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元素的周期表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精品PPT课件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精品PPT课件
想出原子是物质最小的,不可再分的,永存 不变的微粒。 • 17至18世纪,波意耳第一次给出了化学元素 的定义—用物理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基本的 物质组分,化学相互作用是通过最小微粒进 行,一切元素都是由这样的最小微粒组成。
3
• 1732年: 尤拉 (Euler) 提出自然界存在多少种原子,就有多少种元素
• 定义 一种元素的1摩尔质量对核素12C的1摩尔质量
的1/12的比值(国际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1979
年)
• 特征 相对原子质量是纯数
单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该元素核素的相对原
子质量
多核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该元素的天然同
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 计算
Ar= ∑fi Mr,i fi : 同位素分度
不能正确给出许多元素的原子量。如设氢的原子量为1,作 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已知水中氢和氧的质量比是1:8,若水 分子是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氧的原子量是8,若 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氧的原子量便是16。 道尔顿武断地认为,可以从“思维经济原则”出发,认定水分子 由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因而就定错了氧的原子量。
7
1-2-2 核素、同位素和同位素丰度
(1)核素(nuclide)---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 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 分类
稳定核素 --- 单核素元素和多核素元素
放射性核素 • 核素符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62C 质量数
质子数
(2)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不同中子 数的核素互称同位素,这些核素在周期表中占同位置
化学和材料工作者着眼于化学变化,而化学变化则以 原子相互作用为基础的。通常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 生变化。那么什么在变呢?电子的运动状态在变,通俗地 说,是核外电子在“跳来跳去”,所以研究核外电子的运动 的规律是研究者探索的重要问题。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 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 ,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 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 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 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逐渐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 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逐渐困难

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 ,也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各种元素形成有 周期性规律的体现,成为元素周期律,元 素周期表则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
1
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子 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 化的事实,从自然科学上有力地论证了事 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元素周 期 表是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把元素 纳入一个系统内,反映了元素间的内在联 系,打破了曾经认为元素是互相孤立的形 而上学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 学 习,可以加深对物质世界对立统一规律 的认识。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 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 期的O、F(O。F无正价)元素除外; • 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 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 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 元素最高价的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 对值的和为8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 • • •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 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 原子半径递增。 (注):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 失去了电子 所以, 总的说来(同种元素)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或者一句话总结,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 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不适合用于稀 有气体)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基本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由俄国的门捷列夫首先发现,并根据此规律创制了元素周期表。

结合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可以表述为: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增,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增,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逐渐增高;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同一族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果粒子的电子构型相同,则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且半径随着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如O2->F->Na+>Mg2+)内涵结合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可以表述为: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减,非金属性从左到右递增,在同一族中,元素的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增,非金属性从上到下递减;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逐渐增高;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

同一族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如果粒子的电子构型相同,则阴离子的半径比阳离子大,且半径随着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本质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原子半径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注):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所以, 总的说来(同种元素)(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4)或者一句话总结,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1、元素周期律实质: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律变化。

2、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同一周期,从左至有依次增加;同一主族,不变。

(2)电子层数:同一周期,不变;同一主族,从左至有依次增加。

(3)原子半径: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至小至有依次增大。

(4)失电子能力: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至小至有依次减弱。

(5)得电子能力: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至小至有依次递增。

(6)主要化合价:同一周期,最该正价=族序数(O、F外);同一主族,最该正价=族序数(O、F外)(7)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的酸碱性: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同一主族,从上至下,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8)气态氢化物:同一周期,从左至右,形成难度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至下,形成难度最近增大,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二、元素周期表的及其用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族:在周期表中,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的纵行叫做一个族。

2、元素周期表结构(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其分类如下:短周期(3个):包括第一、二、三周期,分别含有2、8、8种元素周期(7个)长周期(3个):包括第四、五、六周期,分别含有18、18、32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共26种元素(1999年又发现了114、116、118号三种元素)(2)第六周期中的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

第七周期中的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因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

