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3届高三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浙江省2021-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2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命题:杭州学军中学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燕京八景”中有“蓟门烟树”一景,意指北京前身蓟城的古城墙上树木蓊(wěng)郁,如雾如烟,古都残存的旧岁遗风,几近泯(mín)灭的明清趣味,在其身上都有。

B.一个农业产业能够发展起来,背后是创业者的筚路蓝缕、开拓者的不懈奋斗;能够成为知名品牌,凝结的是大众的心血(xuè),靠的是群众胼手胝(zhī)足,日夜付出。

C.近年来,网络谣言新伎俩(liǎng)不断涌现,网信办表示将建立溯源机制,加大对首发谣言信息平台和帐号的惩(chéng)处力度,这些举措无疑具有强大的震慑力。

D.当“碳水脑”“糖瘾症(zhèng)”等夺人眼球却又似是而非的概念纷至沓来时,戒瘾商品接踵(zhǒng)而至,这些半真半假的鼓躁反而容易使人们更加焦虑,无所适从。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能力。

A.“泯灭”的“泯”应读mǐn。

C.“帐号”的“帐”应为“账”。

D.“鼓躁”的“躁”应为“噪”。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菜是一种有强烈气味的草本植物。

【甲】对香菜的爱憎,赤裸裸地写在食客的脸色上,外卖的留言中,火锅的蘸料里。

有人觉得,香菜是美食的“灵魂”,任何一盘平平无奇的凉拌菜只要撤上些许立刻就会惊艳无比;有人认为,香菜是料理的“黑手”,“不要香菜!不要香菜!不要香菜!”少说一遍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或是如痴如醉,或是避犹不及,两派在美食江湖上可谓“势不两立”。

【乙】“无香不欢”还是“逢香寡欢”,这是每个人“舌尖上的选择”。

而当天壤之别的喜好遇到瞬息万变的市场,任何关注和猎奇的点都有可能转化为噱头和商机。

瞄准消费者味蕾的,有香菜薯片、香菜饼干、香菜冰淇淋;关乎消费者日常的,有香菜古龙水、香菜面膜、香菜沐浴露,【丙】“香菜星人”顶不住了,“买买买”就是对香菜最大的敬意;“反香菜星人”更顶不住,“一口入魂”是假,“一口惊魂”才是真!结果只有商家顶住了,收割了香菜爱好者的钱包,收获了香菜嫌恶者的关注,可谓两头赚!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势不两立B.天壤之别C.关乎D.结果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2.B3.A【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2023届全国乙卷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2023届全国乙卷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乐之“结盟”,肇端于夏商,而大成于西周的礼乐制度,其一体性之论述则在春秋战国的儒家那里获得定型。

在传统儒家经史子集或“六经”“六艺”的人文知识体系中,礼乐在理论和精神上的一体性远大于差异性。

历朝历代在国家层面的演礼典乐之实践,更加深了这种礼乐论述的一体性,而那些俗乐,亦多渗透着礼义的精神而具有“礼乐”的性质。

要而言之,传统礼乐在国家制度层面有其一体之实践,在文化思想层面有其一体之论述。

自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人开始以西方的学科观念和方法重新阐释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礼与乐逐渐分离。

其中,乐因为符合现代艺术和美学观念而被纳入美学和艺术研究领域。

而礼则因为其内涵过于丰富、外延过于宽泛,且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被一部分启蒙思想者指认为“吃人”的礼教,与现代美学所定位的自由价值相违背,而被美和艺术排除在外。

自此以后,近现代学人对传统礼乐的研究,或者特别强调其形式上的审美价值,或者只是将礼分解为宗教、政治范畴等,儒家礼乐的一体性论述被彻底切割。

中国传统的乐其实包含现代所谓诗歌乐舞,在现代学术视野中被看作审美和艺术的对象,已被“理所当然”地纳入美和艺术的研究范围。

而对于礼,从美学和艺术学视野所做的接引却没有那么顺畅。

但近现代一些具有西方学术眼光和观念自觉的学人,却在这方面做了巨大努力。

这些学人大致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侧重于礼仪与主体的情感关系,即礼作为情感的表现和对情感的教育;另一种侧重于艺术客体,侧重于礼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当然二者之间又总是交合在一起的,很多学人在两个方面兼而有之。

