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走近科学刻度尺估读)
七年级科学-第0章-走近科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科学-第0章-走近科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66ee1fbb9d528ea81c779a1.png)
第0章走进科学基础知识§0-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0-2、什么是科学探究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验证假设,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作出解释→讨论交流。
§0-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倾斜造成读数偏大)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一定要估读)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
(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初中物理常用仪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常用仪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43e8a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b.png)
初中物理常用仪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物理实验中,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读数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几种仪器,如量尺、千分尺、电表和天平的读数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量尺的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量尺是一种常用的线量测量工具,主要用于测量长度。
1.读数步骤:(1)将测量物体平放在水平台上。
(2)将量尺的零点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并将量尺的一侧严密贴在被测物体上,并注意视线垂直望着刻线。
(3)读取尺盘上与被测物体接触的刻度线所对应的数值,注意对齐估读线。
(4)由于量尺上的尺度通常有毫米和厘米两种,在读数时注意单位。
2.注意事项:(1)量尺接触被测物体时,要注意避免移动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要保证量尺的边缘与被测物体边缘平行,以确保准确性。
(3)读数时要小心,避免读数错误或视线偏斜,造成不准确的结果。
二、千分尺的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千分尺是一种可测量物体尺寸的精密工具,比起量尺更精确。
1.读数步骤:(1)先将千分尺的移动杆零位与固定杆对齐。
(2)用固定杆与需要测量的物体刚性连接,使物体相对于固定杆不会移动。
(3)将千分尺的移动杆逐渐移动直到与物体接触,停止转动。
(4)读取移动杆上所对应的数值,它与固定杆上的初位数值相加即可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
2.注意事项:(1)在使用千分尺时,要非常小心,避免物体与千分尺接触过程中发生位移,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2)读数时要仔细,精确到小数位数。
(3)千分尺在紧固物体时要均匀施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电表的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电表是一种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量的仪器,常用于电路实验中。
1.读数步骤:(1)先将电表的量程调至一个较大的范围,并将电表的挡位开关调至相应的测量量程。
(2)将电表的两个测试引线连接到电路中,如电流测量时,将电表的两个测试引线依次连接到电路中的串接部分。
(3)等待电流稳定后,读取电表上的测量值,一般为毫安或安。
科学七年级上走近科学
![科学七年级上走近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b66fcbe79b89680203d825f3.png)
放正确
尺子放正
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想一想:如果没有零刻度线怎么办 零刻度线怎么办? 想一想:如果没有零刻度线怎么办?
看正确 读正确 记正确
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带单位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视线位置? 视线位置?
说一说:以下操作哪些是正确的? 说一说:以下操作哪些是正确的?
原因: 原因: 测量者估计能力的差别 测量工具的原因 环境因素 减小办法: 多次测量, 减小办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小明手头只有一把断了的尺子,能 小明手头只有一把断了的尺子 能 否测量一小段木头的长度? 否测量一小段木头的长度
如果零刻线磨损了, 如果零刻线磨损了,则应让其它刻度线对准被 测物体,未端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 测物体,未端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就是被测 物体长度。(注意:先弄清最小刻度) 。(注意 物体长度。(注意:先弄清最小刻度)
5.怎样较巧妙地测量学校操场跑道一周 怎样较巧妙地测量学校操场跑道一周 的长度? 的长度?
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对下列测量你能正确读数吗?
