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数据与结构(教案)-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课件(教科版2019必修1)
3.3 数据与系统(教案)-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课件(教科版2019必修1)
则以像素为单位 label = bel(win, text="旅游路线设计 器 ",font=(' 宋 体 ',20, 'bold italic'),bg="#7CCD7C",
# 设置标签内容区大小 width=30,height=5,) label.pack() win.mainloop() 【分析】 label = bel(win, text="旅游路线设计 器 ",font=(' 宋 体 ',20, 'bolditalic'),bg="#7CCD7C", width=30,hei ght=5,) • Text:设置文本 • Font:设置字体,字号等 • Bg:设置颜色 • Width:设置宽度 • Height:设置高度 Button 按钮控件 【实现代码,并说明其功能】 from tkinter import messagebox
window = Tk()
# 调用 mainloop()显示主窗口
window.mainloop() Label 标签控件 【实现代码,并说明其功能】 import tkinter as tk win = () win.title("Python") win.geometry('400x200')
口功能,由教师控件代码 初步应用,激
进行分析。
发学生的学习
#禁止调整窗口大小
兴趣,并进一
root.resizable(0,0)
步学习代码控
#在窗口上建一个“添加线路”按钮
件。
Button(root,text=" 添 加 线 路
3.2数据与结构-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学设计
-时间管理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的问题,容易拖延和漏掉任务,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督。
-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沟通和协作能力较弱的问题,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算法与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数据与结构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
1.理解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提高信息素养。
2.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解算法与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算法,提高算法与程序设计能力。
-参加在线课程:选择一门适合自己水平的在线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按照课程进度学习,积极参与讨论和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练习编程题目:在数据结构与算法竞赛平台上,选择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编程题目,通过编程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算法应用能力。
-加入社区和论坛:在数据结构与算法相关的博客和论坛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学习,与其他学习者交流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让学生能够随时查阅和复习所学知识。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数据结构示意图、算法演示视频等,以直观地展示数据与结构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和链接,如在线编程平台、数据结构算法库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3.2数据与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教学视频:数据结构的教学视频,涵盖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如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的特点及使用方法等,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阅读拓展书籍,了解数据结构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方法。
2.设计案例研究,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实施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使用方法;
4.利用实验、游戏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直观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5.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动画、实物模型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如“什么是线性结构?它有哪些特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疑问等提交至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为课堂学习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意识。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解题思路和编程技巧。
-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为学生提供改进方向和策略。
-及时反馈作业评价结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3.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前自主探索、课中强化技能和课后拓展应用各阶段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首先,学生在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分类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说明我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能需要更加生动、具体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据结构的应用。
3-2数据与结构 课件 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type(13.5) 含小数部分
type(“hello”) 字符串 布尔 单引号、双引号和三单/双引号 (str) (bool) (单引号和双引号中的字符序列 必须在一行上,而三引号内的字 符序列可以分布在连续的行上。)
type(1==2)
True(真)和False(假)>0
快递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
思考:订单中有哪些数据?