中国传统的礼具有多侧面、多层次的含义。

其中,礼容、礼数、礼节等,是礼的最基本含义。

从美学观之,这是一套感性的符号体系,即于周旋揖让、俯仰进退中呈现的优美言行,这就是美。

以此为背景,礼还有礼义、礼制、礼秩的含义。

这个含义的礼,就是所谓抽象理念和秩序,它更倾向于善。

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

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新高考)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1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1页)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风音乐”以传统文化为基调,结合中国传统的诗词歌赋、音乐歌舞等,经过不断的发展磨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

古风歌曲曲目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感伤情歌类。

在古风歌曲中,爱情元素占了优势。

这类歌曲满足了多数人对真爱的憧憬,呈现的是个体自我意识萌发后的内心渴求。

爱而不得的情感表达符合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情感常态。

作为情感折射,孤影难成双、劳燕亦分飞的场景在古风歌曲中比比皆是。

如《虞兮叹》讲述的是霸王别姬的故事。

“与君共饮这杯中冷暖,西风彻夜回忆吹不断”“含悲、辞君、饮剑,血落凝寒霜,难舍一段过往,缘尽又何妨,与你魂归之处便是苍茫”.《虞兮叹》以哀而不伤的氛围渲染赋予了这段传奇以新的魅力。

作为一种情感宣泄的途径,时长三至五分钟的流行音乐无须在有限的叙事空间里讲明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更多的是通过场景气氛的展现去激发听众的共鸣。

体悟人生类。

除了纯粹歌颂爱情之外,古风歌曲更多的是把爱情作为其中一个元素来表达生命意识,通过诗词化的语言去书写个体生命体验,表现群体性精神感受。

如2021年的古风歌曲《骁》,融合了经典唐诗意象的歌词迅速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激昂的音乐中.听众跟随英雄豪杰的步伐走遍边塞荒漠,呐喊着“自古英雄豪杰当以仁为先”,激发出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新高考2023届高三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3届高三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3届高三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文学在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就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

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虽然以"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相标榜,但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

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这种新旧杂糅的状态,但新文学最初的创作尝试,仍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小脚放大”的蜕变过程。

这期间,所谓中国特色在创作中的最初表现,是从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带出来的鲜明胎记。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受外来影响渐多,取法于外渐成一时风气,但新文学并未就此泯灭中国特色。

只要祛除阐释的遮蔽,就不难看出,在这些新式的外衣下,各体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中国文学的特质。

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笔者曾把鲁迅的小说分为以下几类: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痰,悲天惘人,而以写实笔法出之的《祝福》等;直接继承清代讽刺小说的传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冷嘲热讽”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受“诗骚传统"和古代散文影响,如"诗化""散文化"的《故乡》和《伤逝》等;化用笔记文体,而以"油滑”之笔出之的《故事新编》等。

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因为有“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左翼作家的实践,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逐渐在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身特色。

到四十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成了这期间及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文学追求中国特色的主要方向。

李季等人的长篇叙事诗创作、赵树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

全国大联考2022届高三第五次联考答案语文

全国大联考2022届高三第五次联考答案语文

全国大联考2022届高三第五次联考答案语文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老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 李蟠fán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正确答案)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袅娜(nuò)一幢房屋(dóng)B、踯躅(zhú)芸芸众生(yún)(正确答案)C、青荇(xìng)礼节甚倨(jū)D、颤动(zhàn)间至赵矣(jiàn)3、12.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 A.“怠”慢(dài)“缄”默(xiān)“萌”发(méng)气喘吁"吁"(xū)B.偏"僻"(pì)羁"绊"(bàn)怅"惘"(wǎng)销声"匿"迹(nì)(正确答案) C.“携”带(xié)农"谚"(yán)"晦"暗(huì)"楔"形文字(xiē)D."斡"旋(wò)山"麓"(lù)追"溯"(sù)“蓦”然醒悟(mù)4、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尘嚣xiāo荫庇bì栽种zāi 埋骨máiB、稀疏shū栅栏zhà禁锢gù嬉戏xīC、飒飒sà心弦xuán 挖空kōng 奢华shē(正确答案)D、灵寝qǐn 墓冢zhǒng朝拜cháo 灌木guàn5、“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中“徘徊”的读音是“pái huái”。

