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的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的预警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c0af6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6.png)
地震的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的预警和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地震监测站、地震预警算法和通信网络等技
术手段,建立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发出预警信息,为人们提供宝贵的逃生时间。
2.制定应急预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应对
地震的职责、措施和程序,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3.建设抗震建筑:在建设房屋和公共设施时,应采取抗震设计和施工措
施,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
4.开展地震科普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地
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地震造成的恐慌和混乱。
5.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各级政府应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
救援设备和人员,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6.储备应急物资:各级政府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如食品、饮用
水、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总的来说,地震的预警和预防措施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面的参与。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013d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d.png)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6篇第一篇: 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方案及措施㈠预防措施1、学校办公室负责接受上级防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制定校内防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领导小组部署校园地震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做好紧急救灾和恢复校园正常教学的工作。
2、校长办公室负责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上级实行防灾的指示,传递防灾信息。
3、政教处负责组织师生学习辨别地震等灾害预警信号,掌握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
4、安全处、总务处定时和不定时排查校园的教室、宿舍、供电线路、食堂、消防安全设施、树木、玻璃门、窗户等安全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及时记录并整改。
5、政教处制定防地震等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并指导校内师生掌握地震逃生知识。
6、成立防地震等自然灾害领导小组。
㈡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1、在发生灾害时,组织各方人员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止高空悬挂物摔落伤人,要检查保管好各类电器。
2、组织各班班主任在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迅速将学生带领到在安全地方躲避。
若遇人员受伤,积极组织抢救。
如有伤势较重的伤员,学校无能力处置的,就近送医或在第一时间内联系“120”医疗急救中心,请求救治。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发生破坏性灾害时,立即做好抗灾自救工作,在上级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开展自救活动。
4、安全处以及总务处检查学校食堂、宿舍、教室等重点部位,查看是否受损及损坏情况,检查是否发生火灾、毒气等次生灾害,并组织人员采取相应预防、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后,学校应在处置的同时,向“119”、“110”等部门提出救援请求。
㈢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1、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要按照上级指令和预警信号安排学校各项工作,若需要停课,则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有关老师、学生、家长,立即采取措施停课放假。
2、通讯小组随时与教育系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保持联系,在接到地震预警时,立即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待命。
关于防震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
![关于防震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c3ee7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d.png)
关于防震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突发一些事故,为了避免事情往更坏的方向发展,时常需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震的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震的应急预案1为了全力做好今年的防震减灾工作,切实加强我局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现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为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应急处置能力,我局成立防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成员名单如下:(一)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
具体负责灾情上报、处理、反馈,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局防震减灾措施宣传等工作。
(二)抢险队抢险队人员为全局工作人员。
城区建设项目燃气等方面的抢险救灾工作,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一)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在城区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严格按照防震减灾设计要求组织施工,根据工程类别和特点,落实防震减灾措施。
(三)结合工作特性,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以备发现异常时能及时抢险处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四、工作机制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建立建全本部门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及应急预案的组织和各项实施制度,对各项目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实施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各施工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五、应急准备(一)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应急处理指挥部组织本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迅速调度应急力量、救援装备、物资等,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和新险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适时将事故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向社会公布,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f51d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1.png)
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地震是自然灾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常常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制定防地震灾害应急预案,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