你能想办法测出地图上从杭州到北京的铁路线的长度吗? 1.你能想办法测出地图上从杭州到北京的铁路线的长度吗? 你能想办法测出地图上从杭州到北京的铁路线的长度吗 脑力激荡: 2.脑力激荡: 脑力激荡 (1)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可以用叠积法 叠积法, (当测量工具或仪器不能直接测量的微小量时 可以用叠积法, 也叫累积法) 也叫累积法) (2)有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甲卷铜线标签上注明 )有甲乙两卷粗细不同的细铜线, 直径是0.8mm.. 乙卷的标签模糊不清 不用刻度尺 你用什么 乙卷的标签模糊不清,不用刻度尺 不用刻度尺,你用什么 直径是 简易办法求出乙卷铜丝的直径? 简易办法求出乙卷铜丝的直径? 先在一根圆铅笔杆上紧密排绕甲铜线若干匝(50匝 再在另 先在一根圆铅笔杆上紧密排绕甲铜线若干匝 匝),再在另 一支相同的圆铅笔杆上紧密排绕铜线若干匝(设 匝 并使两组 一支相同的圆铅笔杆上紧密排绕铜线若干匝 设n匝)并使两组 排绕的长度相等.则 排绕的长度相等 则nd=50×0.8mm,d=50×0.8/n mm.这种方法 × × 这种方法 代替法,在今后的解题中经常遇到 称作代替法 在今后的解题中经常遇到.) 称作代替法 在今后的解题中经常遇到 (3)我们可用自行车作里程表来测量路程吗?你有好办法 )我们可用自行车作里程表来测量路程吗? 测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 测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吗? 完成《 3.完成《作业本》上相应练习。 完成 作业本》上相应练习。
刻度尺估读
![刻度尺估读](https://img.taocdn.com/s3/m/6b4340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5.png)
刻度尺估读1、在初中,只有刻度尺的读数才要估读,不说明也要,其他的测量工具读数都不用估读。
2、估读到最小单位的下一位,如果最小单位是厘米估读到毫米,是分米就估读到厘米。
3、估读的数是多少呢?读到最小的单位后,还多出来的部分占最小一格的10分之几,估读的数字就是几.如刚好对准了刻度线,没多出来,估读数字就是0,这个0是不能省的。
刻度尺是以长度单位为标准作刻度记号,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为1mm,一般规格的学生量程为10cm、15cm、20cm 。
刻度尺测量长度是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测量仪器正确读数的基础。
扩展资料:使用前: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如已磨损则应重选一个刻度值作为测量的起点。
其次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即量程)。
原则上测长度要求一次测量,如果测量范围小于实际长度,势必要移动刻度尺测量若干次,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最后应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
最小刻度代表的长度值不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确程度,而且还涉及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应从实际测量要求出发兼顾选择。
读取结果:一般情况下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如学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测量长2cm的长度,若正好对准在刻度线上时,正确记录应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确读出的数,由于无估读数,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记录结果:注意: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相应的单位。
误差:①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自于测量仪器的准确程度、实验原理的局限性、环境与人为的客观因素等。
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②只能努力设法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③误差与错误不同,错误是由于方法不当、人为主观因素(读错、记错等)造成的,因此在实验中错误应该避免也能够避免。
④减小误差的途径:选用准确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
在一般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这种方法对偶然误差的减小有效)。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知识点(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知识点(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6a6b24afe04a1b071decc.png)
0章走进科学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大自然的奥秘:树上熟透的苹果会下落,这与__________有关;蝙蝠是黑暗中的飞行能手,具有如此高超的本领与它能发出__________有关;大雁等候鸟具有冬去春来、远程迁徙的习性,可能与生活环境的__________有关;南极气温极低,但企鹅却能生存,这是因为企鹅__________了低温环境;根据科学家对古生物__________的考证,发现恐龙在地球上生存过,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与地球气候的自然变化有关。
2.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1) 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对自然现象的__________,能使我们发现许多问题。
(2)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_________,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再现。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1.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1) __________是科学家探索自然的基本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
(2)海王星的发现【提出问题】很多天文学家在观察中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按牛顿理论计算的结果不一致。
【作出猜想】剑桥大学二年级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教员勒威耶认为这一“反常”现象很可能是由某颗未知行星的影响造成的。
【验证猜想】他们查阅了大量关于天王星的观测数据,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了复杂的推算,提出了有关这一未知行星在宇宙中运动轨道参数的预言。
【观察发现】1846年9月,德国天文学家__________根据勒威耶的预言,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
