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及分析化学超详细复习知识点(大一,老师整理)
无机及分析化学超详细复习知识点(大一,老师整理)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 物质和化学变化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体。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新的物质。
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3.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6. 酸碱反应酸: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
碱: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盐和水。
7. 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量。
8.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表示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常数。
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物的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9.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极电位:表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电位。
计算方法:根据电极电位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10. 酸碱反应的平衡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计算方法:根据酸碱的浓度计算pH值。
11. 溶液的酸碱滴定滴定: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计算方法: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滴定数据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12.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查理定律:在一定压力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13. 气体混合物的计算分压定律:气体混合物中每种气体的分压与该气体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计算方法:根据分压定律计算气体混合物中每种气体的分压和摩尔分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专业大一学生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以下是关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基础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石,包含了所有已知元素的信息。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进行排列,可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元素的化学本质和反应性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物质连接。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形成,共价键则由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
3.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受体(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可以通过配体和中心离子的选择进行调节。
4.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其中,酸质子(H+)的提供者,碱则接受质子。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检测。
二、离子的反应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物质在溶液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受温度、离子浓度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之间电子的转移过程。
氧化剂接受电子并被还原,而还原剂则失去电子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常用原子氧化态的改变来描述。
3. 盐析反应:盐析反应是指通过加入一个共有离子以降低物质溶解度,使其沉淀出来并分离出溶液中的离子。
盐析反应常用于分离和纯化金属离子。
三、分析化学基础1.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确定样品中化学成分的方法。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金属离子的火焰试验、阴阳离子的络合反应和沉淀反应等。
2.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指确定样品中化学成分含量的方法。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重量法和光谱法等。
3.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等。
四、实验室技术1.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可用于判断其溶质的离子化程度和浓度。
无机及分析化学-章知识点
第2章化学分析、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P23)1.过程2.概念⑴标准溶液⑵滴定⑶化学计量点⑷指示剂⑸滴定终点⑹终点误差2.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滴定方式⑴滴定分析的主要方法①酸碱滴定法②沉淀滴定法③氧化还原滴定法④配位滴定法⑵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①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具有确定的计量关系,这是进行定量计算的基础。
②反应必须定量进行,反应完全程度须大于99.9%。
③反应迅速。
如果反应速率较慢,应采取适当措施(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加快。
④有简便可靠的确定终点的方法(如指示剂法或物理化学方法)。
⑶滴定方式①直接滴定法②返滴定法③置换滴定法④间接滴定法3.标准溶液⑴基准物定义:可以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溶液浓度的物质称为基准物。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②纯度足够高。
③稳定。
④基准物的摩尔质量尽可能大些。
⑵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①直接法②间接法4.滴定分析中的计算(1)基准物或样品称量范围确定的计算的依据:①化学计量关系;②大约浓度或大致含量;③滴定体积一般要控制在20~30 mL.测量误差真值:也叫理论值或定义值,是无法测量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减免误差的分类: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原因:⑴方法误差⑵仪器误差⑶试剂误差⑷主观误差规律:①大小、正负(同一实验中);②实验条件改变时;③可设法减小或校正.又称可测误差.减免:可进行对照实验消除方法误差2.偶然误差 亦称随机误差规律:⑴ 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⑵ 小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大,而大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小,出现特大误差的概率更小。
减免在消除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3.过失误差误差的表示方法1.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accuracy )表示测定值与真值相接近的程度。
