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初一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
4.4《物质的构成》(第1课时)_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上第四章第4节一、教材依据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四节《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的环节。
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沃德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因此,本节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亲历一个全新的探究过程,建构新知:即“情境——探究——交流”过程。
教学设计努力做到,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之余,学会重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使学习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更深的从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能初步建立分子的概念,并能解释一定的现象。
分子是化学基本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化学的基础,因此这节内容在教材的地位非常明显。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重点难点也随之明确。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性质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关于分子间隙的有关内容。
五、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探究事物的基本方法。
知道要借助仪器,探究实验等等。
然而七年级的学生理解分子的抽象定义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粒子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要让学生经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全面观察和总结,让学生建构起对分子的正确认识。
六、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构成教案
初中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物质的构成教案第一节物质的构成【学问与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3、能用事实证实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办法】1、利用同学自己动手试验,让同学知道试验是讨论问题的办法之一2、通过试验教学培养同学观看、试验、比较、分析的能力3、利用模拟试验来解决抽象的学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同学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意识2、利用事实和证据培养同学对科学的严谨态度3、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证实分子间有空隙,并且大小不同,培养同学对“科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四】重点和难点建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间有空隙的微观思想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事实和证据来说明分子间的空隙大小不同是本节课的难点【五】课堂绽开:师:上课前,我预备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学生们想不想看?生:想!师:这是一个容量瓶,先向容量瓶中倒入无色的蒸馏水,大约倒到容量瓶容积的一半左右,然后徐徐倒入酒精,为便于区分,我把酒精染成红色。
我尽量做到把酒精加到黑色橡皮筋处(若不当心倒多了,可以将橡皮筋微调)。
学生们可以看到,上层是酒精、下层是水,假如我将容量瓶上下倒置,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浮现?生:仔细观看、思量并猜测。
师: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候——生:惊异的发觉总体积变少了。
师:假如不信任,学生们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下。
每个小组的水槽里都配有相同的试验器材和试剂。
那就开头吧!生:做试验。
(完成试验后击掌表示)师:确定每个小组试验完成后,表扬同学——看来每个学生现在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魔术师。
但一名优秀的魔术师,不仅会表演,还得知道其中蕴藏的科学原理。
这样,才干确保自己的每一次表演都能够胜利。
师:学生们情愿跟教师一起揭开这个试验的奥秘面纱吗?生:情愿。
师:我们一起再来做个试验——这是一块方糖,用放大镜观看,我们很简单发觉它是由许多细小的蔗糖颗粒构成的!假如我把蔗糖颗粒用研磨器研磨,发觉蔗糖颗粒变小了,还有方法把它们变得更小吗?生:观看、思量、研究、沟通。
《物质的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组成》教学设计物质的组成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物质是由什么组成,以及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知识。
【课程目标】1.了解物质的组成,能够区分纯物质和混合物。
2.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3.能够使用实验和观察等方法来验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教学重点】1.物质的组成:纯物质和混合物。
2.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教学难点】1.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分。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法验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教学准备】实验材料:盐、糖、水、铁屑、硫磺等。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例如:盐、糖、水、铁屑、硫磺等,引起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提出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问题。
Step 2 知识讲解1.物质的组成:纯物质和混合物。
- 纯物质:由同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例如:水、氧气等。
- 混合物:由不同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例如:盐水、空气等。
2.常见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 盐的组成:盐是由钠和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盐的性质:盐呈现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有咸味。
- 糖的组成:糖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 糖的性质:糖呈现无色晶体或颗粒状,可溶于水,有甜味。
- 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水的性质:水呈现无色液体,可溶于许多物质,无味无味。
Step 3 实验展示通过实验展示不同物质的性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理解。
1.实验一:盐溶解在水中将适量的盐加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盐的组成和性质。
2.实验二:糖溶解在水中将适量的糖加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糖的组成和性质。
3.实验三:铁屑和硫磺的性质将铁屑和硫磺分别加热,观察变化。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铁屑和硫磺的组成和性质。
Step 4 总结和拓展简要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的知识,例如进一步研究其他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和实践让学生明白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特别小的。
理解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并能用事例说明。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情感目标在教学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适应,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难点:分子的概念,构建抽象模型【三】课前预备甘蔗、方糖、黄豆、沙子、水、酒精、量筒、烧杯、放大镜、玻璃棒、滴管、研钵等相关实验材料及器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手段实验、探究式教学【五】教学流程引入新课:师:出示一段甘蔗,通过上一章的学习,从生物体的构成来看,这段甘蔗是由什么构成的?生:细胞师:谁情愿上来尝尝?师:有什么现象?生:甘蔗特别甜、水分多、有特别多渣等师:假如对甘蔗进行加工,能够得到哪些物质?生:能够从中得到蔗糖和水等提出问题:这说明甘蔗的细胞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那么,像蔗糖和水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一、新课教学:观看方糖:用放大镜观看它,你发明了什么?生:它是由特别多小方糖组成生:它是由亮闪闪的不颗粒组成的师:这些小颗粒能够再分吗?生:确信能够再分的。
