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4年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教案

2024年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对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对花》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演唱技巧;学习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民间音乐特点;掌握歌曲的主题及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对花》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演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对花》,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对花》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民间音乐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花》。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介绍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对花》的创作来源和民间音乐特点。
(2)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唱歌曲。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通过演唱技巧来表现歌曲的情感。
(2)每组派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讲解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独立演唱《对花》,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对花》2. 歌曲背景:民间音乐特点、创作来源3. 歌曲分析:旋律、节奏、和声4. 演唱技巧:高音部分、情感表达5. 课堂小结:学习收获、改进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对花》,并录制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老师邮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其他民间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了解并掌握《对花》的旋律、节奏、和声及演唱技巧。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优质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对花》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一些特殊节奏和旋律掌握,以及歌曲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歌曲整体演唱效果和音乐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与《对花》风格相近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特色。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名称?它属于哪个民族音乐?2. 新课导入(15分钟)介绍歌曲《对花》背景和创作特点。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节奏和情感。
分析歌曲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细节。
3. 歌曲学唱(20分钟)分组教学,每组学习歌曲一个部分。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
针对学生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强调歌曲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提高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汇报演出(10分钟)每组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评价、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对花》2.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3. 歌曲旋律、节奏、歌词分析4. 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对花》歌曲,并录制视频。
答案:根据学生实际演唱情况进行评价。
2. 附加作业:解其他民族音乐特点,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民族音乐发展,解不同民族音乐特色,提高音乐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活动,如民歌比赛、音乐会等,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是歌曲《对花》旋律、节奏和歌词掌握,是歌曲情感表达,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度和兴趣。
飞天仙子-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飞天仙子-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的剧情。
2.学习歌曲《飞天仙子》的曲谱和歌词。
3.学习人声合唱的基本技巧。
4.通过音乐表现手段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鼓励学生了解《白蛇传》的故事剧情,同时问学生他们对这个故事有什么了解以及感受。
2. 学习歌曲1.让学生听整首《飞天仙子》歌曲,了解歌曲基本旋律和歌词。
2.利用指导教师所提供的曲谱,教授学生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学会基本音高和节奏感。
3.学生听整个歌曲,了解歌曲的态度和意义。
指导学生通过表情和发声技巧来表达歌词和主旋律。
3. 人声合唱1.强调人声合唱的基本原则。
2.指导学生如何在合唱中准确表达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意义,以及如何维持合唱团队的协调性和和谐程度。
第二课时1. 歌唱练习1.练习歌曲的各个部分,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
2.指导学生如何用吸气和呼气的控制来维护自己的嗓音健康,确保能够在高分贝情况下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2. 歌曲评析1.播放学生演唱的歌曲,让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表现和优点。
2.指导学生如何发现自己演唱歌曲的不足,如何纠正错误、消除紧张情绪,并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评估能力和自信心。
3. 表演预演1.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歌曲表演预演。
2.评估表演效果,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表演能力,让他们在表演时兴趣和信心更加充足。
第三课时1. 录制歌曲在这节课中,学生需要录制自己演唱的歌曲。
他们需要认真倾听自己的表现,并在录制完成后给出自己的反馈。
2. 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给出演唱的精彩片段或现场表演,让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
3. 反思总结在本课过程中,指导学生准确地评估和反思自己的表演能力和表现。
