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文学概述

合集下载

介绍英国现代文学

介绍英国现代文学

介绍英国现代文学英国现代文学是指自20世纪初至今在英国出现的一系列文学作品。

它涵盖了各种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等。

英国现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吸引了全球读者的关注。

英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也反映在了文学作品中。

战争经历和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成为了许多作家创作的重要素材。

同时,英国社会的变革和文化多样性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在英国现代文学中,小说是最受欢迎和广泛传播的文学形式之一。

作家如维吉尼亚·伍尔芙、乔治·奥威尔和詹姆斯·乔伊斯等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入探索而著名。

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以其流畅的叙事和对女性自由的追求而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奥威尔的《1984》则揭示了政治权力对个人自由的压迫和控制。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则以其复杂的叙事结构和对人类精神状态的深入观察而成为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诗歌在英国现代文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从T·S·艾略特的《荒原》到菲利普·拉金的《独白诗人》等,许多诗人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生活、爱情和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们的诗歌语言丰富多样,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戏剧也是英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斯顿·切奇和汤姆·斯托普德等戏剧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探索了社会问题、个人困境和人际关系等主题。

他们的作品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富有戏剧性和舞台魅力。

散文也在英国现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家如乔治·奥威尔和乔治·贝尔纳德·肖等通过他们的散文作品揭示了社会和政治现实的真相,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英国现代文学不仅反映了英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多样性,也体现了作家们对人类存在和人类精神的思考。

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战争的记忆二战的文学作品

战争的记忆二战的文学作品

战争的记忆二战的文学作品战争的记忆:二战的文学作品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毁灭性和影响力的战争之一,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震撼和记忆。

许多文学作品通过表达个人经历、痛苦冲击和思考,成为记录和传承二战记忆的有力工具。

本文将介绍几部重要的二战文学作品,通过文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段黑暗历史。

1.《二战回忆录》- 邱吉尔邱吉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在二战期间担任英国首相,他的《二战回忆录》被认为是二战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深入讲述了邱吉尔亲身经历的二战历程,从政府决策到战争策略,从会战战局到军队动态,他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将战争的残酷和胜利的艰辛表现得淋漓尽致。

2.《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是世界著名的二战文学作品之一,它以一个犹太女孩的视角记录了她在纳粹德国侵略下的生活。

安妮·弗兰克在被迫躲藏的阁楼中写下了她内心的想法、对战争的观察和对自由的渴望。

这本日记不仅是个人的心灵独白,也是对那个特殊时期的珍贵见证。

3.《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历史的眼光描述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俄国社会和人民的遭遇。

尽管这部作品的背景是拿破仑战争,但其中对战争的描写和对战争冲击的思考具有普遍性,呈现了人性的复杂、友谊和爱的力量。

4.《战争的艺术》-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是一位德国军事理论家,他的《战争的艺术》被公认为现代战争理论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战争的本质、目的和方法,对二战期间各方的战略决策和战术运用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5.《残酷的日子》- 雷蒙德·克莱纳《残酷的日子》是英国作家雷蒙德·克莱纳的一部小说,该作品以二战期间纳粹占领法国的背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苦难经历。

小说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给普通人民带来的混乱和痛苦,反映了战争对个人命运和家庭关系的破坏。

(完整版)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完整版)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

英国文学发展概述(3)五、浪漫主义时期文学(1798-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诗风大变。

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 1759-1796)给英国诗坛带来一股新鲜的气息。

他的抒情诗自然生动,感情真挚,讽刺诗尖锐锋利,妙趣横生。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是版画家兼诗人,想象奇特,极富个性。

他的短诗意象鲜明,语言清新,后期的长诗内容比较晦涩。

他在诗歌中建立起自己一套独特的神话体系,具有神秘主义色彩。

布莱克的革命性、独创性和复杂性使他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合作出版了一本小诗集《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其中大部分诗歌出自华兹华斯之手,用简朴的语言描写简朴的生活。

《抒情歌谣集》的问世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

华兹华斯在1802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

浪漫主义是对新古典主义的反拨:诗歌内容不再是对现实的反映或道德说教,而是诗人内心涌出的真实感情;诗歌语言不是模仿经典作家去追求高雅精致,而是要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用语。