师:如何分呢?生:用高科技的仪器把它切成更小生:把它对磨碎变成粉末生:把它溶于水中师:老师为大伙预备的器材,我们两个实验都要做,方糖只有一块如何办?生:分两块做生:先磨后溶于水中探究活动1——观看蔗糖师:你观看到了什么?生:第一个实验我们组磨成了像精盐一样的小颗粒,粉末状的比原来方糖的小颗粒还要小。
师:你认为磨成的粉末依旧方糖吗?生:是,因为它依旧甜的生:是,它只是变小了,没有变成其它东西。
师:第二个实验是如何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糖看不到了师:它没有了吗?生:有,它分散到水中去了生:水变甜了师:用放大镜还能观看到它吗?生:不能了师:看来水中的糖比刚才磨碎后的糖还要小,这种微小的颗粒我们称它为分子。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原子、分子和离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概念、分类和构成原理。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等。
讲解物质的概念,提问学生物质的特点。
讲解物质的分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第二章:原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原子序数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构成的最小单位,具有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的性质: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量数和电荷数影响原子的稳定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4 教学活动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原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原子的特点。
讲解原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构成。
讲解原子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的作用。
第三章:分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分子的形成和分子的化学性质。
3.2 教学内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分子的结构:共价键和离子键,线性分子、分支分子和环状分子。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由其组成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分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分子的特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精品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构成》优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物质构成》中,深入学习物质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
详细内容涉及3.1节“分子和原子”,3.2节“物质组成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掌握物质组成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等科学方法,探索物质构成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区分与理解。
2. 教学重点:物质组成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子模型、原子模型、离子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包括酒精、水、食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物质变化,如冰融化、酒精挥发等,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思考。
步骤1: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背后原因?”步骤2: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模型,理解分子在物质变化中作用。
2. 例题讲解:以水为例,讲解分子、原子、离子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步骤1:讲解水分子构成,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
步骤2:讲解水分子在电解过程中氢离子和氧离子过程,使学生理解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酒精与水混合、食盐在水中溶解等现象,分析分子、原子、离子作用。
步骤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
步骤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1. 物质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组成和分类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物质分类:纯净物、混合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分子、原子、离子概念。
(2)举例说明物质组成和分类。
(3)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分子、原子、离子在物质变化中作用。
2. 答案:(2)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组成。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物质。
科学七年级上4.4《物质的构成》教案C浙教版
4.4 物质的构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比细胞小的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映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现象,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和交流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学生对操作的体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体会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实验教学法教学准备:小烧杯12个、方糖12块、研钵12个,玻璃棒12支,带滴管试剂瓶24个装满水和染色酒精、放大镜12个,小针筒12个、药题12把,滤纸一包。
板书设计:4.4物质的构成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分子间有空隙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则每天劈柴、念经,日复一日,但两个小和尚各遇到了问题:劈柴的小和尚在想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师:我们先一起来思考劈柴的小和尚的问题: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木柴最后会劈成什么呢?生:可能会劈成许多小木屑、可能劈到没有了、可能劈到只有一个个的细胞了等。
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有关物质的构成,学完之后,认真的同学就能帮助第一个小和尚了。
二、讲授新课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活动(一)观察方糖实验要求: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蔗糖,你们能看到什么?2、将方形蔗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镜观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3、取少量蔗糖粉末溶在水中,你还能用放大镜看到蔗糖吗?蔗糖是否消失了?指导组内分工:队员1:为组长,负责分工,做好组员间的合作和交流工作,并做活动报告发言。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由微观粒子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质的基本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水、食盐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应的微观结构。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物质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子、原子、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3. 物质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三种物质,分析它们的微观结构。
