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重建师生关系
枝带晋时春——我认识的许倬云先生
很长一段 时 间以来 , 国的读 书 界始 终 中
关怀着这样一 个堪 称奇 迹 的精神 现象 :9世 1 纪 中叶 以后 10年里 的 中国, 0 战乱频仍 , 国家
板荡 , 文化之劫 , 百倍 秦火 。然而就 在这样 的 局面下成长 起来 的几代 学 人 , 仅 创造 了空 不 前 的学术成果 , 建 树 了一 座座 世 所景 仰 的 更 品行 的丰碑 。不少轶 闻已成 为读书界 耳熟能 详 的佳话 , 问更 是 接连 不 断地 推 出许 多有 坊
则独善其 身” 只是对 中国读 书人 的行 为方 式 ,
的描述 , 而绝非对其 颇有 微词 者所说 的那样 ,
“ 面聆教诲 , 如坐春 风” 之乐 的年 纪 , 辈学人 老
大多花果飘 零 , 我甚 至 真诚 而 幼稚 感 觉 自己
带有 强 烈 的价 值 取 向 色 彩 。因为 兼 济 天下
的“ 扼腕之恸” 一如 陈寅恪先 生感 叹的“ 始 , 正
遗音真绝 响 ” 。不过 , 笈从 学 的过 程 中, 负 还
是 能 够感 受 到 这 种 近 代 以 来 最 值 得 传 承 的精
神脉络绝未 中辍 , 在 一代 代真 正 的学 人 中 还 传递 。
1 9 年 刚 进 大 学 的 时 候 , 次 有 机 会 随 99 一
时, 读书人所驭 , 吾曹不 出如苍 生何 ” 是“ 的壮
烈情怀 ; 而独 善 其 身时 , 则是 “ 花开 花 落 浑 闲 事, 流水高 山 自写 心” 的气 定 神 闲 , 者 的精 二 神基础毋宁 说是 同一 的 , 是对 自身 安生 立 就 命之精神 旨归 的信心 。这种 独特 的精神 品格
个黄 口孺子 置 喙的 。切 身的感 觉是 , 先生 平
对许倬云中国文化的精神的评论
许倬云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以他深厚的学养和广阔的视角,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
他通过对中国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和独特价值,同时也指出了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许倬云认为,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二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追求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三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精神,倡导公平正义和社会责任,追求全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
在许倬云看来,中国文化的这些精神不仅是中国历史的宝贵遗产,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他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应该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总的来说,许倬云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部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著作。
他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剖析,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和探索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思路。
读书做人 一代史学大家许倬云给年轻人的7点建议
读书做人一代史学大家许倬云给年轻人的7点建议1.要得到多方滋养,有相互的交流、碰撞我可能是运气好,更重要的是,我在台大的教育是属于北大清华系统的一个分支,有当年北大清华的校风,自由地谈论,互相地切磋。
再加上我高中读书是在辅仁,无锡的士族家里特有的读书氛围,让我接上轨道并不困难。
我非常感激老师们、前辈们对我的指导,他们是不遗余力的。
我想我得到的恩惠确实比班上其他人要多一点,因为我兴趣范围很宽。
我不是只有考古,也不是只有历史,也不是只有民族学人类学,我好像什么都搭个边,因此我得到了不同的引导、不同的提示。
这是一个很大的便宜。
我非常感激李济之先生、严耕望先生、全汉升先生、劳干先生、董作宾先生、芮逸夫先生等等,有的是给我做特别的题目,有的只让我做某个阶段的论文,都是严肃的课题,这个是非常得益的。
这种环境以及这样的一些前辈们的风范,今天已经不容易得到了,大家都按照同样的尺寸、同样的模子去做事情,没有个别太多的接触跟交换。
2.多出门认识不同意见的各方,做深入探讨我在一个时段是奉老师之命,代表史语所,代表台湾大学,去各地建立学术关系,我们起初是孤立无援的,要重新建立这个线,就要常往外跑。
大家会问到说,为什么专门派遣拐子跑?第一,我是在美国留学回去的第一个,第一个回来就得第一个用,而且因为我的师门很多,他们的关系交代给我以后,我在外国旅行办公事时候,就可以在公事以外进行相当深入的意见互相。
欧洲我去了四五次,每次是四五个国家,是跟他们学术界最中央的部分、最核心的部分做深入讨论,我们怎么可以帮忙,他们可以怎么帮忙,这使得我的关系局面打得很宽。
譬如,讲二战对德国的学术观念影响,中国台湾对韦伯的感受是非常奇怪的,他们只认得韦伯跟新教,其他的不管,其实韦伯的范围很宽,有五六套文化上作比较。
人云亦云不是为学之道。
我参加过不止一次集体讨论会,一个会开完就拉倒了。
我参加过几个课题,一直延续着换不同地方,也换过部分的人,而一个核心部分是不换的,就是拿我一直拉到比较研究的圈子里面去。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重建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重建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一直被视为一种严肃而严格的关系,师傅教诲,徒弟听从,信息的单向传递是主要特征。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正逐渐发生改变,需要进行重建和调整。
首先,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往往呈现出权威性强、纵向关系较为僵化的特点。
