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教学课件-综合法与分析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教学课件-综合法与分析法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一
利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例 1】 已知 a,b>0,且 a+b=1,求证:
������
+
1 ������
2
+
������
+
1 ������
2 ≥ 225.
分析:本题中条件a+b=1是解题的重点,由基本不等式的知识联想 知应由重要不等式来变形出要证明的结论;本题a+b=1,也可以视为 是“1”的代换问题.
名师点拨使用综合法时要防止因果关系不清晰,逻辑表达混乱等
现象.
2.如何理解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剖析:(1)证明的特点. 分析法又叫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须从证明的不等式出发,逐 步寻找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不等式转化为判 定一个明显成立的不等式为止. (2)证明的框图表示. 用Q表示要证明的不等式,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不等式←…←P3⇐P2←P2⇐P1←P1⇐Q 3.综合法和分析法的优点 剖析:综合法的优点是结构整齐,而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证明不等 式的突破口,所以通常是分析法找思路,综合法写步骤. 名师点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是“逆求”,而绝不是逆推,即寻找的是 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恰当选择已知条件,这是证明的关键.
2.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中所依赖的已知不等式主要是重要不等式,
其中常用的有如下几个:
(1)a2≥0(a∈R).
(2)(a-b)2≥0(a,b∈R),其变形有:
a2+b2≥2ab,
������+������ 2
2≥ab,a2+b2≥12 (a+b)2.
(3)若
a,b
为正实数,则

高二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3(PPT)3-3

高二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3(PPT)3-3

二氢钾倍溶液~次,或者,并喷洒地果壮蒂灵加大营养输送量,促进果实发育,提高花生的产量。在此期间,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水 [] 。 抗重茬方法 、冬 前深耕。 太康风沙多且大,最好不在冬天深耕,但迫于倒不开茬口还要种植花生,就要进行冬前深耕在上冻前进行,深度 厘米以上,随后耙地镇压,并使
土壤平整,防治; 诺拓铝材 诺拓铝材 ;水分散失 [8] 。 、增施腐熟有机肥。 腐熟有机肥在深耕前施入,每亩至少 千克,最好 ~ 千 克,方法是撒施,然后深耕。肥料以羊粪、鸡粪最好,其次是猪粪,再次是其他肥料 [8] 。 、适当补充微量元素肥料。 播种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的同时, 适当补充硼、铝、锰、铁、锌等微量元素 [8] 。 、地膜栽培。 地膜栽培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对重茬花生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8] 。 、选用耐重茬品 种、施用重茬肥。选用耐重茬品种、施用重茬肥可提高产量和品质,所以一定要选择国家审定的耐重茬品种,并严把质量关,再选择重茬肥 [8] 。 、做好病 虫草害防治工作。 病虫草害是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因子, 所以要做好防治工作,作业质量要高,不可马虎 [8] 。 整地施肥 、整地。秋季前茬收 割后,灭茬,秋翻、耙、压后做成新垄。准备地膜覆盖栽培的地块,做成底宽~8cm、畦高cm,畦面宽~cm的畦,畦与畦中间做成~cm宽,cm高的小垄, 以备播种时取土用 [] 。 、施肥 基肥:根据地力、产量水平等进行配方施肥。一般m产千克荚果左右的花生田施有机肥~千克、纯氮~千克、五氧化二磷~8千 克、氧化钾~千克 [] 。 叶面喷肥:中后期喷磷酸二氢钾,浓度为.% [] 。 中耕培土 中耕与培土是密不可分的,中耕在一定条件上促进培土。其主要作用是: 首先,疏松地表土,改善地表层的土质状况和通气状况,促进花生根瘤和根系的发育。其次,能缩短果针入土的距离。果针能及时入土,并形成适合果荚的 发育的土层。除此之外,还能再次对杂草进行消除 [] 。 科学浇水 花生是相对耐旱的植物,一般在正常年份中不需要进行浇水管理,但是如果遇上极为干旱 的天气,尤其是在花针期缺水,就要对花生进行科学并及时的灌溉。在开花下针期间,如果地表- 厘米处的土壤含水量低于土壤正常含水量的一半时,就要及 时的对花生进行灌溉。在花生成熟期,此时对土壤的含水量要求较低,如果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大于土壤正常含水量的五分之二时,要及时对土壤进行排水, 以免造成花生烂果或者是发芽,造成花生减产 [] 。 病虫防治