化学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

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人工智能与化学的结合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提取方法
元素在自然界中 的分布情况
提取元素的主要 方法和技术
元素在地球科学 、生物学等领域 的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元素在工业、农 业、医疗等领域 的应用和价值
元素的价值和用途
元素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元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元素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05
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和未来展望
添加 标题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 随着原子序数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 渐增强。
03
周期表中元素的分 类和分组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按电子排布规律填充在周期表中的元素,如钠、钾、铝等 非金属元素:不遵循电子排布规律,在周期表中占据特殊位置的元素,如氢、氧、氯等
电子层数:同周 期元素具有相同 的电子层数
周期表的特点和意义
周期性排列:按 照原子序数由小 到大,元素性质 呈周期性变化
列族分布:同一 列中的元素具有 相似的性质,称 为族
周期表的意义: 帮助预测元素性 质,指导新元素 的发现和利用
周期表的应用: 在化学、材料科 学、医学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
02
周期表中元素的性 质
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元素分类:将元素按照性质进行 分类,如金属、非金属等
电子排布: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 规律,预测元素的性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子序数: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 进行排列,形成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发现元素之间的周 期性规律,为周期表的建立奠定 基础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笔记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笔记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笔记一、离子与化学键1. 原子与离子a.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b.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c. 阳离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的正离子。

d. 阴离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负离子。

2. 化学键a.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相吸引形成的化学键。

b. 共价键:由共享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二、元素周期表1. 周期表的组成a. 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的中间部分,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 副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侧。

2. 周期表的结构a. 周期:从左至右的水平行。

b. 主族:从上至下的垂直列。

三、离子化合物1.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2. 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a. 一价阳离子:元素名称 + "ion"。

b. 一价阴离子:原子名称末尾去掉字母 "ine" + "ide"。

c. 多价离子:写出多价离子的带电荷形式。

四、配位化合物1. 配位键:由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的配位体形成的化学键。

2. 配位数:周围配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的配位数。

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a. 配位体名称:以 "o" 结尾 + "ide"。

b. 配位化合物:中心金属离子名称 + 配位体名称。

五、酸碱中和反应1. 酸:产生H+离子的物质。

2. 碱:产生OH-离子的物质。

3.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六、化学平衡1. 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 平衡常数: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比值。

3.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a. 温度:升高温度可促进反应向正向或逆向方向进行。