学生被视为被教育对象,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缺乏平等和尊重。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容易形成惰性,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重建师生关系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权威性关系,建立起更加平等、尊重、互动的新型关系模式。
同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单向的,师傅教导知识、徒弟接受知识。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较低,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重建师生关系意味着要强调双向互动和平等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此外,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被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缺乏个性化和情感化的交流。
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度不高,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疏离的。
因此,重建师生关系需要强调师生之间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积极塑造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建立起师生之间真挚的互助与支持。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教育模式的不断推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改变。
在线教育、远程教学等模式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也给师生之间的互动带来了新的方式和途径。
重建师生关系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起多维、多样的师生互动模式,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总的来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师生关系重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师资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提升。
只有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建立起更加平等、自由、亲和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师生关系的重建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值得我们共同努力。
重建从何处开始——读史金霞的《重建师生关系》
变革 , 而是立 足现实 , 向 自身 开 掘 , 尽 自己最 大 可 能 , 完
成师生关 系的重建 。从 书中的记录来看 , 史 金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师 工
问题 的思 维 方 式 , 在 一 线 教 师 中很 是 流 行 , 不过 , 这 种 思
维 方 式 折 射 的却 是 弱 势 的 心 态— — 不 敢 担 当 自 己应 尽
的责任 , 自我定位为制度 的执行 者 。很多教师 一面不满 于制 度的严 苛 ,但在 个人能 力范 围之 内又不做任 何变 革, 甚 至为求 个 人功 利 , 推波 助澜 . 加 剧教 育 生态 的恶 化。 若论究 责任 , 又统统归于体制之弊 , 无丝毫痛感与反
制度设计 和变革的影响几近于无 。但 改变不 了大 环境 , 改变小环境 , 从改变 自我开始 , 重 建从 自身 出发 , 在这个 意义上 , 史金霞的《 重建师生关 系》 展现 了她在二 十年的
教师生涯 中。 坚守原则 、 孜 孜 践 行 的现 实 图景 。 这 本 书 固然 揭 示 了 教 师 和 学 生 所 面 对 的 制 度 和 文 化 困境 . 但 它 所 展 示 的重 建 之路 不 是 寄 望 于权 力 的 自发
正因为这样 , 教师从 心理上摆脱 对制度 的依附 , 相信
务和责任 。与其盼望权力 的恩 赐和垂怜 , 不如首 先争取
教 师 个 人 的 独 立 。没 有 教 师个 人 的 独 立 , 没 有 个 人 的 觉
醒, 哪怕制度变革 已然发 生 , 教师依然是体制 的附庸 , 不
许倬云:重建师生关系
。
让
培 育 出具 有 知 识
也 具 有 反 省 能 力 的人
。
★采写 / 《 康 》 特约记 者 小
、
张弘 直 是社 会 热
”
匕
.
年来
10
,
师 生 关系紧 张
“ 。
一
火 L 门话题
年初 杨 帆 门
,
闹得 沸 沸
扬扬 ;
月份
又 发 生 了包 括 政 法 大 学
起 弑师 案
传授
,
人师 是做 人 的 原 则
。
、
风范
。
在古 代
,
人 师 重于 经 师
: 《小 康 》 孔 子 之 后
,
比 如 书 院
、
表
,
学 生 要 学 习什 么 东 西
,
。
他学 习经典
。
,
史是 从 历 史 中 学 习 教 训 人的经验
。
,
学 习群 体 的
,
、
个
,
学 习 思 考 用 经 典来 思 考 找寻 人 生 道 路
,
把
一
个
。
一
个 的人
,
作为镜鉴
多
。
今天
,
其 目 的 不 在 于 获 得 谋 生 的技 能
课 程 表 是 刚 日读 经
,
。
因此
,
其
,
不 犯 同 样 的错 误
通 常有
一
这 种 时候
书 院的 老 师
,
J
一
个课 程
柔 日读 史
。
经是经典
位 山长
,
指 导 学 生 功课
优化美术课堂 避免矫枉过正——谈美术课堂中的和谐师生关系创建
验、 情感交流 , 也不利于学生的个 性发展。 以人的发展 为本的现 代课堂 教 型特 点及含 义加上联 想 , 用钩线 笔画 出, 后填上 自己认 为好 看的 颜色。 然 学要 求学生 自主参与 , 实现 9 币生互动 , 创建 平等和 谐的 师生关系。教 师要 结果每个学生画得都很美 , 造型各异富有情趣……不但突 出了学 生的主观 成 为美术课堂活动的“ 参与者 ” 有时要和 学生一道打破课 堂的宁静 , 常 能动 性, , 经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线条及色彩搭配的感受能力 。我们 要改变教
工作 者 必 须 认 真 思考 的 问题 。 【 关键词】教 师角色 师生关 系 教 学评价
’
