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de88463f242336c1eb95ed4.png)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一、 有丝分裂1、 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分裂间期的特点: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主要变化为: 前期:(1)核仁解体、核膜消失(2)形成纺锤体(3)出现染色体。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断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末期:(1)纺锤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
3、动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区别: 植物有丝分裂动物有丝分裂前期 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 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
中期: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向两极移动 末期: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减少一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同有丝分裂 后期: 末期:三、精子、卵细胞形成比较精子形成 卵细胞形成 细胞质分裂方式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产生生殖细胞 四个精子 一个卵细胞 生殖细胞是否变形 变形不变形相同点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均减半四、请画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DNA 变化曲线图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间 前 中 后 末 间 Ⅰ前 Ⅰ中 Ⅰ后 Ⅱ前 Ⅱ中 Ⅱ后 Ⅱ末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分裂次数 一次 两次 子细胞性质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与体细胞相同 减少一半 产生子细胞数 两个 四个或一个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无联会、四分体彼此分离染色体含量染色体含量 2n 4n 2n 4n 2n 4n 2n 4nDNA 含量DNA含量时间 时间例1:图4-31中A与B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过程,据图回答:(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_____开始到_____。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07d3e6e551810a6f52486f2.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DNA 2N--4N 4N 4N 4N 4N--2N2N 2N 2N 2N--N染色单体0--4N4N 4N 4N 4N--2N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 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 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判断图解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判断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904b7bd8a6c30c2258019e35.png)
若无
减 Ⅱ 分 裂
若有 减Ⅰ分裂 有丝分裂
②观察是否有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
若无 有 丝 分 裂
若有 减 数 分 裂
A组 前期图形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A2
无:染色体散乱分布
有:
是否有联会、
四分体、同
源染色体分 离现象
(有丝分裂;A1) 有联会、四分体等现象 (减 –I;A3、A4)
B组 中期图形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B3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有:
染色体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B1) 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减 –I;B2)
C组 后期图形
是否有同源 染色体
(无单体时 应在一极找, 有单体时在 整个细胞找)
无: 减数第二次分裂;C3
有(减数第一次分裂;C2)
有:
是否有联会、 四分体、同 源染色体分 离现象
2、下图为某种生物的三个分裂细胞后期的图,请根据图回答
A
B
(1)该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胞分裂的细胞是 C 。
C
4 条,表示体细
A
B
(2)A细胞是 次级卵母细胞分裂
C
后期图,
B细胞是 初级精母细胞分裂 后期图,
A细胞分裂形成 一个卵细胞和 一个第二极体 ;
B细胞分裂形成 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
不 含 同 源 染 色 体
上
)
(
着 丝 点含 排同 列源 在染 赤色 道体 板 上
)
)
减Ⅰ
同 源 染 色 体 分 离
减Ⅱ 有丝分裂
(
(
不 着含 丝同 点源 分染 裂色
着 丝 点 分 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全部知识点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9f15454964bcf84b8d57b0c.png)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专题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不同点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④染色体数:以染色体的着丝点数目为依据,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⑤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⑥DNA分子数:若有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若无染色单体,则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0e987ffb4daa58da1114a9e.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三、各分裂期特点及分裂图象比较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DNA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染色单体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d330ba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f.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种基本方式。
它们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将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细胞的核分裂过程。
它主要发生在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体中的体细胞。
有丝分裂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1.前期有丝分裂的前期是准备期,包括有丝复合体的形成和染色质的凝缩。
在前期,染色质变得可见,并且开始缠绕成染色体。
2.中期有丝分裂的中期是分离期,包括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分离。
纺锤体由纺锤纤维和中心体组成,纺锤纤维起到引导染色体分离的作用。
3.后期有丝分裂的后期是染色体分离完成的期间,包括细胞质的分裂和核膜的重组。
在后期,染色体逐渐恢复到染色质的状态,同时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
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也称为减数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细胞的核分裂过程。
它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如生殖腺细胞。
减数分裂可以分为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两个阶段。
1.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一是准备期,包括染色体对的形成和染色体交叉互换。
在这一阶段,染色体对在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配对,并进行交叉互换。
2.减数分裂二减数分裂二是分离期,包括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分裂。
在这一阶段,染色体对分离,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新的细胞。
每个新的细胞都具有一半遗传信息。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目的上存在显著的区别。
1.细胞类型不同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而减数分裂则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中。
2.染色体数目不同有丝分裂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即为二倍体。
而减数分裂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为单倍体。
3.遗传物质分配不同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两个新细胞都具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与原细胞相同。
而减数分裂的结果是产生四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具有一半遗传信息,形成异细交配。
4.功能目的不同有丝分裂是为了维持和增殖细胞数量,以便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b111b4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7.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细胞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命活动,通过分裂可以实现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以染色体有序分布的方式进行分裂;而减数分裂是指特定的生殖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通过减少染色体数量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细胞分裂过程的特点和重要性。
有丝分裂是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重要过程之一。
它包括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有丝分裂前期、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和间期。
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开始准备分裂,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开始复制,形成带有两条染色体的复制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进行染色体的有序分布,这个过程是由纺锤体参与完成的;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而间期是有丝分裂的准备和染色体合成阶段。
减数分裂是特定的细胞分裂过程,在生殖细胞发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分裂过程,通过减少染色体数量实现基因的重新组合。
它有两个阶段: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
在减数分裂一中,染色体减半,每对同源染色体发生基因重组和交换,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在减数分裂二中,基因组的排序再次调整,并最终形成四个不同的细胞。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许多重要的区别。
首先,有丝分裂是一种全身性过程,在多细胞生物体中普遍发生,而减数分裂只在生殖细胞中发生。
其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不同的细胞。
最重要的是,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不变,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减半。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基因的多样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丝分裂保证了多细胞生物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细胞数量的平衡,从而保证了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减数分裂则通过基因重组和交换,在生殖细胞中产生了巨大的基因多样性,为物种的进化和适应环境提供了基础。
