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名词解释(考试必背)
人体解剖学期末总复习提纲——名词解释
人体解剖学期末总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板障(diploe):颅盖各骨内外板间的骨松质,内有板障静脉通过。
2.翼点(pterion area):颞窝底的前下部骨质较薄,最薄弱处在额,顶,颞,蝶四块骨的汇合处,常构成H型的缝,称为翼区,其内面紧邻脑膜中动脉前支。
3.腹直肌鞘(sheath of rectus abdominis):包裹腹直肌,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4.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口咽的分界。
5.肝门(porta hepatis):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和干的神经,淋巴管等经此出入。
6.肺根(root of lung):出入肺门的结构,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淋巴管,神经被结缔组织膜包裹。
7.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es):壁胸膜相互移行形成的胸膜腔,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充满的空间,也称胸膜窦。
8.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膀胱底内面一三角形区域,位于两侧输尿管和尿道口之间。
此区黏膜和肌层紧密相连,缺少黏膜下层组织,无论膀胱处于空虚或充盈时,黏膜都保持平滑状态,该区是膀胱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9.精索(spermatic cord):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脉和静脉,淋巴管神经及鞘韧带等组成。
始于腹股沟深环,止于睾丸后缘,其上部位于腹股沟管内,下部位于阴囊内。
在阴囊内侧壁近阴茎根部易于摸及输精管,光滑坚韧,临床上做输精管结扎手术,常在此处进行。
10.掌浅弓(superficial palmer arch):由尺动脉终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该弓位于掌腱膜和掌短肌的深方,指屈肌腱和屈肌总腱鞘,蚓状肌和正中神经及尺神经各分支的浅面。
掌浅弓凸向远端,并发出数条分支至手指。
11.掌深弓(deep palmer arch):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深面。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归纳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归纳骨髓:充填与骨髓腔和松质的间隙内,包括红骨髓和黄骨髓。
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呈红色,称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五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
椎管:椎体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骨的椎孔从上到下依次续贯称为椎管,内容纳脊髓。
钩椎关节: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唇缘相接,形成钩椎关节,如过度增生,可使椎间孔狭窄,导致压迫脊神经。
椎间孔: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称椎上、下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内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骶管裂孔:骶管下端的开口由第4、5骶椎椎弓缺如形成,是临床骶管麻醉注射的部位。
骶角:骶管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在骶管裂孔的两侧有各有一个向下的突起,称骶角,骶管麻醉常以骶角为标志。
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嵴,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翼点:在额、顶、颞、蝶骨四块骨汇合处形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分支通过。
此处最为薄弱,在受到外力打击时,易破裂引起颅内出血。
关节腔:为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面上的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少量滑液,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起重要的作用。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两部分构成,中央部为髓核,外周为呈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环,椎间盘具有弹性垫样缓冲作用,允许脊柱做各个方向的运动。
黄韧带:连接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力纤维构成。
将一系列叠瓦状椎弓板连为一体,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肋弓:第8~10肋软骨的前端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依次与上位肋软骨形成软骨间关节,在剑突的两侧各形成一个肋弓。
腱膜:阔肌的腱性部分均呈薄片状,称腱膜。
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的管,分纤维层和滑膜层两层,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
如腕、踝等处,能使肌腱固定于一定的位置,并可减少腱与骨面的摩擦。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名词解释1.内皮:衬贴于心、血管和淋巴官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2.间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
3.肌浆网:肌细胞膜称为肌膜,细胞质称为肌浆,其中的滑面内质网称为肌浆网。
4.闰盘:心肌纤维的互相连接处,有一条染色较深的线状结构,称为闰盘。
(是心肌的特殊性结构)5.突触:是神经元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神经细胞之间一种特殊的细胞连接。
6.翼点:颞窝底的前下部较薄,最薄处在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
7.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纤维环两部分构成。
8.肋间隙: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称为肋间隙。
9.咽峡:腭帆游离缘、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
10.齿状线:各肛柱的下端和各肛瓣的边缘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
★11.胆囊三角:位于肝下面,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
12.嗅区:内含嗅细胞,能感受到气味刺激,称为嗅区。
13.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14.肋膈隐窝: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的半环形间隙,在深吸气时肺的下缘也不能深入其内。
15.肾门:外侧缘隆突,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
★16.膀胱三角: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有一个三角形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17.精索:从睾丸上延伸至腹股沟深处有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称为精索。
18.直肠子宫陷凹:直肠与子宫之间形成直肠子宫陷凹,又称为Douglas腔。
19.静脉角:头臂静脉左右各一,在胸锁关节后方由同侧的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形成的夹角称为静脉角。
20.视神经盘:在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侧处,有一白色圆盘状隆起,称为视神经盘。
21.黄斑: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处并稍偏下方,有一黄色小区,称为黄斑。
病理解剖学名词解释
