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
失独家调研报告
失独家调研报告标题:失独家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失独群体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旨在探讨失独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调研结果表明,失独现象在我国逐渐增多,主要原因包括人口流动、经济压力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等。
为了解决失独问题,需要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一、介绍失独问题失独指的是在儿童时期失去父母或亲生父母一方的情况。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失独现象在我国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给失独群体带来了困扰和痛苦。
二、失独现状分析1. 人口流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等原因,许多农村家庭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乡,或者将孩子送到城市工作的亲戚家抚养。
这种人口流动导致失独问题的频繁发生。
2. 经济压力在现代社会,经济问题往往成为导致失独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不少家庭因为经济困难无法承担抚养儿童的费用,被迫将孩子寄养或者送给国家收养机构。
另一方面,一些家庭为了多赚钱,不得不长期离家工作,导致儿童失去了父母的陪伴。
3. 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结构变化也是导致失独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家庭因为离婚、丧偶等原因破裂,导致儿童失去父母的抚养。
此外,由于二孩政策的放开,一些家庭只能放弃一个孩子,使其失去兄弟姐妹的陪伴。
三、失独问题带来的影响1.心理影响失独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
2.教育问题由于缺乏家庭的关怀,失独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可能面临学习困难、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3.社会适应问题失独儿童长期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缺乏社会交往经验,难以适应社会环境。
四、解决失独问题的对策1.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多个方面,为失独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2.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对失独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克服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3.加强教育保障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失独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
失独家庭情况汇报
失独家庭情况汇报失独家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而这个子女也因意外或疾病等原因离世,使得家庭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失独家庭的情况备受社会关注,因此我们对失独家庭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关心和帮助这些家庭。
首先,我们调查了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失独家庭中大部分家庭的子女离世的原因主要是意外事故和严重疾病,这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打击和痛苦。
同时,失独家庭中的父母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已经进入了退休年龄,失去了子女的陪伴,心理上的创伤更加深重。
其次,我们调查了失独家庭的心理状况。
调查显示,失独家庭的父母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焦虑、自责等。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生活的动力和希望。
而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存在着沟通不畅、情感隔阂等问题,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和不和谐。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失独家庭的生活状况。
失独家庭的父母通常需要面对独居、生活费用、医疗保障等问题,由于年龄偏大和身体状况的限制,他们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同时,由于失去了子女的经济支持,家庭的经济状况也较为困难。
最后,我们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措施进行了调查。
目前,社会上对失独家庭的帮扶措施还不够完善,大部分失独家庭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关爱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和物质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重拾生活的希望。
总之,失独家庭是一个需要社会关注和帮助的群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和汇报,能够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失独家庭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和动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失独家庭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和关爱的社会环境。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失独家庭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其他子女因早逝、疾病或其他原因无法生存。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因为这些家庭面临着独特的心理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其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一些适当的干预和支持措施。
