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e6e5e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1.png)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带答案)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②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③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④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e7e9f68bd63186bcebbc53.png)
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导语】我们最孤独的,不是缺少知己,而是在心途中迷失了自己,忘了来时的方向与去时的路;我们最痛苦的,不是失去了曾经的珍爱,而是灵魂中少了一方宁静的空间,慢慢在浮躁中遗弃了那些宝贵的精神;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别人的怜悯或关怀,而是一种顽强不屈的自助。
你若不爱自己,没谁可以帮你。
无忧考网高一频道为你正在奋斗的你整理了《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可以帮到你!【一】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细菌学家卡梅隆•柯里在《科学》杂志发表了研究论文,声称从5000万年前开始,以真菌为生的蚂蚁就有了自己的抗生素。
研究者对一种名叫“真菌蚂蚁”的蚂蚁身上的白色斑点进行研究,发现不同“真菌蚂蚁”依靠种植不同的真菌类蘑菇来作为惟一的食物来源。
这些蚂蚁的嘴巴和前肢上隐藏着许多细小的腺窝,里面寄生着一种能产生抗生素的细菌。
这些腺窝有一些细小的孔通向蚂蚁身体外部,这样它们就可以将抗生素传播给作物。
抗生素可以杀死会使作物生病的寄生虫,从而确保它们主人的食物来源不受破坏。
这种蚂蚁腺窝的特殊结构使得蚂蚁与作物的这种共生关系非常和谐。
研究者发现,一些近缘的不种植真菌的蚂蚁身上则没有腺窝,也没有寄生菌。
科学家们研究了中美洲热带丛林中的切叶蚁的生活习性。
切叶蚁只种一种蘑菇,这相当于人类的单一作物制,虽然开始时产量高,但重复种几季以后很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人类是采用轮作不同作物来解决问题的。
生物学家们采用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切叶蚁所种的菌种是源于2300万年前的单一菌株,从未换过品种,却能延续至今。
这个谜由多伦多大学的C•R•居里解开了。
居里对包括切叶蚁在内的22种蚂蚁进行了仔细观察。
他首先发现蚂蚁的蘑菇农场偶尔也会受到一种名为Es-covopsis的霉菌感染,使蘑菇在几天内全部死光,结果是整*蚂蚁全部饿死。
但尽管如此,切叶蚁还是有办法控制这种灾难。
其奥秘在于,雌蚁会排出寄生在身上的活细菌分泌出的链霉素。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8275c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2.png)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
如何让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跨越历史的时空阻隔,引发普遍共鸣?这是诸多短视频创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
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以古观今”,致力于把中华文化长河的人和物带入当下生活,构建跨越历史、古今互通的共情空间。
这些短视频往往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寻找选题,如“情绪来了怎么办”“当你无可奈何时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等。
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合的人、事、物,例如苏东坡的故事、李白的诗歌、庄子的言行等来探讨这些问题。
于是,这些短视频就能切中当下人们的普遍困惑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使其创作直击现代人的灵魂,具备最大公约数,广泛吸引受众。
当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古人和今人展开对话,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故事、人物变得鲜活,并借助根植于受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和凝聚性。
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
部编版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c299fcbb68a98270fefa30.png)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
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
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
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
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
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
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
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
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60ab1dd5bbfd0a78567381.png)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祈祷杞人忧天稽首乞哀告怜B.魁梧发聋振聩窥探揆情度理C.缉私放荡不羁跻身反唇相讥D.饼铛瞠目结舌嗔怪称孤道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卓见真知卓见疾驶疾风劲草B.消灭销声匿迹滂沱气势滂礴C.冒犯贸然行动呼吁长吁短叹D.淡薄淡泊明志辕马心辕意马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在欧元区的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其他国家。
2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群众来信,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作出答复。
3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择要而是 /或者B.涉及择要就是/或许C.涉及摘要而是/或者D.波及摘要就是/或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写议论文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文章才能入情入理,否则就只能是隔靴搔痒。
B.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商讨他拟定的语文研究学习实施方案,他洞若观火,对方案作了很多修改。
C.只要台湾当局领导人拿出诚意和实际行动来,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柳暗花明的。
D.我们写一篇文章文思泉涌的时候,一定是来自命不凡的,否则就根本不会动笔了。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允不允许同时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都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B.一部全国性的《职业病防治法》将提交中国最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审议,有望使劳动者保护自身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武器。
C.中国将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改革,在这些小城镇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该地城镇户口。
D.广东将用三年的时间,重点培育3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向东西两翼和山区辐射的格局。
