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上海中考数学统计与概率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统计与概率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统计与概率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解析—统计与概率复习目标1.能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或者提供的资料,运用统计的思想收集、整理和处理一些数据,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在中考中多以图表阅读题的形式出现;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频数、频率等概念,并能进行有效的解答或计算;3.能够对扇形统计图、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等几种统计图表进行具体运用,并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统计图表进行取舍;4.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能够准确区分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考点梳理一、数据的收集及整理1.一般步骤: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有下列六步: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2.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普查与抽样调查.要点诠释:(1)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方式来收集数据的.(2)一般地,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较大;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或调查具有破坏性时,不允许普查,这时我们往往会用抽样调查来体现估计总体的思想.(3)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们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的随机抽样.3.数据的统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三种最常用的统计图.【特别提醒】这三种统计图各具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变化规律;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例1. 连云港市实行中考改革,需要根据该市中学生体能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中考体育标准.为此,抽取了50名初中毕业的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测试.测试的情况绘制成表格如下:次数 6 12 15 18 20 25 27 30 32 35 36 人数 1 1 7 18 10 5 2 2 1 1 2⑴求这次抽样测试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⑵根据这一样本数据的特点,你认为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多少次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⑶根据⑵中你认为合格的标准,试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答案】⑴该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为18,中位数为18;⑵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应定为18次较为合适,因为众数及中位数均为18,且50人中达到18次的人数有41人,确定18次能保证大多数人达标;⑶根据⑵的标准,估计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率为82%.二、数据的分析1.基本概念:总体: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频数: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频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称为频率;平均数:在一组数据中,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就得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正中间位置的数(或正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极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称为极差;方差:我们可以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得到的结果表示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这个结果通常称为方差.计算方差的公式:设一组数据是,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上海市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 专题20 统计与概率之填空题(35道题)(解析版)

上海市2019年中考数学真题与模拟题分类 专题20 统计与概率之填空题(35道题)(解析版)