2025届新课标全国卷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新课标全国卷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新课标全国卷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总括秦国掠夺人民,挥霍无度。

(3)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特朗普将新政府的三个重要职务授予鹰派和建制派保守人士,兼具论功行赏和拉拢共和党人的双重意味,同时也反映出他将坚持竞选纲领中提及的强硬政策立场。

B.2018年12月的前半个月,杭州日照总时间仅7.9小时,平均日照时间为0.5小时/天,而历史同期值为4.5小时/天,少了整整9倍,创了2000年以来同期平均日照时间的新低。

C.2016年11月21日晚,巴控克什米尔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地区再次遭到印度军方越境炮火袭击,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

D.当3架四轴无人机先后在马杜罗总统发表演讲的主席台周围发生爆炸的事件发生后,委内瑞拉反动派武装“法兰绒士兵”宣称随即对此次刺杀行动负责。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面对“雾霾之痛”,真的可以“一走了之”吗?。

,,?。

①当然,很多人可能会提出质疑②为什么非得“兴师动众”,让“全民抗霾”呢③是的,消除雾霾不仅是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政府的道德良知④痛击“雾霾之痛”与拔除“雾霾之根”的主要职责在于政府部门⑤不可否认的是,在抗击雾霾的“时代战役”中,政府一直在路上,也始终在努力⑥很显然,这样的消极做法只会消除一时的“痛苦”,却难以享受一辈子的“清新”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五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五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汉代流传的鲁、齐、韩、毛四家诗学,以及近年来陆续发现的阜阳汉简、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海昏侯墓简等出土资料,都显示先秦《诗经》与后世所见存在较大差异。

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大到能形成不同的文献体系,这又说明《诗经》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骨干”或者“核心”。

一般认为,《诗经》的产生及流传与周代的礼乐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上述所谓“核心”必然与礼乐制度的建立及其功用有密切关联。

可以想见,当周初礼乐制度建立之时,与礼乐配合的“诗”便成为一种需求,当时被纳入礼乐系统的那些作品,便可被视为《诗经》最早的核心,它们的功用与分类也就构成了《诗经》的“早期形态”。

但今本《诗经》的风、雅、颂显然不可能是最早的分类,因为没有证据表明周初礼乐制度存在与风、雅、颂对应的三个分类。

古代学者对这一问题也有过讨论,顾炎武《日知录·四诗》中提出的“四诗”说即具有启发性。

他认为:“《周南》《召南》,南也,非风也。

《豳》谓之《豳诗》,亦谓之雅,亦谓之颂,而非风也。

南、豳、雅、颂为四诗,而列国之风附焉,此《诗》之本序也。

”顾炎武所谓“《诗》之本序”,其实就是在探讨《诗经》的早期形态问题。

顾炎武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先说《豳风》,其中《七月》篇最为特别,它被认为是周民族还生活于豳地之时便流传的歌谣,可能在周公时被整理写定。

而《豳风》其他篇目也与周公有关,产生时代应该比较早。

《周礼·篙章》记载,周人祭祀诗乐中有“豳诗”“豳雅”“豳颂”的说法,传统观点认为就是用三种不同的方式表演《七月》一诗。

因此,将《七月》或者“豳”归入“风”就很不合理。

而《周礼》记载,“豳诗”用于迎寒暑祭祀,“豳雅”用于田祖、田睃祭祀,而“豳颂”用于蜡祭,其礼乐功用与今本风、雅、颂明显不同,应该不属于同一体系。

江苏省徐州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五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他在大学期间最早确立的诗歌感觉,是靠轻逸、收放有度的语言韵律感、呼吸感,________的转喻和带着沉思特征的抒情。

