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批评语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批评语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批评语作为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
从广义上讲,批评语是指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
在交际中,人们说出的话语往往会违反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则等,这时,就会受到他人的批评。
批评是一种典
型的言语行为,正如Austin 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思想
即“说话即做事”。
[1]当说话人对别人的言行进行否定性评价时,批评这种行为得以完成。
虽然批评语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深入分析批评语还有一定的空间。
因此,本文旨在从语用学的角度运用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以
及Searle 的以言行事行为理论对汉语批评语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从而揭示其内在的本质的东西。
一、理论基础:言语行为理论
Austin ,英国语言哲学家,1955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一系列讲座,五年后,由他的学生Urmson 将他的讲演和当时听课笔记的内容整理成十二个讲座,取名为《论言有所为》(How T o Do Things With Words ),于1962年出版。
Austin 曾指出,有些话语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
因此,Austin 认为,施为句,即实施行为句,它是一些行事性语句,亦即具有行事能力的语句。
然后,Austin 对施为动词与非施为动词进行了区分。
施为句具有以下特点:说话本身就是做了某事;不使用语言说出来就不能做某事;施为句是一个肯定陈述句,句子要有施为动词作为它的主要动词,这个主要动词必须是第一人称、现在时、主动语态,从而清楚地表明说话人在说这句话的过程中意图完成什么样的行为。
Austin 之后对显性施为句(explicit performa-tives )和隐性施为句(implicit performatives )也进行了区分。
前者指的是有施为动词的施为句,而后者没有表示要实施言语行为的动词。
[2]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就后者而言,语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影响话语的施为功能即行事功能。
除此以外,Austin 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法,把言语行为分为三个
次行为:以言指事或言内行为(locutionary ),以言行事或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和以言成事或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
言内行为是指描写他的发声,分析他的声音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声音中的意义和所指。
这里的意义实际上指的是该话语的字面意义。
言外行为是指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可能正做出允诺,或者提出警告。
按照Austin 的说法,施为性言语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遣词造句的用意。
也就是说,言外行为是在说某事中实施的行为,交际双方需根据语境做出
推断。
而言后行为是指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可能在吓唬
某人,或者在说服某人去做某事。
[2]
就是说,说话人所说的话
语对听话人产生的后果或影响。
基于Austin 的言语行为理论,Searle 继承和发展了该理论并提出了以言行事行为理论。
他认为,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是言语行为而不是句子,即话语是由言语行为组成的。
之后,他又提出实施言外行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Searle 认为,通过话语实施一个施为性的言语行为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不同的言语行为所要求的条件存在差异,但这些条件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四类:基本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s )、命题内容条件(propositional content conditions )、预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s )和真诚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s )。
[2]Searle 提出了区别不同言语行为的四个维度:言外之的
(illocutionary point )、适从向(direction of fit )、命题内容(pro-positional content )及所表达的心理状态(expressed psycholog-ical state )。
基于四个维度,Searle 对言外行为进行了分类:断言类(assertives )或阐述类(representatives )、指令类(direc-tives )、承诺类(commissives )、表达类(expressives )和宣告类
(declarations )。
[3]
二、批评语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一)施为句和批评语
由上可知,施为句包括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
说话人在表达批评时,所使用的话语可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
前者指的是在批评话语中有施为动词出现,如“我得说你两句”、“不是我说你”、“我得批评你了”、“不是我批评你”等。
这里的“说”就是批评。
后者,隐性施为句即没有施为动词出现,但批评意图却实现了表达或传递,包括两类:一类是说话人直接指出对方的言语或行为是不对的;另一类即说话人采用一定的策略间接地表达批评。
但二者都没有出现表示批评的施为动词。
例如:
(1)(婆婆和儿媳在摘菜,两人在说和平是否有外遇之事)婆婆:……我也得说你两句,你对和平的态度也不是没有问题。
(《中年计划》)
此例中,说话人婆婆使用了“我也得说你两句”,此句中的“说”正是批评,所以,说话人使用了显性施为句来进行批评。
(2)(丽萍与丈夫闹矛盾,来找好朋友安平)
第24卷第7期2011年7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4No.7
Jul.2011
汉语批评语的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摘
要]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批评语进行分析,认为批评语有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之分,并讨论了批评语的三
个次行为及应满足的四个条件,得出批评语属于表达类的以言行事行为。
[关键词]批评语;言语行为理论;施为句;条件;表达类[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侯风英(1976-),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
语用学。
侯风英
(晋中学院外国语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安平:不是我说你,你家老公已经很不错了,对你好,回家还帮你做家务。
而你总是找他的毛病。
此例中,说话人使用了“不是我说你”对听话人丽萍实施了批评。
此话语中的“说”可解释为批评。
因此,此话语也属于显性施为句。
隐性施为句没有“说”、“批评”这样的施为动词出现。
如:(3)(伯南携其夫人佩青去程步云家赴宴。
后来,程步云过来招待伯南夫妇。
)
“伯南”,程步云转向伯南:“你应该带你太太多出来跑跑,你们结婚几年了?”
