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d9b62f4b73f242336c5fae.png)
10春学期09计算机班、09中专班期中试卷哲学与人生I 哲学相关知识链接一、单项选择(18*2=36)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2.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B.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C.一切从美好的理想设计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D.一切从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3.“实事求是”一词源于东汉史学家﹙﹚撰写的《汉书·十三王传》,但赋予科学内涵的当代伟人是﹙﹚A.司马迁毛泽东 B.班固毛泽东 C.司马迁邓小平 D.张衡孙中山4.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A.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B.天体运动C.自然变化D.人类活动5. 哲学上所讲的规律是:﹙﹚A.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思维规律6. 人生行动是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实现﹙﹚的过程.A.目的和理想B.方向和目标C.路线和计划D.计划和方案7. 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C.唯物论与辩证法D.主观与客观8.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C.意识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D.运动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9.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D.全面的观点10. 下列行为中属于行而上学的观点是:()A.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计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11.事物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使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B.实物数量上的增加C.事物内部结构的改变D.事物存在场所的变动12.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判抛弃,而是“扬弃”,这里“扬弃”是指:﹙﹚A.既克服了旧事物消极过时和腐朽的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积极的合理因素并增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势性。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2e0f7770bf78a652954d6.png)
13春机械班《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题1、本质与现象是既(),又()的()关系。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
3、()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事物的现象有()、()、( )的区别。
5、()与()构成当代思维方法的主要框架。
6、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7、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2)()8、()的矛盾、()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9、个人理想是()向往和设想。
10、社会理想是()要求和设想。
二、单选题1、“一叶知秋”是运用()的结果。
A、发散思维B、原点思维C、联动思维D、逆向思维2、“窥一斑而知全豹是()的例子。
A、发散思维B、联动思维C、原点思维D、逆向思维3、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所在。
A、国家利益B、集体利益C、自己的利益D、他人的利益5、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有主观性B、有个体差异性C、有实现可能性D、有超越性6、人的本质是(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追求自由D、社会关系的总和三、多选题1、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
A、创造性B、客观性C、重复性D、普遍性2、历史规律的特点()。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D、具有主观性3、生产力是()。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4、理想是人们(),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A、在实践中形成的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5、社会理想的特点()。
A、有整体性B、有超越性C、有阶段性D、有客观性6、人是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期中考试题(哲学与人生)
![期中考试题(哲学与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5d0b0b7827284b73f2425022.png)
《哲学与人生》考试题一、解释:(4x5=20')1、矛盾:2、发展:3、运动:4、规律:5、自觉能动性:二、运用学过的哲学知识分析以下故事的哲理。
(10x3=30')1、一只秃鹰飞过王宫,看见王宫中的一只黄莺十分受到国王的宠爱,于是就问黄莺:“你是怎么得到国王的宠爱的?”黄莺回答说:“我到王宫后,唱歌十分动听,国王非常喜欢我唱歌,就经常那珍珠来打扮我。
”秃鹰听了,心中很是羡慕,它想:“我也应该学学黄莺,这样说不定国王也喜欢上我的。
”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开始叫起来。
正好国王正在睡觉,听了秃鹰的叫声,感到十分恐怖。
就叫下属去看看怎么回事。
属下禀报说是秃鹰在叫。
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手下去把秃鹰抓来,并命令扒光秃鹰的羽毛。
秃鹰浑身疼痛、满身伤痕的回到鸟群中,它恼羞成怒,到处对别的鸟说:“这都是黄莺害的,我一定要报仇。
”分析这个故事中,秃鹰的问题到底在那里?2、张明是某职校的学生,她是来自农村的女孩儿,同寝室的五个女孩都是来自城市的独生女,活泼时尚、兴趣广泛、交游广阔。
张明总觉得和她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也难以接受她们的处事风格和价值观念。
由于不知道怎么与她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时间一长,张明成了寝室里的“隐形人”。
寝室同学关系不顺、缺少知心的朋友,张明觉得做自己徘徊在学校生活的边缘,长期的孤独和郁闷无法排解,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
如果你是张明,你该如何与同寝室的同学交往?3、小明是某中职学校的在校生,由于沉迷于网络世界,由一个人见人爱、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小青年变成一个逃学逃课、借钱、撒谎甚至还欠了高利贷的小青年。
面对他的变化,家长痛心,学校再三教育,但他还是戒不了网瘾。
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从小明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三、分析题:(10x5=50')1、分析“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哲学意义。
2、“鸡蛋因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小鸡,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小鸡,因为二者的根本不同。
”分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05e27b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c.png)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得就是( )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2、我国战国后期得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得局面。
