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法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护理名词解释

护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护理学:以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人人享有保健为战略目标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实践、社会家庭保健、精神卫生咨询和优生优育等。

2.护理管理:指医院各科病区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通过医院护理垂直系统的指挥,保证病员得到各方面的护理,它是保证医院质量的重要因素。

3.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基础,研究护理病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使病员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4.素质:是先天和后天共同融合形成的人的一种心理特征。

5.安慰性语言:在语言交往技巧中护士用语言来安慰病人,语言应缓和,以表示真诚关怀,使病员听到后得到安慰而且感到合理合情。

6.体态语言:指稳重、端庄、文雅大方的体态和立坐行的姿势。

7.健康: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8.医院:治病防病保证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

9.门诊:直接接受病员进行诊治治疗和提供预防保健的场所,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的第一线。

10.病区:住院病人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开展诊疗的护理工作的实践场所,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位。

11.相对湿度:一定体积的空气在一定温度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的量的百分比。

12.噪音:病员不需要并对之产生讨厌心理的声音。

13.医源性疾病:由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造成病员心理和生理上的损害所引起的疾病。

14.清洁:清除物品上的一切污秽。

15.消毒:杀灭和清除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使之减少到不能再引起感染或发病的程度。

16.物理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或光照等物理作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变性或凝固以达到灭菌的方法。

17.潜热:1克水在100摄氏度时变为1克100摄氏度的水蒸气需吸收2255.2焦耳的热,当1克100摄氏度的水蒸气变为1克100度的水时则放出2255.2焦耳的热。

18.生物净化(层流法):使空气通过孔隙小于0.2微米的高效过滤器以垂直或水平式两种气流把微生物隔离在外,使室内空气绝对净化。

注射法的归纳总结

注射法的归纳总结

注射法的归纳总结引言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和药物给予方式,通过将药物或其他物质注入体内,以实现治疗、预防疾病或提供其他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注射法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注射的类型、使用的工具、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注射的类型根据注射部位和注射目的,注射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中,常用于给予小剂量的药物、激素或疫苗。

2.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将药物注射到肌肉中,以便药物可以迅速吸收和发挥作用。

常用于给予大剂量的抗生素、疫苗等药物。

3.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将药物注射到静脉中,使药物可以迅速进入全身循环系统,并迅速发挥作用。

常用于给予紧急治疗或营养支持。

4.脊髓注射(Spinal Injection):将药物注射到脊髓液中,常用于麻醉、疼痛管理或诊断检查。

5.关节注射(Intra-articular Injection):将药物注射到关节腔中,以减轻疼痛、炎症或恢复关节功能。

使用的工具进行注射时需要使用以下工具:•注射器:常见的注射器有1毫升、3毫升和5毫升等容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

•针头:根据注射部位和目的的不同,可选择不同长度和口径的针头。

•消毒酒精或碘酒:用于消毒注射部位和注射器等。

•棉球或纱布:用于清洁及按压注射部位。

操作步骤正确的注射操作步骤如下:1.洗手:在进行注射前,必须先洗手并戴好手套,以确保操作的卫生。

2.准备注射器:将所需药物吸入注射器中,并确保注射器没有气泡。

3.准备注射部位:使用消毒酒精或碘酒清洁注射部位,并等待其干燥。

4.注射:将针头插入注射部位,注射药物,并确保注射器完全被使用。

5.拔针:缓慢拔出针头,并使用棉球或纱布按压注射部位,以避免出血或渗血。

6.处理废弃物:将已使用的注射器和针头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

护士考试名词解释

护士考试名词解释

护理程序: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为护士达到预期目标选择护理的基础,而预期目标是由护士负责制定的被动卧位:病人自身无改变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瘫痪等病人被迫卧位:病人意识清晰,有改变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

医院内感染: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是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明确的感染或疾病。

消毒: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灭菌::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以及细菌的芽孢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措施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

脉搏:随着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收缩,动脉这种有节律的搏动称为脉搏。

呼吸:机体在新城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吸取氧气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血压:是指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一般临床上所谓的血压是动脉血压。

鼻饲法: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经管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及药物的方法。