在生物学研究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细胞的分裂机制、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基因的重组和变异。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直观全面)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直观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656d6d05227916888486d7d5.png)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英语:mitosis)是真核细胞将其细胞核中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核之中的过程。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
M期一般约占整个细胞周期的10%。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有关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注: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
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
(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或“二联体”),出现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
概念: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
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组成,在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其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关于基因的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
![关于基因的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502bc7c580eb6294dd886c4a.png)
关于基因的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时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减数分裂(Meiosis)范围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是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恒定。
2.有丝分裂:有丝分裂(mitosis),又称做间接分裂,由W. Fleming于1882年首次发现于动物及E. Strasburger(1880)年发现于植物。
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高等植物)。
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不同的。
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1 .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只分裂一次;2.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减半,而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3.减数分裂后,一个细胞形成四个含有不同遗传物质组合的子细胞,而有丝分裂后,一个细胞只形成两个遗传物质相同的子细胞;4.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其特有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局部交换,而有丝分裂没有。
另外:①看染色体的数目:单数的话一定是减数分裂。
②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的话一定是减数分裂。
③若出现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就一定是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f901f101227916888486d7f4.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三、各分裂期特点及分裂图象比较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 DNA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染色单体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 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 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完整版)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71f5404dd88d0d232d46a81.png)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
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c10c55c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6.png)
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 特点是姐妹染色单体分 离,形成四个子细胞, 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半
的染色体。
过程:减数分裂包括两 个连续的细胞分裂过程, 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主要 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 子细胞都含有一半的染
色体。
结果:经过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减半,保证了后 代的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四 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一半的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染色体行为稳定,不会出现染色体交换或丢 失。
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不稳定,会出现染色体交换或丢 失,导致基因重组。
子细胞性质
01
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具 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02
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生殖细胞, 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04 细胞分裂检查点:有丝分裂 和减数分裂都受到细胞分裂 检查点的调控,包括G1/S检 查点、G2/M检查点等。
生物发育和繁殖的保障
1
2
3
4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是生物体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涉及到DNA的
复制和分配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是生物体适应
环境的重要机制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 裂都保证了生物体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中,染色体数目不变, DNA数目加倍。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中,DNA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两次,形成 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细胞周期 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NA数目不变。
染色体行为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两 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详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c82349f01dc281e53af02f.png)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一)过程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①变化: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核仁消失,③出现纺锤体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②核膜、核仁重现,③纺锤体消失,④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赤道板上排整齐。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新壁现。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不同点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部分一、减数分裂(一)相关概念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如图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同源染色体对数=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二)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过程为例)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出现,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种类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姐妹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分裂结果形成四个精子细胞细胞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三)、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2N)(N) 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2N)复制(2N) 1个次级母细胞(N)1个卵细胞(N)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染色体 2N 2N N 2N N NDNA 2C 4C 4C 2C 2C C C比较精子卵细胞不同形成部位动物精巢,植物花药动物卵巢,植物胚囊三、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1、减数分裂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解析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c975ba84868762caaed5e6.png)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解析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①减数分裂的简要过程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时期主要特点DNA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2a→4a 2N 0→4N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出现染色体4a 2N 4N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4a 2N 4N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4a 4N 4N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形成两个子细胞4a→2a4N→2N2N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2a→4a 2N 0→4N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核膜、核仁消失,形成纺锤体,出现染色体4a 2N 4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4a 2N 4N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两极;4a 2N 4N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到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或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中,染色体数目减半4a→2a 2N→N 4N→2N第二次分裂前期非同源染色体散乱排列2a N 2N 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2a N 2N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2a 2N 0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形成两个子细胞a 2N→N 0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不同点分裂细胞类型体细胞(从受精卵开始),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生物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部位场所几乎所有组织器官精巢或卵巢分裂次数1次2次同源染色体行为无联会同源染色体有联会现象,出现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以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子细胞数2个1个子细胞类型体细胞性细胞(精子或卵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与亲代相同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意义在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主要特征染色体复制和平均分配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相同点染色体复制一次,出现纺锤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四、细胞分裂中几个概念的分析1、基本概念理解(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相互配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不同的一般指性染色体,如X、Y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详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2b95d5336c1eb91a375dea.png)