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得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得规律,从而指导自己得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得存在与发生作用就是绝对得、无条件得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得哲学道理就是( )A一切事物总就是与其她事物有条件得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就是与其她事物无条件得联系着C事物就是变化发展得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
该同学( )。
A扩大了内因得作用 B忽视了外因得作用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5、信息技术革命得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电子计算机芯片技术每18个月就要更新一次。
这一事实表明( )A事物得运动就是相对得、有条件得B物质就是运动得主体C静止就是一种不显著得运动,就是运动得特殊状态D事物总就是运动变化得6、“如果您无法成为山顶得劲松,那就做山谷得小树吧,如果您不能成为太阳,那您就成为一颗星宸吧!”这段话告诉我们,选择人生奋斗目标应该( )A从自身得实际出发 B从自己得主观愿望出发C从自身得需要出发 D从自己得理想出发7、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与逆境得要求得就是( )A要以积极得心态对待挫折与逆境B要正确瞧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得信念 D 要求我们要消极得心态面对挫折与逆境8、下列运动观错误得就是( )A物质就是运动得 B运动就是绝对得 C运动就是相对得 D运动就是物质得9、新事物就是指()A最强大,发展最快得事物。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eb36a0aef8941ea66e0543.png)
①胜利总是以挫折困难为基础
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自觉能动性
二、理解说明(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民间传说,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然有花开的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武则天大悦,下了一道谕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百花齐放,真是锦绣乾坤,花花世界。仔细看去,只有牡丹未开。武则天大怒,认为她平时待牡丹最厚,牡丹却如此负恩,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所以天下牡丹,至今唯有洛阳最盛。
毕业于花卉培植专业的中职生齐韵,通过仔细研究,懂得了花开取决于日照、温度,可以创造或者破坏花开的条件,提前或延后花开,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她培育的牡丹花经常销售一空,不预定都买不上,她用辛勤的劳动装扮着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问题思考:
1、从哲学角度看,作为皇帝的武则天为什么也不能令牡丹在冬天开放?(3分)2、从哲学角度看,说明齐韵可以让鲜花按照人们愿望开放的道理。(4分)
3、结合齐韵的事迹,说明中职生如何在把握规律、善于行动中实现人生胜利?(8分)
三、拓展训练(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就是为自己的生命从头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险阻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4655d5c8d376eeaeaa319e.png)
20XX年《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A、客观实际B、主观意志C、意识D、兴趣2、( )是做好各项事情的前提和依据。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物质3、()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A、物质B、行动C、时间D、经验4、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A、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B、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C、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D、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5、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大自然一有机会就要说谎的。
”例如一根直的木棍,半截插入水中,看上去就像是弯曲的。
这说明()A、本质离不开现象 B、现象离不开本质C、假象否定了事物的本质D、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6、一只蝴蝶在茧子中苦苦挣扎,想要冲破茧子,出来飞翔,可是它努力了一次又一次还是没有成功。
这时,有人找来了一把剪刀,轻轻剪开了茧子,蝴蝶轻而易举地就出来了。
可是它的翅膀却可怜地耷拉在肥胖的身体两侧,怎么也飞不起来。
很快,那只蝴蝶就失去了生命。
这告诉我们的哲理是()A、蝴蝶很容易死B、人能够消灭规律C、人能够创造规律D、要尊重事物的规律性7、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A.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B.强大和完善的C.吸取了就事物的旧事物的精华 D.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8、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的特征是()A、知行统一B、实践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认识9、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句话告诉我们()A、遇事有主见B、善于抓住机会C、成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D、善于约束自己1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 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c98f34bcd126fff7050b59.png)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开卷)答题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30分)1、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得有价值和意义的。
2、哲学关注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关注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在空间尺度上,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
4、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云系团,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有生命的生物形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5、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于对客观实际的理解和把握。
7、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包括客观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在实际生活中,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9、在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
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就要遵守交往原则。
10、心态是以情感为主要形式的价值取向。
就这种取向的方向说,一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还是消极的、否定的。
二是内心的体验,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无所谓的、麻木或嫉妒的。
11、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
二、判断题(10分)(√)1、在我国古代,启蒙教育和哲学教育几乎是同步的。
(√)2、人们通常所具有的世界观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地。
(√)3、哲学的主题是人。
(×)4、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
