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坑开挖变形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深基坑开挖支护变形规律分析及控制措施
深基坑开挖支护变形规律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通常来讲,深基坑开挖很可能引发相应的位移或者变形,对于上述的基坑变形应当予以全方位的防控与处理。
在目前现状下,有关部门针对深基坑开挖已经能够运用与之有关的基坑支护措施,通过实测现场数据并且运用数值模拟的方式来探究其中的变形规律。
这是由于,针对深基坑支护只有全面明确了固有的变形规律,那么才能显著增强基坑开挖的实效性,对于基坑沉降、水平桩基位移与基坑底部隆起的现象予以妥善处理。
关键词:深基坑;土方开挖;支护施工;安全技术引言:目前,高层建筑比例逐年提高,城市建筑在向高空发展的同时,也在寻找地下空间,深基坑土方开挖与支护施工一直是城市建设中的难题,同时深基坑土方开挖一直是建筑施工工作中危险性极高的项目之一。
深基坑施工环境更为复杂,基坑坍塌事故极易发生,造成群众与施工人员的伤亡,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必须对开挖的深基坑采取防护措施。
1 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1 不能有效结合深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1.2 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基坑一旦出现水平位移过大的现象时,会导致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支护结构失稳常发生在基坑长边的居中位置,因此可以说明,基坑的开挖属于空间问题。
以往对于深基坑的设计是将其看作是平面应变进行处理的,就细长条坑来说,这一平面应变的假设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然而其方形和矩形凹坑之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所以,需要在支护结构设计结构的空间处理前提下,假设平面应变故障前需要进行有效调整,进而与开挖过程中空间效应相符合。
1.3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和具体的受力间不相符合1.4 现阶段,深基坑支护的设计计算是在极限平衡概念基础上实施的,支撑结构具体的受力并不简单。
实践表明,在计算支撑结构的过程中,极限平衡理论要求的安全系数,就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其具有绝对安全性,然而在现实当中则是不尽如意的,在满足极限平衡理论要求的安全系数的情况下实际还是会出现支撑结构破坏的情况。
基坑防坍塌措施
基坑防坍塌措施概述基坑开挖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施工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建造地下结构,如地下室、地下停车场等。
然而,基坑开挖过程中往往存在坍塌风险,可能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防坍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坍塌的原因在了解基坑防坍塌措施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基坑发生坍塌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土壤力学特性:土壤的稳定性是影响基坑坍塌的关键因素。
当土壤的内聚力和摩擦力受到破坏或降低时,土壤会失去稳定性。
2.水分影响:土壤的含水率也会对基坑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流失、水压增加和土壤颗粒间的结合力降低,从而增加了坍塌风险。
3.不当施工:基坑开挖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如挡土墙、支撑框架等,会导致土壤失去侧向支撑,从而引发坍塌。
防坍塌措施土壤力学分析在制定基坑防坍塌措施之前,了解施工现场土壤的力学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土壤的分类、工程性质和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为选择适当的防坍塌措施提供依据。
在进行土壤力学分析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土壤类型:根据土壤的颗粒大小、组成和结构,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黏土、砂土、粉状土等。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不同,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土壤强度:通过试验或计算,确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内摩擦角等参数,判断土壤的稳定性。
如果土壤的强度较低,需要增加支护设施来提供侧向支撑。
•土壤含水率:水分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非常重要。
需要控制基坑周围地下水位,以降低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支护结构•挡土墙:挡土墙是常用的支护结构之一,可分为钢板桩挡土墙、混凝土搅拌桩挡土墙等。
挡土墙的作用是提供侧向支撑,有效地防止土壤坍塌。
•支撑框架:支撑框架是另一种常见的支护结构,可用于较大的基坑。
支撑框架由水平梁、纵向支撑杆和拉索组成,能够提供稳定的侧向支撑力。
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是防止土壤液化和坍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基坑工程施工变形
基坑工程施工变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管线等工程在密集的城市区域内愈发重要。
基坑工程作为这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基坑工程施工变形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还可能威胁到工程的安全稳定。
本文将从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的类型、原因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的类型1. 墙体变形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墙体的变形是最常见的。
根据墙体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可分为刚性墙体和柔性墙体两种类型。
