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
![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a946497375a417876f8f01.png)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5 月本科成功手术冠状动脉支架 167 例,男 123 例 女 44 例,术后预防用替罗非班 24 例。应 用 替 罗 非 班 的 原 则 是:病 人 狭 窄 程 度 较 重,进 行 冠 脉 成 型 术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严重,放入多个支架。以预防与经治冠状 动脉突然闭塞有关的心脏缺血并发症。起始剂量输注速度 为 10ml/h,30min 后改为 6ml/h,微量泵 12-36h。
3 讨论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治疗冠心病的日益成熟,此 项技术也越来越得到广大冠心病病人的青睐,介入治疗是实 现冠脉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但支架内血栓形成是目前临床 上亟待解决的难题。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 可逆的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GP)Ⅱ b /Ⅲ a 受体拮抗剂,可 以提供最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减少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是减 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一环。从护理角度来讲,对患者进行密 切的病情观察同时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对于出血现象、心血 管病危险事件等发生率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出现上消 化道出血 3 例(少量),鼻出血 1 例,桡动脉穿刺点渗血及血肿 8 例。由于发现及时、治疗得当,均做相应的处理后痊愈。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患者常存在紧
张、忧虑情绪,可引起冠脉痉挛,患者会因情绪紧张从而出现心 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加大机体耗氧量 [3]。因此 为使患者保持轻松稳定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手术前 加强沟通和交流,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用安抚的语言,适当的告 知手术过程和手术的成功率可以解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手术 恐慌,增强手术信心,避免不良事件因病人恐惧而发生。 2.2 药物配置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年第 18 卷第 41 期
替罗非班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替罗非班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7727a3e453610661ed9f464.png)
• •
早期介入治疗的UA/ NSTEMI患者 如仅给予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建议在术前或术中联合替罗非班
如果患者已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肌钙蛋白阳性、糖尿病以及明显ST 段下降,并且出血危险不高,可上游给予替罗非班。
对于血栓低危而出血高危的患者,且已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 建议给予上游替罗非班。 如果患者在PCI术前至少6小时已给予氯吡格雷600mg负荷,并且PCI • 术中选择比伐卢定抗凝,不建议常规使用替罗非班。。
替罗非班的药代动力学
半衰期:约 1.5h~2h
达峰时间:小于30min 静注5分钟后血小板抑制率>93%
通过肾脏(占40%-70%)和胆道以药物原形排出
作用可逆:停药后在4h血小板功能恢复50%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剂
量应减半
内容
内容
1、替罗非班作用机制与药理学特性 2、给药途径与剂量 3、联合用药方案 4、禁忌证与不良反应 5、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证据与建议
禁忌症与慎用
绝对禁忌症
过敏 活动性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史(30天内) 颅内肿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血小板减少症
下列情况下谨慎使用
1 年内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胃肠、泌 尿、生殖道) 已知的凝血障碍、血小板异常或血小板 减少病史 (小于150000/mm3) 1年内卒中史 1月内大型手术史或严重外伤 近期硬膜外手术 主动脉夹层 严 重 未 控 制 的 高 血 压 (>180/110mmHg) 急性心包炎 出血性视网膜病 长期血液透析
冠脉内给药剂量(专家经验)
通常在造影后置入支架前给药,在导丝通过病 变后或球囊扩张前,可通过指引导管或造影 导管给药。 PCI中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的推荐剂量: 10-25 ug/kg推注,可分次推注
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f674d0a58fafab069dc02d8.png)
13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6 No.5·综述·抗血小板治疗方式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盐酸替罗非班是一种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对血小板心肌梗死溶栓、病死率、顽固性缺血的综合发生率的显著抑制效果,使其抗血小板作用得以完美实现[1-2]。
现对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1 盐酸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相关应用相关研究表明,盐酸替罗非班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3]。
临床研究证实,无论是高危险情况下还是低危险情况下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给予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应治疗后,其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表现为显著下降趋势,其中缺血并发症主要包含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情形、需要给予紧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展开治疗及需要再次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式,治疗后对患者随访半年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表现为大幅度下降,其中发生率下降了79.4%,死亡率下降了74.3%,随访三年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了62.8%,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远期治疗结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4]。
另有研究表明[5],对于存在复杂病变情况的冠脉病变患者,在术前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对紧急血管内支架术的需求程度。
同时研究还发现[6],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不仅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治疗结果,有效降低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病死率、顽固性缺血的综合发生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也具备良好作用,作用结果持续时间较长,显著优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对患者实施随访三年发现观察组死亡率相较于对照组,仍旧处于不断下降趋势,除此之外,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够有效降低半年时再次血管重建术的发生率[7-8]。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赵敏锐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赵敏锐](https://img.taocdn.com/s3/m/8ca6b54a02020740be1e9bd5.png)
B
8
替罗非班在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围术期 (支架取栓、抽吸取栓、动脉溶栓、血管成形等):
1.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性使用替罗非班目前仍存争议,可考虑术中 动脉内使用小剂量替罗非班0.25~0.5 mg,以1 mL/min速度输注,随后静脉滴注0.2~0.25 mg/h维 持12~24 h,并严格监测出血(Ⅱb级推荐,B级证据)。
血小板减少原因:患者血液中原有抗体和新抗原决定簇发生交叉反应,则血小板就会被免疫球蛋 白包裹并自循环中被清除,或被肝脏识别,然后被肝脏摄取并自循环中清除。
B
13
THANK YOU
B
Hale Waihona Puke 14脑血管:推荐桥接治疗或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使用替罗非班安全性较好。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2019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 —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
非手术、介入的卒中治疗?