6.什么是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就想到乙。
高一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21ebe814791711cd791734.png)
高一上语文月测试卷〔含答案〕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每题3分〕快速开展的信息技术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手段.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根本问题仍需要深入探究.智慧城市具有三个根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 信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响,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根底上实现智能运行、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 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续、包容性开展.实践证实,智慧城市不仅在推动城市产业开展、转变城市开展方式、实现城市治理精细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而且能在人、物理空间、人工智能方面发挥组合效应,带动政府各部门、城市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 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开展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工程, 导致后续投资乏力、治理滞后、资源浪费.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开展要素的全面革新, 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正效劳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止匕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还普遍面临技术平安风险、用户信息平安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可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要进行冷静的思考、周密的规划,尽量防止产生负面效应.为此,需要充分考虑两个原那么:一是以可持续开展为方向.要了解城市运行各方面、各领域的真正需求,保证智慧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二是以包容性开展为准那么.智慧城市建设绝不仅仅是购置一些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更要效劳于人民群众.成功的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央, 将技术嵌入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推动城市居民广泛有序地参与到城市开展中来,以此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实现整个城市包容性开展.〔摘编自吴晓林?智慧城市建设须注重可持续和包容性?〕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智慧城市是智慧社会的组成局部,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B.智慧城市万物互联、智能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能有效促进社会治理升级.C.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有智无慧〞的问题与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有关.D.智慧城市建设要以包容性开展为准那么是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开展新理念.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是A.文章以大量篇幅分析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问题,彰显了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B.文章以一些城市的错误做法为事实论据,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C.文章指出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要坚持两个原那么,并没有去分析二者关系.D.文章围绕智慧城市,明特点,谈作用,摆问题,讲方法,层次清楚,结构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如果没有当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就一定不会有智慧城市乃至数字中国的建设.B.即使我们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实现其理想预期.C.城市居民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开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D.智慧城市建设要防止负面效应,就应该了解城市的真正需求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央.二、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题.〔每题3分〕元孚,宇秀和,少有令誉.侍中游肇、并州刺史高聪、司徒崔光等见孚,咸 _ 曰:“此子当准的〔楷模〕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累迁兼尚书右丞... 灵太后临朝,宦者干政,孚乃总括古今名妃贤后,凡为四卷,奏之.迁左丞...后拜冀州刺史.孚劝课农桑.,境内称慈父,邻州号曰神君.先是州人张盂都一… 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曰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① 所陷为荣所执.兄祐为防城都督,兄子礼为录事参军.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又大集将十、议其死事.孚兄弟各诬已引过, 争相为死,孟都等数百人皆叩头就法,请活使君.荣曰:“此魏之诚臣义士也.〞凡同禁五百人皆得免.荣卒,还除冀州刺史.元颍入洛,授孚东道行台、彭城郡王.孚封颍逆书送朝廷.天子嘉之.颍平,封孚万年乡男.永安末,乐器残缺,庄帝命孚监仪注.孚上卷曰:“昔太和中,中书监高闾、太乐令公孙崇修造金石.,数十年间,乃奏成功;太常卿刘芳请别营造,久而方就. 复召公卿量校合否,论者莫有适从,登被旨敕,并见施用.往岁大军入洛,戎马交驰,所有乐器,亡失垂尽.臣至太乐署,问太乐令张乾龟等,云承前以来,器象差位,调律不和.臣今吹律求声,叩钟求音;损除繁杂,讨论实录.今量钟磬之数,各以十二架为定.〞奏可.于时措绅之士,咸往观听,靡不咨嗟叹服而反. 太傅、录尚书长孙承业妙解声律,特复称善.孚性机辩,好洒,貌短而秃.周文帝偏所眷顾,尝于室内置酒十1瓦②,1瓦余一斛,上皆加帽,欲戏孚.孚适入室,见即惊喜,曰:“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因持酒归.周文帝抚手大笑.后迁太傅. 薨,帝亲临,百官赴吊.〔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四?〕[注]①葛荣:北魏时期河北起义军领袖.②工瓦:长颈的瓮坛类容器.4.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日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B.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日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C.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日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D.先是/州人张孟都等八人/皆屯保林野/不臣王命/州郡号日八王/孚至/皆请入城/愿致死效力/后为葛荣所陷/为荣所执/5.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左丞〞和“右丞〞为尚书令及仆射的属官,从文中看,尚书左丞官职应高于尚书右丞,与古代以右为尊位不同.B.