浪漫主义诗人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

浪漫主义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每个诗人各有其特征。

同样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将大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自然美景能给人力量和愉悦,具有疗效作用,使人的心灵净化和升华,柯勒律治则赋予自然神奇色彩,擅长描绘瑰丽的超自然幻景。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和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属于革命诗人,但拜伦自我表现意识强烈,而雪莱深受柏拉图哲学影响,憧憬美丽的理想和理念。

英国文学历史发展简介概括

英国文学历史发展简介概括

英国文学历史发展简介概括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中世纪文学时期的作品大多为口头传说,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要背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包括《贝奥武甫》等。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诺曼底人征服英格兰后,封建等级制度得以加强和完备,法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法语成为宫廷和上层贵族社会的语言。

这一时期风行一时的文学形式是浪漫传奇,流传最广的是关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故事。

新古典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市民阶级兴起,英语逐渐恢复了它的声誉,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英语,为优秀英语文学作品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杰弗利·乔叟的出现标志着以本土文学为主流的英国书面文学历史的开始。

到了现代主义时期,战后的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英国文学简史归纳总结

英国文学简史归纳总结

英国文学简史归纳总结英国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这个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英国文学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和演变。

下面将对英国文学的简史进行总结。

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是英国文学的起源时期,主要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存在。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史诗、英雄传说和宗教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贝奥武夫》和《亚瑟王传奇》。

这些作品描绘了英国的历史和传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信仰。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文学的重要阶段,也是一段充满创新和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产生兴趣,并以之为灵感创作文学作品。

著名的作家包括威廉·莎士比亚和约翰·米尔顿。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被广泛演出和阅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尔顿则以史诗《失乐园》而闻名,该作品探讨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神的正义。

启蒙时期启蒙时期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也是理性和科学思想兴起的时期。

启蒙作家们通过批判和思考来探索人类的本质和社会问题。

著名的作家包括弗朗西斯·培根和亚历山大·蒲柏。

培根是一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作品强调实证主义和科学方法。

蒲柏则以《人类理解论》和《社会契约论》等作品提出了关于政治和社会组织的思想。

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对情感和想象力的追求。

浪漫主义作家们强调个体的感受和内心世界。

著名的作家包括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柯勒律治。

华兹华斯的《抒怀诗集》和柯勒律治的《抒情诗》被视为浪漫主义的经典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热爱。

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时代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英国文学时期,以女王维多利亚的统治命名。

这个时期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工业化进程。

著名的作家包括查尔斯·狄更斯和奥斯卡·王尔德。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等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问题。

英国文学名词解释

英国文学名词解释

英国文学名词解释英国文学是指在英国境内产生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以下是一些与英国文学相关的名词解释:1. 莎士比亚戏剧(Shakespearean Drama):指威廉·莎士比亚所创作的戏剧作品,包括《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 简·奥斯汀小说(Jane Austen Novels):指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所写的一系列小说,主要描写中上层社会的生活,包括《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

3.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一种文艺运动,强调情感、个人主义和自然之美,代表作家有威廉·华兹华斯、塞缪尔·柯勒律治等。

4.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Victorian Literature):指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文学,以女王维多利亚统治时期为背景,作品内容反映了社会变革和道德观念的转变,代表作家有查尔斯·狄更斯、乔治·艾略特等。

5. 符号主义(Symbolism):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象征和隐喻的运用,代表作家有奥斯卡·王尔德、D·H·劳伦斯等。

6. 现代主义(Modernism):指20世纪初的一种思潮和文学流派,以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和对传统形式的挑战为特点,代表作家有弗吉尼亚·伍尔夫、詹姆斯·乔伊斯等。

7. 女性主义文学(Feminist Literature):指关注女性经验和性别平等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家有弗吉尼亚·伍尔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

8.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指二战后出现的一种思潮和文学流派,强调对现实的怀疑和对语言的游戏性,代表作家有萨缪尔·贝克特、艾里奥·卡尔维诺等。

9. 科幻文学(Science Fiction):指描写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家有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艾萨克·阿西莫夫等。

英国文学发展历史

英国文学发展历史

英国文学发展历史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

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

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

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

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

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的特色。

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

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既有难得的史实﹐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

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

9世纪末﹐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力抗丹,同时著手振兴学术,请了一批学者将拉丁文著作译为英文,并鼓励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是用英国当地语言写史的开始。