B
6
CHANCE\POINT
复发率
其他研究
双抗治疗,仍有6.3%的患者发生卒中复发。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 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19.10
赵敏锐 2019.12
替罗非班的专家共识及用法
![替罗非班的专家共识及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17fad9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1.png)
替罗非班的专家共识及用法替罗非班的用法回答于2020-06-30《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芋森遇缇慕 >《神经介入》阅1051转192020.05.29关注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首要且贯穿始终。
无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学基础引起的血栓形成、手术操作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激活,还是微血栓形成造成的脑组织灌注不足,其最主要的原因均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
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缺血性卒中的基本治疗策略。
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和血栓素 A2 的合成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噻吩吡啶类药物(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通过抑制血小板 ADP 受体而减少 ADP 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但二者的作用机制并未完全覆盖所有导致血小板聚集的信号转导通路。
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通路,其拮抗剂通过占据受体结合位点,使之无法与黏附蛋白相结合,从而特异性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
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可以作为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治疗选择,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权威指南也推荐替罗非班,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经验仍相对不足。
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协作组(ANGEL)组织多个医疗中心开展的取栓登记研究显示,替罗非班并不增加机械取栓术的出血风险,且可能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病死率降低有关。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推荐,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可以治疗和减少血管开通后的再闭塞,提高再灌注率,但最佳药物剂量和灌注速度尚不确定,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待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Ⅱb 级推荐,B 级证据)。
然而,2019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基于病例报告、单中心回顾研究以及急诊颈动脉或椎动脉支架植入术中应用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情况,给出血管内治疗期间静脉应用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抗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明确(Ⅱb 级推荐,C⁃LD 级证据)的推荐意见。
2022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2022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4f3a72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6.png)
2022蕾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筐疾病申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抗血小板治疗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和缺血性卒中的基本治疗策略。
现有的抗血小板物中(表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酶和血栓素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曝盼。
t七晦类(氯毗格雷、苔格瑞滔)通过抑制血小板ADP 受体而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慨激活相聚集,但阿司匹林和曙盼。
t七o定类的作用机制并来完全覆盖所有导致血小板聚集的信号通。
血小板糖蛋白( glycoprotein ,GP ) lib/Ill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通路,真情抗剂可通过占据受体的结合位点,使之不能与黠附蛋白相结合,从而特异E快速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图1。
目前国内应用最主要的GPilb/llla受体措抗剂(GPilb/llla inhibitor ,GPI 是首罗非班,真他GPI尚需进口。
目前首罗非班巳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国内外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已得到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 ESC ) I欧洲心胸外科协会(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 ,EACTS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檀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9》、2019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指(第2版》等国内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权威指的推荐:对于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 , STEM! )患者,若血栓负荷重、冠状动脉造影出现血流慢或无复流、存在呕吐或处于无法进食的状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距直接PCI时间间隔较短或存在氯毗格雷抵抗等情况时推荐使用苔罗非班,10-25µ9/kg静脉推注,随后0.15月I( kg·min )滴注18-36h,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个体化调整蔷罗非班用量(分层剂量:半量或减量);对具有高危因素且没有预先给予足够P2Y12受体措抗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或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E合并缺血高危因素的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NSTE-ACS )患者,介入治疗中可考虑应用苔罗非班。
替罗非班
![替罗非班](https://img.taocdn.com/s3/m/cbdbd82c336c1eb91b375d13.png)
