: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学述成就主要在美学领域.重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对奠定我国美学研究的基础有重要作用.40.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的 <<论说文集>>是一本世界性的名著.41.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他的小说多采用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组织了创造社.代表作有小说<<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散文集<<达夫散文集>> <<屐痕处处>><<闲书>>42.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重要组织者.他与郑振铎,叶圣陶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瞿秋白等致力于推动左翼作家联盟的发展.长篇小说 <<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处女作:<<蚀>>三部曲和长篇小说<<腐蚀>>,散文名篇:<<风景谈>><<白杨礼赞>>43.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著名作家,处女作<<灭亡>>小说有<<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及<<夜>><<憩园>>.散文集<<生之忏悔>><<旅途随笔>><<静夜的悲剧>>44.冰心: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是五四时期涌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早期作品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往事>>.解放后有散文集<<樱花赞>><<小桔灯>><<再寄小读者>>.其作品以散文见长.早期作品除表达爱国思想之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有独特的艺术风格.45.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其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腻,感情真挚,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抒情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代表名篇<<背影>><<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46.郭沫若: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文化战士.原名郭开贞.五四运动前后,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成新文学团体创造社.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写下了<<屈原>><<虎符>>等历史剧和<<沸羹集>><<天地玄黄>><<今日蒲剑>>以及<<战争集>><<蜩螗集>>.建国后写了诗集<<新华集>><<百花齐放>><<长春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等47.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23年出版了诗集<<红烛>>,1928年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新月>>杂志.同年出版诗集<<死水>>.<<一句话>>是一首现代新格律诗,选自<<死水>>.有<<闻一多全集>>48.戴望舒: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是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词人.诗集有<<我底记忆>> <<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有<<戴望舒诗选>>49.屠格涅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小说著名,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戏剧家.短篇故事集<<猎人笔记>>是他的成名之作.六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 <<父与子>><<烟>><<处女地>>.被称为俄国19世纪40至70年代的社会历史编年史.50.高尔基:俄罗斯革命作家.苏联文学创始人.<<福马/高尔杰耶夫>><<三人>>是最早的两部长篇小说.19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母亲>>(列宁对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人间>><<我的大学>>被称为自传体三部曲. 51.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5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离婚>>.中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戏剧有<<龙须沟>><<茶馆>>53.孙犁:原名孙树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和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传奇>>54.莫泊桑:法国19世纪的著名小说家.以短篇小说<<羊脂球>>一鸣惊人.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55.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重要作品有<<一个小官员的死>><<变色龙>><<万卡>> <<草原>><<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带小狗的女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与莫泊桑齐名.戏剧有<<三姐妹>><<樱桃园>>56.欧/享利: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代表作<<麦琪的礼物>><<警察和赞美诗>><<最后的藤叶>>.其小说诙谐默,寓悲于喜,形成了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一、古文篇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祖上是宋国贵族。

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

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

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

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

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

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

曾任齐宣王客卿。

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

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

《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其父:黄尊素。

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

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

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

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

顺治十四年举人。

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

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

代表作《潜书》。

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

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的平民色彩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清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

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

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

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

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不事雕琢。

5、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人。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

曾任周守藏室之史。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

其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相传孔子适周,曾向他问礼。

代表作《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

《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

《老子》指出了世界事物是相反相成的,多样统一,在同一世界中共同生活,构成了“和而不同”的世界。

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了和谐的必然,这是天道自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是作者的理想追求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6、《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中国史上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记录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止,较为翔实的记载了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其中对各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所记尤为具体翔实。

同时《左传》已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的代表作,是记言性质的文言文散文。

(对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具有重大的影响)记叙线索清晰明了、取材详略得当,笔法多有变化,注重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和深入揭示,对后来的史书和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PS: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本文主要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文章以厨师和羹与乐师操琴的双重比喻反复论证主旨,说理形象生动,论证精辟透彻、富有哲理启迪。

7、《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左传》,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国语》偏重记言。

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语言特色:词语浅显而事理昭晰,及充满睿智。

又浑厚质朴,达到了孔子所称扬的“辞达”境界。

8、《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相传是西汉宣帝时戴圣所辑,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三传弟子所记的是先秦至汉初儒家关于礼仪教化的论述。

《礼记》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其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在宋代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文章气势铺张扬厉,多用排比,气势宏伟而激情踊跃于字里行间,其章法脉络清晰、首尾相应而环环相扣。

9、刘大櫆,字才甫,又字耕南,号海峰,桐城人。

桐城派三大始祖:方苞、刘大櫆、姚鼐(nai)。

刘氏起了由道致文的承前启后的作用除习儒经外,兼集《庄》、《骚》、《左》、《史》、韩、柳、欧、苏之长,“熔诸家为一体”,其气势、其才雄、雄豪壮阔,见其波澜,其文以奇诡雄豪胜,从而为古代散文开拓新的艺术境界。