刚性墙体如水泥土搅拌桩墙、旋喷桩墙等,其变形表现为墙顶向基坑方向的三角形水平位移;柔性墙体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在设有支撑的情况下,墙顶位移不变或逐渐向基坑外移动,墙体腹部向基坑内凸出。
2. 基坑底部隆起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底部的隆起现象也较为常见。
隆起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基坑底部的土层由于自重应力的释放而产生弹性隆起;二是由于坑底存在承压水层,且上覆隔水层重量不能抵抗承压水水头压力,导致坑底过大隆起。
3. 地表沉降在地层软弱且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的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墙底处将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墙体旁出现较大的地表沉降。
此外,当围护结构下方有顶管和盾构穿越时,也可能引起围护结构突然沉降。
二、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的原因1. 地质条件基坑工程的地质条件是影响施工变形的重要因素。
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不均匀,容易导致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稳定性差,从而引发变形。
2. 围护结构设计不合理围护结构的设计不合理也是导致施工变形的原因之一。
如墙体插入深度不足、支撑体系设计不合理等,都可能导致基坑工程施工变形。
3. 施工技术与管理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对基坑工程施工变形也有很大影响。
如施工工艺不当、监测不到位、施工速度过快等,都可能导致基坑工程施工变形。
三、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的控制措施1. 合理设计围护结构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地层不均匀的情况,应合理设计围护结构,确保墙体插入深度,提高土体的稳定性。
基坑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层 未揭穿 。 1 . 2 地 基 土物 理 力 学性 质
根据《 广 汇花园项 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场地地貌单 元 属于嘉陵江二级 阶地 , 场区地层构成及特征 据钻探揭露 , 场区土层主要为第 四系人工 回填 土( Q4 ) 、 第 四系上更新 统 冲洪 积 层 ( Q; + p 1 ) 及 侏 罗 系 中统 沙溪 庙组
46 9. 4 4 m。
式为桩筏 , 筏板基础 的埋深为 一 9 . 3 5以下 , 基坑类别 为一级 。 根据《 岩 土工 程勘 察报告》 反 映该地形情况 较复杂。
在基坑南侧 ⑥ ~⑩轴 段 , 在防 滑桩施 工完毕后 , 土方分
层开挖至地面下 5 . 0 m左 右 时 , 围墙 根 部 且 平 行 边 坡 出 出 现
鼬
瀑・
基 坑 变 形 原 因分 析 及 处 理 措 施
张 绍 宝
( 四川广 汇建 设有 限公 司 , 四川 广元 6 2 8 0 0 0 )
【 摘
措施 。
要】 针 对基坑 变形 , 从 地 质条件 、 设 计及 施 工等方 面进行 原 因分析 , 有针 对 性地提 出来 了处理
高程为 4 7 6 . 5 1~ 4 7 8 . 1 8 m。据 区域水文 地质资料 , 该场 地地
下水水 位变 幅在 1 . 0 0~2 . 0 0/ 1 3 之间, 历史 最高 地下水 水 位 按 标高 4 7 9 . 0 0 m取值 。该场地 含水层 的平均 渗透系数 k值
约 为 4m / d 。
浅析基坑工程变形因素及防治措施
浅析基坑工程变形因素及防治措施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建筑经济飞速发展,基坑工程向大深度、大面积发展,从而基坑变形问题日益突出,为控制基坑变形,分析与探讨其变形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为相关方面的问题做研究参考。
关键词:基坑稳定;基坑变形;基坑支护变形;变形控制;变形监测;报警值引言由于我国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城市的基础建设也得到相应的重视,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同时也对于其中的基坑施工质量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开展基坑建设的过程中,基坑常常会受到支护移动、基坑周围土体变形等多种因素而造成基坑出现较大的变形,不利于基坑施工,同时也对周围建筑物的稳定造成威胁。
基坑变形监测和其预警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基坑施工期间和后期维护工作中监测基坑变形发挥重要作用,是一种可靠的监测技术方法。
通过持续、高效的对基坑进行监测和预警,能够及时地发现基坑的变形现象,并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基坑结构和周围结构的稳定。
所以,研究基坑变形的监测和预警技术至关重要,这对于保障基坑施工质量和安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1基坑变形种类及变形机理(1)墙体水平变形:基坑开挖后,不论深浅,在还未设支撑时,不论刚性墙体还是柔性墙体,均为墙顶位移最大,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刚性墙体表现为向基坑内的三角形水平位移。
而有支撑的柔性墙体,为墙顶位移不变或逐渐向基坑外移动,墙体中下部向基坑内突出,呈抛物线型。
(2)墙体竖向位移:由于基坑开挖土体自重应力的释放,致使墙体向上发生位移。
(3)坑底隆起变形:一般情况下,坑底隆起变形主要有:基坑开挖均引起基坑底土体回弹;挡墙在侧水土压力作用下,墙底与内外土体发生塑性变形而上涌;粘性土基坑积水,土吸水使土的体积增大而隆起。
隆起变形一般在开挖深度不大时,基坑中部变形大,两边小。
而当开挖深度加大时,隆起变形有中部向两边转移,两边大,中间小。
4.地表沉降:由于基坑开挖造成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基坑开挖级施工方式、基坑支护方式、地层性质、基坑开挖深度、支护墙体入土深度,开挖深度等。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分析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分析由于深基坑开挖变形过大所带来的事故时有发生,在市区为保护邻近建筑物、地铁、地下管线、道路等设施的安全,对基坑的变形做出严格的限制。
基坑工程不仅要保证围护结构本身的安全,还要保证四周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因此,基坑工程变形掌握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1深基坑变形机理基坑支护结构除满意强度要求外,还需满意变形要求,在软土地区,后者往往占主导地位。