这使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种魅力,感性与智性缠绕在________的语言的肌理中,形成微妙的共振和声音的高纯度。

这种写作方式,非常仰赖洞察力的精进及其与感受力的合拍,如________,黑暗中很可能踩空。

从他的一批近作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的分寸感。

A.浮光掠影侃侃而谈牛刀小试少年老成B.蜻蜓点水式娓娓道来投石问路日臻成熟C.浮光掠影娓娓道来牛刀小试日臻成熟D.蜻蜓点水式侃侃而谈投石问路少年老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

那么,请看济南吧。

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

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

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

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

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

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 忽然又温暖一会儿。

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

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当下,不管是从诗人队伍的规模、诗歌创作和阅读的数量,还是诗歌朗诵、诗歌分享等各类活动的举办情况等方面考察,诗坛内外都清晰地感觉到诗歌回暖现象的到来:没有一种文体能像诗歌这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被寄予如此盛大的厚望。

但是我们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当下也没有一种文体能像新诗这样,在创作、传播和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大相径庭的评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论。

好在,在融媒体时代,我们正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最为有效的途径和速度凝聚共识。

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精神内核上,诗歌与融媒体是一种高度契合的关系,融媒体是实现诗歌经典化、促成诗歌共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互联网共享、互动、协同的理念,与诗歌的传播规律和精神实质遥相呼应。

融媒体已经深刻影响了诗歌创作、评价、阅读和传播体系,在客观上已经优化了诗歌经典化的路径,让其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这种“路径优化”的首要因素,还是融媒体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体现读者的审美趣味,能够准确地“计算”出诗人、评论家和读者之间最大公约数,把在传统传播环境中需要反复试错、迂回的诗歌鉴赏趣味凝固稳定,迅速发现最为贴近同时代人内心情感的诗意。

在传统传播媒介下,诗歌经典化的三个重要环节是选本、批评和文学史著作。

在融媒体阶段,诗歌经典化的路径发生了重要变化,效率也大大提高。

首先,融媒体诗歌选本的覆盖面远远大于纸质的出版物,编辑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在融媒体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汇聚专家意见,在履行编辑的职能(选择、优化和推荐诗歌)时更加准确地反映诗坛主流声音,形成选本的权威性。

其次,在融媒体时代批评功能呈现了更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更加有效地实现了批评的意义,对批评的质量和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互联网出版率先打破的是批评的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可以参与的文学作品传播流程,最大程序地减少了诗歌批评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流失。

高三新高考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高三新高考下学期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练习一及参考答案

材料一:中华民族祖先对地理认知的觉醒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进化而不断发展的。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渔猎、采集食物,必须对自己周边地理情况有所了解,对渔猎场所、食物采集地域等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很难生存。

而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定居农耕时代,就更需要了解居住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在充分掌握地形、土壤、水道河流、气候变化及其与种植植物的相关联系之后,才能确定定居点以及如何种植蔬菜、粮食等。

根据大量的考古发掘,从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遗址,到距今约18000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等众多的人类文化遗存中,都可以看出那时人们对岩石、地形等要素已积累了不少知识。

在定居农耕的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对周围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地理观念有了显著扩大。

首先,在居住地的选址上就表现了强烈的地理意识。

人们选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

如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人们建造房屋大多朝南开门,一些墓葬排成间距大致相同的东西一线。

中华民族祖先很早就开始记录和总结自然地理知识。

夏商周时期,随着文字的出现,已有了较多地理认知记录。

如商朝甲骨文,有关于云、雨、雪、雹、雷、虹的记载,并关心风、雨等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天文历法方面,有月食、日食和鸟星、新星、新大星等星象材料,也有“十三月”、频大月等置闰材料和干支记日及每日不同时间段的“时辰”等。