绝对误差(E ):E = x -x T相对误差(RE ):TT T x x x x E RE -==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值或负值。
无机与分析化学复习资料.doc
无机与分析化学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复习提纲第6章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1)氧化数:氧化数是指元素原子的荷电数。
(2)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前后有元素的氧化值发生变化,这样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电对:氧化剂与其还原产物、还原剂与其氧化产物组成的电对称为氧化还原电对,简称电对。
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1)化学反应作为电池反应的原电池符号(2)电极反应(3)标准电极电势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1)用Nemst方程计算各种类型电极的电极电势(2)计算氧化型、还原型形成沉淀时电对的电极电势4.电极电势的应用(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动势;(2)比较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4)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
5.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1)元素电势图(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1.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动势;2.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4.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5.设计原电池测量(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6.氧化还原滴定法(1)条件电极电势定义和测定方法(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滴定分数、对称电对间滴定的计量点电势的计算、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3)氧化还原滴定的预处理为什么要预处理以及对预处理剂的要求(4)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三类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原理(5)高镒酸钾法%1高镒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用草酸钠标定高镒酸钾标准溶液的反应条件%1高镒酸钾法测铁(6)重铭酸钾法重铭酸钾法测铁(7)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1碘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碘和硫代硫酸钠反应的适宜条件%1碘量法测铜(8)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滴定结果的计算、称样量的估算第8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离子键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与离子晶体的硬度和熔点、离子的特征、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构型;离子晶体——立方晶系三种典型的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离子半径与配位数;离子极化一一正离子的极化作用与负离子的变形性、离子极化物质性质的影响2.共价键(1)价键理论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原子轨道的重叠与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共价键的键参数——键能、键长和键角(2)杂化轨道理论一一s、p杂化的三种类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不等性sp3 杂化'(3)分子轨道理论一一分子轨道能级图、电子的排布、键级与分子的稳定性3.分子间力和氢键(1)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偶极矩、分子的变形性(2)分子间力不同分子间存在哪些作用力、这些作用力的相对大小;分子间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3)氢键氢键的形成、氢键的存在情况、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第9章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1.配合物的组成(1)中心离子(2)配位体一一单基配体和多基配体、螯合物(3)配位数(4)简单配合物的命名:总原则:配体数目一配体名称一合中心离子名称(氧化数)配体的先后顺序规则:%1先无机配体后有机配体%1在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中按负离子一正离子一中性分子的次序命名%1同类配体按配位原子的字母顺序先后命名2.配合物的价键理论(1)中心离子的杂化类型与配离子的空间构型(2)配合物的磁性与内、外轨型配合物3.配位平衡(1)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方法(2)配体的量远大于中心离子的量时配位平衡的计算(3)配位平衡的移动配位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计算离子浓度,判断沉淀的生成与溶解)配离子间的移动(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方向)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计算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能力的变化)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离子浓度)4.影响金属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1)主反应和副反应(2)EDTA的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3)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4)条件稳定常数只考虑酸效应的条件稳定常数、同时考虑酸效应和金属离子配位效应的条件稳定常数5.配位滴定曲线(1)滴定突跃及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2)准确滴定的条件(3)配位滴定的最低pH值和酸效应曲线6.金属指示剂(1)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2)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3)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和僵化现象7.配位滴定的方式与应用(1)单组分的测定%1直接滴定法Bi3+, Fe3+, Zn2+, Pb2+, Cu2+, Ca2+, M「+等%1返滴定法A「+的测定%1置换滴定法AP+的测定(2)混合溶液的滴定①用控制的酸度方法消除干扰和用控制酸度的方法进行连续滴定C M .Kgy ,判断依据:7―-10实例:Bi3+(或Fe3+), Pb2+(或Zn2+, Cu2+,)混合溶液滴定就+ (或Fe‘+)Fe3+, Al3+, Ca2+, Mg?+混合溶液滴定Fe’*、Al3+Bi3+(或Fe3+)> Pb2+(或Cu2+)和Zi?+的分别测定。
无机及分析化学I汇总
解: 设该有机物摩尔质量为M,由
ΔTf = kf bB
= kf
mB mA M B
MB=
k fm B ΔTf mA
kf = 1.86 K/(mol·kg);mB = 0.18 g
mA = 12 g=0.012kg;ΔTf = 0.233 K
MB =
k f mB ΔTf mA
1.86×0.18 =
0.233×0.012
压,总是低于同温度下 纯溶剂的饱和蒸气压。
3、定量关系:拉乌尔定律。 (1) p = pA* xA (2)Δp = pA* - pA* xA = pA* (1- xA) = pA*xB
(3)Δp = k bB, 推导如下:
对于稀溶液,则有
nA>>nB , nA + nB ≈ nA ,因此
xB=
nB n A+n B
ωB→cB; ωB→bB ;cB→bB 换算公式的推导?