激活 起效时间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药物前体受代谢 药物前体
限制
不受代谢限制
替格瑞洛 替罗非班 活性药物 活性药物
2-4h
30min
30min 5min
注:1.三种口服药物的起效时间为血小板抑制率达到50%的时间 2.替罗非班5min血小板抑制率达到93%
NSTE-ACS患者用药时机指南推荐
推荐内容
证据级别 证据水平 来源
2002 年以来登记的 6446 例 NSTE-ACS 患者,按TIMI 评分分为低危(0 -2),
中危(3 和 4)和高危(5 -7)三组。再分为介入( n=1693)和非介入( n=4756)
两亚组,评价其住院死亡率。
P<0.05
血运重建
非血运重建
J. F.Santos et al . ESC 2005
STEMI患者入院到再灌注时间指南达标 率
中国心脏大会,(CHC2014)
31
替罗非班为挽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中国ACS救治现状之一:就诊延迟,错失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机比例较高。 •更高要求:现在不单单关注D2B时间,更多是FMC2B时间,对医疗体系提出了更高要 求。 •抗血小板药物起效时间:起效时间的缩短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时 间缩短意味着能够更好的保留心脏的功能,更能够缩短展开介入手术所需要的时间。
接受早期侵入治疗并且采用DAPT治疗的中高危
NSTE-ACS患者(如肌钙蛋白阳性),起始抗血
Ⅱb
小板治疗策略中应考虑选用GPI(替罗非班和埃
替非巴肽优先)
对已接受ASA和1种噻吩吡啶类药物并准备行
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如肌钙蛋白增高、糖
Ⅰ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36f0b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a.png)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全文替罗非班(Tirofiba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
本文将深入探讨替罗非班在该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血供脑血管动脉内膜发生钙质沉积、胆固醇斑块生成以及纤维组织增生而引起的血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及侵蚀性改变,导致血管供血减少,甚至完全闭塞而引发的疾病。
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常常表现为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中风。
替罗非班是一种葡萄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改善血管通畅性,增加脑部的血供。
临床研究表明,替罗非班可有效减少心梗、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
然而,替罗非班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风险,因此专家共识的制定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替罗非班的使用适应症需要明确。
根据临床研究和经验,替罗非班主要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替罗非班在ACS患者的治疗中可通过与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联合使用,显著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减少不良预后事件的发生。
其次,替罗非班的使用剂量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情况下,替罗非班的标准剂量为0.4μg/kg/min的持续静脉滴注。
然而,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伴有低体重患者等特殊人群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此外,替罗非班的使用时间也需要谨慎权衡,过长的使用时间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进一步,替罗非班的不良反应需要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替罗非班的不良反应包括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过敏反应等。
其中,出血是最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之一,特别是在患者合并其他出血风险因素时。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9aea9ec6e87101f69f319575.png)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抗血小板治疗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缺血性卒中的基本治疗策略。
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中(表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合酶和血栓素A?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噻吩吡啶类(氯吡格雷、替格瑞洛)通过抑制血小板ADP 受体而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但阿司匹林和噻吩吡啶类的作用机制并未完全覆盖所有导致血小板聚集的信号通路。
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 in,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通路,其拮抗剂可通过占据受体的结合位点,使之不能与黏附蛋白相结合,从而特异且快速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图1)[1]。
目前国内应用最主要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 inhibitor,GPI)是替罗非班,其他GPI尚需进口。
表1.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图1.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示意图目前替罗非班已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国内外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研究证据[2-11],并已得到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2 019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等国内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权威指南的推荐:对于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若血栓负荷重、冠状动脉造影出现血流慢或无复流、存在呕吐或处于无法进食的状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距直接PCI时间间隔较短或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等情况时,推荐使用替罗非班,10~25 μg/kg静脉推注,随后0.15 μg/(kg·min)滴注18~36 h,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个体化调整替罗非班用量(分层剂量:半量或减量);对具有高危因素且没有预先给予足够P2Y12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或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且合并缺血高危因素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介入治疗中可考虑应用替罗非班[12-14]。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心内科】 ppt课件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心内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2843dff90f76c660371a2f.png)
