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环境生态与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它们所处的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因素。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和自我修复能力。

-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2. 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群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存在的、互相依赖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 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等。

- 群落的功能包括资源利用、能量传递和生态位的占据等。

3. 生态因素与生活环境:- 生态因素指的是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土壤等。

- 生物对生态因素有一定的适应性,不同物种对生态因素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化学元素通过生物的生产、消费和分解等过程进行循环。

- 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5. 生态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

- 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不断转化为热能并且逐渐散失。

6. 生态平衡与稳定:-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 外界的环境干扰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生态危机。

7.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生态保护是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多样性的行动,包括国家级和全球级的生态保护措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一第五章学习已经结束,及时整理知识点可以提高生物学习效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第一节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2、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①PH: 在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P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②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另外:还受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生命活动的储备能源物质是脂肪。

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2、结构: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简式: A—P~P~P(A :腺嘌呤核苷;T :3; P: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 酶 ADP+Pi+能量注:(1)向右:表示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

向左:表示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2)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中ATP与ADP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

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知识点本篇文档将深入探讨《必修一:生物》第五章的知识点。

这一章主要涵盖了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

第一部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功能对整个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包裹,它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同时也是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场所。

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部的胶状物质,其中包含了许多细胞器和未分化的物质。

细胞质发挥着细胞代谢、合成和分解等重要功能。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它由核膜、核孔、染色质和核仁等组成。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传递细胞遗传物质DNA,并调节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

细胞器是指细胞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小器官,常见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

细胞器通过化学反应来完成特定功能,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过程。

第二部分: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指细胞生命活动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膜运输、信号传递、能量转换和物质合成等。

其中,能量转换是细胞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细胞中发生的,它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这个过程涉及到光合色素、光合磷酸化等重要步骤,能够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细胞呼吸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过程,它将有机物质通过氧气的氧化分解得到能量和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

细胞呼吸包括三个步骤: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这些步骤都需要不同的酶催化。

第三部分:细胞生物学的应用细胞生物学在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细胞生物学不仅能够检测、治疗各种疾病,还能够进行抗癌药物筛选和基因疗法等研究。

同时,在农业生产中,细胞生物学也被广泛应用于育种改良、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等领域,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综上所述,《必修一:生物》第五章所涵盖的细胞结构、功能和代谢等知识点是生物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全

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全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1、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4、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方法:加热:通过提高分子的能量来加快反应速度;56(1图一图二图(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变,如图所示。

(3图三图四图3图4(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刚开始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高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最终,酶因高温使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失去活性,失去了催化能力。

如图4所示。

8、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分析:1号与2号比较自变量为水浴加热,1号与3号、4号比较自变量为3号加入三氯化铁、4号加入肝脏研磨液(即催化剂种类)(2)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3)控制变量:自变量(实验中人为控制改变的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变量)、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4)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2、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3、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4、5、6、7812、有氧呼吸:主要场所:线粒体总反应式:C6H12O6+6O2酶6CO2+6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2)过程: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3)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酶2C2H5OH+2CO2+少量能量(如大部分植物,酵母菌等)(4)无氧呼吸:C6H12O6酶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如动物、人、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胚等)注意:(1)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2)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生物的生殖一、生殖的类型名词: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

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

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必背知识点(一)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注:生命活动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葡萄糖);生命活动的储备能源物质是脂肪。

生命活动的根本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2、结构:中文名:腺嘌呤核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简式: A—P~P~P(A :腺嘌呤核苷;T :3; P: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第二个高能磷酸键相当脆弱,水解时容易断裂)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TP 酶 ADP+Pi+能量注:(1)向右:表示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

向左:表示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

(在人和动物体内,来自细胞呼吸;绿色植物体内则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2)ATP能作为直接能源物质的原因是细胞中ATP与ADP循环转变,且十分迅速。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必背知识点(二)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特性1、酶具有高效性2、酶具有专一性3、酶的作用条件温和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①PH: 在最适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值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PH过高或过低,酶活性丧失)②温度: 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温度过低,酶活性降低;温度过高酶活性丧失)另外:还受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的影响。

高一生物必修1第五章必背知识点(三)一、有氧呼吸过程:C、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同的是反应的第一阶段相同,都能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通常涉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该章节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类型:-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细菌和古菌。

-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动植物细胞。

3.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半透膜。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液体,含有多种细胞器。

-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ATP的合成。

- 内质网: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场所。

-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包装。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溶酶体:含有酶,负责分解物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状和运动。

4. 细胞的代谢:- 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 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5.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6. 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四种核苷酸组成。