许多美术教师在探 索与新理念相适应的课程观 、 师观、 教 学生观 、 评价 要把 自己脑里所想 的画出来 , 学生欢 呼应和 。在兴奋 中学 生画出了一幅幅 观 中改变 了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 为, 新认识 和定位 自己 动态不一、 重 情趣可 爱的 昆虫 图。评 画小结 时, 师把学 生的作 品集 中在 黑 教 在课堂教学 中的角色。但是 , 在美术课 堂教学 实际操作 中, 我们 发现许 多 板上展示 , 仿佛一 幅昆虫群图 , 然后 由学生 自评 、 生生互评 、 教师点评 。 再度 美术老师没有真正理解美术新课程标准 的理念 , 仅追 求课 堂教学的一些表 播放音乐 , 曲图并茂 , 这一堂美术课学生们寓乐于学。 面效果和气氛 , 使新课 程课堂教学踩不到点 上。如何矫 正美术教师的教学 行 为, 真正落实新课 程理念 下的美术 教与学 , 这里笔者 想就怎 样创建平 在 2 师生共同改 变教学方法 . 多年来教师习惯于根据 自己的设计思路 进行教 学, 老果把教师的角色定为知识 的简单化身 , 么他就 只能是知识的传 授 那
《许倬云观世变》
—
《 人 旧事 洋 影 响近 代 中国历 史 的 外 国人 》
—
张 功 臣/ ,新 华 出版 社 著
本 书讲 述 的 是近 代 历 史 上 一 些 外 国 人在 中 国 的经 历 。这 些身 份 各
异 、 活 时 代 不 同的洋 人 , 与 中 国结 缘 的 过 程 中 , 经 历 了 各 种 各样 生 在 都
它是 一 种解 释工 作 。” 本书 以中 国 与世 界 、中 国的 特 质 、 史 与 变化 为主 题 , 萃 许 历 荟
先生 多年 来 具 有其 个 人 特 色 的 史观 。读 其 书 ,念 其人 ,面 对许 倬云
先 生 立 足 中 国 、放 眼 世界 五十 多 年 来 治 史形 成 的史 学观 、 学 观 , 治 我 们 不得 不赞 叹再 三 。
的 困顿 和 磨难 。 们 大 多 早在 十 九 世纪 中叶 陆续 来 到 中 国 , 朝 廷 尚 不 他 在
知英 美 各 国位 于地 球 哪 一端 、 姓 视 高鼻 深 目的 洋 人 为鬼 魅 的年 代 , 百 来 华 洋 人与 中国人 交 往 , 且 开拓 出了 自己的 一片 “ 业 ”。 并 事
惑 、 龋 乃 至 重重 痛 苦 和 矛盾 。在 旧 中国 的社 会 政 治 舞 台上 , 些 洋 人 龃 这 每 个 人扮 演 的 角色 不 同 , 他 们 上 演 的是 同一 个 主 题 的悲 剧 。本 书 尝 试 但 向读 者 再现 远 去 时代 的 一个 个 背影 , 我 们 看 到近 代 中两 交 流 史上 独特 让
这 些 异 乡客 的经 历 坎坷 起 伏 ,充满 了尴 尬 、无奈 和 困厄 。作 为 不 同
文 化 在最 初 的碰 撞 中 必须 付 出的 代价 , 们 留 下 了有价 值 的经 验和 惨 痛 他
学者之道:师生关系的反思与重构方池
学者之道:师生关系的反思与重构方池作者:何长平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2期摘要: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在于师生皆恪守其道,一方行为失范或背离其道都会影响另一方的态度,从而影响双方关系。
令人惊愕的事件多次揭示了师生关系的今非昔比,其原因在于师生皆有失其道。
在家庭、政府、学校和舆论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历经政治运动和经济大潮冲击的师生关系的优良传统几乎殆尽。
因此,以学者之道重构师生关系,使他们各履其道。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道;生道学者一些广为熟知的话题往往会因为某些事件而不时地引发热议。
多年来,这些话题中的师生关系问题常因师生关系危机事件而备受关注。
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传播,为人们了解事件的真相提供了从各种角度呈现的材料,也合乎常理地介绍了各种观点和对观点的论证。
在所有分析原因的文章中,人们从师生关系的主体双方分析了师德的缺失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失效,也从教育体制和教育的社会环境等客观方面分析了多年沉积的固疾。
这些讨论又一次强化了人们对教育进行反省甚至改革的动机,但教师道德和学生品德的检讨显得空泛,体制和环境等的宏观归因,又使人们不可避免的滋生了无奈情绪。
显然,重复人云亦云的定论或是激愤的指责,难以确保分析问题的思路清晰,从师生关系本身的构成元素上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力,才可能使人们痛惜和惊诧师生关系的现状之余,找到改善的突破口或着力点。
一、“师道尊严”的辨析众多检讨师生关系的文章批评指出,师道失去尊严是师生关系现状的重要原因,但师道是如何失去尊严的呢?对这一原因背后的原因却论之较少,虽然谈到了师德和一些宏观的东西,却仍不免使人无措。
“师道尊严”出自《礼记》中的《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大意是:“凡治学之道,在上者尊敬师长最难,师长得到在上着的尊敬,道才能得到遵循,然后民众才会尊重教育。
由许倬云“我——他”关系模式下的历史说开去
由许倬云“我——他”关系模式下的历史说开去作者:赵永怡来源:《文存阅刊》2017年第14期香港中文大学为表彰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校友的崇高成就成立“余英时先生历史讲座”,以推动中外历史文化,介绍学术新知。
中大每年邀一位世界级历史学家前来,举行至少两场讲座,第一次讲座的讲者便是许倬云教授。
许倬云教授第一讲里讨论中国地区,几个史前文化都在距今四千年前发生了重大历史变化,第二讲的主题即讨论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中—外”(我——他)关系模式。
许教授整理了第二次演讲内容,并延伸了内容,补充了当时应该陈述而没有时间陈述的观念,重新著述成书,写成了《我者与他者》。
在《我者与他者》里,作者以其深厚的治史功力,摒弃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打破纯粹以疆域、族群的界定方法,从世界文化的视野阐释由史前时代至当代中国,历代皇朝的中外关系即“我——他”关系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历程、互动和转折。
作者将这些“我——他”关系概括为六个层面:一、中国与其他国族的互动,比如汉朝与匈奴吵,南北朝,宋金辽元;二、中国本部与边陲族群的互动,主要是中原地区,与南方西南西北之间部落的融合,其中尤以南方为主;三、中国政权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从商周王朝的分封制到秦汉以后的集权制,以及唐朝后期流行的割据政权再到元明时期重新集权;四、社会上层与下层的互动;五、市场经济网络的运作即市场经济带来的贸易活动;六、文化学术层面,主流“正统”与“异端”的挑战者之间的互动。