2.如何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科学探究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做出猜想和__________,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寻求__________,还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评价,应用科学原理解释现象和结论。
三、建立健康信息档案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__,有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____(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七年级科学走近科学刻度尺估读
![七年级科学走近科学刻度尺估读](https://img.taocdn.com/s3/m/d11e375e763231126fdb1123.png)
重点掌握——刻度尺估读用最小刻度是毫米(mm)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为======_______________mm=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_dm=_______________m 1、有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上册)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3、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A、 B、 C、 D、4、用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记录数据为,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A.1位B.2位C.3位D.4位6、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mm的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如下,哪一个记录正确()A、 B、46mm C、 D、用最小刻度是厘米(cm)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为===_______123______mm===_______1358______mm__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dm=_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m m1、有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c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cm2、厘米刻度尺测量一根电线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A. B. C. D.3、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A.m B.dm C.cm D.mm4、一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得到结果是。
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米B、1分米C、1厘米D、1毫米。
初中物理估读
![初中物理估读](https://img.taocdn.com/s3/m/d40ee1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c.png)
初中物理估读一、长度测量估读在进行长度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刻度尺。
在读取刻度尺的测量结果时,要进行估读。
估读的方法是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读出被测物体靠近的刻度线,再乘以最小刻度的倍数,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例如,如果最小刻度是毫米,那么可以估读到0.1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估读只能得到一个近似值,而不是精确值。
二、质量测量估读在进行质量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天平。
在读取天平的测量结果时,也要进行估读。
估读的方法是根据天平的最小砝码,读出游码靠近的刻度线,再乘以最小砝码的倍数,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例如,如果最小砝码是0.1克,那么可以估读到0.01克。
和长度测量一样,估读只能得到一个近似值。
三、时间测量估读在进行时间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秒表。
在读取秒表的测量结果时,也要进行估读。
估读的方法是根据秒表的最小刻度,读出靠近的刻度线,再乘以最小刻度的倍数,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例如,如果最小刻度是0.1秒,那么可以估读到0.01秒。
同样地,估读只能得到一个近似值。
四、温度测量估读在进行温度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温度计。
在读取温度计的测量结果时,也要进行估读。
估读的方法是根据温度计的最小刻度,读出靠近的刻度线,再乘以最小刻度的倍数,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例如,如果最小刻度是0.1摄氏度,那么可以估读到0.01摄氏度。
和前面一样,估读只能得到一个近似值。
五、电流测量估读在进行电流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电流表。
在读取电流表的测量结果时,也要进行估读。
估读的方法是根据电流表的最小刻度,读出靠近的刻度线,再乘以最小刻度的倍数,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例如,如果最小刻度是0.05安培,那么可以估读到0.005安培。
同样地,估读只能得到一个近似值。
六、电压测量估读在进行电压测量时,我们需要使用电压表。
在读取电压表的测量结果时,也要进行估读。
估读的方法是根据电压表的最小刻度,读出靠近的刻度线,再乘以最小刻度的倍数,得到一个近似的值。
例如,如果最小刻度是0.5伏特,那么可以估读到0.05伏特。
走近科学 第3节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1) 训练 2021-2022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走近科学 第3节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1) 训练 2021-2022学年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7373c00066f5335b81219f.png)
走近科学第3节建立健康信息档案(1)知识梳理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刻度尺__(如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等)。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_米__(用字母__m__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 km=__1__000__m;1 cm=__0.01__m;1 mm=__1×10-3__m;1 μm=__1×10-6__m;1 nm=__1×10-9__m。
3.使用方法:(1)选正确。