超声雾化吸入:是应用超声波能,是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

护理学基础各种注射法

护理学基础各种注射法

04
CATALOGUE
注射法并发症及处理
疼痛与出血
疼痛
注射时,应选择适当的注射技术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若患者 感到疼痛,可采取放松、深呼吸 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
出血
注射后,应轻轻按压注射部位, 以减少出血。若出现出血不止的 情况,应采用适当的止血措施, 如加压包扎或冰敷。
局部感染与全身感染
注射的剂量
根据需要注射的药物剂量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容量。
患者的需求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 病情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注 射器和针头。
注射器的使用与保养
01
02
03
04
使用前检查
在使用前应检查注射器的包装 是否完好,有效期是否过期,
以及针头是否完好无损。
正确安装针头
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针头,确 保针头与注射器紧密连接。
正确使用
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说明书正确 使用注射器,避免空气进入注
射器或药液外漏。
保养与存放
使用后及时清洗干净,干燥存 放,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03
CATALOGUE
注射法操作流程
皮下注射法
总结词
皮下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皮下组织的方法,通常用于预防接种、胰岛素注射等 。
详细描述
皮下注射时,应选择皮肤松弛的部位,如上臂、腹部或大腿等,将针头以30-40 度角刺入皮下组织,回抽无回血后注入药物。注射后应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 促进药物的吸收。
注射器的种类与选择
注射器的种类
01
02
03
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一次性使用,用完即弃, 避免交叉感染。
多次使用注射器
可重复使用,适用于需要 长期注射的患者。

护理学名词解释2

护理学名词解释2

护理学名词解释210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于患者体外,通过直接或间接感染途径,病原体从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染。

10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是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103.感染源:指病原微生物自然生存、繁殖及排出的场所或宿主(人或动物)。

104.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感染原传到新宿主的途径和方式。

105.直接接触传播:由以感染的个体直接将病原体传给易感宿主。

106.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媒介传递给易感宿主。

107.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在空气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随气流流动而造成感染传播,也称为微生物气溶胶传播。

108.生物媒介传播:指动物或昆虫携带病原微生物做为人间传播的中间宿主。

109.易感宿主:是指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若把易感者做为一总体,则称易感人群。

110.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111.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112.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的过程。

113.热力消毒法: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

114.潜热;是指当1克100度的水蒸汽变成1克100度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115.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化学药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16.无仅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117.无菌区: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118.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119.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120.隔离:是将传染病患者、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原、切断传播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的目的。

肌肉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注射原则
•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 ②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做好三查七对工作。仔细检查药物,如有 变质、沉淀、混浊、有效期已过或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能应 用。多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 ③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 ④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神经和血管,避开发炎、感染 化脓、硬疤痕及患皮肤病处。 • ⑤药物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立即注射。注射前,排尽空气。 • ⑥进针后,先抽有无回血,静脉注射见回血方可注入药物,皮下 、肌肉注射无回血方可注入药物。 • ⑦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解除病员思想顾虑,取得合作,易于 进针。
注意事项
• 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万一针头折 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全部 埋入肌肉,需请外科医生手术取出。 • 长期作肌肉注射的病员,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 生。 • 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 • 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 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 避免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及旧针眼处注射。淤血及血肿 部位亦进行注射。
肌肉注射法
神经内科(内三科)
• 肌肉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 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目的
• 注入药物操作步骤• Nhomakorabea•• • • • • • • •
1、 戴口罩洗手 2、 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75%酒精、2%碘酒 、无菌镊子缸及镊子、无菌棉签 缸及棉签、弯盘、无菌注射器、注射药物、启瓶器、砂轮、注射卡片、污物缸、 洗手筒及毛巾 3、 推治疗车携用物至病人床旁 4、 核对姓名、床号(与病人及床头卡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检查药物是否过期,检查药物有无浑浊、沉淀,瓶口有无松动、裂痕 5、 向病人解释目的,取得合作 6、 如药液为安瓶:酒精消毒安瓶,砂轮,用砂轮划痕,再用酒精消毒安瓶划痕部 ,用手掰开安瓶,棉签缸的开、关及镊子的使用正确 7、 如药液为密封瓶:消毒启瓶器,铝盖,启铝盖,消毒瓶塞 8、 消毒方法正确;取棉签:棉签缸的开、关及镊子的使用正确; 9、 取注射器,检查注射器有效期,是否漏气; 10、 抽吸所用药液,剂量准确,抽药方法正确;