1066年诺曼人入侵﹐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

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本身也在起著变化,12世纪後发展为中古英语。

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

它用头韵体诗写成,内容是古代亚瑟王属下一个“圆桌骑士”的奇遇。

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

这时期的重要诗人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法国和意大利作品的仿效,进到后来英国本色的写实,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

他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的故事或雅或俗,揭示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

● Major Writers 6- 二战后的英国文学:诗人

● Major Writers 6- 二战后的英国文学:诗人

二战后的英国文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I. Novel小说1. 奥威尔George Orwell原名艾力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

(1903,印度孟加拉蒙蒂哈里~1950.1.21,英格兰伦敦)orig. Eric Arthur Blairborn 1903, Motihari, Bengal, Indiadied Jan. 21, 1950, London, Eng.British novelist, essayist, and critic.Instead of accepting a scholarship to a university, Orwell went to Burma to serve in the Indian Imperial Police (1922–27), an experience that changed him into a literary and political rebel. On returning to Europe, he lived in self-imposed poverty, gaining material for 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 and became a socialist. He went to Spain to report on the Spanish Civil War and stayed to join the Republican militia. His war experiences, which gave him a lifelong dread of communism (he would later provide British intelligence services with lists of his fellow British communists), are recounted in Homage to Catalonia(1938). His novels typically portray a sensitive, conscientious, emotionally isolated individual at odds with an oppressive or dishonest social environment. His most famous works are the anti-Soviet satirical fable Animal Farm (1945) and Nineteen Eighty-four (1949), a dystopic vision of totalitarianism whose influence was widely felt in the post-war decades. His literary essays are also admired.英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

英国文学史(二十世纪文学)

英国文学史(二十世纪文学)

英国文学史(二十世纪文学)二十世纪文学主要是分为一战前,一战后和二战以后这三个时期,下面从这三个时期开始讲述。

照例是从历史背景开始:一、历史背景二十世纪的英国,由于维多利亚女王的去世,境况其实并不好。

国内农业危机,发生了三次的大罢工,从布尔战争之后,国际舞台上共爆发了两次战争,即一战和二战,战争给人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怀疑、幻灭等悲观情绪给战后分子留下了巨大阴影,他们只能从思想上寻求安慰,有的趋向温和保守,有的转向马克思主义和宗教,再加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兴起,很多作家以此为依据,开始写一种意识流小说。

二十世纪的文学和社会哲学具有紧密联系。

一战前的文学依旧延续着过去现实主义的传统,但是现代主义有一点兴起的苗头了。

英国文坛萧伯纳戏剧振兴,小说上有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高尔斯华绥、贝内特和威尔斯。

一战前期,现代主义小说还没有正式形成前主要是这四个人,表现了英国在世纪之交,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交织的情况。

现代主义形成之后,主要的人物也就是乔伊斯、伍尔夫、劳伦斯、毛姆、康拉德和艾略特,二战之后是戈尔丁和修斯这俩,其余的也就会提一嘴,不会详细描述。

总的来说二十世纪是个文学百花齐放的时代,现代主义兴起,同时也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这两类小说齐头并进,再加上意识流写作,从文学流派的兴起就能看出两次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多大的伤痛,文学作为治愈心灵的有效工具,自然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代表人物戏剧:1、振兴戏剧的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萧伯纳出生在都柏林,他这个人不喜欢系统性地训练,所以就没有接受正统教育,15岁辍了学,在地产公司当小职员,20岁跑去伦敦,投奔母亲,开始了他的创作历程,写作的主要题材是剧评、音乐评论和小说,后来才开始写剧本。

同时,他还是费边社(Fabian Society)的社员,温和改良派,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当时为了宣传费边社他还写了不少政治宣传的小册子。

认识英国文学及其代表作品解析

认识英国文学及其代表作品解析

认识英国文学及其代表作品解析一、英国文学的概念英国文学是指在英国出版、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反映了英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也是英国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英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英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但是真正开始形成并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学作品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

最早的英国文学代表作品被认为是《贝奥武夫》和《加冕礼》等中世纪诗歌作品,它们是以传统韵文和押韵方式来表达的。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迎来了黄金时代。

莎士比亚、马洛、斯宾塞等人的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播,为英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18世纪,英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变革。