“五年”。
伯南笑着回答。
“五年?”程步云的眉毛抬高了:“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伯南,怎么结婚五年了,我才第一次见到尊夫人呢?你不该把她藏在家里哦!”望着佩青,他上下打量着她,对她举起了酒杯……
小说《窗外》例3中,说话人虽然在话语中直接表达出听话人的错误行为,但没有使用施为动词,此话语属于隐性施为句。
同时,属于隐性施为句的第一类。
(4)(学生痴迷泡网,上课提不起神来,注意力不集中,班主任向体育老师求助。
)
在一节体育课即将结束的相互评价时,为了缓和他们的警觉,我尽可能地降低声调,且不直接指向谈话的主题,郑重而诙谐地说:“你们当中有些人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啊,为电脑制造厂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电力部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眼镜店、医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他们将联合起来给做出贡献者每人发500万的特殊贡献奖!”一席话,说得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此例中,说话人为该班的体育老师,使用反语策略间接地批评了这些学生。
但此批评话语中没有施为动词,因此,属于隐性施为句,具体来讲,属于第二类。
(二)言语行为三分法与批评语
按照Austin,言语行为可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当说话人采用的是显性施为句,那么该话语所实施的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听话人可以从说话人所产出的话语中直接判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即该话语所实施的具体言语行为;而说话人采用策略实施批评,属于隐性施为句,其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存在差异,不可等同。
实际上,这里的策略分为两类:一类是说话人在话语中使用了一些可以减少批评话语对听话人面子的威胁的语言策略,如采用不明确指称的指示语“我们有的同志”、“有的人”等;另一类是说话人采用语用策略来表达出自己的交际意图。
就言外行为,听话人需要根据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可理解话语背后的说话人的批评意图。
而言后行为即说话人批评了听话人,听话人会思考甚至反思说话人的意图,会有两种影响,即接受和拒绝接受批评。
也就是说,听话人会收回不当话语或改正不当行为或不采取任何措施来纠正不当言行。
多数情况下,只要批评得当,听话人还是乐意接受的。
如例(1)中,“我也得说你两句,你对和平的态度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言内行为即说话人说出该话语,其意义为说话人对听话人进行口头批评,这可从“我也得说你两句”中直接传达出说话人的意图,即该话语的言外行为为批评。
可见,显性施为句中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是一致的。
而言后行为就是听话人会思考说话人的批评话语,试着改变对其丈夫的态度。
(5)(在学院商店里,学生购物的很多,有一个学生未付钱就提着所选物品往出走。
这时,店主的母亲发现了。
)店主的母亲:哎,这位学生,你手里提的东西还没有付钱。
看你着急走都给忘了结账了吧!
学生:对不起,阿姨,不好意思啊!(说完脸就红了。
)
此例中,说话人说出“哎,这位学生,你手里提的东西还没有付钱。
看你着急走都给忘了结账了吧”,说话人是站在听话人学生的角度为听话人不恰当的行为给出理由,即语用移情,是因为着急而忘记付钱了。
此句中的“你”指的是该学生。
这就是此话语的言内行为。
而言外行为即说话人实施了批评言语行为,也就是说,说话人通过其话语对学生不当行为提出意见。
听话人需要对说话人的话语进行推理。
可见,此例中的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是存在差异的。
言后行为即说话人说出批评话语之后,对听话人产生了影响,即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道了歉。
(三)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条件与批评语
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条件同样也适用于批评语,因为批评语是一种典型的言语行为。
在言语交往中,说话人通过话语表达出的批评语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具体来讲,批评语的基本条件要实现以言行事意图或目的而需符合的基本条件即说话人表达了批评的意图,说话人承担责任或义务对听话人的言行表达自己的态度或心理状态。
批评的命题内容必须是所涉及的人和事,以及相关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即听话人曾经做了的行动或是曾经说过的话语。
而发出“批评”的预备条件为圆满实施批评言语行为而必需的一系列预先设想,即批评是有利于听话人的。
而说话人作出批评的真诚条件为表达出说话人的一种不满或否定的心理状态。
(四)以言行事行为的类型与批评语
Searle根据四个维度将以言行事行为分为五类。
其中言外之的是指一类言外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的目的,侧重于说话人的主观目的。
而批评语的言外之的是指说话人对听话人不恰当的言行表达了自己的某种心理状态。
适从向指言语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而批评语没有涉及到适从向。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实施批评言语行为的话语命题内容的预设必须为真。
[2]也就是说,听话人的确说了不得体的话或做出了不恰当的行为,才诱使说话人对其进行批评。
而批评语所表达的心理状态为不满或否定。
由上可知,批评属于表达类的以言行事行为。
以上主要对批评语进行了言语行为理论解读。
批评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言语交往中,说话人采用了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批评。
批评话语有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之分;批评言语行为也有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三分法之说,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系;批评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也需满足四个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批
评语属于表达类以言行事行为。
今后,还可结合指示语或合作原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Austin,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62.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81-93.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