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考试内容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A. 逻辑思维逐渐成熟B.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C. 抽象思维能力显著提高D. 创造性思维开始形成2.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作业量B. 经常进行考试C. 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D. 只讲授课本知识3.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互为补充C. 完全相同D. 互不影响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学习成绩B.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C. 增强身体素质D.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5.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教育的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 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D.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A. 只讲授公式和算法B.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C. 强调记忆和背诵D. 依赖于家长的辅导7.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理解的重点应放在:A. 词汇的记忆B. 语法的掌握C. 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D. 写作技巧的训练8.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A. 指导学生背诵科学知识B.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C. 限制学生的想象力D. 只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9. 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A. 增强学生的竞技能力B.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C. 培养学生的专业体育技能D. 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10. 在小学教育中,评价学生的标准应该是:A. 单一的考试成绩B. 学生的行为表现C. 学生的综合素质D. 家长的意见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__。

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能力。

3. 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

4.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方面。

小学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师教育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答案:B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文献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教育学中,教育目的的分类有哪些?A.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B. 知识本位与能力本位C. 短期目的与长期目的D. 过程目的与结果目的答案:A4. 教育学中,教学方法的分类有哪些?A.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B. 个别教学法、小组教学法C. 传统教学法、现代教学法D. 所有以上答案:D5. 教育学认为,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A. 专业知识B. 教学技能C. 良好的道德品质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6. 教育学中的“四有”好老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7. 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独立个体。

答案:主体性、发展性、社会性8. 教育学中,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公正性、发展性9. 教育学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体验10. 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教育学中“全面发展”的内涵。

答案:全面发展是指教育应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均衡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2. 简述教育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及其实施方法。

答案: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教育学的基本任务?A. 教师培训B. 学生评估C. 教学研究D. 教育管理答案:C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学生行为C. 教育现象D. 学校管理答案:C3. 教育学包括哪些基本理论?A. 思维理论、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D. 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答案:B4. 教育学中的教学设计指的是什么?A. 制定课程内容B. 设计教学活动C. 确定教学目标D. 分析学生需求答案:B5. 教育学中的评估方法有哪些?A.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B. 作业评估、项目评估C. 口头测试、书面测试D. 批判性思维评估、创造性评估答案:B二、判断题1.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B. 错误答案:A2.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学生个体的差异对教学没有影响。

A. 正确B. 错误答案:B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学校。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仅起到传递知识的作用。

A. 正确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答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学活动、学生、教师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2. 请简要解释教育学中的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的区别。

答案:教学设计指的是针对特定课程或教学活动制定教学方案和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而课程设计则是指制定整个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

四、论述题请就现代教育理论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进行论述。

答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个体差异教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观念和方法,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带来了冲击。

传统教育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以个体差异为基础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小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小学教育规律、特点及其实施的科学。

它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掌握小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供参考: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 传递知识B. 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 促进个人发展D. 社会服务2. 小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道德品质C. 促进身心健康D. 培养学习兴趣3.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A. 以学生为本B. 因材施教C. 循序渐进D. 重结果轻过程4. 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前D. 青春期5.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A.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B. 教育机会的公平竞争C. 教育评价的公正性D. 以上都是二、判断题1. 教育评价应该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唯一标准。

()2. 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完全按照教材进行教学。

()4.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5.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简答题1. 简述小学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2. 描述教师在小学教育中应承担的角色。

3. 阐述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题某小学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发现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兴趣不高。

学校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五、论述题请论述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实践的掌握程度。

考试时,请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结合所学知识,认真作答。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

《小学教育学》考试大纲一、评价目标:考核学生对小学教育学基本理论掌握情况;考核学生能运用小学教育学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实践的情况二、评价内容:(一) 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1)教育概念及要素(2)教育的发展历程2. 教育学(1)教育学的概念(2)教育学的发展二)教育功能与目的1.教育功能(1)教育的个体功能(2)教育的社会功能2. 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2)当前我国的教育目的表述及基本精神(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4)我国教育方针(5)素质教育内涵(6)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三)教育制度与义务教育1.教育制度基本内容(1)学校教育制度类型(2)教育管理制度(3)学校内部管理制度2. 我国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2)新的《义务教育法》(四)教师与学生1.教师(1)教师基本素质(2)新课程教师的职业角色的变化(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 学生(1)学生的本质特点(2)学生的地位(教育过程中)(3)《新未成年人保护法》3. 师生关系(1)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2)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五)课程1.课程概述(1)三种课程观(2)课程概念(3)小学课程类型(4)课程的基本结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三维目标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4)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5)发展性课程评价基本理念(六)教学(上)1.教学概述(1)教学及其意义(2)教学的目的和任务(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四要素2. 教学过程及其规律(1)教学过程的本质及基本规律(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3. 教学的原则和方法(1)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应用(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应用(七)教学(下)1.教学组织形式(1)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和发展(2)小学小组合作学习基本要素2. 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基本环节)(1)备课基本理念(2)教案(3)评课(4)说课(八)小学德育1. 我国小学的德育目标2.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3.小学德育常用原则4. 小学德育常用方法三、评价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6套)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6套)