“农桑〞指耕种和种桑养蚕等,泛指农事;“劝课农桑〞即勉励、催促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在古代有重要意义.C.“表〞和章、奏、议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但功用略有区别:表以陈情,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议以执异.D.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金石学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6.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元孚享有美名,深受他人赞赏.他年少时,游肇、高聪、崔光等人就夸奖他会成为典范人物,他的敌人也称赞他是魏国的诚臣义士.B.元孚关心时局,治政赢得民心.朝政混乱时,他通过献书想匡救时政;担任冀州刺史时,一些原先对抗官府的人也都主动为他效命.C.元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肯定.任职监仪注,他实地调查,亲自校验,解决了乐器缺损的问题,连通晓音乐的官员也称赞他做得好.D.元孚机敏善辩,妙语解除窘境.他身材矮小且秃头,喜欢喝酒,在周文帝想借此戏弄他的时候,他巧妙防止了兄弟无礼带来的为难.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句8分,共16分〕〔l〕咸日:“此子当准的〔楷模〕人物,恨吾徒衰暮,不及见耳.〞〔2〕荣欲先害子礼,孚请先死以赎子礼,叩头流血,荣乃舍之.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8.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烈〞,猛烈,劲厉.“长空〞,广阔的天空. “霜晨〞,有霜的清晨.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咽〞本意是声音因堵塞而不顺畅,这里用来描写军号声在清晨的寒风中听起来时断时续,呜呜咽咽. “咽〞在这里读“ ye oC.“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口,这里指娄山关.“漫道〞, 不受约束地说,随便地说.“真如铁〞,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D.“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外表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意是革命遭受挫折,在遵义会议以后,革命斗争要从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风橘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9.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词里, “舒〞字用得最富有表现力,请赏析.〔10分〕四、名句默写〔每空3分,共36分〕(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2 )、?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湘江满江秋水碧绿澄澈,船只争相行驶的景色的诗句是:“,(3 )、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4 )、?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慨叹人生短暂的句子是(5 )?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园田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诗是(6 )?归园田居?(其一)中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的两句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每题3分)提到纪录片,可能有些人的印象还停留在枯燥乏味、的单一节目形式中.但其实,国内很多纪录片,早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与表现手段.“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一一三星堆青铜人像:说我像奥特曼的你别走;陶鹰鼎:陶,醉了6000年;长信宫灯:照着你……这些穿越古今的宣传文案,出自?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的文物纪录片.().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是这部纪录片的追求.事实上,除了技艺、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行活态传承,那些一动不动的器皿、雕塑、家具、建筑,随着主人的逝去已成陈迹.从电视片到艺术展,从复原远古城市到复制古代用品, 现代人利用很“燃〞的方式接触古人赖以生活的物质载体.在这一过程中,活起来的不仅是文物、还有关于人们心底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我们看到,一些学者从的典籍中考证名物制度,一些从业人员试图用3D特效复原古代礼仪的全貌,佶屈督牙的经典因此得以“译〞,古代的生活场景仿佛历历在目,令我们不必回到商周,也不用沉溺于器物收藏,便能从文明之源中体会因时变迁的制度和一以贯之的礼乐精神.借助研究者的 , 普通人虽然不可能“究大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却可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这一过程中,活起来的不只是文物,还有人们心底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B.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文物活起来了,还有人们心底关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忆C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文物活起来了,关于人们心底民族历史文化的记 忆也活起来了D.在这一过程中,文物不仅活起来了,还有关于人们心底民族历史文化的 记忆.11.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科技加持的全方位,让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助推这 部片子大获成功.B.想象力的天马行空、全方位的科技加持,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助推这 部片子大获成功.C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全方位的科技加持,让历史可听可看可感,助推这 部片子大获成功.D.想象力的天马行空、科技加持的全方位,历史可听可感可看,助推这部 片子大获成功. 1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述而不作标新立异 B.述而不作 独树一帜 C.照本宣科 标新立异 D.照本宣科 独树一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每题3分〕正如蒸汽机和电力一样,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随着算力的提升、 数据的积累以及算法的进步,〔〕.用“革命〞来形容这场深刻的改变是不为过 的,算法越来越强势地支撑起整个世界的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运动,而这场 运动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算法可以将人们的行为、交谈、购物、位置以及你 的血压、心跳等 的大数据通过算法转化为对人们某时某地某个场景下的状态、属性、需求甚至情绪,进行打分、评估与预测.算法的崛起必然是对于传统 秩序与格局的重大改变,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现象与后果也引起了人们 的议 论、焦虑甚至 的批评.譬如,它对于价值逻辑的“理解〞更偏向于市场逻辑、 用户体验,而对于社会逻辑、 伦理要求却缺少关注;它造就了好看、好玩、使人沉浸其中甚至 的 魔卷帙浩繁 皓首穷经 洋洋大观孜孜不倦 洋洋大观孜孜不倦 卷帙浩繁 皓首穷经力,这不仅让人们置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人和事于不顾, 而把精力和注意力吸引 到“一地鸡毛〞的琐辞和虚拟世界当中, 也挤占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时间和休 息时间.