人教版数学高二-新课标 《综合法和分析法》 精品课件

人教版数学高二-新课标 《综合法和分析法》 精品课件

• 要证上式成立,可证三括号中式子都不 为负(这一条件对保证上述结论成立是充 分的,但它并不必要),注意到a2+b2- 2ab=(a-b)2≥0,b2+c2-2bc=(b-c)2≥0,
c2+a2-2ca=(c-a)2≥0,故结论为真.
• 欲证①式右部分,只需证a2+b2+c2- 2ab-2bc-2ca<0,即要证(a2-ab-ac) +(b2-bc-ba)+(c2-ca-cb)<0.
• 自我校对:①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 推得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 ②综合法 ③分析法 ④从已知条件出发,以已知 的定义、公理、定理为依据,逐步下推, 直到推出要证明的结论为止的证明方法 ⑤从问题的结论出发,追溯导致结论成 立的条件,逐步上溯,直到使结论成立 的条件和已知条件或已知事物吻合为止 的证明方法 ⑥由因索果 ⑦已知条件 ⑧结论 ⑨执果索因 ⑩结论 ⑪已知 条件 ⑫三段论式-1-
-1-
[解] 要证:logn(n+1)>logn+1(n+2), 即证 logn(n+1)-logn+1(n+2)>0(*) ∵logn(n+1)-logn+1(n+2)=log1n+1n-logn+1(n+2) =1-logn+1n·logn+1(n+2),
logn+1n ∵n>1,logn+1n>0 且 logn+1(n+2)>0. ∴logn+1n·logn+1(n+2)<14[logn+1n+logn+1(n+2)]2 =14log2n+1[n(n+2)]=14logn2+1(n2+2n)<14[logn+1(n+1)2]2 =1
-1-
[证明] 要证(a+b)-1+(b+c)-1 =3(a+b+c)-1 成立, 即证a+1 b+b+1 c=a+3b+c成立, 只需证a+a+b+b c+ab+++cc=3, 即a+c b+b+a c=1 成立, 即需证 c(b+c)+(a+b)a=(a+b)(b+c), 即 c2+a2=b2+ac 成立.

【高中课件】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12第二章2.1综合法与分析法课件ppt.ppt

【高中课件】高中数学人教B版选修12第二章2.1综合法与分析法课件ppt.ppt

【分析法】
从结论出发,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
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要证:
要证:
只要证:
格 式 只需证:
显然成立

上述各步均可逆

所以 结论成立 所以 结论成立
分析基本不等式:a 明.
+ 2
b

ab (a>0,b>0)的证
证明:要证
x2 2x 2 0
x2 2 2x
证法2是从已经成立的事实出发,经过正确推理,得到要证的结论.
------ 综合法
引例二:求证 3 7 2 5
分析:从待证不等式不易发现证明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直接 从待证不等式出发,分析其成立的充分条件.
证明:要证明 3 7 2 5 ,
证明的方法
直接证明
综合法 分析法
间接证明(反证法)
引例一:证明不等式: x2 2 2x(x R)
证法1:由 x2 2 2x (x 1)2 1 1 0 x2 2 2x 证法2:由 (x 1)2 0 (x 1)2 1 1 0
综合法概念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 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 做综合法.
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表示 所要证明的结论.
则综合法用框图表示为:
P Q1
Q1 Q2
Q2 Q3