2012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40 分)1.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是()。

A .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B .促进新旧知识联系C.促进新知识长期保存D .促进短时记忆2.负有中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的主体不包括()。

A.教师B .学校C.国家D .企业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愤”与“悱”的意思()。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

俳:口欲言而未能其貌B .愤:愤怒。

悱:想说而说不出来C.愤: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

俳:感觉心情不舒畅D .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

悱:感觉心情不舒畅4.疏导原则就是()原则。

A .导向性B .因材施教C.循循善诱D .有的放矢5.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 .建立班集体B .评定学生操行C.抓好学生学习D .组织学生活动6.属于非测验的评价手段的是()。

A.观察B .判断C.反思D .分析7.属于自编测验的类型的是()。

A .工作日记8.客观题C.等级评价量表D .行为检查单8.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 .道德情感异常B .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 .道德认识缺乏9.()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A .教学方法B .教学原则C.教学任务D .教学目的10.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的论著是()。

A.《理想国》B.《学记》C.《政治学》D .《大学》11.“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

” 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D )。

A .先导性B .感染性C.权威性D .针对性12.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 .殷周时代B.秦代C.唐代D .明代13.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 .幼儿期B .少年期C.童年期D .青春期14.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C )。

A .形象性与兴趣性B .娱乐性与生活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D .知识性与个性15.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A .引导性B .间接性C.简洁性D .交往性16.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B )。

小学教资考试内容

小学教资考试内容

小学教资考试内容小学教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规律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育心理学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科基础知识: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语文方面要求掌握汉字、词语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理解与运用;熟悉语文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数学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数学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英语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子结构,能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的交流;了解英语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科学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和实验方法,能了解和解释自然现象;了解科学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科学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社会方面要求了解国家、地理、历史和公民教育的基本知识,能正确理解和表达社会与国家的基本概念;了解社会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社会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音乐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音乐概念、乐理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教学原则;了解音乐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音乐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美术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美术概念、绘画技巧和造型能力;了解美术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美术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体育方面要求掌握基本的体育概念、体育技巧和体育教学原则;了解体育教材、课程标准等教学参考资料;了解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育教学技能:要求了解小学教育教学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合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术能力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培养专业技能D. 培养艺术才能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教育的特点?A. 基础性B. 普及性C. 专业性D. 强制性答案:C3. 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哪项?A. 阅读和写作B. 驾驶和游泳C. 编程和设计D. 烹饪和园艺答案:A4.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生的管理者C. 学生的监护人D. 所有选项答案:D5. 小学教育中,哪种教学方法最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A. 讲授法B. 讨论法C. 合作学习D. 个别指导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学生的______发展。

答案:全面2. 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情感;认知3. 小学教育的评估方式应该以______为主,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答案:过程性评价4.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______和______。

答案:探究学习;合作学习5. 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______意识和______能力。

答案:社会责任感;创新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教育在学生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小学教育在学生个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的学术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交技能、情感管理能力、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此外,小学教育还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描述一下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如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答案: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这包括但不限于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化学习等。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品德C. 培养兴趣D. 全面发展答案:D2. 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A. 竞争意识B. 合作精神C. 自主学习能力D. 应试技巧答案:C3. 在小学教育中,以下哪项活动不属于课堂教学活动?()A. 课堂讨论B. 课外阅读C. 课堂实验D. 课堂练习答案:B4.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严厉批评B. 忽略不计C. 耐心指导D. 惩罚5. 小学教育中,下列哪项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A. 课堂教学B. 社会实践C. 家庭作业D. 校园文化答案:C6.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增加作业量B. 减少作业量C. 创设情境D. 增加考试次数答案:C7. 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统一要求B. 忽视差异C. 因材施教D. 强化竞争答案:C8.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A. 只考虑教学内容B. 只考虑学生兴趣C.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D. 完全依赖教材答案:C9.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创新思维?()B. 鼓励C. 忽视D. 惩罚答案:B10. 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如何组织课堂纪律?()A. 严格惩罚B. 放任自流C. 引导自律D. 强制服从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答案:综合素质、创新能力2.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3. 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种途径进行德育教育。

答案: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4. 小学教育中,教师应采取_________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小学教育学试题期末试卷

小学教育学试题期末试卷

小学教育学期末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60分。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2.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部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

A.初等教育B.义务教育C.平民教育D.普及教育4.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 )。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B.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C.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D.美国教育家杜威5.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

A.殷周时期B.秦代C.唐代D.明代6.教育教育要求的“一刀切”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互补性D.顺序性7.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这是一种( )。

A.外铄轮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反映论的观点8.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互补性9.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A.物质前提B.主导因素C.决定因素D.无关因素10.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社会条件B.成熟机制C.主观努力D.环境因素11.学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力指的是学生的( )。

A.人格尊严权B.隐私权C.荣誉权D.名誉权1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

A.合理化B.多样化C.示范化D.个别化13.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

A.课程目标B.教学大纲C.课程计划D.教科书14.课业及进程是指( )。

A.教程B.课程C.课表D.学期15.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 )。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小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小学教育现象、揭示小学教育规律的学科。