要求学生总结课程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对未来学习和表演的规划和目标。
三. 教学评估通过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在之后的表演环节中展示的表演能力来进行评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本文介绍了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包括唱歌《茉莉花》和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
通过研究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是歌曲的演唱及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聆听《茉莉花》,然后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研究歌词和随琴演唱。
接着,拓展研究XXX《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
课堂小结回顾了上过的内容,作业布置是巩固所研究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欣赏《玫瑰三愿》和听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
通过欣赏艺术歌曲《玫瑰三愿》,能够了解、分辨音乐创作常用方法“模进”,体会其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
教师还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是有关竖琴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复导入,然后欣赏《玫瑰三愿》,并进行小组探究。
接着,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教师指导,师生总结。
最后,进行竖笛演奏《送我一枝玫瑰花》的练,包括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自学、分声部练和合奏练。
第二单元梨园风采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学唱戏曲《夫妻双双把家还》。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增进对戏曲知识的了解,热爱、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交流黄梅戏知识、欣赏视频资料,感受黄梅戏的唱腔特点,分析音乐要素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2.通过聆听范唱、视唱旋律、随录音学唱等手段,学唱《夫妻双双把家还》。
三)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黄梅戏相关知识。
2.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腔和唱法。
3.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能够分角色背唱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黄梅戏的唱腔和唱法。
四、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初次聆听。
2.黄梅戏简介。
二)、学唱《夫妻双双把家还》1.随琴哼唱。
2.随伴奏演唱。
3.探讨黄梅戏艺术风格。
4.介绍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
5.分角色表演唱。
五、课堂小结回顾上过的内容。
六、作业布置巩固所研究的内容,加深熟练程度。
五样热情的歌-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五样热情的歌-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为《五样热情的歌》- 人音版,是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音乐所表达的情感;2.熟悉《五样热情的歌》的旋律、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3.掌握歌曲的节奏、速度、语调等基本乐理知识。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和表现能力,通过音乐语言的表达形式表现情感;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和体验能力;3.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感受到音乐的力量;2.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这门学科。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3.1 预习环节(10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所学习的歌曲《五样热情的歌》- 人音版;2.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歌曲的音乐类型、歌词表达的情感等等。
3.2 正式教学环节(30分钟)1.教师播放一遍歌曲,向学生简要介绍歌曲的情感表达;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唱一遍歌曲,了解歌曲的歌词、旋律;3.让学生分小组,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组,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感受;4.教师指导学生领会歌曲的基本节奏、速度、语调等知识点,并逐步指导学生每个小组的演唱;5.小组合唱,并通过教师的指导逐渐提高合唱的整体效果。
3.3 练习与巩固环节(20分钟)1.练习部分介绍: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在规定时间内,以最高效的方式合理练习歌曲;2.每队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分工合作,高效练习歌曲;3.学生自主检查,互相分享练习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4.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同时提高歌曲演唱的整体水平。
3.4 教学总结环节(10分钟)1.教师根据本节课学生的演唱效果,总结学生的优劣点,分析不足之处,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认识自己的不足,找到解决方案;2.学生自主总结课堂所学习的知识,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本节课内容。
四、教学评价方式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三种方式:1. 学生个人演唱表现情况评价;2. 以小组为单位的合唱表现情况评价;3. 整体班级演唱表现情况评价。
报花名-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报花名-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案针对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涵盖了全部内容,旨在通过集体授课,个别辅导和实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声音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风格和流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技巧,提高合唱团的水平。
3.学习音乐节奏和音高,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模仿能力。
4.试听和欣赏不同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概览本册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音乐史、流派、声乐、节奏和演奏等方面。