失独家庭的现状失独家庭的数量在世界各地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数以百万计的家庭面临着失独的困扰,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加。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失独家庭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几百万的失独家庭,而且这一数字还在增长中。
这些家庭中,许多父母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失去了独生子女意味着家庭的血脉将会中断,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打击。
失独家庭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其中包括:1. 心理创伤:失独家庭的父母通常会面临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常常无法摆脱这种伤痛,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生活。
2. 焦虑与抑郁:失独家庭的父母往往会陷入焦虑与抑郁之中,他们对未来感到不安,无法释怀过去的痛苦。
3. 社交问题:失独家庭的父母由于心理创伤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社交问题,他们难以积极融入社会和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4. 生活质量下降:失独家庭的父母由于心理问题的困扰,生活质量往往会下降,他们无法享受人生的乐趣。
解决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针对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社会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1. 心理咨询:对于失独家庭父母的心理问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理解和排解心理创伤,减轻焦虑和抑郁。
2. 社会支持:社会应该加强对失独家庭的支持,包括经济上的援助和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社会关爱和关注。
3. 心理疏导:为失独家庭的父母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找回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面对未来。
4. 家庭教育:对失独家庭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帮助他们重新认识家庭,培养积极的家庭情感,重建对生活的信心。
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失独家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家庭中只有一个独生子女,这对于中国的传统家庭来说是一种罕见的情况。
随着社会变迁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失独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多,导致了该群体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心理困扰。
本文将对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相关人群提供帮助和支持。
一、失独家庭的现状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独生子女往往被寄予了极高的期望,被视为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一旦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遭遇不幸,对家庭的冲击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失独家庭的数量约为5000万户,这一庞大的数字表明了失独家庭在中国社会中的存在和扩散。
失独家庭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压力大:失独家庭通常只有一对夫妇,他们需要承担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同时还要应对失去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
2. 社会关系复杂:由于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家庭的重视和依赖,失独家庭在社会交往中常常面临着种种尴尬和困扰,比如与邻居、亲戚朋友的交往难题等。
3. 心理健康问题:失独家庭的成员常常陷入抑郁、焦虑等心理困扰中,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失独家庭成员通常会出现多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损害,还会波及到家庭的其他成员,甚至整个社会。
在对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之后,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抑郁情绪:失独家庭的成员往往会由于失去独生子女而陷入抑郁情绪中,这种情绪长期存在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2. 孤独感:失独家庭的成员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因为他们失去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亲人,很难找到可以倾诉和得到支持的人。
3. 自责和内疚:失独家庭的父母常常会因为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而感到内疚和自责,这种情绪会极大地消耗他们的精力和意志。
4. 社会不适应:失独家庭的成员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遭遇到各种不适应和困扰,这会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篇调研报告: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摘要:失独家庭是指已经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
由于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许多家庭面临失独的困境。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失独家庭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帮扶措施,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一、背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有多年。
然而,许多家庭因此失去了独生子女,导致他们面临心理和经济的巨大压力。
失独家庭逐渐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二、现状调研结果1. 心理压力:失独家庭的父母普遍感到失落、无望和孤独。
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的期望和支持,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 经济困境:失独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通常是夫妻双方的退休金或劳动收入。