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__量程__和最小刻度的刻度尺;(2)放正确。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应__紧靠__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__零刻度线__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3)看正确。
视线应与刻度尺面__垂直__;(4)记正确。
测量值应__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__,测量结果由__数字__和__单位__组成,如某人的身高为152.0 cm。
4.由于我们的眼睛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可能__估计__得十分准确,另外由于一些__测量工具__本身的原因,使测量值与__真实值__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叫做误差。
我们可以用__多次测量求平均值__的方法来减小由于观察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
训练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B)A.5.6 m=5.6 m×1 000=5 600 mmB.5.6 m=5.6×1 000 mm=5 600 mmC.5.6 m=5.6 m×1 000 mm=5 600 mmD.5.6 m=5.6×1 000=5 600 mm2.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C)A. B.C. D.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A.0.625 m B.6.250 dmC.62.50 cm D.625.0 mm4.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里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所列举的利用身体“尺”估测物体长度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D)A.图①,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树的高度约1.65 mB.图②,我的课桌有4拃长,约80 cmC.图③,体育课学生跳绳用的绳子有两庹半长,约3.5 mD.图④,小明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50步,约30 cm5.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是(D)A.测量《科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的厚度,然后除以200B.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时,硬币边缘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测量C.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D.测量《数学》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的厚度,然后除以1006.一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桌子的长度,得到的结果是0.543 m,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C)A.1 m B.1 dm C.1 cm D.1 mm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C.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D.误差是错误测量值与正确测量值之间的差异8.请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长度的测量课件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
![七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长度的测量课件华东师大华东师大级上册自然科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b3023f4028915f814dc282.png)
12/7/2021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进行科学探究,需要一定的技能,如使用仪器进行测量,设计表格正确记录现象和数据等。进行科学探 究,需要一定的技能,如使用仪器进行测量,设计表格正确记录现象和数据等。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测量。
1、 0.64米=___6_4_0__ 毫米=___6_4__0_0_00微米。
2、 47.3厘米=__4_.7_3_×__1微05米=____4_._7_3_×__10纳8 米(nà mǐ)。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3、 54毫米= ___0_._0_5_4米=______5_._4__ 厘米
=___5_4_0_0_0_0_0_0 纳米。
12/7/2021
第三页,共三十六页。
各种刻度尺
三角尺
12/7/2021
直尺 钢卷尺
第四页,共三十六页。
螺旋(luóxuán)测微器 游标卡尺(yóubiāo 皮尺
长度 的单位 (chángdù)
米 m 国际 单位: (guójì)
符号:
其他的长度单位:
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km dm cm mm μm nm
误差的来源: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 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测量工具本身原因(yuányīn),如零刻度线磨损, 尺的刻度不均匀 。 3、12环/7/202境1 温度、湿度变化。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
误差
注意: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kěnéng)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例如:现有卷尺(分度值1cm)和卡尺(分度值0.1mm)根据 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初中物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初中物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0b7c5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9.png)
初中物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嘿,同学们!咱今儿来聊聊初中物理里那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呀!这可重要啦,就像战士得会用自己的武器一样。
你看那刻度尺,小小的身体,却有着大大的作用呢!使用它的时候可得小心谨慎。
要先把它放平咯,可不能歪歪斜斜的,不然量出来的能准吗?这就好比走在路上,你得走直了呀,不然不就跑偏啦!然后呢,读数的时候眼睛得平视,别仰头看低头看的,那能对吗?这就像看东西,得正眼瞧呀!还有啊,刻度得看清楚咯,别马马虎虎的,一个小刻度的差错可能就差之千里啦!
咱再想想,要是你量个东西,随随便便一弄,那结果能靠谱吗?就像你做一件事,不认真对待,能做好吗?肯定不行呀!使用刻度尺也是这样,每一步都得认认真真。
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就像给它找个起点一样,然后仔细地看看另一端在什么位置,这才是准确的测量呀!