专题20 统计与概率之填空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35小题)1.(2019•上海)一枚材质均匀的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1,2,3,4,5,6,投这个骰子,掷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答案】解:∵在这6种情况中,掷的点数大于4的有2种结果,∴掷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概率公式,熟记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的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019•上海)小明为了解所在小区居民各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情况,他随机调查了该小区50户家庭某一天各类生活垃圾的投放量,统计得出这50户家庭各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总量是100千克,并画出各类生活垃圾投放量分布情况的扇形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估计该小区300户居民这一天投放的可回收垃圾共约90千克.【答案】解:估计该小区300户居民这一天投放的可回收垃圾共约100×15%=90(千克),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也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3.(2017•上海)不透明的布袋里有2个黄球、3个红球、5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那么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球恰好为红球的概率是.【答案】解:∵在不透明的袋中装有2个黄球、3个红球、5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从这不透明的袋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所摸到的球恰好为红球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解题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4.(2019•青浦区二模)A班学生参加“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已知竞赛得分都是整数,竞赛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那么成绩高于60分的学生占A班参赛人数的百分率为77.5%.【答案】解:77.5%,故答案为:77.5%.【点睛】本题考查频数(率)直方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5.(2019•浦东新区二模)某校有560名学生,为了解这些学生每天做作业所用的时间,调查人员在这所学校的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把结果制成如图的统计图,根据这个统计图可以估计这个学校全体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人数约为160名.【答案】解:根据题意结合统计图知:估计这个学校全体学生每天做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人数约为560160人,故答案为:16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6.(2019•静安区二模)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1000米跑步的水平情况,从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进行测试,并把测试成绩分为D、C、B、A四个等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那么扇形统计图中表示C 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72度.【答案】解:扇形统计图中表示C等次的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60°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2019•虹口区二模)为了了解初三毕业班学生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情况,某校抽取了一部分初三毕业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的测试,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共分成4组,频率分布表(不完整)如下表所示.如果次数在110次(含110次)以上为达标,那么估计该校初三毕业生一分钟跳绳次数的达标率约为92%.【答案】解:∵样本容量为:3÷0.06=50,∴该校初三毕业生一分钟跳绳次数的达标率约为100%=92%,故答案为:9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频数分布表的知识,准确读表、从中获取准确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运用.8.(2019•徐汇区二模)某校九年级学生共300人,为了解这个年级学生的体能,从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进行1分钟的跳绳测试,结果统计的频率分布如图所示,其中从左至右前四个小长方形的高依次为0.004、0.008、0.034、0.03,如果跳绳次数不少于135次为优秀,根据这次抽查的结果,估计全年级达到跳绳优秀的人数为72人.【答案】解:∵从左至右前四个小长方形的高依次为0.004、0.008、0.034、0.03,∴从左至右前四个小组的频率为:0.04,0.08,0.34,0.3;∴跳绳次数不少于135次的频率为1﹣0.04﹣0.08﹣0.34﹣0.3=0.24,∴全年级达到跳绳优秀的人数为300×0.24=72人,故答案为:72人.【点睛】本题考查了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读懂题目信息,求出第⑤、⑥组的频率是解题的关键.9.(2019•普陀区二模)张老师对本校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情况进行调查,图1和图2是收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统计图,已知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80名,其中每名学生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参加排球兴趣小组的人数占体育兴趣小组总人数的百分数是25%.【答案】解:由题意得,参加篮球兴趣小组的人数为:80×45%=36(人),∴参加排球兴趣小组的人数为:80﹣36﹣24=20(人),∴参加排球兴趣小组的人数占体育兴趣小组总人数的百分数为:20÷80×100%=25%,故答案为:2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10.(2019•崇明区二模)为了了解全区近3600名初三学生数学学习状况,随机抽取60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将他们的成绩整理后分组情况如下:(每组数据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根据上表信息,由此样本请你估计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大约是1620.【答案】解:由题意可得,样本中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为:600﹣12﹣18﹣180﹣600×0.16﹣600×0.04=270,36001620,故答案为:1620.【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11.(2019•金山区二模)100克鱼肉中蛋白质的含量如图表,每100克草鱼、鲤鱼、花鲢鱼鱼肉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6.8克,那么100克鲤鱼肉的蛋白质含量是17.2克.【答案】解:∵每100克草鱼、鲤鱼、花鲢鱼鱼肉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6.8克,∴设100克鲤鱼肉的蛋白质含量是x克,由题意可得:(17.9+15.3+x)=16.8,解得:x=17.2.故答案为:17.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由直方图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12.(2019•黄浦区二模)秋季新学期开学时,某中学对六年级新生掌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进行了知识测试,测试成绩全部合格,现学校随机选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整理并制作成了不完整的图表(如表所示),图表中c=9.【答案】解:,c=50﹣6﹣20﹣15=9,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求出所求问题的答案.13.(2019•杨浦区二模)某校为了解学生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情况,随机选取该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名学生只写一类最喜欢的球类运动.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那么,其中最喜欢足球的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4%.【答案】解:∵被调查学生的总数为10÷20%=50人,∴最喜欢篮球的有50×32%=16人,则最喜欢足球的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100%=24%,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14.(2019•宝山区二模)为了解全区5000名初中毕业生的体重情况,随机抽测了400名学生的体重,频率分布如图所示(每小组数据可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其中从左至右前四个小长方形的高依次为0.02、0.03、0.04、0.05,由此可估计全区初中毕业生的体重不小于60千克的学生人数约为1500人.【答案】解:∵从左至右前四个小长方形的高依次为0.02、0.03、0.04、0.05,∴从左至右前四组的频率依次为0.02×5=0.1、0.03×5=0.15、0.04×5=0.2、0.05×5=0.25,∴后两组的频率之和为:1﹣0.1﹣0.15﹣0.2﹣0.25=0.3,∴体重不小于60千克的学生人数约为:5000×0.3=1500人,故答案为:1500.【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知识,根据频率、频数及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15.(2019•杨浦区三模)某班10名学生校服尺寸与对应人数如图所示,那么这10名学生校服尺寸的中位数为170cm.【答案】解:∵某班10名学生校服尺寸分别是160cm、165cm、165cm、165cm、170cm、170cm、175cm、175cm、180cm、180cm,∴这10名学生校服尺寸的中位数为:(170+170)÷2=340÷2=170(cm)答:这10名学生校服尺寸的中位数为170cm.