PPT课件
3
给药途径与剂量
替罗非班常规为静脉内给药也可以冠状动脉内给药 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负荷选择剂量。
PCI 患者:建议起始推注剂量 10-25ug/kg ( 3 分钟内),维持滴注速率 0.075-0.15 ug/kg /min,通常维持36小时,可适当延长。
非 PCI 患者:起始 30 分钟滴注速度 0.4 ug/kg /min ,维持滴注速率 0.1 ug/kg /min,维持48-108小时。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的患者剂量减半
PPT课件
13
预防和处理建议
充分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建议采用 CRUSADE 评分。所有 患者在给药前、负荷剂量后 6 小时常规检测血常规,包括 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此后,每天复查。
PCI中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的推荐剂量: 10-25 ug/kg 推 注 , 可 分 次 推 注 , 此 后 静 脉 滴 注 0.075-0.15 ug/kg /min,维持36小时或适当延长
PPT课件
5
绝对 禁忌证
过敏 活动性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史(30天内) 颅内肿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血小板减少症
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还可能出现的非出血性不良反应有 恶心、发热、头痛、过敏反应等。临床中需严密监测血小 板计数
PPT课件
11
出血
替罗非班导致的出血多为轻微出血,发生率约为 10% ,严 重出血罕见( 1%-2% ),例如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心 包积血、肺出血和脊柱硬膜外出血等。GUSTO V研究中GPI 并没有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 RESTORE 研究报道的颅内出 血发生率为0.1%。当患者面临外科手术时,替罗非班停药 后血小板功能很快恢复,不会增加围手术期出血发生率。 对所有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应评估出血风险,建议使用 CRUSADE 评分,对评分为高危的患者谨慎选择适应证和药 物剂量。规范治疗可更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
从-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探讨替罗非般的使用时机
![从-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探讨替罗非般的使用时机](https://img.taocdn.com/s3/m/510ee1381ed9ad51f01df292.png)
GPI在PCI中获益已经明确:30天MACE降低27%
Trial
EPIC EPILOG RAPPORT CAPTURE IMPACT I IMPACT II RESTORE EPISTENT ESPRIT ISAR-2 ADMIRAL CADILLAC
N
2099 4891 5374 6639 6789 10,799 12,940 15,339 17,403 17,804 18,104 20,186
TIGER-PA 研究造影结果显示,早期治疗组(急诊室给药) 干预前血流 TIMI3 级比率,明显优于晚期治疗组(导管室给药)。 但两组术后 TIMI3 级比率均为92%。 两组 30 天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异。
ON-TIME 研究PCI前早期治疗组(入院前) TIMI 2-3 级的比率高于晚期治疗组(导管室应用)。 早期治疗组造影提示血栓或新鲜阻塞征象的比率低于晚期治疗组。
替罗非班(欣维宁)的使用时机并不规范
• 国内替罗非班最大的注册研究;301医院牵头; • 全国15个中心参与,共入选病例927例; • 不干预临床用药,旨在观察欣维宁使用安全性
用药方式多种多样,未依照处方推荐给药方法的占37.91% 临床用药维持时间和指南相比较短; PCI提前使用比例不高;
什么时间使用?
NSTE-ACS患者的介入治疗荟萃研究
荟萃研究证实:使用替罗非班可以降低NSTE-ACS行PCI治疗患者30天死亡 /心梗事件发生率,上游用药效果尤其显著
Marco Valgimigli, et al. Tirofiban as adjunctive therapy for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0) 31, 35–49.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4.10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应用4.10](https://img.taocdn.com/s3/m/226decb6f524ccbff1218483.png)
薛书峰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心内科
主 要 内 容
替罗非班究概述 替罗非班研究及指南推荐 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 NSTE-ACS患者的介入治疗 ACS的早期药物保守治疗 关于安全性的考虑
2010-7-31 2
PCI术后MACE风险和治疗期间血小板抑制率密切相关
4.8 ±6.3
3.3 ± 4.3
0.002
30.2%
37.3%
0.031
44.3%
36.6%
0.026
Hamm CW et al. Abstract 413-5. Presented April 1, 2008, at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57th Annual Meeting in Chicago, IL.
前使用氯吡格雷IIa B)
2012 ESC STEMI GUIDELINE
对于计划行直接 PCI ,且无使用禁忌的患者,可常规使用一种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IIb B)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012 ESC STEMI GUIDELINE
对 于 高 缺 血 风 险 拟 进 行 转 运 PCI 的 患 者 可 考 虑 上 游 使 用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区别于导管室内应用)(IIb B )
Hamm CW et al. Abstract 413-5. Presented April 1, 2008, at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57th Annual Meeting in Chicago, IL. 13
Ongoing Tirofiban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valuation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7d072545022aaea998f0fed.png)
A
5
目前替罗非班相关指南
心脏:
对于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若血栓负荷重、冠状动脉造影出现血流慢或无复流、 存在呕吐或处于无法进食的状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距直接PCI时间间隔较短或存在氯吡格 雷抵抗等情况时,推荐使用替罗非班10~25μg/kg静脉推注,随后0.15μg/(kg·min)滴注18~36h。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2019年《急 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3.替罗非班用药后桥接口服抗血小板治疗时,建议复查影像学检查排除出血,可以考虑重叠4~6 h (Ⅱb级推荐,B级证据)。