英国文学开始走向古典主义道路,强调规范、逻辑和秩序。

约翰逊、列弗和波普等人的诗歌和散文代表了这种古典主义文学风格。

19世纪英国文学的重要作品也应运而生。

狄更斯、笛福、勃朗特、艾略特等人的作品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且被视为英国文学的杰出代表。

20世纪,泰戈尔、司各特、乔伊斯、奥斯汀、尔德等人的作品使英国文学更具丰富性、多样性和现代性。

三、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品1.《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一组少年幻想小说。

小说讲述了一个名为哈利·波特的孤儿,他在成长过程中发现自己是学院魔法师,并且与家族死敌波特姆一家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该小说系列风靡全球,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是英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2.《双城记》《双城记》是英国文学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18世纪末英法两国社会政治、人性和爱情的小说。

小说的故事背景设在法国大革命发生之前的时期,爱德华·达恩与查尔斯·达尼叶尔两个人的命运交汇在了一起,成为小说的主线。

该小说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批判社会现实的精神内涵,深受读者喜爱。

3.《呼啸山庄》《呼啸山庄》是英国小说家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29二战后英国小说

(大学语文外国文学)29二战后英国小说
6 2021/8/3
金斯利·艾米斯(1922-) 《幸运的吉姆》(1954)
喜剧式,挖苦讽刺教育界学院派环境。 出身寒微历史教师吉姆·迪克森忍受低下 地位,在资深人士威尔奇教授面前低三 下四忍气吞声。后同他及儿子伯特兰抗 争,把伯女友克里丝汀争取过来。最后 与威一家决裂,彻底脱离大学,带克投 她富商叔父门下。涉及阶级对立、精英/ 大众、文化界/工商界,意蕴丰富。虽反 学院反文化反精英,但手法细腻结构严 谨,心理刻画景物描写及气氛营造精彩。
仅来自“实干”资产阶级,而且来自“专业
化的蛮横统治”,因为职业化科技阶层有许
多人来自绅士阶级,削弱绅士队伍,使其重要
性下降。
17
2021/8/3
主线与时代虚伪
主线是“法国中尉的女人”萨拉·伍德拉芙对 查尔斯的引诱及后果——查尔斯与“实干” 商业大亨弗里曼女儿厄尼斯蒂娜婚约解除。
查尔斯遭遇具时代典型性。当时社会似乎太 多宗教虔诚,太富道德心,婚姻与性双重标 准。一面19世纪建教堂比英以往历史修建总 和还多,另一面伦敦每六十幢房屋就有一幢 妓院。公开场合欲望否弃压制,私下场合欲 望前所未有放纵,标准强烈反差——虚伪, 或说矛盾只有靠虚伪加以克服。现代人看维 多利亚时代虚伪极严重,难以理喻。重要侧 面是用现代人视角观照和批判这种虚伪。
7 2021/8/3
“寓言编撰家”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面临战后日 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加上科技发展的冲 击和存在主义影响,一些英国作家开始 对人的处境的探讨发生兴趣。他们在创 作中把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同寓言的 形式结合起来,被称为“寓言编撰家” 或“哲学派”。这一派有 威廉·戈尔丁 (1911-)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 多莉 丝·莱辛(1919-)和约翰·福尔斯(1926-)。

英国 儿童文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英国 儿童文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英国儿童文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包括英国儿童文学的定义和发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撰写概述部分:1. 英国儿童文学的定义:英国儿童文学是指在英国出版或写作的面向儿童读者的文学作品。

它包含了多种文学形式,如童话、故事书、儿童小说等。

这些作品旨在为儿童提供娱乐、启发和教育。

2. 英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英国儿童文学有着丰富的发展历史。

从19世纪以来,英国儿童文学逐渐兴起,并且在20世纪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这期间,许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如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J·R·R·托尔金的《霍比特人》等。

3. 英国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英国儿童文学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例如,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创作的《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和《詹姆斯和巨桃》等作品深受儿童喜爱。

此外,英国作家威尔·金的《小王子和玫瑰》等作品也是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4. 英国儿童文学的受众和影响:英国儿童文学不仅在英国本土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受到儿童和成人读者的关注。

这些作品和故事不仅仅是娱乐性的,还能够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递美好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英国儿童文学在定义和发展方面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