A:癌: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病变长期存在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阿米巴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人体所致。
B: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暗红色,小叶周边部的肝细胞因脂肪变性呈黄色。
因此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形如槟榔切面的条文,称为槟榔肝。
变性: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产物异常堆积。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称为变质。
玻璃样变性:细胞内、血管壁和结缔组织中出现均质、粉染的毛玻璃样半透明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骨和牙之外的其他部位出现钙盐沉积。
瘢痕组织:指肉芽组织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不典型增生:又称异型增生,指细胞增生活跃,并伴一定程度异型性的病变,本身尚不具备癌的诊断标准。
白血病:它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以骨髓被肿瘤细胞弥漫性替代为特征。
C:创伤愈合: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表现出各种组织再生过程的协同作用。
充血:局部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
D:凋亡:依赖能量的细胞内死亡程序活化导致的细胞自杀,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活体内单个细胞死亡。
动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内细动脉输入量增多而发生的充血。
动脉粥样硬化:指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和弹力肌型动脉。
病变特征是血浆内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浸润和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动脉变硬,心、脑、肾等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贫血性梗死等病变。
大叶性肺炎:多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急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
E:恶病质:机体极度消瘦,显著衰弱和严重贫血的状态称为癌性恶病质。
F: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多由实质细胞体积增大所致,可有数量增多。
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常发生在皮肤、肌肉和阑尾。
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解剖学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外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二肋,为计算肋的重要标志。
2、翼点:在颞窝区内额、顶、蝶、颞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较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3、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又为小骨盆的上口,由骶骨的岬、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上缘共同构成。
4、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临床上通常上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叫做上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空肠到肛门的一段叫做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场和大肠。
5、十二指肠大乳头:在十二指肠降部肠腔的后壁上有一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其下端的乳头状突起,叫做十二指肠大乳头。
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十二指肠内。
6、鼻旁窦:又称鼻侧窦,指位于鼻腔周围含空气的骨性腔,期内衬有粘膜,共有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四对,都开口于鼻腔。
具有湿润和温暖空气,并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7、肺门:指肺内侧面的中央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8、纵膈:指两侧纵膈胸膜间全部结构的总称,呈矢状面,上窄下宽。
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膈胸膜,上达胸廓入口,下至隔9、肾门:是指肾的内侧缘中部的凹陷处,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的部位,称为肾门。
10、膀胱三角:是膀胱底的内面,左右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称为膀胱三角。
此区域无粘膜下组织,粘膜紧贴肌层,故膀胱膨胀或空虚时,该区保持平滑状态11、附睾:可分为三部分,上端膨大的附睾头,中间扁圆的附睾体,下端狭细的附睾尾。
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有储蓄和营养精子的作用。
12、射精管: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腺排泄管汇合而成射精管,从前列腺底部穿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的前列腺部。
13、子宫峡:指子宫颈和子宫体相连接处的狭细部,称为子宫峡。
在妊娠期,子宫峡逐渐扩张伸长,形成子宫下段。
14、卵圆窝:位于房间隔的下部,左右心房一侧的卵圆形浅窝,此处较薄,是胎儿时期卵圆孔在出生后闭合留下的遗迹。
解剖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骨龄:是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也是一种生物年龄。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向前凸,称胸骨角。
两侧肋切迹与第2肋相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体表标志。
3、气血屏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必须经过由肺泡上皮、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及内皮这四层结构,称气血屏障。
4、血液循环:血液由心脏射出,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再回心脏,如此循环不止,称血液循环。
5、上消化道:通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段消化管道称上消化道。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集中成束被结缔组织膜包裹,称为神经。
7、本体感觉:感受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身体位置的改变及运动速度的变化的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8、腱梭:是一种肌肉张力感受器,能感受静力工作中肌肉张力的变化9、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10、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称为矢状面。
11、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称为额状面。
12、肌肉生理横断面: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横断面之和称为肌肉生理横断面。
13、肺的导气部:肺内支气管反复分支为终末细支气管等。
分支到终末细支气管为止,只输送气体而无气体交换作用,故称为肺的导气部。
14、对掌运动:拇指绕第一腕掌关节的运动轴可相对于手掌心运动,称为对掌运动15、联合关节:是指在结构上独立,但在运动时必须同时进行运动的两个或多个关节。
简答题:2、简述肩关节的结构特点及如何运动。
答案要点: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的肱骨头构成。
关节面大,关节窝浅,相连骨的关节面大小相差大,关节囊薄而松弛,故灵活性大。