这些都是让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和严肃思考的问题.13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工智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对 此很多人还始料未及B.作为现代最具前瞻性的技术之一的人工智能,其带来的改变如同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意义深远C 人工智能成为本世纪最具战略性技术之一,这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算法正 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D.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熟悉也在发生着转变,对它的积极意义和带来的弊端有了更加全面的熟悉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林林总总自然而然 B.凡此种种自然而然 C.林林总总水到渠成 D.凡此种种水到渠成 A.这不仅挤占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时间和休息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让 人们置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人和事于不顾,而把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一地鸡 毛〞的琐碎和虚拟世界当中.B.这不仅把人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一地鸡毛〞的琐碎以及虚拟世界 当中而置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人和事于不顾, 也挤占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时间 和休息时间.C.这一方面挤占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生活时间和休息时间,更为重要的是, 把人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一地鸡毛〞的琐碎以及虚拟世界当中而置社会 生活中更重要的人和事于不顾.D.这一方面把人们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一地鸡毛〞的琐碎和虚拟世界当中而置社会生活中更重要的人和事于不顾, 更为重要的是,挤占了人们越来越单刀直入 不可救药 直言不讳 难以自拔 直言不讳 不可救药 单刀直入 难以自拔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卜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多的生活时间和休息时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每题3分〕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开展,从生活中得到 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萧、绷帛为 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开展过程中,无数绣娘、绣郎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萧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大 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开展为更具欣赏性的中华艺 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萧、缴 帛,〔〕0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开展出的地 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去工 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 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不仅这些 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它们将女红针萧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 _________________ 的一笔.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17 .以下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传承中有创新,开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开展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开展D.创新中有传承,开展中有循古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以下修改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 力. A.精益求精B.励精图治C.精益求精D.励精图治刮目相看 耳目一新 耳目一新 刮目相看 琳琅满目 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酣畅淋漓 酣畅淋漓 浓墨重彩 浓墨重彩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六、作文:请以“窗外的石榴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写景文段.〔40分〕要求:1、可参加合理的艺术想象2、有细节描写3、卷面工整,书写清楚,标点标准.参考答案2021年10月一、论述类【答案】1. B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水平.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此题“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强加因果,“因存在诸多需深入探究的问题而成为时代热点. 〞错误,原文“但何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促进治理升级、如何科学有效地建设智慧城市,这些根本问题仍然需要深入探究. 〞只是客观表达,没有因果关系. C选项曲解文意,“城市智能管控领域存在的局限性〞错,由原文“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治理’‘综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可知是“局限在城市智能管控领域〞而不是“存在局限性〞.选项D “针对‘有产无智’问题提出的开展新理念〞错,根据文章可知是针对“有慧无惠〞提出的.应选Bo【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水平.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央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央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 论据证实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 B "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风险的观点〞错误,是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应选Bo【3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水平.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 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 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C选项“只有运用人工智能全面革新城市开展要素,才能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错,由“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城市开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可知“全面革新城市开展要素〞和“获得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惠〞没有条件关系.