下面就是一份针对地震灾害的应急预案。
一、预先准备1. 落实地震预警系统:当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时,应该及时做好相应的应对准备。
2. 制定应急预案:在地震发生时,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行动方向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因此,每个居民都应该掌握应急预案。
3. 安装稳固结实的家具:在家里摆放家具时要注意,重物最好放在地面上,尤其是电器和高档家具,可以选择安装在稳定的支架上,以减少地震时的损坏。
4. 安全设备的准备:预先储备一些防护用品,如手电筒、急救包、食物、水、通讯电池、恒温毯、纱布、救生衣、道路警示牌等。
5. 安装紧急出口:为了能够尽快地从房间或公寓楼中逃脱,在室内应该安装不同门和窗户的紧急出口,有标明且容易看懂的出口指示标。
6. 学习避难技巧:在经过一系列紧急逃生训练之后,可以使人们在地震发生时更有应对的能力,并能快速适应紧急情况。
二、地震预警时的应对准备1. 关闭燃气阀门:在地震发生前,为避免燃气泄漏引起火灾,应及时关闭燃气阀门。
2. 关闭电源和电器:尽可能减少电器的使用,同时接触电器时要保持身体与接地相连。
3. 恰当撤离:在地震预警时,为了保证生命安全,应尽可能地向外撤离,远离高楼、电线杆等危险物体,避免出现拥挤的情况。
三、地震发生时的应对策略1. 立即跳下床或躲到桌子下方:在地震发生时,不要直接跑出去,因为地震过程中会有很多碎片和危险物体;取消即刻下床或躲到结实的桌子下方,保护自己。
2. 避免使用电梯:地震发生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电梯,因为电梯可能卡住,使人们暴露在危险中。
3. 拖地避险法: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身处四周没有结实的支撑物,可以采用拖地避险法,将身体紧贴地面,向安全位置爬行。
4. 坚守原地:如果在地震发生时不能找到隐蔽的避难处,应该尽可能坚守原地,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八篇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1795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a.png)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八篇一、地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1. 预案目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影响。
2. 预案组织:成立地震防灾救援指挥部,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
3. 预案流程:a) 预警系统:建立有效的地震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地震信息,提醒居民采取应对措施。
b) 疏散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方案,包括人员疏散、物资储备、应急通道等措施。
c) 救援措施: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迅速展开救援工作,挖掘被埋人员,提供紧急救治等。
d) 各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协调,救援工作高效进行。
4. 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
5. 预案宣传:广泛宣传地震防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自救意识和能力。
6. 地震监测:加强地震监测网络建设,随时掌握地震动态,提高预警及时性和准确性。
7. 设备设施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地震应急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8. 地震防灾救援队伍培训: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洪水防灾应急预案:1. 预案目标:减少洪水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危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2. 预案组织:成立洪水防灾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
3. 预案流程:a) 预警系统:完善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采取避险措施。
b) 疏散方案:制定科学合理的疏散方案,包括选择安全区域、疏散路线、避难设施等。
c) 救援措施: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包括转移被困人员、运送救援物资和提供紧急医疗救援等。
d) 各部门协作: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做好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救灾工作。
4. 预案演练:定期组织洪水应急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技能。
5. 预案宣传:广泛宣传洪水防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 洪水监测:加强洪水监测和预警网络建设,及时了解洪水动态,提高预警准确性。
7. 设备设施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防洪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地震预警应急处置预案
![地震预警应急处置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43d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d.png)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预警管理办法》,提高应对地震预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地震预警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地震预警信息的接收、分析、发布、预警等级的划分、应急处置措施等。
三、预警等级划分根据地震预警信息的预估烈度等级,将地震预警分为四个等级:1. 红色预警:预估烈度7度以上,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 橙色预警:预估烈度5度以上,7度以下,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3. 黄色预警:预估烈度3度以上,5度以下,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4. 蓝色预警:预估烈度2度以下,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较小。
四、应急处置措施1. 地震预警信息接收与发布(1)地震预警信息接收:各级地震预警中心负责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并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
(2)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各级地震预警中心根据预警等级,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2. 地震预警等级划分与响应(1)红色预警: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实施一级响应。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橙色预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实施二级响应。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黄色预警: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实施三级响应。
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案要求,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4)蓝色预警:密切关注地震预警信息,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3. 应急处置措施(1)人员疏散:根据地震预警等级,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
(2)抢险救援:迅速组织抢险救援队伍,对受灾地区进行抢险救援。
(3)基础设施保障:确保电力、供水、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4)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护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5)信息报送: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送地震预警应急处置情况。
(10篇)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10篇)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bf49f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e.png)