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和水平屈伸运动。
3、简述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答案要点:(1)关节的基本结构:肘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复关节。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1. 解剖学(Anatomy):研究动植物体内结构和各种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组织(Tissue):相同类型细胞结合而成的一系列细胞,例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3. 器官(Organ):具有特定功能的由不同类型组织组成的结构,例如心脏、肺、肝脏等。
4. 系统(System):由多个相互协调合作的器官组成的功能单位,例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5. 关节(Joint):骨骼相连结的部位,允许骨骼之间的相对运动,例如肩关节、膝关节等。
6. 骨骼(Skeletal system):由骨骼组成的支撑结构,保护内脏器官并提供肌肉附着点。
7. 肌肉(Muscle):由肌肉组织构成的器官,能通过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8.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由神经组织组成的系统,传递和处理信息以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9.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r system):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系统,在体内循环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
10.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道和相关器官组成的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
11.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系统,负责气体交换和呼吸作用。
12.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的系统,负责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13. 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组成的系统,负责繁殖和生殖。
14.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由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的系统,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
15. 皮肤(Skin):覆盖身体表面的最大器官,具有保护、感知和调节体温等功能。
16. 脊椎(Vertebral column):人类脊柱的正式名称,由多个椎骨构成,并保护脊髓。
17. 头颅(Skull):包括颅骨和面部骨骼,保护和支持脑部和感官器官。
解剖学重点名词解释
颈静脉弓: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借一横支相吻合。
静脉角:同侧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处形成向两外上开放的角。
左侧胸导管注入右侧有淋巴导管注入。
锁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筋膜。
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神经、头静脉和淋巴管穿过。
胸肋三角:在膈的起始部位于胸骨部和肋部之间缺乏肌纤维仅覆以筋膜形成膈的薄弱区,膈疝好发部位。
腰肋三角:同上胸膜顶:为肋胸膜和纵膈胸膜向上的延续,突出胸廓上口,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上面覆以胸膜上膜,起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胸膜隐窝:在壁胸膜反折处即使深吸气肺也不能深入其间,这些部位的胸膜腔称之为~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形成,是胸膜腔最低的部位,胸膜腔积液首先积聚于此。
肺门:位于肺的纵膈面中部,为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和神经出入的地方。
肺根:出入肺门的所有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包括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肺丛等。
支气管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之~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的三角。
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改三角是临床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心包橫窦:位于升主动脉、肺动脉和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心包斜窦:位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下腔静脉左心房后壁和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心包前下窦:位于前壁和下壁反折处的间隙是心包腔最低的部位。
腹股沟管浅环: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有一三角形的裂隙即为~腹股沟镰:(联合腱)在腹直肌下部的外侧缘附近腹横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互相融合形成腹股沟深环:腹横筋膜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cm处成漏斗状突出形成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组织由腹外内斜肌和腹横肌三块扁肌腱膜形成弓状线: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伸向腹直肌的前方,腹直肌鞘后层缺如,从而此处形成弧形的游离下缘胆囊三角: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下面三者所组成,胆囊动脉于此起自肝右动脉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由腹直肌外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腹股沟直疝由此突出肝门:肝的脏面较凹,由左右纵沟和介于两者间的横沟。
解剖学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连结处微向前凸的角,两侧接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2.翼点:颞窝的内侧壁由额、顶、颞、蝶四块骨构成,四骨的交汇部呈“H”
形的缝,称翼点,翼点骨质薄,易发生骨折,可伤及走行于内面的血管,引起颅内出血。
3.脊髓节段:把每一对脊神经的前、后根相连的根丝附着范围,称为一个脊髓节段。
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间有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
硬膜外隙不与颅内相通,此隙上部略呈负压。
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神经根内的神经传导。
4.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间有宽阔的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
5.硬脑膜窦:即硬脑膜静脉窦,系硬脑膜的内外层两层在某些部分分离形成特殊的颅内静脉血的回流通道。
6.蛛网膜粒:由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突入窦内形成的“菜花状”突起,为脑脊液回流入脑膜窦的结构。
7.动脉导管: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的稍左侧,有一纤维结缔组织索,连于主动脉弓下缘,称动脉韧带。
为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形成的遗迹。
8.胸膜:为覆盖在肺表面、胸壁内面、纵膈侧面以及膈上面的一层浆膜。
9.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部互相延续,形成一个封闭的腔隙,称胸膜腔。
正常胸膜腔内呈负压,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的摩擦。