Qn Q
特点:由因索果 综合法是由一个个推理组成的.
方法二(综合法) 证明: a b(a b)2 0
即 a2 2ab b2 0
即 a2 ab b2 ab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综合法和分析法ppt课件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1-综合法和分析法ppt课件
2含有根号的式子,应想到用平方法去根号,且在平方 时应保证两边非负,同时要有利于再次平方,因此需移项.
3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 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
变式训练2 已知sin(2α+β)+2sinβ=0, 求证:tanα=3tan(α+β). 分析 因结论中为正切函数,而已知条件中为正弦函 数,因此可用切化弦逆推,用分析法证明.
证明 ∵a+b+c=1, ∴a2+b2+c2+2ab+2bc+2ca=1. 又∵a2+b2≥2ab,b2+c2≥2bc,c2+a2≥2ca, ∴2(a2+b2+c2)≥2(ab+bc+ca). ∴a2+b2+c2≥ab+bc+ca. ∴1=a2+b2+c2+2ab+2bc+2ca≥ab+bc+ca+2ab+ 2bc+2ca=3(ab+bc+ca). ∴ab+bc+ca≤13.
证明 要证tanα=3tan(α+β), 只需证csoinsαα=3csoisnαα+ +ββ, 只需证3sin(α+β)cosα=sinαcos(α+β), 只需证sin(α+β)cosα+cos(α+β)sinα=2cos(α+β)sinα- 2sin(α+β)cosα,
只需证sin[(α+β)+α]=2sin[α-(α+β)], 即sin(2α+β)=-2sinβ, 只需证sin(2α+β)+2sinβ=0. 因为sin(2α+β)+2sinβ=0成立, 故等式tanα=3tan(α+β)成立.
成立的条件
执果索因法
想一想 1.综合法的推理过程是合情推理还是演绎推理? 提示:综合法的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它的每一步推理都是严密的逻辑推理,得 到的结论是正确的. 2.分析法是把所要求证的结论当作已知条件来推理吗? 提示:分析法并不是把所要求证的结论当作已知条件来推理,而是寻求使结论成立 的充分条件.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PPT课件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PPT课件

()
❖ A.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B.充要条件
❖ C.充分条件
❖ D.必要条件
❖ [答案] D
❖ [解析] ∵②⇒①,但①不一定推出②.故•18 应选D.
2.若 a,b,c∈R,且 ab+bc+ac=1,则下列不等
式成立的是
()
A.a2+b2+c2≥2 B.(a+b+c)2≥3 C.1a+1b+1c≥2 3 D.abc(a+b+c)≤13 ❖ [答案] B
步反推,寻找使当前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
即用分析法证明.
[证明] ∵a>0,b>0,要证
a+ b
b≥ a
a+
b成立,
只需证
a+ b
ba2≥(
a+
b)2 成立,
即证ab2+ba2+2 ab≥a+b+2 ab成立.
•5
即证a3a+bb3≥a+b.
也就是证(a+b)(a2-ab+b2)≥ab(a+b)成立.
要证a+1 b+b+1 c=a+3b+c,
即证a+a+b+b c+a+b+b+c c=3,
也就是a+c b+b+a c=1,
❖ 只需证c(b+c)+a(a+b)=(a+b)(b+c),
❖ 需证c2+a2=ac+b2,
❖ 又△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故B
=60°,
•11
❖ 由余弦定理,有 ❖ b2=c2+a2-2accos60°,即b2=c2+a2-ac, ❖ 故c2+a2=ac+b2得证. ❖ 综合法: ❖ 证明:∵△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 ❖ ∴B=60°. ❖ 由余弦定理,有b2=c2+a2-2cacos60°, ❖ 得c2+a2=ac+b2,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ab+bc得 ❖ c(b+c)+a(a+b)=(a+b)(b+c),