对于即将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小学教育学的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题1、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A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B 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C 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D 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的客观条件有()A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 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C 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D 社会历史发展进程E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3、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A 复杂性B 创造性C 长期性D 示范性4、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 开设哪些科目B 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 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 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 感知教材B 理解教材C 巩固知识D 运用知识二、填空题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_____、传递_____和培养_____的基本途径。

2、小学生的思维以_____思维为主,逐渐向_____思维过渡。

3、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

4、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___、_____。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_____。

三、简答题1、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2、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4、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5、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2、论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下面是一位小学教师的教学日记:“今天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可是,等了很久,只有几个同学举手。

我感到很困惑,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都不愿意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呢?是我的问题太难了,还是我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我该如何改进呢?”请结合小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1. 请简要说明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2. 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请列举并简要说明。

小学教育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学生成绩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

学生成绩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综合素质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教学评价主要考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3.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请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为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理论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专业培训和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相关知识。

4. 小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请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比赛和创新大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帮助他们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5. 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请提出具体方法和建议。

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来进行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测验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学考试复习重点(二)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识记:一、几种不同的课程观:(1)课程是知识:是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

这种观点目前仍然是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

强调学习者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是经验:认为课程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

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及主动性、积极性、选择性、感情、兴趣、态度等。

(3)课程是活动: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注意学习者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二、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地。

从目前而言,“课程是经验”的观念更加符合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

领会与应用:一、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两种主张都有积极和消极因素。

既不能把学科课程当作唯一的课程类型,也不能把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主体,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

因此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课程究竟是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教育史上曾分为两派,一派是形式教育派,强调课程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一派是实质教育派,强调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

两种主张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这是当代课程研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近代课程是分科的。

分科课程发展和相对成熟后表现出来的弊端是:分科过细,过繁所导致的学科之间相互隔膜,相互封闭的状况,以及由此而来的学科之间的重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分科绝对化比国外更加严重。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综合化作为一个主要任务有着深远意义,加强综合化是小学课程今后长期的努力目标。

4、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关系: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重视人,崇尚个性,后者则强调科学本身的价值和力量。

我国既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提倡尊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第二节课程的基本范畴识记:一、课程的目标:1、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阶段课程目标——学年学科目标;2、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二、课程的内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三、课程的基本结构:(一)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

(二)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三)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四、课程基本结构的不同存在方式1、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

以中国、苏联、日本、法国等最为典型。

2、以多样化为点的存在方式。

最为典型的是美国。

五、课程的类型: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有:(1)学科课程;(2)活动课程;(3)综合课程。

六、课程结构的改革: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不同课程的具体结构赖以建立的依据。

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性探索实践为主,人们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教科书的课程微观结构就无法满足需要了,那么,以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采用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

其结构至少包括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三个部分。

第八章教学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识记:一、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在小学教育中,教学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全部工作的中心,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教学活动实现的。

领会:一、教学的任务:(1)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2)培养各种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节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识记:一、教学模式: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二、教学模式的种类:1、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等,结构为: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感知、理解)——巩固知识——检查。

2、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代表人物有杜威、福禄培尔。

结构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3、折衷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1)发现学习模式,代表人物布鲁纳,结构为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假设,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几次)——作出结论。

(2)范例教学模式:代表人物为瓦.根舍因,结构为解释作为范例的个别事物——解释范例的类或属——掌握规律范畴——获得对自我或人类的理解识记与领会:1、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的本质或规律: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服从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

但是,教学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具有以下特殊性:(1)教学认识是学生的认识:(2)教学认识是间接的认识;(3)教学认识是有领导的认识;(4)教学认识是教育性的认识。

第三节教学原则识记: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应用: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一、直观性原则:(一)含义: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直观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二)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恰当选用直观手段。

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般来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为直观而直观,只会导致教学效率降低。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直观给予学生的时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二、启发性原则:(一)含义:启发式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要求: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一)含义: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二)贯彻的要求: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巩固性原则(一)含义:是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二)贯彻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性。

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一)含义: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二)贯彻要求: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把握教学难度。

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一)含义: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

(二)贯彻要求:1、坚持正确的方向。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3、实事求是。

4、讲究教学艺术。

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含义: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二)贯彻要求: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3、联系实际应从多方面入手;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八、因材施教的原则(一)含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二)贯彻要求:1、充分了解学生;2、尊重学生的差异;3、面向每一个学生。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识记:一、班级授课制: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制成固定的班级,由固定的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按照固定的课程表,一节课一节课地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封建社会主要是个别教学。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可用“班、课、时”来概括。

三、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凯洛夫将课分为两大类别:单一课和综合课。

理解与应用:一、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一)优点:1、班级授课制使教学获得了较高的效率,使教育普及成为可能;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3、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二)局限: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2、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地多样化,形式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

4、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地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缺乏分工与合作,因此学生地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成为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对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目的是试图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同时能够克服它的局限性。

(一)分层教学(分组教学)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生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小班教学学生人数通常在15——25人之间。

三、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