然而,在面临老年疾病和家庭开支压力时,这些收入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3. 社会关怀的不足:许多失独家庭在社会关怀方面存在欠缺。
他们感到被遗忘,缺乏支持和帮助。
三、帮扶措施建议1. 心理咨询和支持:失独家庭应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2. 职业培训和创业支持:为失独家庭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或开展自己的事业,提高经济能力。
3. 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失独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4. 社区关怀网络建设:建立失独家庭关怀网络,包括社区志愿者、社工机构等,为他们提供定期的关爱和支持。
四、帮扶调研结论失独家庭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群体,他们面临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困境。
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帮扶措施,包括心理咨询支持、职业培训创业、社会保障政策优化和社区关怀网络建设等。
希望通过此项调研,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失独家庭问题的重视,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 完 -。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心理问题的研究失独家庭是指夫妻二人唯一的孩子因各种意外原因离世,导致家庭形成“失独”现象。
在中国,失独家庭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和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心理问题也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失独家庭的现状失独家庭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困境失独家庭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困境。
由于失去唯一的孩子,夫妻二人的生活重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他们往往感到孤独、无助和无所适从。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困境。
2.经济负担失独家庭的经济负担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失去唯一的孩子,夫妻二人的养老计划和生活保障受到了严重影响,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3.社会关系失独家庭的社会关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是父母的生命延续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因此失独家庭经常面临着社会关系的尴尬和失落,他们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失独家庭的心理问题1.悲伤与绝望失独家庭面临着极大的悲伤和绝望。
他们无法接受孩子的离世,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痛和绝望,这种情绪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焦虑与恐惧失独家庭常常面临着极大的焦虑和恐惧。
他们担心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担心没有后代来照顾自己,担心社会的冷漠和无情,这些焦虑和恐惧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自责与负罪感失独家庭往往感到极大的自责和负罪感。
他们怀疑自己的育儿方式和教育观念,认为自己没有尽到作为父母的责任,这种自责和负罪感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三、失独家庭的应对策略针对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策略:失独家庭需要得到心理疏导和辅导。
他们需要有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对自己的悲痛和绝望进行合理化和理性化的认识,以减轻心理压力和困境。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总结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总结失独妇女是指因丈夫去世而独自抚养子女的妇女。
在中国,失独妇女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负担重、心理压力大、社会支持不足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失独妇女的生活状况和需求,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本报告总结了该调研的主要结果和对策建议。
调研结果显示,失独妇女普遍面临经济困难。
在家庭经济收入方面,大部分失独妇女仅依靠低收入工作和福利救济来维持生计,生活质量较低。
因此,建议政府提供更多的经济扶持,如提供就业机会、培训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失独妇女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
与此同时,失独妇女在心理层面也存在较大问题。
调研显示,失独妇女普遍存在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在面对丧偶和独自抚养子女的艰难时刻,缺乏应有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渠道。
对此,建议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为失独妇女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此外,调研还发现,失独妇女面临着社会支持不足的问题。
由于家庭结构的改变和社会疏离感的存在,失独妇女常常感到社会上对他们的关注和帮助不够。
因此,建议加强社会关爱机制,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关怀措施,建立健全失独妇女援助的法律制度。
此次调研还发现,部分失独妇女存在再婚和家庭重组的需求。
然而,传统观念和家庭压力限制了她们寻找新的伴侣和家庭关系的可能性。
对此,建议社会加强对再婚和家庭重组的理解和支持,为失独妇女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她们能够重新建立幸福的家庭。
综上所述,失独妇女在经济、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改善她们的生活状况,政府、社会组织和社区应共同努力,提供经济扶持、心理支持和社会关爱,同时推动再婚和家庭重组的顺利进行。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能够为失独妇女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让她们能够重新拥有幸福的人生。