六个系统的变动、互相影响以及内部的变化,牵动着各系统内部的调节与适应。
经过与“他者”的不断冲击和交往,中国这个“我者”日渐壮大起来,内涵也日益丰富。
作者围绕“我者与他者”这条主线,从史前社会一直写到现代中国,较为全面地展视了中国历史上种种复杂的内外分际。
看到标题“我者与他者”的时候,容易让人首先想到的是哲学上的“我者与他者”。
不管是黑格尔的“我本学”还是萨特的“他者即地狱”,这些哲学上的关于“我者”与“他者”的理论都是比较高深的风格。
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014立德树人LiDeShuRen教师·TEACHER2018年1月Jan.2018文章编号:1674-120X(2018)02-0014-01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刘璟璟摘 要:地理是当前高中教学中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但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推进中存在很多问题,学校和相关教学人员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并要及时解决。
在高中地理教学工作的推进中,比较难处理的就是师生情感问题。
文章以师生关系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并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议。
关键词:师生关系;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作者简介:刘璟璟(1977—),女,江苏徐州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05-16(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七中学,江苏 徐州 221006)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内涵(1)教师具有教学主导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学生与教师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起关键影响。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前提是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及时和积极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观念有时候会存在差异,但教师和学生都应主动地去解决矛盾,从而避免这种差异给学习过程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3)师生互动具有多样性。
高中是培养学生“三观”最重要的时期,高中生的心理正逐渐成熟,他们对学习有了充分的认知,这时他们就会对学习有着自己不同的想法,有时候或许与教师的思想存在冲突,而多样性的互动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解除矛盾,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的障碍(1)缺乏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教师、学生、学校和家长都比较关注考试成绩,社会也会根据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所以,教师评价体系的核心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地理教师的评价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就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强制性,以考试为中心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心理情绪变化的关注,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师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对立情绪,从而影响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
魏承恩《史学大师许倬云》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学大师许倬云魏承恩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我知道了许倬(zhuō)云的大名。
因为他的《汉代农业》是在美国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的必读书,我喜欢这部书,于是我找到许先生的好几部著作来读,被他的渊博知识深深折服,最受启发的是他娴熟的使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治史。
那时候,只知道许倬云是匹斯堡大学历史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后来到了香港,在中文大学跟金耀基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一次提到许倬云,耀基师说和他很熟,并说他每年都会来香港中文大学讲学。
过了几个星期,许先生果然到了香港,我闻讯后就让耀基师的秘书帮我约了时间去拜访他。
在许先生的办公室里初次见面,他平易近人,十分健谈,没有一点大师架子,许先生著作等身,除了专攻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之外,研究领域还涉及社会学、考古学、科技史、台湾史和中外历史比较等。
他还对现实政治保持这浓厚的兴趣,撰写了大量政论,结集出版的就不下十余种,在台湾舆论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好奇地问他何以有如此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学术兴趣,许先生就和我谈起自己的求学经历。
无锡许家是江南世代的书香门第。
许先生的父亲藏书丰富,兴趣广泛。
许先生幼年患小儿麻痹而不便于行,就在家里杂读群书。
抗战后,他在家乡的辅仁中学读书,这所名校聚集了一批饱学之士。