各种注射法

各种注射法
各种注射法
宁医大总院护理部
第一节注射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各种注射法的部位和方法
2.了解PICC的使用和维护。
3.掌握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和急救措施。
第一节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
概念: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
方法
[目的] [部位]
1.过敏实验前臂掌侧下段
2.预防接种上臂三角肌下缘
3.局部麻醉需麻醉的局部
大都突然发生,约半数以上病人在接受病因抗原5分钟内出现症状。10%的病人起于半小时以后;极少数病人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出现。
过敏性休克
病情评估
过敏性休克
急救措施
过敏性休克
肾上腺素:0.5-1mg皮下注射,小儿每次1/1000的浓度,0.02-0.025mg/kg,如不见效,10-15分钟内重复注射
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推注或肌注;甲基强的松龙100-300静脉注射。
(1)揭贴膜:应由下至上,“0”撕出,以防导管拖出
(2)消毒:75%乙醇和碘伏从里向外环形各消毒3遍,直径达20cm
(3)变换导管圆盘位置,重新敷料固定
贴膜的固定
更换肝素帽
更换方法:
(1)用纱布取下原有肝素帽,弃置
(2)用酒精棉片或酒精棉球(不可过湿),包裹连
接器螺旋部分用力正反摩擦消毒10次以上
放置在无菌纱布上
2.进针:嘱病人握拳,针头斜面向上针头呈15~30度
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
向潜行刺入
3.查回血注药
4.拔针按压
[注意事项]
1.静脉选择:粗直、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
长期给药——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2.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

各种注射法

各种注射法

各种注射法【基础知识】一、概念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的方法,以达到诊断、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皮内注射(ID):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技术。

皮下注射(H):是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入皮下组织的技术。

肌内注射(IM):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二、注射原则(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1.操作环境整洁,符合无菌技术要求。

2.注射前护士应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注射后再次洗手。

3.无菌注射器的空筒内面、活塞、乳头及针头的针梗、针尖,均应保持无菌。

4.消毒注射部分皮肤,并保持无菌。

常规消毒法:用棉签蘸安尔碘,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径应在5cm以上,待干后,方可注射。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1.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在注射前、中、后均仔细查对。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有混浊、沉淀、变色、变质、药物已过有效期,以及安瓿有裂痕等现象,则不可应用。

3.如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应注意查对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1.注射用物应做到一人一套,包括注射器、针头、棉垫、止血带。

2.所有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一次性物品按规定进行分类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四)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黏稠度、刺激性的强弱,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一次性注射器应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包装密封好。

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痕,不漏气;针头应锐利、无钩、无弯曲;注射器和针头必须衔接紧密。

(五)选择合适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部位应防止损伤神经核血管。

局部皮肤应无损伤、炎症、硬结、瘢痕、皮肤病。

长期注射的病人,应经常跟换注射部位。

(六)注射药液现用现配注射药液应在规定注射时间前临时抽取,以防药液效价降低或被污染。

(七)排尽空气进针前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以防空气进入血管形成栓塞;排气时应注意防止浪费药液。

(八)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根据注射法的不同,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注意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注射部位。