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范文(10篇)范文【一】为了有效地保证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紧急疏散原则: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二、处置应急事故的组织:学校安全疏散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三、地震临震应急反应:(一)紧急避震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
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
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口边。
6、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二)紧急疏散:根据学校各年级所处位置及学生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1、拉响警报:学校办公室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拉响警报,听到警报(钟声)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本班级学生立即蹲在桌子下面,如果在2分钟后没有大反应,学校再次拉响警报(哨声),各班级应马上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同时,柯双喜老师负责向120求救;沈汉力校长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
2、组织疏散:(1)安全疏散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全校师生疏散逃生,班主任及当时上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逃生。
(2)疏散路线说明:a、各班学生依次分两列纵队从教室前后门出,不拥挤,有序排好两列纵队。
地震安全应急预案大全
![地震安全应急预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538405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d.png)
地震安全应急预案大全一、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加强地震常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地震防灾意识;2.定期进行地震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3.加固建筑物和设施,确保其抗震能力;4.配备灭火器、应急药品和食品等紧急物资;5.做好灾害应急物资的储备和更新,确保应急物资充足;6.制定疏散计划,明确人员疏散路线和安全点。
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预案:1.一旦地震发生,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安全,就近躲避到能够遮蔽的地方;2.在室内的话,尽量躲避到桌子下或者墙角,保护头部,避免被砸伤;3.切勿乘坐电梯,尽快离开危险楼层或建筑物;4.在震动停止后,清理尖锐物品和危险物品,确保安全;5.注意火源和电源的关闭,防止引发火灾;6.疏散时要保持秩序,遵守指挥人员的指示;7.优先疏散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8.组织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查看伤员情况并提供帮助;9.做好现场勘察和伤员疏散工作;10.在灾后尽快恢复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11.组织人员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工作;12.切勿传播谣言,避免引起恐慌。
三、地震后的救援工作:1.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指挥救援工作;2.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搜救和救治工作;3.营造良好的搜救环境,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4.制定人员转移和安置方案,保障遇险人员的生命安全;5.组织医疗队伍进行伤员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6.组织物资调度,满足救援和灾后恢复的需求;7.加强对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8.组织志愿者参与救援和恢复工作。
四、地震后的善后工作:1.根据灾情制定恢复规划,统筹安排重建工作;2.加强对重灾区的支持和援助,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需求;3.制定防灾救灾政策,加强地震预警和监测体系的建设;4.进行灾后评估和经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5.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6.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救援能力;7.持续跟踪灾后救助和恢复工作,确保灾民的后续需求得到满足。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预案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040dc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c.png)
一、编制目的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提高抗震救灾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3.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4. 国家有关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其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地震灾害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应急工作。
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和减轻工作;同时,做好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
3.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及时响应,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地震灾害。
4. 依靠科技、科学决策: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地震灾害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科学决策,确保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五、组织体系1. 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
2. 地方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抗震救灾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3.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地震灾害现场救援、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
4. 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地震灾害应急中的作用,积极参与救援和重建工作。
六、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地震监测预报机构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启动预警响应,采取相应措施。
2. 紧急响应:地震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启动紧急响应,迅速开展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
3. 持续响应: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持续开展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保障措施1. 人力资源保障: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队伍的素质和实战能力。
地震防震抢险应急预案
![地震防震抢险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660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e.png)
地震防震抢险应急预案
一、地震应急响应级别
(一)Ⅰ级响应:地震发生,人员伤亡严重,城市基础设施受损严重,需要紧急救援。
(二)Ⅱ级响应:地震发生,人员伤亡较重,城市基础设施受损较重,需要启动抢险应急预案。
(三)Ⅲ级响应:地震发生,人员伤亡较轻,城市基础设施受损较轻,需要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恢复。
(四)Ⅳ级响应:地震发生,人员伤亡较轻,城市基础设施受损轻微,需要进行灾后评估并逐步恢复。
二、地震预警与应急响应
(一)地震预警:根据地震监测数据,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二)应急响应:根据地震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级别,组织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三、地震防震抢险应急预案