订单数据
商品名称
python对应 数据类型
字符串类型
商品数量 整数类型
商品总价 浮点数类型
orderlist = [“23476181413xxx”,”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34.66]
一、数据类型
二、复合数据类型
元组(tuple)
StuInfo0=('一班', 16) StuInfo1=('二班', 17)
集合{ set }
StuSet={StuInfo0,StuInfo1}
列表[ list ]
StuList=[10, 'file', 2.0]
字典{ dict }
dictionary={'a':1, 'b':2, 'c':3}
列表
订单汇总,也可以按订单产生的先后顺序组成一个列表(列表里的项是有顺序编号的):
第三单元
教科版(2019)必修一
3.2数据与结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各种数据 类型
能够区分简单数 据类型与复合数 据类型
熟悉队列的概念 和特点,能够使 用Python语言对队 列进行操作
一、数据类型
(一)简单数据类型
type(8)
3.2数据与结构-【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3单元认识数据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项目包含“任务一探究网购订单处理”和“任务二探究快件配送过程”两个任务。
任务一包含两个活动:“活动1了解订单数据”,“活动2编制订单数据处理程序”。
任务二包含三个活动:“活动1了解快件派送线路”,“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活动3规划取快递最快路线”。
任务一是让学生通过“活动1”,亲身体验数据的类型:字符串、数值(整数、浮点数)、布尔型(逻辑值),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基本处理方式;通过“活动2”,以队列为例(Python中以列表实现),认识和掌握数据结构是对数据间关系的抽象和组织,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两个活动相互关联,前者主要是对数据的简单类型建立感性认识,后者是对简单数据类型进行组织和结构化(成为复合数据类型),以便与实际应用更好对接,建议任务一安排1课时。
任务二有三个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活动1”,了解快递派送线路,领会可将快递(货物)运送的线路抽象为“树”结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再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而是一对多的非线性关系)。
二是通过“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领会将物流网络抽象为“图结构”,认识“多对多”的关系。
三是通过“活动3”,了解图的遍历,善于将深度优先遍历转化为树形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最短用时。
建议任务二安排1课时。
通过两个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数据的简单类型,了解数据结构(列队、树、图)及其应用和简单操作【教学建议】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工具,不同类型的数据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编码方式不一样,因此适用的运算也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零散的小规模的数据,往往还要用一定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如集合、队列、栈、树、图),实现更复杂的结构,与实例应用对接。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类型,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等,并了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2.学习分析实际问题,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查找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一个生活实例“图书馆图书管理”作为导入,提出问题:“如何高效地管理和查找图书?”引导学生思考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3.教学过程:
(1)展示图书馆图书管理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的背景。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法规意识。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数据结构知识和技能为核心,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教学过程:
(1)介绍线性表的概念、特点和操作方法,如插入、删除、查找等。
(2)通过实例讲解栈和队列的应用场景,如火车票售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3)分析不同数据结构的优缺点,指导学生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做出选择。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实际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进行解决。
(2)运用案例分析、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结合编程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据结构及其操作方法,提高编程能力。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
3.设计分层次的编程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应用。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供半成品代码,降低学习难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难度,提高挑战性。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如图书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分析并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栈和队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打印机任务调度等。
3.小组合作项目: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迷宫问题、八皇后问题等,共同设计解决方案,并编写程序实现。
-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合作,确保每位成员都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任务:
1.编程实践:布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编程题目,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2.答疑解惑:在学生编程过程中,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优秀展示:挑选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享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排队、购物结账等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是否有什么规律?这些规律与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有何关系?”
2.生活实例:通过展示生活中排队、查找等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与结构。
3.引入概念:简要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数据元素、数据项、线性结构等,让学生对数据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2.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2. 作业反馈:
- 对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批改,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给出正确答案及解析。
- 针对编程题,检查代码的正确性、逻辑性和效率,提出优化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编程能力。
- 对研究报告进行详细批改,评价学生的研究方法、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给出改进意见。
- 综合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对表现不足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建议。
- 常见数据结构类型:线性结构(如线性表、栈、队列等)、非线性结构(如树、图等)。
2. 线性表
-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是由零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
- 线性表的存储方式: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
3. 栈
- 栈的定义: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只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 图结构在社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 填空题: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填空题,巩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 选择题:完成课后练习中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线性结构、栈、队列、树、图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 简答题:回答课后练习中的简答题,解释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编程题:根据课堂所学,实现以下数据结构及相关操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
4.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协作效率低等问题。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动机各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1.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总结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2.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数据结构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