基坑工程的变形主要由围护结构位移、四周地表沉降及基坑底部土体隆起三部分组成。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开挖面上因土体开挖而卸载,因此引起基坑底部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围护结构在两侧压力差作用下产生向基坑内的水平位移和相应的土体变形,而四周地表沉降主要来自围护结构位移。
这三者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影响基坑变形的因素很复杂。
1.1围护结构变形基坑开挖导致围护墙内侧原有的压力被卸去,在基坑外侧主动土压力作用下,产生不平衡土压力,进而使墙体产生位移和变形。
对于悬臂围护结构,墙体侧向变形一般为墙体绕坑底以下的某点向基坑内部倾斜,而墙顶位移最大,呈三角形分布。
然而,随着基坑的开挖,墙体的侧向变形呈现出墙体腹部向坑内凸起而墙顶位移基本不变的状况。
尤其在软土地区,由于围护结构限制了坑外土体向坑内的流淌,因此,围护结构变形是导致坑外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移动的主要原因。
1.2围护结构后的地表沉降基坑开挖后周边土体处于临空状态,原有的结构平衡遭到破坏,土体开头应力释放简单发生滑动剪切破坏,地基土在原有荷载作用下产生新沉降;另外,基坑开挖降水引起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以抽水井点为中心的降水漏斗,由于基坑周边土层地下水位降低,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消散,直接导致土体中有效应力增加,土体产生了新的固结沉降。
地表沉降的分布形式可近似归纳为“三角形”和“抛物线”两种,前者最大沉降点位于基坑边,后者最大沉降点离基坑边有一定距离。
基坑中部四周剖面的地表沉降曲线可能是“三角形”也可能是“抛物线”,而基坑角点四周由于受到另一侧围护结构的支撑作用,其沉降分布形式常常为“抛物线”。
基坑开挖变形应急措施
基坑开挖变形应急措施基坑开挖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挖掘地面以便建设地基或地下结构的过程。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土壤和地下水的变形等问题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防范基坑变形、监测与控制、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防范基坑变形1.灾前准备:在基坑开挖前,要做好充分的灾害防范准备工作,如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设立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警示线等。
2.查明地质情况:在开挖前,必须充分了解并查明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土层特性、地下水位、地下水压力等,这是制定合理应对措施的基础。
3.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挖掘方法和设备,并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避免盲目开挖或不当处理。
二、监测与控制1.监测设备的布设: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合理布设各种监测设备,如测量孔、测斜管、沉降观测点等,通过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土体变形等参数,及时发现问题。
2.地下水位的控制:开挖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地下水位的上升,导致土体松动、坍塌甚至严重开挖事故。
因此,要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如增设排水井、使用抽水机进行抽排。
3.变形的控制:如果发现基坑土体出现较大变形的趋势,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如设立体积变形监测点、采用加固手段等,以减小变形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事故应急处置1.事故发生后停工处理:一旦发生基坑变形或坍塌事故,首先要立即停工,并将相关人员从危险区域撤离。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组织力量进行事故处置工作。
3.组织救援与抢险: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前往现场进行抢险工作,同时通知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提供支援。
4.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制定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综上所述,基坑开挖变形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防范基坑变形、监测与控制、事故应急处置等方面。
《2024年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研究》范文
《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地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深基坑施工在软土地区的应用也愈发普遍。
然而,软土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深基坑施工容易引起周边环境的变形,进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引起的变形及控制进行研究,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变形机理1. 软土特性软土地区土质疏松、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等特点,使得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
在施工前,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了解。
2. 变形机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方开挖、支撑结构施工等因素,使得基坑周围土体发生应力重分布,进而导致土体位移、隆起、坍塌等变形现象。
这些变形现象不仅影响基坑本身的稳定性,还可能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造成损害。
三、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措施1. 合理设计支护结构支护结构是控制深基坑变形的重要措施。
设计时需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类型和参数。