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儿童的方式,更是一种利用文学来培养儿童的美育、人文关怀和人格培养的重要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儿童文学将继续发展,为儿童提供更多优秀的作品和故事。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文章组织和排列各节的方式,它对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和思路的连贯性至关重要。

针对英国儿童文学这一主题,本文将采用以下结构: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英国儿童文学的历史背景、定义以及本文的目的。

这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明确的内容导引。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儿童文学的定义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小说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小说概述

作者: 王长荣
作者机构: 上海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出版物刊名: 外国语
页码: 48-53页
主题词: 英国社会;六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五十年代;阶层;小说家;英国小说;家庭;原材料;社会主义性质
摘要: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动摇了英国社会的基础。

这一影响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期间为了共同战胜侵略者,赢得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胜利,各阶级、阶层的人民空前团结。

统治阶级为了动员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战争,也对人民作出许诺:战后的英国社会将会更趋公平,公民的基本权利将得到保障。

战争削弱了上层统治阶级,相当严重地摧毁了文官制度中的种姓体系,人民期望着变革。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工党在1945年以压倒优势取得了战后第一次大选的胜利,入主白厅。

工党政府适应广大中下层人民的要求,实行了一系列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一、国有化政策,先后对英格兰。

二战后英国文学

二战后英国文学

This is a special way of being afraid No trick dispels. Religion used to try, That vast, moth-eaten musical brocade Created to pretend we never die, And specious stuff that says No rational being Can fear a thing it will not feel, not seeing That this is what we fear - no sight, no sound, No touch or taste or smell, nothing to think with, Nothing to love or link with, The anaesthetic from which none come round. And so it stays just on the edge of vision, A small, unfocused blur, a standing chill That slows each impulse down to indecision. Most things may never happen: this one will, And realisation of it rages out In furnace-fear when we are caught without People or drink. Courage is no good: It means not scaring others. Being brave Lets no one off the grave. Death is no different whined at than withstood.

二战后英国文学概述

二战后英国文学概述

二战后英国文学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了较为独特的景观,出现了一批成就斐然的作家。

早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英国的语境下基本上仍表现为精英文学或先锋派的急进实验的继续。

这主要表现在“愤怒的青年”作家,如维恩,艾米斯,默克多,以及伯杰斯,福尔斯等的小说中,拉金,根恩等“运动派”诗人的诗歌中,以及贝克特,品特等人的“荒诞派”戏剧中。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在文学创作上具体表现有下列特征:后现代主义没有明确的美学主张,它是一种自由无度的“破坏性”的文学,同时也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和活动经历的文学。

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者专注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稗史的写作。

后现代作家在创作时,头脑里全然没有规则这个概念,他们有着高度的自由,在故事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方面崇尚所谓“无选择技法”,断片式乃至精神分裂式的结构,迷宫式的故事情节和短路式的故事结局。

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戴维.洛奇和福尔斯的小说中见出端倪。

但是,这种无规则的创作产生的作品却又在新的意义上形成了新的规则。

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就被后现代批评家公认为典型的元小说佳作。

二战后英国文学史

二战后英国文学史
Literature
World War Ι Ι
张丹蓓 12134761 张子淳12134762 赵玉婷12134763 甄 涛12134764
1 |Background 2 |drama CONTENTS |fiction 3 | Poetry 4
1|
Background
Background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orld War Two:
Backgrou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e Economic Recovery Program: the Marshall Plan马歇尔计划 the Soviet Union occupied the portion of Europe the United States VS the Soviet Union
William Golding (1983)威廉·戈尔丁
Harold Pinter (2005) 哈罗德·品
Doris Lessing (2007) 多丽丝·莱辛
2|
English Literatur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二战后英国重要的戏剧流派
Major
Genres
Theater of the Absurd
荒诞派戏剧
Anger of the Absurd
T h e a te r o f th e A b s u rd ca m e a b o u t a s a re a c tio n to W o rld W a r II . It to o k th e b a s is o f e x is te n tia l p h ilo s o p h y a n d co m b in e d it w ith d ra m a tic e le m e n ts to cre a te a sty le o f th e a tre w h ic h p re s e n te d a w o rld w h ic h ca n n o t b e lo g ic a lly e x p la in e d , life is in o n e w o rd , A B S U R D ! N e e d le s s to sa y , th is g e n re o f th e a tre to o k q u ite so m e tim e to ca tc h o n b e c a u s e it u s e d te c h n iq u e s th a t se e m e d to b e illo g ic a l to the theatre world. T h e p lo ts o fte n stra y e d fro m th e m o re tra d itio n a l e p is o d ic stru c tu re , a n d se e m to m o v e in a circ le , e n d in g th e sa m e w a y it b e g a n . T h e sc e n e ry w a s o fte n u n re c o g n iz a b le , a n d to m a k e m a tte rs w o rs e , th e d ia lo g u e n e v e r se e m e d to m a k e a n y se n s e .