4.课后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数据结构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知识讲授:
-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展示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结合实际编程案例,讲解每种数据结构的使用场景和优势,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结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实践操作:
-设计梯度性的实践任务,从简单的数据结构操作到复杂的实际问题解决,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学科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编程知识和算法,但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具体应用可能较为陌生,需要从实际案例入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2.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于数据结构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培养。
4.拓展阅读与思考:
-推荐阅读与数据结构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了解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1.现实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模拟超市商品管理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数据结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提出一系列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
3.2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一、案例背景
在2022-2023学年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的第三单元“数据与结构”第二课时中,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教学挑战: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我还计划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和编程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活动,我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Hale Waihona Puke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在本次教学中,我期望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栈、队列、列表等,并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应能够理解数据结构在算法设计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不同的数据结构对算法性能的影响。此外,我还希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编程语言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并能够运用这些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例如,在讨论如何实现一个数据结构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例如,在实现一个数据结构后,我会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思路和做法,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教科版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全套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1 信息技术概述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影响1.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理解软件的分类和作用1.3 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二章:网络与通信2.1 计算机网络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2.2 互联网应用学习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等理解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2.3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第三章:程序设计基础3.1 程序设计概述了解程序设计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3.2 算法和数据结构学习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3.3 编程实践学习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完成一些简单的编程练习第四章:数据库技术4.1 数据库基础了解数据库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4.2 数据表和查询学习数据表的创建和管理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查询语句4.3 数据库应用学习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方法完成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实例第五章:多媒体技术5.1 多媒体概述了解多媒体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应用5.2 图像和音频处理学习图像和音频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多媒体编辑软件5.3 视频处理学习视频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第六章:信息素养与伦理6.1 信息素养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重要性学习如何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6.2 信息技术伦理探讨信息技术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使用态度和行为6.3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七章:电子表格与数据分析7.1 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学习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数据录入、编辑和格式设置的方法7.2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习数据排序、筛选和汇总的方法掌握电子表格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7.3 数据分析工具了解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学习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实例第八章:演示文稿制作8.1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学习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幻灯片制作、编辑和展示的方法8.2 演示文稿设计学习演示文稿的设计原则掌握美观、简洁的演示文稿制作技巧8.3 演示文稿的应用了解演示文稿在各种场合的应用完成一个具体的演示文稿制作任务第九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9.1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流程9.2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9.3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例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项目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第十章:与智能技术10.1 概述了解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0.2 常见的智能技术学习常见的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了解智能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0.3 伦理与社会影响探讨使用中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使用态度和行为第十一章: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11.1 信息系统概述理解信息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组成部分学习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管理方法11.2 信息管理基础掌握信息管理的任务、过程和工具学习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的基本方法11.3 信息系统的应用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政府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信息系统对组织运营的影响第十二章: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12.1 网页设计基础学习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12.2 网站建设流程了解网站规划、设计、开发和维护的整个流程学习使用网页制作软件和网站管理工具12.3 动态网页技术学习动态网页编程语言,如PHP、Python等掌握数据库连接和动态内容展示的技术第十三章:开源软件与自由软件13.1 