教学内容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比如理论分析、演唱、欣赏等。
2. 教学方法本教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提供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1)口头授课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灌输学生音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2)集体演唱通过集体演唱,学生可以克服自己的紧张和不自信,提高合唱团的整体水平。
(3)个别辅导针对学生个别情况,提供声乐辅导,帮助学生克服不足之处,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4)艺术欣赏通过听音乐、看舞蹈和欣赏艺术品,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美感。
四、教学计划1. 授课计划1.第一课:音乐分析和流派概述2.第二课:人声演唱的基础3.第三课:声部难度初探4.第四课:戏剧和音乐的结合5.第五课:歌曲演唱和评估6.第六课:节奏和感知7.第七课:舞蹈和音乐的结合8.第八课:钢琴和吉他演奏初步9.第九课:艺术欣赏和影响2. 实验计划1.第一次实验:声部实验(重点在高分贝声音配合呼吸训练)2.第二次实验:非声部演唱(主要是通过手语、体态、大合唱等方式演绎音乐作品)3.第三次实验:拍子教学(重点在观察不同的音乐作品的节奏)4.第四次实验:声乐辅导(重点在学生的个别发音错误的改正)5.第五次实验:音乐欣赏(试听经典音乐作品,包括古典、流行、摇滚、爵士以及其他新型的音乐作品)五、考核方式1.合唱团公开演出,每个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
2.通过分组合作进行小型音乐作品的表演,共同完成一个音乐作品。
人音版九下级下册音乐5.3谁说女子不如男教案教案1000字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豫剧的基本概念。豫剧是中国戏曲的一种,起源于河南省,以唱腔优美、表演生动著称。豫剧《穆桂英挂帅》讲述了穆桂英挂帅出征的故事,展示了女性在军事领域的杰出表现。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豫剧《穆桂英挂帅》中的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通过分析这个唱段,我们可以了解豫剧的唱腔特点和情感表达。
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在之前的音乐课程中已经接触过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包括戏曲的分类、唱腔特点等。这些知识为学习《谁说女子不如男》提供了基础。然而,学生在戏曲方面的知识仍然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
其次,学生的音乐表现和演唱能力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较好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技巧,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15. 豫剧的国际影响力:豫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吸引了众多外国观众的喜爱。
教学反思与改进
2.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讨论结果,我会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改进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一些与豫剧《穆桂英挂帅》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趣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豫剧在现代社会的作用:豫剧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娱乐和文化传承作用。
13. 豫剧与地方文化的关系:豫剧与河南的地方文化紧密相连,反映了河南的历史、风俗和社会生活。
14. 豫剧与其它戏曲流派的比较:豫剧与其他戏曲流派如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各有特色,但也有共通之处,如唱腔、表演、剧情等。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对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欣赏歌曲《对花》,了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特点;学习歌曲中的对花唱法,掌握其音乐表现手法;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曲《对花》的创作背景,感受其音乐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歌曲《对花》,使学生掌握对花唱法,增强歌唱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花唱法的掌握,以及歌曲中高难度的音高、节奏部分。
2. 教学重点:歌曲《对花》的欣赏与分析,对花唱法的学习与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课本、歌词单、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春天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对花》。
2.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对花》,让学生跟随音乐感受歌曲的韵律,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3. 歌曲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特点,探讨歌曲中对花唱法的运用。
4. 歌曲学习:分步骤教学,先教唱歌曲的主旋律,再学习对花唱法,将两部分结合起来。
5. 实践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对花唱法进行练习,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对花》2. 歌曲背景: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3. 歌曲特点:对花唱法、旋律优美、节奏明快4. 歌曲结构:ABAB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歌曲《对花》,掌握对花唱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对花》的学习兴趣较高,但对花唱法的掌握程度不一。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歌唱技巧的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对花唱法,如戏曲中的对花唱段,拓宽音乐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花唱法的掌握2. 歌曲中高难度的音高、节奏部分3. 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指导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对花唱法的掌握1. 演唱示范:教师亲自演唱或播放专业歌手的对花唱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韵律和美感。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班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光辉的历程
唱歌人民解放军军歌
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十送红军
四渡赤水特殊兵
游击队歌
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据
音乐欣赏英雄赞歌
再见吧,妈妈
唱歌当兵的人
音乐活动