10.腹膜腔:为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解剖学名词解释(考试必背)
1、器官:几种不同组织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
2、系统:形态不同、共同完成一种连续的功能的器官组合在一起称为系统3、内脏: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盆腔内,并借孔道与外界相通,统称为内脏4、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5、椎孔:椎体与椎弓构成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纳脊髓6、椎间孔:相邻两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7、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
是骶管麻醉的定位标志8、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围成,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9、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推体之间,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后外侧纤维环薄弱,易引起椎间盘突出10、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借骨连接连接而成,具有参与呼吸运动,保护胸腹腔器官的功能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是计数肋骨序数的标志。
12、胸骨下角: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内有剑突13、肋弓:第8~10对肋软骨的前端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下缘形成肋弓14、翼点:位于颅侧面的颞窝内,是额、顶、颞、蝶四骨之间相交的区域,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骨折时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15、前囟:位于颅顶矢状缝前端充填的纤维组织膜,呈菱形,新生儿多于生后1岁半闭合。
16、鼻旁窦:位于同名颅骨内,并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由骨性鼻旁窦内衬黏膜构成;包括上颌窦、蝶窦、筛窦、额窦各一对17、桡神经沟:肱骨中段的后上方从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内有桡神经通过18、尺神经沟:肱骨内上髁后方的浅沟,内有尺神经经过19、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伸肘180°时呈一直线,当肘关节前屈90°时呈一等腰三角形,这种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提示有肘关节脱位20、耻骨下角:两侧耻骨下支、坐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所成的夹角称耻骨下角21、足号:跗骨和跖骨借骨连接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形结构称为足弓,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器官等作用22、腹般沟韧带:腹外斜肌膜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形。
医学解剖学名词解释(考试必看)
序号名词1Meckel 憩室2白线3胸腰筋膜4窦房结5尺神经沟6耻骨联合7肺根8垂体窝9精索10骶管裂孔11骶角12肋弓13蝶筛隐窝14足号15腹膜腔16腹股沟镰17浅筋膜18腹般沟韧带19跗横关节(Chopart 关节)20肝门21Glisson 系统22肝胰壶腹(Vater 壶腹)23肝胰壶腹24干骺端25肛窦26肛直肠环 27睾丸鞘膜腔28腰肋三角29肘后三角30巩膜静脉窦31阔筋膜32股管33十二指肠悬韧带34内脏35喙肩弓36肌腱袖37肌腱与腱膜38基底核39集合淋巴滤泡(Peyer 斑)40器官41腱鞘42胫骨粗隆43黄斑44上消化道45梨状肌上、下孔46梨状隐窝 47耻骨下角48胸骨下角49上呼吸道 50卵圆窝51螺旋器52壶腹脊53前尿道54气管杈55喉室56腔隙韧带(陷窝韧带)57桡神经沟58韧带59三边孔和四边孔60解剖学姿势61深筋膜62肾窦63肾门64肾区65肾乳头66肾柱67声带68声门裂69声门下腔70十二指肠球71十二指肠悬肌 72纵隔73视交又74直肠子宫凹陷75动脉76静脉角77腕管78脂肪囊79腹直肌鞘80腹股沟管81回盲瓣82滑膜囊83肋膈隐窝84股三角85翼点86前囟87鼓室盖88十二指肠大乳头89内囊90椎间盘91第四脑室92下消化道93纤维束94椎间孔95项韧带96小脑扁桃体97斜角肌间隙98系统99乳糜池100胸骨角101胸膜与胸膜腔102胸膜腔103胸锁筋膜104血管腔隙和肌腔隙105牙周组织106咽淋巴环 107咽峡108咽隐窝109阴道穹110隐静脉裂孔111硬膜外隙112硬脑膜窦113胸廓114肝门静脉115胆囊三角 116界线117齿状线118髂胫束119大脑动脉环120上腔静脉121咽鼓管122视神经盘123McBurney 点 124鼻旁窦125动脉韧带126第二肝门127脉络丛128弓状线 129提携角130白质131灰质132支气管肺段133会阴134锥体系135蛛网膜下隙136椎孔137心切迹138 肝十二指肠韧带139Broca 区 140His 束141Koch 三角142白交通支143白内障144板障静脉145膀胱146包皮系带147被盖148边缘叶149顶盖150顶盖前区151二尖瓣复合体152腹股沟(海氏)三角153腹后内侧核 154腹后外侧核155腹膜156腹腔干157肝肾隐窝158肝胃韧带 159睾丸鞘膜160睾丸纵隔161隔缘肉柱162鼓索 163冠状窦164海马结构165黑质166红核 167虹膜角膜角168后尿道169灰交通支170会阴浅隙171会阴深隙172基底核 173脊髓节段 174脊髓丘系 175脊髓圆锥 176甲状腺被膜177角膜 178节前纤维179睫状神经节180近视181颈动脉窦182颈动脉小球183静脉瓣184静脉角 185蓝斑 186老视187连合纤维188联络纤维 189淋巴系统190菱形窝 191卵巢固有韧带192卵巢悬韧带193马尾 194麦粒肿195面神经丘 196脑干基底部 197脑桥小脑三角 198内侧隆起199内侧丘系200内侧膝状体201内分泌腺 202内分泌组织 203尿生殖膈204盆膈205皮质 206奇静脉 207前列腺沟 208前庭大209穹窿210乳房悬韧带211三叉丘系212三叉神经节 213三尖瓣复合体214上丘及上丘臂215上神经节216神经垂体 217神经核 218神经胶质 219神经节220神经元221肾蒂222肾段223肾盂224输尿管间襞225髓质226投射纤维 227突触 228外侧丘系 229外侧膝状体231网膜囊232纹状体233系膜234下颌下神经节 235下丘及下丘臂236下颌下神经节237霰粒肿238小网膜239心包240胸导管241血-脑屏障242翼腭神经节 243右淋巴导管244远视245掌浅弓246掌深弓247直肠膀胱陷凹248终丝249蛛网膜粒250主动脉小球 251锥体交叉 252子宫峡解释Meckel憩室为位于回肠末端的真性憩室,系胚胎期卵黄管的回肠端闭合不全所致。
解剖学重要名词解释
一、绪论【重要名词】1.解剖学姿势2.垂直轴3.矢状轴4.冠状轴5.矢状面6.冠状面7.水平面8.畸形二、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重要名词】1.椎间孔2.骶管裂孔3.骶角4.胸骨角5.翼点6.鼻旁窦7.颞下窝8.翼腭窝颅骨、躯干骨与四肢骨,前二者统称中轴骨。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与血管神经等构成。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与12对肋,分别参与脊柱、胸廓与骨盆得构成。
1.锁骨胸骨端(粗大)与肩峰端(扁平)。
2.肩胛骨两面三缘三角。
上角、下角(平第7肋)、外侧角(有关节盂);上缘(向外有喙突)、内侧缘(脊柱缘)、外侧缘(腋缘));前面称肋面(肩胛下窝),后面借肩胛冈(肩峰)分为冈上窝与冈下窝。
3.肱骨上端:有肱骨头、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大结节嵴、小结节嵴、结节间沟。
体:有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有肱骨滑车、肱骨小头、内上髁、外上髁、冠突窝、桡骨窝、鹰嘴窝、尺神经沟等结构。
4.尺骨上端:有冠突、鹰嘴、桡切迹、滑车切迹、尺骨粗隆等结构。
下端:有尺骨头、尺骨茎突。
5.桡骨上端:有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环状关节面、关节凹。
下端:有桡骨茎突、尺切迹等结构。
6.手骨包括腕骨(8块)、掌骨(5块)与指骨(14块)。
近侧列腕骨4块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与豌豆骨;远侧列4块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与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7.骨性标志锁骨、肩峰、喙突、肩胛下角、肱骨内上髁、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豌豆骨。