开源软件概述理解开源软件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学习开源软件的获取、使用和贡献方法13.2 自由软件运动了解自由软件的概念和历史探讨自由软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3.3 开源软件项目的参与学习如何参与开源软件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软件开发技能第十四章:大数据与数据挖掘14.1 大数据概述理解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和应用领域学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挑战14.2 数据挖掘技术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算法14.3 大数据应用案例了解大数据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大数据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十五章: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15.1 创新思维与创新工具学习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创新工具,如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的使用15.2 信息技术与创新探讨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创新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项目15.3 信息技术与创业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学习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和平台进行创业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全套的十五个章节。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和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和结构教学设计3.2数据与结构本节内容按2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简单数据类型与线性数据结构。
教学难点】线性数据结构。
教学过程】一、引入学生预,阅读第56、57页“任务一探究网购订单处理”之“活动1了解订单数据”,填写第57页的表3.2.1.教师检查,并评讲填写情况,引出数据类型。
表3.2.1网购中的订单数据网站名称某电商网站订单中的数据商品名称单价数量姓名Python中对应的数据类型字符串浮点型整型字符串日期型布尔型(逻辑型)高中生学籍网出身日期是否团员二、数据类型1.认识Python简单数据类型在Python语言中,简单数据类型有整数(int)、浮点数(float)、字符串(str)、布尔(bool)等数据类型。
教师示范操作】type(8)。
#type()函数返回数据的类型class 'int'。
#返回'int'类型type(3.14)class 'float'。
#返回'float'类型type('Thank you!')class 'str'。
#返回'str'类型type(True)class 'bool'。
#返回'bool'类型2.相识Python复合数据类型在Python语言中,复合数据类型有元祖(tuple)、集合(set)、列表(list)、字典(dict)等。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和结构教学设计①元祖例如,某用户预订了商品编号为“IDxxxxxxx”、单价为15.68元、数量为36,可将这3个不同类型的简单数据组织成一个复合数据类型——元祖。
记作:BookInfo0=("IDxxxxxxx",15.68,36)另外一用户预订了商品编号为“IDxxxxxxx”、单价为20元、数目为2,可记作:BookInfo1=("IDxxxxxxx",20,2)BookInfo0=("IDxxxxxxx",15.68,36)type(BookInfo0)class 'tuple'。
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同步备课系列(教科版2019必修1)
最后,我发现学生在课后拓展学习方面缺乏动力和方向。为了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拓展,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推荐,如阅读材料、视频资源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1.教学重点: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常见数据结构的实现: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掌握它们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3)算法的基本概念:了解算法的含义、特点和分类,掌握常见排序和查找算法。
(4)算法的评价:理解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学会分析算法的好坏。
-视频资源:推荐学生观看《算法可视化》系列视频,通过动画和图形的方式,直观地理解算法的执行过程和数据结构的变化。
-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开源项目或编程竞赛,如LeetCode、Kaggle等,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拓展要求: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文、博客等,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
(2)实验操作:安排实验室课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实现常见数据结构,加深对数据结构的理解。
(3)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数据结构设计师、算法分析师等,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教师将制作精美的PPT,展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流程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内容逻辑关系
①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数据结构是组织和存储数据的方式,包括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
3.2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_教学设计教科版必修1
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数据与计算《3.2 数据与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不同的数据类型,以及它们的特点。
(2)熟悉队列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1)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对队列进行操作。
(2)能够比较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并会选用合适的数据结构组织数据来解决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地学习和使用信息、参与信息的态度。
(2)通过完成活动,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机语言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感受编程的价值从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线性数据结构的数据间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复合数据类型;学会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对问题抽象组织,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项目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实践体验法、自主探究法。
【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约瑟夫问题”,提出问题:1.为什么约瑟夫和他的朋友,最后能活下来呢?2.约瑟夫和他的朋友,一开始要站在什么位置才能逃避死亡?二、学习目标【项目主题】网络购物【项目目标】通过项目活动,认识相关数据的组织方法,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理解几种典型的数据结构,为利用数据、实现数据的价值做准备。
队列:熟悉队列的概念和特点,能够使用Python语言对队列进行操作。
【项目任务】探究网购订单处理三、活动1 了解订单数据在当今信息时代,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购物方式。
在网上购物时,在我们提交订单后,网页上就会显示订单数据,请你参照图所示的订单数据填写如下表内容。
【数据类型】(一)简单数据类型1整数(int):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2.浮点数(float):浮点数由整数与小数部分组成。
3.字符串(str):(1)字符串就是文本,可以是字母、数字或符号。
(2)字符串两端需加引号('或”)。
(3)输出时原样显示引号中的内容。
3.2数据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
(三)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例如,在讲解排序算法时,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需要讨论并选择一种合适的排序算法对给定的数据进行排序。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习的效果。
3.问题导向: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数据结构的知识。通过提出一系列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5.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讲授新知
讲授新知是教学的核心环节。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会系统地讲授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结构。
首先,我会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的组织、管理以及信息的有效传递。接着,我会讲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各个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2数据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的3.2数据与结构章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数据与结构是核心内容,涉及数据的组织、管理以及信息的有效传递。本章节旨在让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数据与结构-【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
