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一中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1-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c39e04195f312b3069a5b7.png)
2021-2022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说明: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闭卷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 14 Cl 35.5 S 32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②发酵粉中主要含有碳酸氢钠,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③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④Na2O2既可作呼吸面具中O2的,又可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⑤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⑥明矾常作为消毒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3、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 mol/L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 g氢气C.配制200 mL 4.6 mol/L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9.2 mol/L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①17.6 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4NA个②常温下,21 g 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5NA③电解饱和食盐水,当阴极产生2.24 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④2 g 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⑤常温下,1.0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⑥将100 mL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A.①③⑥ B.①②④C.④⑤⑥ D.①⑥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铝热剂、碱石灰、水玻璃、漂白粉;②化合物:氯化钙、烧碱、胆矾、冰水混合物③酸性氧化物:Mn2O7、N2O3、SiO2、NO2④碱性氧化物:Na2O2、CuO、Al2O3、MgO⑤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⑥强电解质:AlCl3、 BaSO4、MgO、 Ba(OH)2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⑥7、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A.溶液中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B.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继续加入氯水,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入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可推断该溶液中含有NH4+D.向溶液中加入盐酸,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放出,可推测溶液中含有CO32-8、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C.弱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D.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42‾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CO32—B.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Ba(OH)2至中性:H++SO42-+Ba2++ OH-=BaSO4↓+ H2O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 2I-=2Fe2++ I2D.硫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HS-+H2OH3O++S2-10、根据反应(1)→(4),可以判断下列4个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⑴Cl2+2KI=2KCl+I2;⑵2FeCl2+Cl2=2FeCl3;⑶2FeCl3+2HI=2FeCl2+2HCl+I2,⑷H2S+I2=S+2HI;A.S>I2>Fe3+>Cl2B.Cl2>Fe3+>I2>SC.Fe3+>Cl2>S>I2D.Cl2>I2>Fe3+>S11、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 a HClO3=bO2↑+ c Cl2↑+ d HClO4+ e H2O。
湖南省衡阳县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
![湖南省衡阳县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45103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7e.png)
湖南省衡阳县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扫描版)21.22.解析(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可以在B 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 的下端,关闭活塞b ,微热A 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a 中的液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则气密性良好。
(2)A 处分液漏斗上方的胶皮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顺利滴下。
(3)装置B 中选用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洗去Cl 2中的HCl 气体,并用作安全瓶。
(4)在D 中制备TiCl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 2+2Cl 2+2C=====高温TiCl 4+2CO 。
四氯化钛在空气中发烟生成二氧化钛,化学方程式为TiCl 4+2H 2O===TiO 2+4HCl↑。
(5)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冷却水从c 口通入。
(6)F 的作用是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装置,所盛装的物质是碱石灰。
(7)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为没有对CO 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1)在B 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 的下端,关闭活塞b ,微热A 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a 中的液面上升一定的高度,则气密性良好(或在B 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玻璃导管a 的下端,F 处连接导气管并将尾端放到水槽中,微热A 装置中的烧瓶,水槽中导气管的尾端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倒吸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平衡气压,有利于液体顺利滴下(3)饱和食盐水 洗去Cl 2中的HCl 气体,并用作安全瓶(或用作平衡气压的安全装置,或用作防堵塞的安全装置)(4)TiO 2+2Cl 2+2C=====高温TiCl 4+2CO TiCl 4+2H 2O===TiO 2+4HCl↑(5)冷凝回流 c(6)碱石灰(7)没有对CO 进行尾气处理。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7f366528762caaedc33d455.png)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8.0分) (共13题;共26分)1. (2分)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 . 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 (2分) (2019高二下·锦州期末)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8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AB . 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2.0NAC . 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AD .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3. (2分) (2018高一上·湖南期中) 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烷烃分子中,所有的化学键都是单键②烷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分子通式为CnH2n+2的烃不一定是烷烃④所有的烷烃在光照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⑤光照条件下,乙烷通入溴水中,可使溴水褪色A . ①③⑤B . ②③C . ①④D . ①②④4. (2分)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浓硫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的最佳装置()A .B .C .D .5. (2分) (2018高一下·西城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酸性:H2SO4<H3PO4B . 金属性:Ca>KC . 半径:S<ClD . 非金属性:N>P6. (2分) (2017高一上·荆州期末) 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甲乙丙戊A Na2O2CO2O2NaB Fe H2O Fe2O3H2C MgO盐酸MgCl2NaOHD CuSO4Zn Cu稀H2SO4A . AB . BC . CD . D7. (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 .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足量生石灰,蒸馏B . 分离苯和硝基苯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C . 可用苯将溴从溴苯中萃取出来D . 可用水来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8. (2分) (2016高一上·全州期中) 用相同体积的0.1mol•L﹣1的BaCl2溶液,能分别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Na2SO4溶液的SO42﹣完全沉淀,则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 3:2:1B . 1:2:3C . 3:1:1D . 1:3:39. (2分)25℃时,往水中不断加入NaHC2O4固体,部分微粒浓度随加入的c(HC2O4-)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c885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4.png)
2024届高三模考(1月20日)化学试题(答案在最后)命题人: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为100分,时量为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P-35S-36K-39Fe-56Cu-64Pb-20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的结构式:的电子式:的比例模型: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稀硫酸B .制取3NaHCO C .测氯水的pHD .制备()3Al OH .下列叙述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饱和NaOH 溶液通入过量CO 2析出白色晶体:23OH CO HCO --+=B .白色沉淀CuCl 溶于NH 4Cl-NH 3∙H 2O 溶液得到深蓝色溶液:()24233244Cu 4NH O 12NH 4Cu NH 2H O+++⎡⎤+++=+⎣⎦C .向3NaHSO 溶液中滴入酸化的()32Ba 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2232HSO Ba H O SO BaSO -++=+↑+D .向4KMnO 溶液中滴入22H O 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和气泡:4222222MnO 3H O 2MnO 3O 2OH 2H O--+=↓+↑++6.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和W 位于同主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Y>Z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 大于WC .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 大于WD .X 、Y 形成的化合物只有5种7.铁杉脂素是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铁杉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熔点:低于3-在活性Fe 3O 4-x 表面转化为HCOO上的两个氢原子带相同电荷B .生成1molHCOO -理论上转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 .反应过程中只有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电解硫酸钠溶液制取电池正极材料1112333LiNi Co Mn O 的前驱体1112333Ni Co Mn (OH),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是直流电源的正极,石墨电极发生氧化反应A 是阴离子交换膜,通电一段时间,Ⅰ室pH 降低0.1mol 的1112333Ni Co Mn (OH)时,标准状况下纯钛电极上至少产生1.12L 气体.若将纯钛电极直接放入Ⅱ室,则纯钛电极上会有金属与前驱体附着而使产率降低.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测定等浓度的NaClO 溶液和Na 2SO 3溶液的pH前者的pH 比后者的大非金属性:S>ClB .基态Se 核外有34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点原子分数坐标为313,,444⎛⎫⎪⎝⎭D .若2Se -换为2S -,则晶胞棱长保持不变.某研究小组欲从废旧电路板(主要含有Fe 、Cu 、2SnO 、2PbO 、塑料等)中回收金属锡,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废旧电路板“粉碎”目的是为了焙烧时与2O 充分反应.滤渣的主要成分是()3Fe OH 和()2Cu OH 水热”过程中发生反应:2SnO H O SnO 2OH --∆B .a 点溶液中存在:c(Cl -)+c(H CO 3)=100.11D .水的电离程度:a 点<b 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a4482ecb227916888586d761.png)