同时,应确保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土方开挖和支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
2. 优化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分步开挖、及时支撑等措施,以减小土体应力重分布的范围和速度。
同时,应控制每步开挖的深度和宽度,避免过大过快的开挖导致土体失稳。
在支撑结构施工时,应确保支撑结构的施工质量,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承受荷载。
3. 监测与反馈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基坑变形监测、支护结构受力监测、周边环境变化监测等。
通过监测数据及时反馈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变形超过允许范围,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紧急措施。
四、实例分析以某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采用合理的支护结构设计、优化施工工艺以及实施严格的监测与反馈措施,成功地控制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变形。
基坑开挖变形应急措施
重测初值;
注意对各管顶标高的测定和记录,破坏后凿开固结体,连接测斜管至原标高,同时注意避免杜塞测斜管安装时,钻孔与测斜管之间回填不好,出现移动;采用细砂或水泥与膨润土拌合的灰浆缓慢进行回填,避免形成空洞,注意避开锚杆。
2
围护结构顶和坡顶水平位移
误差偏大、无统计规律
一般因为测量仪器精度不够或对点误差偏大引起。采用一级全站仪测量,同时测站及镜站都使用强制对中装置,可解决。
3
围护结构变形监测
测斜管位置错误;
测斜探头下不到测斜管底部,甚至卡住测斜仪探头;由于测斜仪原因需要更换测斜仪使变化曲线连接不上;
测斜管顶部被破坏;
指导并监督土建承包商使测斜管轨道槽与基坑侧壁垂直;
基坑开挖变形应急措施
当监测发现基坑变形出现异常情况时,处理措施如下:
序号
监测项
目
常见问题
原因及解决措施
1
地而沉降
监测点与沉降体脱离
观测点要贯穿混凝土路面至土体,钻孔以沙填充,可避免观测点与表面层脱离。
基准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被埋、压,或者被破坏的现象
设多个基准点,定时进行检测,以便在常用基准点无法利用时能及时将数据恢复。
5
地下水位监测
水位管堵塞
水位管安装时注意不能破坏过滤布,注意管口要使用专用盖封口。
基坑开挖危险因素及应急措施
基坑开挖危险因素及应急措施(—)危脸因素:1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基坑发生坍塌滑坡。
2、受到应力的影响基坑坑底隆起。
3、地质复杂发生涌砂涌水。
4、漏水事故5、高空坠物(二)基坑坍塌滑坡1预防措施(1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2)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磴保护。
(3)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4)坡顶严禁堆积荷载,(5)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已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砂保证稳定。
(6)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2、应急措施:(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
(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
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
(3)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
(4)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
(5)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
3、应急措施:(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立即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2)在失稳的钢支撑旁加设钢支撑,进行坑底加固,如采用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提高被动区的抗力,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3)如由于支撑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基坑坍塌处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边的超载,如果围护结构背土发生土体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磴,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加垫木楔,防止失稳现象扩散。
(三)基坑坑底隆起1安全预防措施(1)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基坑塌方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
基坑塌方常见原因及处理措施一、基坑坍塌的常见原因1.坑壁的形式选用不合理基础施工时,坑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采用坡率法,即自然放坡;二是采用支护结构。
实践证明,基坑坑壁的形式直接影响基坑的安全性,若选用不当会为基坑施工埋一隐患。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过多考虑节省投资和缩短工期,忽视对坑壁形式的正确选用,从而出现坑壁形式选用不当。
在大多数工程中,由于采用坡率法比采用支护结构节省投资,因此,这种方式常被施工单位作为基坑施工的首选形式。
但坡率法只能在工程条件许可时才能采用,如果施工场地有限不能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坡率或者地下水丰富、土质稳定性差,一般不能考虑坡率法,否则,容易出现隐患,造成坑壁坍塌。
当不具备采用坡率法的条件时,应对基坑采用支护措施。
成都地区常用的支护结构有: 土钉墙支护、喷锚支护、混凝土灌注支护等。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所处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工程施工工艺要求对支护形式进行合理选择、设计,若为节省资金仅凭经验确定支护形式,很可能达不到支护的目的,同样容易出现坑壁坍塌的情况,造成安全事故。