周朝对地理环境很重视,非常注意居住区地理条件的好坏。

如周成王准备建都洛邑时,就先派召公去洛邑一带踏勘地形,后又派周公去现场考察,并绘成地形图让周成王审定。

保存至今的诗歌总集《诗经》,有关商周时期历史自然地理知识方面的记载颇多,涉及历史地名学、历史自然地理学及历史人文地理学的诸多学科领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流水地貌、土壤、植被等方面地理知识的掌握。

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短视频具有明显的社交属性,是人们信息分享、情绪宣泄、消费娱乐的重要介质,是社群成员日常生活、社会关系、价值追求甚至精神文化的重要投射。

短视频在传播逻辑和体验设计上形成新的场景规则,强化了用户与平台之间的黏性,并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短视频平台的社群联结。

在“社区+电商”的模式下,流量成为短视频平台、内容生产者和广告商通用的具有交换功能的等价物,是内容生产者完成变现的重要途径,也直接导致主体参与短视频生产的思维方式从以作品为中心转向以消费为中心。

场景构建是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重要表征。

场景可以赋予内容更多的信息,增强社群成员的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替代语言进行表意,以此来增强与信息接收者情感的互通,社群成员进入虚拟场景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所处虚拟社区的认同。

当下短视频内容生产依然遵循着用户生成内容(UGC)的模式,当生产的内容受到一定数量的“粉丝”关注时便会产生经济效益,以此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的构建。

场景不仅是短视频内容生产的空间形态,还是进行产品营销的重要方式。

场景营销是针对社群成员特定的消费需求制定的一种营销策略,通过营销信息的推送激发社群成员的消费意愿,短视频场景营销更是一种喧嚣的具有明显引导倾向的场景体验。

场景构建与社会的媒介化和消费转型紧密相关,后现代社会的视觉文化和消费主义已经渗透至社会实践的各个角落,并改变了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限被彻底打破,大众已经适应了信息场景与日常生活的交织与重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新的信息接收习惯和消费模式,并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全国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联考语文试题(全国乙卷)

全国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联考语文试题(全国乙卷)

全国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联考语文试题(全国乙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学有几个主要范畴,如比兴、情景、意象、意境等。

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是一以贯之的系统。

从比兴范畴出发,或可将几个范畴贯穿起来。

所谓“比”,是类比、比附之意,一物与另一物基于功能、形貌的相似而相互对应。

所谓“兴”,是起兴、感应之意,物与人互相触动,相互作用,引起主体的情感有所反应即是兴。

比是内在情意先涌现出来,后寻找外在物象以表达,带有更多的理性安排,可以形成重复的修辞技巧;兴是外在物象引发情意,只能先言他物以起所咏之物,至于物象与情意的关系却是无意识的、隐微的,难以把握。

比兴虽是不同手法,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系统。

比是相互对应,兴是相互感应,对应的事物相互感应,感应的事物相互对应。

比中有兴,有所感兴,才能形成比拟,这就是把爱情中的男女比作蝴蝶、鸳鸯的原因;兴中有比,可以类比之物,才能感兴,所以《关雎》中的水鸟对鸣感发男女思慕之情。

某种情感总被比作某时,看到某物,就会引起某种情感;看到某物,总引起某种情感时,自然也将某种情感比作某物。

于是风花雪月是比,也是兴。

作为情感的比附物,是比;作为情感的诱发物,是兴。

汉人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就是对比兴的最好诠释,事物与人世之间是互相连通、层层对应的。

情景论作为传统诗学的重要范畴,所要揭示的正是主客物我的关系。

首先,情感是在某种场景中产生的,而人在任何场景中总伴随某种情感状态,或情以景兴,或情融景中,情是景之情,景是情之景,不存在与场景无关的情,也不存在无法引起情感的景。

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比兴与情景的融合还表现在情与景的固定组合中。

边塞诗的场景描写与怀乡情感相互映衬,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语文-2023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高考I卷)(新教材)(全解全析)

语文-2023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高考I卷)(新教材)(全解全析)

2023年高三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高考I卷)(新教材)语文·全解全析1.C【解析】C项,由材料二第一段“其实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所以我们无需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可知,“我们不用担心流行语会对汉语之美有所损害”的原因应该是“经历时间的选择之后,大浪淘沙,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词才最终留下来”。

