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学Ⅲ19世纪史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6年耶拿战役是德意志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浩劫,但也是现代 德意志民族主义和普鲁士兴起的直接原因。
1807年8月,在拿破仑战争的硝烟中,柏林大学宣告诞生,国王腓 特烈·威廉一世在成立大会上说:“国家必须用学术力量补偿在 物质力量上的受到的损失”。 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德国学术的复兴。柏林大学宣布“知 识和人才”是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大学建立在首都,目的是让政治家能及时从学者们那里获得知识、 教诲和训导“政治家只有经常与学者交流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19世纪的西方史学 19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世纪: 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共产主义运动 民族解放运动
对理性主义和法国大革命的反思,现实社会阶级斗 争的启示,人文学科科学化的实践,民族主义思潮 的勃兴,各种社会思潮对各个国家的史学产生了巨 大的影响,史学在19世纪实现了质的飞跃,并产生 了许多史学流派。
文字功夫扎实、文字生动、富有社会正义感和阶级意识。
米什莱(1798——1874)
著《近代史纲》、《法国史》、 《法国革命史》
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对古代罗马 历史的研究。五卷本《罗马史》 (1854-1885,第四卷未完成) 是他积30年的努力得以完成的 史学巨著。作品文笔洗炼,叙 事生动,富于戏剧性,人物形 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优美的文笔,尤胜于吉本,因 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学派
兰克客观主义史学派
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
客观主义史学的得失:
客观主义史学倡导史家追求史学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继 承和发展了自瓦拉以来到博学时代的史料考证传统,在此基础上 形成的“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 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 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客观主义史学最大的“失”就在于这些史学家将史学等同与史料 学,忽视了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主义在史学中的表现: 赫尔德——民族的文化的历史主义 爱德蒙•伯克——政治本位的历史主义 萨维尼——法的历史主义学派 普鲁士学派——民族本位的历史主义
十九世纪德国史学 背景分析:
1.文化思想的变革,对理性主义的怀疑,为史学研究提供巨大动力。
2.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启迪了欧洲文化进步运动和 民族觉醒,客观上为史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 3.19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了多种角度。 4.学术复兴与对史学的重视,为德国19世纪历史学的繁荣提供了坚 实的阵地。
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 在史学方法上,兰克倡导的史料批判原则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的重 要原则。(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傅斯年:“一分材料出一 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断断不可把 我们的主观价值放进去„„既不可以以传统的权威,也不可以随 遗传的好。” 在历史撰述上,兰克所主张的客观、超然的叙述原则在中国现代 史学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响应。(“以存而不补、证而不疏的态 度”——傅斯年) 兰克研讨班教学研究形成对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影响至 深。(姚从吾为引入兰克研讨班方式的第一人。辽金元研究室)
兰克史学的弟子
吉泽布雷希特:继承兰克的方法,著《德意志皇朝时代史》 对史料的分析批判能力得到兰克的赞赏 在注释的功夫上强于兰克,很多是永久性的 提出明确思想:德意志发展希望在普鲁士,阐明了普鲁士为德 国发展的未来
魏茨:《亨利一世年鉴》、《德意志法制史》 批判、准确、深入的历史研究基本方法 在原始史料上做了大量工作,尤其《德》作品采用史料被认为 是最权威的、叙述最全面的巨作。