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注意:①本试卷共4页。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②请用黑色水性笔将答案全部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③文明考风,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杜绝各种作弊行为。
④可能用到的的原子相对质量:H:1 C:12 O:16 P:31 Al:27 Si:28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B、离子晶体中一定有金属元素C、原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晶体中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2、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右图)。
按此密闭体系中气体的流向,则在A处流出的气体为A、SO2B、 SO3,O2C、SO2,SO3D、SO2,O23、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KMnO4→ MnO2B、Cl-→ Cl2C、H2S → SO2D、Fe2+→ Fe4、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时,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若电解Y2+和Z2+离子共存的溶液时,Y先析出;又知M2+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2+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MB、X>Y>Z>MC、M>Z>X>YD、X>Z>M>Y5、下列有关硫酸工业制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预热从接触室出来的混合气体,有利于被浓硫酸吸收B、黄铁矿在加入沸腾炉前需粉碎,其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SO2氧化为SO3时需要使用催化剂,这样可以加快其反应速率D、用98.3%的硫酸吸收SO3,而不用H2O或稀硫酸吸收SO36、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要电解质的浓度称为“聚沉值”。
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聚沉能力越大。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20493881c758f5f71f67c2.png)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 A2 D3 D4 D5 A6 C7 B 8A 9 C 10 D 11 B 12 D 13B 14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
)15.(14分)(1) SO2+Br2+2H2O==SO2-4+2Br-+4H+(2分)BrO-3+5Br-+6H+==3Br2+3H2O (2分)(2) ① c(1分)② C2(1分)156℃(1分)③ 溴、溴化氢、苯(3分)④ 不合理(2分)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钠,也能产生浅黄色沉淀,无法确定是否生成溴化氢,即无法确定两者发生的是取代反应(2分)16.(14分)(每空2分。
)(1) A(2) AB CD(3) 不能阳极产生的Cu2+不能使Cr2O2-7还原到低价态(4) 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5) 5实用文档1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S(s)+O2(g) SO2(g) ΔH=-297 kJ/mol(2) 78.64 kJ(3) 大(4) 2 mol 2SO2+O2+4OH-2SO42- +2H2O(5) c(6) 升高温度 t3~t4(1分)1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 羟基、羧基(2) 2-甲基-1,3-丁二烯(3) 加成反应 CH3C(CH3)(OH)C≡CH(4)(5) (CH3)2CHC≡CH 或 CH3CH2C≡CCH3(6) a c d (3分)39636 9AD4 體V32130 7D82 綂]31237 7A05 稅39190 9916 餖36957 905D 遝;837404 921C 鈜20883 5193 冓22754 58E2 壢~30067 7573 畳35509 8AB5 誵实用文档。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1c58b99767f5acfa0c7cdae.png)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5高一上·合肥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22.4L/mol 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 . 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C . 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D . 1mol H2 和O2 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44.8L2. (2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中) 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 CaCO3+2HCl=CaCl2+H2O+CO2↑B . CaO+H2O=Ca(OH)2C . 2KMnO4=K2MnO4+MnO2+O2↑D . CaCO3=CaO+CO2↑3. (2分) (2018高一上·乐山期末) 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 . ①④⑥⑦⑧C . ①⑨D . ①④⑤⑥⑦4. (2分) (2018高一上·吉林期中) 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 3 mol/LB . 8.4 mol/LC . 11.8 mol/LD . 0.5 mol/L5. (2分)在体积相同的三个容器里分别充入三种气体① H2;② CO2;③ O2 ,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分子数目:①=②=③B . 质量关系:①<③<②C . 压强关系:①>③>②D . 原子数目:②>③>①6. (2分)已知氧化性.现有一包铁粉和铜粉混合粉末,某实验小组为了确定其组成,利用的溶液(其他用品略),与混合粉末反应,实验结果如下(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组别①②③④50505050混合粉末质量/ 1.22.43.64.8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 00.641.923.12分析表中数据,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 第①组反应后溶液中剩余B . 第②、③组剩余固体全是铜C . 第④组的滤液中D . 原混合粉末中7. (2分) (2016高二上·重庆期中) 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 水溶液中导电能力差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C . 强电解质在稀的水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D .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8. (2分)已知:还原性Cl-<Br-< I-<SO32-。
【高三】湖南衡阳第一中学届高三化学元月月考试卷(带答案)
![【高三】湖南衡阳第一中学届高三化学元月月考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f298f7866fb84ae55c8d62.png)
【高三】湖南衡阳第一中学届高三化学元月月考试卷(带答案)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下面是湖南衡阳第一中学届高三化学元月月考试卷,供练习。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0个选择,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铁与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0,并且从正向建立平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C(CO)/C(CO2)发生变化的是( )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充入一定量CO2D.再加入一些铁粉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O2(g)+3H2(g)CH3OH(g)+H2O(g),能说明该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CO2)=v(H2O)C.生成n mol CH3OH的同时生成n mol H2OD.3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3、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CO(g)+H2(g),若该化学平衡状态从正反应开始建立,达到平衡后,给平衡体系加压(缩小容积、其他条件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4、T ℃时,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4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起始时充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CO2(g) H2(g) CO(g) H2O(g) 甲 a mol a mol 0 0 乙 a mol 2a mol 0 0 丙 a mol a mol 0 a mol 丁 amol amol amol amol则达到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丁)n(甲)n(乙)n(丙) B.n(丁)n(甲)n(丙)n(乙)C.n(丁)n(乙)n(丙)n(甲)D.n(丁)n(乙)n(甲)n(丙)5、将固体NH4I置于某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平衡时,c(HI)=6 molL-1,c(H2)=1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A.36B.49C.48D.64T ℃时,在容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pC(g)+qD(s)0(m、n、p、q为最简整数比)。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答案(II)](https://img.taocdn.com/s3/m/02879390336c1eb91b375dc3.png)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II)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合理的是()A.用25 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mLH2SO4溶液B.用100 mL量筒量取5.2 mL盐酸C.用托盘天平称取25.2g氯化钠D.用100 mL容量瓶配制50 mL 0.1 mol/L盐酸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A.H2SO4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B.100 ml量筒精确到1ml;C.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D.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解答:解:A.H2SO4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A错误;B.100 ml量筒精确到1ml,无法量取5.2 mL盐酸,故B错误;C.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可称取25.2g氯化钠,故C正确;D.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100 mL容量瓶只能配制100 mL溶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中学化学中常用仪器在使用中读数的问题,难度不大,注意熟悉不同仪器的精确度不同并熟练掌握.2.(3分)只给出下列甲和乙中对应的物理量,不能求出物质的量的是()A.甲:物质中的粒子数;乙:阿伏加德罗常数B.甲: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乙: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C.甲:固体的体积;乙:固体的密度D.甲: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乙:溶液体积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根据n=可以计算该物质的物质的量;B、根据n=可以计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C、固体的体积和密度,只能计算出固体的质量;D、根据n=cV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知道离子数及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以根据n=计算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故A正确;B、根据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和气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气体的物质的量,故B 正确;C、知道固体的密度和体积,只能计算出固体的质量,无法计算固体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根据溶液的体积及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根据n=cV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3分)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B.