故选C。

2.A【解析】A项,“都具体谈了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错误。

材料二没有具体谈“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的关系”,而是重点在说“流行语”。

故选A。

3.B【解析】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用好“语法规则”和“社会准则”两把尺子,规范使用流行语。

只有B项符合规范使用流行语的话题,其它三项都不属于流行语范畴。

故选B。

4.①认真学习文本,挖掘诗歌人文底蕴。

主动学习《氓》所反映出的当时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而理解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②借助教师讲解,感受诗歌艺术魅力。

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掌握《氓》运用的比兴等艺术手法和诗歌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如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解析】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开头“抛开人文底蕴,汉语之美无从谈起”可知,要认真学习文本,主动学习《氓》所反应出的当时的文化制度与传统习俗,从中挖掘诗歌人文底蕴。

依据第三段开头“要让更多人理解汉语之美,还是要通过自身与外界的努力”和第四段开头“至于来自外界影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及网上很多读书类音视频都能够起到弘扬和引导的作用,但语文课堂仍然至关重要”可知,可以借助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掌握《氓》中诸如赋比兴、情景结合、通过前后对比塑造人物、叠词等艺术手法以及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5.①社会各界对规范使用汉语高度重视。

评选“十大语文差错”能警醒世人,使之以严谨态度和敬畏之心规范使用汉语。

②汉语的社会学价值体现在流行语必须反映时代特征。

2023届高考全国卷地区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届高考全国卷地区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届高考全国卷地区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专项治理工作自2022年8月启动,2023年12月基本结束,给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制定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在农村,过去剃头酒、搬家酒、满月酒、喜事、丧事……不仅家家都要办,还会讲排场、比阔气,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沉重的负担。

经过多方治理,各地围绕移风易俗等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是也要看到,在很多地区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依然甚嚣尘上。

对此,《工作方案》提出了四个治理重点,从高价彩礼陋习,宣扬低俗婚恋观,索要、炫耀高价彩礼,媒婆、婚介等怂恿抬高彩礼金额,彩礼金额普遍过高等问题,到人情攀比陋习,人情礼金名目繁多、数额过高,甚至为了敛财举办“无事酒”,农民群众“人情债”负担沉重等问题;从厚葬薄养陋习,不履行孝道义务,丧事时间过长、丧礼中宣扬封建迷信思想和开展低俗活动,豪华墓等问题,到铺张浪费陋习,婚丧喜庆举办宴席时间过长、规模过大,盲目攀比追求档次,造成严重浪费……抓好这四个治理重点,对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精气神积极向上,保障乡村振兴行稳致远意义重大。

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一件要事。

《工作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通过大力推广文明积分、道德超市、红黑榜等做法,发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等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正向引导,对农民群众的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精神、物质奖励;严格落实农村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等等。

创新治理方式、形成长效机制,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推动文明乡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2023届高三全国第五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文学在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就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

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虽然以"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相标榜,但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

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这种新旧杂糅的状态,但新文学最初的创作尝试,仍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小脚放大”的蜕变过程。

这期间,所谓中国特色在创作中的最初表现,是从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带出来的鲜明胎记。

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受外来影响渐多,取法于外渐成一时风气,但新文学并未就此泯灭中国特色。

只要祛除阐释的遮蔽,就不难看出,在这些新式的外衣下,各体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中国文学的特质。

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笔者曾把鲁迅的小说分为以下几类: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痰,悲天惘人,而以写实笔法出之的《祝福》等;直接继承清代讽刺小说的传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冷嘲热讽”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受“诗骚传统"和古代散文影响,如"诗化""散文化"的《故乡》和《伤逝》等;化用笔记文体,而以"油滑”之笔出之的《故事新编》等。

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因为有“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左翼作家的实践,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逐渐在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身特色。

到四十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成了这期间及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文学追求中国特色的主要方向。

李季等人的长篇叙事诗创作、赵树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

他们的作品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这期间的文学锻造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