人类历史的三阶段论: 神学阶段(军事时代) 形而上学阶段(过渡时代) 实证阶段(工业时代) 其他代表人物:巴克尔、古朗治、布克哈特
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与缺陷 特征: 认为史学的科学性在于所叙史实的客观性; 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为史学之宗旨; 运用自然科学方法和心理分析方法; 将历史看成一个客观的有机整体; 关注历史现象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缺陷:抹杀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贵族出身,早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 先研究古典文学,后转向历史学。 1825年任职柏林大学,开创客观主义 史学派,又称历史研究的科学学派。 被后人誉为“西方史学的泰斗”、 “科学的历史学之父”。 倡导秉笔直书,通过史料批判如实地 再现历史。 主要著作:《拉丁与条顿民族史》、 《英国史》、《法国史》、《教皇史》
普鲁士政治学派作为兰克史学的分支,一定程度 上继承了兰克史学方法与理论,在历史写作中进 行了深入的表达; 强调历史研究的政治化目的,把历史研究曲解为 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工具,导致历史解释功能的严 重削弱和异化; 强调历史学家在历史解释中的参与,从而把大量 的非历史因素带入了历史的客观解释之中,混淆 了历史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达尔曼(1785——1860) 普鲁士政治学派的精神之父,充满 着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代表作 《丹麦史》《英国革命史》《法国 革命史》,极力宣传全德建立集权 国家,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写作历 史。 基本主张:德国政治灾难源于没有 强有力的以土地贵族为基础的君主 制度,强调强权、专制。德国人不 需要自由、只需要强权、专制。普 鲁士民族是德意志发展的希望所在, 是实现统一的历史承担者。
由于过分追求历史功能主义,所以使历史创作范 围狭窄,仅限于政治史研究,使历史解释的深度 严重不足,因此决定其只会存在一时。
19世纪法国史学 法国大革命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史学创作提供惊心动魄的素材。
史学出现两种潮流:浪漫主义史学、政治制度史学
前者倡导法国大革命的时代性、革命性、提倡史学创作者与历 史人物同命运共呼吸,具有自由、浪漫理想色彩 对法国大革 命持肯定态度。 政治制度史学更多关注法国政治制度,指导思想在于强调历史 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强调政治制度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更侧重于历史研究的本体,强调历史研究中的保守主义。 浪漫主义史学满怀激情描述法国大革命的得与失。政治史学派 则少感情多理性。
浪漫主义史学:
梯叶里(1795—1856) 著《诺曼人征服英国史》、《墨洛温王朝的历史》。
他认为诺曼人征服盎格鲁—撒克逊人把它们当做第三等级,但这 种征服并未完成。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此后还进行了反政府的激 烈斗争。英国历史就是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的历史。认为人民是 创造历史的主人。阶级斗争史学之父,浪漫主义史学先驱。
实证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是对理性主义进行重新思考和实验科学迅速发展后形成的一 股社会思潮,它强调事实的重要性,主张从事实出发,在事实基础上 建立知识体系,这种思想对于抵制神学和纯思辨思维方式的影响,推 动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证主义思潮在史学中反映就是实 证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孔德(1798-1857) 1.坎坷的一生:官吏家庭,数学教师,圣西门秘书,创立人道教 2.主要著作:《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宗教教 义答问》、《论实证精神》
史学成为19世纪的显学。
浪漫主义史学
浪漫主义史学兴起的背景: 对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的批判和对法国大革命和民族国家命运的历史思 考,使浪漫主义成为19世纪上半期西方的主流思想。 理论源泉: 维柯、康德、赫尔德等人的浪漫主义历史理论
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 1.批判理性主义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强调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和多样性。 2.强调历史的民族性与世界历史的平等性,重视民族史和国别史。 3.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重视中世纪史的历史地位。 4.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情感作用,重视历史叙述,流露怀 古和思乡情调。