如2001年5 月,我市某工地喷锚护壁发生坍塌事故,坍塌范围长13m,宽2.5m,高6m,造成紧邻该施工现场的某大楼汽车通道中断,基坑边一φ 200mm的地下供水管漏水,排水沟破裂,基坑周围民房、围墙及道路开裂严重。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处基坑与某大楼地下室仅隔一条汽车通道,采用喷锚护壁,锚杆的长度受到限制,因此,对这种坑壁,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效果更为理想,安全性更高。
2.坑壁土方施工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在基坑施工中,不重视施工管理控制,随意更改施工设计,违反技术规范要求,也是带来基坑施工隐患,造成坑壁坍塌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 一是采用坡率法时坡率值不足。
当工程条件许可时,基坑施工一般采用坡率法。
但采用坡率法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搞好基坑施工的坡率控制。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常常因为土方开挖时坡率控制不好或地勘资料不准确,造成开挖深度大于预计深度,出现基坑坑壁坡率小于设计值的情况,使基坑坑壁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最容易出现坑壁坍塌。
基坑变形处理方案
基坑变形处理方案
1、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通常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1中应密切注意围护结构的变形、位移等情况,如果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过快,则必须停止基坑开挖,联系设计,采取加强支护等方法。
2、加快主体结构施工,采取“随挖随浇”的方法,做到尽快回填,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它对于制止位移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3、基坑开挖前,应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沉降点的布设。
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基坑开挖过程及基坑使用初期,直至基坑底板浇筑完毕一周每1~2天天监测1次,特殊情况下加密监测。
一旦沉降过快或达到预警值,及时停止基坑开挖,向监理及业主进行报告并征求设计意见。
基坑工程施工变形
基坑工程施工变形基坑工程施工变形主要包括地表沉降、地下结构变形等问题。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土体的挖掘和施工载荷的作用,地表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
而地下结构变形,则是由于基坑工程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地下土体的移除和支护结构的设置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从而导致地下结构的变形。
地表沉降是基坑工程施工变形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问题。
地表沉降主要是指在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由于土方的挖掘和支护结构的施工所引起的地表下沉现象。
地表沉降的程度一般取决于土体的性质、基坑开挖深度、支护结构的设置等因素。
地表沉降会引起周围建筑物的损坏和地下管线的移位,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安全。
因此,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地表沉降的影响,如合理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控制土方开挖速度、监测地表沉降等。
除了地表沉降外,地下结构变形也是基坑工程施工变形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地下结构主要指在基坑工程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由于土体的移除和支护结构的设置会引起地下结构的变形。
地下结构的变形一般包括地下管线的移位、邻近建筑物的损坏等问题。
地下结构的变形一旦发生,将会给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地下结构的变形,如设置合理的支护结构、进行地下结构的监测等。
在基坑工程施工变形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减少地表沉降和地下结构变形的影响,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
为了提高基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加强对基坑工程施工变形的监测和控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其影响。
同时,需要注重基坑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变形问题,确保基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浅谈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措施
浅谈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措施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龙湾中心区,已建龙海路与龙祥路交叉口西侧,周边道路交通量较大,且多为工程车。
工程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面标高-5.25m,底板底标高为-5.90m。
围护设计的基坑开挖深度为 4.70m、5.70m,围护结构均采用双轴水泥搅拌桩,接头采用焊接或机械式接头。
基坑采用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挖土次序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根据后浇带位置分区及基坑挖深分层分区分段开挖。
图1为监测布点图。
图1 监测布点图本基坑的土层分布情况及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土层分布的主要特点为:(1)①-0层素填土主要以碎石、块石、粘性土等组成;土性湿~饱和,松散~稍密状;为新近人工填土,未完成自重固结;局部分布。
层厚0.00~2.30米。
(2)①层粘土以软塑~可塑状为主,个别可达硬塑状,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中~高压缩性。
全区分布。
层厚0.20~1.60米,层顶埋深0.00~2.30米。
(3)②-1层淤泥含少量腐植质及贝壳碎片,局部含少量粉砂团块;高压缩性。
全区分布。
层厚12.10~15.80米,层顶埋深1.00~3.50米。
