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110kV区域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
![110kV区域电网的继电保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2d5a6a32d7375a5178036.png)
11、对于由不对称负荷或外部不对称短路而引起的负序过电流,一般在50MW及以上的发电机上装设负序过电流保护。
本题目中的G1、G2、G3发电机额定容量分别为50MW、50MW、70MW,均小于100MW,因此要装设的保护有:纵联差动保护(与发电机变压器共用)、匝间短路保护、定子接地保护G3可多装设一组负序过电流保护。
由此可得:本次设计的变压器主保护为:瓦斯保护、纵联差动保护;后备保护为: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零序电流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
1.5线路保护配置
在110-22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线路的保护以以下原则配置:
(1)对于相间短路,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三相多段式电流电压保护作为相间短路保护。如不满足灵敏度要求,应装设多段式距离保护。双电源单回线路,可装设多段式距离保护,如不能满足灵敏度和速动性的要求时,则应加装高频保护作为主保护,把多段式距离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4、对于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的发电机,容量在对100MW以下的,应装设保护区小于90%的定子接地保护;容量在100MW以上的,应装设保护区为100%的定子接地保护;
5、1MW以上的水轮发电机,应装设一点接地保护装置;
6、与母线直接连接的发电机,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允许值时,应装设有选择性的接地保护装置;
正序阻抗
零序阻抗
线路阻抗标幺值的计算:
正序阻抗
零序阻抗
式中: ——每公里线路正序阻抗值Ω/ km
——每公里线路零序阻抗值Ω/km
——线路长度km
——基准电压115kV
——基准容量100MVA
110KV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
![110KV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19ee53e53a580216fcfed2.png)
大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题目:110KV线路距离保护的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设计原始资料1.1具体题目如图1.1所示系统中,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为:115/3E KV ϕ=,121222.1.1..18G G G G X X X X ====Ω,,,1.32.3 1.4 2.410G G G G X X X X ===Ω,, 0.50.640T T X X ==Ω,60km A B L -=,40km B C L -=,线路阻抗120.4Ωkm Z Z ==, 0 1.2km Z =Ω,线路阻抗角均为75°,max max ..300A A B L C B L I I --==,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 1.2SS K =, 1.2re K =,0.85I rel K =,0.75II rel K =,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G1G2G4G31234T1T2T5T6T3T4A ACB 图1.1 系统网路连接图试对1、2、3、4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1.2完成内容我们要完成的内容是实现对线路的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
零序电流保护是指利用接地时产生的零序电流使保护动作的装置。
在电缆线路上都采用专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来实现接地保护。
摘要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
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高、经济性好。
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的地域辽阔。
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各种型式的短路。
因此,通过短路计算得到并设定继电器动作的整定值是继电保护不可或缺的过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精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f79ed52a8956bec0975e394.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指导教师院(系、部)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2015年1月24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二、设计任务根据所提供的110kV系统接线图及原始参数,完成以下设计任务:1. 线路上各保护的运行方式;2. 相间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3. 接地距离保护的配置和整定;4. 系统中线路上发生各种短路时保护的动作情况。
三、设计计划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第1天:查阅相关材料,熟悉设计任务第2天:线路上各保护的运行方式分析第3天:配置相间距离保护第4天:配置接地距离保护第5天:线路上发生各种短路时保护的动作情况分析第6天:整理设计说明书第7天:答辩四、设计要求1. 按照设计计划按时完成,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一份2. 设计说明书凡有雷同者,均视为不合格,包括在答辩结束完成后被发现的情形3. 不参加答辩者,视为自愿放弃成绩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时间:2015年1月19日原始数据系统接线图如下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如下:Eϕ = 115/3kV,X1.G1 = X2.G1 = X1.G2 = X2.G2 = 15Ω,X1.G3 = X2.G3 = X1.G4 = X2.G4 = 10Ω,X1.T1 ~ X1.T4 = 10Ω,X0.T1 ~ X0.T4 = 30Ω,X1.T5 = X1.T6 = 20Ω,X0.T5 = X0.T6 = 40Ω,L AB = 60km,L BC = 40km,线路阻抗z1 = z2 = 0.4Ω/km,z0 = 1.2Ω/km,I AB.L.max = I CB.L.max = 300A,K ss = 1.2,K re = 1.2,K I rel = 0.85,K II rel = 0.75,K III rel = 0.83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110kv电网继电保护(零序)课程设计
![110kv电网继电保护(零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acdb7fb4693daef5ef73d6a.png)
1 引言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是三相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值理论上是零。
多数的短路故障是不对称的,其零、负序电流电压会很大,利用故障的不对称性可以找到正常与故障的区别,并且这种差别是零与很大值得比较,差异更为明显。
所以零序电流保护被广泛的应用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网中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元件组成。
这里电气元件是一个常用术语,它泛指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在电气上的独立看待的电气设备、线路、器具等。