(二)下肢骨下肢骨由下肢带骨与自由下肢骨组成,前者有髋骨,后者有股骨、胫骨、腓骨与足骨。
1.髋骨髋骨由髂骨、坐骨与耻骨构成。
髂骨:包括髂骨体与髂骨翼二部分。
有髂窝、髂嵴、髂结节、髂前上、下棘、髂后上、下棘、弓状线、耳状面、坐骨大切迹等结构。
坐骨:可分为坐骨体与坐骨支。
有坐骨棘、坐骨结节、坐骨小切迹等结构。
耻骨:可分为耻骨体、耻骨上支与耻骨下支。
有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梳、髂耻隆起、耻骨联合面等。
解剖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McBurney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
2.Treitz韧带: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屈氏韧带。
在腹部外科手术中,Treitz韧带可作为确定空肠起始的重要标志。
3.第一肝门:第一肝门就是肝脏代谢物质进入和出来的第一个通道。
在肝脏的脏面,H形的沟,是门静脉、肝胆管、肝动脉出入肝脏的位置,称为第一肝门。
4.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肺循环(小循环)。
5.肝门静脉:多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向右上方经下腔静脉前方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两支,分别进入肝左叶和肝右叶。
6.冠状窦:位于心膈面,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冠状沟内,收集心大、心中、心小静脉经冠状窦口入右心房。
7.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的切面。
8.腱鞘:腱鞘是包围在肌腱外面的鞘管,存在于活动性较大的部位,如腕、踝、手指和足趾等处。
9.静脉角:锁骨下静脉至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合部,是淋巴导管的注入部位。
10.肋膈窦: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在肺下界以下的转折处称为肋膈窦11.淋巴:淋巴管道和淋巴结的淋巴窦内含有淋巴液,简称为淋巴12.淋巴导管:淋巴干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
此外,少数淋巴管注入盆腔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和下腔静脉。
13.淋巴结: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灰红色小体,具有滤过淋巴、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应答功能。
14.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处缺少粘膜下组织,膀胱收缩时,也呈平滑状态。
15.浅静脉:位于皮下,位置表浅,不与动脉伴行,最终汇入深静脉。
浅静脉包括面静脉、颞浅静脉、颈前静脉和颈外静脉。
16.乳糜池:位于第一腰椎体前方,是胸导管的起始处,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入。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形态的科学,其中包含大量的专业名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解剖学名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解剖学知识。
1. 细胞(Cell)。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载体。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通过细胞间质相互联系形成组织。
2. 组织(Tissue)。
组织是由一定类型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常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3. 器官(Organ)。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是生物体内部的重要结构。
常见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等。
4. 系统(System)。
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人体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
5. 骨骼系统(Skeletal System)。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结构,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6. 肌肉系统(Muscular System)。
肌肉系统是由肌肉组成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促使身体运动。
肌肉系统还可以维持姿势、保护内脏器官和参与体温调节。
7.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器官,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8. 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肺,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为身体组织提供氧气。
9.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主要功能是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运送回心脏和肺。
10.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和调节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解剖学考试重点整理之名词解释
解剖复习—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翼点(位置、组成、意义) :在颞窝区内,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椎间盘(23个)(位置、组成、作用):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
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动,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腹股沟管(位置、结构、内容物、意义):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的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腹股沟管是腹壁的薄弱区,为疝的好发部位。
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肝门(位置、出入结构):为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上呼吸道:鼻咽喉肺门(位置、出入结构):纵膈面中央为椭圆形的凹陷,称肺门。
肺门为主支气管、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的门户。
胸膜腔(组成、特点):指脏、壁胸膜相互移行,二者之间围成的封闭的胸膜间隙,左右各一,呈负压,间隙内仅有少许浆液,可减少摩擦。
肋膈窦(肋膈隐窝):左右各一,由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形成,是诸胸膜隐窝中位置最低、容量最大的部位。
深度课达两个肋间隙,胸膜腔积液常先积存于肋膈隐窝。
纵隔:是两侧纵膈胸膜间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纵膈稍偏左,上宽下窄,前短后长。
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膈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诶是膈,在胸骨角水平面将其分为上下纵膈,下纵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中、后纵膈。
肾门:内侧缘中部呈四边形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的门户。
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的黏膜有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此处膀胱粘膜与肌层紧密连接,缺少粘膜下组织,无论膀胱扩张或收缩,始终保持平滑。
常考的解剖学名词解释
常考的解剖学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其两侧平对第2肋,向后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