第二单元歌剧之夜
唱歌猎人进行曲
卡门序曲
威廉·退尔序曲
音乐欣赏今夜无人入睡
唱歌小草
音乐活动歌墟问答
第三单元边寨飞歌
唱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音乐欣赏你见过雪公山的山顶吗
苍山歌声永不落
月光下的凤尾竹
边寨之歌
放马山歌
赶摆路上
母女夜话
苗岭的早晨
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音乐活动欢乐的罗梭
第四单元神州大地(6)──希望的田野唱歌啊!的土地
音乐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田野上
学吹竖笛我们的田野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6)──拉丁美洲风情唱歌卖玉米饼
音乐欣赏依内妈妈
小鸽子
小公牛
桑巴
拉·昆帕尔西塔
音乐活动
第六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
唱歌乘着歌声的翅膀
音乐欣赏致音乐
回声
歌声与微笑
歌表演同一首歌
音乐擂台
毕业音乐会。
人音版九下级下册音乐3.1.2乌苏里船歌教案

人音版九下级下册音乐 3.1.2乌苏里船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第3.1.2课《乌苏里船歌》。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欣赏和学唱这首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民歌,感受其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创作故事。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主要包括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文化理解、音乐创新思维和音乐情感态度四个方面。
通过欣赏和学唱《乌苏里船歌》,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魅力,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态度,使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观念。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1. 感受和理解《乌苏里船歌》的音乐风格和旋律特点。
2. 学唱《乌苏里船歌》并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难点:1.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东北文化背景和创作故事。
2. 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流畅演唱。
解决办法:1. 运用多媒体展示东北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
2. 通过对比分析其他东北民歌,让学生感受《乌苏里船歌》的独特之处。
3. 采用示范唱、分组练习、集体合唱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5. 设置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乌苏里船歌》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深层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实践法:通过示范唱、分组练习和集体合唱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东北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文化背景。
送别-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送别-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演唱《送别》这首歌曲,学习表现文艺作品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音乐鉴赏和情感表达能力。
2.了解乐曲的演唱技巧和演唱乐器伴奏的基本方法,掌握合唱和伴奏的合理配合。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音乐表现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教学内容1.《送别》歌曲的演唱2.《送别》歌曲的伴奏演奏3.《送别》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艺表现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介绍《送别》这首歌曲的悠久历史、诗歌背景和作曲家背景,增强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和好感。
步骤二:歌曲学唱1.给学生展示歌曲的乐谱,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调式和主旋律。
2.教唱歌曲,注重节奏和声音的细节把握,适当加强和练习重点难点。
3.分组合唱,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声部和加强团队协作,达到和谐的合奏效果。
步骤三:乐器伴奏演奏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乐器,准备扮演整个合唱团的乐器伴奏。
2.分别指导学生如何用自己的乐器配合歌曲的节奏和仪式感,达到和声和韵。
3.分组练习合唱和伴奏,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搭建一个完整的音乐世界。
步骤四:创新表现和情感表达1.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表现力和情感真挚地表达歌曲的主旨。
2.通过练习和创新表现方式,例如强化音乐风格或加入舞蹈动作,使得整个演出更有张力和感染力。
3.观看和回顾演出成果,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和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歌曲的基本乐谱和合唱演唱技能的掌握;2.小组乐器伴奏的配合和协调;3.情感表达和文艺表现的增强和强化。
教学难点1.让学生达到音乐、情感和文艺表现的统一,更好地表达歌曲的主旨和情感;2.解决合唱团和整体演奏中的难点和挑战,确保合唱和伴奏配合完美。
教学评价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学生的合唱、乐器演奏和表现能力;2.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3.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集体荣誉感。
决定评价方法应根据实际学生情况,可以是现场观看演出、学生自己录制评估,或是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并重的方式达到更全面贴近实际的评价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节奏开始
- 介绍各种节奏、拍子和节拍器材的概念和用法
- 学生通过模仿、编创和演唱节奏并配合器材演奏加强节奏感
第二章音乐作品的动态表现
- 着重于动态符号的意义、演奏表现以及节奏与动态的关系
- 学生通过演奏阶段性调式,并模仿唱片、了解弦乐器等运用动态来表现乐曲
第三章音乐作品的速度表现
- 着重于速度符号的意义,音乐速度演奏表现以及基本速度应用方法
- 学生通过演奏和模仿,加深对速度变化的理解,并通过模仿与编创加深认识,了解乐曲的整体结构
第四章调性
- 研究弦乐器的音源、音高的区分和音程的概念,并通过练掌握相对应的演奏技巧
- 学生通过模仿和编创体验调性,以加深对调式和和谐关系的体验和感知
第五章和声
- 研究和声结构及和声唱法,并探讨和声的不同结构类型
- 学生通过模仿和编创,了解和声结构类型的不同,通过唱和练就有效和声能力
第六章合奏和指挥
- 介绍合奏的概念和正确的合奏方式
- 学生通过模仿、编创和排练体验合奏和指挥的不同过程和方法,并逐渐养成单独合奏和合作合奏的能力
第七章乐曲鉴赏
- 研究如何欣赏乐曲,认识乐曲基本形式和创作背景
- 学生通过听、看、读、说的多方面感受,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
