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高三第三次测评物理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eb391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0.png)
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牛顿1687年的巨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辟了大科学时代,牛顿是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牛顿时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被誉为“物理学之父”,他是经典力学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者,是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牛顿首先提出理想实验,证实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之间普遍存在万有引力C.卡文迪许用扭秤最先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并提出了速度加速度的概念D.为了纪念牛顿,将力的国际单位命名为牛顿,并将其作为基本单位2.“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圈,都能套中地面上同一目标。
设铁圈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则( )A. v1=v2B.v1>v2C. t1=t2D.t1>t23.一只蜗牛沿着弧形菜叶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菜叶对蜗牛的弹力大小一定不变 B.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C.菜叶对蜗牛的作用力一定不变 D.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断减小4.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六艘海盗快艇试图靠近中国海**护航编队保护的商船,中国特战队员成功将其驱离。
假如其中一艘海盗快艇在海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过程中海盗快艇所受阻力不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盗快艇在0~66 s 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 B .海盗快艇在96 s 末开始调头逃离 C .海盗快艇在66 s 末离商船最近D .海盗快艇在96 s ~11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5.我国航天员要在“天宫l 号”航天器实验舱的桌面上测量物体的质量,采用的方法如下:质量为m1的标准物A 的前后连接有质量均为m2的两个力传感器.待测质量的物体B 连接在后传感器上.在某一外力作用下整体在桌面上运动,如图所示,稳定后标准物A 前后两个传感器的读数分别为F1F2,由此可知待测物体B 的质量为( )A.21212)2(F F m m F -+ B .21211)2(F F m m F -+ C .1212)2(F m m F +D .2212)2(F m m F +6.用两根轻绳和一根轻质弹簧将质量均为m 的A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 之间两两连接.如图所示,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于B 球上,此时两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A 绳恰好处于翌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d9c4e8dd88d0d233d46aaa.png)
机密★启用前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第I卷(本卷共10小题,共计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在t1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t1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C. t1~t2汽车a、b的位移相同D. a、b车加速度都是先增大后增小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的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为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其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B. 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100HzC. 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示数不变,示数变大D. 滑片P向上滑动过程中,消耗功率减小,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3.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创举之一是开拓了太空的全新领域。
现有一艘远离星球在太空中直线飞行的宇宙飞船,为了测量自身质量,启动推进器,测出飞船在短时间△t内速度的改变为△v,和飞船受到的推力其它星球对它的引力可忽略。
飞船在某次航行中,当它飞近一个孤立的星球时,飞船能以速度v,在离星球的较高轨道上绕星球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用G表示。
则宇宙飞船和星球的质量分别是( )A.,B.,C., D. ,4.如图所示,ABCD 为等腰梯形,∠A=∠B=60º,AB=2CD ,在底角A 、B 分别放上一个点电荷,电荷量分别为q A 和q B ,在C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DC 向右,A 点的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A ,B 点的点电荷在C 点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在A 点的点电荷可能带负电B. 在D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沿DC 向右C. E A >E BD .5.在图1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忽略不计,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
(新高考)2022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卷(三)解析版
![(新高考)2022届高三物理第三次模拟考试卷(三)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2dd5f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2.png)
(新高考)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物理(三)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约翰·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
下列有关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B.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核外电子动能增大C.光电效应中,入射光频率一定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D.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答案】C【解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有内部结构的,故A错误;根据玻尔理论,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增加,动能减小,故B错误;根据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可知,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频率和逸出功决定,当频率一定时,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强度无关,故C正确;β射线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中释放出的,故D 错误。
2.将较长的绳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手捏住以恒定振幅上下持续振动,产生的绳波沿绳自左向右传播,图示时刻,波形刚好传播到A点。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手的起振方向向下B .若减小手的振动频率,绳波的传播速度不发生变化C .若增大手的振动频率,绳波的波长将增大D .若停止手的振动,绳中波形立即消失【答案】B【解析】根据“同侧法”可知,A 点的起振方向为向上,由于A 点的起振方向与手的起振方向相同,故手的起振方向向上,A 错误;由于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故减小手的振动频率,绳波的传播速度不发生变化,B 正确;根据公式v f λ=可知,又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有关,绳波的传播速度不发生变化,若增大手的振动频率,绳波的波长将减小,C 错误;若停止手的振动,绳中波形会继续传播,不会立即消失,D 错误。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89a54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9.png)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临川二中、新余四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长为L、倾角30θ=的传送带始终以2.5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运行,小物块以4.5m/s的速度从传送带底端A沿传送带上滑,恰能到达传送带顶端B,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4,取210m/sg=,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A.B.C.D.2、如图所示,由绝缘轻杆构成的正方形ABCD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中AB边位于水平方向,顶点处分别固定一个带电小球。