1948年底,他跟随父母到台湾,考取台湾中文大学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本科毕业后又读研究生。
当年的台大大师云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接触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学派,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题。
许倬云受校长傅斯年器重,跟李济学考古,根李总侗学古代史,跟董作宾学甲骨文,向尹耕望、钱穆、沈刚伯等问学。
许先生说:“那时台湾的研究生教育和内地不一样,不是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而是一个由三到五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共同指导。
这样就给我一个想当大的刺激,因为几个指导老师的治学思路都不一样,他们在那里各讲各的,逼得我不得不思考,寻找自己的路子。
”后来他又到芝加哥大学去深造。
历史学家·许倬云
一 一 许 倬 云
许 悼 么
许 倬 云 ,江 苏 无 锡 人 ,1 9 30年7月生 ,求 学 于 中 国 台 湾 和 美 国 .1 9 6 1年 获 美 国芝 加 哥 大 学 博 士 。 先 后 执 教 于 中 国 台 湾 、美 国 和 香 港 多所 知 名大 学 ,1 0 00年 1 0月被 南 京 大 学 、 东 南 大 学 授 予 名 誉 教 授 +现 为 美 国 匹兹 堡 大 学 历 史 学 系 荣 休 讲 座 教 授 、 台 湾 “中 研 院 ” 院 士 。 学 贯 中西 ,善 于 运 用社 会 科 学 的理 论 和 方 法 治 史 , 研 究 领 域 主 要 在 中 国 文 化 史 、 社 会 经 济 史 和 中 国 上 古 史 。 代 表 著 作 包 括 中 国 古 代 社 会 史 论 》 、 《汉 代 农 业 》 、 《西 周 史 、 《万 古 江 河 等 。
我 跟 李 敖 的 第 一 次 严 重 冲 突 是 他 在 《文 星 》 写 文 章 ,说 老 先 生 们 不 交 棒 子 ”,其 中 涉 及 到 我 的 老 师 们 的 一 些 事 情 完 全 出 于 他 的 编 造 。 之 后 他 跟 《文 星 》 的 萧 老 板 、 还 有 余 光 中 先 生 到 我 那 里 去 .我 就 给 他 矫 正 ,我 跟 他 兑 :“我 们 学 历 史 别 的 没 有 什 么 ,但 是 基 本 的 行 规 就 是 不 许 编 造 故 事 。 ”就 这 羊我 俩 吵 翻 了 。 后 来 我 很 生 气 .跟 他 说 :“你 给 我 出 去 。 ”萧 孟 能 就 跟 他 走 了。 从 那 以 后 他 就 不 断 地 攻 击 我 .不 过 我 也 从 来 没 有 回 应 过 。
许倬云的智慧
许倬云的智慧文丨魏邦良倬云1930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
天生残疾,手足畸形,直到6岁都不能动,7岁 才能坐上椅子。
这样的身体当然不能正常上学 读书。
大人把他抱到哪里就只能待在哪里。
许 倬云说:“我从小就必须学会忍耐,在哪个角 落都能随遇而安。
”许倬云后来成为上古史领 域学术大家,得益于他这种超常的忍耐。
虽然不能上学读书,但家中藏书多,父亲 又是喜欢文史、饱读诗书的儒将。
在父亲的指 点下,幼年的许倬云读遍了家中所藏的文史类 书籍。
许倬云坦言,在读书方面,是“先父帮 我开的窍”。
家中藏书有不少是传记,通读了 这些传记后,许倬云用八个字概括了大部分传 主的人生:“历尽艰难,锲而不舍”。
有整整三 年时间,许倬云都沉浸在这些传记中,他因残 疾带来的抑郁与消沉也像晨雾一样渐渐散去。
许倬云在台湾大学读研究所的第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李国钦奖学金,本可赴 美留学,但出资人李国钦要求身心健全者才能 获取,许倬云痛失奖学金。
台大校长钱思亮为 许倬云感到不平,请胡适出面募集奖金。
胡适 四次去纽约郊区拜访了华侨徐铭信先生。
徐先 生主张科学救国,不重视文科,但碍于胡适 的情面,破例捐了 1500块美金,且说好下不为 例。
靠这笔钱,许倬云得以赴美留学。
胡适虽 没有直接给许悼云上过课,但许倬云一直视胡 适为恩师。
许倬云在台湾大学读书时,傅斯年是他 们的校长。
许倬云人学三个星期后,校长就找 他谈话,勉励有加,因为他卷子答得好。
后来在全校作文比赛中,许倬云荣获第一,校长又 去找他,大加鼓励。
许倬云天生残疾,傅斯年 特别关照,让这位优等生在大学期间“得到一 些颇为不同的待遇”。
在傅斯年亲自劝说下,许倬云才从外文系转入历史系。
许倬云读的是历史系,但其他系的课也 尽量旁听。
学得杂,获益多。
许倬云说,他从 外文系得到的益处比从中文系得到的益处要多 得多。
考取李国钦基金会奖学金时,英文作文 题目是:不要向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
如果不知道这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莱 特》,简直无从下笔。
历史学家许倬云简介
历史学家许倬云简介许倬云(1894 - 1979),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法兰西学派创始人,湖北宜昌人,清华大学古籍图书馆名誉图书馆长。
许倬云的学术生涯始于1926年,当时他任教于清华大学古文学系。
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于中国近代史,而他在清华古文系任教更倾向于研究把素朴古代时代转变为现代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变化。
他于1926年发表了《重温中国诗歌史》,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术方向。
之后,许倬云关注了西方的研究经验,运用批判的方法,将清末民初史的诸多资料分类整理,一系列重要论文,如1935年发表的《清末西方学说--乔治·梅特森》,1937年的《中国的民主与反动》,1940年的《官业与社会变迁》等,构成了他研究该领域的重要部分。
其中,《官业与社会变迁》旨在探讨从古代到现代,如何改革官员制度以及研究贵族社会变迁以及社会责任重组的问题,这也是他研究不言而喻的思想依据。
1947年,许倬云从清华大学古文系升任图书馆馆长,他负责古籍图书馆图书的收集、分类存放与使用,推动了清华古籍图书馆的发展,也为其他古籍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借鉴。
1952年,许倬云提出了“法兰西学派”的概念,主张批判法兰西主义在中国实践的新视角,他的研究也多次被人们提到,成为中国近代史教学的重要论文。