A
9
替罗非班在脑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非急性期大动脉闭塞血管内治疗术中的应用 (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病、颅内动脉狭窄等非急性病变行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病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替罗非班0.15 μg/(kg·min)维 持36 h对减少操作所致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可能有益(Ⅱb级推荐,C级证据)。
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 颅内动脉瘤患者行血管内治疗期间可以选择性使用替罗非班作为挽救性治疗,推荐的用法用
量为每次静脉推注0.4 μg/kg,推荐静脉滴注剂量为0.1 μg/(kg·min),持续12 h(Ⅱa级推荐,B级 证据)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替罗非班推荐仅使用静脉滴注0.1 μg/(kg·min),维 持12 h(Ⅱb级推荐,C级证据)。
A
3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替罗非班
![替罗非班](https://img.taocdn.com/s3/m/630495faaf1ffc4ffe47accb.png)
总结和展望
• 目前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或血管 内治疗术中辅助使用替罗非班,均已显示出良 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替罗非班在颅内 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中预防和挽救性治疗血栓 栓塞并发症中的作用也已得到初步证实。
替罗非班的给 药途径和剂量
•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 的推荐给药途径包括静脉内给药和动脉内给药, 应根据患者具体的出血和缺血风险负荷选择剂 量。
• 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时,替罗非班推荐的给药 剂量和方式为:静脉给药或联合导管内给药。静 脉内给予负荷剂量0.4 μg/(kg·min) 持续 30min(总剂量不超过1mg),后静脉泵 入0.1 μg/(kg·min)维持24 h。《急性缺血性 卒中血管 内治疗中国指南2018》推荐替罗非班 在桥接 治疗或血管内治疗围手术期使用的剂量 为 0.1~0.2 μg/(kg·min),持续泵入不超过 24 h(IIa 级推荐,B级证据)。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 管 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抗血小板治疗是血 栓栓塞性疾病如急 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C S )和 缺 血 性 卒 中的基本治疗策 略。
机制
• 血 小 板 糖 蛋 白( g l y c o p r o t e i n , GP)IIb/IIIa受体是 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 的最终共同通路,其拮抗剂可通过 占据受体 的 结 合 位 点 ,使 之 不 能 与 黏 附 蛋 白 相 结 合 ,从而特异且快速地抑制血小板聚集。目前国内应用最 主要的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GPIIb/IIIa i n h ibitor,GPI)是 替罗非班,其他GPI尚需进口。目前替罗非班已广泛应用于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国内外均积 累了丰富的临床研究 证据。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赵敏锐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赵敏锐](https://img.taocdn.com/s3/m/fff6464c3968011ca2009140.png)
2019.10
赵敏锐 2019.12
通信作者
缪中荣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 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
王拥军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 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主任
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分类
目前国内应用最主要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是替罗非班,其他GPI尚需进口。
血小板减少原因:患者血液中原有抗体和新抗原决定簇发生交叉反应,则血小板就会被免疫球蛋 白包裹并自循环中被清除,或被肝脏识别,然后被肝脏摄取并自循环中清除。
THANK YOU
静脉溶栓后约11.8%的患者可能出现 临床恶化(NIHSS评分≥4分),其中82% 患者发生持续闭塞或再闭塞。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重点关注:-----急性缺血性卒中
单药治疗
对于小动脉闭塞型的进展性卒中患者,使用替罗非班0.4 μg/ (kg·min)静脉输注30 min,然后连续静脉输注0.1 μg/(kg·min) 维持至少24 h是合理的(Ⅱb级推荐,B级证据)。
替罗非班具有迅速起效和快速恢复的特点,在防止血栓形成的同时未显著增 加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目前替罗非班相关指南
心脏:
对于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若血栓负荷重、冠状动脉造影出现血流慢或无复流、 存在呕吐或处于无法进食的状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距直接PCI时间间隔较短或存在氯吡格 雷抵抗等情况时,推荐使用替罗非班10~25μg/kg静脉推注,随后0.15μg/(kg·min)滴注18~36h。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2019年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赵敏锐 PPT
![替罗非班专家共识介绍赵敏锐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0df83027284b73f2425074.png)
静脉溶栓后约11.8%的患者可能出现 临床恶化(NIHSS评分≥4分),其中82% 患者发生持续闭塞或再闭塞。
替罗非班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重点关注:-----急性缺血性卒中
单药治 疗
与静脉 溶栓联
合
对于小动脉闭塞型的进展性卒中患者,使用替罗非班0.4 μg/ (kg·min)静脉输注30 min,然后连续静脉输注0.1 μg/(kg·min) 维持至少24 h是合理的(Ⅱb级推荐,B级证据)。
替罗非班与抗凝药物联用治疗卒中?
小样本研究探讨: 替罗非班联合肝素/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卒中或TIA是有效的,
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特殊情况下用药
1. 替罗非班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对于>75岁的老年患者,因颅内出血风险明显增加,不建议使用GPI(替罗非班)。
2. 替罗非班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对严重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GFR)<30 mL/(min·1.73 m2)]患者,GPI剂需减量;接受透析
替罗非班具有迅速起效和快速恢复的特.