[失独老人补助政策]失独家庭调研报告范文
“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失独家庭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失独家庭调研报告1在**区的城乡低保家庭里面,存有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年龄在49岁以上,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的空虚。
他们都曾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计生事业做出贡献,而今却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
**区民政局一直对这一群体深感同情和关注,今年6月上旬,该局深入社区、村组入户走访,对低保失独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相关情况整理如下一、低保失独家庭生存现状表面上看,没有孩子是失独家庭和普通家庭的唯一不同,但实际上,失独引发了一种连锁反应失去独生子女后,孩子的母亲通常已经过了生育年龄,只能放弃再生育;夫妻之间产生矛盾,家庭瓦解;为了逃避有关孩子的一切邻里家常,一些失独父母切断与亲朋好友的联络,找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苟活;无配偶的主要投靠亲友或独自居住,有的甚至连进养老院、上手术台,都找不到儿女为自己签字……经过调查摸底,我区城市低保家庭里共有19户失独家庭,其生活质量低下,其家庭现状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二类是因重病重残丧失劳动能力,养老堪忧的家庭。
此类型家庭有2户,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64岁,智力三级残,患有严重胃病,无生活自理能力,其丈夫陈群岩,70岁,患有严重的哮喘、心肺病,其独生女儿**智力一级残,于2013年元月死亡,目前两老仅靠低保金艰难度日。
他们的共同点是,因病因残等原因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独生子女的去世使他们不仅失去了生命的传承,更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最基本的赡养保障。
第三类是中晚年丧子,因悲痛阴影相互埋怨、丧失生育能力而感情破裂离婚,晚年越发孤寂和贫困的家庭,此类家庭我区共有11户,占到了总数的58%,以**街道**社区的**为代表,此人今年54岁,女,1984年5岁的儿子**溺水而死,因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实行一胎结扎手术的她因不能再生育,其丈夫与其离婚,现孤身一人无依无靠,身体多病,丧失劳动力,仅靠低保度日。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失独妇女是指在未成年子女的死亡或离世后,丧失子女抚养和照顾责任的妇女。
这个群体常常被人们忽视,但是却面临着各种心理、经济和社会压力。
为了解失独妇女的情况并提供更好的支持,本文将对失独妇女进行调研,并进行报告。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200名失独妇女参与。
问卷包括个人信息、家庭状况、经济困难、心理压力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问题。
调研结果:1.个人信息:参与调研的失独妇女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至60岁之间,占比64%。
另外,大部分失独妇女的教育程度较低,只有25%的妇女有高中以上学历。
2.家庭状况:70%的失独妇女是独居,而其余30%则与其他成员一起居住。
失独妇女家庭的平均人口较少,仅为2人。
3.经济困难:近半数的失独妇女表示,经济负担沉重,生活困难。
70%的妇女表示遇到了就业困难,很难找到稳定且薪资合理的工作。
此外,80%的妇女表示收入不足以支持日常开支。
4.心理压力:失独妇女普遍存在心理压力。
有80%的妇女表示感到孤独和无助,60%的妇女表示有抑郁的情绪。
同时,大约有40%的妇女认为无法面对子女离世的事实。
5.社会支持:于此同时,只有30%的失独妇女能够从家庭和社会获得支持,其余70%的妇女感到缺乏关爱和关注。
结论: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失独妇女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以及缺乏社会支持是她们最突出的问题。
为了改善失独妇女的生活状况,我们建议以下几点:1.政府应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培训,帮助失独妇女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水平。
2.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应该得到重视,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失独妇女应对心理困境。
3.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为失独妇女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4.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失独妇女的关注度,减少歧视和偏见。
5.加强法律保护,确保失独妇女的权益得到保障,打击不正当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为失独妇女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她们重新建立自信、克服困难,过上更好的生活。
贫困失独家庭生存困境与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贫困失独家庭生存困境与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第一篇:贫困失独家庭生存困境与社会救助问题研究贫困失独家庭生存困境与社会救助问题研究“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
失独者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2013年人口学家预计,中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一千万,民政部表示,失独老人将参照三无老人的标准,由政府来供养。
中国计生协针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失独家庭)开展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模式探索”项目,2013年将把项目试点扩大到全国49个地市。
摘要:自实施计生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已成我国城镇普遍的家庭形式。
该政策在取得抑制人口过快增长成效同时,也引发一些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如部分家庭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公共疾病等原因失去子女。
随着年龄增长,贫困失独家庭面临着生活医疗、养老、人际交往等困境。
失独问题是一项关乎社会安定与彰显人道的重大民生问题,完善失独家庭社会救助体系,维护好贫困失独家庭切身利益。
关键词:贫困失独家庭;社会救助一、问题提出自上世纪80年代实行计生政策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独生子女家庭群体。