故答案为:17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的含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6.(2019•嘉定区二模)在一次有12人参加的测试中,得100分、95分、90分、85分、75分的人数分别是1、4、3、2、2,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5分.【答案】解:∵95分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5分;故答案为:95.【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17.(2019•松江区二模)某校初三(1)班40名同学的体育成绩如表所示,则这40名同学成绩的中位数是28分.【答案】解: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8分,28分,它们的平均数是28分,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分.故答案为:28分.【点睛】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能力.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18.(2019•长宁区二模)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随机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将所得数据整理并制成如表,那么这些测试数据的中位数是7小时.【答案】解:∵共有20名学生,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是第10和11个数的平均数,∴这些测试数据的中位数是7小时;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19.(2019•奉贤区二模)下表是某班所有学生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成绩的统计表,表格中的每个分数段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知道,该班这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的分数段是26∽30分.【答案】解:由表格中数据可得本班一共有:3+7+9+13+8=40(人),故中位数是第20个和第21个数据的平均数,则该班这次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的分数段是26∽30分.故答案为:26∽30分.【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正确把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0.(2019•闵行区二模)一射击运动员在一次射击练习中打出的成绩如表所示,那么这个射击运动员这次成绩的中位数是8.5.【答案】解:由表格中数据可得射击次数为20,中位数是第10个和第11个数据的平均数,故这个射击运动员这次成绩的中位数是:(8+9)=8.5.故答案为:8.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中位数,正确把握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1.(2019•青浦区二模)将分别写有“创建”、“智慧”、“校园”的三张大小、质地相同的卡片随机排列,那么恰好排列成“创建智慧校园”的概率是.【答案】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共有6种等可能排列的方式,其中恰好排列成“创建智慧校园”的只有1种,∴恰好排列成“创建智慧校园”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实验还是不放回实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2.(2019•浦东新区二模)从1、2、3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组成两位数,在组成的所有两位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这个数恰好是偶数的概率是.【答案】解:共有6种情况,是偶数的有2种情况,所以组成的两位数是偶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树状图法求概率,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注意本题是不放回实验.23.(2019•静安区二模)从0,1,2,3这四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取得的3个数中不含2的概率是.【答案】解:从0,1,2,3这四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有0、1、2;0、1、3;0、2、3;1、2、3四种等可能的结果数,所以取得的3个数中不含2的概率.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或事件B的概率.24.(2019•虹口区二模)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4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摇匀后随机摸出一个球,如果摸到白球的概率为0.4,那么红球有6个.【答案】解:设红球有x个,根据题意得:0.4,解得:x=6,答:红球有6个;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5.(2019•嘉定区二模)不透明的袋中装有8个小球,这些小球除了有红白两种颜色外其它都一样,其中2个小球为红色,6个小球为白色,随机地从袋中摸取一个小球是红球的概率为.【答案】解:∵袋子中共有8个小球,其中红色小球有2个,∴随机地从袋中摸取一个小球是红球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公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26.(2019•松江区二模)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4个黑色棋子和若干个白色棋子,每个棋子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从中随机摸出一个棋子,摸到黑色棋子的概率是,那么白色棋子的个数是8.【答案】解:设白色棋子的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解得x=8,即白色棋子的个数为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27.(2019•徐汇区二模)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5个黑色棋子和15个白色棋子,每个棋子除颜色外都相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摸到黑色棋子的概率是.【答案】解:任意摸出一个棋子,摸到黑色棋子的概率.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28.(2019•金山区二模)从方程x2=0,1,x2﹣2x+4=0中,任选一个方程,选出的这个方程无实数解的概率为.【答案】解:∵1,x2﹣2x+4=0无实数解,∴无实数解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关键是掌握算术平方根具有非负性,掌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方法.29.(2019•普陀区二模)如图,一个大正方形被平均分成9个小正方形,其中有2个小正方形已经被涂上阴影,在剩余的7个白色小正方形中任选一个涂上阴影,使图中涂上阴影的三个小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这个事件的概率是.【答案】解:如图所示:在剩余的7个白色小正方形中任选一个涂上阴影,使图中涂上阴影的三个小正方形组成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的有:1,2,3,4,5共5个,故这个事件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意义,正确把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0.(2019•闵行区二模)从一副52张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牌,那么抽到A的概率是.【答案】解:从一副52张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牌,那么抽到A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正确应用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31.(2019•黄浦区二模)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标有1到6的点数,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2的倍数的概率是.【答案】解: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2的倍数的有2、4,6,故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2的倍数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公式: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32.(2019•杨浦区二模)从﹣5,,,﹣1,0,2,π这七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恰好为负整数的概率为.【答案】解:在﹣5,,,﹣1,0,2,π这七个数中,为负整数的有﹣5,﹣1,共2个数,则恰好为负整数的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能准确找出负整数的个数,并熟悉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是关键.33.(2019•长宁区二模)掷一枚材质均匀的骰子,掷得的点数为素数的概率是.【答案】解: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掷得的点数可能是1、2、3、4、5、6中的任意一个数,共有六种可能,其中2、3、5是素数,所以概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概率的求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34.(2019•杨浦区三模)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两人打出相同标识手势的概率是.【答案】解:画树状图得:∵共有9种等可能的结果,两人打出相同标识手势的有3种情况,∴两人打出相同标识手势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35.(2019•崇明区二模)从1、2、3、4、5、6、7、8这八个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那么抽得的数是素数的概率是.【答案】解:∵1,2,3,4,5,6,7,8这8个数有4个素数,∴2,3,5,7;故取到素数的概率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找到素数的个数为易错点.。