(2)解释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2. 答案:(1)略(2)酒精与水混合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总体积减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掌握情况,以及对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反馈。
科学七年级上浙教版4.4物质的构成教案1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第四节《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十分微小。
②通过探究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③能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不同。
2、技能目标:①进一步熟悉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三、教学难点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四、教学准备试管、酒精、水、放大镜、方糖、烧杯、黄豆、芝麻、量筒、针筒、木块、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思路本册书的前面几章已经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关于物质的美丽而神奇的画卷,通过学习,学生对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至微小的生物甚至是细胞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观念。
但这些知识基本上涉及的都是一些宏观现象,本节内容《物质的构成》将涉及到许多微观现象,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构成。
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在想象中建构起微观世界。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阶段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其抽象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将会遇到很大的思维障碍:微粒的抽象性。
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关键在于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利用类比思想,引导学生用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去“套解”看不着、摸不到的微观世界。
上课伊始,教师先演示20mL水和2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引导学生考虑事物还应从微观角度出发,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而后通过用放大镜观察方型蔗糖、碾碎的蔗糖和糖水中的蔗糖,引导学生想象有“蔗糖分子”的存在,并且获知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用一般的放大镜、显微镜根本观察不到。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构成》,内容包括:物质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以及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概念。
2. 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质关系。
教学重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实物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宏观和微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质内部的构成。
2. 新课导入: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性质变化,解释其微观原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描述其微观结构。
(2)解释下列现象的微观原理:水烧开时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3)简述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2. 答案:(1)略(2)水分子在加热过程中,运动速度加快,间隔变大,形成气泡。
(3)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粒子的大小、电荷和组合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解释生活现象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了解更多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提高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质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构成》,内容包括: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和离子;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物质的基本粒子,掌握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构成,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理解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掌握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酒精、食盐、糖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单、学习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酒精、食盐、糖等物质的溶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物质构成的奥秘。
4. 例题讲解:讲解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如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3. 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案: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的粒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如水分子(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食盐(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常见物质的构成特点。
答案:①水:由水分子(H2O)组成,是一种液态物质。
②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CO2)组成,是一种气态物质。
③铁:由铁原子(Fe)组成,是一种固态金属。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材第四章《物质的构成》。
详细内容包括: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以及它们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物质性质和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以及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分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离子模型。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酒精、碘酒、糖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展示相关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微观粒子的形态。
3. 知识讲解:a. 分子的基本性质,如分子的组成、分子的运动等。
b. 原子的基本性质,如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等。
c. 离子的基本性质,如离子的形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等。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微观粒子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现象,分析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2. 分子、原子、离子的基本性质3. 微观粒子与宏观现象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下列现象中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酒精与碘酒混合、糖水蒸发。