2.Pterion(翼点):在颅的侧面,额、顶、颞、蝶四骨会合处,最为薄弱,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3.蝶筛隐窝:蝶筛隐窝为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间隙,是蝶窦开口的部位。
4. 黄韧带: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
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环形界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呈菱形。
7.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分内侧弓、外侧弓和横弓。
8.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共同构成的裂隙,其中有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通过。
9.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的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具有弹性和韧性的腱性结构;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以及腹股沟管浅环。
(完整版)解剖名词解释
(完整版)解剖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 解剖学姿势(anatomical position) 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与躯干两侧,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2. 骨膜( periosteum )紧贴于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致密而坚韧;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具有营养骨的作;用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感觉灵敏; 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参与骨的生长和修复.。
3. 骨髓 ( bone marrow ) 红骨髓(red bonemarrow ) :存在于骨髓腔( 6 岁以前)与骨松质间隙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具有造血功能,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仅存在于成人的骨髓腔内4. 椎间孔( intervertebral foramina )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与椎下切迹彼此围成,内有脊神经和小血管通过。
5. 椎孔(vertebral foramen)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彼此连成椎管,容纳和保护脊髓6. 胸骨角(sternal angle) 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结处形成微向前突的角,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 肋,是计数肋间隙的标志。
7. 翼点( pterion )位于颅骨外侧面颞窝的前下部,由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呈“ H” ,形的缝,称翼点,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骨质薄弱,骨折时易伤及该动脉。
导致严重后果。
8. 椎间盘(interverbral disc) 连结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具有弹性,能缓冲震荡,保护脑和脊髓。
9. 骨盆界线(terminal line of pelvis) 骶骨岬、耻骨联合上缘及两侧的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相连而成的环形线,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10. 咽峡(Fauces isthmusof) 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与咽的分界部位,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
11. 十二指肠悬肌 ( Treitz 韧带) 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十二指肠空肠曲与膈脚之间,是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于腹后壁的结构,是临床确定空肠起始端的重要标志。
解剖学名词解释
期末考试名词解释1.内皮: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其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淋巴液流动及物质通透。
血管内皮还有内分泌功能。
2.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等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其游离面湿润光滑,有利于内脏运动。
3.翼点:在颞窝前下部,额、顶、颞、蝶四骨邻接处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
此处骨质薄,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受外力打击易损伤而导致硬膜外血肿。
4.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微凸称胸骨角,其两侧连接第二肋软骨,常作为计数肋骨的标志。
5.胆囊三角: 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胆囊三角,三角内常有胆囊动脉经过,因此该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6.膀胱三角:为膀胱内底腔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
由于该部位粘膜与基层紧密相连,所以无论在膀胱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态,永不形成皱襞。
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是膀胱镜检查的重点区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7.Calot三角:是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肝的脏面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肝固有动脉右支和胆囊动脉经过,是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8.腹腔:是指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和膈围成的腔。
腹腔内的器官实际上均位于腹膜腔之外。
9.腹膜腔:是脏腹膜与壁腹膜之间潜在性腔隙,其中仅含少量液体。
10.胸腔:由胸廓和膈所围成的腔隙,上经胸廓上口与颈部想通,下借膈与腹腔相分隔。
11.胸膜腔:是指胸膜脏、壁两层在肺根处互相移行,两者之间形成左、右两个完全封闭的、呈负压的胸膜间隙。
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以减少呼吸运动时胸膜脏、壁层间的摩擦12.气-血屏障:是指肺泡和血液间气体分子交换所通过的结构,由肺泡表面活性物质、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等结构组成。
13.滤过屏障:又称滤过膜或血尿屏障,指肾小体以滤过方式形成滤液时,血浆内的物质从毛细血管进入肾小囊腔,依次经过有空内皮、基膜和裂孔膜3层结构。
解剖学常考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解剖学常考的名词解释有哪些解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结构和组织关系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学、体育等领域。
在学习解剖学的过程中,学生们经常需要掌握和理解各种常见的解剖学名词。
本文将介绍一些解剖学常考的名词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1.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每个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它们共同完成维持生命、遗传信息传递和代谢等功能。
2. 脊椎:脊椎是人类的骨骼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由24块椎骨组成。
脊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脊髓,同时也起到支撑身体和促进运动的作用。