(word完整版)上海市中考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上海市中考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上海市中考初三数学知识点王港中学各位亲爱的初三同学看过来,初三知识点早知道,老师整理了五个大类,二十八个知识点,整个初三的知识点如下所示:一、相似三角形(7个考点)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考核要求:(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考点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考核要求: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考点3: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考核要求: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考点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考核要求: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考点5:三角形的重心考核要求: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考点6:向量的有关概念考点7: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核要求: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二、锐角三角比(2个考点)考点8: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30度、45度、60度角的三角比值.考点9: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考核要求:(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2)会用锐角互余、锐角三角比和勾股定理等解直角三角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尤其应当熟练运用特殊锐角的三角比的值解直角三角形.三、二次函数(4个考点)考点10: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有关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常值函数考核要求:(1)通过实例认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知道函数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等概念;(2)知道常值函数;(3)知道函数的表示方法,知道符号的意义.考点11: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考核要求:(1)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2)在求函数解析式中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注意求函数解析式的步骤:一设、二代、三列、四还原.考点12:画二次函数的图像考核要求:(1)知道函数图像的意义,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2)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会画二次函数的大致图像.考点13: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基本性质考核要求:(1)借助图像的直观、认识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建立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直线之间的联系;(2)会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说出二次函数的有关性质. 注意:(1)解题时要数形结合;(2)二次函数的平移要化成顶点式.四、圆的相关概念(6个考点)考点14: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考核要求:清楚地认识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概念,并会用这些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考点15: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考核要求:认清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在理解有关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及其推论的基础上,运用定理进行初步的几何计算和几何证明.考点16: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圆这一板块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考点17: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相应的数量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从与之间的关系和交点的个数这两个侧面来反映.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常需要分类讨论求解.考点18: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考核要求:熟悉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半径、边心距、中心角、外角和),并能熟练地运用正多边形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在正多边形的计算中,常常利用正多边形的半径、边心距和边长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将正多边形的计算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计算问题.考点19:画正三、四、六边形.考核要求:能用基本作图工具,正确作出正三、四、六边形.五、数据整理和概率统计(9个考点)考点20: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考核要求:(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知道确定事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关系;(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考点2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考核要求:(1)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能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事件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2)知道概率的含义和表示符号,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和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范围;(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注意:(1)在给可能性的大小排序前可先用“一定发生”、“很有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一定不会发生”等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常数,而概率是不确定的,可是近似值,与试验的次数的多少有关,只有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才能更精确.考点22: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理解等可能试验的概念,会用等可能试验中事件概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2)会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区域面积之比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3)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机会与风险、规则公平性与决策合理性等简单概率问题.在求解概率问题中要注意:(1)计算前要先确定是否为可能事件;(2)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过程中要将所有等可能情况考虑完整.考点23:数据整理与统计图表本考点考核要求是:(1)知道数据整理分析的意义,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其区别;(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考点24:统计的含义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一般研究过程;(2)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考点25: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在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时要防止数据漏抄、重抄、错抄等错误现象,提高运算准确率.考点26: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考核要求:(1)知道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并能用于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注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值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求中位数之前必须先将数据排序.考点27: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考核要求:(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频率和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解题时要注意:频数、频率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差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试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频繁出现的相对数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考点28: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了解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意计算及其应用,并掌握其概念和计算方法;(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和数据的代表,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3)能将多个图表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图表提供的数据,会利用各种统计量来进行推理和分析,研究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中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解决.。