由于自然环境,制造质量运行维护水平等诸方面的原因,电力系统的各种元件在运行中可能出现各种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
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为电力系统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专门技术之一就是继电保护技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作用是:在全系统范围内,按指定分区实时的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的损坏。
3 设计要求及参数系统示意图如图3-1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继电保护110kv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110kv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39f7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9.png)
继电保护110kv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110kV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设备和保护功能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2. 掌握继电保护配置原则,能够分析不同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
3. 了解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掌握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阅读并分析110kV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图纸,识别各种保护装置及其功能。
2.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计算。
3. 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模拟故障分析,提出改进保护配置和参数设置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责任感。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实践操作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110kV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应为具有一定电力系统知识基础的大三或大四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分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强调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础理论- 继电保护概述:定义、作用、发展历程。
- 继电保护原理: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
- 保护装置的类型及功能:如继电器、保护屏、综合自动化装置等。
2. 110kV继电保护系统配置与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系统配置: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
- 继电保护动作过程:故障类型、保护动作逻辑、时间特性等。
- 典型保护装置工作原理:如纵联差动保护、距离保护、过流保护等。
3. 继电保护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理解保护动作过程。
110kV电网线路保护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电网线路保护继电保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3a27a858fb770bf68a5505.png)
引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尤其是近年来,继电保护产品类型众多,原理不断有所突破,特别是微机保护的采用,实现了继电保护行业的革命,随之而来的网络技术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手段。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及校验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任务和要求1.1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概述继电保护装置属于二次系统,它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继电保护的电力系统是不能运行的。
继电保护要达到及时切除故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整定计算、调试、运行维护等,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
电力生产运行和电力工程设计工作都离不开整定计算,不同部门整定计算的目的是不同的。
电力运行部门整定计算的目的是对电力系统中已经配置安装好的各种继电保护按照具体电力系统参数和运行要求,通过计算分析给出所需要的各项整定值,使全系统中的各种继电保护有机协调地布置、正确地发挥作用。
电力工程设计部门整定计算的目的是按照所设计的电力系统进行分析计算、选择和论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和选型的正确性,并最后确定其技术规范。
同时,根据短路计算结果选择一次设备的规范。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距离保护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距离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a23b419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7.png)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继电保护方式之一,其原理是根据故障点到保护点的距离来判断故障的发生位置,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力系统故障时的电流和电压特性来判断故障的位置。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是恒定不变的,而当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处的电流和电压相位差会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故障点到保护点的电流和电压,然后根据相位差的变化来判断故障的位置,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
距离保护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保护区域:根据电力系统的结构和保护要求,确定需要进行距离保护的区域。
2. 选择距离保护装置:根据保护区域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距离保护装置。
常用的距离保护装置有整流器距离保护装置、比率距离保护装置和阻抗距离保护装置等。
3. 设置保护参数: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距离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设置保护参数,包括距离定标值、延时时间和动作特性等。
4. 进行仿真分析:利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对距离保护进行仿真分析,检验保护参数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5. 确定保护动作准则: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和电力系统的要求,确定保护动作的准则,即根据测量的电流和电压值来判断故障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保护动作。