在托盘天平上称量NaOH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C.用25mL量筒量取4.0mol/L的盐酸5.62mLD.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g NaCl固体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蒸发操作时,不能将溶液蒸干,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即可;B.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称量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C.量筒的最小读数为0.1mL,无法量取5.62mL盐酸;D.托盘天平的最小读数为0.1g,无法称量5.85g氯化钠固体.解答:解:A.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不能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否则会导致蒸发皿的固体飞溅;所以正确操作是: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液体蒸干,故A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潮解,所以在托盘天平上称量NaOH时,应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故B正确;C.量筒最小读数为0.1mL,所以无法用25mL量筒量取4.0mol/L的盐酸5.62mL,故C错误;D.托盘天平的最小读数为0.1g,无法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5.85g NaCl,只能称量5.9g氯化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计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蒸发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计量仪器的构造及正确使用方法,明确量筒、托盘天平的最小读数情况.4.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称量B.溶解C.转移D.定容考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点: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A.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且药品与砝码放反了;B.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C.应用玻璃棒引流;D.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容量瓶内.解答:解:A.用天平称量药品,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天平称量应遵循“左物右码”,故A错误;B.固体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B正确;C.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洒落,故C错误;D.胶头滴管不能深入容量瓶内,应在容量瓶正上方,悬空滴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实验考查基本操作,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注意掌握中学实验常见的基本操作.5.(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7gNH3中含有3NA个氢原子B.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C.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D.0.l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3mol 氢原子;B.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的状态为液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C.常温常压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甲烷的物质的量;D.缺少碳酸钠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质碳酸钠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17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氨气中含有3mol氢原子,含有3NA个氢原子,故A正确;B.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5.6L 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C.不是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甲烷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没有告诉碳酸钠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四氯化碳、水、乙醇等的状态不是气体,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缺少溶液体积,且碳酸根离子水解.6.(3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g某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A.B.C.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计算bg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目,根据n=计算bg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解答:解:ag某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g该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P=.所以b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故标准状况下,bg该气体的体积为mol×22.4L/mol=L.故选:C.点评:考查常用化学计量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与常用化学计量的理解.7.(3分)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B.体积相等、密度不等的CO和C2H4C.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N=nNA可知,分子数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据此判断.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B、根据m=ρV,n=进行判断;C、n=进行判断;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分子数之比等于温度之比.解答:解: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二者所处的压强不一定相同,所以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A错误;B、体积相等、密度不等,二者的质量不相等,由于CO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C、二者质量相同,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相等,故C正确;D、根据pV=nRT可知,压强相同、体积相同,分子数之比等于温度之比,二者的温度不一定相等,故分子数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难度不大,关键对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的理解,可借助pV=nRT理解.8.(3分)下列有关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的过程中,造成所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要配制100mL 1mol/L NaOH溶液,需在白纸上称4g NaOH固体,并且称量速度较慢B.称量时托盘天平的砝码已被锈蚀C.溶解或稀释溶质时烧杯尚未干燥D.定容时盖上瓶盖,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继续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根据c=,判断不当操作对n、V的影响,进而判断溶液浓度的变化.解答:解:A、白纸上称4g NaOH固体,并且称量速度较慢的话,会导致NaOH固体潮解,则真正的NaOH固体的质量偏小,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故A不选;B、砝码被锈蚀后质量偏大,而m物=m砝+m游,故称量出的药品的质量偏大,故所配的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选;C、只要最后让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即可,至于水是后来加入的还是前期带入的,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无影响,故C不选;D、定容时盖上瓶盖,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若再继续滴加蒸馏水使液面重新达到刻度线,则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不大.9.(3分)一定量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g水后(没有溶质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恰好增大一倍,体积变为62.5mL.则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2 mol/L B.4 mol/L C.5 mol/L D.6.25 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计算出原溶液的质量,根据m(溶质)=m (溶液)ω计算溶质质量,根据n=计算溶质KOH的物质的量,进而根据c=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设14%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m,蒸发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m×14%=(m﹣50g)×28%,解得m=100g,28%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本题注意计算蒸发后溶液的质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10.(3分)(xx•惠州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况下,11.2L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NAB.标况下,22.4L O2和CO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数为2NAC.常温下,22.4L甲烷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常温下,1L 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OH﹣离子数为0.1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乙烷分子中含有6个碳氢键、1个碳氢共价键,总共含有7个共价键;B.标况下,22.4L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2mol氧原子;C.常温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甲烷的物质的量;D.没有告诉溶液的pH,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解答:解:A.标况下,11.2L乙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乙烷中含有3mol碳氢键和0.5mol碳碳键,总共含有3.5mol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NA,故A错误;B.标况下22.4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氧原子,含有氧原子数为2NA,故B正确;C.常温下,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甲烷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题中缺少溶液的pH,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及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11.(3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5 g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为7NAB.水的摩尔质量就是NA个水分子的质量之和C.含NA 个Na+的Na2O2溶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1 mo1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个电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结合甲基是中性原子团计算电子数;B、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NA个水分子的质量之和;C、钠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Na2O2溶于1L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于体积不是1L;D、依据镁原子最外层电子为2个,结合镁全部反应分析计算.解答:解:A、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1mol,结合甲基是中性原子团计算电子数=1mol×9×NA=9NA,故A错误;B、摩尔质量是以g/mo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NA个水分子的质量之和,摩尔质量和质量单位不同,故B错误;C、钠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Na2O2溶于1L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于体积不是1L,N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1mol/L,故C错误;D、依据镁原子最外层电子为2个,结合镁全部反应分析计算,1 mo1Mg与足量O2或N2反应生成MgO或Mg3N2均失去2NA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物质的量和物理量的计算应用,反应过程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12.