•ωB→cB
cB =
nB V
= mB MBV
=
1000ρVωB MB ×V
= 1000ρωB MB
•ωB→bB
bB =
nB mA
=
mB MBmA
=
1000ρωB MB ×(1000ρ-1000ρωB)/1000
=
1000ωB MB ×(1-ωB)
≈
nB nA
Δp = pA*
nB mA / M A
bB 1000
= k bB
Δp = k bB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 的蒸气压下降值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成正比。
二、稀溶液沸点升高
1、概念: 沸腾、 沸点、
正常沸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应用其他化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1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负电荷平衡原子核的正电荷。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分类表。
它将元素按照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分组,方便研究。
1.2 化学键和离子结构-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结构:离子结构是指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或原子团,负离子是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
1.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合关系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配体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1.4 水溶液中的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是指将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形成的离子。
离子在水中可以进行水合反应,影响溶液的性质。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2.1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或若干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2.2 大气分析- 大气分析是研究大气中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等。
2.3 水分析- 水分析是研究水中各种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滴定法、光谱分析等。
2.4 有机分析- 有机分析是研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第三章:重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1.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名词: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规律的学科。
其中,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包括无机酸、无机盐和无机氧化物等。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可以按照周期和族进行分类。
周期数代表了元素的电子层数,而族数代表了元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和化学性质。
3.化学键的类型: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的离子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
4.氢键和范德华力:氢键是一种特殊的非共价键,是由氢原子与较电负的原子(如氮、氧和氟)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
范德华力是由分子之间的瞬时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力和极化-极化相互作用力形成的。
5.配位化学:配位化学是研究配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和一或多个配位体构成的,并通过坐标键相连。
6.配位数和配位体:配位数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配位体是能够通过配位键与金属离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
7.配位键的形成:配位键是由金属离子和配位体之间的坐标键形成的。
金属离子通常用方括号括起来表示,配位体则用化学式或名称表示。
8.配位化合物的结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主要包括配位体的排列方式、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和配位体之间的几何构型。
常见的几何构型有线性、三角形平面、正方形平面、四面体和八面体等。
9.配位键强度和配位效应:配位键强度是指配位键的拉力,与配位键的长度和配位体的电载密切相关。
配位效应是指不同配位体对同一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影响。
10.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名词:分析化学是研究化学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学科,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确定化学物质中包含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方法,定量分析是确定化学物质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数量的方法。
11.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如重量法、容量法、色谱法、光谱法、电化学法和质谱法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气体及热化学方程式1.1气体气态方程式(克拉伯龙方程):联系体积、压力、和温度之间关系的方程。
1atm=100kPa分压:在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对容器所产生的压力;(1)一种气体产生的压力与其它气体存在无关;(2)混合气体的总压为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分体积:在相同温度下,组分气体具有和混合气体相同压力时所占的体积。
道尔顿分压定律:在温度与体积恒定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的分压力之和。
1.2过程:体系状态的变化。
恒温过程、恒容过程、恒压过程、绝热过程;1.3状态和状态函数状态:体系的一系列物理量的总和。
如:确定一瓶气体的状态,需用p、V、T、n来表示状态函数:确定体系热力学状态的物理量。
一个状态函数就是体系的一种性质。
状态函数特点:⑴体系状态一定,状态函数有一定值⑵体系发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变化只取决于体系的初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⑶体系发生变化后,体系一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状态函数恢复原值。
状态函数相互关联的三个特征可概括:"状态函数有特征,状态一定值一定,殊途同归变化等,周而复始变化零。
"24、热和功热:由于温度不同在体系和环境之间传递的能量形式。
用Q表示,热与途径有关,不是状态函数。
功:除热之外,其它各种被传递的能量,用w表示热和功的符号:⑴体系吸收热量 Q>0;体系放热 Q<0⑵环境对体系做功 w>0;体系对环境做功 w<05、热力学能(内能):热力学体系内部的能量总和,用U表示内能是体系本身的性质,仅取决于体系的状态,故内能是状态函数。
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1、定压反应热、焓和焓变化学反应一般在恒压敞口容器中进行,对于只作体积功不做其它功的体系,U、p、V都是状态函数,所以U+pV也是状态函数,在热力学上,将U+pV定义为型的状态函数,叫做焓,用H表示。