教科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1数据与计算第3单元认识数据3.2数据与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项目包含“任务一探究网购订单处理”和“任务二探究快件配送过程”两个任务。
任务一包含两个活动:“活动1了解订单数据”,“活动2编制订单数据处理程序”。
任务二包含三个活动:“活动1了解快件派送线路”,“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活动3规划取快递最快路线”。
任务一是让学生通过“活动1”,亲身体验数据的类型:字符串、数值(整数、浮点数)、布尔型(逻辑值),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的基本处理方式;通过“活动2”,以队列为例(Python中以列表实现),认识和掌握数据结构是对数据间关系的抽象和组织,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两个活动相互关联,前者主要是对数据的简单类型建立感性认识,后者是对简单数据类型进行组织和结构化(成为复合数据类型),以便与实际应用更好对接,建议任务一安排1课时。
任务二有三个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活动1”,了解快递派送线路,领会可将快递(货物)运送的线路抽象为“树”结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再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而是一对多的非线性关系)。
二是通过“活动2”,了解物流网络,领会将物流网络抽象为“图结构”,认识“多对多”的关系。
三是通过“活动3”,了解图的遍历,善于将深度优先遍历转化为树形结构进行分析,并计算最短用时。
建议任务二安排1课时。
通过两个任务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数据的简单类型,了解数据结构(列队、树、图)及其应用和简单操作【教学建议】计算机是处理数据的工具,不同类型的数据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编码方式不一样,因此适用的运算也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许多零散的小规模的数据,往往还要用一定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如集合、队列、栈、树、图),实现更复杂的结构,与实例应用对接。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3.2数据与结构 课件 2023—2024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复合数据类型
列表 01
用"[ ]" 标识 列表是可变的,列表中的元素是有序的。
List=[1,2,3,4,5]
复合数据类型
字典 02
用"{ }"标识,字典是可变的,由索引 (key)和它对应的值value组成。 Dict={ ‘a’:1,‘b’:2,‘c’:3}
复合数据类型
用"( )"标识,内部元素用逗号隔开 元组是不可变的,元组中的元素是有序 元组 03 的。 Tuple=(1,2,3,4,5)
➢进 阶 训 练
A 1.数据结构是指(
A.数据元素的组织形式
C.数据定义
) B.数据类型 D.数据存储结构
➢进 阶 训 练
B 2.树形结构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
)的
关系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没有关系
➢进 阶 训 练
3.以下结构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没有逻辑关系的是
(C )
A.树结构
B.图结构
线
性结
构
线性数据结构又称为线性表,在线性数据结构中:
首元素没有前趋元素 尾元素没有后继元素 其他元素都只有一个前趋元素和一个后继元素。
线性结构中最常用的 是栈和队列
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
尾元素
后继元素 当前元素 前趋元素
首元素
队列
进队
出队
队列是一种有限制的线性结构, 它的数据元素只能在一端依次添 加(进队) 在另一端依次删除(出队)。
04
01
认识简单数据类型和复合数据类型
02
学习目标
Learning Objectives
03
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2数据与结构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提出了几个与数据结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答案。例如,我提问:“线性结构有哪些应用场景?树状结构和图形结构分别有哪些应用场景?”学生分组讨论后,纷纷举手发言,分享了自己的见解。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总结归纳
五、案例亮点
1.结合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兴趣:通过设计真实的案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和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
2.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讲授新知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编程练习,让学生亲手实现数据结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环节之后,我开始讲授新知。首先,我介绍了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图形结构。然后,我分别讲解了这些数据结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在讲解线性结构时,我以“购物车”为例,解释了如何有效地存储和检索购物车中的商品信息。在讲解树状结构时,我以“家谱树”为例,展示了树状结构在表示家族关系中的应用。在讲解图形结构时,我以“社交网络”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图形结构分析人际关系。
此外,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编程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的添加、删除、查找和排序等功能。通过这些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一方面,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编程练习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课后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数据与结构(教案)-高一信息技术同步教材配套教案+
课件(教科版2019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数据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结构的相关概念;
3. 理解数据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作用,学会使用数组来存储数据;
4. 具备基本的数据结构分析、设计、实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
2. 数据的存储方式;
3. 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4. 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5. 基本数据结构:栈、队列和链表。
三、教学过程
1.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
1.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据的概念和分类;
1.2 老师要求学生回答有关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问题并进行解答;
1.3 老师讲解数据的分类,包括:数字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布尔型数据、对象型数据等。
2. 数据的存储方式
2.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据的存储方式;
2.2 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数据的存储方式,包括: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
2.3 老师要求学生回答有关数据存储方式的基本问题并进行解答。
3. 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3.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3.2 老师以代码示例的方式,介绍如何定义和使用数组;
3.3 老师布置练习,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实现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3.4 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4. 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4.1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4.2 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数据结构的概念和作用;
4.3 学生练习数据结构的设计,包括分析、设计和实现;
4.4 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5. 基本数据结构:栈、队列和链表
5.1 老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解栈、队列和链表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5.2 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并在实践中实现栈、队列和链表的操作;
5.3 学生交流并解答问题。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数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问题;
2. 学生能进行数组的定义和使用,实现常用的操作功能;
3. 学生能够进行基本数据结构的分析、设计和实现;
4. 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栈、队列和链表,并能解释其基本操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
1. 自学法: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2. 实践法:学生通过练习实现相关功能;
3. 交流法:学生在交流中提高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