b. 压力:增加压力可促使反应向具有较少分子数的方向进行。

c. 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促进反应向正向方向进行。

七、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

常见无机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单词中英对照专业英语

常见无机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单词中英对照专业英语

1. hydrogen ['haɪdrədʒ(ə)n]n. [化学] 氢Hydrogen: 氢气| 氢| 氢原子2. helium ['hi:liəm]n. 氦(符号为He,2号元素)3. lithium ['lɪθɪəm]n. 锂(符号Li)Lithium: 锂| 锂元素| 锂盐4. beryllium [bə'rɪlɪəm]n. [化学] 铍(符号Be)beryllium: 铍| 铍青铜| 铍鋍5. boron ['bɔːrɒn]n. [化学] 硼Boron: 硼| 硼粉| 硼元素6. carbon ['kɑːb(ə)n]n. [化学] 碳;碳棒;复写纸adj. 碳的;碳处理的Carbon: 碳| 碳纤维| 碳元素7. nitrogen ['naɪtrədʒ(ə)n]n. [化学] 氮nitrogen: 氮气| 氮| 痰气8. oxygen ['ɔksidʒən]n. 氧气,氧9. fluorine ['flʊəriːn; 'flɔː-]n. [化学] 氟fluorine: 氟10. neon ['niːɒn]n. 霓虹灯;氖(10号元素,符号Ne)Neon: 霓虹| 氖| 霓虹灯11. sodium ['səʊdɪəm]n. [化学] 钠(11号元素,符号Na)Sodium: 钠| 金属钠| 六偏磷酸钠12. magnesium [mæg'niːzɪəm]n. [化学] 镁Magnesium: 镁| 镁金| 可引至腹泻13. aluminum [ə'ljuːmɪnəm]n. 铝Aluminum: 铝| 铝合金| 铝框14. silicon ['sɪlɪk(ə)n]n. [化学] 硅;硅元素Silicon: 硅| 硅胶| 硅利康15. phosphorus ['fɒsf(ə)rəs]n. 磷phosphorus: 磷| 磷光物质| 含磷的16. sulfur ['sʌlfɚ]n. 硫磺;硫磺色vt. 用硫磺处理sulfur: 硫磺| 硫| 硫磺剂17. chlorine ['klɔ:ri:n]n. 氯(17号化学元素)18. argon ['ɑːgɒn]n. [化学] 氩(18号元素)Argon: 氩气| 氩| 亚冈19. potassium [pə'tæsɪəm]n. [化学] 钾Potassium: 钾| 钾质| 金属钾20. calcium ['kælsɪəm]n. [化学] 钙Calcium: 钙| 钙质| 钙粉21. scandium ['skændɪəm]n. [化学] 钪scandium: 钪| 钪棒22. titanium [taɪ'teɪnɪəm; tɪ-]n. [化学] 钛(金属元素)Titanium: 钛| 钛合金| 钛色洗23. vanadium [və'neɪdɪəm]n. [化学] 钒V anadium: 钒| 硫酸钒| 钒矿24. chromium ['krəʊmɪəm]n. [化学] 铬(24号元素,符号Cr)25. manganese ['mæŋgəniːz]n. [化学] 锰Manganese: 锰| 锰片| 电解锰26. iron ['aɪən]n. 熨斗;烙铁;坚强adj. 铁的;残酷的;刚强的vt. 熨;用铁铸成vi. 熨衣;烫平Iron: 整理和熨烫| 铁| 熨烫27. cobalt ['kəʊbɔːlt; -ɒlt]n. [化学] 钴;钴类颜料;由钴制的深蓝色Cobalt: 钴| 钴蓝色| 钴元素28. nickel ['nɪk(ə)l]n. 镍;镍币;五分镍币vt. 镀镍于Nickel: 镍| 五美分| 镍币29. copper ['kɒpə]n. 铜;铜币;警察adj. 铜的vt. 镀铜于Copper: 铜| 铜币| 合金30. zinc [zɪŋk]n. 锌vt. 镀锌于…;涂锌于…;用锌处理Zinc: 锌| 锌色| 锌粉31. gallium ['gælɪəm]n. [化学] 镓Gallium: 镓| 金属镓| 镓盐32. germanium [dʒɜː'meɪnɪəm]n. [化学] 锗(32号元素,符号Ge)Germanium: 锗| 锗粉| 盖乐33. arsenic ['ɑːs(ə)nɪk]n. 砷;砒霜;三氧化二砷adj. 砷的;含砷的arsenic: 砷| 砒霜| 内脏中毒34. selenium [sɪ'liːnɪəm]n. [化学] 硒Selenium: 硒| 硒粉| 免疫组织化学35. bromine ['brəʊmiːn]n. [化学] 溴Bromine: 溴素| 溴| 溴盐36. krypton ['krɪptɒn]n. [化学] 氪(元素符号为Kr)krypton: 氪| 氪气| 氪星37. barium ['beərɪəm]n. [化学] 钡(一种化学元素)barium: 钡| 金属钡| 钡剂38. radium ['reɪdɪəm]n. [化学] 镭(88号元素符号Ra)Radium: 镭| 镭灰| 北投石39. palladium [pə'leɪdɪəm]n. [化学] 钯;守护神palladium: 钯金| 钯| 守护神40. platinum ['plætɪnəm]n. [化学] 铂;白金;唱片集达100万张的销售量;银灰色adj. 唱片集已售出100万张的Platinum: 白金| 铂金| 白金色41. silver ['sɪlvə]n. 银;银器;银币;银质奖章;餐具;银灰色adj. 银的;含银的;有银色光泽的;口才流利的;第二十五周年的婚姻vt. 镀银;使有银色光泽vi. 变成银色silver: 银色| 银白色| 银42. gold [ɡəuld]n. 金,黄金;金色;金币adj. 金的,金制的;金色的43. cadmium ['kædmɪəm]n. [化学] 镉(元素符号Cd)Cadmium: 镉| 影响呼吸道| 镉粒44. mercury ['mə:kjuri]n. 水银;水银柱;精神Mercury: 水星| 水银| 汞45. tin [tɪn]n. 锡;罐头,罐;马口铁adj. 锡制的vt. 涂锡于;给…包马口铁Tin: 氮化钛46. lead [liːd]n. 领导;铅;导线;石墨;榜样adj. 带头的;最重要的vt. 领导;致使;引导;指挥vi. 领导;导致;用水砣测深Lead: 领先| 带领| 引导47. antimony ['æntɪmənɪ]n. [化学] 锑(符号Sb)Antimony: 锑| 锑粒| 锑块48. bismuth ['bɪzməθ]n. [化学] 铋Bismuth: 铋| 铋粒| 铋粉49. iodine ['aɪədiːn; -aɪn; -ɪn]n. 碘;碘酒Iodine: 碘| 碘酒| 放射药理学50. xenon ['zenɒn; 'ziː-]n. [化学] 氙(稀有气体元素)xenon: 氙| 氙气| 塞诺恩51. uranium [ju'reiniəm]n. [化]铀。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应用其他化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1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负电荷平衡原子核的正电荷。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分类表。