- 基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片段,控制细胞的性状。

7. 细胞的信号传递:- 细胞通过信号分子与外界环境交流。

- 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神经递质等。

8.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成特定类型的过程。

-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是生物体形态和功能形成的基础。

9.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细胞衰老是细胞功能逐渐下降的过程。

- 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

10. 细胞的癌变:- 癌变是细胞失去正常生长控制,无限制增殖的过程。

- 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这些知识点为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的核心内容,涵盖了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高一生物必修一的学习,是大家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打好生物学习的坚实基础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篇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篇一细胞中的无机物一、有关水的知识要点存在形式含量功能联系水自由水约95%1、良好溶剂2、参与多种化学反应3、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实用12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篇第五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二、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四、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流动性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xxx: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2)单层膜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2篇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2.减数第一次_减数第二次_间通常没有间期,染色体不再复制。

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4.性别决定的类型有XY型(雄性:XY,雌性:_和ZW型(雄性:ZZ,雌性:ZW)。

5.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回顾第五章是高一生物必修一的重要章节,主要涉及到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及进化。

本文将对这一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

一、基因与染色体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

基因存在于我们的染色体上,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生物体通过有丝分裂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增殖,这是一种细胞分裂过程。

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会先复制,然后分离成两个一样的染色体,最终形成两个分离的细胞。

这一过程保证了遗传物质的传递。

二、基因的表现基因通过遗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代,但并不是每个基因都会表现出来。

基因的表现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基因会在个体中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需要两个一样的基因才能表现。

有时,一个基因的表现还会受到其他基因的影响,这就是基因的互作。

基因互作会导致交叉现象的发生,即不同基因组合形成的交叉表现。

交叉现象是基因多样性的来源之一。

三、基因的突变基因的突变是基因组变异的一种形式,它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的随机变化。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点突变是指遗传物质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异,如碱基替换、插入或删除等。

染色体突变则是指整个染色体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染色体的缺失、倒位和易位等。

突变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来源,它在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突变有时会带来有利的特征,从而在自然选择中被优先保留下来。

四、进化的相关概念进化是生物演化的过程,它指的是在长时间里生物种群的遗传组成逐渐发生变化。

进化的关键是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遗传给下一代更多的优势特征。

这种适应环境的特征称为适应性特征,它们是进化的产物。

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指的是遗传物质的随机变异。

这种变异有时是突变引起的,有时则是基因重组带来的。

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选择的基础。

五、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研究化石记录和遗传学数据,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祖先是非洲的原始人。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2、酶的发现:发现过程,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探究思想,发现的意义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1、底物浓度2、酶浓度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什么是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称叫做三磷酸腺苷二、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三、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ADP+Pi+能量ATPATP酶ADP+Pi+能量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动物和人: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12H2O+大量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6CO2+大量[H]+少量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产生乳酸: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注意:无机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发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发酵讨论:1有氧呼吸及无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笔记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笔记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一、酶。

1. 酶的作用和本质。

- 作用。

- 细胞代谢是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的统称。

酶在细胞代谢中具有催化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是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例如,在没有酶催化的情况下,过氧化氢分解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反应速度很慢;而有过氧化氢酶催化时,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大大降低,反应速度迅速加快。

- 本质。

-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酶的本质。

例如,巴斯德之前认为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而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整个细胞在起作用;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毕希纳通过实验证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他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后来,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20世纪80年代,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2. 酶的特性。

- 高效性。

-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⁷ - 10¹³倍。

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³⁺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过氧化氢酶能在短时间内使大量过氧化氢分解,产生大量气泡,而Fe³⁺的催化效率相对较低。

- 专一性。

-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例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而不能催化蛋白质或脂肪的水解;脲酶只能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而对其他物质不起催化作用。

这是因为酶具有特定的活性中心,只有特定的底物才能与活性中心结合并发生反应。

- 作用条件较温和。

- 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较大。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是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的知识点,高中生需要重点关注,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知识要点一、细胞代谢与酶1、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3、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4、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最适温度,最适pH)5、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机理:降低活化能。

实质: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三、实验1、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过程见课本P79)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并且催化效率要比无机催化剂Fe3+高得多控制变量法: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定义。

对照实验:除一个因素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的原则。

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要点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6、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7、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必修一 第五章 知识点归纳
班级
姓名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 2、酶的本质: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能分解酶的酶是
蛋白酶),少数种类是 RNA。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方 向和平衡点。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
3 第三阶段:[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基质
24[H] + 6 O 2 → 1 2 H 2 O +大量能量(34 ATP。