(一)地震前期准备:加强地震监测和研判,提高地震风险防范意识,做好抢险救援人员培训和装备准备。
(二)地震发生阶段: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和人员疏散工作,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和医疗救治。
(三)灾后恢复阶段:评估灾情损失,组织城市基础设施抢修和重建,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四、地震应急预案负责人和应急处置组织
(一)地震应急预案负责人:负责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救援
和恢复工作。
(二)应急处置组织:包括地震应急救援指挥部、信息通信指挥中心、救援抢险队伍等组成。
五、其他相关事项
(一)地震风险宣传教育:加强地震风险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地震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二)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地震救援合作交流,提升应对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
(三)地震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八篇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841ae4c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0.png)
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八篇应急预案一:地震预案1. 预案目标: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组织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
2. 应急响应措施:- 预先进行地震风险评估,确定灾害易发区域,加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
- 在易发区域设立地震预警系统,及时通知受灾人员。
- 建立紧急疏散计划,培训人员进行疏散演练。
-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组织急救队伍。
- 确定救援路线和集合点,确保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的有序进行。
3. 预案实施步骤:- 收到地震预警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前往安全地点。
-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工作,包括搜救被困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等。
- 进行灾后评估,确定重建计划并展开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二:地质灾害预案1. 预案目标:减少地质灾害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影响,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2. 应急响应措施:- 加强对易发地质灾害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 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提前培训队员的救援技能。
- 制定疏散和避难计划,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人员应急疏散和自救能力。
-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组织急救队伍,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3. 预案实施步骤:- 收到地质灾害预警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 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前往安全地点。
-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工作,包括搜救被困人员、提供紧急医疗援助等。
- 进行灾后评估,确定重建计划并展开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三:水灾预案1. 预案目标:提前准备,及时响应,有效降低水灾对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2. 应急响应措施:- 加强对易发水灾区域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 建立水灾应急救援队伍,提前培训队员的水上救援技能。
- 制定疏散和避难计划,定期进行演练,提高人员应急疏散和自救能力。
- 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药品,组织急救队伍,提供紧急医疗援助。
3. 预案实施步骤:- 收到水灾预警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0篇)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10篇)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ddf7d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f.png)
(10篇)关于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篇一: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它不仅会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还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预案内容地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包括预警体系建设、应急救援、转移安置、恢复重建等内容。
预案中要规定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应急人员的职责、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通讯、应急演练等细节。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地震发生时,各级人民政府要快速启动应急机制,成立统一的指挥部、地震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全面协调组织各项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人员和应急队伍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中规定了各级应急救援机构的人员编制、职责分工、培训和警示等要求。
同时,各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队伍,确保能够及时展开预案救援。
四、应急物资储备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中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应急物资储备。
并确保这些物资的质量、数量和储存环境。
五、应急通讯和应急广播地震发生时,应急通讯和应急广播是非常重要的。
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中要求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体系,确保各级视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救援指令和安置指导等。
六、转移安置地震发生时,人员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预案中规定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安置分配职责,包括建立避难所、落实安置条件、制定安置计划、安排疏散转移等措施。
七、恢复重建地震过后,如何恢复社会生产、重建基础设施,预案中制定了政府和部门职责、划分工作和管理等。
八、演练和评估在预案制定完成后,各级应急机构必须进行演练和评估,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九、防范和应对震后余震、次生灾害地震后的余震和次生灾害也会给灾区带来新的威胁。
预案中要塑造专业化的应急救援沼,及时处理灾区出现的新问题。
十、地震防灾教育预防灾害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地震本身无法被预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地震防灾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在灾难面前做好自我保护。
预防地震安全应急预案5篇
![预防地震安全应急预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f7b0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c.png)