20世纪70年代,许倬云受聘担任清华大学古籍图书馆名誉副馆长,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会会长,1975年,许倬云还被誉为清华大学古籍图书馆名誉图书馆长。
许倬云一生著作颇多,其中,收录为《许倬云全集》的有《清末西方学说:乔治·梅特森》、《南明文学论》、《中国古代史研究》等,都为清华大学古籍图书馆的古籍收藏及研究工作做出了极大贡献。
同时,他还应邀,参加和组织多个重要的古籍考查工作,开拓研究中国古代可以被称为深远影响的学术氛围。
许倬云逝世于1979年,在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法兰西学派创始人留下辉煌的事业,留给我们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思想史研究更是对教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进行探讨。
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经历着传统的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西方的教育思想开始涌入中国,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思考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教育模式,其中包括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自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初至中叶,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教育起步的阶段。
此时,师生关系的思想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儒家教育思想也在这个阶段逐渐被淡化。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开始注重“因材施教”。
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开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的是一种“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关系模式。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中国的教育开始追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在师生关系上,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这种师生关系思想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追求的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
当前中国师生关系思想的现状是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权威”模式,而是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师生关系也开始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开始更加注重平等和尊重,追求的是一种“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
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重建从何处开始--读史金霞的《重建师生关系》
重建从何处开始--读史金霞的《重建师生关系》
石玫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
【年(卷),期】2013(000)009
【总页数】1页(P64-64)
【作者】石玫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八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退而更化:历史传统的重建——试论国学复兴应以“读史”为中心 [J], 徐艳霞;宋军
2.高山流水幸遇知音--读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语文》有感 [J], 刘景忠
3.读碑温史忆乡贤——关于辛酉壬戌重建武侯祠的往事 [J], 道容;少成
4.重建精神宇宙,走向“诗和远方”——读李政涛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J], 薛桂平
5.寻求变革,从自我出发——读《重建师生关系》有感 [J], 殷国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必须保持多元
教育必须保持多元
许倬云
【期刊名称】《考试:高考文科版》
【年(卷),期】2015(0)9
【摘要】传承与持守教育中的传承与持守,是人类社会的安定力量,却又必须保留足够的空间,让创新与再造有发展的机会,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给予个人充分机会,也在于给予社会不断更新的功能。
教育应有领导风气的功能,亦即在稳定与进步之间,求取平衡;一方面在学习之中持守一定的秩序,另一方面经由理性、慎思、明辨,寻求日新又新的方向与动力。
教育,永远充满了争议,永远充满了话题。
教育问题的困惑,其实与教育本身的使命不可分割。
【总页数】1页(P15-15)
【关键词】人类社会;教学阶段;学程;“社会化”;应运而起;定于一;政治权威;人类文化;保守的
【作者】许倬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的一点体会 [J], 张蔚萍
2.浅谈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J], 魏迪
3.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J], 王小凤;
4.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J], 潘艺文
5.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J], 朱洪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情理相通的通识教育
情理相通的通识教育