b. 分别用分子、原子、离子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2. 答案:a. 酒精与碘酒混合时,分子间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具有运动性。
糖水蒸发时,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分子模型、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物质组成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学生总结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物质的组成。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和区别。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物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组成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书籍,深入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研究领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组成,掌握了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物质的构成》优秀教案一、目标导航[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3.确认不同物质有不同的分子大小。
[科学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解决问题]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和事实,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要点扫描[课标解读]《物质的构成》这一节课比较抽象,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知识,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
[内容分析]《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4章第1节的内容,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比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讲好这一节课,关键是要化抽象为具体,做好各种演示实验。
在讲“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时,要从观察方型蔗糖、观察碾碎的蔗糖到观察糖水,来引出蔗糖分子,并且强调分子只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很小,要通过比喻的方法告诉学生。
“分子之间有空隙”,要做好主实验和辅助实验。
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要用有刻度的小试管,比如50毫升水和50毫升红色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会明显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黄豆和芝麻的辅助实验很明显,要用黑芝麻。
同样道理,“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和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也要做好演示实验。
因为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分子、分子的运动、物质的扩散现象。
七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4节 物质的构成教案浙教版
§4—4物质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
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并能用事例说明。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
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
用分子运动论的知识解释扩散现象。
[教学准备]:蔗糖放大镜烧杯量筒滴定管水酒精红墨水针筒黄豆芝麻
[教学过程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1《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空隙的现象。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3.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扩散现象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三、教学过程引入:同学们喜不喜欢听故事啊?既然如此,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叫做一个小和尚的故事。
从前绍兴城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庙里住着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每天的工作只是劈柴,他要把一捆很大的木柴不断劈小,劈小,再劈小。
劈得时间长了,小和尚就胡思乱想起来:如果我再把这小的木柴再劈小,那劈到最小会是什么呢?小和尚想了很久,就是想不出来。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和尚解决疑问吗?你们认为这个木柴劈到最小会是什么呢?预设:小木屑(小木屑真的是最小的吗)细胞(大家都知道细胞,那么以植物细胞为例,细胞可以再分解吗)分子(这个同学很厉害哦,竟然知道分子,那你知道什么是分子吗?)课题引入:那劈到最后到底会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知识-----物质的构成,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吧。
板书:物质的构成(一)观察蔗糖: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东西,那就是方糖。
方糖就是一种糖,什么味道啊?(甜的)今天咱们的探究目的是:研究出构成方糖的最小颗粒是什么?以四人研究小组为单位,跟着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探究。
师:用放大镜观察这一块方形的蔗糖的表面结构,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看到蔗糖的小颗粒师:这小颗粒可以再分吗?(可以)师:怎么分?生:讨论:1,磨碎变成粉末2,溶于水中师:为了节省时间和节约实验材料,我们不要把整块方糖拿来研磨或者溶解,可以取一小部分把这一小部分的蔗糖变得更小?学生实验:先进行研磨方糖,把蔗糖颗粒变成粉末师:这下的蔗糖比原来更小了,那它还是糖吗?为什么?学生实验:再进行溶解,为了加快溶解,我们可以用玻璃棒来搅拌一下。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第一篇: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物质的构成》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也是科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物质的微粒构成是对接下去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具体来说是对八年级所要学习的水的组成、例子模型与符号,九年级上物质的变化及酸碱性质学习的一次重要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在前几节课中已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但是对物质的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并不了解,该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抽象,初一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掌握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分子概念的构建,以及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
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扩展,并结合课标,考虑到初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我将采用古诗《梅花》引入课程,让同学们思考花香何来,并且让学生动手大豆与芝麻混合实验来具象感受分子间隙,从而探究物质构成,攻破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3)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2)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 第四节物质的构成 学案浙教版
物质的构成说课稿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
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并能用事例说明。
(3)能够说出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分子间是有空隙的这些特性。