说真的,正确使用刻度尺可太关键啦!它能让我们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像给我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一样。
如果使用方法不对,那得出的结果不就跟实际情况差老远啦?那我们还怎么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呀!所以呀,同学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别不当回事儿!这可是我们探索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呢!就像我们走路得有双好鞋一样,没有它可不行!让我们都能熟练地使用刻度尺,在物理的海洋里畅游吧!。
估读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估读的正确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bb1e9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2.png)
估读是测量或读数过程中的一种技巧,尤其在科学实验、工程测量以及其他需要精确数据的领域中非常重要。
估读并非随意猜测,而是基于已知信息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测。
以下是一些估读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1.充分理解刻度尺精度:首先,要清楚你正在使用的测量工具(如刻度
尺、游标卡尺、电压表等)的最小分度值,这是估读的基础。
例如,如果刻度尺的最小分度是1毫米,那么你的估读应当能够达到0.1毫米或
者更小。
2.细致观察:在读取数值时,不仅要读出准确的整数部分,还要仔细观察
指针、标记线或数值位于两个刻度之间的位置。
比如,若刻度尺上的刻度线位于3.4毫米与3.5毫米之间,且靠近3.5毫米一侧更多,那么可以估读为3.45毫米。
3.多次测量求平均:为了提高估读的准确性,可以重复测量多次,并取其
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4.使用辅助工具:对于某些高精度测量,可能需要用到游标卡尺、螺旋测
微器等精密仪器,这些工具本身就提供了更精细的估读方式。
5.训练和实践:估读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训练来提高。
只
有熟悉了测量工具,才能更好地把握估读的尺度和准确性。
6.保持稳定和无干扰:在读数时,应尽量保持测量工具和被测物体的稳
定,避免因晃动等因素造成的误读。
7.运用物理知识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物理原理、实验背景或其
他相关知识对读数进行合理性判断,从而更准确地进行估读。
七上科学常见读数专题概述
![七上科学常见读数专题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9ea243ec281e53a5802ffda.png)
天平的读数
• • • • • • •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砝码质量 左物右码:m物=砝码+游码 左码右物:m物=砝码-游码 指针偏左,读数偏大 指针偏右,读数偏小 砝码偏重,读数偏小 砝码偏轻,读数偏大
该物体的质量是
•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 甲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偏右,秒量食盐时天 平平衡,称量结果为10.4克,乙在调节天 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量食盐时天平平衡, 称量结果为6.3克,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 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 A、等于4.1克 B、大于4.1克 • C、小于4.1克 D、无法确测物充分接触; 2、不碰底不碰壁;3、不从被测物中取出 读数;4、视线与刻度平行 • 体温计只升不降 • 温度计不准确的读数换算 • 温度计粗细对刻度的影响:细的精度高; 升高相同的温度,细的升高距离长
• 某同学用同温度计测量甲乙两物体的温度 如图所示,那么甲乙两物体的温度差是 ℃, 体温计的量程是 ℃,人的正常体温是 ℃
• 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7.5摄氏度上,某同 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 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摄氏度, 第二次38.5摄氏度,第三次38.5摄氏度。 • 则( ) A 只有第一次正确 B 只有第二次正确 C只有第三次正确 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 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把它 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把它插入标 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示数是84 ℃ 。用这支温 度计测得某一液体的示数炜60 ℃ ,则此液 体的实际温度是( ) A.44 ℃ B.70 ℃ C.84 ℃ D.35 ℃
读数
刻度尺的读数
• 刻度尺使用正确:1、某一刻度(0刻度)要对准 物体的一端;2、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3、视线 要与刻度垂直 • 刻度尺的最小一格称为最小刻度,也叫分度值 • 读数要读到最小刻度后一位,即要有估读值 • 读数之后要有单位 • 刻度尺不准确时,刻度尺变长,读数偏小,刻度 尺变短,读数偏大(热胀冷缩) • 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平均值保留位数要与测量 值的位数一致,明显偏差数值要舍去
长度测量中估读的意义和方法[整理版]
![长度测量中估读的意义和方法[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70ced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a.png)
长度测量中估读的意义和方法学习长度测量时,许多同学对读数时为什么要估读以及估读的方法感到困惑,相信你读了本文会有所收获。
一、估读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或学习物理之前,许多同学都进行过长度测量,比如测量自己的身高,测量小木块的长度等。
如图1中,小木块的长度为1.5 cm。
长度测量给我们的感觉好像很简单,无需进一步学习。
可是,在上图中如果问:小木块的长度正好是1.5cm,不多也不少吗?相信你会把图1再仔细看一遍,认识到小木块长度在1.4cm至1.5cm之间,但更接近于1.5cm,即小木块长度在1.45cm至1.5cm之间更准确。
那么小木块长度应是多少呢?若你认为小木块的右边线在刻度尺的1.45cm至1.5cm之间更靠近的1.5cm 刻度线,则小木块长度可记为1.48cm或1.49cm。
这里记录小木块长度的三个数据中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通过估计读取的,称为估读数。
前面的数字都是准确数。
可见,若把小木块长度记为1.5cm,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小木块的长度不一定正好是1.5cm,可能小于1.5cm,也可能大于1.5cm,比1.5cm小多少,大多少我们无法知道。