高中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课件

高中数学《综合法和分析法》课件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答案
即 sinB
22sinC+ 22cosC-sinC 22sinB+ 22cosB=
22,整理得
sinBcosC
-cosBsinC=1,即 sin(B-C)=1.又 0<B,C<34π,所以 B-C=π2.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ba·ab=4.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答案
[结论探究] 本例已知条件不变,求证:a+1ab+1b≥245.
[证明] ∵a+b=1,a>0,b>0, ∴a+b≥2 ab,∴0<ab≤14, ∴a+1ab+1b-245=a2+a 1·b2+b 1-245 =4a2b2-4a3b3ab+8=1-4a4bab8-ab≥0. ∴a+1ab+1b≥245.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互动探究
随堂达标自测
课后课时精练
【跟踪训练 2】 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用分析法证明:tanA·tanB>1.
证明 要证明 tanA·tanB>1,只需证明csoinsAA··csionsBB>1. 因为 A,B 为锐角,所以 cosA>0,cosB>0. 只需证明 cosA·cosB<sinA·sinB,只需证明 cosA·cosB-sinA·sinB<0,即 cos(A+B)<0. 因为 C 为锐角,且 A+B=π-C,所以 A+B 为钝角, 所以 cos(A+B)<0 成立,所以 tanA·tanB>1.
课后课时精练
答案
只需证(
a2+b2)2≥
22a+b2,

综合法与分析法PPT

综合法与分析法PPT

例题2
求证 3 + 7 < 2 5.
分析
从待证不等式不易发现证明的出发 点,因此我们直接从待证不等式出发, 分析其成立的充分条件.
证明:
因为 3 + 7和 2 5 都是正数,所以要证
3 + 7 < 2 5,
只需证
( 3 + 7)2 <(2 5)2 .
展开得
10 + 2 21 < 20,
只Hale Waihona Puke 证21 < 5,不等式:a
+ 2
b

ab
(a>0,b>0)的证明.
动动脑
大家想一想, 除了综合法,还有 别的证明方法吗?
证明:要证
a
+ 2
b

ab
只需证:a + b 2 ab
只需证:a + b 2 ab 0
只需证:( a b)2 0
因为:( a b)2 0 成立
所以
a
+ 2
b

ab成立
a2 + c2 - ac = ac,
即 (a - c)2 = 0.
因此
a=c.
从而
A=C.