6. 进行测试和调试:对设计好的距离保护装置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110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5b9860e7cd184254b3535aa.png)
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
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原始资料1.1 电网接线图(1)各变电站、发电厂的操作直流电源电压U=220V。
(2)发电厂最大发电容量50+2×25=100MW,最小发电容量为50MW,正常发电容量为50+25=75MW。
(3)线路X1=0.4Ω/km, X0=0.4Ω/km。
(4)变压器均为YN ,D11,110±2.5%/10.5KV, UK=10.5%(5)△t=0.5S,负荷侧后备保护tdz=1.5S,变压器和母线均配置有差动保护,Kzq=1.3(6)发电厂升压变中性点直接接地,其他变压器不接地。
1.2 任务(1) 电网运行方式分析。
(2) 各开关保护配置方案,计算配置各线路的保护及计算出各保护的二次动作值(设X1= X2)。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
![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f76ac65b8762caaedc33d4c5.png)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名称:110KV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设计系别:物理与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日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原始资料: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kV E 3/115=ϕ, Ω=151G X , Ω=102G X , Ω=103G X , km L 441=, km L 403=,III t 1=0.5s ,max .b K =km L C B 50=-,km L D C 30=-,km L E D 20=-,线路阻抗 km /4.0Ω, 85.0=IrelK , 8.0=II rel K , 15.1=rel K , A I B A 300max =-, A I D C 200max =-, A I E D 150max =-, 5.1=ss K ,2.1=re K ,,32.2max .=b K ,s 5.01=III t 。
对线路L1、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对2、9处进行保护设计)设计要求:本文要完成的内容是对线路的距离保护原理分析及整定计算,并根据分析和整定结果,合理的选择继电保护设备设备,并选择正确的安装方式,以确保安装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主要参考资料:[1] 杨启逊主编.微机型继电保护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 贺家李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3] 张保会主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4] 傅知兰.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5] 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M].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6] 孙丽华.电力工程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目录1 设计原始资料 (1)1.1 题目 (1)1.2 设计要求 (1)2 继电保护方案设计 (1)2.1 主保护配置 (1)2.2 后备保护配置 (2)3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2)3.1 保护2处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2)3.2 保护9处距离保护的整定与校验 (4)4 二次展开图的绘制 (6)4.1 保护测量电路 (6)4.1.1 绝对值比较原理的实现 (6)4.1.2 相位比较原理的实现 (7)4.2 保护跳闸回路 (8)5 总结 (9)参考文献 (10)1 设计原始资料1.1 题目如图1-1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kV E 3/115=ϕ, Ω=151G X , Ω=102G X , Ω=103G X , km L 441=, km L 403=,III t 1=0.5s ,max .b K =km L C B 50=-,km L D C 30=-,km L E D 20=-,线路阻抗 km /4.0Ω, 85.0=IrelK , 8.0=II rel K , 15.1=rel K , A I B A 300max =-, A I D C 200max =-, A I E D 150max =-, 5.1=ss K ,2.1=re K ,,32.2max .=b K ,s 5.01=III t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d550fda0116c175f0e4885.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一、原始资料1、110KV电网接线示意图如下:2、电网参数说明(所有元件的电阻都忽略不计,并近似地取负序电抗X2=X1)(1) 线路:已知:L1=45KM,L2=50KM,L3=35KM,L4=60KM,线路阻抗按每公里0.4Ω计算,线路零序阻抗按3倍正序阻抗计算。
(2) 变压器:T1、T2、T7额定容量均为31.5MV A,T3、T4、T5、T6额定容量均为15MV A,所有变压器均为Y N,d ll接法,U K=10.5%;110/6.6KV,中性点接地方式按一般原则确定。
(3) 发电机(均为汽轮发电机):G1,G2,G3,G4额定容量均为12MW,G5额定容量为25MW,所有发电机额定电压均为6.3KV,功率因素均为0.8。
(4)其他:所有变压器和母线均配置差动保护,负荷侧后备保护t dz=1.5s,负荷自起动系数k zq=1.3二、设计内容1、建立电力系统设备参数表2、绘制电力系统各相序阻抗图3、确定保护整定计算所需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4、进行电力系统中潮流及各点的短路计算.5、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三、设计成果说明书一份(含短路电流计算、整定计算、校验及保护配置图)四、参考文献1、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上、下)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吕继绍摘要:1、引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
11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课程设计
![11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388df910a6f524cdbf85b1.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课设名称:110KV线路继电保护设计目录一、设计原始资料 (1)二、分析课题设计内容 (2)三、短路电流及残压计算 (6)四、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13)五、继电保护设备选择 (17)六、相间短路保护 (21)七、结论 (24)八、主要参考文献 (25)1设计原始资料1.1具体题目系统示意图如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为:ΩX X .T .T 156151==,KmL A-B 60=,ΩX X X X .G .G .G .G 842413231====,KV /E 3115=ϕ,ΩX X X X .G .G .G .G 522211211====,KmL B-C 40=,Ω~X X .T .T 154010=,Ω~X X .T .T 54111=,ΩX X .T .T 206050==,线路阻抗Ω/Km .Z Z 4021==,Ω/Km .Z 210=,21.K Ιrel =、151.K Πrel =。