规定:在反应中,>0 吸热反应<0 放热反应2、热化学方程式凡注明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0.1 化学是21世纪的中心学科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明确提出“化学的对象和任务就是寻找和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777年,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1811年,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假说;1807年,道尔顿建立原子论,合理地解释定组成定律和倍比定律,为化学新理论的诞生奠定基础;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形成较为完整的化学体系;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引入原子结构理论,量子力学的建立开辟了现代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新历程。
0.2 化学与化学的分支学科化学可分为四大分支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学科;有机化学是最大的化学分支学科。
0.4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预备知识0.4.1分压定律科学上常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描述气体的行为:PV=nRT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量,R=8.314J •mol -1•K -1一定温度下,某组分气体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压。
混合气体总压力是由各组分共同产生的。
P(总)= P(A)+ P(B)+ P(C)+…式中:P(总)为混合气体的总压;P(A)、P(B)、P(C)分别为混和气体中A 、B 、C 组分气体的分压。
该式就是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它表明“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之和”。
)()总()()总()(B x n B n P B p ==式中:X(B)为B 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则P(B)=P(总) •x(B) 定温条件下,某组分气体的分压与混合理想气体总压相同时,其单独占据的体积称为该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是各组分气体分体积的加和,称为分体积定律。
V(总)=V(A)+V(B)+V(C)+…V(总)=RT P n )总(V(B)=RT PB n )(=X(B)•V(总)V(B)=X(B)•V(总) 0.4.2 有效数字对数数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只取决于小数部分的位数,整数部分代表该数为10的多少次方,起定位作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复习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复习一、无机化合物的命名1.生命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常采用常见名称,如水、氧气等。
2.无机酸的命名以“酸”字结尾,其阳离子部分用“氢”字修饰,例如盐酸(HCl)。
3.金属氧化物的命名一般以金属元素名为前缀,氧化物为后缀,例如铝氧化物(Al2O3)。
二、配位化合物的性质1.配位数:指配位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周围配位原子或配位离子的数目。
2.配位键的形成:指中心金属离子与配位原子或配位离子之间通过化学键形成的连接。
3.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包括各配位原子或配位离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它们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的连接方式。
4.配位化合物的颜色:由于配位物中的金属离子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的光而呈现出的颜色。
三、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1.比色法:根据化合物溶液吸收或反射特定波长的光而确定其物质的浓度。
2.滴定法:通过在溶液中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以反应的终点为判断标准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3.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解法、电导法、极谱法等,通过测定电流、电势和电导率等参数来确定物质的浓度或其他性质。
4.光谱分析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通过测定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发射来确定其组成和结构等特性。
四、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实际应用1.工业应用: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化肥、建筑材料、催化剂等工业领域。
2.环境分析:分析化学方法用于监测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
3.医学诊断:使用分析化学方法测定体液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以辅助医学诊断。
4.药物研发:通过无机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来开发新的药物。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
通过复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命名、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以及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可以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提高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酸碱反应:是正离子与负离子化合而形成溶剂分子的反应。
2、共轭酸碱对:一个质子的得失而互相转变的每一对酸碱。
3、酸碱半反应:各个共轭酸碱对的质子得失反应。
4、质子的自递作用: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质子的传递作用。
5、酸的离解常数:酸的平衡常数用K a表示,又叫酸度常数。
6、碱的离解常数:碱的平衡常数用K b表示,又叫碱度常数。
7、区分性溶剂:具有分区效应的溶剂。
8、拉平效应:将各种不同强度的酸拉平到溶剂化质子水平的效应。
9、拉平性溶剂:具有拉平效应的溶剂。
10、活度(有效浓度):把溶液中这种有效的自由运动的离子浓度称为活度或有效浓度。
11、软硬酸碱规则:硬酸与硬碱结合,软酸与软碱结合,常可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简称硬亲硬,软亲软。
12、分布分数:组分的浓度在总浓度中所占的分数。
13、物料平衡方程(物料平衡):是指在一个化学平衡体系中,某种组分的总浓度等于它的各种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之和。
14、电荷平衡方程(电荷平衡):在电解质水溶液中,根据电中性原理,正离子的总电荷数等于负离子的总电荷数,即单位体积内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与负电荷的物质的量相等。
15、质子平衡方程(质子平衡):酸碱平衡时,酸失去质子的物质的量与碱得到质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16、质子参考水准:质子平衡方程是表示酸碱平衡中质子转移的数量关系,要描述这种数量关系,通常选择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并参与质子转移的酸碱组分作为参考水准。