最新 人音版音乐九年级下册《阿里郎》word教案

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课时教(学)案第周星期年月日课题《阿里郎》《迎春谣》课型教学目标1、能够用积极得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我国东北地区得民歌、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用优美、抒情得情感演唱《阿里郎》。
3、能够感受《迎春谣》得音乐情绪,并能体验其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阿里郎》教学难点1、用优美、抒情得声音演唱2、体会朝鲜族音乐得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流程设计目得一、导入:1、播放一段歌舞视频,看看学生能否说出是哪个民族得(朝鲜族)。
2、请学生谈谈观后感(朝鲜族歌舞有哪些特点)。
3、播放《阿里郎》,请学生说曲名。
二、学唱《阿里郎》1、请学生分组介绍《阿里郎》得背景资料(在家提前准备,查找资料),看哪组讲得最好。
师补充。
(《阿里郎》是朝鲜族具有代表性得口传民谣。
它不仅有着非常动人得民间传说,其歌词、旋律在民间也有几十种之多。
)2、随范唱哼唱旋律,试着找找该曲得特点。
3、师生共同分析:(1)全曲以“”为骨干音型(2)多用附点节奏(3)旋律流畅、抒情、优美通过观看歌舞引起学生对朝鲜族音乐得兴趣《阿里郎》得音乐较为普及,可让学生自己说出曲名,增加亲近感。
让学生自己回家查找资料加深其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歌曲得理解。
歌曲特点得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演唱歌曲。
4、带歌词演唱《阿里郎》,唱准附点节奏,注意旋律得流畅性和优美性。
5、分组唱,比一比哪组最好。
(每组唱一段歌词)三、欣赏《童声阿里郎合唱》1、变化大2、情绪欢快得,速度加快四、打击节拍表现一首好听得歌曲,总会让人去歌唱它,用各种方式去展现它,让它变得更流行更吸引人唱一唱旋律,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感受、体验音乐作品。
教《阿里郎》得旋律学生较为熟悉,因此学习过程较为顺利。
学后记谢谢观赏此内容是原创,翻版必究。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精品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5《对花》优质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对花》。
本课内容包括歌曲《对花》学唱、欣赏和实践活动。
《对花》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歌曲,选自我国民间小调,歌曲以优美旋律,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5章第1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对花》旋律和歌词,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和热爱,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3. 通过对歌曲《对花》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歌曲《对花》旋律、歌词及演唱方法。
2. 教学难点:歌曲中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组春天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美好,引入本课主题——《对花》。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歌曲《对花》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民族特色。
3. 歌曲学唱(15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
4. 歌曲解析(10分钟):分析歌曲中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演唱歌曲。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学生演唱能力。
6.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对花》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旋律简谱,标注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对花》,并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视频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针对学生演唱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解其他民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学生观看民族音乐表演视频,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新课导入中歌曲背景介绍。
2. 歌曲学唱环节中学生跟随学唱。
3. 歌曲解析中装饰音、滑音等演唱技巧。
五样热情的歌-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五样热情的歌-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背景九年级音乐下册主要教学内容为合唱歌曲的演唱和表現技巧。
这一学期的内容延续了上一学期的内容,继续以合唱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唱歌技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此教案针对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中的五首热情的歌曲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了解五首热情的歌曲的曲风和情感表現。
•熟悉五首热情的歌曲的歌詞和旋律。
•初步掌握歌曲的表現技巧,包括气息、声音和节奏。
•提高学生的集体演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步骤引入教师可以放一段背景音乐,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在此基础上,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五首热情的歌曲,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好奇心。
正文第一首:《天空之城》•分享阅读歌曲歌詞,让学生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
•学生分组轮流练习各自所负责的部分,集体演唱。
•通过小组对比,整合学生的声音和节奏,提高合唱效果。
第二首:《翅膀》•聆听演唱家的版本,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現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哼唱和拍手等方式感受旋律和节奏。
•分配唱段,逐句演唱,再逐段合并,增加集体表現感。
第三首:《一辈子的孤单》•回顾前两首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情感的表现手法。
•分组练习各自所负责的部分,全班合唱进行对照和调整。
•加强声音和节奏的统一性,形成凝聚力和信心感。
第四首:《风中奇缘》•大家一起听版本,学生回答如下问题:在歌曲中,有哪些感人的情景?如何表现?•实际演唱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表達情感的同时,注重语言和声音的表现方式,递进加强。
第五首:《你怎么舍得我难过》•先让学生朗读歌詞,了解歌曲表達的情感。
•调整唱调和音量,有效提升歌曲的感染力。
•领略优美的旋律和歌词,感受爱的珍贵和生命的宝贵。
总结在本讲中,我们练习了五首热情的歌曲,并获得了声音的统一性,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感受力的提升。