【能力目标】(1)通过课堂实验的演示与分析,掌握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交流地展开,学会团对合作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物质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的这一概念,逐渐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渐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同时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渗透科学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物质的构成》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4章第4节的内容,讲的是物质构成的微观领域,如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以及物态变化的微观解释。
,要求学生在分子的层面上学习物质的构成,初步建立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这些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扩散现象.我将以实验的形式,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在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来突出重点.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我将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来突破难点.【建议课时】根据教材分析我将本节安排2课时.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以后,从更深的微观层次上去认识物质的本质,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物质三态转变的实质和物质的某些特性。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由于分子是肉眼甚至一般的显微镜都观察不到的一种微粒,加之初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本节教学有相当大的难度。
浙教版科学初一上册物质的构成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科学初一上册4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明白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十分微小。
②通过探究明白得分子之间存在间隙,能举例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的现象。
③能确认不同的物质分子的大小不同。
2、技能目标:①进一步熟悉观看物体的差不多方法和技能。
②经历科学探究的一样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摸索,勇于探究,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白得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难点:明白得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三、教学预备容量瓶、酒精(染色)、水、研钵、放大镜、方糖、烧杯、玻璃棒、黄豆、芝麻、量筒、注射器、皮筋、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入一:提出物态变化中的许多现象,什么缘故会显现这些现象,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学习物质构成。
引入二: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差不多单位。
甘蔗汁从甘蔗的细胞中压榨出来,说明甘蔗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那么,存在于甘蔗细胞内的糖和水等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呢?师:要解决那个问题,第一得了解物质的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构成。
(PPT)一、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学生实验:观看蔗糖的三个实验(观看方糖、观看碾碎的方糖、观看糖水)。
让学生一步步考虑,最后依照水变甜的事实,确认蔗糖没有消逝,在水中以极小的微粒存在,从而得到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构成的结论,把学生引入物质的微观世界。
师:接下来,从周围的事物开始,我们以常见的方糖为例来进行研究。
那么方糖由什么构成?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第一,请用放大镜观看它,学生分组实验(PPT):师:看到了什么?生:固体小颗粒。
(它是由许多小颗粒构成的)(板书)蔗糖小颗粒师:这些小颗粒能够在分吗?生:能够。
师:如何办?生:碾碎。
(介绍仪器,实验操作)师:那个地点有一种仪器,叫研钵。
七年级上册科学《物质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再利用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观念。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了解我国在物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探究欲望逐渐增强。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物质世界的构成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原子、分子等微观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物质现象的能力,但尚需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和词汇进行准确表达。
2.学生对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欲望,但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能力尚需培养。
4.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一块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块的状态,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块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水有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初一上浙教版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践让学生明白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专门小的。
明白得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并能用事例说明。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进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2、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适应,形成尊重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难点:分子的概念,构建抽象模型
三、课前预备
甘蔗、方糖、黄豆、沙子、水、酒精、量筒、烧杯、放大镜、玻璃棒、滴管、研钵等相关实验材料及器具;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
师:出示一段甘蔗,通过上一章的学习,从生物体的构成来看,这段甘蔗是由什么构成的?生:细胞
师:谁情愿上来尝尝?
师:有什么现象?
生:甘蔗专门甜、水分多、有专门多渣等
师:假如对甘蔗进行加工,能够得到哪些物质?
生:能够从中得到蔗糖和水等
提出问题:这说明甘蔗的细胞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那么,像蔗糖和水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一、新课教学:
观看方糖:用放大镜观看它,你发觉了什么?
生:它是由专门多小方糖组成
生:它是由亮闪闪的不颗粒组成的
师:这些小颗粒能够再分吗?
生:确信能够再分的。
师:如何分呢?
生:用高科技的仪器把它切成更小
生:把它对磨碎变成粉末
生:把它溶于水中
师:老师为大伙儿预备的器材,我们两个实验都要做,方糖只有一块如何办?
生:分两块做
生:先磨后溶于水中
探究活动1——观看蔗糖
师:你观看到了什么?
生:第一个实验我们组磨成了像精盐一样的小颗粒,粉末状的比原先方糖的小颗粒还要小。
师:你认为磨成的粉末依旧方糖吗?
生:是,因为它依旧甜的
生:是,它只是变小了,没有变成其它东西。
师:第二个实验是如何做的?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糖看不到了
师:它没有了吗?
生:有,它分散到水中去了
生:水变甜了
师:用放大镜还能观看到它吗?
生:不能了
师:看来水中的糖比刚才磨碎后的糖还要小,这种微小的颗粒我们称它为分子。
方糖是由许多个微小到眼睛看不到的分子构成的。
氧气、酒精、水、二氧化碳等差不多上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独微粒吗?
视频:水分子的自述
在自述中你了解到了分子的哪些特点呢?
生:分子专门小,一滴水中有十的二十一次个水分子
生:水分子比成近乒乓球,则乒乓球相当于地球那么大
生:自然界中还有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
师: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盐确实是由离子构成的,而铁、铜等金属则是由原子直截了当构成的。
师:这些分子是如何排列的呢?紧密的?依旧有间隙的?