目前替罗非班相关指南
心脏:
对于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若血栓负荷重、冠状动脉造影出现血流慢或无复流、 存在呕吐或处于无法进食的状态、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时间距直接PCI时间间隔较短或存在氯吡格 雷抵抗等情况时,推荐使用替罗非班10~25μg/kg静脉推注,随后0.15μg/(kg·min)滴注18~36h。 ----《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2019年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2. 血小板减少 ①概率:国内报道替罗非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0.5%~2.0%,一般出现在用药1~24 h内,停 药1~6 d后(平均2.1 d)血小板计数即可恢复至正常范围。 ②处理:出血常常是血小板减少的唯一症状,证实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建议首先停用替罗非班,然后根 据患者有无出血并发症而调整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等的使用;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停 药后血小板计数持续不恢复时可输注免疫球蛋白。
国产替罗非班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56例
![国产替罗非班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56例](https://img.taocdn.com/s3/m/8ec29e2b767f5acfa0c7cd3f.png)
国产替罗非班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56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替罗非班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采取PCI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不使用替罗非班,观察组在PCI治疗中加替罗非班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显示,观察组TIMI3级占92.86%,显著较对照组75.00%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10.7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PCI治疗时加用替罗非班可提高血液复流状态,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omestic tirofiban applied to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IC.Methods: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were treated 56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to take PCI patients for the stud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28 cases,28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tirofiban class observation group therapy plus PCI tirofiban treatme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IMI flow grade display,the observation group TIMI3 level accounted for 92.86%,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of bleeding were observed,bleeding observation group 14.29%,compared with 10.71%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PCI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iabetes treatment plus tirofiban may increase blood reflow state,does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 events,safe,worthy of promotion.冠心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引发的心脏疾病,是常见的心脏病类型,糖尿病是诱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与冠心病相互影响,导致病情加重。
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0a01e314791711cd791708.png)
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
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
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抑制剂(GPI)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环节,是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
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在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在我国临床中广泛的应用[1-3]。
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临床,冠心病治疗历经了很大变化,替罗非班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使用具有不同特点。
目前,随着ACS发病率及PCI数量的增加,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采用以下描述(建议,可用,不建议)对推荐治疗进行分级。
一、作用机制血小板膜分布有很多受体参与调节血小板的功能。
GPⅡb/Ⅲa受体由α(GPⅡb)和β(GPⅢa)两个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70%随机分布在血小板膜表面,30%分布在与细胞膜相连的小管系统和胞浆α颗粒膜上。
当血小板活化以后,所有GPⅡb/Ⅲa受体都分布到细胞膜上。
血小板受到激动剂(腺苷二磷酸、肾上腺素和胶原等)的刺激而活化后其受体构像发生改变,与纤维蛋白原及其他配体的亲和力增加,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结合,使相邻血小板联结在一起,这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4]。
GPI通过占据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位点,阻碍了纤维蛋白原与其结合,进而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
GPI必须占据80%以上的受体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替罗非班是GPIIb/IIIa受体的非肽类拮抗剂,不具有抗原性。
因半衰期短,这类药物均需要持续静脉注射,但停药后抗血小板作用数小时内即消失。
此外,替罗非班还具有抗炎症等抗血小板以外作用(图1)。