英国文学概况

英国文学概况

英国文学概况英国文学正处于振奋人心的进展时期,活力四射、创新立意的作品充盈并丰润着英国文坛。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在全世界推行来自英国的极具创意的今世作品,并通过英国文化协会的全世界网络,吸引国际文学读者。

连年来,英国文化协会与世界各地的数百名作家携手,通过很有阻碍力的合作伙伴,共引导开展了350多个文学项目,成立了为数众多的网站。

咱们一直致力于将英国今世文的最新信息转达给中国公共。

提及英国文学,很多中国读者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莎士比亚、狄更斯、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托马斯•哈代、拜伦、雪莱这些传统文学大师的名字,而对英国今世文学却相对陌生,但这并非意味着,现今英国文学的活跃气氛大不如前,相反,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欣欣向荣,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各类文学类别,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繁荣和进展。

今世英国小说一样来讲,咱们把二战以后涌现出的作家作品归入英国今世小说的研究范畴。

从二战至今,英国今世小说的进展经历了四代小说家。

第一代小说家,是在二战前就成名的文坛元老。

代表作家及作品为格雷厄姆•格林(代表作《权利与荣耀》)和安东尼•鲍威尔(代表作《渔王》)。

格林的作品充满异国情调,而鲍威尔的作品那么表现出他对对国内社会生活的无穷爱好。

二战后,两位元老前后逝世,第二代小说家挑起了文坛重任。

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威廉•戈尔丁(代表作《蝇王》),艾丽斯•默多克(代表作《黑王子》),多丽丝•莱辛(代表作《金色笔记》),金斯利•艾米斯(代表作《幸运儿吉姆》),.奈保尔(代表作《河湾》)等。

其中既有挖苦社会现象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锐意创新的实验性作品。

第三代小说家那么是更为活跃的群体。

有的热衷于反映大学校园生活和学术界现状,代表作家及作品有:戴维•洛奇(代表作《小世界》),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代表作《向西行》);有的那么热衷于女性题材,比如安吉拉•卡特(代表作《魔幻玩具铺》),.拜雅特(代表作《隐之书》)和玛格丽特•德拉布尔(代表作《夏日鸟笼》)姐妹。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二十四:战后英国文学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二十四:战后英国文学

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二十四:战后英国文学欧洲现代派文学之二十四:战后英国文学战后英国文坛,现代主义运动已随着D .H .劳伦斯、W .B .叶芝、F .伍尔夫、J .乔伊斯和M .福特等人的去世而丧失了活力。

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无心进行过多的形式上的探索,于是传统的影响骤然增大,只有马尔科姆.劳里的《在火山底下》(1947)、戴维.琼斯的《诅咒》(1952)能把现实主义的叙事表层同神话和多重象征融合起来,体现出对人类价值的深沉思考。

50年代,被称为" 愤怒的青年" 的文学流派异军突起,它不具备艺术探索的先锋性,却以其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自由放任的叛逆风格而拨动一代青年的心弦。

" 愤怒的青年"包括小说和戏剧两个领域,其文学成就以奥斯本的剧作为最高代表,发轫之初则是以小说名世,主要作家有约翰.韦恩和金斯利.艾米斯。

韦恩的《大学的漂泊》(1953)写一个大学毕业生拉姆利以社会局外人自居,不接受高学历的人应有的职业,而去当勤杂工,走私者,以此洗刷正统教育的痕迹,与社会对抗。

但他又缺乏力量和毅力,最终又使自己溶入了那个他曾竭力逃避的社会。

《及时行乐》(1955)继续讲流浪汉的故事,《打死父亲》(1962)写父子冲突;而1967年发表的《小天地》则是以个人感受到的威胁和压迫为主题,其" 愤怒" 的情绪已比较内在了。