应选Co【点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比照,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答复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 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那么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拟,比拟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 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 否那么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拟,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二、【答案】4. D 5. D 6. D【解析】【5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水平. 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做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选项“文中“金石〞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错,文中的“金石〞指乐器.应选Do【6题详解】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水平. 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比照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照、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D选项“他巧妙防止了兄弟无礼带来的为难.〞错,原文“日:’吾兄弟辈甚无礼,何为窃入王家,匡坐相对?宜早还宅也. ‘因持酒归.〞是说元孚为了想把酒拿回家,就把酒说成是自己的兄弟,怎么能这样无礼,偷跑进大王家里,相对正坐,早些回家去吧,于是就把就带回了家. 只是他把酒带回家的借口, 应选D.7、(l)(他们)都说:“这是位能够成为当代楷模的人物,可惜我们都已年老体衰,来不及看到了.〞(2)葛荣准备先杀害子礼,元孚请求让他先死,以救出子礼,他叩头直到流血,葛荣这才把子礼放了. 【7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译文中句子的水平. 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译,不能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平时练习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点睛】古文译记清两原那么,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不可凭大意去译.所谓“字字落实〞 ,就是在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古文译的最根本的要求. “直译为主〞是古文译最根本的方法,也。
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月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d7b36de518964bcf847c53.png)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读什么?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
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
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
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
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
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
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
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
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让我无法“突破”自我。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
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
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
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
你的选择,也决定了你可能有的选择。
人人爱八卦,则高谈阔论种种内幕、秘闻的内容就增多;个个爱鸡汤,则励志类、成功学、创业经难免泛滥。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e609d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3.png)
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哽咽.(yè)颤.(zhàn)动将.(qiāng)子无怒妖童媛.(yuàn)女B.参差(cī)侘.(chà)傺.(chì)青青子衿.(jīn)脉.(mò)脉含情C.混.(hùn)沌平仄.(zè)否.(pǐ)极泰来犹可说.(shuō)也D.赍.(jī)钱袅娜.(nà)氓.(méng)之蚩蚩雨.(yù)雪霏霏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自我徂.尔(往)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小人所腓.(遮蔽)忍尤而攘.(推让)诟B.士贰.其行(不专一,有二心)可怜..(可爱)体无比何乃太区区..(形容微不足道)何时可掇.(拾取、采取)C.隰则有泮.(通“畔”,边岸)宁溘.(突然、忽然)死以流亡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还顾.(回顾,回头看)望旧乡D.靡使归聘.(问)岂余心之可惩.(惩罚)便可白公姥..(公公和婆婆,此偏指婆婆)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宁可数着自己手中的几个干无花果傻笑,也不愿意妄想拥有孔雀之门而被骆驼醍瞎眼。
是说应该安贫乐道....,还是说聊胜于无,一鸟在手,胜与百鸟在林?B.尽管所有的那些很优秀的总统候选人都信誓旦旦....地要让纽约这个首善之都变得更乾净,但事实上纽约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并没有两样。
C.但渔父是以此来表现他无是非、无原则、明哲保身的生活态度,这就有问题了,当然也就同屈原那种坚持真理、九死未悔....的精神格格不入。
D.尽管在英国上议院门口发表了慷慨激昂神采飞扬....的演讲,拜伦勋爵还是没能让路德教成员逃过死刑的审判。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家不期然而然同时“名士化”,始而研究古文诗词,讨究经籍;大家还以“性灵”相尚,友谊的结合无形之中得一种旁面的训育。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ce4cb2f7ec4afe05a1df0c.png)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卷(必修一)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Ⅱ和答题卷两卷;试题卷共7页;共有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Ⅰ(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ǎng)炫耀(xuàn) 晨曦( xī)溺爱( nì) 干瘪(biě)B.怪癖( pǐ)抹煞(shā)憎厌(zēng)灰烬(jìn)啮噬(shì)C.磕绊( kē)颤抖(zhàn) 巷道(hàng) 敷演(fū)沉湎(miǎn)D.量具(liáng) 藐视(miǎo)犄角(jī)摭拾(zhí) 瞠目(chē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廖廓静谧沧凉汗流夹背B.缠绵慰籍僻静贻笑大方C.蒙敝炽热驯服再接再厉D.甄别烙印矫饰怡然自得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万千气象;绝不雷同;有些让人瞠目结舌。
B.巡天一百一十五个多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不负众望;10月17日上午;回到北京航天城;五千多名各界民众;以欢度节日般的热烈场面迎接飞天英雄。
C.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D.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出身于爱——虽然是自以为是的爱。