T6试对1、2、3、4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1.2 完成内容(1) 请画出所有元件全运行时三序等值网络图,并标注参数;(2) 所有元件全运行时,计算B 母线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电流分布;(3) 分别求出保护1、4零序II 段的最大、最小分支系数; (4) 分别求出保护1、4零序I 、II 段的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5) 保护1、4零序I 、II 段是否需要安装方向元件;(6) 保护1处装有单相重合闸,所有元件全运行时发生系统振荡,整定保护1不灵敏I 段定值;(7)其相间短路的保护也采用电流保护,试完成:(1)分别求出保护1、4 的段Ⅰ、Ⅱ定值,并校验灵敏度;(2)保护1、4 的Ⅰ、Ⅱ段是否安装方向元件;(3)分别画出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与零序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交流接线;2分析课题设计内容2.1设计规程正常运行的而电力系统是三相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和电压理论上为零;多数的短路故障是三相不对称的,其零序、负序电流和电压会很大;利用故障的不对称性可以找到正常和故障间的差别,并且这种差别是零与很大值的比较,差异更为明显。
110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继电保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c1515abe1e650e52ea99d8.png)
课程设计课题:110kV电网继电保护设计及分析前言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电力系统的各种元件在运行中不可能一直保持正常状态。
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为电力系统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专门技术之一就是继电保护技术。
它可以按指定分区实时的检测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快速及时地采取故障隔离或告警等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维持系统的稳定,保持供电的连续性,保障人身的安全,防止或减轻设备损坏。
由于最初的继电保护装置是又机电式继电器为主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尽管现代继电保护装置已发展成为由电子元件或微型计算机为主构成的,但仍沿用次名称。
目前常用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隶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从工业生产的角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工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职责。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各大电力系统的容量和电网区域不断扩大。
为适应大电网发展的需要,相继出现超高压电网和大容量机组,致使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电力系统稳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可视为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等部分组成。
对作用于跳闸的继电保护装置,在技术上有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
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
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统一的一面。
继电保护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绝大部分工作也是围绕着如何处理好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而进行的。
关于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在“技术规程”中已有具体的规定,一般要考虑的主要规则为:(1)电力设备和线路必须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必要时增加辅助保护,其中主保护主要考虑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后备保护主要是考虑主保护和断路器拒动时用于故障切除;辅助保护是补充前二者的不足或在主保护退出时起保护作用;(2)线路保护之间或线路保护与设备保护之间应在灵敏度、选择性和动作时间上相互配合,以保证系统安全运行;(3)对线路和设备所有可能的故障或异常运行方式均应设置相应的保护装置,以切除这些故障和给出异常运行的信号;(4)对于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和设备,应根据系统运行要求和《技术规程》要求,配置不同的保护装置.一般电压等级越高,保护的性能越高越完善,如330KV以上线路或设备的主保护采用“双重化”保护装置等。
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
![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de11d27c1cfad6195fa75e.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一、原始资料1、110KV电网接线示意图如下:2、电网参数说明(所有元件的电阻都忽略不计,并近似地取负序电抗X2=X1)(1) 线路:已知:L1=45KM,L2=50KM,L3=35KM,L4=60KM,线路阻抗按每公里0.4Ω计算,线路零序阻抗按3倍正序阻抗计算。
(2) 变压器:T1、T2、T7额定容量均为31.5MV A,T3、T4、T5、T6额定容量均为15MVA,所有变压器均为Y N,d ll接法,U K=10.5%;110/6.6KV,中性点接地方式按一般原则确定。
(3) 发电机(均为汽轮发电机):G1,G2,G3,G4额定容量均为12MW,G5额定容量为25MW,所有发电机额定电压均为6.3KV,功率因素均为0.8。
(4)其他:所有变压器和母线均配置差动保护,负荷侧后备保护t dz=1.5s,负荷自起动系数k zq=1.3二、设计内容1、建立电力系统设备参数表2、绘制电力系统各相序阻抗图3、确定保护整定计算所需的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4、进行电力系统中潮流及各点的短路计算.5、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三、设计成果说明书一份(含短路电流计算、整定计算、校验及保护配置图)四、参考文献1、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上、下)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计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吕继绍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整定计算4、有关教材引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的发生。
110kv距离保护课程设计
![110kv距离保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ae5d5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f.png)
110kv距离保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110kv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保护范围、保护配置、动作逻辑和整定计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描述110kv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分析保护范围的确定方法和距离保护的灵敏性要求。
3.阐述距离保护的动作逻辑和保护动作过程。
4.进行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包括定值、动作时间和灵敏角等参数的确定。