17、两性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18、缓冲溶液:溶液具有保持PH相对稳定的性能。
具有保持PH相对稳定的性能的溶液。
19、标准缓冲溶液:有一些作为测量溶液PH时参照标准用的缓冲溶液。
20、缓冲范围:缓冲作用的有效PH范围。
21、活度积:K sp是只随温度而变的热力学常数。
22、溶度积:K sp是微溶化合物MA的溶度积常数。
23、同离子效应:在微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共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而使微溶化合物溶解度减小的效应。
[无极及分析化学]各章知识点
3.掌握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参 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自由能 = 零、反应自由能 由物质的生成自由能求得)。 4.掌握利用反应焓变、熵变、自由能变等热力学、 数据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 (低温、高温、任何温度)、反应是否自发可用温 度来调整。
5.掌握标准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利用已知 反应平衡常数求其他反应的平衡常数。 6.掌握化学平衡的移动;掌握标准自由能变 与标准平衡常数之间的换算;浓度、压力、温 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一般原理
一 、基本概念 5.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 应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碰撞、过渡态)理论、 活化能、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6.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
二 计算
1.掌握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化学反应焓变的计 算(参考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零、反应 焓由物质的生成焓或燃烧焓求得) 2.熵(熵的变化规律、反应或过程前后熵的 变化)
二 、计算 1.分步沉淀 2. 定量分离的条件 3. 沉淀的溶解的平衡计算
第六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基本概念(术语) 1.电极电位 (条件、标准)。 2. 原电池写法(给定化学反应式能分解成正、 负极,并写出原电池的表示式)。 3. 判断氧化和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用标准电 极电位的判断)。 4. 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14. 共价键的特点共价化合物的特点 15.共价键的类型 16 . 杂化轨道和化合物的构型 17. 分子间的力(色、取、诱及氢键 18. 离子的极化 (极化力和变形性、对 晶体键型的影响、对化合物的影响)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
一.基本概念(术语) 1.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2.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3. 内轨和外轨配合物,内轨和外轨配合物 合物与磁矩的关系. 4. 高自旋、低自旋配合物 5. 配合平衡的移动(酸度、沉淀、氧化 还原其的影响)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基础课程,是大多数学生本科学习过程中必修课,其内容涉及比较广泛。
本文结合本门课程,总结全面概括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一、无机化学无机化学主要介绍元素、原子、分子、无机化合物、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等内容。
1、元素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其特征由原子结构决定,其原子的特性由原子的数量和结构决定,常见的有碳元素、氮元素、氧元素、氟元素、氢元素、铁元素等。
2、原子原子是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又是决定于原子构成和结构的。
3、分子分子是物质的最小结构单位,其特性是由原子构成和结构决定的,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是根据其分子结构的不同来区分的,其中有机分子是由碳等元素构成的。
4、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物质,其结构通常由多种原子分子组成,例如水,其结构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硫酸,其结构是由硫原子、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
5、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变化过程,化学反应受到温度、压强以及催化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化学反应可能分为水解反应、合成反应、燃烧反应和腐蚀反应等。
6、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结合或分离的反应,其发生的过程主要是原子间的共价键断裂,形成新的物质,包括离子交换反应、离子混合溶液反应、离子沉淀反应、离子表面活性反应、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指以分析及相应的理论技术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从而获得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所需要的信息。
1、溶液分析溶液分析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种类、数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常见的溶液分析方法有色谱、半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指示剂分析、重量法分析等。
2、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将物质放入色谱仪中,根据物质的分子量、电荷量等参数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测定和分析的方法,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安息色谱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概述1. 无机化学基础- 元素周期表- 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的分类(主族、过渡金属、内过渡金属) - 元素周期律-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 盐类命名规则- 氧化物命名规则- 酸和碱的命名规则2. 溶液与化学平衡- 溶液的浓度表示- 摩尔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 体积百分浓度- 酸碱平衡- 酸碱理论(阿伦尼乌斯、布朗斯特-劳里)- pH和pOH- 缓冲溶液-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Ksp)- 沉淀的形成与溶解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合物- 配体和中心离子- 配位数和配位几何- 配位平衡- 配位平衡常数(Kf) - 配位平衡的计算-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生物体内的配位化合物4. 酸碱滴定- 滴定原理- 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的确定- 强酸-强碱滴定- 滴定过程- 计算方法- 弱酸-强碱滴定- 滴定特点- 计算方法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对- 标准电极电势- 电势序列- 氧化还原平衡- 电池电势(Ecell)- Nernst方程- 氧化还原滴定- 高锰酸钾滴定- 碘量法6. 