(3分)(xx•江苏)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由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B.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11.2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D.在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6个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1.6g氧原子,含有0.1mol氧原子;B.丙烯酸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碳氧双键,总共含有2个双键;C.标准状况下,苯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苯的物质的量;D.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解答:解:A.1.6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氧原子的质量为1.6g,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1NA,故A正确;B.0.1mol丙烯酸中含有0.1mol碳碳双键和0.1mol碳氧双键,总共含有0.2mol双键,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2NA,故B错误;C.标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11.2L苯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丙烯酸分子中含有两个双键.二、填空题13.(20分)根据常见仪器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如图所示A、B、C、D四种仪器,写出名称:A.圆底烧瓶,B.分液漏斗,C.锥形瓶,D.酸式滴定管.(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可使仪器不漏液或不漏气.在下列仪器中:①试管;②分液漏斗;③细口试剂瓶;④广口试剂瓶;⑤集气瓶;⑥滴瓶;⑦酸式滴定管;⑧碱式滴定管,肯定用不到“磨砂”处理的有①⑧(填序号).(3)以下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定量仪器:a.量筒 b.容量瓶 c.滴定管 d.托盘天平①其中标有仪器使用温度的是abc (填编号).②实验时用来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c (填编号).③使用前要检查仪器是否漏液的是bc (填编号).(4)玻璃棒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①搅拌、②引流、③蘸取溶液、④转移固体.不同实验中其作用可能不完全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A.在“用无水碳酸钠配制100mL 0.12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①②(填写编号).B.在“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水等试剂除去粗盐2﹣等杂质离子以制得纯净的食盐”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可中的Mg2+、Ca2+、SO4能是①②④(填写编号).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根据仪器的形状、结构解答;(2)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细口瓶、广口瓶、滴瓶、集气瓶、酸式滴定管等;(3)①根据温度对仪器的使用是否有影响判断;②滴定管精确到0.01,量筒精确到0.1;③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4)根据玻璃棒的作用来考虑:溶解固体时搅拌是加速溶解的,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转移溶液、过滤时是引流作用;测溶液酸碱性或测PH值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解答:解:(1)A、B、C、D四种仪器分别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锥形瓶;酸式滴定管,故答案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锥形瓶;酸式滴定管;(2)凡是玻璃相互接处,不能漏水漏气的要磨砂处理,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细口瓶、广口瓶、滴瓶、集气瓶、酸式滴定管等,故答案为:①⑧;(3)①液体的体积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同时,量筒、容量瓶、滴定管中的液体的体积不同,导致产生误差,故答案为:a、b、c;②量筒和滴定管能用来量取液体,能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滴定管,故答案为:c;③容量瓶带有瓶塞,滴定管有活塞,故答案为:bc;(4)A.在“用无水碳酸钠配制100mL 0.12mol/L的碳酸钠溶液”的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①②;B.在“用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水等试剂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42﹣等杂质离子以获得纯净的食盐中有溶解和过滤操作,用玻璃棒搅拌加速固体的溶解,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故答案为:①②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熟悉仪器的用途和名称是解题关键,注意容量瓶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是高考的热点.14.(16分)在标准状况下15g CO与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L.则:(1)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1.339g/L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30g/mol .(3)CO2和CO的体积之比是1:7 .(4)CO的体积分数是87.5% .(5)CO2和CO的质量之比是11:49 .(6)CO的质量分数是81.7% .(7)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8)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1)根据ρ=计算;(2)根据n=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计算;(3)令CO与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及物质的量列方程解答;(4)根据(3)中的数据计算;(5)结合(4)中数据,根据m=nM计算;(6)结合(4)中的数据,根据质量分数定义计算;(7)结合分子中含有含有氧原子数目计算;(8)结合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目计算.解答:解:在标准状况下15g CO与CO2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L,(1)混合气体的密度==1.339g/L,故答案为:1.339g/L;(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0.5mol,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30g/mol,故答案为:30g/mol;(3)令CO与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及物质的量,则:,解得x= y=,故CO2和CO的体积之比是mol:mol=1:7,故答案为:1:7;(4)CO的体积分数===87.5%,故答案为:87.5%;(5)CO2和CO的质量之比是1mol×44g/mol:7mol×28g/mol=11:49,故答案为:11:49;(6)CO 的质量分数是×100%=81.7%,故答案为:81.7%;(7)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2+mol=mol,故答案为:mol;(8)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mol=0.5mol,故答案为:0.5mol.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点评:15.(14分)甲同学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1)若采用18mol/L的浓硫酸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浓硫酸的体积为20 mL;所选用容量瓶的规格为100 mL.(2)甲同学的配制步骤:量取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①洗涤操作中,将洗涤烧杯后的洗液也注入容量瓶,其目的是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②定容的正确操作是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下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③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处理的方法是 D (填序号).A.吸出多余液体,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B.小心加热容量瓶,经蒸发后,使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C.经计算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D.重新配制(3)配制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B .A.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C.原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根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取容量瓶.①根据该操作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是否有影响分析;②定容的正确操作是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下 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③根据该操作对配制溶液的浓度是否有影响分析;(3)根据c=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判断.解答:解:(1)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3.6mol/L×0.1L=18mol/L×V,V=0.02L=20mL;配制溶液的体积是100mL,所以需要10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20;100.(2)①烧杯上沾有溶质,如果不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会导致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②定容的正确操作是继续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下 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③用胶头滴管往容量瓶中加水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应重新配制.故答案为:使溶质完全转移到容量瓶中;1~2cm,胶头滴管; D.(3)A.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C.所用容量瓶经蒸馏水洗涤后没有干燥,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都未改变,所以无影响;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以配制溶液的浓度偏低.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会根据配制溶液的体积选取容量瓶.16.(14分)已知硫酸、氨水的密度与所加水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硫酸与氨水各一份,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L ﹣1溶液的密度/g •cm ﹣3硫酸 c 1 ρ1 氨水c 2ρ2(1)表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2(不写单位,用含c 1、ρ1,的代数式表示). (2)物质的量浓度为c 1 mol •L ﹣1的硫酸与水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c 1 mol •L ﹣1.(3)将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2 mol •L ﹣1和c 2 mol •L ﹣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所得溶液的密度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ρ2 g •cm ﹣3,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大于 c 2 mol •L ﹣1(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c=进行公式变形计算;(2)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溶液的浓度;(3)c2mol•L﹣1的氨水与c2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小于c2mol•L﹣1的氨水,由图可知,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据此判断混合后溶液的密度与ρ2g•cm﹣3关系;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2mol•L﹣1和c2mol•L﹣1的氨水等质量混合,令c2mol•L﹣1和c2mol•L﹣1的氨水的体积分别为aL、bL,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a+b)L,表示出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小,根据V=可知a>b,据此判断.解答:解:(1)根据c=进行公式可知,硫酸的质量分数ω=,故答案为:;(2)令硫酸与水的体积为VL,则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为2V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不变,稀释后硫酸溶液的浓度为=0.5c1mol/L,故答案为:0.5c1;。