预防地震安全应急预案5篇防震平安应急预案(精选篇1)为了保证抗震救灾工作快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削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灾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据(甘州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校教育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全校处置地震灾害的应急活动。
二、工作原则处置地震灾害应急活动在教育局、中心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并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原则。
实行预防为主、防守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把抢救广阔师生生命摆在防震救灾的第一位,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全力做好地震灾害预防、预备和救援工作。
2.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破坏性地震发布后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按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立刻启动(地震应急预案)。
学校各职能部门、班级组、班主任及全体老师分别按各自的职责和预案要求,加强联系,密切协作,采取紧急措施,做好灾前预防和灾后应急抢险、恢复工作。
3.坚持警钟长鸣、预防为主的原则。
学校各职能部门、班级组、班级要高度重视地震应急工作,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抢险的各项预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三、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学校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当地震发生时,领导小组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教育局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与抗震救灾工作。
1.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组长(总指挥):副组长(副总指挥):成员:2.学校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潘发成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3.学校防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应急疏散小组、抢险救灾小组、平安治安保卫小组、应急物资筹措及供应小组、医疗防疫组、师生安置组、通讯联络及宣传报道组七个小组。
四、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主要职责1.防震减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部)主要职责(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并根据应急(救援)预案飞快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预防地震灾害工作应急预案
![预防地震灾害工作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b895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0.png)
预防地震灾害工作应急预案预防地震灾害工作应急预案(篇1)一、总则(一)为提高抗震救灾工作和地震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公司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制定本预案。
(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本预案为公司地震应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公司有关部门要配合本预案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破坏性地震分为四类:1、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人员死亡数超过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地震。
区域范围内发生7.0级以上地震,也可视为造成特大损失的严重破坏性地震。
2、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10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5%的地震。
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5级、小于7.0级的地震也可视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3、中等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超过本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0.1%-1%的地震。
行政区域范围内发生大于6.0级、小于6.5级地震,也可视为中等破坏性地震。
4、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一定数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指标低于中等破坏性地震)的地震。
(四)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公司要按统一领导、部门分工、综合协调、快速高效的原则开展地震救援工作。
(五)在本公司范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启动本预案。
二、地震应急机构及其职责(一)本公司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公司领导班子自动转为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公司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总指挥:张忠生副总指挥:何传福、陈建国、沈志万成员:段勇、徐日俊、梁振华、符煜晖、史森森、严明职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负责和上级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协调其它地震应急工作组的工作;配合市次生灾害防御组开展工作。
对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制定紧急处置或防御预案,并加强监控;发生灾害时,迅速消除危害;负责处理公司指挥部的日常事务;办理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b00a0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f.png)
地震应急预案
一、地震预警和响应。
1. 当地震预警系统发出地震预警时,所有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
或活动,迅速找到避难点并采取防护措施。
2. 预警后,所有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电梯,并且避免使用火源,以防止发生火灾。
二、避难和安全措施。
1. 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躲到桌子下、墙角或者其他坚固结构
下躲避,保护头部和颈部。
2. 避免站在窗户、门口、玻璃制品或者易倒的家具旁边,以免
受伤。
3. 在地震停止后,应迅速撤离建筑物,避免停留在可能发生倒
塌的建筑物附近。
三、救援和急救。
1. 在地震发生后,应立即进行人员伤亡统计,并向相关部门报
告灾情。
2. 对于受伤的人员,应立即进行急救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同
时做好现场的伤员安置和疏散工作。
四、灾后重建和恢复。
1. 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启动灾后重建工作,对受损建筑
和设施进行评估和修复。
2. 对于无家可归的灾民,应及时提供临时安置和基本生活物资,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五、宣传和教育。
1. 定期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和居民的地震应急意识和
应对能力。
2. 加强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以上地震应急预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地震应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地震安全预警应急预案
![地震安全预警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f5b6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5.png)
地震安全预警应急预案
根据地震预警系统,一旦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所有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迅速有序地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疏散和避险。
具体措施如下:
1. 一旦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所有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镇静。