5.分析距离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运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介绍距离保护的分类、工作原理和保护范围。
2.保护配置和动作逻辑:阐述距离保护的接线方式、保护范围和动作逻辑。
3.整定计算:介绍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和方法,包括定值、动作时间和灵敏角等参数的计算。
4.距离保护的运行和应用:分析距离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运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运行中的距离保护案例,使学生了解距离保护的应用和运行问题。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距离保护的装置和调试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力系统保护原理》等有关距离保护的教材和参考书。
2.多媒体资料:距离保护的原理图、运行图和实验操作视频等。
3.实验设备:距离保护装置和实验仪器。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2.作业:布置相关的距离保护计算和分析作业,评估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步讲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保护配置、整定计算和运行应用等内容。
110kv距离保护课程设计
![110kv距离保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d62991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3c.png)
110kv距离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110kv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110kv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和计算方法,了解不同故障类型的保护动作特性。
3. 学生能了解110kv距离保护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认识其在系统稳定性和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熟练进行110kv距离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和调整。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力系统中与110kv距离保护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运用计算工具,进行110kv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并能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110kv距离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视。
2. 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能关注电力行业的发展,树立为我国电力事业贡献力量的远大理想。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的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验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从事电力系统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110kv距离保护原理:包括保护区域的概念、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故障类型的识别及保护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距离保护的原理及分类”2. 110kv距离保护装置的构成与功能:介绍保护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以及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距离保护装置的构成与功能”3. 110kv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与计算方法:讲解整定原则、整定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二节“距离保护的整定原则与计算方法”4. 110kv距离保护的实际应用:分析实际电力系统中距离保护的应用案例,探讨保护配置和运行策略。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bf769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5.png)
110kV电⽹距离保护设计前⾔电⼒系统的运⾏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经济性好。
但是电⼒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情况复杂,覆盖的地域辽阔。
因此,受⾃然条件、设备及⼈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的运⾏状态。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系统中电⽓元件发⽣故障或不正常运⾏状态,并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种⾃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是:(1)当电⼒系统中发⽣短路故障时,继电保护能⾃动地、迅速地和有选择地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将故障元件从电⼒系统中切除,以系统⽆故障的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并使故障的设备或线路免于继续遭受破坏。
(2)当电⽓设备出现不正常运⾏情况时,根据不正常运⾏情况的种类和设备运⾏维护条件,继电保护装置则发出信号,以便由值班⼈员及时处理,或由装置⾃动进⾏调整。
由此可见,继电保护在电⼒系统中的主要作⽤是通过预防事故或缩⼩事故范围来提⾼系统运⾏的可靠性,最⼤限度的保证向⽤户安全供电。
因此,继电保护是电⼒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电⼒系统安全可靠运⾏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本设计针对110kv电⽹的距离保护展开讨论,保证电⽹安全运⾏。
2运⾏⽅式分析最⼤和最⼩运⾏⽅式的区别在于系统负载不同(阻抗),由于电⽹中某⼀段线路电压均为定值,所以继电保护中最⼤和最⼩运⾏⽅式下主要是考虑系统阻抗变化对电流型保护整定值的影响。
过电流分段保护注意如下:1、最⼤运⾏⽅式下,本线路I段保护范围应⼤于线路全长的50%;2、最⼩运⾏⽅式下,本线路I段保护范围应不⼩于线路全长的15%;3、最⼤运⾏⽅式下,本线路II段保护范围应尽量不⼤于下⼀线路的在最⼩运⾏⽅式下的I 段保护范围,以免本线路II段保护与下⼀线路的 II 段保护冲突。
图2-1 110kv电⽹最⼤运⾏⽅式接线图图2-2 110kv 电⽹最⼩运⾏⽅式接线图2.1 保护1的最⼤和最⼩运⾏⽅式保护1的Ⅰ、Ⅱ段整定:最⼤运⾏⽅式为G1、G2全运⾏,相应的 11.min 2G T s X X +=X =5.71Ω最⼩运⾏⽅式为⼀台电机运⾏,相应的 .max 11s G T X X =+X =11.42Ω母线B 处三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电流..max .min d B s dE I X ?=+X =2.235kA保护1 的Ⅰ段定值为 .1..max set rel d B I K I =?ⅠⅠ=0.85×2.235=1.90kA母线C 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的最⼤电流 ..max .min d C s dE I X ?=+X =1.291kA保护3 的Ⅰ段定值为 .3..max set rel d C I K I =?ⅠⅠ=1.096kA 保护1 的Ⅱ段定值为 .1.3set rel set I K I =?ⅡⅡⅠ=0.823kA母线B 两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电流 ds d X X E +=max .min .B .23I ?=1.623kA保护1电流Ⅱ断的灵敏度系数 .min.1.1d B sen set I K I =ⅡⅡ=1.973 灵敏度满⾜要求。