与此同时,家中唯一的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风险,便衍生出失独家庭这一特殊群体。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卫生部发布《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国现有独生子女数量已达2.18亿,每年独生子女死亡人数不少于7.6万人。
截至2012年,失独家庭总数累计已突破100万的大关。
失独家庭表面是孤立家庭事件,但实际反映计生政策所包含的高风险因素,失独问题更多是社会问题,解决失独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地步。
本研究关注的“贫困失独家庭”,指响应国家计生政策家庭,其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因交通事故、疾病传染和自杀等原因去世,这些父母大都超过50岁,已无再生育能力,且生活水平处国家贫困线以下。
二、研究目的、对象及方法2.1 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武汉市失独家庭生存现状与困境,探索当前社会救助现状与未来利益诉求间的失效领域,进而完善失独家庭社会救助制度,为其探索一条行之有效地安享晚年之路。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
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失独家庭调查篇一: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我国失独家庭现状及养老问题研究一.1.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1.失独群体的数量规模虽然近年来失独现象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仍没有权威机构对失独群体的具体数量规模进行准确调查,根据人口普查等相关统计资料,有些学者对我国失独群体的数量、增长速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推断。
中国社科院人口学者王广州在20xx年3月1日北京大学举行的中国人口政策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失独家庭在20xx 年已达百万,而且在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到2050年累计死亡10岁及以上独生子女总人数将过千万。
人口学专家易富贤认为“即便不计算20xx年后新增独生子女家庭和死亡孩子数量,到2035年也会有1000万失独家庭”。
主流观点认为“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
这样的发展态势,使得失独已不再是个人和家庭问题,已经上升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备受当前国内专家学者关注的新课题,成为我们党和各级政府亟待正视和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2.失独群体的健康状况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中最大的风险莫过于独生子女的死亡,独生子女的失去就意味着完整的、稳定的三角形家庭结构的缺损和瓦解。
幸福生活的崩溃和毁灭,痛苦生活的开始和延续,对失独群体来说,不仅仅是外部生活的翻天覆地,还有内心世界的动荡不已。
符号互动论认为,当自我概念或身份能够在新的情境中得到肯定时,人们将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反之,自我概念或身份不能得到证明时,将会体验到消极的情感。
失独群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和通常的地域范围内体验到的基本上都是消极情感。
对过去,有遗憾、有怀念、有自责、有悔恨;对现实,有悲伤、有痛苦、有宿命感、有阴郁、有焦虑、有逃避、有破罐子破摔、有自残自杀;对未来,有恐惧、有失望、有绝望。
同时,因独生子女的离去而引发的身体病变、经济贫困、夫妻关系紧张、未来的空巢生活压力等更让失独父母不堪承受。
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
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失独家庭在中国的比例逐年增长,社会需要对失独家庭有一定的关爱,失独家庭是因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需要独自面对养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失独家庭的调研报告,针对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情况。
失独家庭的现状与帮扶调研报告范文一什么是失独家庭?一些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灾祸使父母失去了独生子女,人们把这样的家庭称为失独家庭。
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在中国,失独家庭每年以7.6万个的速度增长,现在中国已有超过100万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这些家庭大多数"独自"承受失独之痛,独自面对养老、基本生活照顾和精神痛苦等问题。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市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更好地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爱失独家庭。
7月份,市政协妇联界别委员联合市计生委、市妇联,在市政协**、**副主席的带领下,深入**县、**区及相关部门,经过听取情况汇报、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座谈讨论等形式,对我市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原因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意见建议综合如下:一、我市失独家庭的现状1、基本情况。
截至20**年3月,我市只有一个子女的育龄妇女数为628345人,其中小孩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育龄妇女数为437619人;现已确认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2184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的扶助对象1436人(因为我市当前还没有做过失独家庭情况的统计工作,因此这个数字仅指女方年满49周岁领取独生子女死亡特殊补贴的家庭成员数)。
以走访调研的**县为例,49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家庭达74286户,占家庭总户数的15.5%,其中独生子女意外死亡**1人(女方年满49周岁),占独生子女家庭户数的1.76‰。
当前出现的这群失独者大多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恰逢中国8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严格执行的年代。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失独家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失独妇女的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失独妇女的现状及相关问题一、引言失独妇女是指因丧偶或离异而丧失丈夫和独生子女的女性。