衡阳化学一模试卷高三
![衡阳化学一模试卷高三](https://img.taocdn.com/s3/m/4a4d30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f.png)
衡阳化学一模试卷高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氯化钠C. 矿泉水D. 氢气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NaB. MgC. SD. Fe3.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是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不变4.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蔗糖B. 酒精C. 硫酸D. 氯化钠5.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操作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 降低温度B. 增加反应物浓度C. 减少生成物浓度D. 增大压强6.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ClC. Ca(OH)2D. Na2CO3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下列物质中,具有氧化性的是A. FeB. Fe2+C. Fe3+D. FeCl38.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是A. OB. CC. SD. Cl9. 在溶液中,下列离子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Na+B. Cl-C. SO42-D. CO32-10.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 燃烧反应B. 光合作用C. 呼吸作用D. 氧化还原反应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碳酸钠:__________B. 硫酸铜:__________12. 写出下列物质的离子方程式:A.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13. 根据原子结构,写出下列元素的电子排布式:A. Na:__________B. Cl:__________14.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写出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A. 2NO2(g) ⇌ N2O4(g):__________B. 2SO2(g) + O2(g) ⇌ 2SO3(g):__________15.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写出下列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A. 2H2S + 3O2 → 2SO2 + 2H2O:__________B. 2H2 + O2 → 2H2O: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c26b0604a1b0717ed5dd23.png)
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药品的取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缸中④剩余的固体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缸中.A.① B.② C.②③ D.全部2.如图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3.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A.NaCl和KNO3B.BaCO3和MnO2C.CaCO3和Na2CO3D.KOH和NaNO34.下列有关分离和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K2CO3B.用蒸馏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淡水C.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D.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5.有4瓶常用溶液:①BaCl2溶液,②KCl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④③①② B.①④②③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6.要尽量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最后的过量物可以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去NaCl中少量的CaCl2、ZnCl2、Na2SO4杂质,下列选用试剂及其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Na2CO3、BaCl2、HCl B.BaCl2、Na2CO3、H2SO4C.BaCl2、Na2CO3、HCl D.Ba(NO3)2、Na2CO3、HCl7.下列各组物质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A.0.3 mol O2和0.3 mol H2OB.0.1 mol H2SO4和3.6 g H2OC.0.1 mol MgSO4•7H2O和0.1 mol C12H22O11(蔗糖)D.6.02×1023个CO2与0.1 mol KMnO48.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L水;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g H2S气体;④0.2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体积:①③②④ B.密度:④①③②C.质量:①④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9.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组成一个求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甲乙①物质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②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③固体体积固体密度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⑤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A.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10.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H2S、HCl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球体积最小的是()A.CH4B.CO2C.H2S D.HCl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1.01×105Pa的条件下,2.24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B.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 A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质量约为18 gD.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2.将8g 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溶液,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 mol•L﹣1B.0.2 mol•L﹣1C.0.02mol•L﹣1D.20 mol•L﹣113.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 B.1:6:9 C.1:3:3 D.1:3:614.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3 mol/L B.8.4 mol/L C.11.8 mol/L D.0.5 mol/L15.配制1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OH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容量瓶内有少量水D.用敞口容器称量NaOH且时间过长16.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ρ=B.ω=C.ω=D.c=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52分)17.实验室有如下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蒸发皿⑤锥形瓶⑥温度计⑦蒸馏烧瓶⑧分液漏斗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直接加热的有(填序号,下同);(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3)使用前必须查漏的有.18.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法B.结晶法C.分液法D.蒸馏法E.过滤法F.升华法(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3)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4)分离NaCl和I2的固体混合物.19.(1)相同质量的S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2)22.2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Cl2的化学式是.20.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L,质量为12g,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CO的体积分数是,C和O原子个数比是,密度是(保留两位小数)g/L.22.某学生计划用12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1的稀盐酸450mL.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mL.(2)量取浓盐酸时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A.1000mL B.500mL C. 100mL D.10mL(3)配制时需选用的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试剂瓶.(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B.容量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容量瓶中加水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D.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药品的取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浪费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应该扔掉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缸中④剩余的固体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液体应倒入废液缸中.A.① B.② C.②③ D.全部【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分析】①实验过程中的剩余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否则容易污染试剂;②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扔掉,应该放回指定的容器中;③剩余药品倒入废液缸,会造成资源浪费;④剩余药品放回试剂瓶会造成试剂污染,倒入废液缸会组成资源浪费.【解答】解:①实验后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药品,故①错误;②实验中剩余的药品不能扔掉,应该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故②错误;③实验中剩余的药品,要倒入废液缸中,倒入废液缸会造成浪费,有时会造成安全事故,故③错误;④液体倒入废液缸中,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应该倒入指定的回收仪器中,故④错误;故选D.2.如图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馏、蒸发、过滤【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由图可知,图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结合仪器的用途来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图中分别有漏斗、蒸发皿、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则四个装置对应的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故选A.3.下列各组固体混合物中,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的是()A.NaCl和KNO3B.BaCO3和MnO2C.CaCO3和Na2CO3D.KOH和NaNO3【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能用过滤的操作方法进行分离,则混合物中有一种物质不溶于水,而另一种能溶于水,结合物质的溶解性来解答.【解答】解:A.均溶于水,不能过滤分离,故A不选;B.均不溶于水,不能过滤分离,故B不选;C.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溶于水,可溶解、过滤分离,故C选;D.均溶于水,不能过滤分离,故D不选;故选C.4.下列有关分离和提纯的说法正确的是()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K2CO3B.用蒸馏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淡水C.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D.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A.加入碳酸钾,引进了杂质钾离子,应该用碳酸钠溶液;B.通过蒸馏可以实现海水的淡化;C.酒精与水相互溶解,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D.氨气能够与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解答】解: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若加入适量K2CO3,会引进杂质钾离子,应该选用Na2CO3,故A错误;B.