而把小木块长度记为1.48cm 或1. 49cm,则可使我们认识到小木块的长度比1.5cm略小些,不会小于1.45cm。
显然,后一记录更符合实际,因而更精确。
所以,估读能使测量数据更精确,这正是估读的意义所在。
精确测量规定: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估读的方法上文其实也告诉了我们估读的方法:先看清被测物体的另一边线在刻度尺的哪两个刻线之间,记下准确数,再注意一下是不是超过最小分度值的一半,就可确定估读数了(这也叫“中点助读法”)。
对同学们来说,碰到估读为0的情况颇为头疼:搞不准究竟有几个0。
掌握下面这个方法就不难了: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单位来读,这样小数点后面就只有一位数(这一位便是估读数)。
现结合图2、图3来说明。
图2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mm,以mm为单位,物体的右边线恰好对准17mm的刻线,此时估读数为0,物体长度记为17.0mm(想一想:若记为17mm行不行?记为17.00mm又怎样?)。
科学七年级上走近科学建立健康地档案3温度计
![科学七年级上走近科学建立健康地档案3温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05630f76c66137ee0619f3.png)
时间的历史
日晷(guǐ 日晷(guǐ)
日晷测时, 日晷测时, 不象表圭那样用 日影的长短, 日影的长短,而 是根据日影的方 向。古代日晷上 奇妙的图纹留下 了许多至今未解 开的谜。 开的谜。
时间的历史
水钟(滴漏)
滴漏是最早不依靠太阳的测时器。 滴漏是最早不依靠太阳的测时器。我 国在商初(公元前1500年)有了滴漏,而 国在商初(公元前 年 有了滴漏, 在此以前几百年古代巴比伦和埃及则早就 有了滴漏。 有了滴漏。 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 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 殊形式的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 泄水 殊形式的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 ),另一种是底部无开口的容器 型"),另一种是底部无开口的容器,记录 ),另一种是底部无开口的容器, 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受水型 受水型")。 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 受水型 。其后 各种水钟都是在这两种类型的基础上加以 改进的。 改进的。
3.20℃的正确读法是 . ℃ C.负摄氏20度 .负摄氏 度
[ D]
A.零下20度 B.零下摄氏 度 .零下 度 .零下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 .零下 摄氏度
1、心率的定义: 、心率的定义: 是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是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2、计时的工具: 、计时的工具: 手表,定时表, 手表,定时表,挂钟等等
3、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如人的体温是“37℃ 读作 37摄氏度 读作“ 摄氏度” 如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 ℃”读作 零下4.7 读作“ 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 读作“零下4.7 摄氏度” 4.7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体温计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走近科学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提纲:走近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576b0eed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f.png)
新版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第 1 节.研究巧妙的自然界第 2 节.什么是科学研究1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研究需要也能够总结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定→采集凭证→得出结论→查验假定。
第 3 节.成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含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丈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 m),其余单位:千米 (km),分米 (dm),厘米 (cm),毫米 (mm),微米 (um),纳米 (nm)691 千米 =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 =10 微米 =10纳米(2)长度的丈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察看零刻度线能否有磨损②量程:丈量的最大范围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丈量所能达到的正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 放正确:零刻度线瞄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重要贴被测物体。
(倾斜造成读数偏大)②看正确:视野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野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正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预计值。
(必定要估读)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准确值 + 预计值+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存心义的)⑤ 零刻度线磨损的尺能够从尺的某一清楚刻线量起。
但必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别丈量方法:1)累积取均匀值法:利用日积月累,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丈量。
如:丈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
(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差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能够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转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丈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嫩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渐沿着曲线搁置,让它与曲线完好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刻度尺估读