它将元素按照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分组,方便研究。

1.2 化学键和离子结构-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结构:离子结构是指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或原子团,负离子是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

1.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合关系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配体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1.4 水溶液中的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是指将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形成的离子。

离子在水中可以进行水合反应,影响溶液的性质。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2.1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或若干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2.2 大气分析- 大气分析是研究大气中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等。

2.3 水分析- 水分析是研究水中各种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滴定法、光谱分析等。

2.4 有机分析- 有机分析是研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第三章:重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它是元素周期性变化的定律。

它的研究为科学家提供了深入了解元素的机理,并为今后更好地研究化学轨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6月25日,由俄国科学家列缪尔李奥夫霍夫曼发现的。

他发现,当按照原子量将元素排列时,某些性质相似的元素会按照一定的周期出现。

该定律表明,某些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排成一排,而其他元素则有不同的性质,它们也在元素周期表中排成一排。

这一定律的英文名称为“霍夫曼周期律”。

霍夫曼周期律的核心概念是“周期”,即按一定的律则,某些性质相似的元素按一定的律则出现在一定的周期内。

这些元素被统称为“元素族”。

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形成一条直线,呈现出相似的性质并形成“族”。

每个元素族有不同的特性,它们的特性由它们的原子量以及电子构型和配位数决定。

例如,钠、镁、铝和硅形成了由弱碱性元素组成的一组族,它们属于第一周期的第一族。

这四种元素的性质相似,其原子量分别为23、24、27、28,它们均具有一价,其配位数均为4个。

因此,这四种元素的性质相似,它们在元素周期性中排成一排。

另一个例子就是由硫、磷、氮和氧组成的二维族,它们属于第三周期的第五组。

这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性中也排成一排,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16、31、14、16。

而它们的性质则因它们的电子构型和配位数而异,它们分别具有二价、三价、四价和两价;其配位数也分别为4、3、2和2。

霍夫曼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学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有关元素的深入认识,为今后的化学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

它不仅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组织方式,而且还为学习和理解元素的性质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霍夫曼周期律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元素周期表,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和信心。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应该重视霍夫曼周期律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准确、深入的元素性质和作用的认知,以期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无机化学1~4章总结

无机化学1~4章总结

第 1 章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 波粒二象性● Plank 公式:E = h ν 【光的能量(E ) 频率(ν) 普朗克常量(h )=6.626×10-34J·s 】 ● 能量量子化:物体只能按hν的整数倍(如1, 2, 3等)一份一份地吸收或释出光能 ● 光电效应:对某一特定金属而言,不是任何频率的光都能使其发射光电子。

每种金属都有一个特征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频率),低于这一频率的光线不论其强度多大和照射时间多长,都不能导致光电效应。