由于家庭状况的改变,失独妇女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活困境和心理压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失独妇女的现状,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失独妇女进行匿名的个人信息收集和问题解答。
问卷包括一系列关于失独妇女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1. 生活状况大部分失独妇女表示生活的改变给她们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她们需要承担照顾年迈父母和其他家务的责任,同时还要面对无法填补的情感空虚。
2. 心理状态失独妇女普遍表现出强烈的悲伤和孤独感。
她们缺乏生活的动力和目标,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3. 经济状况大部分失独妇女丧失了经济来源,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
她们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无法满足子女的教育和生活需求。
4. 社会支持近一半的失独妇女表示她们缺乏社会支持和关怀。
有限的福利制度和社区服务无法满足她们的需求。
四、问题分析1. 生活困境失独妇女需要提供更多的生活帮助,例如家务劳动的分担和照顾年迈父母的支持。
2. 心理压力失独妇女需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她们重新找到生活的动力和目标。
3. 经济困境针对失独妇女的特殊情况,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和就业机会,帮助她们重建经济基础。
4. 社会支持不足政府和社区应建立更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提供更多的福利制度和社区服务,提高对失独妇女的关注和关怀。
五、建议和解决方案1. 政府应加大对失独妇女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建立相关政策,并加大财政投入。
2. 社区应建立以失独妇女为中心的支持和帮助机制,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就业指导和经济援助。
3. 志愿者组织应积极参与失独妇女的帮助工作,提供义务服务和援助。
4. 失独妇女自身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六、总结失独妇女是社会中需关注和关怀的群体。
第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第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第失独妇女基本情况调研报告》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只生一个孩子,使得“失独”现象越来越多。
其中,失去独立的女性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群体之一。
为了更好地关爱这一群体,我们进行了对于第失独妇女的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第失独妇女的基本情况第失独妇女指的是丈夫死亡或离异,仅有一个独女的妇女。
根据我们的调查报告,目前中国的第失独妇女约占妇女总人口的3.5%。
由于中国传统的观念,很多人会认为失去独立的女性只好寄希望于儿子来照顾自己。
但是,我们的调查也显示出,由于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很多家庭也会选择生育女孩,因此这一现象正在逐渐减弱。
二、第失独妇女的生活现状根据我们的调研,大部分第失独妇女都生活在比较偏远的乡村地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由于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她们不仅无法获得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家庭负担。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第失独妇女都不得不乞讨、寻求慈善捐助或者去人民群众中心寻求救助。
除此之外,第失独妇女也面临着心理创伤。
在这个传统的社会中,儿子被视为赡养老人的重要来源,因此失去独立的女性一定程度上会被认为是没有“依靠”的。
加之与夫妻关系的消失,很多第失独妇女都感到孤独、无助和无家可归。
三、第失独妇女的保障情况中国政府在关注着第失独妇女的生存现状,在公共政策中也对其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比如,对于自主创业、就业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也为她们的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保障。
但是,在实际社会中,很多第失独妇女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
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第失独妇女生活在偏远地区,好的医疗、教育和居住环境并不健全。
此外,由于社会对失去独立的女性的刻板印象,很多妇女也不太敢打破现有的习惯,不愿向社会寻求帮助。
四、改善第失独妇女的生存环境对于这一群体,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都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来改善她们的基本生存环境。
政府可以在政策上加大对于第失独妇女的关注和扶持,同时在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等方面非常关注,使得第失独妇女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对策分析报告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遭意外亡故或严重伤残的家庭。
当前我国对于失独家庭并没有进行过较为详细的调查,但是在一些相关数据统计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实际情况。
失独家庭作为我国社会家庭组成的形式之一,其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失独家庭增长率逐年递增,且由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且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的双重刺激,使得我国越来越多的老人开始面临失独风险,养老成为失独家庭的关键问题。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度失独家庭在养老制度设置和社会关怀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因此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去对这一现状进行改善。
当前我国失独家庭的数量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失独子女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的状态中,因此对失独家庭制定养老政策就显得十分迫切。