浪漫主义学派 历史主义学派 复辟时期学派 客观主义学派 实证主义学派 马克思主义史学 美国特纳边疆学派
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
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被人承认和重视。
历史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应的提高。
历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都被放到重要位置。 史料的编撰与整理,档案文献的利用和保护,都取得显著成就。 历史学家的组织和刊物日益增多——1859年德国《历史评论》,1876 年法国的《历史评论》,1886年英国的《英国历史评论》,1895年美 国《美国历史评论》。 与历史学关系密切的史料学十分发达,如:《德意志史料集成》、 《法兰西史料汇编》、《不列颠史料集成》等。
历史主义史学及其的特征:
如同一种潜流,暗藏在许多历史学家的思想中。 1.认为人性和理性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和具体的历史环境,它 关注事物生成的历史连续性,并将它当作个体,注意阐释其特 殊价值。 2.认为历史和文化是一个自然变化和有机发展的过程; 3.否定理性主义史学关于一切民族、时代和文化的理性的统一 性和永恒性的观点; 4.强调直觉和沟通,要求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各个时代和各个民 族的历史文化; 5.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
布克哈特(Burckhardt,1818-1897) 瑞士人,兰克弟子,致力于欧洲文化史研究,强调心理分析的方法。 主要著作:《君士坦丁大帝时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和《希腊文化史》。
普鲁士的政治学派 普鲁士政治学派的历史学家关注德国的政治现实,他们希望历史学 成为能够影响德国人民生活和政府政治的有效手段。强烈的爱国主 义是这个学派著作中的一种普遍情绪,强调历史研究为社会现实服 务,为德国的统一和普鲁士的殖民扩张、军国主义提供依据和舆论。 主张主动与政治相结合,强烈要求历史研究以现实为轴心。
洪堡(1769-1859年) 语言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 外交官 曾任教育部长,筹建柏林大学, 对德国史学最大贡献: 借成立柏林大学之机,将优秀史 学家集中起来,使历史研究发挥 出更大的政治影响力。 《论历史学家的任务》:号召将 个人的追求融入民族的共同命运 之中。
蒙森(1817-1903年) 比兰克小一辈,在兰克之后, 以扎实的资料工作为起点,再 次将德国史学推上新的高潮。 著《罗马史》、《罗马公法》、 《年代学》、《罗马货币史》
德国的历史学研究既扎实稳健,又完全为国家政治服务,两个方 面被学者们完美地结合起来。
主要代表人物
尼布尔(1776-1831年): 客观主义史学的先行者。 代表作《罗马史》(1811年) 史学与政治的结合。 去芜存精——求真,倡导“科学 态度”和“科学方法”。 陆军元帅毛奇:(尼布尔的研究) 就像“解剖刀把传说中的‘杜撰 的’肉统统割去,留下赤裸裸的 历史真相的骨架”。
浪漫主义史学的影响:
促进了历史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历史进化理论的完善 促进了阶级斗争学说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 促进了国别史研究和历史著作的普及 促进了近代语言学、民俗学和近代史料学的发展
客观主义史学
客观主义史学是由尼布尔、兰克等人所倡导的,标榜“客观主义 立场”和“科学方法”的史学思想、史学模式和史学流派,自19 世纪30年代起一直是西方史学思想的主流,称雄欧洲史坛近百年。 客观主义史学主要特征: 1.以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首要条件。 2.以史料批判为保证。 3.以“如实直书”为宗旨。 4.强调对历史过程和现象的“领悟”。 5.恪守政治史传统。
历史主义学派 历史主义(Historismus)一词最早出现于语言学家施莱格尔 1797年的笔记中,指“一种特别强调历史的哲学”。他为了提醒 大家提防一种“理论的但非历史的态度„„无视个别的人”,而 提出了历史主义的概念。 到19世纪,历史主义在欧洲国家的史学家思想中得到了具体的运 用,以德国最为发达。德国的政治史学派体现得比较充分,普鲁 士政治学派的历史学家关注德国的政治现实,他们希望历史学成 为能够影响德国人民生活和政府政治的有效手段。强烈的爱国主 义是这个学派著作中的一种普遍情绪,强调历史研究为为德国的 统一服务,客观上为普鲁士的殖民扩张和军国主义的兴起提供了 历史依据和舆论张本。 三种历史主义: 施莱格尔的与理性主义相对的,人本的发展的历史主义。 兰克和黑格尔的表象之上的精神的历史主义。兰克:“历史学在 每一桩存在之中都识别出无限的东西,在每种情况中,每种生存 中,都有出自上帝的永恒” 。历史学家是“上帝之手”。 波普尔的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历史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