(简化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简化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简化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代数与函数
1. 一次函数及其应用
2. 幂函数及其应用
3. 绝对值函数及其应用
4. 平方根函数及其应用
5. 指数函数及其应用
6. 对数函数及其应用
二、图形的认识与初步研究
1. 点、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
2. 角的认识与性质
3. 三角形的认识、性质与判定
4.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性质与判定
5. 直角三角形的认识、性质与判定
6. 圆的认识、性质与应用
三、数与量的关系
1. 数、量和单位的认识
2. 有理数的概念与运算
3. 整数、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与比较
4. 百分数的概念与计算
5. 换算问题的解决
四、数形关系的初步认识
1. 计数原则和排列、组合
2. 几何变化中的相似与全等
3. 二次根式的概念与运算
4. 平面的认识与证明
5. 空间的认识与证明
五、统计与概率
1. 数据的调查与统计
2. 数据的整理与图表
3. 暂未涉及概率相关知识
六、应用题
1. 高斯消元法
2. 无穷等差数列和无穷等比数列的和
以上是 (简化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的梳理,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数学。

详细的知识点、公式推导和例题解析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和辅导资料。

2022年上海中考数学真题(word解析版)

2022年上海中考数学真题(word解析版)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正多边形中心角与旋转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中心角的度数并与旋转度数建立关系.
二.填空题
7.计算:3a-2a=__________.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法则计算:3a-2a=(3-2)a=a
8.已知f(x)=3x,则f(1)=_____.
【答案】3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理解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时的内在规律,掌握“新数据与原数据之间在这四个统计量上的内在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命题一定有逆命题B. 所有的定理一定有逆定理
C. 真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真命题D. 假命题的逆命题一定是假命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性质求】解:∵反比例函数y= (k≠0),且在各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xy<0,
A、∵2×3>0,∴点(2,3)不可能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2×3<0,∴点(2,3)可能在这个函数图象上,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假命题的逆命题定不一定是假命题,如: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的逆命题是:对顶角相等,它是真命题,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掌握好命题的真假及互逆命题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把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它的逆命题,所有的命题都有逆命题;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假命题.
2022年上海中考数学真题
一.选择题
1.8的相反数是()
A. B.8C. D.
【答案】A
【解析】

2002年-2012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统计与概率

2002年-2012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统计与概率

2002年-2012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专题6:统计与概率一、选择题1.(上海市2005年3分)六个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的个数分别为2、3、3、5、10、13,这六个数的中位数为【】A、3B、4C、5D、6【答案】B。

【考点】中位数。

【分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由此将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42。