注射给药法

注射给药法

(7)再次核对,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确保给药准确与安全 整理并清洁用物,观察病人反应
谢 谢 大 家
肌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向病人解 释目的及方法 (2)选择注射部位,协助病人摆好体位 (3)常规点酒、酒精消毒皮肤 (4)再次核对,排气 要点说明 #确认病人,取得合作 #需长期肌内注射者,要有计划地更换注射 部位。病人体位应使肌肉放松以减轻疼痛 #防止注射部位感染 #确保安全与准确给药
要点说明
#确认病人,取得合作 #忌用碘类消毒,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 的观察 #防止进针角度过大
(4)带针头斜面进入皮内后,左手拇指 固定针栓,右手推0.1药液,见圆形隆 起的皮丘,拔出针头
(5)再次核对,记录皮试的时间 (6)整理用物,嘱咐病人不可远离病 区,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7)15~20分钟后,观察皮试结果, 将结果告知病人和家属,并记录在医 疗文件上
(二)皮下注射法
• 皮下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内的 注射法。部位的选择应选神经少,组织松 弛状态良好,血管较深,无骨突隆的部位。 常用部位为上臂外侧、大腿前侧、外侧, 下腹部组织及肩胛下方
【目的】 (1)常用于不易经口服给药,或要求较口服给药产 生作用迅速而又较肌内或静脉注射吸收慢的情况, 如胰岛素、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注射。 (2)局部给药,如局部麻醉。 (3)预防接种各种疫苗、菌苗等。 【评估】 (1)病人的用药史与过敏史。 (2)注射部位的组织状态(有无皮疹、瘢痕、炎症、 硬结等) (3)病人对皮内注射目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及心理反 应 (4)药物的性质。
注射给药法
注射给药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液 注入体内,达到全身疗效的方法。 注射给药相对于口服和吸入给药, 有其不可比拟的优点,如药物吸收 快,血药浓度升高迅速、身体对药 物吸收量较高。

注射法

注射法

课堂小练习 请问:下列哪种皮肤可以做皮试?



课堂小练习 请问: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做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做法是()
1 注射时固定肢体 2 选择臀大肌注射 3 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4 注射部位交替使用 5 注射时固定针头
课堂小练习 请问: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做肌内注射时,不恰当的做法是()
1 注射时固定肢体 2 选择臀大肌注射 3 勿将针梗全部刺入 4 注射部位交替使用 5 注射时固定针头
原因
回血
溢出
皮肤隆起
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

皮下

针头斜面一半穿破对侧血管壁 有
深层组织 无
针头进入深层组织

深层组织 无
疼痛感 有 有 有
总结
皮内注射 ID 皮下注射 IH 肌内注射 IM 静脉注射 IV
总结
注射法
部位
进针角度
皮内注射 ID 前臂掌侧下段

皮下注射 IH 上臂三角肌下缘 30~40°
骨盆解剖知识
尾骨
肌内注射 IM 十字定位法
示意图
体表位置
肌内注射 IM 联线法
示意图
体表位置
肌内注射 IM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示指中指法 以病人自己的手指宽度
肌内注射 IM 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法
一般成人髋关节下10cm至 膝关节上10cm宽7.5cm的范围
肌内注射 IM
肌内注射 IM 注意点一、进针深度一般为针梗的2/3,但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
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因其臀大 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应选择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1、皮内注射法 评估及准备:
“王阿姨,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X,能告诉我您 的名字吗?”

药物、注射口服

药物、注射口服

药物、注射、口服名词解释题注射法: 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雾化吸人疗法: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因此在用药前作过敏试验。

曾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而超过7天者,如再使用,须重作过敏试验。

皮试阳性者可采用脱敏注射法。

四、简答题药物分类保管的原则。

答:病区药物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妥为保存。

(1)容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放阴凉处,如维生素c、氨茶碱等。

针剂放盒内用黑纸遮盖,如盐酸肾上腺素等。

(2)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如乙醇、过氧乙酸、糖衣片、酵母片等。

(3)容易被热破坏的药物,须放在冰箱内保存,如疫苗、胎盘球蛋白、抗毒血清和青霉素皮试液等。

(4)容易燃烧的药物,应放在远离明火处,以防意外,如乙醚、环氧乙烷和乙醇等。

简述超声波雾化器的原理。

答:当超声波发生器输出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声能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雾化罐内的液体,使药液表面的张力和惯性,受到破坏,成为微细的雾滴喷出,通过导管随病人吸气而进入呼吸道。

做TAT试验,结果不能肯定时怎么办?答:若试验结果不能肯定时,应在对侧肢体的前臂内侧用生理盐水作对照试验,如出现同样结果,说明是阴性。

当确定为阴性后,将余液0.9ml作肌内注射。

经试验结果证实为阳性反应时,须用脱敏注射法。

试述雾化吸入疗法的目的。

答:雾化吸人疗法的目的有:①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痰,减轻咳嗽,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②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③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在胸部手术前后。

④湿化呼吸道,配合人工呼吸器使呼吸道湿化。

⑤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叙述臀大肌注射两种定位方法。

答: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刺伤坐骨神经,定位方法有两种:①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肌肉注射十字法名词解释