海水中盐的沸点较高,可通过蒸馏法从海水中得到淡水,故B正确;C.酒精与水相互溶解,不能用酒精可以从碘水中萃取碘,可以选用四氯化碳,故C错误;D.浓硫酸与氨气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可以选用碱石灰,故D错误;故选5.有4瓶常用溶液:①BaCl2溶液,②KCl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④③①② B.①④②③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分析】先观察颜色,可知蓝色溶液为④CuSO4溶液,与④Cu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①BaCl2溶液,再利用①BaCl2溶液分别与剩余的两种试剂反应鉴别,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先观察颜色,可知蓝色溶液为④CuSO4溶液,与④Cu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①BaCl2溶液,剩余两种试剂中与①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③K2SO4溶液,无现象的为②KCl溶液,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①③②,故选D.6.要尽量除去杂质,加入的试剂必须稍过量,最后的过量物可以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现要除去NaCl中少量的CaCl2、ZnCl2、Na2SO4杂质,下列选用试剂及其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Na2CO3、BaCl2、HCl B.BaCl2、Na2CO3、H2SO4C.BaCl2、Na2CO3、HCl D.Ba(NO3)2、Na2CO3、HCl【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分析】本题为物质除杂题,要求选用的除杂试剂不能与原有物质反应,且与杂质反应时不能生成新的杂质.【解答】解:根据选择的试剂,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锌离子,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的碳酸钠一定要在氯化钡以后加,这样碳酸钠既可以将钙离子除去还可以将多余的钡离子除去,盐酸加在碳酸钠的后面,这样可以将多余的碳酸根离子除去,不能加入硫酸,否则会引进硫酸根离子,即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aCl2、Na2CO3、HCl.故选C.7.下列各组物质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A.0.3 mol O2和0.3 mol H2OB.0.1 mol H2SO4和3.6 g H2OC.0.1 mol MgSO4•7H2O和0.1 mol C12H22O11(蔗糖)D.6.02×1023个CO2与0.1 mol KMnO4【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结合物质的分子构成计算.【解答】解:A.0.3 mol O2含有0.6molO,0.3 mol H2O含有0.3molO,二者不同,故A错误;B.0.1 mol H2SO4含有0.4molO,n(H2O)==0.2mol,含有0.2molO,二者不同,故B错误;C.0.1 mol MgSO4•7H2O含有1.1molO,0.1 mol C12H22O11(蔗糖)含有1.1molO,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故C正确;D.6.02×1023个CO2为1mol,含有2molO,0.1 mol KMnO4含有0.4molO,二者不同,故D错误.故选C.8.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L水;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g H2S气体;④0.2mol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体积:①③②④ B.密度:④①③②C.质量:①④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标况下,水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n(HCl)==0.5mol、n(H2S)==0.4mol、n(NH3)=0.2mol,根据V=nV m、ρ=、m=nM、N=nN A再结合物质状态分析解答.【解答】解:标况下,水是液体,气体摩尔体积对其不适用,n(HCl)==0.5mol、n(H2S)==0.4mol、n(NH3)=0.2mol,A.水的体积是0.112L,V(HCl)=0.5mol×22.4L/mol=11.2L、V(H2S)=0.4mol×22.4L/mol=8.96L、V(NH3)=0.2mol×22.4L/mol=4.48L,所以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③②,故A错误;B.水的密度是1g/mL,根据ρ=知,气体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HCl的摩尔质量是36.5g/mol、硫化氢摩尔质量是34g/mol、氨气摩尔质量是17g/mol,气体密度都小于1g/mL,所以密度从小到大顺序是④③②①,故B错误;C.水的质量是112g,m(HCl)=0.5mol×36.5g/mol=18.25g、m(H2S)=0.4mol×34g/mol=13.6g、m(NH3)=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从小到大顺序是④③②①,故C错误;D.水中N(H)=×2=12.4N A,HCl中N(H)=0.5mol×N A/mol×1=0.5N A,硫化氢中N(H)=0.4mol×N A/mol×2=0.8N A,氨气中N(H)=0.2×N A/mol×3=0.6N A,所以H原子个数由小到大顺序是②④③①,故D正确.故选D.9.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组成一个求物质的量的公式的是()甲乙①物质微粒数阿伏加德罗常数②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③固体体积固体密度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⑤非标准状况下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A.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①根据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N=nN A分析;②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V=nV m来分析;③根据m=ρV、n=来分析;④只有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计算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溶质的物质的量;⑤根据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公式m=nM分析.【解答】解:①根据N=nN A,利用物质的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可以计算物质的量,由n=可知,故①正确;②根据V=nV m,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V m)、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V)可以计算物质的量n=可知,故②正确;③由m=ρV,n=可知,利用体积、密度只能计算其质量,但摩尔质量(M)未知,则不能计算出其物质的量,故③错误;④只有溶液的体积、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计算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溶质的物质的量,故④错误;⑤由n=可知,利用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⑤正确;故选:B.10.同温同压下,用等质量的CH4、CO2、H2S、HCl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球体积最小的是()A.CH4B.CO2C.H2S D.HCl【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根据V=Vm可知,气体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据此判断气体体积大小.【解答】解:根据V=Vm可知,相同气体摩尔体积、相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摩尔质量越大,其体积越小,甲烷的摩尔质量是16g/mol,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是44g/mol,硫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4g/mol,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6.5g/mol,根据分析可知,摩尔质量增大的为CO2,所以气体体积最小的为CO2,故选B.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5℃、1.01×105Pa的条件下,2.24 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B.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N AC.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O的质量约为18 gD.22 g CO2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A.25℃、1.01×105Pa的条件下,温度高于常温下,则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B.氯化钙的化学式中含有2个氯离子,则1 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C.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态;D.标准状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态,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解答】解:A.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小于: =0.1mol,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1N A,故A正确;B.1 L 1 mol•L﹣1的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1L该溶液中含有2mol氯离子,含Cl ﹣的数目为2N,故B错误;A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D.22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 =0.5mol,而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水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12.将8g 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溶液,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 mol•L﹣1B.0.2 mol•L﹣1C.0.02mol•L﹣1D.20 mol•L﹣1【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溶液是均匀的,从稀释后的1L溶液中取出10mL溶液,该10mL溶液与1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根据c=计算1L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8gNaOH的物质的量==0.2mol,稀释成1L的溶液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溶液是均匀的,从稀释后的1L溶液中取出10mL溶液,该10mL溶液与1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0.2mol/L,故选B.13.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 B.1:6:9 C.1:3:3 D.1:3:6【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即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然后利用Al2(SO4)3~3BaSO4、ZnSO4~BaSO4、Na2SO4~BaSO4来计算.【解答】解:由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即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设生成硫酸钡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2n、3n,则Al2(SO4)3~3BaSO41 3nZnSO4~BaSO41 12n 2nNa2SO4~BaSO41 13n 3n又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的体积相同,则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2n:3n=1:6:9,故选B.14.如图是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3 mol/L B.8.4 mol/L C.11.8 mol/L D.0.5 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c=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1.8moL/L,故选C.15.配制1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OH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容量瓶内有少量水D.用敞口容器称量NaOH且时间过长【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分析】A.容量瓶润洗后,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杯,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C.容量瓶中有少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最终溶液体积;D.用敞口容器称量NaOH且时间过长,导致氢氧化钠变质,配制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解答】解: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OH溶液润洗,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所得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C.容量瓶内有少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最终溶液体积,则不影响配制结果,故C错误;D.