故选B。

2.(上海市2008年Ⅱ组4分)从一副未曾启封的扑克牌中取出1张红桃,2张黑桃的牌共3张,洗匀后,从这3张牌中任取1张牌恰好是黑桃的概率是【】A.12B.13C.23D.1【答案】C。

【考点】概率。

【分析】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因此从这3张牌中任取1张牌恰好是黑桃的概率是23。

故选C。

3.(上海市2010年4分)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22°C,26°CB. 22°C,20°CC. 21°C,26°CD. 21°C,20°C 【答案】D。

【考点】中位数,众数。

【分析】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20、20、21、23、26,∴中位数为:21。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0,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0。

故选D。

4.(上海市2012年4分)数据5,7,5,8,6,13,5的中位数是()A. 5 B. 6 C. 7 D.8【答案】B.【考点】中位数。

【分析】解:将数据5,7,5,8,6,13,5按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为:5,5,5,6,7,8,13,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6.故中位数为6.故选B.二、填空题1. (上海市2002年2分)某出租车公司在“五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5万元,由此推断5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5×31=155(万元)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 .【答案】不合理。

最新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资料

最新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资料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一、试卷的总体情况无论是上海市的数学中考,还是外地的中考数学,都是严格按照中考数学考试纲要制定的。

大体上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考查。

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多,很能体现出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来完成,这一点,上海市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其别。

二、试卷的内容与结构1、代数和几何的比例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以及探索、开放性试题等)。

外地试卷的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占48.7%;空间与几何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9.3%。

上海市《考纲》要求:数与代数的内容约占50%,空间与图形的约占35%,通过对近几年上海市各个区的中考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卷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

2、各章节分值情况1、上海市中考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这与外地的考点有比较大的区别,外地二次函数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且难度很大,属于综合类的大题。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这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

三、考点分析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外地没有出现过,这些内容是上海市自己独立命题的。

(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外地中考没有这一考点。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4)列方程解应用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①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②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③“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

2024中考备考热点03 统计与概率(6大题型+满分技巧+限时分层检测)(原卷版)

2024中考备考热点03 统计与概率(6大题型+满分技巧+限时分层检测)(原卷版)

热点03 统计与概率中考数学中《统计与概率》部分主要考向分为三类: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每年1~2道,8~12分)二、数据分析(每年1~2道,3~6分)三、概率(每年1题,3~4分)统计与概率是中考数学中的必考考点,内容包含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数据分析、概率三个考点,对应知识点都比较好理解识记,整体难度不大。

但是这部分的分值在中考占比较大。

题型方面则是选择、填空题、解答题都有。

并且,由于其特有的计算类型,易错点也比较的统一,所以需要考生在审题和计算上要特别留心。

整体来说,这个考点的考题属于中考中的中档考题,但要做到越是容易拿分的考点越要细心。

考向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题型1 调查与样本等概念及其作用】满分技巧1、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调查总数很少的可以全面调查,如一个班的身高情况;调查总数多的选择抽样调查,如一个学校的作业完成情况;比较重要或影响比较大的事情必须全面调查,如疫情期间,某市感染人数、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等。