(×)5、静止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
(×)6、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主观的。
(√)7、说一个人不需要实践,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把自我的潜能发掘出来,这是唯心主义的天才论。
(×)8、“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说明矛盾的对立性。
(×)9、楚人即认为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又认为自己的盾牢不可破,是一种辩证关系。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fd8e1f121dd36a22d823c.png)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班级:学号:成绩:题目一二三总分得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DBDDAAA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0分)。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强调的是()A、既要学习书本知识,又要参加社会实践B、书本知识是浅显的,而且不一定正确,还是要通过实践来验证C、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D、要获得真正知识,必须事事亲自实践2、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3、“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客观实际B、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4、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B、自己的学业基础C、自己的家庭情况D、自身的性格5、下列选项中,主张积极的人生行动的有()。
①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实事求是④学而不思则罔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属于联系的特点的是:()①稳定性②客观性③复杂多样性④普遍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7、人生最好的老师和最宝贵的财富是()A、理论B、金钱C、信念D、行动8、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也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也联系着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0、孔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1、一切从实际出发:P22、运动:P133、规律:P144、自觉能动性:P254、联系P365、发展:P476、新事物:P477、旧事物:P47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89d68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bf.png)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本质是__________,它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答案:世界观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其中主张物质是本原的是__________。
答案:唯物主义3. 世界是可知的,这是__________的观点。
答案:可知论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
答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__________的观点。
答案:唯物史观6.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__________。
答案:生产力7. 人生观是人们对__________的根本看法。
答案:人生目的、人生价值8. 价值观是人们对__________的根本看法。
9.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__________。
答案:美好追求10.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具有__________、坚定性和动力性。
答案:稳定性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哲学是关于方法的学问。
()答案:错误1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它们是绝对对立的。
()答案:错误1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答案:正确1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并不是唯一途径。
()答案:正确15. 人生观是人们行为的指南,价值观是评价人们行为的准则。
()16. 价值观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答案:正确17. 理想是现实的可能性,但不是现实的反映。
()答案:错误18. 信念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和理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具有盲目性。
()答案:错误19.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反思。
()答案:正确20.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75efcabb4cf7ec4afed050.png)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客观实际:2实事求是:3规律:4人生行动:5自觉能动性:二、单项选择: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体现了——————。
A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的C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2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C主观愿望D正确观点3下列成语中可以提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4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与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B 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D 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5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区别与物的特点是——————。
A人具有价值,而物不具有价值 B 人具有实用价值,而物不具有实用价值C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人具有阶级性,而物不具有阶级性三、理解说明1有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
有一天蚂蚁与大象玩捉迷藏,大象一背过身去,蚂蚁撒腿就跑,跑啊跑啊,跑到一堆沙前,蚂蚁钻到沙里了,却露出了一条腿。
一只老鼠看见了,就问蚂蚁说:”蚂蚁蚂蚁,拟为什么还露出了一条腿?大象会看到你的,你真笨。
“蚂蚁还没好气地说:你才笨呢。
我露出一条腿是想把大象绊倒,你这只笨老鼠,别管我,等着看吧。
看大象怎么能爬得起来。
”说完之后还坏坏的笑了几声。
请用一个成语来说明这个故事,这个成语说明了什么哲学问题。
2吕蒙是三国时期吴国人,16 岁就随军出征,作战勇敢。
但吕蒙自小未曾读书,没有文化,别人都看不起他,称他“吴下阿蒙”。
他因此发奋学习,终成一位饱学之士。
最新《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最新《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27a6e6c85ec3a86c2c552.png)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卷(开卷)答题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30分)1、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生前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得有价值和意义的。
2、哲学关注着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规律,关注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3、在空间尺度上,现代科学将整个世界划分为微观世界、宏观世界、宇观世界。