![刻度尺估读](https://img.taocdn.com/s3/m/a2e8f87c551810a6f4248678.png)
刻度尺估读一、根据刻度尺分度值估读:精确的测量需要估渎,指在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计值)。
如25.38cm中,25.3cm是准确值,0.08cm是估计值,虽然估读的并不准确,但它对我们还是有用的,它表示该物体的长度在25.3~25.4cm之间而更接近于25.4cm。
25.38cm=25.3cm+0.08cm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二、根据测量值判断出刻度值分度值这种方法是将测量结果换算成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的形式,此时换算所得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如测量值为40mm,移位后为4.0cm,则测量该值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1cm。
1、如果测量值是一位小数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此时的单位。
例如:4.0cm分度值:1cm分度值:1dm2、如果测量值是两位小数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是从后面数倒数第二位。
例如:5.69cm分度值:1mm分度值:1cm6.32m分度值:1dm3、如果测量值没有小数的话,刻度尺的分度值应该换算成后面有一位小数的。
例如:6dm转化为:0.6m分度值:1m9cm转化为:分度值:1dm长度的测量练习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m B.dm C.cm D.mm2.“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A.×104m B.×105mC.×106m D.×107m3.用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圆柱形物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是[]4.常见热水瓶的容积大小约为[]A.0.2m3B.0.02m3 C.2dm3D.200cm35.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6.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A.1位B.2位C.3位D.4位7.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980m,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1.00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掌握——刻度尺估读
用最小刻度是毫米(mm)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为
___123.0_______mm=____12.30______cm=_____1.230______dm=____0.1230______m
____58.2_______mm=_____5.82______cm=_____0.582______dm=____0.0582______m
_______________mm=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_dm=_______________m
1、有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A.118.7cm
B.118.75cm
C.118.753cm
D.118.7530cm
2、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上册)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18.8cm
B.1.88dm
C.18.80cm
D.188mm
3、用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直接测物体的长度,在下列所记录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A、0.820m
B、82.0cm
C、
82.00 D、820.0mm
4、用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记录数据为2.115d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
B.1dm
C.1cm
D.1mm
5、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若用米作单位,则记录结果中小数点后数字有()
A.1位B.2位C.3位D.4位
6、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mm的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如下,哪一个记录正确()
A、4.6cm
B、46mm
C、46.0mm
D、4.60mm
用最小刻度是厘米(cm)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其测量结果为
______12.3______cm=_____1.23_______dm=____0.123______m=_______123______mm
_____135.8______cm=_____13.58______dm=____1.358______m=_______1358______mm
__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dm=__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______mm
1、有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c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的玻璃,他们所测量的结果中正确的是()
A.118.7cm
B.118.75cm
C.118.753c m
D.118 cm
2、厘米刻度尺测量一根电线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23.26m B.23.3m C.23.260m
D.23.2600m
3、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度为1.700m,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m B.dm C.cm
D.mm
4、一同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得到结果是0.543m。
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1米
B、1分米
C、1厘米
D、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