用敞口容器称量NaOH且时间过长,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则配制的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故选A.16.标准状况下V 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ρ=B.ω=C.ω=D.c=【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分析】A、由表达式可知,该密度=,溶液体积不等于氨气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B、根据c=进行计算;C、根据n=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氨气的质量,利用m=ρV计算水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计算D、根据c=计算.【解答】解:A、由表达式可知,该密度=,溶液体积不等于氨气体积与水的体积之和,故A错误;B、由c=可知,该溶液氨气质量分数ω=,故B正确;C、氨气的物质的量为=mol,故氨气的质量为mol×17g/mol=g,1L水的质量为1000g,故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100%=,故C正确;D、由C可知质量分数为ω=,故c===,故D正确;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52分)17.实验室有如下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蒸发皿⑤锥形瓶⑥温度计⑦蒸馏烧瓶⑧分液漏斗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直接加热的有①④(填序号,下同);(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②⑤⑦;(3)使用前必须查漏的有⑧.【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分析】(1)(2)实验室中能够加热的仪器有两种: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容量瓶、漏斗、量筒、集气瓶、广口瓶等;(3)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解答】解:(1)试管、蒸发皿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选①④,故答案为:①④;(2)烧杯、锥形瓶、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需垫石棉网加热,故选②⑤⑦,故答案为:②⑤⑦;(3)⑧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水,故答案为:⑧18.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法B.结晶法C.分液法D.蒸馏法E.过滤法F.升华法(1) E 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 C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3) D 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4) F 分离NaCl和I2的固体混合物.【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分析】(1)沙子不溶于水;(2)水和汽油分层;(3)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但沸点不同;(4)碘易升华,NaCl不能.【解答】解:(1)沙子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E;(2)水和汽油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C;(3)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D;(4)碘易升华,NaCl不能,则选择升华法分离,故答案为:F.19.(1)相同质量的S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5:6 .(2)22.2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111g/mol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 ;ACl2的化学式是CaCl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1)根据n=知,相同质量的S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的摩尔质量反比,再结合分子构成计算O原子个数之比;(2)每个氯化物化学式中含有2个氯离子,所以n(ACl2)=n(Cl﹣)=×0.4mol=0.2mol,M=,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根据A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A元素.【解答】解:(1)根据n=知,相同质量的S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二者的摩尔质量反比=80g/mol:64g/mol=5:4,每个SO2、SO3分子中O原子个数分别是2、3,所以O原子总数之比=(5×2):(4×3)=5:6,故答案为:5:4;5:6;(2)每个氯化物化学式中含有2个氯离子,所以n(ACl2)=n(Cl﹣)=×0.4mol=0.2mol,M===111g/mol,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1,A的相对原子质量=111﹣35.5×2=40,则A是Ca元素,其化学式为CaCl2,故答案为:111 g•mol﹣1;40;CaCl2.20.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则:(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1)据n=计算;(2)根据每个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计算总原子数;(3)根据V=nV m计算;(4)计算溶液和溶质的质量,可计算质量分数.【解答】解:(1)m g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故答案为:;(2)因为一个分子中含两个原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为分子数的2倍,即为2×mol×N A mol ﹣1=,故答案为:;(3)该体积的体积为m ol×22.4L/mol=L,故答案为:;(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1L水的质量约为1000g,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100%=%,故答案为: %.21.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为6.72L,质量为12g,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40 ,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是1:3 ,CO的体积分数是25% ,C和O原子个数比是4:7 ,密度是 1.79 (保留两位小数) g/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分析】根据n=计算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根据=计算平均摩尔质量,进而确定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设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质量之和与物质的量之和列式计算CO和CO2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O的体积分数,CO质量分数=×100%,根据m=nM计算CO的质量,根据分子式计算C、O原子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O原子数目之比,根据ρ=计算混合气体的密度.【解答】解: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3mol,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40g/mol,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40;设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解得:x=0.075mol,y=0.225mol,此混合物中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0.075mol:0.225mol=1:3;CO的体积分数是=×100%=25%;CO的质量=0.075mol×28g/mol=2.1g,故CO的质量分数=×100%=17.5%;C和O原子个数比=(0.075mol+0.225mol):(0.075mol+0.225mol×2)=4:7;混合气体的密度ρ===1.79 g/L,故答案为:40;1:3;25%;4:7;1.79.22.某学生计划用12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1的稀盐酸450mL.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4.2 mL.(2)量取浓盐酸时应选用的量筒规格为 D .A.1000mL B.500mL C. 100mL D.10mL(3)配制时需选用的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和试剂瓶.(4)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B.容量瓶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C.容量瓶中加水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D.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分析】(1)配制450mL稀盐酸,实际上配制的是500mL 0.1mol/L的稀盐酸,根据配制过程中溶质HCl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出需要浓盐酸的体积;(2)根据计算出的浓盐酸体积选用量筒;(3)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步骤判断使用的仪器;(4)根据c=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解答】解:(1)用12mol•L﹣1的浓盐酸配制0.10mol•L﹣1的稀盐酸450mL,需要选用规格为500mL 的容量瓶,则需要该浓盐酸的体积为:≈0.0042L=4.2mL,故答案为:4.2;(2)需要量取4.2mL浓盐酸,应该选用10mL的量筒,故答案为:D;。
湖南省衡阳市 衡山县店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 衡山县店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fc548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3.png)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店门第一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22.4 L氯化氢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参考答案:D2. 下列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B.干冰暴露在干燥空气中,干冰周边气温降低C.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D.日光照射在装有新制氯水的烧瓶上,瓶中有气泡冒出参考答案:B3.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H2SO4反应, 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⑤Na2CO3A. 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D. 全部参考答案:B①NaH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①正确;②Al2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②正确;③Al(OH)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③正确;④Al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④正确;⑤Na2CO3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不反应,故⑤错误;故选B.4. 短周期元素A、B、C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和C在周期表中同主族,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原子半径为A<C<BB、A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B的金属性强于CD、A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C的氢化物参考答案:B5.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B. 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C. 现有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D. 1mol甲基所含电子数为参考答案:C【详解】A. 标准状况下,戊烷是液体,戊烷的物质的量远大于0.5mol,所含的分子数远大于,故A错误;B. 1个乙烯分子含有6个共用电子对,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故B错误;C. 乙烯、丁烯的最简式都是CH2,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故C正确;D. 1个甲基含有9个电子,1mol甲基所含电子数为,故D错误,答案选C。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IV)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含解析(IV)](https://img.taocdn.com/s3/m/7d0dcf2a941ea76e59fa04c3.png)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IV)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Cu-64 Mg-24 Na-23【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月考试卷,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试卷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主要考查了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物质的组成和分类,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化学基本实验,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等基本知识,本试卷知识容量较大,基础性较强。