同样缘起于根据地、解放区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长足发展的"革命历史演义"和"新英雄传奇"创作,是中国特色创作追求的又一重要成果。

这种由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转化而来,又融进新的观念和手法的新兴文类,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中国小说。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体文学在中国特色的方向上,都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及其后兴起的文学革新,在一个时期虽然再度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但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行程之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又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回到这一方向上来。

(摘编自於可训《创作经验是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材料二:现代世界的生成,能够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中的人民意识到同处于这个世界上,文学是最好的沟通桥梁。

据严家炎先生的研究,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是中国人最早用法文写的文学作品,虽然这部中篇小说来自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再创造,但严家炎认为它加入了许多富有时代感的新内容,人物性格和追求爱情的主题都有新的发展。

而且可以看出陈季同在浓郁的风俗画色彩描写方面明显受到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虽然缓慢,却持续不断,由最早的涓涓细流,经过百年的顽强走向世界,终于成就当今的气候和阵势。

现代中国要自强,要新生,要创造全新的中国,这是几代仁人志士的渴求。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趋于保守。

从另一种视角也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民族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像现代中国人这样顽强地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价值,不管是治国方略还是家庭伦理,都以"三纲五常"为上,"四书五经"则是文人学子的文化基础。

但在思想文化的创造革新方面,中国文化又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

在西方各民族因为宗教打得你死我活的情况下,中国则可以完成“儒道释”三位一体。

中国文化始终有勇气有胸怀吸收外来文化,兼容不同的思想。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策略,并非文人学子的排斥异己。

唐宋古文运动,虽然强调“文起八代之衰”,但也是借古之名,托古革新。

直至近代“桐城派”之复兴古文,也适应时代变化,不断革新语言。

连胡适也承认,"桐城派"的古文为现代白话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确实,中国几千年社会之稳定,其政治上的制度性保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使中国能够进行五千年文明传承而不中断;但中国文化始终有兼收并蓄创化革新的活力,这也是事实。

唯其如此,在展开现代转型时,才能如此热烈地敞开胸怀,容纳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入中国,为中国完成现代社会的创造所用。

(摘编自陈晓明《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视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四文学革命前,中国文化界提出了“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等口号。

B.中国现代文学成长过程中,曾提倡创作“革命文学”,左翼作家是“革命文学”的践行者。

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李季、赵树理等人创作的民间曲艺作品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D.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受法国文学的影响,也在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不仅完成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而且坚持了自身的特色。

B.经历五四文学革命后,中国新文学虽然占据了文学创作的主体地位,但仍然有古典的印迹。

C.鲁迅先生受外来文化影响,以写实笔法创作的《祝福》体现出关切民痍、悲天悯人的思想。

D.传统中国有很多诸如"敬德宗孝"之类的糟粕,但"四书五经"给文人学子奠定了文化基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主张的一项是(3分)A.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白居易《醉中对红叶》)B.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李唐《题画》)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D.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

(曹植《当欲游南山行》)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4分)5.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根据两则材料,我们应怎样“拿来”?请简要概括。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敢在鬼子头上跳舞的人(节选)衣向东划归运河支队的那个新四军营里面就有胡剑龙的儿子胡爽,胡剑龙跟儿子胡爽成了不折不扣的父子兵。