2. 疏散人员应根据事先制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
3. 在疏散过程中,应避免使用电梯,应选择使用楼梯疏散。
4. 在疏散地点,应做好集合,统一指挥,避免乱投乱拉。
5. 全体人员应听从现场负责人的指挥,配合进行现场安全疏散。
6. 在疏散后,各部门应及时核查人员,确认无人员滞留,没有人员受伤。
7. 各部门应及时整理好疏散现场,保持通讯畅通,随时接收指挥。
地震应急方案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应急方案预警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dfec7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6.png)
地震应急方案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难以完全预测,但可以采取预防措
施和应急预案来降低损失。
以下是地震应急方案预警和预防措施:预警:
1. 关注地震局、气象局等官方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及时了解
地震发生的情况。
2. 安装地震预警系统,及时接收地震预警信号。
3. 学习地震的基本知识,了解地震预警和应急知识。
预防:
1. 建筑物应按照地震安全要求建造。
2. 道路和桥梁应符合地震安全标准并每年进行定期检查。
3. 居民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包括食品、饮水、药品等物资储备。
4. 广泛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地震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5. 提高海啸预警能力,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减少人员伤亡。
6. 加强对可能发生地震的区域的监测和分析,减少地震灾害的
损失。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19cf6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4.png)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地震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而制定的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及恢复重建工作的计划。
以下是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的一些内容:1. 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体系、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建立地震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地震信息,提高民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2)组织体系:建立地震应急指挥体系,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职责,保证应急救援的快速、有序和有效实施。
(3)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医疗、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应急物资和器材的储备和调配。
(4)应急救援:明确地震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流程和方式,包括救援组织、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安置等方面的内容。
(5)恢复重建:制定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计划,包括房屋、基础设施等重建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等。
2. 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通过地震监测设备及时确定地震发生的位置和强度,向可能受灾地区提供提前预警信息的一种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地震预警系统,可在地震发生前数秒至数十秒内发出预警信息。
3. 预防措施:地震灾害无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一些预防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1)加强地震监测:建立完备的地震监测网络,及时监测地震活动,为地震灾害的预防、预警及救援提供科学依据。
(2)加强建筑抗震性能: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加强灾害应急演练: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应变水平。
(4)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加强地震预警、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五篇)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希望大家喜欢!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篇1)为了进一步搞好应急工作,使全镇各村、各单位处置地震灾害事件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河南省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地震应急机构体系地震灾害临震发布以后或发生重大地震灾害时,由镇党委、政府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地震应急工作,并成立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室10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交通运输组、通讯联络组、供电保障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建设组。
1、办公室主要职责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担任,各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
(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市指挥部报告。
(2)及时传达贯彻各项命令,并督促检查各项命令的落实情况。
(3)组织现场强余震监视和震情会商,负责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了解汇总现场救灾进展情况。
(4)负责对外的联络和接待工作。
2、组织宣传组主要职责:组织宣传组组长由党委宣传委员担任,宣传干事和文化站长为成员。
(1)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广播上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3)宣传抗震救灾工作中典型事迹与模范人物,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4)负责地震应急机构体系的人员配置,提出对干部的奖惩及临时任免意见。
3、治安保卫组主要职责:治安保卫组组长由分镇纪委书记担任,成员为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巡防队成员。
办公室设在综治办。
(1)在地震预报发布后或地震发生后,及时组织与加强领导机关和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2)当地震发生后,加强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实施紧急防范措施。
(3)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水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和扩大蔓延4、医疗救护防疫组主要职责:医疗救护防疫组长由卫生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文教助理担任。
办公室设在镇卫生院。
(1)在监震应急期间,应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及医疗救护器械等,组织好医疗救护队待命。
(2)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奔赴灾区,利用各种医疗设施或建设临时医疗点抢救伤员。
(3)做好卫生防疫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及疏散工作。
(4)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5、交通运输组主要职责:交通运输组组长由主管交通的副镇长担任,农机站站长、交管所等单位为成员。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运输车辆的准备工作及救灾储备物资、设备的运输工作。
(2)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毁道路、桥梁及有关设施,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运输和灾发的疏散。
(3)组织、协调、疏散伤病人员。
6、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通讯联络组组长由组织委员担任,电信支局的工作人员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加强对主要通讯线路的检修及通讯物资的准备工作。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抢修被损毁的线路及设施,保证救灾通讯畅通无阻。