4、事物具有多样化的存在形态:从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到宇观世界的星云系团,从无生命的物质形态到有生命的生物形态,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5、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6、人生道路的选择,人生境界的高低决定于对客观实际的理解和把握。
7、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包括客观实际,也包括人自身条件的实际。
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在实际生活中,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即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9、在人际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
在具体的交往实践中,就要遵守交往原则。
10、心态是以情感为主要形式的价值取向。
就这种取向的方向说,一是对待他人和事物的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还是消极的、否定的。
二是内心的体验,是快乐的、幸福的,还是无所谓的、麻木或嫉妒的。
11、实践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物质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
二、判断题(10分)(√)1、在我国古代,启蒙教育和哲学教育几乎是同步的。
(√)2、人们通常所具有的世界观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地。
(√)3、哲学的主题是人。
(×)4、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客观映像。
(×)5、静止的绝对性和运动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
(×)6、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历史规律是主观的。
(√)7、说一个人不需要实践,不需要学习就可以把自我的潜能发掘出来,这是唯心主义的天才论。
(×)8、“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说明矛盾的对立性。
(×)9、楚人即认为自己的矛无坚不摧,又认为自己的盾牢不可破,是一种辩证关系。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6e0e37cfc789eb172dc889.png)
第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考号: 姓名: 班级: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说明:1、考试时间100分钟;2、请考生在装订线内答题,否则本试卷按零分计。
3、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否则不得分。
4、统一使用同种笔规范书写,认真答卷。
题号 一二三四总分得分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151617181920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做过科学的解释,其中“是”是指事物的( )A . 客观性B . 物质性C . 规律性D . 可知性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 . 变化发展的观点B . 普遍联系的观点C . 全面的观点D . 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3、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这说明( )A .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B . 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C . 人的认识受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D .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有其特殊性4、 实践是( )A . 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 . 主观思维与主观活动C . 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D . 客观事物本身5、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给我们的启示是( )A .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B . 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C . 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D . 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6、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A .人能够改变环境B .人有心理活动C .人具有自觉能动性D .人能反映外部事物7、 关于自觉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A . 发挥自觉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和前提B . 只有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C . 尊重客观规律就不能发挥自觉能动性D . 发挥自觉能到性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8、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 )A .本质必然的联系B .现象偶然的关系C .直接的关系D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9、 “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从哲学上说( )A . 否认事物联系的多样性B . 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C .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 . 把偶然联系当做必然联系10、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量力而行B .听天由命C .不自量力D .妄自菲薄11、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b051871b6c85ec3a87c2c572.png)
4.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说明(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
5.人与物的根本区别是( ) A.人有主观能动性 B.人有客观性 C.人会说话 D.人会使用工具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D.规律不可认识 7.“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那个楚国人的做法错在 ( ) A、承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是运动的 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承认了船、水、剑是客观存在 的
8.人生的选择,必须符合( ) A、别人的想法 B、客观实际 C、父母的要求 D、自身的幻想 9.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 个人的性格
五、判断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2分,共14 分. ) 22、人生是被动的、本能的生存过程。 23、个人行动可以离开他人和社会而存在。
24、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25、事物的运动有些有规律的,有些没有规律。 26、人生只能进行一次选择,所以必须慎重。
28、联系是主观存在的。
2.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 况 D.自身的性格
3.“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 )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库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b5ea92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1d.png)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库1、刻舟求剑的做法错在忽视了()。