生:有间隙的。
师:什么缘故?
生:分子在运动,要活动就一定有空间
生:酒精和水混合,体积变小了因此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
生:物质有密度,水和油同样的质量,油的体积大,可能油和油之间的间隙大一些
生:刚才水分子自述中讲到大分子和小分子,分子慢慢变大,要生长,因此一定有空间,否则就不能长大了
生:方糖我们看得见,而放到水中看不见了,假如紧密排列,我们应该还能看到它们,而实际上它们分散到水中了,它们是有间隙的
师: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让小和尚去把一个碗装满,小和尚装了一满碗的石头回去了,老和尚问装满了吗?小和尚说满了,老和尚抓起一把沙子放到碗里沙子流入了石头缝隙里,小和尚豁然爽朗原先应该装沙子才算满,小和尚又装了一碗满满的砂子回来了。
老和尚问满了吗?小和尚说这次满了。
老和尚勺了一些水倒到砂子中水赶忙渗到砂子中去了。
这下小和尚明白了,他打了一碗水回到老和尚周围,这回一定是满了。
老和尚抓起一把盐放入水中,盐不见了。
那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
生:水分子之间也是有间隙的。
师:你能利用手头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并展现给在座的老师吗?
生:在这根玻璃管中装满水和酒精混合后,摇一下看水少下去了吗?
师:如此的实验时刻会比较长,我们能够如何改进呢?
生: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混合
师:如此操作后,看到液面下降能说明液体总体积变小了吗?
生:不能,玻璃棒中沾了水珠,导致实验误差,不能说明问题了
师:那个地点有一根橡皮筋,它有什么作用?
师:假如承诺实验存在一点点误差的话,我们用手指摁住玻璃管的一端上下翻动几次。
然而在翻动时要注意什么?
生:水不能漏出,否则实验就失败了
学生实验
师:说说你的实验是如何做的,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们将水和酒精倒入玻璃管内,原先它们是分开的,我们用手指摁住玻璃管的一端上下翻动几次后它们混合了,但总体积少了四格。
师:看到体积下降的举手
师:什么缘故总体积比原先的少呢?
师:请同学们带着“总体积变小”的那个问题来做一个与此类似的实验,再来说明刚才看到的现象。
探究活动2:黄豆和沙子的混合实验
1、在量筒中先倒入黄豆,再倒沙子入。
记下黄豆和沙子的总体积:厘米3
2、将量筒反复摇动几次,使它们充分混合,记下总体积:厘米3
发觉:沙子和黄豆混合后的总体积(大于、小于、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师:你观看到什么现象?
生: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
师:什么缘故会如此呢?
生:因为沙子进入黄豆和黄豆之间的间隙内。
师:也确实是说大伙儿看到黄豆和沙子混合后的总体积的减小跟什么有关?
生:两种颗粒之间存在间隙有关,且颗粒大小不同。
师:那么你能说明我们刚才看到的现象了吗?
生:水分子有间隙,混合进入间隙中,体积变小了。
师:水是液体,酒精也是液体,那个实验说明液体之间有间隙那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隙吗?哪些现象中能够看到呢?
生:气体是能够被压缩的
师:给你一个针筒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它吗?
探究活动3:压缩气体、液体和固体
师:说说你是如何做的
生:我们是拉开针管使里面充满空气,用手堵住针孔,用力推气体被压缩了。
师:水能被压缩吗?
生:能压缩,但后来压不动了,只压缩了一点点
师:比起空气来如何样?
生:难压缩
师:你猜想这是什么缘故呢?
生:可能间隙比空气小
师:气体之间有间隙,液体之间也有间隙,那你们猜想一下固体之间是否有间隙呢?
生:有
师:这是一个猜想,生活中有固体之间有间隙的例子吗?
生:橡皮用力压会被压扁
师:橡皮被压扁的问题是橡皮颗粒之间有间隙,与我们讲的分子之间有间隙是有区别的二、本节小结: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三、作业布置
作业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