本试卷同时也注重了常见化学方法的使用,应用了基本的化学思想,体现了学科的基本要求。
选择题(本题为7~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文】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浓硝酸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B. 已经完成定容的500 mL 1.0 mol·L-1 的NaOH溶液,某同学不慎将容量瓶中溶液洒出,只能重新配制C. 导管口点燃CO时需要验纯,H加热还原CuO时也需要验纯2D. 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因此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知识点】物质的保存,溶液的配置D4 A3【答案解析】B 解析:A. 浓硝酸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和不稳定性,故应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正确;B. 已经完成定容的500 mL 1.0 mol·L-1 的NaOH溶液,某同学不慎将容量瓶中溶液洒出,不需重新配制,错误;C. 导管口在加热的情况下有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爆炸,故在点燃CO时需要验纯,H2还原CuO时也需要验纯,正确;D. 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溶液的稀释,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基本物质的保存方法,溶液的配置,基本仪器的使用等知识点,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
【题文】8.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够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答案解析】C 解析:A、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时需要进行加热,没有酒精灯,故不能完成本实验,错误;B、在配置溶液时当溶质是液体时需要量筒,故错误;C、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用分液的方法,正确;D、在滴定中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锥形瓶,错误。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市珠晖区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市珠晖区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de05b5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f.png)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市珠晖区第一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25℃下时,NH3·H2O k b=1.77×10-5;H2CO3 k a1=4.30×10-7、k a2=5.61×10-11。
25℃时有关NH4HCO3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呈弱酸性B.c(OH-)+c(NH3·H2O)=c(H+)+c(H2CO3)C.滴入NaOH 溶液发生反应:NH4++OH-=NH3·H2O和HCO3-+OH-=H2O+CO32-D.滴入NaOH溶液,则增大参考答案:CA.分析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电离程度,NH3?H2O>H2CO3>HCO3-,对应盐水解程度NH4+<HCO3-<CO32-,溶液中c (OH-)>c(H+),NH4HCO3溶液呈碱性,故A正确;B.c(NH4+)+c(H+)=c (HCO3-)+c(OH-)+2c(CO32-),物料守恒:c(NH4+)+c(NH3?H2O)=c(CO32-)+c(HCO3-)+c(H2CO3),将c(NH4+)等量替换后得c(NH3?H2O)+c(OH-)=c(HCO3-)+c(OH-)+2c(H2CO3),故B错误;C.NH4HCO3溶液中存在NH4+、HCO3-均能与OH-发生离子反应,故C正确;D.滴入NaOH溶液,不影响NH4+的水解平衡常数,即不变,故D错误;答案为C。
【点睛】明确电离平衡常数与弱离子水解程度关系是解选项A的关键,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其相应的弱离子水解程度越大,碳酸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小于一水合氨电离平衡常数,则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一水合氨,据此判断碳酸氢铵溶液酸碱性;难点是选项B要明确溶液中存在的各微粒间的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并通过等量替换得到质子守恒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粒子直径在1~10 nm之间)。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资料:i滤液1、滤液2中部分离子浓度(g·L-1)
Li+
Ni2+
Ca2+
Mg2+
滤液1
22.72
20.68
0.36
60.18
滤液2
21.94
7.7×10-3
0.08
0.78×10-3
ii.EDTA能和某些二价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
iii.某些物质的溶解度(S)
T/℃
20
40
60
80
100
S(Li2CO3)/g
Ⅲ.制备 LiFePO4
(6)将电池级Li2CO3和C、FePO4高温下反应,生成LiFePO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醇是一种新型燃料,甲醇燃料电池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
①H2O②CO32-③Al3+④CH3COOH⑤NH4+⑥H2N-CH2COOH
A.②③B.①⑥C.④⑥D.⑤⑥
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俗名为“臭碱”的硫化钠广泛应用于冶金、染料、皮革、电镀等工业。硫化钠的一种制备方法是Na2SO4+2C Na2S+2C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L0.25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13.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a间发生反应3HSO3—+IO3—===3SO42—+I-+3H+
B. a~b间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
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少量Ca(OH)2和NaHCO3反应 Ca2++OH-+HCO ===CaCO3↓+H2O
D.FeBr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Cl2反应:2Fe2++2Br﹣+2Cl2═2Fe3++4Cl﹣+Br2
6.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其中实验操作与图像序号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图像
A
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
①
B
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①
C
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③
D
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④
7.将物质的量均为mmol的Na和Al一同投入a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1)氢化钠(Na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
(2)NaH能与水剧烈反应:NaH+H2O===NaOH+H2↑,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生成的H2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时,转移电子的数目________。
(3)在高温下氢化钠(NaH)可将四氯化钛(TiCl4)还原成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含氟的卤素互化物通常作氟化剂,使金属氧化物转化为氟化物,如2Co3O4+6ClF3===6CoF3+3Cl2+4X。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O3互为同素异形体
B.ClF3中氯元素为-3价
C.Co3O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0.5 mol Co3O4参加反应转移4.5 mol电子
A.滴加少量Na2CO3溶液,若有沉淀生成,说明CO2一定不足
B.滴加少量盐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CO2一定过量
C.测量溶液pH,若pH小于7,说明CO2一定过量
D.滴加少量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说明CO2一定没有过量
18.用含锂废渣(主要金属元素的含量:Li 3.50% Ni 6.55% Ca 6.41% Mg 13.24%)制备Li2CO3,并用其制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FePO4。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A.量筒Ⅰ用于测二氧化碳的量,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量筒Ⅱ用于测氧气的量
B.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O2、CO2
C.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
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16.NaH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1= ‒116kJ/mol
(1)已知:CO(g)+1/2O2(g)=CO2(g)△H2= ‒283kJ/mol
H2(g)+1/2O2(g)=H2O(g)△H3= ‒242kJ/mol
则表示lmol气态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气时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 可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气体M
C. 石墨极 电极反应式为NH4++3Cl--6e-===NCl3+4H+
D. 电解过程中,电子的流动方向为电源负极→铂棒→石墨棒→电源正极
15.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若实验中Ba(NO3)2和HNO3 混合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B.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l-
C. 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上述离子是SO32—、Br-,是否存在Na+、K+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D. 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上述离子是Ca2+、Cu2+、SO42—、CO32—,是否存在NH4+另需实验验证
A.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B.A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Na2CO3和NaHCO3
C.B曲线中当耗盐酸0<V(盐酸)<25 mL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OH-+H+===H2O、
H++CO ===HCO
D.B曲线表明原NaOH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加盐酸后产生CO2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最大值为112 mL
B.1L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小于0.1NA
C. 生成1mol还原产物时转移电子数为8NA
D. 通常状况下,11.2LCO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
4.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1的溶液中:CH3CH2OH、Cr2O72-、K+、SO42-
B. c(Al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mol·L-1的溶液中:NH4+、S2-、Cl-、Br-
C. pH=12的溶液中:Na+、S2-、SO32-、NO3-
D. 能使甲基橙变为红色的溶液:Na+、NH4+、CO32-、Cl-
5.下列化学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1.33
1.17
1.01
0.85
0.72
S(Li2SO4)/g
34.7
33.6
32.7
31.7
30.9
I.制备Li2CO3粗品
(1)上述流程中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而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
(3)向滤液2中先加入EDTA,再加入饱和Na2CO3溶液,90℃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 Li2CO3粗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取、收集干燥的NH3,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h (填小写字母代号)。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气体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试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mol·L-1B. mol·L-1
C. mol·L-1D. mol·L-1
8.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2、CO、CH4的混合气体共mg,若加入足量Na2O2,充分振荡并不断用电火花引燃至反应完全,测得固体质量增加mg,则CO2与CH4的体积比为( )
A.3:1 B.2:1
C.1:1 D.任意比
9.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