一、目前“失独”家庭的现状(一)“失独”家庭群体生活贫困。
在调查中可以看出,海拉尔区失独家庭以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由于年龄限制导致他们基本都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且身体状况较差,大部分老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身体疾病,由于没有子女进行赡养只能靠政府的救济和最低保障来生活,因此生活十分贫苦。
部分老人在?历失去子女的打击之后一蹶不振,身心受到严重的创伤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长期卧病在床,医药费都成为了无法解决的问题。
并且还有一些老人有年岁更高的父母仍然健在需要赡养,也进一步加重了经济负担。
(二)缺乏精神慰藉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老年人在经历了大半生的操劳之后,原本应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却要经历难以承受的丧子之痛,这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和身体都会带来严重的打击,在这种摧残下,大部分老人会丧失对生活和工作的热情及信息,心理出现严重的问题需要进行专业的疏导,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心理救助机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体的心理救助更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老人的心理承受的痛苦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排解,最终积劳成疾,使老人生活在极度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关于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范文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1根据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市政协社法委于七月上旬组织相关部门及政协委员对我市失独家庭生存现状、面临的困难及生活诉求等情况进行了调研。
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榆林市现有总人口370万,截至20XX年6月底,全市共有失独家庭264户374人,其中农村家庭190户267人,城区居民74户107人。
失独父母年龄,49岁以下有53人,占到失独人口总数的14.17%,这部分人群还有收养或者再生育可能;50岁――60岁有69人,占到失独人口总数的18.45%;60岁以上有252人,占到失独人口总数的67.38%。
50岁以上的父母无法再生育,60岁以上的父母,收养孩子也成了力不从心的事情。
失独子女年龄,10岁以下死亡的26人,占死亡人数的9.85%;11到20岁死亡的57人,占到21.59%;21岁以上死亡的181人,高达68.56%;独生子女死亡原因,患病占到49.60%,车祸等意外事故占到50.40%;失独子女性别,女性60人,男性204人。
21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发生意外的概率增大所致。
二、存在问题1、心理创伤难以修复。
失独家庭没有了亲情滋养和天伦之乐,心理创伤极难修复。
如榆阳区计生协去年委托人民医院,给89名失独家庭人员安排了健康体检并心理问卷测试,其中28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普遍自我封闭,隔离社会。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因为失独陷入深深的心理创伤之中,整日自我封闭,处于社会的边缘化。
2、如何养老成为心病。
失独家庭普遍存在“我不怕死,我怕老,我怕病”的隐患。
病了谁来管,老了谁来安葬,无时不在困扰着他们。
这些隐形问题不是靠钱能解决的,如何养老成了他们最大的心病。
3、看病就医无人陪护。
失独家庭中近三分之一的人有脑梗、肢残、肺结核、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虽然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但他们最不愿意去医院看病,住院手术没人签字,更没人陪护治疗,就医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4、抚育孙辈力不从心。
全市264户失独家庭中,有三代家庭118户,有的还有2个或者3个孙子女。
这些失独老人既要承担丧子的心理重创,又肩负抚育隔辈人的压力,特别是培养教育孙辈的问题、监护权的尴尬、孙辈的探视权问题,日渐长大的孩子的身心健康问都是摆在眼前的难题。
三、意见建议失独家庭的出现是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帮助失独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化解心理障碍,既需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保障、政府的帮助,还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应拓宽思路,多措并举,妥善应对失独家庭存在问题。
1、明确管理机构,让失独家庭老有所靠。
鉴于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急需一个组织去管理服务,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近年来,榆林市各级计生协致力于帮扶失独家庭,逢年过节看望慰问、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组织志愿者上门服务、给特别监护人补助电话费、传统节日组织联谊活动、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基地等等,与失独家庭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化解了矛盾,也摸索出帮扶路径。
建议市委、市政府借助卫计部门改革和计生协转型服务,明确指定各级计生协为失独特殊家庭的专门管理服务机构,代表党和政府为失独特殊家庭兑现特扶资金和特别补助资金,开展深度关怀、关心、保障和服务。
2、出台帮扶制度,让失独家庭老有所养。
对失独家庭落实“五级帮扶”机制,给一个家庭指定一名县区级领导帮扶、一个县区级部门帮扶、一名乡镇(办事处)领导帮扶、一名村居(社区)驻村干部帮扶,一名所在村组计生协会员帮扶。
给计生协会员落实固定待遇,负责日常生活照料、生产帮扶、情感交流、后事丧葬等事宜。
对49岁以下的失独家庭,积极鼓励、帮助其实现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鼓励创业发展,千方百计帮助其走出失独阴影,重拾生活信心。
对于房屋破旧、本人又不想离开家、生活还能自理的群体,建议将住房全部纳入政府危房改造计划,改善居住环境;对于生活能半自理的家庭,安排入住廉租房、公租房,建议住建部门切块留用,专供这些家庭入住,一方面彼此身份认同,不会受到歧视,另一方面社会交往认同,报团取暖,彼此照应,互爱互信,为政府减负。
全市建立一个失独老人敬老院,让他们安心养老,比如定边县卫计局专门为失独特殊家庭专门修建了养老公寓。
对失能半失能家庭成员,包括伤残独生子女,全部纳入医养结合管理体系,由政府购买服务,参照高新医院的老年护理院管理模式;对于无力抚育孙子女的“有三代”失独家庭,建议相关部门对这些孩子建立教育扶助和社会抚养机制,建立档案,跟踪联系,特别照顾。