艾米斯的《幸运的吉姆》(1954)写一个蔑视传统,自行其是,而又鲁莽,多疑,处处碰壁的年青人。

《找一个像你这样的姑娘》(1960)主人公则只关心怎样才能无牵无挂地尽情作乐。

艾米斯的小说对话机智,笑料俯拾即是,可读性强。

此外,约翰.布雷思的《往上爬》(1957)、《顶层的生活》,托马斯.欣德的《像拉里一样幸福》,也可归入" 愤怒的青年" 这一流派。

" 愤怒的青年" 文学流派基本上采用传统手法,但它所描绘的一个个流浪汉式的反英雄却给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提供了新的类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26
给人 们精神上 的创伤 ,更使 得作家对 现实失 去了信心 . 希望流于幻灭。因而意识流被许多作家广泛运用于刻 画人物内心世界。作为一种题材和技巧而运用于整个 作品 中的现象 很少。 与此同 时,现代 主义又 在这一特 殊 环境 巾有了创 新和发 展。它 受到二、 三十年 代现代主 义 文学 的直接影 响,在 二战前 后,与现 实主义 并存,相 互 渗透 交融.给 英国文 学注入 了生机和 活力, 使其形成 了 多元 化、丰富 性和复 杂性的 特点。塞 缪尔· 贝克特二 战 后的 大量创作 都是别 树一帜 ,写于四 十年代 后期的《 莫 洛伊 》■部曲 是其小 说的创 作主要成 就。文 中所展现 的 生活背景就像炼狱一般令人毛骨悚然,人类存在也充 满了荒诞性和绝望的气息。它反映了作者对现有生活 状况的不满和失望。这也正是二战给人们遗留下来的 精神痛苦的表现。
落”帝国最终衰落成在欧洲只能屈居第二的国家。因 而。很 有必要讨论 一下二战 带给英国文 学的种种影 响。
二 、历史 背 景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一场空前激烈的经济危机 对资本主义世界予以沉重打击。随之而来的便是法西 斯势力的迅速膨胀。各国进步力量与法西斯势力殊死 搏斗。英法政府面对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而采取绥靖政 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在1 939年爆发。而后,英国与 其他各国的进步力量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经过六年 的艰 苦奋战 ,取得 了最后 的胜利 。正因 如此, 英国的 国 力遭 到了严 重的削 弱。据 资料记 载,英 国在二 战后的 国 民财 富损失 过半, 出口贸 易减少 了三分 之二, 海外资 产 失去 了四 分之一 ,并欠 下了 三十五 亿英镑 的巨 额债务 。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因此他们渴望在战后实施广 泛的 社会 改革. 要求令 人满 意的生 活条件 和社 会服务 。 总之,二战后。英国的国际政治形势激烈地动荡和变 化, 经济 面临严 峻的局 面.国 内又 要面临 一系 列社会 改 革。 三、英国人民 的精神危机 第二 次世界 大战持 续之久, 破坏之 烈,给 英国人 民 带来了深重的精神创伤。在精神和信仰方面造成了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英国文学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了较为独特的景观,出现了一批成就斐然的作家。早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在英国的语境下基本上仍表现为精英文学或先锋派的急进实验的继续。这主要表现在“愤怒的青年”作家,如维恩,艾米斯,默克多,以及伯杰斯,福尔斯等的小说中,拉金,根恩等“运动派”诗人的诗歌中,以及贝克特,品特等人的“荒诞派”戏剧中。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在文学创作上具体表现有下列特征:后现代主义没有明确的美学主张,它是一种自由无度的“破坏性”的文学,同时也是一种表演性的文学和活动经历的文学。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后现代主义者专注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和稗史的写作。后现代作家在创作时,头脑里全然没有规则这个概念,他们有着高度的自由,在故事的构思和写作技巧方面崇尚所谓“无选择技法”,断片式乃至精神分裂式的结构,迷宫式的故事情节和短路式的故事结局。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在戴维.洛奇和福尔斯的小说中见出端倪。但是,这种无规则的创作产生的作品却又在新的意义上形成了新的规则。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就被后现代批评家公认为典型的元小说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