本工程基坑基底均设置于此层。
该基坑施工规范,基坑变形总体可控。
工况一至工况三分别对应开挖第一层土层至第三层土层,每层开挖深度约1m。
工况四对应垫层浇筑,工况五对应底板施工。
表1 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参数表2.基坑变形及原因分析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工序和工艺开展工作,随着工况的转变,基坑的状态发生动态变化,监测数据也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基坑的变形可通过测斜监测数据直观反映,下面将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测斜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基坑深层土体累计位移变化隨时间的发展进行分析,说明基坑的变形情况,并分析相应的原因。
图2 基坑深层土体累计位移变化随时间的发展图2所示为CX03-CX05、CX07-CX09等6个测斜孔的水平累计位移变形曲线及相应的最大水平位移累计值发生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基槽土方开挖及基坑变形控制
基槽土方开挖及基坑变形控制
三、基坑的变形控制
(一)基坑变形特征1.土体变形
基坑开挖时,由于坑内开挖卸荷造成围护结构在内外压力差作用下产生水平向位移,进而引起围护结构外侧土体的变形,造成基坑外土体及临近建(构)筑物等沉降;同时,开挖卸荷也会引起坑底土体隆起。
可以认为,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造成的。
2.围护结构水平变形当基坑开挖较浅,还未设支撑时,不论对刚性墙体(如水泥土搅拌桩墙、旋喷桩墙等)还是柔性墙体(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均表现为墙顶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呈三角形分布。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刚性墙体继续表现为向基坑内的三角形水平位移或平行刚体位移;而一般柔性墙如果设支撑,则表现为墙顶位移不变或逐渐向基坑外移动,墙体腹部向基坑内凸出。
4.基坑底部的隆起基坑底土体的过大隆起是施工时应该尽量避免的。
但由于基坑一直处于开挖过程,直接监测坑底土体
隆起较为困难,一般通过监测立柱变形来反映基坑底土体隆起情况。
(二)基坑的变形控制
(2)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有:
1)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
2)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
3)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
加固方法有抽条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
4)减小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和开挖支撑时间。
5)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形的影响。
(三)坑底稳定控制
(1)保证深基坑坑底稳定的方法有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加固、坑内井点降水等措施。
(2)适时施作底板结构。
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基坑变形及控制策略探讨
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基坑变形及控制策略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交通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
地铁建设离不开地铁车站的施工,而地铁车站施工中的基坑变形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基坑变形及控制策略的相关问题。
一、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基坑变形的原因:1. 地质条件:地铁车站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是影响基坑变形的重要因素。
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地下构造等因素都会对基坑变形产生影响。
2. 地铁车站所处的地段:地铁车站所处地段的复杂性也会对基坑的变形产生影响。
如果地段周围存在大型建筑物或地下管线,都会影响基坑变形。
3. 施工方式:明挖地铁车站需要开挖大型基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车站结构的施工。
施工方式对基坑变形有直接影响。
1. 地质勘察:在进行地铁车站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进行细致勘察,以便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和控制措施。
2. 合理设计基坑支护结构:根据地下水位、土层性质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基坑支护结构,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3. 监测技术: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对基坑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变形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 合理施工方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在关键时期进行大规模挖掘,以减少基坑变形的可能性。
5. 结构加固措施:对基坑周围的地下管线和大型建筑物进行加固,以降低其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三、结论:明挖地铁车站施工中基坑变形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地段情况和施工方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地质勘察、合理设计基坑支护结构、监测技术、合理施工方案和结构加固措施是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验的积累,相信可以更好地解决地铁车站施工中基坑变形的问题,确保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
基坑开挖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变措施