许倬云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 海峡两岸的教育界,不约而同注意于通识教育,这是值得称道的现象.最初提出这一议题,当是针对人文与科技两个领域之间不仅有一条鸿沟,而且由于科技知识领域不断扩大,这条鸿沟也随着变深变阔.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许倬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疑”“趣”相通,情理相融
2.共筑相通\"连心桥\"同绘发展\"工笔画\"——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分论坛侧记
3.分论坛三陆海联动发展中的民心相通:增进人民友好\"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下的务实合作
4.以文化相通为切口以民心相通为目标——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5.高职通识教育的关键是人职相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倬云:重建师生关系作者:张弘来源:《小康》2008年第12期师生之间,应该以道义相结合,以学问相切磋。
现在,国内都在高唱素质教育,通识教育。
这里有一个误解,人们往往把通识理解为博学。
其实不是。
通识是教你能够贯通知识。
让知识打进你的心灵,培育出具有知识,也具有反省能力的人。
近年来,师生关系紧张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
年初“杨帆门”闹得沸沸扬扬;10月份,又发生了包括政法大学学生刺死老师程春明在内的三起弒师案。
在当下的大学体制之下,老师与学生关系的疏离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
那么,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的原因在哪里?师生关系应当如何重建?适逢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教授的《问学记》、《观世变》出版,本刊记者采访了许倬云教授。
过去的师生关系《小康》:从孔子开始,老师对于学生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
东方的孔子,西方的柏拉图与学生是什么性质的关系?许倬云:孔子、柏拉图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很类似,那时没有学校,没有注册,没有名分,纯粹是因为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知识和品行的佩服,跟着他去学习、思考,学习辨别是非。
对他整体人格的钦佩远远大于知识的传授,换言之,古代所谓解惑,授业,现在只剩下授业,解惑已经很薄了,更不用说传道。
过去,师道有经师、人师,经师是纯粹把经学的学问当作知识传授,人师是做人的原则、风范。
在古代,人师重于经师。
《小康》:孔子之后,比如书院、私塾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许倬云:中国的书院其实不多。
今天,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还可以看到一个课程表,学生要学习什么东西。
他学习经典,学习思考,用经典来思考,找寻人生道路。
其目的不在于获得谋生的技能。
因此,其课程表是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经是经典,史是从历史中学习教训,学习群体的、个人的经验。
把一个一个的人,作为镜鉴,不犯同样的错误。
这种时候,书院的老师通常有一位山长,指导学生功课,他本身也是楷模。
书院里面有游学的学生,也有请来讲学的大学者。
朱熹讲学时,几百人听,门口水池的水被马喝干了。
临时邀请来的学者,把平生读书的心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组织、有系统的讲出来。
中国经学的知识是做人的知识,不是谋生的知识。
今天倒过来,我们只有实用的科目,没有做人的部分。
私塾不一样,它教给学生“三百千千”。
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
从这些教人认字的启蒙书,然后到四书,再到作文。
“三百千千”中的《三字经》,是所有知识浓缩成的一本很简单的小书。
一开始,它就告诉你“人之初,性本善”的意义。
所以,私墊里面的老师,并不只是三家村的学究,赚来一方豆腐和半斤猪肉,他也有责任。
在儿童、幼年的时候就灌输做人的道理给学生听。
所以,一日为师,一生为父,老师教导你的做人的事情和学问,不是交换你的学费。
学问指的是学和问对应,不是单指教科书而言。
《小康》:民国时代,像胡适与傅斯年等人的师生关系就很好,其原因何在?许倬云:类似胡适和傅斯年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传为佳话,主要特点首先是互相尊敬。
而且,亦师亦友的关系中,老师看到学生很强的时候,并不会嫉妒或气恼而藏着掖着,而会非常高兴。
“人师”不见了《小康》:与过去相比,现代大学的教育制度之下,师生关系有什么变化?许倬云:近代以来的大学教育,愈来愈变成纯粹的知识的传授作为学校师生之间的主题。
这种交换是以学费换取知识。
知识是以应用性的知识居多,不是做人的知识。
今天的课堂,就等于你到百货公司买货一样。
一节课50分钟,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是倾囊相授就不知道了)。
教师除了把知识传授给你以外,他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愈变愈烈,知识就成了一种商品,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科技知识可以转换成真正的商品,商品可以转换成金钱或者权力。
传授这种知识的老师就更加远离了人师的标准。
师生之间只有利的交换,没有益的结合。
例如,一个实验室内,导师的学生可能不是他的助手,而是他的工奴。
他不让学生自己选题目,而是他给学生指定题目。
他不是让你学到一套学问,而是完成链接上的一环的工作。
留学生经常听到一个称呼导师的名称——我的老板。
这个称呼意味着,师生关系变成了雇主和劳工。
原来的人师传授真理,教你思考,训练你的思考习惯这些功能不见了。
有些老师根本不晓得自己跟学生更重要的关系——为人、做人,这是全世界学术界的普遍现象。
《小康》:那么,今天师生关系的症结在哪里?许倬云:我们太实用了。
任何实用的科目,都以实用的价值拿钱衡量。
教授的成就以他的论文发表来算,待遇随工分来算。
跟修水电没两样。
师道尊严都没有了。
师生双方都不拿做人的任务和关系为主,而是当作一学期之内,一周三堂课,交了学费,换来学分。
在这种利益的交换之后,两个人互不相干。