肌肉注射十字法名词解释

肌肉注射十字法名词解释肌肉注射十字法是一种用于给患者进行肌肉注射的技术方法。

在进行肌肉注射时,医务人员通常会选择注射点位,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药物或其他液体注射到患者的肌肉组织中。

而肌肉注射十字法则是一种常用的注射技术,它的名字来源于注射时所形成的注射点和注射针的交叉形状。

具体来说,肌肉注射十字法的步骤如下:1. 首先,医务人员会选择合适的注射点位。

常见的注射点位包括臀部外上象限、大腿外侧中上部、上臂三角区等。

2. 在确定注射点位后,医务人员会对该区域进行皮肤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接下来,医务人员会拿起注射器,将注射针插入皮肤,并以约90度的角度将针头插入肌肉组织中。

4. 当针头插入肌肉组织后,医务人员会先抽取一些血液,以确保针头没有进入血管。

然后,医务人员会缓慢地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肌肉中。

5. 在注射完成后,医务人员会小心地拔出针头,并对注射点位进行轻轻按压,以帮助止血和减少药物外渗。

肌肉注射十字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易行,注射效果较好。

通过交叉注射点和注射针的方式,可以增加药物在肌肉组织中的分布范围,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减少注射点位的疼痛和不适感。

然而,肌肉注射十字法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医务人员在选择注射点位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体型和注射药物的特性等因素。

其次,注射时需要注意避免神经和血管的损伤,以及对注射点位进行适当的旋转,以减少肌肉组织的损伤和疼痛。

此外,在注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药物的温度和浓度,以及注射速度的控制,以确保注射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之,肌肉注射十字法是一种常用的肌肉注射技术,通过交叉注射点和注射针的方式,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在实施该技术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注射点位、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并注意注射过程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注射法

注射法

4.一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射器,示指固定针 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 30°-40°,快速将针
梗的1/2-2/3刺入皮下(进针不宜过深以免刺入肌层) 5.松开蹦皮肤的手, 抽动活塞,如无回 血,缓慢推注药液 (确认针头未刺入 血管内) 6.注射毕,用干棉签 轻压针刺处,快速 拔针后按压片刻 (压迫至不出血为止) 7.再次查对,安置病 人,整理床单位,清 理用物,洗手并记录 (用物严格按消毒隔 离原则处理)
2.用物准备 注射盘内加2-5ml注射器,6-7号针头,注
射卡及按医嘱准备药液。
3.病人准备 病人理解注射目的,能积极配合,取舒适体 位并暴露注射部位。
4.环境准备 备物环境按无菌操作要求 进行;注射环境安静,整洁,光线适宜,必 要时遮挡病人。
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按医嘱准备药液(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3.2岁以下婴幼儿因臀肌较薄,如在其臀部反复 注射,可能导致臀肌纤维化而肌肉挛缩,另外
还可能损伤坐骨神经,故不宜选用臀部肌肉注射。
4.若注射过程中针头折断,应嘱病人保持原 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并尽快 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入肌 肉,立即请外科医生处理。
5.对需长期肌肉注射者,应交替使用注射部 位,并用细长针头,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如 因长期多次注射引起局部硬结,可采用热敷,理 疗等处理。
连线,其外
骶尾部
上1/3处为
注射部位。
十字法”
“联线法”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该处神经,血管 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定位方法有两种:
1.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 缘处,在髂嵴,示指, 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 角区域,其示指与中 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 区。

注射法的名词解释

注射法的名词解释

注射法的名词解释
注射法是一种把有效成分直接注入体内的药物给药方法。

它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形式,是传统口服药物的替代方法。

注射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使药物迅速达到目的组织,生物利用率高,将有效成分由肝脏少受干扰地直接进入血液中,较快地达到预期的药效。

它还可以使药物在体内稳定,从而延长药效时间,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特殊疾病,或者对某些慢性疾病进行长期治疗。

注射法的缺点在于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可能因为频繁使用而造成药物残留,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注射法的实施方法有多种,如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等。