其中A、B处小球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2q(q>0);C、D处小球质量均为2m,电荷量均为q。
空间存在着沿DB方向的匀强电场,在图示平面内,让正方形绕其中心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则四个小球所构成的系统()A.电势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电势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电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D.电势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升温过程中( )A .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 .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C .分子势能增大D .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x =2m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25,物体滑上传送带A 端的瞬时速度v A =3m/s ,到达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
g 取10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刚开始滑上传送带A 端时一定做匀加速运动B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时有可能不受摩擦力C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 B 一定小于2m/sD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 B 一定大于2m/s5、以开发核聚变能源为目的,被誉为“人造太阳”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 (HL--2M )装置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备受关注。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22学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2022学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ef922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42.png)
C.在t2时刻,同理可知此时速度为零,所以由P=Fv可知,此时外力的功率为零,故C错误。
D.因为t1与t3时刻物体运动的速率相等,所以由动能定理可知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故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以及知道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的动能最大。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
1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拖动的纸带上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出,在m<<M的前提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和盘中砝码的总重力。
D.物体一定受摩擦力作用,故D错误
2.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 在0~t1时间内,外力逐渐增大,外力做正功
B. 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 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 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0~t1时间内,质点的速度增大,所以由动能定理知外力做正功,又因为图像斜率变小,加速度变小,所以外力变小,故A错误.
③记录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2)如果系统(重物A、B)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 (用质量M1、M2,重力加速度为g,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挡光片的宽度d和距离h表示结果)。
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扫描版缺答案
![江西省临川区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扫描版缺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aaa02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d.png)
临川二中202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参考答案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1.(6分) (1)1.20 0.933 (2)1∶2(每空2分)12.(12分)⑴A C B D (3分)(挨次错误不得分) ⑵D (2分) (3)W=θ/(N-1)T (2分)θ――转过的弧度、N ――记录的点数、T ――打点的时间间隔 (3分) (4)无(影响) (2分)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分。
13.(8分)解:B 物体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t =0-v B a =0-10-2 s =5 s (1分)在5 s 内A 物体的位移x A =v A t =4×5 m =20 m (1分)B 物体的位移x B =v B +02t =10+02×5 m =25 m (2分)则在5 s 时两物体相距Δx =x B +7 m -x A =(25+7-20) m =12 m (2分)则A 追上B 所需的时间为t ′=t +Δx v A =5 s +124 s =8 s .(2分)14. (8分)(1)x=2h/tan θ解:方法一:设初速度v 0,由下落高度h=1/2gt 2求得t=g h2(2分)分解速度可得tan θ=gt/v o 求得v o=θtan2gh(2分)X=v 0t=2h/tan θ(1分)方法二:反向延长速度交于水平位移x/2处,由tan θ=h/0.5x (4分)得x=2h/tan θ(1分)(2)每秒管道的流量为Q=s ghθtan 2(3分)15.(12分)解: (1)木箱上表面的摩擦不计,因此小球在离开木箱前相对地面处于静止状态,离开木箱后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由h =12gt 2(2分) 得t =2h g =2×0.4510s =0.3s 小球从离开木箱开头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0.3s. (1分) (2)小球放到木箱后,木箱的加速度为: a 1=F +μ(M +m )g M =50+0.2×(10+1)×1010m/s 2=7.2 m/s 2(2分) 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x 1=0-v 20-2a 1=0-3.62-2×7.2m =0.9m 小球放上P 点后,木箱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0.9m. (2分) (3)x 1小于1m ,所以小球不会从木箱的左端掉下,木箱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为 a 2=F -μ(M +m )g M =50-0.2×(10+1)×1010m/s 2 =2. 8m/s 2(1分) 设木箱向左运动的距离为x 2时,小球脱离木箱,则 x 2=x 1+L 3=(0.9+0.5) m =1.4m (1分) 设木箱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 2,则: 由x 2=12a 2t 22(1分) 得:t 2=2x 2a 2=2×1.42.8s =1s (1分) 所以,小球离开木箱的瞬间, 木箱的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 v 2=a 2t 2=2.8×1m/s =2.8 m/s. (1分)1分) 解得E P =38J .(1分) (2)工件沿传送轨道减速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有:mgsin37°+μmgcos37°=ma1(1分)解得:s t 5.01=(1分)1分) 由于μ<tan37°,所以工件将沿传送带连续减速上滑.mgsin37°-μmgcos37°=ma 2(1分)1分)1分) 故假设成立,工件沿传送带上滑的时间t=t 1+t 2=1.5s .(1分)1分) 1分)1分) 当传送带的速度v≥8m/s 的范围内调整时,工件将沿传送带以加速度a 2减速滑行到C 点 v c 2-v 02=2a 2L (1分)1分)。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3c3dee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7a.png)