光的强弱只表明光子的多少,而与每个光子的能量无关。

● 微粒的波动性德布罗依关系式(求运动粒子的波长):λ=h/p = h/mv 【λ:波长 υ:频率 v :光速 m :质量】 应用 Ni 晶体进行电子衍射实验,证实电子具有波动性宏观物体的波长极短以致无法测量,波长难以察觉,主要表现为粒子性,服从经典力学的运动规律 ● 氢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波尔模型ν为波数的符号,它定义为波长的倒数,单位常用cm -1; R 为里德伯常量,实验确定为1.097 37×10 5cm -1;n 2大于n 1 ,二者都是不大的正整数 跃迁:ΔE = E 2 - E 1 = h ν波尔理论的不足之处: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 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Δx ·Δp ≥ h /(4π)● 直角坐标( x, y, z )与球坐标 (r ,θ,φ) 的转换 r : 径向坐标,决定了球面的大小。

θ: 角坐标,由z 轴沿球面延伸至r 的弧线所表示的角度。

φ: 角坐标,由r 沿球面平行xy 面延伸至xz 面的弧线所表示的角度。

),()(),,(),,(ϕθϕθψψY r R r z y x ==波函数 = 薛定锷方程的合理解 = 原子轨道 薛定锷方程:ψπψψψ)(822222222V E hm zyx--=∂∂+∂∂+∂∂◐ 解得的ψ不是具体的数值,而是包括三个常数(n , l , m )和三个变量(r ,θ,φ)的函数式Ψn , l , m (r ,θ,φ);◐ 数学上可以解得许多个Ψn , l , m (r ,θ,φ),但其物理意义并非都合理;◐ 为得到合理解,三个常数项只能按一定规则取值,很自然地得到前三个量子数。

高考化学知识点分布表

高考化学知识点分布表

高考化学知识点分布表一、无机化学知识点(占50%)1.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占10%)- 常见元素的符号、名称及性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规律和应用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占10%)- 化学键的种类和特性- 分子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3.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占10%)- 平衡与不平衡态的区分- 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4. 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占10%)- 化学反应的类型与特点-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的计算5. 酸碱与盐(占10%)- 酸、碱和盐的定义及常见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式的平衡计算6. 氧化还原与电解(占10%)-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 电解过程及电解产物的判断二、有机化学知识点(占30%)1.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占15%)- 烃类、醇类和醛酮类的命名与性质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与同分异构体 2. 有机反应与应用(占15%)- 反应类型及反应机理的了解与分析 - 有机物的合成与工业应用三、化学计算与实验(占20%)1. 化学计算(占10%)-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应用- 摩尔质量与分子式的计算2. 化学实验(占10%)- 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总结:高考化学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学计算与实验三个方面。

其中,无机化学占据了50%的比重,涵盖了元素及元素周期表、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反应与反应速率、酸碱与盐、氧化还原与电解等内容;有机化学占据了30%的比重,重点关注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以及有机反应与应用;化学计算与实验占据了20%的比重,强调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应用以及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与分析。

通过合理的分布表格,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高考化学考试中各个知识点的权重和重点,帮助他们在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提升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同时,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该分布表也是一个参考工具,可以指导他们在教学或辅导过程中对知识点的选择和重点的突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中级无机化学[第七章元素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中级无机化学[第七章元素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元素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周期表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按原子最后一个电子占据的轨道,周期表中元素可分为5个区。

s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s1~2,p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s2np1~6,d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9ns1~2,ds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0ns1~2,f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 —2)f0~14(n—1)d0~2ns2。

构造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填充原子轨道的一般次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 构造原理的前提条件是连续轨道间具有较大的能级差,而电子间的排斥作用相对较小。

对于d区元素与f区元素,由于价轨道间能级差较小,当电子间排斥作用超过轨道间能级差时,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就会出现提前到达全满、半满的不符合构造原理的特殊构型。