2、理解样本、样本总量、个体、总体间的关系在统计中,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1.(2023•浙江)在下面的调查中,最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B.了解某校803班学生的视力情况C.了解某省初中生每周上网时长情况D.了解京杭大运河中鱼的种类2.(2023•聊城)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某校为了摸清该校1500名师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150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1500名师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掌握情况B.150C.从中抽取的150名师生的国家安全知识掌握情况D.从中抽取的150名师生3.(2023•金昌)据统计,数学家群体是一个长寿群体,某研究小组随机抽取了收录约2200位数学家的《数学家传略辞典》中部分90岁及以上的长寿数学家的年龄为样本,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统计图表(部分数据)如下,下列结论错误的是()年龄范围(岁)人数(人)90﹣912592﹣93■94﹣95■96﹣971198﹣9910100﹣101mA.该小组共统计了100名数学家的年龄B.统计表中m的值为5C.长寿数学家年龄在92﹣93岁的人数最多D.《数学家传略辞典》中收录的数学家年龄在96﹣97岁的人数估计有110人【题型2 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折线图】满分技巧1、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折线图可以更直观、更方便的表示出各数据的多少和变化2、各组数量之和=样本容量;各组频率之和=1;数据总数×相应的频率=相应的频数;1.(2023•北京)某厂生产了1000只灯泡.为了解这10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随机抽取了50只灯泡进行检测,获得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单位:小时),数据整理如下:使用寿命x<10001000≤x<16001600≤x<22002200≤x<2800x≥2800灯泡只数51012176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这1000只灯泡中使用寿命不小于2200小时的灯泡的数量为只.2.(2023•温州)某校学生“亚运知识”竞赛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在80分及以上的学生有人.3.(2023•赤峰)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某校对全校1500名学生进行了“航空航天知识”了解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D:不了解).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调查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信息,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样本容量是200B.样本中C等级所占百分比是10%C.D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D.估计全校学生A等级大约有900人【题型3 三大统计图的应用】如图是各时间段的小车与公车的车流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的车流量比公车的车流量稳定B.小车的车流量的平均数较大C.小车与公车车流量在同一时间段达到最小值D.小车与公车车流量的变化趋势相同2.(2023•大连)2023年5月18日,《大连日报》公布《下一站,去博物馆!》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3666份有效问卷,其中将“您去博物馆最喜欢看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数据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最喜欢看“文物展品”的人数最多B.最喜欢看“文创产品”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4.3%C.最喜欢看“布展设计”的人数超过500人D.统计图中“特效体验及其他”对应的圆心角是23.76°3.(2023•鞍山)在第六十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某校为弘扬雷锋精神,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了手抄报评比活动.评比结果共分为四项:A.非凡创意;B.魅力色彩;C,最美设计:D.无限潜力.参赛的每名学生都恰好获得其中一个奖项,活动结束后,学校数学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获奖情况,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名学生.(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本次评比活动中,全校有800名学生参加,根据调查结果,请你估计在评比中获得“A.非凡创意”奖的学生人数.考向二:数据分析【题型4 四大统计量及其选择】满分技巧四大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其中:平均数反应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中位数反应一组数学的中等水平;众数反应数据的集中水平;方差反应一组数据的波动性,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性越大。

2023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22题

2023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22题

2023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22题
2023年上海中考数学试卷22题是一道关于概率的题目。

本题考察学生对概率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下面将详细解答该题。

题目描述:某班级有30个学生,其中15个是女生,15个是男生。

班级中有5个学生喜欢阅读科幻小说,其中3个是男生。

如果从班级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那么这个学生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概率是多少?
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班级中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学生人数。

根据题目描述,班级中有15个女生,其中5个学生喜欢阅读科幻小说。

所以,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学生人数是5个。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从班级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的概率。

班级总共有30个学生,因此,从班级中随机选取一名学生的概率是1/30。

最后,我们需要计算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学生被选中的概率。

根据概率的定义,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学生被选中的概率等于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学生人数除以总体样本空间的大小。

所以,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学生被选中的概率是5/30。

综上所述,这个学生既是女生又喜欢阅读科幻小说的概率是5/30,即1/6。

(完整word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完整word版)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数与运算一、数的整除1.内容要目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二、实数1.内容要目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

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

2.基本要求(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

3.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第二单元 方程与代数一、整式与分式 1.内容要目 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幂,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基本要求(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