江西省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压强也一定增大C. 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都是相同的D. 完全失重状态下悬浮的水滴呈球状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2.核电站核泄漏的污染物中含有碘131和铯137。
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会释放β射线;铯137是铯133的同位素,半衰期约为30年,发生衰变时会辐射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131释放的β射线由氦核组成,β衰变的方程是131131053541I Xe e-→+ B.碘131释放的β射线是电子流,β衰变的方程是131131053541I Xe e-→+ C.与铯137相比,碘131衰变更慢,且铯133和铯137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D.铯137衰变时辐射出的γ光子能量小于可见光光子能量 3.关于磁感应强度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零处,它所受的磁场力一定为零B.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 =FIL可知,磁感应强度B 与F 成正比,与IL 成反比 C.一小段通电导线在某处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D.磁场中某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通电导线在该处所受磁场力的方向相同 4. 一交流电压为u =1002sin (100πt )V ,由此表达式可知( )A.用电压表测该电压其示数为50 VB. 将该电压加在“100 V 100 W”的灯泡两端,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100 WC. 该交流电压的周期为0.02 sD.t =1400s 时,该交流电压的瞬时值为50 V5.在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用黄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并产生了光电流,则()A.若增大黄光的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增大B.若改用蓝光照射该金属,饱和光电流一定增大C.若改用红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产生电效应现象D.若增大黄光的照射强度,单位时间内出射的电子数目将增多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电路原线圈匝数可调,调节触头为S,副线圈电路中r为光敏电阻,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滑动变阻器R与灯泡L并联在电路中,关于电路变化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持S位置和光照强度不变,将P向上滑,灯泡L变亮B. 保持S位置和光照强度不变,将P向下滑,电流表示数变小C. 保持P位置和光照强度不变,将S向下滑,光敏电阻的功率变小D. 保持P位置和S位置不变,使光线变暗,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斥力,F<0表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d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由c到d做减速运动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小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轨道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MN,MN的左边有一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当PQ在一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MN向右运动,则PQ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A. 向右减速运动B.向左加速运动C. 向右加速运动D.向左减速运动9.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则下列对氢原子跃迁的理解正确的是()A.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n=1能级跃迁时,向外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来的光电子一定不能使逸出功为 3.34 eV 的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 .大量处于n =3级级的氢原子向n =1能级跃迁时,用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3.34 eV 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8.75 eVD .若用光子能量为10.3 eV 的光照射处于n =1能级的氢原子,则该能级的氢原子能够跃迁到较高能级10.半径分别为r 和2r 的同心半圆光滑导轨MNPQ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 电阻为2R 质量为m 且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棒AB 置于半圆轨道上面,BA 的延长线通过导轨的圆心O ,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两同心圆环A 、B 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A 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环,B 为导体环,两环均可绕中心在水平面内转动,若A 逆时针加速转动,则B 环中( )A .一定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B .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C .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D .没有感应电流2、如图所示为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
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的面积为S ,匝数为N ,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OO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
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降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 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R 0表示输电线的电阻。
以线圈平面在中性面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零B .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cos e NBS t ωω=C .当滑动触头P 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D .当用户数目增多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用户得到的电压变小3、下列核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B .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2351419219256360U Ba Kr 2n →++C .核反应方程1417178142He N O H +→+为轻核聚变D .放射性元素21084Po 发生的α衰变方程为210206484822Po Pb He →+4、已知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公转轨迹近似为圆),如果把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和与其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扫过的面积速率,则地球和火星绕太阳公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速率之比是( )A .12R RB .21R RC .12R RD .21R R 5、一个质点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20~t 时间内的速度一时间()v t -图象如图所示,若10~t 时间内质点处于失重状态,则21~t t 时间内质点的运动状态经历了( )A .先超重后失重再超重B .先失重后超重再失重C .先超重后失重D .先失重后超重6、将三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c 、、用细线相连后(b c 、间无细线相连),再用细线悬挂于O 点,如图所示,用力F 拉小球c ,使三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O 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0θ=,则F 的最小值为( )A .mgB .2mgC .32mgD .32m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如图所示,长木板左端固定一竖直挡板,轻质弹簧左端与挡板连接右端连接一小物块,在小物块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 ,整个系统一起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长木板(含挡板)的质量为M ,小物块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形变量为(0)x x ≠,则( )A .