免费就近入学,优先安排就业,给予创业扶助,解除失独老人的后顾之忧。
3、建立医疗服务机制,让失独家庭病有所医。
一是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各医院都能享受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取药、转诊“六优先”便捷服务;二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自愿原则,根据健康状况,选派医生上门问诊;三是每人建立一份电子健康档案,跟踪随访;四是每户派一名监护人,村委会负责人、村居社区计生协负责人或者近亲属作为监护人,主要履行该对象入住养老院、医院手术签字等监护人职责,由政府购买服务。
五是落实住院护理险补贴,每天补助100元,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180天,负责住院陪护、取药、打针、吃饭等日常料理,政府购买服务,让这些家庭病有所医。
4、培育社会服务组织,让失独家庭老有所乐。
建议政府培育一批致力于失独家庭服务的社会组织,设立心理咨询公益岗位一对一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援助。
建议各级计生协加以引导和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成立和发展,对这部分家庭实现全方位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生活援助服务。
积极鼓励和引导这些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合力帮助他们尽快调整心态,重燃生命活力,重新融入社会,在社会的关爱中找到心灵慰藉,老有所乐。
各级计生协通过“会员之家”,布局社区,设有健康咨询师、心理咨询室、健身房、书吧、棋牌室、接待室、培训课堂等,给这些家庭搭建互相交流、互相扶持、自助互助、互爱互信的平台,感慨。
鼓励他们要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幸,重新树立健康乐观的生活信念。
失独家庭的现状和帮扶调研报告2湖南省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累计少出生3600多万人,节约孩子抚养费1.1万亿元。
计划生育的初衷已得到实现,有计划的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来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失独”老人们成为一个日益放大的群体,将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
一、农村老年失独家庭现状天元区乡镇农村户口的老年失独家庭有37户,50人。
1、年龄分布49―6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7人,占总数的34%;61―70周岁的失独父母有15人,占总数的30%;71周岁以上的失独父母有18人,占总数的36%。
2、婚姻状况3、独生子女死亡情况4、生活保障现50人均享受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20xx年起每人每年由政府的财政部门发放扶助金3600元。
有退休工资的失独父母8人,占总数16%(其中退休工资1000元以上3人,1000元至500元4人,500元以下1人。
);五保户9人,占总数18%;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人,占总数6%。
无固定收入30人,占总数的60%。
5、孙子女情况6、居住情况7、身体健康状况二、数据采集说明(一)此次调研针对的失独父母为以下几种情况1、女方年满49周岁失去生育能力的家庭,或丧偶、离异单身年满49周岁的父亲。
生育情况未违反湖南省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要求。
2、符合情况1的父母,曾经生育子女或收养子女,同时存活子女数从未超过两个,现在子女死亡现无子女。
3、符合情况1的再婚家庭,夫妻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子女死亡的一方任统计为失独的父亲或母亲。
4、夫妻双方均未生育过,未纳入此次调研范围。
(二)数据采集方法1、多人群调查⑴直接调查对象本人。
入户直接向对象本人核实情况,并查看有关证件以确认年龄、户籍、子女残疾等情况。
⑵向对象的邻居老人了解情况。
左邻右舍比较了解情况,通过调查印证对象情况。
⑶咨询对村人口情况较了解的村干部了解情况。
2、调查时发放失独家庭现状调查表数据汇总表附后。
三、现状分析1、失独家庭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老的失独家庭比青壮年的失独家庭只会多不会少。
根据年龄分布和独生子女死亡情况分析,儿童时期、青年时期、壮年时期的独生子女占总人数比例的43%、30%、22%。
意味着失独家庭不断在累积增加。
43%的家庭在有生育能力的情况下却没有再生育。
2、年老的失独父母形影单离的越来越多受到失独的刺激,很多父母在心理上留下了强烈的刺激。
37对夫妻中,有2位母亲出现精神异常,离家出走。
更多的失独父母丧偶、离异后选择了单身独居生活。
调查对象中健在的22对夫妻,仅有两位父亲是再婚。
3、生活来源困难农村失独家庭中,有退休工资的父母非常少,仅16%。
大部分依靠自己在田土种稻谷和蔬菜换点零花钱,身体有残疾的父母只能依靠平时政府一点微薄的补贴和慰问。
仅有6%的父母由政府接到敬老院抚养。
大部人选择了夫妻独居或单身居住,其3户居住的危房还无力修缮。
有12%的父母由亲戚、村中组员照顾,寄住他人家中。
4、生病护理堪忧此次调查的50人,都担心自己生病了怎么办,夫妻健在的只能互相照顾,但单身独居的老人却无法想象该如何安置。
失独家庭的父母不敢病,住院的7人中,仅3人有亲戚照顾。
在计划生育实施30年后,独生子女已经到了第二代,在第二代独生子女中,已经没有了兄弟姐妹,没有了姑姑、姑爹、舅舅、堂兄、堂弟这些亲戚,如果他们面临失独,在没有固定生活来源请不到护理人员的情况下,年老生病后哪来的亲戚照顾?四、建议和对策1、综合政府各部门力量,用活政策,分类养老按照“失独”老年父母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政策给予抚养。
⑴投入更多资金资建设养老院,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让更多的孤独老人老有所依。
⑵托养在其亲戚或者本村组员中的老人,政府每月提供一定补助;⑶对自身要求单独居住的老人,政府能安排义工或志愿者固定时日上门服务。
2、加大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力度。
精神方面:配备专职心理康复治疗机构和人员,对经受家庭创伤的家庭积极引导,提高承受能力。
组建“失独”家庭联系团队,让失去孩子们的父母在同样遭遇的父母一起互帮互助,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活动。
物质方面:根据现行政策,除人口计生部门每人每年3600元的失独扶助金、或适当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外,株洲没有针对“失独”的老年父母有何优惠政策。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多元投资的养老服务机制。
⑴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标准,让老人们生病后不怕住院;⑵扩大农村养老保险参保范围,对“失独”的老年家庭成员纳入养老保险金发放范围。
同时加大农村养老保险金对“失独”家庭成员的发放标准,让老人们在年老后有一份固定的生活来源等。
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针对“失独”家庭低保户,因增加一人份的低保金额,适当提高低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