光谱分析- 光谱学基础- 光谱线的产生- 分子光谱与原子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吸收定律(Beer-Lambert定律) - 仪器组成与操作- 红外光谱(IR)- 振动模式- 红外光谱解析- 核磁共振(NMR)- 核磁共振原理- 化学位移- 耦合常数7. 质谱分析- 质谱仪原理-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质谱图解读- 分子离子峰- 碎片离子峰- 同位素模式8. 色谱分析- 色谱法基础- 色谱分类(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 - 色谱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气相色谱(GC)- 气相色谱仪组成- 气相色谱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液相色谱仪组成- 液相色谱的应用9. 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池- 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 电化学池的构建- 电位滴定- 滴定原理- 电位滴定的应用- 循环伏安法(CV)- 循环伏安法的原理- 循环伏安法的应用10.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几何- VSEPR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分子间力- 氢键- 范德华力- 化学性质- 酸性和碱性- 氧化性和还原性以上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概述,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1、四个量子数(1) 主量子数(n):电子所处的电子层。
(2) 副(角)量子数(l) :电子所处的电子亚层及电子云的形状。
l值受n限制,可取0,1……,n-1。
(3) 磁量子数(m):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的取值受l的限制(0、±1 … ±l),共(2l+1)个。
(4) 自旋量子数(m s):描述电子自旋的状态。
取值+1/2和-1/22、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1)屏蔽效应: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作用,削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使有效核电荷数减小(2)钻穿效应:外层电子钻入原子核附近而使体系能量降低的现象。
导致能级交错:如:E4s<E3d3、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 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至多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的分布在不违反泡利原理的前提下,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系统能量最低。
(3)洪特规则:在n、l相同的轨道上分布电子时,将尽可能占据m 值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等价轨道在电子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时的状态比较稳定。
原因:两个电子占据同一轨道时,电子间排斥作用使系统的能量升高。
4、原子半径(1)原子半径分类:自由原子半径: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函数D(r) 的最大值。
共价半径:单质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的核间距一半。
范德华半径:分子晶体中,不同分子的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的一半。
注:同一元素的范德华半径较共价半径大。
金属半径:固体中测定两个最邻近原子的核间距一半。
(适用金属元素。
)(2)原子半径变化的周期性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d区过渡元素,原子半径略有减小;从IB 族元素起,原子半径反而有所增大。
同族: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显著增大。
副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也增大,但幅度较小。
5、电离能: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克服核电荷对电子的吸引力而消耗的能量。
元素原子的电离能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越大,越难失去电子。
大一无机与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与分析化学知识点一、无机化学知识点无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无机物质及其性质、结构、合成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大一学习无机化学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点: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基本属性、周期性规律以及元素间的关系等。
2.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原子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相互结合的力,掌握各种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4. 配位化学:配位化学研究的是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位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5. 酸碱化学:了解酸、碱的定义、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等内容,是无机化学学习的重要一环。
二、分析化学知识点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等的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化学分支。
以下是大一学习分析化学时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点:1. 分析方法:学习不同的分析方法,如重量法、容量法、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掌握其原理和适用范围。
2. 分析样品的制备:有效的样品制备是进行分析的基础,包括溶液制备、固体样品的制备和前处理等。
3. 基础分析仪器: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仪器有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质谱仪等,对这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很重要。
4. 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数据处理是分析化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包括数据的统计处理、仪器校正和结果的计算等。
5.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样品成分的性质,定量分析则是确定样品成分的含量。
掌握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对于准确可靠地得到分析结果至关重要。
以上简要介绍了大一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时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点,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两个基础领域,对于后续化学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笔记
无机及分析化学大一知识点笔记一、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1. 化学元素的定义化学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元素的表格,通常分为横行和纵列。