每一首歌曲的表現方式和情感都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学生可以学会表現出不同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技巧表現音乐的美好。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东北风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东北风教案教案标题: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东北风》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东北风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演唱《东北风》的歌曲技巧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和音频。
2. 《东北风》歌曲的歌词和乐谱。
3. 音乐播放设备。
4. 合唱团或班级分组。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东北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包括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以及它描绘了东北地区的风景和生活。
2. 播放《东北风》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
步骤二:学习歌曲(15分钟)1. 分发《东北风》的歌词和乐谱给学生,并让他们跟随歌词一起听歌。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并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东北风景和人物形象。
3. 教授歌曲的基本唱法和发音技巧,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步骤三:合唱练习(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指挥和若干名歌唱者组成。
2. 指导指挥学生学习如何带领合唱团,包括节奏掌握、指挥动作等。
3.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指导他们注意合唱的和声和协调性。
步骤四:合唱表演(15分钟)1. 邀请各小组轮流进行合唱表演,让其他学生评价他们的表现。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可以在合唱中加入舞蹈或其他表演元素。
3. 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进步。
步骤五:反思与总结(5分钟)1.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学到的技巧和知识运用到其他音乐作品中。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传统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东北风》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其他作品。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以东北风景和生活为主题。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实践与创造-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本教案是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第一单元: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授课目标1.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2.掌握运用音乐元素传达情感的方法;3.锻炼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4.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
教学内容1.音乐语言中的情感表达;2.音乐元素对情感的影响;3.音乐创意和表达;4.音乐欣赏与分析。
教学活动1.列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听取并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评价;2.给定一段音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节奏、旋律、和声、形式等元素对情感表达的影响;3.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首表达某种情感的音乐作品并分享;4.音乐欣赏课堂活动,让学生辨认不同音乐类型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各种元素的运用。
第二单元:探究音乐与社会授课目标1.了解音乐与社会的关系;2.推广音乐文化,加深音乐教育的影响;3.培养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内容1.音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2.音乐和文化的融合;3.音乐社交的实践;4.音乐表演技巧。
教学活动1.学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人,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汇报;2.学生自由创编一首音乐、编排一段舞蹈;3.学生派出代表进行社区音乐活动,如演唱会等;4.学生学习各种音乐表演技巧,如人声演唱技巧、乐器演奏技巧等。
第三单元:异域音乐文化体验授课目标1.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文化;2.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4.培养多元文化思维。
教学内容1.音乐的地域文化;2.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特色;3.音乐与文化传统的呈现;4.明确文化体验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收集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文化;2.学生进行音乐文化展示,展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色;3.学生学习原始民族音乐技巧和表现形式;4.课堂上进行异域音乐鉴赏和交流。
结语以上是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的三个单元教案,希望能为学生的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十八相送》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五单元越剧《十八相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十八相送》越段,让学生感受越剧的风格,并对越剧产生兴趣,喜欢或愿意去聆听、表演。
2.以《十八相送》为载体,了解越剧的四大表演形式和行当、流派、伴奏乐器等,在聆听、学唱和表演中感知越剧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越剧的了解产生对民族戏曲的热爱之情。
难点:了解越剧的风格特点,学会唱腔。
【教学准备】多媒体、戏服、鼓板。
【教学过程】一、紧扣主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位戏曲票友,就是戏曲的超级粉丝。
你猜她是谁?这就是我呀!这是我前段时间演出的照片。
老师是一名戏曲的票友,今天我来咱们班就是发展票友的。
同学们看,这就是(生拿)戏帽~~戏靴~~鞋服(师拿)2.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表演一段怎么样?边穿边问:老师演的是男子还是女子?女扮男装。
我演一位小生。
3.想一想,这是哪个戏曲剧种?(越剧)4.我刚才表演的是越剧。