基坑开挖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变措施1开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支护结构出现渗水、漏泥或开挖面以下出现冒水。
2、开挖土方不均衡,支撑延时导致支护墙壁和支撑的受力变形速率变化过大,基坑回弹和周围土体变位过大。
3、支护结构刚度,强度不足,围护结构变形过大。
4、基坑隆起,变形过大5、支撑挠曲变形6、支撑截面不足,有压损迹象7、围护、支撑,周围地表变形,坑底土体隆起变化速率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
2安全、稳定应变措施2.1出现渗水,漏泥应及时采取止水堵漏措施;2.2发现止水体在设计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加固弥补措施采用调整开挖及支撑的施工部位及参数,使基坑外荷均衡,减少每步开挖的空间尺寸,加快开挖支撑的时间,增加支撑复加预加轴力的次数;2.3增加支撑临时斜撑、角撑;2.4支撑加改预应力;2.5调整支撑的竖向间距;2.6基坑四周卸载或坑内压载;2.7加固支撑杆件,采用临时拉系构件缩短长细比必要时在水平向及竖向增设支撑;2.8地面上对称卸载,坑内压载;2.9对支撑断面加固,在竖向及水平向增设支撑;2.10对基坑进行局部甚至全面回填或放水回灌以得到临时稳定,赢得时间进行地基或支撑加固。
3支撑开挖支撑施工是决定深基坑工程成败优劣的关键工序,基槽两侧之间设横压梁(围檩)加支撑的方法支护,应边开挖边支撑,围檩应沿挡墙周边连续走通设置,围檩用32c槽钢焊接钢梁,支撑用28c槽钢,拟设置双层围檩支架,上、下层支撑间距为1.5m,每3.0m设一根。
支撑应随挖随撑,并严密顶紧牢固,严禁挖好后一次支撑。
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拆除一层,经回填夯实后,再拆上层,拆除支撑时,应注意防止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下沉和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开挖支撑施工时,应注意以下措施:①、要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及时加好一道支撑;②、在每层土开挖中,同时开挖的部分,在位置及深度上,要以保持对称为原则,防止基坑支护结构承受偏载;③、在施工管理中,加强对支撑构件的生产及安装质量的保证措施;④、规定施工场地、土方、材料、设备的堆放场地及堆放量,限定基坑边的超载。
基坑变形措施
基坑变形措施引言基坑是建筑工程中开挖的深坑,用于容纳基础构筑物或地下设施。
然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会遇到土体侧向变形、塌方等问题,给工程安全和施工进度造成威胁。
为了防止基坑的变形,各种措施和方法被采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基坑变形措施,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用。
1. 土体侧向支护土体侧向支护是防止基坑土体侧向变形的一种常见措施。
其原理是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如钢支撑、混凝土支撑或土钉墙等,来抵抗土体的侧向压力,保持土体的稳定。
土体侧向支护的选择和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包括土体性质、开挖深度、周围环境等因素。
常见的土体侧向支护结构包括:•钢支撑:钢支撑是一种常见和有效的土体侧向支护结构,由钢材组成。
其优点是强度高、施工方便,可适应不同土质和开挖深度。
•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是一种坚固和耐久的土体侧向支护结构,适用于长期或重复使用的基坑。
它可以通过钢筋混凝土墙、梁柱等形式实现。
•土钉墙:土钉墙是一种灵活和经济的土体侧向支护结构,适用于不同土质和地下水位条件。
它是通过在土体中钻孔安装钢筋,再注浆固定形成的。
2. 排水与降水基坑变形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存在。
地下水对土体的饱和度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和降水。
排水措施包括设置排水沟、排水管等,将地下水引导出基坑。
降水措施包括使用抽水机或泵站,将地下水抽出基坑。
通过排水和降水操作,可以降低土体的饱水度,减小土体水分含量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在进行排水和降水操作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排水速度等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此外,还需要注意对抽出的地下水进行处理,以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3. 监测与控制基坑变形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监测和控制变形的过程。
通过监测变形的大小和速度,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基坑的安全和稳定。
常用的基坑变形监测方法包括:•测量技术:基坑变形可以通过使用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测量孔、测斜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坑开挖变形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摘要:基坑开挖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常见,因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导致
坍塌的事故时有发生,文章通过对基坑开挖的方法、支护形式的总结,分析基坑
开挖过程中变形的形式和原因,提出防止和减少变形的控制措施,为指导实际施
工提供依据。
关键词:基坑开挖;变形;控制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步推进,土地资源日益匮乏,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的构造物越来越向高、深处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城市、公
路桥梁桥台断面尺寸越来越大,导致基坑开挖断面越来越大,越挖越深,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风险也越大。
最近几年,媒体公开报道的基坑开挖变形坍塌致人死亡事故非常多,因此分析
基坑开挖变形的原因,研究其控制办法,显得十分重要。
2.常见基坑开挖方法及支护形式
2.1常见基坑开挖方法
在日常施工中,我们需要根据基坑断面大小、开挖深度、支护形式、周边环境等因素综
合选择开挖方法,常常采取人工开挖和机械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常见的开挖方法有:放坡分
层开挖,有支撑逐层开挖、盆式开挖等。
(1)放坡分层开挖:根据基坑土质情况按照一定深度进行逐层开挖,这种开挖方式施工方便,工效高,经济效益好,适合于四周空旷、能满足放坡要求的场地,在城市或人口密集地