浅谈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浅谈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40115def61fb7360b4c65f4.png)
19
2019/2/22
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
是否使用GPI应该平衡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 对于出血风险极高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
盛德日新 博学济世
20
2019/2/22
禁忌证
绝对禁忌症:
过敏 活动性内脏出血 颅内出血史(30天内) 颅内肿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血小板减少症
盛德日新 博学济世
盛德日新 博学济世
28
2019/2/22
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表
预估
基线血细胞比容 (%)
肌酐清除率 (mL/min)
心率 (bpm)
性别 心力衰竭体征 血管疾病病史(PAD或脑 卒中病史)
盛德日新 博学济世
糖尿病
< 31 31-33.9 34-36.9 37-39.9 ≥ 40 ≤ 15 >15-30 >30-60 >60-90 >90-120 >120 ≤ 70 71-80 81-90 91-100 101-110 111-120 ≥ 121 男性 女性 是 否 否 是 否 29 是 ≤ 90
盛德日新 博学济世
24
2019/2/22
PCI中抗凝治疗:
建议替罗非斑联合UFH剂量为50-70u/kg(约 2000-5000 U),将ACT调整到200–250 s。 可考虑静脉给予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 0.5ml/kg。 不建议替罗非斑与比伐卢定常规联合应用。
盛德日新 博学济世
21
2019/2/22
下列情况下谨慎使用
近期(1年内)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胃肠道、泌尿生殖道) 已知的凝血障碍、血小板异常或血小板减少病史 血小板计数小于150,000/mm3 卒中病史(1年内) 1月内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史 近期硬膜外手术 主动脉夹层严重未控制的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 张压≧110mmHg) 急性心包炎(不包括STEMI的反应性心包炎) 出血性视网膜病 长期血液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罗非班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
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
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而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抑制剂(GPI)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环节,是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
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在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并在我国临床中广泛的应用[1-3]。
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临床,冠心病治疗历经了很大变化,替罗非班在不同临床情况下的使用具有不同特点。
目前,随着ACS发病率及PCI数量的增加,需要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采用以下描述(建议,可用,不建议)对推荐治疗进行分级。
一、作用机制血小板膜分布有很多受体参与调节血小板的功能。
GPⅡb/Ⅲa受体由α(GPⅡb)和β(GPⅢa)两个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70%随机分布在血小板膜表面,30%分布在与细胞膜相连的小管系统和胞浆α颗粒膜上。
当血小板活化以后,所有GPⅡb/Ⅲa受体都分布到细胞膜上。
血小板受到激动剂(腺苷二磷酸、肾上腺素和胶原等)的刺激而活化后其受体构像发生改变,与纤维蛋白原及其他配体的亲和力增加,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结合,使相邻血小板联结在一起,这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4]。
GPI通过占据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位点,阻碍了纤维蛋白原与其结合,进而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
GPI必须占据80%以上的受体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
替罗非班是GPIIb/IIIa受体的非肽类拮抗剂,不具有抗原性。
因半衰期短,这类药物均需要持续静脉注射,但停药后抗血小板作用数小时内即消失。
此外,替罗非班还具有抗炎症等抗血小板以外作用(图1)。
二、药理学特性替罗非班是小分子非肽类酪氨酸衍生物,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PⅡb/Ⅲa受体介导的血小板聚集。
替罗非班静脉给药后达峰时间<30min,在人体血浆结合率约为65%。
半衰期为1.5-2h,通过肾脏(40%-70%)和胆道清除。
尿液和粪便中的替罗非班主要是原形药物[5] 。
停药后在4h 血小板功能恢复50%。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替罗非班的半衰期延长3倍。
此类患者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剂量应减半。
三、给药途径与剂量替罗非班常规为静脉内给药,也可以冠脉内给药,推荐使用方法如下。
1.静脉内给药:应该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负荷选择剂量。
PCI患者:建议起始推注剂量为10-25ug/kg(3min内),维持滴注速率为0.075-0.15µg/kg/min,通常维持36h,可适当延长。
非PCI患者:起始30min滴注速度为0.4µg/kg/min,维持滴注速率为0.1µg/kg/min,维持48~108h。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要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剂量减半。
2. 冠脉内给药:通常在造影后置入支架前给药,在导丝通过病变后或球囊扩张前,可通过指引导管或造影导管给药。
研究提示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优于单用血栓抽吸,冠脉血流改善和心电图ST段降低更显著,但是6个月终点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限的研究证据提示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可以联合应用[6 -8]。
PCI术中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的推荐剂量:10-25μg/kg推注,可分次推注,此后静脉滴注0.075-0.15µg/kg/min,维持36h或适当延长四、禁忌症与慎用是否使用GPI应该平衡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对于出血风险极高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表一)。
五、辅助治疗需要使用GPI的患者往往同时需要抗凝治疗,包括PCI中和PCI后。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UFH)、低分子肝素(LWMH)、比伐卢定和磺达肝癸钠。