110KV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10KV线路继电保护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e9ac37a32d7375a41780cc.png)
前言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继电保护的萌芽期、晶体管继电保护、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和计算机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技术未来趋势是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迅速发展,微机保护硬件也在不断发展。
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空间,快速的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能力,与其它保护。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号量,当突变量到达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是有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
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电路的化简,短路电流的求法,继电保护中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的具体计算。
目录前言 (1)摘要 (5)1 系统运行方式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选择 (6)1.1选择原则 (6)1.1.1 发电机、变压器运行方式选择的原则 (6)1.1.2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选择原则 (6)1.1.3 线路运行方式选择原则 (6)1.2 本次设计的具体运行方式的选择 (6)2 故障点的选择和正、负、零序网络的制定 (7)3 零序短路电流的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二) (9)4 线路保护方式的选择、配置方案的确定 (9)4.1 保护的配置原则 (9)4.2 配置方案的确定 (10)5 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三) (10)6 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成果(具体过程参考附录四) (10)7 保护的综合评价 (11)7.1 距离保护的综合评价 (11)7.2 对零序电流保护的评价 (11)结束语 (12)参考资料 (13)附录一电网各元件等值电抗计算 (14)附录二零序短路电流的计算 (16)附录四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 (22)附录五 (27)摘要本设计以110KV线路继电保护为例,简述了零序电流保护和距离保护的具体整定方法和有关注意细节,对输电网络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于不同运行方式环网各个断路器的情况进行了述说,较为合理的选择了不同线路,不同场合下的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型号。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039efef18583d048645926.png)
1。
原始数据系统接线图如图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如下:电动势:发电机:线路:线路阻抗:距离保护:负荷功率因数角为30,线路阻抗角均为75,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图110kV电网系统接线图2.分析要设计的内容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故障期间以及故障后的恢复过程中,许多控制操作日趋高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一次泛指继电保护技术和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包括继电保护的原理设计、配置、整定、调试等技术,也包括由获取电量信息的电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经过继电保护装置的断路器跳闸线圈的一般套具体设备,如果需要利用通信手段传送信息,还包括通信设备。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此时一般不要求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暂短的运行波动造成不必要的动作和干扰引起的误动。
在距离保护中应满足以下四个要求,即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这几个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必须根据具体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配置、配合、整定每个电力原件的继电保护。
充分发挥和利用继电保护的科学性、工程技术性,使继电保护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发挥最大效能.这次课程设计以最常见的110KV电网线路保护设计为例进行分析设计,要求对整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方面的课程有综合的了解.特别是对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电路、发电厂的电气部分有一定的研究。
重点进行了距离保护和振荡闭锁的分析,继电保护中距离保护、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的具体计算。
3.运行方式分析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设计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设计是针对110kV电网中的距离保护进行设计的,旨在使学生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应用场景以及调试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独立设计和调试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
二、设计内容
1. 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了解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气距离原理、I-V特征法和角度特征法等,以及距离保护的分类。
2. 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
了解距离保护的组成部分,包括主保护、备用保护、监控装置和负载切换等,并掌握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特点。
3. 距离保护的应用场景
了解距离保护在电网中的应用场景,包括线路距离保护、变压器距离保护和母线距离保护等,并掌握不同应用场景下距离保护的设计要求和调试方法。
4. 距离保护系统的设计
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设计110kV电网距离保护系统,包括选型、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等,实现对电网故障的保护和自动切除。
5. 距离保护系统的调试
针对设计的距离保护系统进行调试,包括模拟故障、检查保护动作、检查自动切除等,保证距离保护系统的稳定可靠性。
三、设计要求
1. 设计过程需结合实际电网,在电网拓扑结构、线路参数、变压器参数和母线参数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和设计。
2. 设计过程中需加强安全意识,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可靠。
3. 设计报告中需详细说明设计思路、参数设置、故障模拟和调试等过程,保证报告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