4.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随处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存于永恒之中。
(2)最重要的途经之一;就是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然而;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A.鼓励研读不是/而是 B.鼓励阅读不仅/而且C.激励阅读不仅/而且 D.激励研读不是/而是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近一段时间;中科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等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迷雾。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4b157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4.png)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2(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阅读的力量与价值阅读,是一种能够赋予人们知识、智慧和情感的重要活动。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的力量与价值愈发凸显。
首先,阅读能够拓展人的视野。
书籍如同一个个窗口,带领读者领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生。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古代的智者对话,了解历史的变迁;也可以探索未知的领域,接触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思想观念。
阅读让我们的视野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而是能够放眼全球,洞察世界的多样性。
其次,阅读有助于提升人的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各种信息。
这种思维的锻炼能够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我们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哲学著作则能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提升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阅读具有丰富人的情感世界的价值。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共鸣。
我们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感动等。
这些情感的体验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也能够增强我们自身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和力量,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总之,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与价值。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阶梯。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
B. 阅读只能带领读者了解历史,不能探索未知领域。
C. 阅读可以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培养多种思维方式。
D. 阅读无法丰富人的情感世界,不能给予心灵慰藉。
陕西省西安市黄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黄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2a1c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06.png)
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4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生动反映出粮食事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更关乎国家政权的危亡。
毛泽东深知粮食的重要性,曾发表诸多关于粮食问题的指示和号召。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在多部著作中论述农业问题。
坚持粮食生产是农业劳动的基础,列宁强调“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他形象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权中的各项工作比作建造大厦,他说“以前我们往往一边在奠立大厦的基础,一边又在做圆屋顶和各种装饰”,“我们今后一定要更多地把自己的力量用在主要方面,用在奠定基础上,用在最难解决但我们还能解决的最普通的任务上”,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他认为发展农业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新生政权。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业文明从古至今为中国的发展指明方向。
在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中,农业经济代表着国家经济,农业发展决定着国家命运,中华优秀传统农业发展思想中的“食为政首”“以农为本”思想理念为毛泽东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尚书·洪范》中讲到治国理政的八项要务,其中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是第一要务。
《管子》认为,保障粮食生产是维持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础,粮食储存丰富的国家才能治理天下。
即“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并要求全民参与粮食生产,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食为政首”思想的汲取。
汉景帝站在农民立场上重视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
他认为,“雕文刻楼,伤农事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毛泽东认为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一把利剑,是安抚人民的定心丸,他一再强调:“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bff10f0740be1e650e9ac9.png)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60da24852458fb760b561b.png)
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橘(jú)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
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
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
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
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
(2)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2.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4 分)
(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A.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0b102183d049649b6658ba.png)
B、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C、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D、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5、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无语病的一项是