老师没有尊严,当然也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尊重他。
学生在伦理上和老师没有别的意义。
这种现象不改变是不行的。
人类社会的人际关系,至少有一个双方互相的尊敬。
现在,提出和谐的口号很好,其前提条件是互尊互重。
不能以权力、金钱或掌握一个组织换取权威,人在世界上,跟其它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懂得合群。
人类爪牙不如老虎,奔腾不如马,飞翔不如鹰。
人为什么能够被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能够合群,懂得思考。
在吃饭、穿衣、食色性也之外有更高贵的情操。
如果把这些都拿走,只剩下生物性的人,那么跟动物在兽群里没有差别。
很不幸,全世界的大趋向就是如此。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颠簸,拨乱反正。
要把师生之间的伦理重组起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这是一个社会重组的过程。
美国的工业社会在50年代已经高度组织化。
60年代,美国有了一个宁静的革命,回归自然,回归个人。
这个回归个人不是回归自私的个人,是回归自尊的个人。
要拿被组织习俗坑陷到没有自我的条件之下找到自我。
《小康》:经常看到一些研究生在网上发文,称被导师盘剥,无偿给导师打工。
这个问题应如何解决?许倬云:要改变这种现象,问题在于教育制度本身。
在评价一个老师的时候,单纯的以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为标准,因此,有的老师一篇文章改头换面成三篇,在三个地方发表等等欺瞒哄骗的现象都出现了。
这是急功近利而造成的,根本问题在于将知识当作可以计算的商品。
其实,量和质不能完全划等号。
在台湾,质和量是两个分开的词。
但是在大陆,质和量被合成到一起,只剩一个量质没有了意义。
这种混淆错误我想不是文字上的无心之失,而是观念上的偏差。
以个人经验看重建师生关系《小康》:你自己做学生的时候,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许倬云:我做学生的时候,台湾大学有3000名学生。
老师有很多从大陆过来的,北大、清华、中大等都有。
历史系四个年级加起来不超过100个人,我们班有18个学生。
我们师生关系很密切,不仅是上课听讲而已,堂下我们也会追着老师问,下课陪着他走,继续请教课堂上没有问的问题。
老师如果有别的事会告诉你,让你到他那儿去聊天。
他们就住在离学校不太远的地方。
那时生活艰苦,资源短缺,老师也没有特别招待,一杯白水,一杯清茶。
在这种师生关系之下,我从课堂里学来的,远比从课堂里学来的多。
老师会告诉你,某一本书你应该看看,那篇文章在哪里,还会帮你找出来。
在他跟你谈的时候,他思考的逻辑呈现跟讲堂上不一样。
他会娓娓而谈,把思考过程在交谈中全部呈现出来。
他训练大家怎么想,怎么找资料。
除此以外,他们也会教你一些别的东西。
《小康》:有哪些事情让你记忆犹新?许倬云:比如李济之先生,他在讲考古的时候,第一堂课,他问大家:要在一片表面看来什么都没有的地上找到埋藏很深的东西,如何找到线索。
假如你把一个乒乓球丟在了一个草地,你怎么找法?他告诉我们,你沿着一条边走,到了边的头,转身跨过一步,大约两尺,沿着这个线走回来。
只要你这么来回走,你总能找到这个球。
你不会遗漏一个地方。
如果你满地乱找,不免劳而无功。
这个很简单的例子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严谨,什么叫做有步骤,有程序——当然,考古不是真正这样做。
这种教育,是教你对自己诚实的做人。
老师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在传授做人的原则。
四年级的时候,董彦堂先生教我,只有我一个学生上课。
由于我天生残废,拉着栏杆慢慢挪到三楼他的房间。
中午下课,他请工作人员买来一个大馒头,对切一分,一人一半。
他手按着的地方,那一半是归他的。
手没有按着的一半归我。
就着一杯白水啃完馒头之后,我们再继续讨论。
他教我年历学。
教到一定地步,就说倬云我不教你了,让高平之先生教你。
高乎之先生是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到台湾后担任天文研究所代理所长。
董先生说,下面不是年历的问题,而是天象的问题,我讲不清楚,你自己到高先生那儿问去。
我不是高先生的学生,他也没有教这门课,但他跟我谈了五六个下午。
他岁数很大了,因为家里没有仪器,就拿自己的杯子、碗在地上摆,变成星星。
他有何所求?高先生觉得,知识是可贵的,年轻人愿意学,我愿意教他,如此而已。
这种楷模,你在课堂上是看不见的。
还有沈刚伯先生,聪明绝顶,担任台大文学院院长二十年,宁静淡泊,无为而治。
他训练我处世任事,言教身教。
我终身受益。
李玄伯先生温良宽厚,培育不遗余力,他的身教,至今不忘。
这些老师,多以他们的品德,教导学生。
制度也要改变《小康》:师生关系,应该以怎样的关系结合在一起?许倬云:师生之间,应该以道义相结合,以学问相切磋。
我一辈子念书,50%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50%从学生那里“学”来的——学生提问,激发我想。
谈话对话,学生激发出来的观点,逼着我想这个观点是对还是错。
我决不会对学生说,你不如我,更不会说你算什么,我那时怎么样怎么样。
学生对我也不盲从。
不仅50岁的学生这样,二三十岁的学生也这样。
学生和我意见不同时,我很高兴他当面肯对我这么说。
《小康》:如果要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体制方面应该作出怎样的改变?许倬云:今天的大学几万人,是大量生产的方式。
我打一个比喻,女娲造人,刚开始是一个一个拿手捏的,后来是拿鞭子抽水滴,一个水滴一个人。
大学量产之后,学生就受制于教科书。
我理想中的学校,是600个学生左右,七八十个教师,住在一块儿,学生几分钟就能走到教师家里。
我前几天在东南大学开一个会,讲通识教育的问题,东南大学搬到九龙湖去了,那里只有学生没有老师,我以为这是不对的。
今天,美国教育都是量产。
但是,有几家学校坚持:大学里面不分院,等你毕业,看你学分的分布,再做决定。
我在台湾几十年鼓吹大学改革,大一不分院,大二不分系,大三分系上高层次的课程。
前面教一般的知识,教做人,教学生和人相处。
好的博导带的博士生应该不多,关系很密切,天天可以接触。
我对学生选题目只建议,不指定。
高等教育究竟是精英的,还是给一般人的?我觉得应该有两个水平。
一般人受高中教育,大学生不能在总人口中占100%。
研究生、博士生应当是精英中的精英。
精英和一般之间,应当有一定比例。
但是,这个改革计划从来没有得到教育当局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家长的支持。
家长都希望学生早点去学医,学商,不愿意子弟多花时间学基本的学问和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