自然,胡剑龙心情舒畅,走路时腰杆挺得笔直,很有总司令的派头。

胡爽虽然才二十二岁,却已当了一年连长。

小伙子长得挺帅,打仗有勇有谋,在战士中威信很高。

有人私下赞叹,说虎父无犬子,胡爽确实是胡剑龙的儿子。

这天上午,胡剑龙和支队几位干部闲聊着走在大街上,胡爽恰好从对面走来,忙给几位领导敬礼,喊了一声“首长好”,然后步幅很大地走去。

胡剑龙身边的王真理忍不住扭头去看胡爽的背影,对胡剑龙说:“胡支队长,大家私下里都议论,说胡爽确实是你的儿子。

”胡剑龙愣怔了一下:“这话,这话说的,不是我的儿子是谁的?”众人哄笑。

邱正勇接了王真理的话头,说道:“走路都跟你一个姿势,脚下带着弹簧呢。

”胡剑龙自豪地笑笑:“他就是一头小倔驴。

”"那你呢?"王真理很快地跟了一句,众人又笑起来。

胡剑龙尴尬地笑笑,瞪了王真理一眼:“哎,王真理,你今天对我有意见啊。

”王真理顺坡滚驴说:“对,有意见,你把骑兵连放在一营李振生那里,我就是有意见。

”运河支队改编后,根据形势发展决定成立一个骑兵连,放在一营,营长是李振生。

王真理曾跟胡剑龙请求,想当骑兵连连长,没想到被任命为二营教导员。

胡剑龙建议大家一起去骑兵连,看他们这两个月的训练成果。

一块平坦的荒地,成为骑兵连的训练场,成片的荒草已被马蹄踩踏得稀烂,官兵们三五人一组,在教官的指导下,或练习骑术,或训练“三十二路刀法”。

李振生看到王真理来了,似乎故意显示自己的本领,骑着一匹高头大马,从王真理面前飞驰而过。

王真理看到一匹匹奔腾的战马,心里痒痒,跟一位教官请求,要感受一下骑马的滋味。

教官四十多岁,曾在国民党军队当过骑兵班长,他经不住王真理的缠磨,挑选了一匹最温良的枣红马,一手抓住马缰绳,一手扶着王真理上了马背。

老班长本想牵着束红马绕场地转一圈,让王真理过一把瘾就行了,没想到王真理上了马鞍,学着身边战士的样子,两只脚拍打了马肚子,枣红马突然挣脱了老班长手中的缰绳,飞驰而去。

王真理慌了,禁不住惊叫两声,两腿夹紧马鞍子,左手抓紧马鞍子的把手,右手抓紧了马缰绳。

枣红马绕着训练场跑了一圈又一圈,似乎越跑越快。

众人一片惊慌,追在枣红马身后奔跑。

王真理双手猛地拽紧马缰绳,枣红马两只前蹄腾空跃起,长啸一声,将王真理抛下了马背。

王真理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胡剑龙飞奔过去,一把抱起她,急切地问:“摔哪啦?你没事吧?”王真理眯着眼睛,好半天才慢慢站起身子。

胡剑龙搀扶着她,让她活动了一下身子。

她挣脱了胡剑龙的手,拧巴着身子走了十几步,然后又弯腰走回胡剑龙面前。

"我要到骑兵连……"她战牙咧嘴地说。

王真理并无大碍,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邱正勇吓坏了,瞅着王真理想发脾气,最后还是冲着老班长说:"你怎么让她骑马?简直胡闹!"老班长吓得面色如土,僵硬地站在那里。

李振生揶揄地说:“你只能骑一头小毛驴。

”王真理气愤地瞪了李振生一眼,又对邱正勇说:“政委,我要到骑兵连,我就要骑这匹枣红马!”胡剑龙恼怒地对王真理吼了一嗓子:"回去!"胡剑龙和邱正勇回到支队部,地下交通员老赵匆忙走进屋子,不等胡剑龙和邱正勇问话,就说道:“韩庄的小鬼子有动作,根据可靠情报,伊藤大佐要带着小鬼子倾巢而出,明天凌晨包围黄邱山套根据地,跟运河支队决一死战!"邱正勇听了,略一思忖,说道:"当前我抗日军民已经进入局部反攻阶段,伊藤大佐自知难逃失败的命运,要做垂死挣扎。

”胡剑龙兴奋地说:“好呀,他不找我,我还要找他呢,来得正好!”夜幕降临时,运河支队将驻地几个村庄的群众转移出去后,分别隐蔽在周边的庄稼地里。

凌晨四点多,伊藤大佐带着两千多日伪军,包围了运河支队的几处驻地,发起攻击后,才发现村里空无一人,慌忙撤出。

这时候,早已埋伏在村外的战士们,把日伪军切割成一个个包围圈,打得他们抱头鼠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