区往往不适合。
(2)有支撑逐层开挖:在基坑内先施工好支撑,然后逐层开挖,这种开挖方式安全性较高,对周围构造物影响较小,不需要有很大场地,可用于场地狭小、土质较差的情况,对于设置
内支撑的基坑,往往施工较慢、且运土较为困难。
(3)盆式开挖:先分层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形成盆式,然后在已挖部分施做混
凝土工程,再逐层用水平支撑或斜撑对四周进行支撑开挖,这种开挖方式支撑用量相对较小,特别适合于基坑面积较大,但支撑或拉锚作业困难且无法放坡的基坑。
2.2常见基坑支护形式
在日常施工中,放坡分层开挖,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土质要求较高,许多基坑开挖难以实现,往往需要采取施做围护结构的方式进行开挖。
基坑围护结构一般包括板(桩)墙、围檩(冠梁)、支撑及其他附属构件,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
1.工字钢桩围护结构。
基坑开挖前,用冲击式打桩机沿基坑设计边线将工字钢打入地下,基坑逐层开挖时,在桩间插入水平木板,并设置腰梁和横撑或锚杆,用以确保土体稳定。
这
种结构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但施工噪声大。
2.钢板桩围护结构。
和工字钢桩相似,断面多为U型或Z型,且隔水效果好,可重复使用,多适用于沿海城市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施工中。
3.钻孔灌注排桩围护结构。
钻孔灌注桩一般采用机械成孔,通过冠梁将支护桩连成整体,这种结构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基坑及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
4.SMW工法桩围护结构。
这种桩是利用搅拌设备就地切削土体,然后注入水泥类混合液
搅拌形成均匀的挡墙,最后在墙中插入型钢,形成一种劲性复合围护结构。
这种结构强度大、止水性好,内插的型钢可拔出反复使用,经济性好。
5.地下连续墙结构。
沿着基坑的周边,开挖狭长的沟槽并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个连续的
地下墙体。
这种结构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可适用于多种地层。
3.基坑变形形式及原因
3.1无支护放坡开挖基坑变形形式及原因
对于无支护放坡开挖的基坑,一般表现为开挖土坡的变形和基坑坑底的隆起。
其中土坡
的变形一般是由于突然卸载,基坑外土体对土坡的推力与边坡土体自身压力形成了力差,从
而造成边坡土体产生水平位移;另外由于基坑的突然卸荷,基坑底不透水土层自重不能够承
受下方承压水水头压力,会产生坑底突然性隆起。
3.2有支护开挖基坑变形形式及原因
对于有支护开挖基坑,一般变形的形式有:基坑坑底的隆起、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支
护结构的竖向变形。
几种变形产生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基坑坑底的隆起
基坑坑底隆起的出现,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在基坑坑底下方存在承压水,随着
开挖,基坑坑底逐渐卸载,当基坑底剩余的不透水土层自重不能够承受下方承压水水头压力时,就会产生隆起,严重时,直接出现涌水;另一种原因是由于支护结构插入坑底土层深度
不足,由于较深土层土体推力的作用,从而产生坑内土体隆起,这种隆起,如不及时处理,
往往会造成整个基坑支护结构失稳。
(二)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
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关键在于支护结构的刚度不足,不足以抵挡土体的土压力。
一般来
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不设横向支撑,开挖的土体或者施做的支护墙体均会表现出向基坑
方向的顶部位移最大,底部位移最小的三角形分布水平位移,这是由于土压力的作用,只要
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如果设有横向的柔性支撑,随着基坑的开挖,还会出现土
体或墙体中间部位凸出的现象,这些都是由于土体压力的作用,变形的大小与支护结构的深
度以及自身强度、基坑开挖的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支护结构的竖向变形
支护结构的竖向变形一般有以下原因产生,一个是由于基坑地质条件属于极为软弱的底层,在施做支护结构时,支护底部有沉渣,没有落在实处,导致随着开挖,支护结构往下沉;二是因为在基坑底部有其他构造物施工,比如盾构机、顶管施工等,由于承载力不足,导致
发生竖向变形。
4.基坑变形的控制
在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安排合理工序,尽量避免变形的产生,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要科学制定基坑开挖专项方案,开挖方案应根据周边环境、支护结构形式、降水形
式等实际情况合理编写,对于超过一定深度和规模的基坑开挖方案,要经过专家评审后,方
可实施。
二是在基坑开挖前要在基坑周围设置好排水系统,同时按照降排水方案,完成降排水后
方可开挖。
三是在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开挖方案施做支护结构,要防止开挖机械碰撞支护结构,
发现地质情况或地下水情况与设计不符时,立即停止开挖。
四是尽可能的增加支护结构、支撑的刚度以及入土深度。
五是尽可能减小每次开挖土体的尺寸和开挖后未及时支撑的暴露时间,及时加固基坑内
被动土压区土体。
六是及时对坑底土体加固,适时施作底板结构。
对于地下水丰富的基坑,要及时采取坑
内降水措施。
七是要加强对基坑及支护结构的监测,加大监测密度,并做好记录分析,发现有异常情
况时,要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5.结语
基坑开挖在日常交通、水利、建筑等多个行业都比较常见,基坑支护和基坑变形涉及到
力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在日常工程实践中,由于环境、地质条件等的不同,在开挖过程
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检测监测等工作,及时反馈分析数据,不断改进和优化基坑的支护和变形控制方案,总结成功经验,从而让更多具有可操作性、效果好的、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肖洁. 某深基坑开挖支护设计与安全性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7.
[2]赵慧军. 深基坑开挖支护变形规律与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03).
[3]李文华. 超大超深基坑施工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施工.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