总反应式: C6H12O6 +6H2O+ 6O2
6CO2 +12H2O +大量能量(38 ATP)。
(注意:产物 H 2 O 中的氧只来自于第三阶段的 O 2 )
2、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
2、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提取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分离原理:绿叶中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 散得 快,反之则慢。
3 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4 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 有氧呼吸过程: 1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水解(不彻底) 场所:细胞质基质 C 6 H 1 2 O 6 → 2 C 3 H 4 O 3 ( 丙酮酸)+ 4[H] +少量能量(2 ATP;
2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水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2 C 3 H 4 O 3 ( 丙酮酸)+ 6 H 2 O → 6 C O 2 + 20[H] +少量能量(2 ATP;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 第五章 知识点归纳班级 姓名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 2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能分解酶的酶是蛋白酶),少数种类是RNA 。

3、酶的作用:催化作用,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方向和平衡点。

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

▲ 4、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2)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 下,酶的活性最高。

﹡①温度: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过低只会降低酶的活性,升温后活性可恢复。

﹡②酸碱度:过酸、过碱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胃蛋白酶是1.5—2.2)▲ 5、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优化设计62页)(1)底物浓度 (2)酶浓度 (3)PH 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4)温度:高温使酶失活。

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 1、ATP 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

结构简式:A-P~P~P,其中:“A ”代表腺苷,“P ”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 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 被称为高能化合物。

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ATP 与ADP 的转化:▲ 注: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中,酶不相同,物质是可逆,能量是不可逆的。

3、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 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直接的能量来源:ATP 最终能量来源:太阳能4、产生ATP 的生理过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反应(暗反应不能产生)。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 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第三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1、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 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高一生物必修一的学习,是大家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打好生物学习的坚实基础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篇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H别在于R基的不同。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点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细胞代谢: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注:①由活细胞产生(与核糖体有关)③成分: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②催化性质:A.比无机催化剂更能减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B.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没有变化。

特性:专一性、高效性、多样性③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温度、PH值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结构。

低温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分子结构。

二、ATP(三磷酸腺苷)◎ ATP是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它的水解与合成存在着能量的释放与贮存。

1.结构简式 A — P ~ P ~ P2.ATP与ADP的转化◎ ATP ADP + Pi + 能量(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酶不相同)三、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分为:1.有氧呼吸:⑴概念: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⑵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主要场所线粒体)2O + 能量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能量散失ATP CO 2H 2O 酶[H]O 2H 2O酶散失ATP 能量②③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高等动物、乳酸菌、高.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②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生物的生殖
一、生殖的类型
名词:1、生物的生殖:每种生物都能够产生自己的后代,这就是~。

2、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3、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也叫配子)的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这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具有双亲的遗传性,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4、分裂生殖(单细胞生物特有):是生物体由一个母体分裂成两个子体的生殖方式。

如变形虫、细菌、草履虫。

5、出芽生殖:母体→芽体→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

6、孢子生殖:母体→孢子→新个体,如青霉、曲霉。

7、营养生殖: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发育为新个体,如马铃薯块茎、草莓的匍匐茎,秋海棠等。

8、嫁接:一种用植物体上的芽或枝,接到另一种有根系的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新植物体的方法。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外植体(离体组织或器官)→消毒→接种→愈伤组织(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组织器官→完整植株。

10、配子生殖:由亲体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两相配成对,互相结合,成为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
生殖方式,叫做~。

11、卵式生殖: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生殖方式叫做~。

凡是种子植物用种子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

12、受精作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的过程,叫做~。

13、花粉管:是萌发的花粉粒内壁突出,从萌发孔伸出而形成的管状结构。

主要作用是将其携带的精子和其他内容物运至卵器或卵细胞内,以利于受精作用。

14、双受精: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合子,又叫受精卵(染色体为
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为受精极核(染色体为3N),这种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叫做双受精。

15、被子植物:凡是胚珠有子房包被着,种子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就叫做~。

语句:1、凡是种子植物用种乎进行繁殖时,都属予卵式生殖,因为要产生种子,必须经过双受精作用,即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

所以必然是卵式生殖。

2、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3、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A、取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B、便于花卉和果树的快速繁殖、便于培养无病毒植物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C、易保持亲代的性状。

5、克隆:无性生殖中一种方式。

克隆的特点是由一个生物体的一部分(包括细胞、组织、器官)
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克隆出来的个体以及同一无性繁殖系内的各个个体遗传基础在正常情况下完全相同。

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克隆技术是利用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1 2>>尾页
第二节生物的个体发育
一.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语句;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不是种子。