小物块的加速度为F M m+ B .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MF kx M m -+,方向水平向左C.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MFkxM m++,方向水平向左D.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8、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质点振动频率是0.25 Hz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最大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E.在t=2 s和t=4 s两时刻,质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B.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在空间排列不规则C.物体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一定变化D.机械能可通过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一定不能通过做功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的变化E.将0.05mL浓度为0.02%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测得油膜面积为20cm2,则可测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5×10-9m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雾霾在大气中的漂移是布朗运动B.当气体凝结为固体时,其分子的平均速率无限接近于零C.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会变钝,这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D.在等压变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减少E.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大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一根均匀的细长空心金属圆管,其横截面如图甲所示,长度为L,电阻R约为5Ω,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因管线内径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某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尽可能精确测定它的内径d;(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外径D,图乙为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用该螺旋测微器测量的管线外径读数为5.200mm,则所测金属管线外径D=_______mm.(2)为测量金属管线的电阻R,取两节干电池(内阻不计)、开关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A.电流表0~0.6A,内阻约0.05ΩB.电流表0~3A,内阻约0.01ΩC.电压表0~3V,内阻约10kΩD.电压表0~15V,内阻约50kΩE.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为0.6A)F.滑动变阻器,0~100Ω(额定电流为0.3A)为准确测出金属管线阻值,电流表应选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填序号)(3)如图丙所示,请按实验要求用笔代线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_______.(4)根据已知的物理量(长度L、电阻率ρ)和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读数U、电流表读数I、金属管线外径D),则金属管线内径表达式d=______________12.(12分)某高一同学寒假时,在教材中查到木质材料与金属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为了准确验证这个数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图中长铝合金板水平固定。
(1)下列哪些操作是必要的_____A.调整定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水平铝合金板平行B.将铝合金板垫起一个角度C.选尽量光滑的滑轮D.砝码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2)如图乙所示为木块在水平铝合金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__m/s2(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将测量原理写为:根据mg﹣μMg=Ma,得mg MaMg μ-=.其中M为木块的质量,m为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a为木块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为g。
判断该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写出μ的正确表达式:_____。
(4)若m=70g,M=100g,则可测得μ=_____(g取9.8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所示,宽度为L、足够长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绝缘长薄板MN置于磁场的右边界,粒子打在板上时会被反弹(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前后竖直分速度不变,水平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磁场左边界上O处有一个粒子源,向磁场内沿纸面各个方向发射质量为m、电荷量为+q、速度为v的粒子,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粒子电荷量保持不变。
(1)要使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打不到绝缘薄板,求粒子速度v满足的条件;(2)若v=qBLm,一些粒子打到绝缘薄板上反弹回来,求这些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最小值t;(3)若v=2qBLm,求粒子从左边界离开磁场区域的长度s。
14.(16分)如图所示,导热良好的细直玻璃管内用长度为10cm的水银封闭了一段空气柱(可视为理想气体),水银柱可沿玻璃管无摩擦滑动。
现使水银柱随玻璃管共同沿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下滑,两者保持相对静止时,空气柱长度为8cm。
某时刻玻璃管突然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水银柱静止,此过程中环境温度恒为300K,整个过程水银未从收璃管口溢出。
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cm水银柱高。
求:(1)水银柱静止后的空气柱长度;(2)水银柱静止后缓慢加热气体,直到空气柱长度变回8cm,求此时气体的温度。
15.(12分)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导轨MN右端N处于倾斜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15.0m,皮带以恒定速率v=5m/s顺时针转动,三个质量均为m=1.0kg的滑块A、B、C置于水平导轨上,B、C之间有一段轻弹簧刚好处于原长,滑块B与轻弹簧连接,C未连接弹簧,B、C处于静止状态且离N点足够远,现让滑块A以初速度v0=6m/s沿B、C连线方向向B运动,A与B碰撞后粘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滑块C脱离弹簧后滑上倾角θ=37°的传送带,并从顶端沿传送带方向滑出斜抛落至地面上,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1.(1)滑块A、B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2)滑块C在传送带上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滑块A的初速度v0大小不相同,要使滑块C滑离传送带后总能落至地面上的同一位置,则v0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结果可用根号表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解析】A. A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环,若A逆时针加速转动,且转速均匀增加,则因为A转动产生磁场均匀增加,在B环中产生恒定的感应电流,故A 项错误;BCD.A 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环,若A 逆时针加速转动,在B 环中产生垂直于纸面向外且增大的磁场,所以B 环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 环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故B 项正确,CD 两项错误。
2、C【解析】A .当线圈与磁场平行时,感应电流最大,故A 错误;B .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sin e NBS t ωω=故B 错误;C .当滑动触头P 向下移动时,输出电压变小,但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将不变,故C 正确;D .当用户数目增多时,电路总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输电线上电阻的电压增大,用户得到的电压变小,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