其中,横行称为周期,纵列称为族。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元素的周期性特征也随之呈现。
3. 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分组- 碱金属:位于周期表第一组,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强的金属性质,如钠、钾等。
- 碱土金属:位于周期表第二组,比碱金属密度高,但仍为金属,如钙、镁等。
- 过渡金属:位于周期表第三到第十二组,具有变化多端的化合价和复杂的离子形式,如铁、铜等。
- 卤素:位于周期表第七组,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剧毒性质,如氯、溴等。
- 惰性气体:位于周期表第八组,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几乎不与其他元素反应,如氦、氖等。
二、无机化合物1. ionic化合物- 离子键的形成:在离子化合物中,金属原子会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非金属原子会获得电子变成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互相吸引形成离子晶格。
- 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高溶解度、良好的电导性和脆性等特点。
2. 共价化合物- 共价键的形成:在共价化合物中,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来形成化学键。
共价键的强度取决于原子间电子的共享程度。
- 共价化合物的性质:共价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弱的电导性,往往呈现分子结构。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的种类-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如金属与非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
- 酸碱中和反应:涉及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转移过程,如强酸与强碱之间的反应。
- 沉淀反应:产生可在溶液中沉淀的物质的反应,如生成不溶于溶液的盐类。
- 配位反应:涉及配位化合物中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的键的形成或断裂。
2.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在某一反应条件下,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或压力保持恒定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原子序数为质子数。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生成和离子消失所引起的反应。
5.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起所发生的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7.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体(通常为有机物)的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和配体。
与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其个数决定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8.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规则排列而成的有固定空间结构的物质,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9.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二、重要无机化合物:
1. 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可用于水处理、
漂白等方面。
2. 溴水:溴水是一种含溴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
3.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于杀虫剂、木材防腐等领域。
4.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矿产、纺织、制药、电镀、石油加工等领域。
5.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肥料、矿产、冶金、石油加工等领域。
6. 碳酸盐:碳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领域。
7.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血矾石、赤铁矿、磁铁矿等,广泛用于颜料、磨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8.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
1. 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2. 化学平衡理论: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理论包括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平衡两个方面。
3. 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通过用一种标准溶液对待测溶液进行反应,以求出待测溶液中某种物质的含量的一种分析方
法。
4. 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是用定量化学的方法研究化
学反应的历程,并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分子光谱学:分子光谱学是研究分子吸收、散射、发射、拉曼等现象的科学。
6. 离子色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测定
离子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环境监测、生物医药等领域。
7.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指利用质谱仪对化合物进行分
析和鉴定。
四、常用分析方法:
1. 指示剂法:利用指示剂的染色变化,根据目前指示剂
的某种性质和所检测的物质反应某些性质的变化,来进行分析。
2. 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测量物质的质量变化来确
定组成和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3. 比色分析法:比色分析法是指在分析中利用化合物在
一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在波长范围内根据所需要检测的物质的不同,制成吸收率–浓度曲线,通过化学反应后求得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
4. 电化学方法:电解、电沉积、电化学滴定、电位滴定
等方法用于组成分析和含量测定。
5. 毒物分析法:毒物分析法是以检测物质的残留量为主
要目的的分析方法,如重金属离子或其他毒物的检测。
6. 核磁共振法(NMR):核磁共振法是一种利用核磁共
振作用来对化合物分析的方法,可用于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构成。
7.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用于分析晶体结
构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领域。
以上是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的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分支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分析化学则是化学分支中最对实验操作要求严谨、方法最多的学科之一,在化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