7、供电保障组主要职责:供电保障组组长由农电站站长担任,办公室设在农电站。
(1)在临震应急期间,要组织力量对主要变电线路进行检修、加固。
(2)地震发生后,供电站迅速组织抢修队伍,尽快恢复被损坏的线路及设施,确保灾区正常供电。
8、生活物资供应组主要职责:生活物资供应组组长由财政所长担任,成员为民政所长及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办公室设在镇财政所。
(1)在临震应急期间,做好应急资金、物资、食品的储备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队伍,按照镇统一部署,调动粮食、食品与物资,保证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3)做好应急救济款的发放工作。
(4)积极组织灾区的转移、安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9、抢险救灾组主要职责:抢险救灾组组长由镇武装部长担任,副组长由武装干事担任,各村民兵连长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人武部办公室。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抢险救灾队伍积极开展救灾技术训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
(2)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迅速组织队伍奔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10、人口疏散组主要职责:人口疏散组组长由人大主席担任,成员:各村党支部书记、学校校长、团委书记、妇联主任。
(1)在临震应急期间,应组织群众进行有秩序的疏散,特别要注意做好妇女、儿童及老、弱、病、残人员的疏散安置工作。
(2)地震发生后,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
(3)配合搞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11、恢复建设组主要职责:恢复建设组组长由抓城建的副镇长担任。
(1)迅速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普查房屋等建筑物的毁损情况。
(2)提出重建计划,并报镇政府。
(3)积极争取外援和筹措资金。
二、一般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造成人员伤亡1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下的地震,向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各村在半小时内向镇汇报灾情,之后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镇每隔一小时向指挥部汇报灾情。
三、中等级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内,直接经济损失在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的地震为中等破坏性地震;造成人员死亡2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在5亿元以上的地震,或者发生大于6.5级地震的为严重破坏性地震。
中等或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各工作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开展救灾工作,并迅速向市政府及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
四、临震应急反应(一)、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布置应急准备工作。
(二)各工作组立即行动起来,确保通讯畅通,集结抢险救灾队伍,随时准备工作。
(三)积极储备救灾资金、物资和食品。
(四)保证供电的通畅。
(五)加强全乡的保卫工作,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五、其他地震事件的处置(一)有感地震应急有感地震是指人民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
有感地震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程序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并将紧急情况及时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
(二)平息地震谣言当出现地震谣言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影响时,应派出工作人员调查谣言起因,做好宣传工作,平息地震谣言。
六、其他事项本预案由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发布,报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为了适应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对策的不断完善和地震应急机构的调整,需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为5年,期间因人事变动职责由新人员自动接替。
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篇2)为确保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给中心造成的灾害,保障中心财产和宾客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我中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待定(后附办公室电话及个人有效联系方式)执行组长:待定副组长:待定成员:待定发生突发事件时在处理小组组长、执行组长或副组长成员到达之前,由总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震情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指挥部各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指挥部的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与职责(一)抢险救灾组(建议主要由工程部、中厨、保安部人员组成)负责人:待定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震后滋生其它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迅速恢复供电、供水、供气主要职责:组织指挥全院师生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包括抢救被压埋人员;5、保证通信联络设备的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
(二)医疗救护组(建议主要由市场部人员以及懂得医务常识的员工组成)负责人:待定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护;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建议主要由保安部人员组成)负责人:待定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心安全稳定;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6、疏导中心交通。
(四)人员疏散组(建议主要由餐饮部、客房部人员组成)负责人:待定地震应急预案预警和预防措施(篇3)为保证我校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预防地震应急预案》和市《预防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校防震减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抗震减灾应急机构的组成和职责(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许开雄成员:黎德恩、林鸿、黄俊广、沈庆禄、各班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二)应急机构的职责1、组长职责地震发生后,领导地震应急工作,统一组织、指挥协调抗震减灾抢险的紧急救援工作。
负责与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系。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1)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教育局抗震减灾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并及时与县直各有关部门应急机构保持联系。
(2)协助市地震观场工作组加强余震监视和震情分析会商。
(3)组织震害损失调查和快速评估,开展地震考察、宏观异常调查,了解和汇总应急工作情况。
(4)负责报送地震新闻宣传报道。
(5)负责处理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办理抗震减灾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应急通信保障(一)应急通信保障是应急预案实施的重要条件,一旦发生地震,应急通信设备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二)要优先保证重要用户、重点用户以及生命工程用户的通信。
三、对学生进行抗震常识教育1、避震要点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