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它被誉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甚至被认为是仅次去京剧的第二大剧种。
越剧的经典名段很多,《十八相送》就是十分经典的一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以《十八相送》为媒,揭开越剧美丽的面纱。
二、美在表演形式1.越剧之美美在表演形式。
越剧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也有着四大表演形式,分别是(唱、念、做、打)。
2.播放视频:《十八相送》用了哪些表演形式呢?(唱念做)师:越剧中主要以唱念做三大表演形式为主,武打场面比较少。
3.同学们,老师刚才唱和念是不是用普通话?(运用地方方言演唱是我国地方戏曲的重要特点)哪里的方言呢?和我们宁波话像不像?先用宁波话来念一念这两个字。
(生:贤弟,请)老师来念一下,是不是挺像?这个地方离宁波肯定很近,越剧用的是嵊州方言,嵊州与奉化交界,方言有些相通,嵊州地处江南水乡,文化底蕴浓厚,属于古越国所在地的绍兴地区。
4.那越剧的念白和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女同学扮演祝英台,男同学扮演梁山伯来念一念这两句念白。
初中音乐教案-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音乐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音乐形象,并有感情地演唱。
2.欣赏歌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了解歌曲所表达的人民对毛泽东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1.唱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简介这首歌曲的作者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
(2)听录音或观看录像,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进行特点以及歌曲塑造的形象。
(3)教师教唱。
学生可跟随录音或钢琴演唱乐谱,直到唱熟。
(4)填上歌词演唱,注意唱出歌曲的力度和感情。
2.欣赏《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1)聆听录音,请学生谈谈这首歌曲的情绪。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毛泽东的生平事迹?他为什么受到战士们的尊重与爱戴?请学生结合历史说一说,教师补充。
(3)再次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歌词中衬词的作用。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
2.音乐活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游击队歌》,使学生初步掌握“组歌”的概念和“弱起节奏”的特点,让学生感受革命战争时期,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与敌人顽强抵抗的英雄形象以及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动人情感。
2.通过以歌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为背景音乐朗诵歌词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体会七言律诗与歌曲旋律的巧妙结合,感受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的胸怀和气魄。
教学过程1.欣赏《十送红军》(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
(2)教师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3)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分为三个乐段,这三个乐段之间有何联系)。
(4)再听录音,请学生注意听歌词,谈谈每段歌词有何不同以及衬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音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九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学习音乐的表达方式;
3. 掌握乐理知识和音乐分析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第二单元:音乐表达与赏析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与创作
第四单元:音乐分析与表演
三、教学重点
1.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2. 音乐表达与赏析的培养;
3. 音乐欣赏与创作的发展;
4. 音乐分析与表演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要素
和表达方式;
2. 听觉法:通过丰富的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实践法:通过合奏、合唱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4. 创造法:通过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步骤
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乐谱的基本符号和音阶的构成;
3. 练习:进行音符和节奏练习,巩固学生对乐谱符号的掌握;
4. 总结:归纳音乐基础知识的要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二单元:音乐表达与赏析
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
2. 分析:解读音乐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了解音乐如何传递情感;
3. 表达:学生根据所学乐曲的情感特点,进行个人的音乐表达;
4. 分享:学生表演自己的音乐表达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与创作
1. 导入:通过播放多种音乐类型,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视野;
2.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节奏和旋律;
3. 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创意和想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创作作品,交流分享经验与心得。
第四单元:音乐分析与表演
1. 导入:播放一段复杂的音乐作品,引发学生对音乐分析的兴趣;
2. 分析: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和声和节奏的特点;
3. 探究:学生通过探究乐器演奏技巧,了解音乐表演的基本要点;
4. 表演:学生组织合奏和合唱团体,进行音乐表演。
六、教学评价
1. 基础知识测试:通过乐谱的阅读和音符的辨识,考察学生对音
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表演评价:对学生的音乐表演进行评价,从技巧、表达和协作
等方面进行评分;
3. 口头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讨论参与度,评价他们对音
乐学习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表达方式有了
深入了解,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教学中,我结合音乐鉴赏活动、创作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学生对音
乐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对音乐表演的技巧掌握不够扎实等
问题。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
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