几项临床研究提示替罗非班联合LWMH与UFH比较,缺血事件没有明显差异,但出血事件有增加的趋势。
ATOLL研究[9]将直接PCI患者术中随机给予依诺肝素或普通肝素,其中80%的患者同时给予GPI,结果证实依诺肝素可与GPI联合应用。
在中国,多数PCI术中抗凝选择UFH。
1.PCI术中抗凝治疗:建议替罗非班联合UFH剂量为50-70u/kg (约2000-5000 U),将活化凝血时间(ACT)调整到200–250 s。
可考虑给予静脉LWMH,如依诺肝素0.5ml/kg。
不建议替罗非班与比伐卢定联合应用。
2.PCI术后抗凝治疗:建议给予LWMH采用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可考虑拔出鞘管前2h停用普通肝素,拔出鞘管后给予治疗剂量LWMH。
采用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可直接于术后2h给予LMWH。
可考虑持续静脉给予普通肝素,剂量通常略低于常规治疗剂量(12-18u/kg/h),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50-70s)。
六、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和血小板减少,还可能出现的非出血性不良反应有恶心、发热、头痛、过敏反应等。
临床中需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
1.出血:替罗非班导致的出血多为轻微出血,发生率约为10%,严重出血罕见(1%-2%),例如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心包积血、肺出血和脊柱硬膜外出血等。
GUSTO Ⅴ研究中GPI并未增加颅内出血的发生率,RESTORE研究报道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1%。
当患者面临外科手术时,替罗非班停药后血小板功能很快恢复,不会增加围手术期出血发生率。
所有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应评估出血风险,建议使用CRUSADE评分。
对评分为高危的患者谨慎选择适应证和药物剂量,规范治疗可更大程度降低出血并发症风险。
2.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00X109/mm3或较用药前下降50%以上。
可能的机制为免疫反应,替罗非班诱导GPIIb/IIIa受体变形后针对新的暴露位点形成抗体。
GPI类药物的发生率为0.5%-5.6%[10]。
替罗非班临床研究报道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0.5%-2%,明显低于阿昔单抗。
一般停药后,平均2.1d血小板计数可恢复。
3.预防和处理建议:充分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建议采用CRUSADE评分。
所有患者在给药前、负荷剂量后6h应该常规检测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
此后每天复查。
如果发生轻微出血,可不必停药,临床严密观察并处理原发疾病和对症治疗,如出血学术研究协会(BARC)2型以下出血。
发生消化道出血时积极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
一旦发生严重出血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首先停用GPI。
如血小板计数低于<10X109/mm3或发生严重出血时,输注血小板,补充纤维蛋白原,可选择输注新鲜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
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停药后血小板计数持续不恢复时可输注免疫球蛋白。
停药后仍需每天监测,直至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范围。
七、替罗非班的临床研究证据研究提示GPI能降低ACS和PCI患者的缺血事件。
近期研究还评价了PCI上游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的价值。
(一)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1.与安慰剂比较的研究:在常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前,多项研究证实了GPI(早期主要是阿昔单抗)在直接PCI的临床获益,近年国内外研究均证实替罗非班有益[11-12]。
ON-TIME-2研究[11]中与安慰剂比较,直接PCI前接受高剂量替罗非班的患者PCI前1hST段下降更加明显(p=0.003),但是TIMI血流分级3级和严重出血轻微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此外,30d的死亡、心肌梗死(MI)再发和紧急血运重建也无差异。
溶栓后早期常规进行PCI的患者是否可使用GPI还不明确。
GRACIA-3研究[13]有436例患者在替耐普酶和依诺肝素、阿司匹林为基础治疗下,随机替罗非班与安慰剂比较未发现替罗非班能改善心外膜的心肌灌注。
2.不同GPI比较的研究:MULTISTRATEGY研究[14 ]是在STEMI进行直接PCI的患者比较高剂量替罗非班与阿昔单抗。
主要终点PCI后90minST段下降50%两组相似,8个月时主要心脏事件也相似。
但是严重和中度血小板减少症在替罗非班组明显低于阿昔单抗组(4.0%比0.8%,p=0.004)。
2项荟萃分析比较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时低分子量GPI与阿昔单抗的疗效,结果显示术后TIMI 3级血流和ST段下降,以及30d和8个月的病死率、再梗死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5] 。
基于这些研究,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指南认为总体上不同GPI 在直接PCI患者的疗效相似。
3 .给药时间的研究:FINESS E研究[16]发现在PCI前给予GPI 与常规在导管室给药比较没有获益,且增加出血风险。
但该研究的后续分析显示,在症状发作4h内到达不能开展PCI的医院并需要转运的患者,使用阿昔单抗可能降低病死率[17]。
ON-TIME 研究显示PCI术前早期治疗组(入院前)TIMI2-3 级的比率高于晚期治疗组(导管室应用)。
早期治疗组造影提示血栓或新鲜阻塞征象的比率要低于晚期治疗组。
但是,两组术后的TIMI3 级比率、30 d 联合事件和1 年死亡/MI联合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N-TIME-2研究[11]显示高剂量替罗非班能够降低再灌注治疗的替代指标:PCI前和PCI 后1hST段的变化,并使复合临床终点事件下降。
但是,CRUSADE评分为出血高危的患者需谨慎[18]。
TIGER-PA 研究[19]造影结果显示,早期治疗组(急诊室给药)干预前血流TIMI3 级比率,明显优于晚期治疗组(导管室给药)。
但两组术后TIMI血流3 级比率均为92%。
两组30 d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徐立等[20]研究发现在急诊室给药与冠脉造影后给药比较,梗死相关血管TIMI 2-3级的比例明显增加,但主要心血管病事件无差异。
4.直接PCI患者的治疗建议:尽管没有临时给药方法(bail-out)的研究证据,但如果患者在术前没有给予负荷剂量的P2Y12受体拮抗剂或在造影中发现大块血栓、血流慢或者无复流以及其他血栓并发症时建议使用GPI。
但如果术中给予比伐卢定抗凝,不建议常规给予GPI。
治疗建议STEMI接受直接PCI的患者无论是否置入支架,出现下列情况建议给予替罗非班:血栓负荷重、血流慢、无复流或未接受足量有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如无禁忌症,拟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可常规给予替罗非班。
高危STEMI患者可考虑在转运行直接PC前给予替罗非班。
对已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使用比伐卢定抗凝的患者不建议常规给予G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