A、韩文指“士大夫之族”;柳文指“韩愈”
B、韩文指“曰师曰弟子者”;柳文指“为人师者”
C、韩文指“为人子弟者”;柳文指“为人师者”
D、韩文指“耻学于师者”;柳文指“不事师者”
11、对韩、柳两文在阐述“师道”时的侧重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章都侧重于抨击“人不事师”的弊端
B、两文都着眼对“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的披露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卷一(共45分,每小题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间(ji n)断 琐屑(xi)狭隘(i) 累(l i)积
B、依赖(l i) 轻率(shu i)筛(sh)选调(di o)皮
高一语文上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月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5bf5c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f.png)
⾼⼀语⽂上⽉考试题及答案 ⾼⼀的同学早备考语⽂⽉考考试时不妨找些语⽂⽉考试题来做,⼀来锻炼⾃⼰的能⼒,⼆来也可以积累有⽤的语⽂知识。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语⽂上⽉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上⽉考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阅读 (⼀)论述类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字,完成1~3题。
汉字危机 王⼩峰 中国的书写交流进⼊键盘化时代只有⼗⼏年,任何⼀个初次接触电脑的⼈通过简单的学习都能迅速掌握⽂字输⼊。
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很多⼈写字总是提笔忘字,尤其是经常使⽤的汉字往往⼀下想不起来了,这跟他受过⾼等教育掌握⽆数信息和知识的⾝份有点不符。
很多⼈纷纷惊呼汉字危机来了,拯救汉字刻不容缓。
书写是记忆汉字的最好⽅式,只有经常书写,才能记住⼀个字该怎么写。
过去⽤笔书写汉字基本上是⾳、形、义同时进⾏,键盘输⼊就出现问题了,它不是直接写汉字,⽽是让你在候选的重码中去选择正确的那个字。
这就是汉字在键盘输⼊时代⾯临的⼀个问题,换句话说,这就是⾳素⽂字和语素⽂字的最⼤区别。
所有⾳素⽂字(英语、德语、法语、西班⽛语等)它们只有⾳和形,⽽且⾳形基本统⼀,打字本⾝就是书写过程。
我们是拼⾳解决汉字输⼊问题,⽽不是在键盘上打笔画。
五笔字型不会让你忘记⼀个汉字怎么写,但是可能会让你忽略它该怎么读;拼⾳输⼊可以让你知道⼀个字怎么读,却让你慢慢忘记它怎么写。
在信息时代,中国⼈开始遇到能说能读能输⼊但可能不会写的问题了。
这也暴露了汉字的⾃⾝局限问题。
⽹络时代屡屡出现新词,⼈们对“雷”、“囧”这类汉字就赋予新的含义。
从每年出现的⽹络流⾏语中不难看出,新的词语越来越多,看上去也越来越没⽂化含量,继⽽还可能导致汉语的使⽤环境和美感越来越差。
⽹络语⾔通过互联⽹的病毒式传播迅速扩散全球,但死得也⾮常快。
它只是迎合某⼀类信息某⼀种情绪在传播的当⼝被创造出来,并随着这种氛围的消失⽽慢慢消亡,能留下来的凤⽑麟⾓。
为了提⾼书写效率,⽅便学习和交流,开始出现俗字、新字,汉字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却有不断简化的趋势。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d00d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4.png)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睡眠充足吗?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不需要咖啡因就能保持神清气爽的时候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那么你并不孤单。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通常提倡的8小时夜间睡眠。
你可能对这一事实并不感到意外,但它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
每晚的规律睡眠少于6~7个小时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罹患癌症的风险将增加一倍以上。
睡眠不足——哪怕只是一个星期的适度减少,也有可能严重影响血糖水平,使你跨入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行列。
缺乏睡眠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堵塞、变薄的风险,使你受到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威胁。
此外,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曾言:“一颗焦躁的心使人难以入眠。
”睡眠障碍会加剧各种主要精神疾病的病症,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
把以上这些健康后果放到一起,我们会更容易接受这个经过证实的关联:睡眠时间越短,寿命就越短。
睡眠剥夺这根橡皮筋在崩断之前,能够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然而可悲的是,人类实际上是唯一一种会在没有合理益处的情况下故意剥夺自己睡眠的物种。
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0faea0b4e767f5bcfceef.png)
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人教版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45b573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b.png)
人教版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XXX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共45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百舸(gě)支撑(chēn)箕(jī)踞悄(qiǎo)无声息B。
青荇(xìng)颓(tuí)圮骨髓(suǐ)檐头(yán)C。
长篙(hāo)菲(fěi)薄溯(sù)流风雪载(zài)途D。
寂寥(liáo)青苔(tái)倾泻(qǐng)睚眦(zì)必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意气B。
浪遏飞舟五岭逶迤颓圮凄婉迷茫C。
河畔星辉班斓笙箫天伦之乐D。
青苔披荆斩棘扭怩窗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无论国际风云如何,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②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国家财产。
③去年江水泛滥的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措施。
A。
变幻侵蚀由于B。
变幻侵吞鉴于C。
变换侵吞由于D。
变换侵蚀鉴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XXX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B。
如果台独分子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C。
他在外地工作二十多年,直到今年才回到家乡,享受天伦之乐。
D。
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XXX之好。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参谋部通知:连长、指导员马上到团部开会,其他连的干部集合部队,准备出发。
B。
我要为“希望工程”贡献我的一点力量,把爱心献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茁壮成长。
C。
一辆大轿车牵引三台拖车,组成一组“荧光彩龙灯”,“彩龙”以时速40千米的速度上下飞旋。
D。