通常,亚层轨道为全满或半满时比较稳定。

2.原子性质的周期性(1)原子半径一般规律: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镧系收缩:从镧到镥,原子半径和三价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镧系收缩造成镧系后第三系列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一般的增大幅度小,与第二系列过渡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接近.d电子也具有较差的屏蔽效应,造成d区元素半径收缩.原子半径存在不同的类型,主要有金属半径、离子半径、共价半径、van der Waals半径,使用时需要注意。

(2)电离能元素第一电离能的一般规律: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大体上依次增大。

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周期表左下角的Cs,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周期表右上角的He.该规律一般可用的变化规律来解释。

原子有效核电荷Zeff(3)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的周期性变化比较复杂,变化趋势不很清晰。

粗略的规律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电子亲和能依次增大,这可用原子有效核电荷Z的变化规律来解释。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整理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整理

大一无机化学知识点整理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量(n)- 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摩尔(mol)。

-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N_A =6.02×10^23mol^-1。

- 物质的量与粒子数(N)的关系:n=(N)/(N_A)。

2. 摩尔质量(M)-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 数值:以g/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 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的关系:n = (m)/(M)。

二、化学中的计量关系。

1. 气体摩尔体积(V_m)-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单位为L/mol。

- 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V_m=22.4L/mol。

- 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_m)的关系:n=(V)/(V_m)。

2.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 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 推论:- 同温同压下,frac{V_1}{V_2}=frac{n_1}{n_2}。

- 同温同体积下,frac{p_1}{p_2}=frac{n_1}{n_2}。

三、溶液。

1. 物质的量浓度(c)-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L。

- 计算公式:c=(n)/(V)(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体积)。

2. 溶液的稀释。

- 稀释定律:c_1V_1=c_2V_2(c_1、c_2为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V_1、V_2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

四、原子结构。

1. 原子的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原子序数(Z)=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 能量最低原理: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化学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是研究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的一门化学分支。

对于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近代技术中无机原材料及功能材料的生产和研究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当前无机化学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许多边缘领域迅速崛起,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已形成无机合成、丰产元素化学、配位化学、有机金属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同位素化学等领域。

无机化学是大学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反应的科学,它是化学中最古老的分支学科。

无机物质包括所有化学元素,碳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5种和其他几种的简单的碳化合物。

(除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二硫化碳、碳酸盐等简单的碳化合物仍属无机物质外,其余均属于有机物质。

)无机化学是除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外,对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他们的反应进行实验研究和理论解释的科学,是化学学科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学科。

过去认为无机物质即无生命的物质,如岩石、土壤,矿物、水等;而有机物质则是由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产生,如蛋白质、油脂、淀粉、纤维素、尿素等。

1828年德意志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尿素,从而破除了有机物只能由生命力产生的迷信,明确了这两类物质都是由化学力结合而成。

现在这两类物质是按上述组分不同而划分的。

化学还有其它细分类。

无机化学只是化学反应中的冰山一角,化学反应主要以有机为主。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

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含碳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然而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含碳物质的化学。

化学元素周期表(最新最全)

化学元素周期表(最新最全)

12 Mg 镁 每 24.31
13 Al 铝 吕 26.98
14 Si 硅 归 28.09
15
P 磷 林 30.97
16
S 硫 留 32.06
17 Cl 氯 绿 35.45
18 Ar 氩 亚 39.95
19
K 钾 假 39.1
20 Ca 钙 盖 40.08
21 Sc 钪 抗 44.96
22 Ti 钛 太 47.87
主类
Antimony
['æntiməni]
52 Te 碲 帝 127.6 5s2 5p4
主 类 Tellurium [te'ljuəriəm]
53
I 碘 典 126.9 5s2 5p5
主非卤
Iodine
['aiəudi:n]
54 Xe 氙 仙 131.3 5s2 5p6
主非稀
Xenon
['zenɔn]
1副 金 过
Silver
['silvə]
48 Cd 镉 隔 112.4 4d10 5s2
副金过
Cadmium
['kædmiəm]
49 In 铟 因 114.8 5s2 5p1
主金其
Indium
['indiəm]
50 Sn 锡 西 118.7 5s2 5p2
主金其
Tin
[tin]
51 Sb 锑 梯 121.8 5s2 5p3
91 Pa 镤 仆 231 5f2 6d1 7s2
92
U 铀 由 238 5f3 6d1 7s2
93 Np 镎 拿 [237] 5f4 6d1 7s2
94 Pu 钚 不 [244] 5f6 7s2