其中,静脉注射是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药物迅速进入血液,但也有可能造成某些不良反应,因此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皮下注射可以有效减少皮肤反应,但是药物吸收不够快,而肌内注射虽然安全,但药物的吸收速度较慢,而且需要把药物注射到具体的部位,所以也需要注意。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基础护理名词解释

1.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维护、增进、恢复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

2.护理: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3.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安适状态。

4.自护:又称自我护理,护理理论家奥瑞姆的术语。

指个体所独立完成地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的,旨在维护和促进个体完好健康状态而进行的一种习得的、目标指向性的自我照顾活动。

5.全补偿护理系统:当病人没有自理能力时,护士给予全面帮助,以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求。

6.部分补偿护理系统:当病人有能力满足自己部分的自理需求时,护士依据病人自理能力的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7.支持-教育系统:指患者对一些治疗性自护需求是能自己完成的,或需要学习去做并能学会的,但没有帮助就不能完成。

8.刺激:能使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变化称为刺激。

9.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10.成长: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11.发展:又称发育,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的。

12.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和心里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13.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14.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映。

它是一个综合性、动态性、决策性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

15.护理评估:指有系统、有组织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的过程,目的是明确服务对象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是确立护理判断和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的基础。

16.护理诊断: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章节试题:给药4

初级护师考试基础护理章节试题:给药4

填空题1.药物保管原则上规定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

内服药为( 蓝)色边、外用药为( 红)色边、剧毒药为( 黑)色边。

2.给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 疗效)和( 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

3.皮内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呈( 5 )角刺入。

4.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呈( 30~40)角,迅速将针头的(针梗的1/2~2/3 )刺入。

5.肌内注射时,针头与皮肤呈( 90)角,迅速将针头的( 1/3 )刺入。

6.超声波雾化的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 调节).霉滴小而( 均匀),药液可随着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 支气管)和( 肺泡)。

7.静脉注射肘部常用的静脉是( 四肢浅)静脉、( 头皮)静脉和( 股)静脉。

8.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保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 由远心)端后( 到近心)端,由( 小)到( 大)地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9.防止药物过敏,在使用高致敏性药物前,应该询问( 用药史)、( 过敏史)和( 家族过敏史),并做过敏试验。

10.青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 200~500U )青霉素为标准。

11.链霉素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 2500U )链霉素为标准。

12. TAT过敏试验溶液为,每ml含( 150U )TAT为标准。

13.青霉素过敏者出现血淸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 7~14 )天内发生。

临床表现和(血清病)相似。

14.以前曾用过TAT而超过( 3)天者,如再使用,须重作过敏试验。

名词解释1. 口服给药法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2.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3.皮内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皮内的方法。

4.皮下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5.肌内注射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6.雾化吸人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法名词解释
注射法是一种将药物或其他液体通过注射器等设备直接注入人体体内的方法。

注射法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提供营养、注射疫苗等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注射法名词的解释:
1.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针头直接注入静脉血管。

静脉注射可以快速将药物送达全身,起效迅速,适用于紧急情况或需要迅速效果的治疗。

2. 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肌肉中。

肌肉注射可以使药物迅速吸收,并逐渐释放到全身。

常见的肌肉注射部位有臀部、大腿外侧等。

3. 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皮下组织中。

皮下注射一般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药物吸收缓慢且稳定。

4. 脊髓腔注射(Intrathecal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脊髓腔。

脊髓腔注射常用于脊髓脑膜炎、麻醉等治疗。

5. 膀胱注射(Intravesical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膀胱内。

膀胱注射可以用于治疗膀胱炎、肿瘤等疾病。

6. 关节腔注射(Intra-articular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关节腔中。

关节腔注射可用于治疗关节疾病,如关节炎、关节损伤等。

7. 深静脉注射(Deep Vein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深静脉中。

深静脉注射一般使用导丝等设备,适用于投药在深静脉系统所需的场合。

8. 局部注射(Local Injection):将药物或液体注射到局部病变区域。

局部注射主要用于局部治疗,如皮下、皮内注射等。

注射法在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药物的直接输送,提高药物的效果和吸收速度,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被分解和代谢的过程。

然而,注射法也有一定的风险和限制,如可能引起感染、出血、注射部位疼痛等副作用,所以在注射前应注意消毒、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