3. 心脏: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间。
心脏由心肌组织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使得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维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4. 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胸腔内。
肺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肺由支气管和肺泡组成,通过呼吸作用与周围环境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
5. 肌肉:肌肉是人体体内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运动,同时也参与体温调节和维持姿势稳定等生理活动。
6.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以实现各种生理功能和协调人体各部分的活动。
7. 骨盆:骨盆是人体骨骼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躯干下部。
骨盆由多块骨骼组成,包括髂骨、耻骨和尾骨等。
骨盆的主要功能是支撑上身和内脏器官,同时也是人体的运动中心。
8. 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结和脾脏等组织。
淋巴系统负责滤清体内废物和垃圾,保持免疫平衡和抵抗疾病。
9. 脑: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于头骨内。
脑的主要功能是思维、记忆、感觉和运动的调控,同时也是身体各部分的指挥中心。
10.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内上腹部。
肝脏的主要功能包括代谢、排泄、合成和分解等,同时也是体内解毒和能量储存的重要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器官:几种不同组织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
2、系统:形态不同、共同完成一种连续的功能的器官组合在一起称为系统3、内脏:呼吸、消化、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盆腔内,并借孔道与外界相通,统称为内脏4、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5、椎孔:椎体与椎弓构成椎孔,所有椎孔连成椎管,内容纳脊髓6、椎间孔:相邻两椎弓根的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椎间孔内有脊神经通过。
7、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向下的突起,称骶角。
是骶管麻醉的定位标志8、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合上缘围成,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9、椎间盘:位于相邻两推体之间,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后外侧纤维环薄弱,易引起椎间盘突出10、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借骨连接连接而成,具有参与呼吸运动,保护胸腹腔器官的功能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是计数肋骨序数的标志。
12、胸骨下角: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内有剑突13、肋弓:第8~10对肋软骨的前端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下缘形成肋弓14、翼点:位于颅侧面的颞窝内,是额、顶、颞、蝶四骨之间相交的区域,此处骨质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通过,骨折时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15、前囟:位于颅顶矢状缝前端充填的纤维组织膜,呈菱形,新生儿多于生后1岁半闭合。
16、鼻旁窦:位于同名颅骨内,并开口于鼻腔的含气空腔,由骨性鼻旁窦内衬黏膜构成;包括上颌窦、蝶窦、筛窦、额窦各一对17、桡神经沟:肱骨中段的后上方从内上斜向外下的浅沟称桡神经沟,内有桡神经通过18、尺神经沟:肱骨内上髁后方的浅沟,内有尺神经经过19、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伸肘180°时呈一直线,当肘关节前屈90°时呈一等腰三角形,这种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提示有肘关节脱位20、耻骨下角:两侧耻骨下支、坐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所成的夹角称耻骨下角21、足号:跗骨和跖骨借骨连接而形成凸向上的弓形结构称为足弓,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器官等作用22、腹般沟韧带:腹外斜肌膜下缘增厚,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形。
23、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的一条斜行肌腱裂隙,内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
24、骶管裂孔:骶骨内的骶管,上端与椎管相连,下端开口呈三角形,称骶管裂孔25、股三角:位于股前面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缝匠肌围成,内有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
26、上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之间的消化道称上消化道27、下消化道:空肠至肛门的消化管称下消化道。
28、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线。
29、十二指肠悬韧带:固定十二指肠与空肠相连处的结缔组织称十二指肠悬初带,是空肠起始端的标志,也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线30、回盲瓣:回肠突入盲肠的肠管称回盲瓣,既可限制回肠内容物进入盲肠的速度,又可以阻止大肠内容物返流小肠的作用。
31、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是急性阑尾炎的压痛点。
32、齿状线:由肛柱的下端和肛瓣边缘共同围成的锯齿状的环行线,它是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也是是内、外痔的分界标志33、肝门:肝的脏面有一“H"型沟,其横沟称肝门: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的部位34、肝胰壶腹: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35、腹膜腔: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移行围成的潜在间隙称腹膜腔:男性是密闭的,女性可经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
36、直肠子宫凹陷:是直肠与子宫之间较大而恒定的凹陷,为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37、上呼吸道: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38、蝶筛隐窝:在上鼻甲的后上方与鼻腔顶壁间的凹陷称蝶筛隐窝,是蝶窦的开口部位。
39、声门裂:两侧声襞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40、喉室: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部分,向两侧延伸为喉室;喉室产生润滑液,润滑声带41、肺门:肺内侧面近中央处有一长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部位42、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称肺根43、心切迹:左肺前缘下份有一明显弧形回陷称心切迹,由心脏压追左肺形成44、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以下的部分;其组织结构硫松,炎症时易水肿,引起窒息45、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的密闭腔隙称胸膜腔46、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的半环形间隙称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点47、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总称48、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肾的部位49、肾区:位