无机化学元素的周期趋势

无机化学元素的周期趋势

无机化学元素的周期趋势周期表是无机化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其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这些元素的排列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记忆和索引,更是揭示了元素性质的重要线索。

周期表中的元素展示了一系列的周期趋势,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机化学元素的周期趋势,并探讨其规律和原因。

一、原子半径的周期趋势原子半径是指元素原子核到其外层电子的平均距离。

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呈现出明确的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原子半径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原子核的电荷数增加,外层电子数量增多,电子云的半径相应增大。

然而,原子半径并非单调递增的,而是存在一些异常情况。

其中,主要包括周期表中末位元素和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

末位元素的原子半径较小,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外层电子数量较少,电子云半径相对较小。

而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相对较小,是因为它们的电子填充方式为d轨道,比s轨道的电子云更加紧凑。

二、电离能的周期趋势电离能指的是从一个原子或离子中移去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在周期表中,电离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一般来说,电离能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原子核的电荷数增加,电子与核之间的吸引力增强,电子云轨道更加稳定,电离能增大。

然而,与原子半径相似,电离能也存在一些异常情况。

其中,主要包括周期表中末位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电离能。

末位元素的电离能较小,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外层电子数量较少,电离过程相对容易。

而过渡元素的电离能相对较大,是因为它们的电子填充方式为d轨道,电离过程相对困难。

三、电负性的周期趋势电负性是指原子对共价键中电子的亲和力。

在周期表中,电负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一般来说,电负性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加而增加。

这是由于原子核的电荷数增加,对共价键中电子的吸引力增强,电负性增大。

然而,与原子半径和电离能类似,电负性也存在一些异常情况。

其中,主要包括周期表中末位元素和过渡元素的电负性。

末位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外层电子数量较少,与其他元素形成共价键时更容易获取电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元素的周期表
无机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的基石之一。

它是由俄罗斯化
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首次提出。

周期表是对所有已知元素的排列,并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为依据。

在周期表中,元素被分为若
干个周期,每个周期有一个主族和一些过渡元素。

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周期表的基本结构是由元素周期和元素族两个基本概念构成的。

元素的周期是指在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排列顺序;而元素的族则
是指同一主族内的全部元素。

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
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是指元素在周期表中从左到右排列的顺序。

周期表中的第一周期只有两个元素:氢和氦。

元素周期表中的其
他周期分别是: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和氖;
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和氩;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砷、
硒、溴和氪;第五周期: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碘和氙等等。

周期表中的元素族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族是指具有相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族分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稀土元素和放
射性元素。

主族元素是指周期表中1、2、13、14、15、16、17和18族元素,它们常常在化学反应中成为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过渡
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到第12族元素,它们有多达18个
电子,有着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稀土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的第
57到第71个元素,它们有着非常相似的化学性质,因此被归为一类。

放射性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类别,其中最著名
的是铀和钚等,它们具有较高的放射性。

元素周期表中的特别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存在一些特别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
置有着特殊的意义。

其中最著名的是氢,它是第一周期中唯一一
个元素,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原子。

在周期表中,氢虽然在第一周期,但是它的化学性质非常特殊,可以与氧、氮、硫等元素形成
非常复杂的化合物。

碳是另外一个特别的元素,在第二周期中,但是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跃,可以与氢、氧、氮等元素组成数百万种复杂的化合物。

元素周期表与化学原理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原理的基础,它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性质。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电子数量和电子排布。

同一族的元素也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价和离子化能。

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还可以显示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化学性质,从而使得我们可以判断某个元素是否为金属、非金属或半金属等。

结论
无机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现代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概念,它为我们理解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供了基础。

这个图表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几十年的化学元素知识,未来也将持续为学生和专业化学家们提供帮助。

例如,我们现在可以使用元素周期表来了解化合物的性质,并进一步开发出新的化学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