[单选题]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正确答案)B. 物质运动也有静止的状态C. 运动是物质的唯—特性D. 物质是运动的根本属性2、同样是头疼,病因却各不相同,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
这说明()。
[单选题]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C.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正确答案)D. 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3、下列成语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观点的是()。
[单选题] *A.好高骛远(正确答案)B.量力而行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A. 只要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能做好事情B.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正确答案)C.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需要敬畏规律D.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要学会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5、英国伦敦当地时间2015年10月20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时表示,中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单选题] *A. 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人去缔造B. 任何两个事物都发生着联系C.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正确答案)D.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直接的6、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最终会形成一个总的合力,从而实现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人类可以()。
[单选题] *A.创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B. 发现和消灭社会历史发展规律C. 改变社会历史发展规律D. 认识和利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答案)7、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
这句话揭示的是()。
[单选题] *A.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B. 个人与家庭的关系C.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答案)D.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8、北宋沈括认为“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2024年最新中职高教版《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和答题卡
![2024年最新中职高教版《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和答题卡](https://img.taocdn.com/s3/m/acd22fa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9.png)
2024年春期期中考试试题<<哲学与人生 >>(适用班级:高二年级所有班级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其他地方视为无效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A、物质和意识B、有神论和无神论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A、客观实在B、运动C、可知的D、事物的现象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
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
这是因为(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6、关于意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产物C、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7、人生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种境遇是:()A.顺境和逆境B.前进新与曲折性C.前进与落后D.进步与后退8、“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9、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青年时曾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志愿。
他们的做法告诉我们()A、社会理想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 B.有了社会理想就能实现个人理想C.社会理想服从于个人理想D.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10、下列说法符合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验附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测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7d1f984868762caaed585.png)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与人生》期中测试卷本试卷适用于: 考试时间:90分钟1.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就是﹙ ﹚A.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B.一切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C.一切从美好的理想设计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D.一切从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出发,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2.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B.天体运动C.自然变化D.人类活动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它体现了( ) A .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 .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 .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指( )A .客观实际B .客观规律C .主观愿望D .正确观点 5.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A .量力而行B .自知之明C .不自量力D .妄自菲薄6.在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有近千家企业观看,其中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0多家。
有的企业老总还当起了“星探”,亲自到赛场抢夺技能“明星”,这与当前的“就业难”形成强烈反差。
上述材料表明,劳动者 ( ) ①要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技术水平 ②要增强市场竞争意识,转变就业观念 ③要依法履行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义务 ④要积极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7.人们能够按自然规律创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不存在.单靠自然力量也不能产生的事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与人生期中考试题
2020—20XX学年下期期中考试二年级哲学与人生试卷
使用班级:12级命题人:张静
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 、在我国,红色因喜庆而被人喜爱。
有人传言称20XX年本命年禁红色,红腰带、红绳等概不能用,认为红色属火,穿红色会破坏五行平衡。