2、种子的形成和萌发:①种子是由种皮、胚和胚乳构成的。

②胚的发育:受精卵有丝分裂产生一行细胞形成胚柄,同时产生一团细胞形成球状胚体。

球状胚体顶端两侧的细胞分裂较快形成两个突起,发育成两片子叶;两子叶之间的部分细胞发育成胚芽;胚体基部的部分细胞发育成胚根;胚芽与胚根之间的细胞发育成胚轴。

③胚乳的发育: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的。

首先,受精极核分裂成许多细胞核,叫胚乳核;然后,围绕每个胚乳核产生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许多胚乳细胞。

这些胚乳细胞内贮存营养物质,其整体就是胚乳。

3、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近珠孔端),顶细胞(多次分裂)形成球状胚体(分裂、分化)形成胚。

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构成胚;基细胞几次分裂形成胚柄,吸收养料供胚发育。

受精极核多次分裂形成胚乳细胞,从而构成胚乳。

珠被形成种皮。

胚、胚乳、
种皮构成种子。

子房壁形成果皮,种子和果皮构成果实。

4、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胚乳被子叶吸收了,营养贮藏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子叶或胚乳提供的,而种子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胚柄细胞提供的。

5、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包括两个阶段:(1)营养生长阶段:此阶段植株只有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通过生长不断长高长大。

(2)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植株长出花,开花后雌蕊的子房发育形成果实,里面有种子。

这时就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许多植物进入生殖生长后营养生长中止。

6、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7、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受精卵和受精极核的发育是不同步的,受精极核先发育,受精卵后发育,因为受精卵要经过一个休眠阶段。

8、以体细胞中含有2n条为例,则精子、卵细胞和每个极核中含有n条染色体。

受精极核由2个极核和1个精子融合形成,所以受精极核以及由受精极核发育成的胚乳细胞应为3n条;由于在形成胚乳的过程中,胚乳细胞将解体,其中的染色体也会消失,所以胚乳细胞的3n 不会影响到新个体的性状遗传。

其他种类的细胞都属于体细胞,都应为2n条。

二.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名词:1、生物的个体发育:生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
始的,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组织、器官的形成,发育成一个性成熟的新个体。

动物和植物的个体发育都分为两个阶段。

两个阶段的分界是:动物一般以幼体孵化或出生为界,植物以种子萌发为界。

2、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

3、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并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4、卵裂:早期的细胞分裂,属于有丝分裂,不是减数分裂。

5、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差别很大,而且形成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这种胚后发育叫做~。

语句:1、原肠胚的形成:(1)蛙卵的特点:动物极含卵黄少,密度小,色素多,总是向上利于吸收太阳能提高温度;植物极含卵黄多,密度大,贮存了大量营养物质。

(2)胚胎的发育过程:受精卵(卵裂速度不均)---囊胚(分裂分化)---原肠胚。

①卵裂:受精卵的有丝分裂,特点是细胞数目增多而总体积不增大。

②囊胚:受精卵卵裂形成囊胚。

囊胚外表球形,内部有个空腔,叫囊胚腔。

③外胚层:由于动物极细胞分裂比植物极快,细胞向植物极推移而覆盖在植物极外面。

④内胚层:植物极细胞被动物极细胞包入内部。

⑤中胚层:内外胚层之间细胞分裂形成第三个胚层。

⑥原肠腔:内胚层向内凹陷形成的一个通过胚口与外界相通的空腔。

⑦原肠胚:有内中外三个胚层,有原肠腔的早期胚胎。

2、各器官、系统的形成:原肠胚形成后,三个胚层继续细胞分裂,
并分化出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各个器官,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动物的系统:由内外胚层发育形成的组织器官可用歌诀“内消呼肝胰,外表感神仙”记忆。

内胚层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脏和胰腺——“内消呼肝胰”。

外胚层发育成为表皮及其附属结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外表感神仙”。

3、陆生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特点:①胚胎发育早期在表面形成羊膜,里面贮存羊水。

②原肠胚形成后,三个胚层继续细胞分裂,并分化出各种组织,进而形成各个器官,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动物的系统。

4、极体和极核的区别:极体是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因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产生和细胞,依附于卵细胞的动物极,因此而得名。

极核是在雌蕊成熟时产生的,位于胚囊中部的两个游离核。

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融合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形成胚乳。

5、胚后发育的两种方式:1)直接发育:幼体和成体在结构和生理方面相似,幼体经生长和性成熟直接发育成成体。

如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

2)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在结构和生理方面差异很大,在发育成成体之前必须发生某些方面的改变,即变态,然后经生长、发育为性成熟个体。

如昆虫、两栖类动物。

6、陆生脊椎动物羊膜出现的意义:羊膜是胚膜的内层,呈囊状,里面充满了羊水。

羊膜和羊水不仅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水环境,还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因此使这些动物增加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力。

首页<<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