于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肾病变时该处有叩击痛50、肾窦:肾门向内凹陷形成的腔隙称肾窦,容纳肾大小盏、肾孟、肾血管和脂防组织51、肾柱:肾皮质伸入肾髓质的部分称肾柱52、肾缔: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称为肾蒂;左侧肾蒂较长53、肾乳头:位于肾髓质,即肾锥体的尖端部分,外形圆纯,朝向肾窦54、脂肪囊:脂肪囊为包被在纤维囊外周的囊状脂肪层,是肾囊封闭药物注射的部位55、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域,此处黏膜无论膀胱充盈或空虚时均光滑无皱襞,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56、精索:从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深环一段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和神经等57、前尿道:男性的前尿道是指尿道穿过海绵体的部分58、睾丸鞘膜腔:鞘膜脏、壁两层在睾丸后缘相互移行围成密闭的腔隙称睾丸鞘膜腔59、子宫峡: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与子宫体相接部分稍窄细称子宫峡,是产科剖宫取胎处60、阴道穹:阴道上端与子宫颈阴道部分之间形成的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61、会阴:指封闭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呈菱形,有尿道、直肠及女性阴道等通过62、狭义会阴: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又称产科会阴63、动脉:输送血液离心的血管称动脉64、卵圆窝:指在右心房的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的卵圆形凹陷,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65、动脉韧带: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有一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66、体循环:循环于左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血液循环,又称大循环67、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下行注入右心房。
68、窦房结:呈长椭圆形,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的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69、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的后方汇合而成,收集腹腔内除肝和直肠下端外所有不成对器官的静脉血70、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71、危险三角:面部两侧口角至鼻根的三角区城称危险三角:此处静脉无静脉瓣,该区炎症如处理不当,可逆行向上引起颅内感染72、胸导管:起位于第1腰椎前面的乳糜池,向上穿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注入左静脉角。
73、乳糜池:胸导管起始部的囊状膨大,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位于第1腰推的前方74、巩膜静脉窦: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部有一环形小管称巩膜静脉窦,房水由此汇入眼静脉。
75、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后部中央偏鼻侧处的白色圆盘状的结构,无感光能力称为生理性盲点76、螺旋器:是听觉感受器,位于蜗管的基底膜上,能接受声波的刺激77、黄斑:距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的黄色圆形小区称黄斑:其中央略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78、壶腹脊:膜壶腹内的突起称壶腹崤,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79、咽鼓管:又称欧氏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可保持鼓室内外的气压平衡。
8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分布于大、小脑表面的灰质称皮质81、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分布于大、小脑的白质称髓质。
82、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成的团块状或柱状结构83、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结节状结构84、纤维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85、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成束的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的条索状结构86、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成人脊髓圆锥下端平对第一腰椎下缘87、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下面,近枕骨大孔处的部分较隆突称小脑扁桃体88、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内有脑脊液89、基底核:包埋在大脑髓质内的灰质团块,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和杏仁体90、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在大脑水平切面为一宽厚的白质层,呈“><“形91、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之间的狭窄腔隙,是硬膜外麻醉的部位92、硬脑膜窦:硬脑膜某些部分两层分开形成的含静脉血的腔隙称硬脑膜窦93、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脊液94、大脑动脉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吻合而成,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的周围95、脉络丛:在脑室附近,由软脑膜、毛细血管和室管膜上皮共同突入脑室内构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97、视交又:是由双眼视网鼻侧半交叉纤维和双眼视网膜顾侧半不交叉纤锥所共同学96、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节与节之间借节间支相连构成串珠状的神经节链,称为交感干98、锥体系:指由大脑皮层发出并经延髓锥体抵达对侧脊前角的皮质脊髓束和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皮质核束简答题1、简述骨的形态分类及各类骨的结构特点。
答:骨按外形不同,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长骨呈管状,中部稍细称骨干,两端膨大称骨骺:短骨呈立方形,多成群分布:扁骨呈板状: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2、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答: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轴助结构:韧带和关节盘;膝关节内的关节盘称半月板,能增强关节稳固性,有利于关节运动3、简述推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点。
答:椎骨有椎体、推弓和七个突起。
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下各伸出一对上下关节突;向后伸出一个棘突。
椎体呈短圆柱状,位于椎骨前部;推弓呈半环状连于后部,二者共同围成椎孔。
特点:①颈椎椎体较小,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分叉②胸椎椎体侧面和横突末端前面有肋凹,棘突较长,呈叠瓦状斜向后下方③腰椎椎体粗大,棘突为矢状位的骨板,水平后伸。
4、简述推间盘的位置、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答:椎间盘位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纤维环后外侧部薄弱,破裂时髓核可由此突出压迫脊神经和脊髓,引起椎间盘脱出症。
5、简述肩关节的组成及构造特点答:肩关节有肩胛骨的关节孟和肱骨头构成①肱骨头大,关节孟小而浅,两关节面差别较大②关节囊薄弱,韧带松驰,其下壁薄弱,肩关节易向前下方脱位③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