从哲学角度看,这种传言属于()
①唯物主义观点②唯心主义观点③从实际出发④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说法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体现的这里相同的是()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B、“行百里者半九十”
C、“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D、“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为人生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的()
、主观条件
B、客观基础
C、进展道路
D、现实依据
4、下列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成语是()
、量力而行
B、好高骛远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5、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
、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6、古希腊有一个故事:某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不还。
债主上门讨债,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所以我不欠你的债。
”债主气愤的打了他。
在法官面前评理时,债主说“一切都是变化的,现在的我已经不是打人的我,所以我没有打人。
”这两人的说法都()
、否认了运动的稳定性
B、否认了相对静止
C、片面夸大了相对静止
D、否认了事物的稳定性
7、下列选项属于规律的是()
、红灯停绿灯行
B、价格时涨时落
C、万有引力
D、中职生守则
8、“拔苗助长”的漫画是在批判()
、没有实际行动者
B、不善于和敢于行动者
C、没有发挥自觉能动性者
D、不按规律办事者
9、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0、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下列不属于自觉能动性的是()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
B、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C、以制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D、蜜蜂建筑的蜂巢巧夺天工
11、“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人有能动作用
B、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积极学习法律知识
C、做事情要发挥自觉能动性
D、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规律
12、“天上掉馅儿饼”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只要耐心等待,机遇总会来的
B、人生进展不能“等靠要”
C、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点
D、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13、ZG古人强调天人合一,《周易》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辅向天地之宜。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建设美丽ZG的启发是()、发挥自觉能动性能改造规律
B、人的自觉能动性决定自然变化
C、改造自然要保持自然原貌
D、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
14、一位小提琴家在音乐会上演奏,突然G弦断了,但是
他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即兴创作了一首从头到尾可以不用G弦的曲子,演奏非常成功。
这说明()
①成功总是以挫折困难为基础
②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发挥自觉能动性
③客观条件无法影响到人的成功
④知识和能力储备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一位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颗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掉落下来,悲伤地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XX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看着这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精神力量可以决定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意识是人脑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6、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XX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时间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
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
取的,其依据是()
、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联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际交往关系
C、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D、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17、原产于美洲的XX西龟引入ZG后,被不少人当成宠物饲养。
然而,研究发现,生殖力和捕食能力都很强的XX西龟,进入野生环境就会争夺本土龟类的生存环境,使本土龟类的生存受到严峻威胁,世界自然保护动物联盟将其列为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呼吁人们警惕XX西龟的侵害,这一警告的依据是()
①否定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联系,建立事物间新的联系
②认识联系的客观性,不要认为的改变自然界生态平衡
③应注意到不同的联系对事物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④保护本土生物的生存环境,应消灭最危险的入侵物种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强调了()
、事物是变化进展的
B、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C、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D、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19、专家指出,人们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C、世界是变化进展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0、“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适度
B、互惠利用
C、因人而异
D、主动热情
二、理解说明(15分)
武则天是ZG历史上唯一的女皇,自称“圣神皇帝”。
民间传说,一日武则天在花园赏雪,忽然有花开的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腊梅开了。
武则天大悦,下了一道谕旨,令园中各花跟腊梅一样为她开放。
百花仙子迫于武则天的权势,不敢违抗。
只有牡丹仙子坚强不屈,拒不从命。
第二天一大早,各处百花齐放,真是锦绣天地,花花世界。
仔细看去,只有牡丹未开。
武则天大怒,认为她平时待牡丹最厚,牡丹却如此负恩,传令将牡丹贬去洛阳。
所以天下牡丹,至今唯有洛阳最盛。
毕业于花卉培植专业的中职生齐韵,通过仔细研究,懂得了花开取决于日照、温度,可以制造或者破坏花开的条件,提前或延后花开,让鲜花按照人们的愿望开放。
她培育的牡丹花经常销售一空,不预定都买不上,她用辛勤的劳动装扮着家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问题思考:
1、从哲学角度看,作为皇帝的武则天为什么也不能令牡丹在冬天开放?(3分)
2、从哲学角度看,说明齐韵可以让鲜花按照人们愿望开放的道理。
(4分)
3、结合齐韵的事迹,说明中职生如何在把握规律、善于行动中实现人生成功?(8分)
三、拓展训练(25分)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思考:试从以下方面,自我盘点,完成表格,选择出自己的人生目标。
(1)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XX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