代表作:《海峰先生文集》十卷、《补益》一卷、《海峰先生诗集》八卷,有清刊本。

编选《八家文钞》、《七律正宗》、《历朝诗约选》。

10、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

秦著名政论家。

青年时代受学于荀子,为秦国客卿。

代表作《谏逐客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和《自罪书》,大都被收入《史记.李斯列传》。

《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个奏章。

中心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也。

文章正反对比,利害对举,既能晓之以理,又能动之以情,十分具有说服力。

作为一篇谏书,文章具有婉转的措辞与犀利的语锋完美结合的显著特点。

而词彩缤纷的大肆铺陈,以及气势充沛的排比句式,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1、贾谊,洛阳人。

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也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后人称其为“贾长沙、贾太傅”。

二十岁时,被汉文帝召为博士。

代表作《汉书.艺文志》文五十八篇,赋七篇,其文见现存的《新书》亦名《贾子》。

贾谊劝谏汉文帝施行仁政,借古讽今,政论散文代表作。

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导致秦覆亡的最终原因是“仁义不施”文章熔政论性和文学性于一炉,作者善用排比和对偶等多种表现手法铺陈渲染,纵横论析,感情充沛。

辞锋犀利,文势闳斯,富于节奏,确有一唱三叹之致。

12、欧阳修,字永叔,字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

卒谥“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为人耿直、敢于谏诤,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其文章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反对宋初绮艳文风,倡导效仿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取得很大成就。

代表作:《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被誉为“北宋文坛的奇星”PS唐宋八大家:(宋朝)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唐朝)韩愈、柳宗元。

这是一篇论证严密的史论。

本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意思是一个国家政权的兴盛与衰败主要取决于人事的因素,而不是天命。

文章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运用举例、对比论证。

13、屈原,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

中国第一位爱国诗人。

先秦时期伟大诗人。

曾辅佐楚怀王,任左徒、三闾大夫。

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

(九篇),另有《远游》、《卜居》、《渔夫》、《招魂》、《大昭》。

其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败污浊,表现出作者进步的政治理想、高尚的人格情操、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诗中采用大量神话传说。

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感情浓烈,文辞华丽,充满浪漫色彩。

作者用香草比喻志向高远、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屈原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

诗中主要是描述屈原被放逐南行中的对都城留恋伤怀,以及流亡期间对故国的遥思远望。

通篇纪行叙事。

楚辞以抒情委婉、一唱三叹见长。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诗人。

享有“诗仙”之美誉,有“谪仙”之称。

其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奇特,感情奔放豪迈,词彩瑰玮绚丽,风格飘逸自然,气势一往无前。

与“诗圣”杜甫双峰其雄,并称“大李杜”。

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切向往和对黑暗的无情抨击,构成了强烈对比,表现出正直、伟岸的高尚品格。

(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现存诗集《李太白集》。

其诗作《古风》(十九)为游仙体诗。

“诗意的突转”是本诗整体构思的主要特点。

李白的诗作尤以古体和绝句见长。

此类作品大都率性而出、自然成章、诗意简洁古朴。

语言通俗流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15、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伟大诗人(现实主义诗人)。

后人也称其为“杜拾遗、杜少陵”享有“诗圣”美誉。

在蜀时,曾得西川节度使严武推荐,得授检校工部员外郎职衔,后世因称其为“杜工部”。

其诗作被称为“诗史”。

唐代诗歌集大成者。

与享有“诗仙”美誉的李白合称为“李杜”,成为中国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座。

有《杜少陵集》。

“沉郁顿挫的风格、千锤百炼的语言、精细老成的诗律”《秋兴八首》以宏阔的意、悲壮的笔调,渲染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苍凉气象和诗人关心国家命运深挚感情。

《秋兴八首》(其一)将季节之秋、国家之秋和个人身世之秋融为一体。

“丛菊”一联,动词双关,用“菊”开泪,让舟‘系心’,由虚入实,家国之思绵远深长;定语破格,让“泪”洒向“他日”,让“心”飞往故园。

16、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

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词人。

南宋豪放词派代表。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诗雄奇豪壮、苍凉沉郁。

代表作《稼轩长短句》。

代表词作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词的上片即景叙事而情在其中,下片则纯运赋体而直抒胸臆。

此词的特点:“以文为词,用典甚多。

”17、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

南北朝著名文学家。

初仕梁,任东宫领直、右卫将军,袭爵武康县侯。

在梁时为文绮艳,与徐陵并为宫体文学代表,号称“徐庾体”。

历仕西魏、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世称“庾开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