体细胞
性细胞(精子或卵细胞)
同 子细胞染色体数 与亲代相同
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
点 子细胞间的遗传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物质
意义
在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保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 来说,减数分裂与受精作
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
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
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过程为例)
间期:精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第一 次分裂
特点 细胞种类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 现,非姐妹染色 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同源染色体分 离向细胞两 极,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中期
后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相同点 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变化规律相同
前 期
不 同 点末
期
由细胞两极发出的_纺锤丝形成纺锤 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
体
纺锤体
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 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_凹陷,将
胞均分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一、 减数分裂
(一)相关概念 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
同源染色体要经过联会形成四分体 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分离,
并交叉互换,而后分离,非同源染 无四分体行为,非同源染色体不
色体自由组合
进行自由组合
4个 为亲代的一半
生殖细胞
2个 与亲代相同
体细胞
五、图形判断
奇数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6528a23b55270722192ef75f.png)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才会发生的结果是产生生殖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但有丝分裂是有细胞周期的,它使细胞增加。
在有丝分裂中,整个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
但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就没有同源染色体了,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整个过程中染色体都有2个姊妹染色单体,其中还有联会,交叉互换等有丝分裂没有得现象。
在无丝分裂中,有DNA复制,但没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蛙的红细胞进行的是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生物之间,有丝分裂发生在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和受精卵的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有丝分裂不联会。
减一末期染色体数减半,有丝分裂不减。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共同点和差别如下:相同点: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能是细胞增殖方式,都能产生新的子细胞。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变化。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有DNA的复制.。
差别:一、有丝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二、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和母细胞相同;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减半。
三、有丝分裂产生的是体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是生殖细胞。
断,即认为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除细胞分裂外还没有证据说明细胞繁殖有其他途经。
有丝分裂过程图:DNA复制过程:它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半保留复制。
DNA的两条链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然后游离的脱氧核糖核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有序的排列起来,DNA完成了复制。
1在解旋酶的作用下DNA解开双链,形成两条母链。
2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作用下与两条母链结合,此过程中有能量供应。
3边解旋边复制直到两条母链完全分开,两个DNA分子形成。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相同点与区别:DNA复制, 转录翻译模板:双链DNA 单链DNA mRNA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翻译相关酶原料: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场所: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时间:分裂间期任何时期任何时期结果:子代DNA RNA 肽链DNA与RNA区别与联系一、区别:1、DNA的组成碱基是ATGC,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一、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的概念
(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发育中的受精卵,根尖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生发层、各种干细胞等。
(2)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表皮细胞等没有细胞周期。
(3)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无细胞周期。
(4)不同类型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和分
裂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
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细胞分裂间期的主要变化
分裂间期是细胞周期的开始,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细胞分裂期的主要变化
(1)前期:染色质细丝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动物细胞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都有纺锤丝(星射线)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这个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同时注意赤道板并不是一个具体结构,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级,分向两级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
(4)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出现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动物细胞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变化规律
(1)染色体行为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变化。
染色体复制→散乱分布与纺锤体中央→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移向两级。
如下图
①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1:2:2。
②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 : DNA=1:1。
(2)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曲线。
三、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龙胆紫溶液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2)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3)显微镜可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期图像。
2.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取材:剪取根尖2~3mm,注意取材时间。
解离:药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液)。
时间3~5min。
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用清水漂洗约3min。
目的: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染色:用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min,目的: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制片: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3)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换高倍镜下观察:先找分裂中期→再找分裂前、后、末期→最后找分裂间期。
其中,分裂
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四、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的特点
1.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1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精子,1个卵圆细胞只产生一个卵细胞。
(2)精子形成过程中,两次分裂,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次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3)由精细胞到精子需要变形,而卵细胞的形成不经过变形。
2.减数分裂过程及特点
(1)图像及特征
(2)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量变化曲线图
(3)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数量关系
√1个精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
①可能产生精子的种类:2n种
②实际产生精子的种类:2种(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若在第一次分裂时没有交叉互换,则产生的精子是相同的;若在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了交叉互换,则产生的精子是不同的)
√1个卵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
①可能产生卵细胞的种类:2n种
②实际产生卵细胞的种类:1种
√动物(含n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种类:2n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