由 ② ③ ⑤ ,得
A=B=C= π. 3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注意
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要先做语言的转 换,如把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或把符 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等.还要通过细致的分 析,把其中的隐含条件明确表示出来.
a(b2+c2)+b(c2+a2)≥4abc
首先,分析待证不等式的特点:不 等式的右端是3个数a,b,c乘积的4倍,左 端为两项之和,其中每一项都是一个数 与另两个数的平方和之积.据此,只要把 两个数的平方和转化为这两个数的积的 形式,就能使不等式左、右两端具有相 同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3.分析法 (1)定义:一般地,从要证明的 结论出发 ,逐步寻求使它成立 的 充分条件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 成立的条件( 已知条件 、 定理 、 定义 、 公理 等)为止,这种 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2)框图表示:用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则分析法可用框图表示 为: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课标要求】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2.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会用分析法和综合法
证明数学问题. 【核心扫描】 1.综合法、分析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及步骤.(重点) 2.综合运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难点)
从题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设中的已知条件或已证 的真实判断出发,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最后导出所要求证 的命题.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综合法的证明步骤用符号表示是: P0(已知)⇒P1⇒P2⇒…⇒Pn(结论)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2.分析法是指从需证的问题出发,分析出使这个问题成立的充分 条件,使问题转化为判定那些条件是否具备,其特点可以描述 为“执果索因”,即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分析法的 书写形式一般为“因为……,为了证明……,只需证明……, 即……,因此,只需证明……,因为……成立,所以……,结 论成立”. 分 析 法 的 证 明 步 骤 用 符 号 表 示 是 : P0( 已 知 )⇐…⇐Pn - 2⇐Pn - 1⇐Pn(结论) 分析法属逻辑方法范畴,它的严谨体现在分析过程步步可逆.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变式 1】 已知 a,b 是正数,且 a+b=1,求证:1a+1b≥4. 证明 法一 ∵a,b 是正数且 a+b=1, ∴a+b≥2 ab,∴ ab≤12,∴1a+1b=a+abb=a1b≥4. 法二 ∵a,b 是正数,∴a+b≥2 ab>0, 1a+1b≥2 a1b>0, ∴(a+b)1a+1b≥4. 又 a+b=1,∴1a+1b≥4.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2)b1=a1=1,q=f(m)=m2+m3,∴n∈N*,n≥2 时, bn=32f(bn-1)=32·b2n-b1n+-13⇒bnbn-1+3bn=3bn-1⇒b1n-bn1-1=13. ∴数列b1n为首项为 1,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利用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 (1)分析条件选择方向:仔细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 分析已知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选择相关的公理、定理、公 式、结论,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 (2)转化条件组织过程: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要的 语言,主要是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组织过程 时要有严密的逻辑,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 (3)适当调整回顾反思: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可对部分步骤进行 调整,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思总结解题方法的选 取.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思路探索] 通过变形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即可,在证 明过程中,恰当处理递推关系是本题证明的关键. 证明 (1)由(3-m)Sn+2man=m+3 得 (3-m)Sn+1+2man+1=m+3. 两式相减得(3+m)an+1=2man,(m≠-3), ∴aan+n 1=m2+m3,∴{an}是等比数列.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法三 1a+1b=a+a b+a+b b=1+ba+ab+1≥2+2 当 a=b 时,取“=”号.
ba·ab=4.当且仅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题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 【例 2】 设 a,b 为实数,求证: a2+b2≥ 22(a+b).
[思路探索] 题目条件要求使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只需要注 意分析法证明问题的格式即可.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证明 当 a+b≤0 时,∵ a2+b2≥0, ∴ a2+b2≥ 22(a+b)成立. 当 a+b>0 时,用分析法证明如下: 要证 a2+b2≥ 22(a+b), 只需证( a2+b2)2≥ 22a+b2, 即证 a2+b2≥12(a2+b2+2ab),即证 a2+b2≥2ab. ∵a2+b2≥2ab 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 a2+b2≥ 22(a+b)成立.综上所述,不等式得证.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题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 【例 1】 设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3-m)Sn+2man=m+3(n
∈N*),其中 m 为常数,且 m≠-3. (1)求证:{an}是等比数列; (2)若数列{an}的公比 q=f(m),数列{bn}满足 b1=a1,bn=32f(bn -1)(n∈N*,n≥2),求证:b1n为等差数列.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3.综合法与分析法的优点 综合法的优点:叙述简洁、直观,条理清楚;而且可使我们从 已知的知识中进一步获得新的知识.
分析法的优点:更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利于思考,思路自然, 在探求问题的证明时,它可帮助我们构思.应该指出的是不能 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绝对分开,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分析就没 有综合”一样,分析与综合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它们既是对立 的,又是统一的.严格地讲,分析是为了综合,综合又需根据 分析,因而有时在一个命题的论证中,往往同时应用两种方法, 有时甚至交错使用.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自学导引 1.直接证明
从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定理、公理等, 通过推理直接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这种证明方法称为直接 证明.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
课前探究学习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讲练互动2.综合法 (1)定义:一般地,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定理 、公理 等, 经过一系列的 推理论证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 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框图表示: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 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想一想:综合法的推理过程是合情推理还是演绎推理? 提示 综合法的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因为综合法的每一步推 理都是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得到的每一个结论都是正确的, 不同于合情推理中的“猜想”.
课前探究学习
课堂讲练互动
名师点睛 1.综合法是中学数学证明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从已知到未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