09年秋学期开学,我校在教学上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进。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过关(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ɡě)给.予(gěi) 彷.徨(pánɡ)惆怅.(chànɡ)B.方遒.(qiú) 颓圮.(pǐ) 芳菲.(fēi) 跫.(qióng)音C.浪遏.(â) 跂.而望(qǐ) 跬.步(kuì) 漫溯.(shuò)D.虔.诚(qián) 慰藉.(jì) 深邃.(suì) 勒.紧(lēi)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上阙碣石仓桑风华正茂B.坚苦春帷窗扉金壁辉煌C.沉缅眷恋急燥引吭高歌D.漂泊诽闻跫音欢呼鹊跃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艾青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余秋雨出版《文化苦旅》之后,没料到却给他带来了不虞之誉....,被视为学者型作家,受到华语文学界的称赞,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父辈、祖辈不仅爱读伟人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胸怀。
B.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整合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措施,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和举证难度。
C.振兴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必须本着公平均衡的原则,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对高校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并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实力的本科院校。
D.即使生活艰辛,但只要还有爱我的父母,还有我疼爱的妹妹,幸福就不会消失,希望就还会存在,我就还会顽强地奋斗着。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用心..生于吾乎。
..一也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C.师者,所以..而日参省乎己。
..传道受业解惑也 D.君子博学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吾师.道也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假而致千里9、、下列各组中“之”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古之.学者必有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B.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人非生而知之.者。
10、下列加点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①虽有槁.暴(枯)②輮.以为轮(使……弯曲)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加,省悟)⑤君子生.非异也(天赋,资质)⑥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洪亮)⑦筋骨之强.(强健)⑧而绝.江河(隔绝)⑨而闻者彰.(显著,清楚)⑩下饮黄泉..(黄色的泉水)A.①②⑤⑦⑨B.③④⑥⑦⑩C.②⑤⑥⑧⑩D.①③④⑧⑨11、找出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求人可使报秦者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4题。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乙】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
’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
’‘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
’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
”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C.休祲降于.天时宿于.野D.若.士必怒王若.无兵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长跪而谢.之②寡人谕.矣③亲尝教以兵.④许由无天下之累.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三、默写(10分)15四、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25~27题。
(9分,每题3分)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25.诗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诗人向我们展示大海的整体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8-29题(5分)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â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28.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是近景。
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3分)29.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五、语言运用(8分)30、有位学生考取了大学,给曾经对他很有帮助的老师发了条手机短信表示感谢。
其中有不得体的地方,请改正。
(找出并改正四处即可)(4分)老师:你好!在高中阶段,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
我能有今天,是你鼎力相助的结果。
你的教学造诣是那样深厚,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我将永远铭记你的教导,认真读书,好好改造,不辜负你的希望。
(1)改为(2)改为(3)改为(4)改为31、照下面两句仿写两句话:(4分)如果你是一朵花,就给人们带来一份温馨;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色;,;,。
六、作文记忆中,总有一段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痛苦忧伤……剪一段时光,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请以“那一段______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800字。
答案1-12:BBABC BDACA CA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答案:①道歉②明白,懂得③兵法④牵累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0分)答案:①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四、诗文阅读(1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25~27题。
(9分,每题3分)25、【答案】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对大海的感受。
26、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海人格化了、生命化了。
27、【答案】诗人通过描写对大海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大海、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惊喜之情。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8-29题(5分)28、.酒旆,夕阳、两三航(3分)29、.渔人晚归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2分)五、语言运用(8分)30、(4分)答案(1)“你”改为“您”;(2)“你能帮助我学习,深感荣幸”改为“我能在你的帮助下学习,深深感谢”;(3)“造诣是那样深厚”改为“水平很高”;(4)“刮目相看”改为“非常敬重”;(5)“好好改造”改为“好好学习”。
(任意四点即可)31、照下面两句仿写两句话:(4分)示例:如果你是一片树叶,就给人们带来一份绿阴;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给人们带来一线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