2019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

每题4分,满分24【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4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3x+2x=5x2B.3x﹣2x=x C.3x•2x=6x D.3x÷2x2.(4分)如果m>n,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m+2>n+2 B.m﹣2>n﹣2 C.2m>2n D.﹣2m>﹣2n3.(4分)下列函数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增大的是()A.y B.y C.y D.y4.(4分)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五次引体向上的测试成绩(个数)成绩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成绩比乙稳定B.甲的最好成绩比乙高C.甲的成绩的平均数比乙大D.甲的成绩的中位数比乙大5.(4分)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矩形的对角线相等B.矩形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C.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D.矩形对角线交点到四条边的距离相等6.(4分)已知⊙A与⊙B外切,⊙C与⊙A、⊙B都内切,且AB=5,AC=6,BC=7,那么⊙C的半径长是()A.11 B.10 C.9 D.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纸的相应位置上】7.(4分)计算:(2a2)2=.8.(4分)已知f(x)=x2﹣1,那么f(﹣1)=.9.(4分)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那么它的边长是.10.(4分)如果关于x的方程x2﹣x+m=0没有实数根,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11.(4分)一枚材质均匀的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是1,2,3,4,5,6,投这个骰子,掷的点数大于4的概率是.12.(4分)《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题的条件是:“今有大器五一容三斛,大器一小器五容二斛.”大致意思是:有大小两种盛米的桶,5大桶加1小桶共盛3斛米,1大桶加5小桶共盛2斛米,依据该条件,1大桶加1小桶共盛斛米.(注:斛是古代一种容量单位)13.(4分)在登山过程中,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已知某登山大本营所在的位置的气温是2℃,登山队员从大本营出发登山,当海拔升高x千米时,所在位置的气温是y℃,那么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14.(4分)小明为了解所在小区居民各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情况,他随机调查了该小区50户家庭某一天各类生活垃圾的投放量,统计得出这50户家庭各类生活垃圾的投放总量是100千克,并画出各类生活垃圾投放量分布情况的扇形图(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估计该小区300户居民这一天投放的可回收垃圾共约千克.15.(4分)如图,已知直线11∥l2,含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在l1上,30°角的顶点A在l2上,如果边AB与l1的交点D是AB的中点,那么∠1=度.16.(4分)如图,在正边形ABCDEF中,设,,那么向量用向量、表示为.17.(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D的中点.将△ABE沿直线BE翻折,点A落在点F处,联结DF,那么∠EDF的正切值是.18.(4分)在△ABC和△A1B1C1中,已知∠C=∠C1=90°,AC=A1C1=3,BC=4,B1C1=2,点D、D1分别在边AB、A1B1上,且△ACD≌△C1A1D1,那么AD的长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19.(10分)计算:|1|820.(10分)解方程: 121.(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 x,且经过点A(2,3),与x轴交于点B.(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点C在y轴上,当AC=BC时,求点C的坐标.22.(10分)图1是某小型汽车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矩形ABCD表示该车的后备箱,在打开后备箱的过程中,箱盖ADE可以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角为60°时,箱盖ADE落在AD′E′的位置(如图2所示).已知AD=90厘米,DE=30厘米,EC=40厘米.(1)求点D′到BC的距离;(2)求E、E′两点的距离.23.(12分)已知:如图,AB、AC是⊙O的两条弦,且AB=AC,D是AO延长线上一点,联结BD并延长交⊙O于点E,联结CD并延长交⊙O于点F.(1)求证:BD=CD;(2)如果AB2=AO•AD,求证:四边形ABDC是菱形.24.(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其顶点为A.(1)写出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A的坐标,并说明它的变化情况;(2)我们把一条抛物线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叫做这条抛物线的“不动点”.①试求抛物线y=x2﹣2x的“不动点”的坐标;②平移抛物线y=x2﹣2x,使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B是该抛物线的“不动点",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且四边形OABC是梯形,求新抛物线的表达式.25.(14分)如图1,AD、BD分别是△ABC的内角∠BAC、∠ABC的平分线,过点A作AE⊥AD,交B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E═∠C;(2)如图2,如果AE=AB,且BD:DE=2:3,求cos∠ABC的值;(3)如果∠ABC是锐角,且△ABC与△ADE相似,求∠ABC的度数,并直接写出的值.2019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

上海中考数学考点分布

上海中考数学考点分布

上海中考数学考点分布各题型的考点分布大致如下(1) 选择题以基础性知识为主,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同时沿承这几年的规律,会有一道统计题放在代数部分里。

大家特别要注意基础概念里的某些细节。

考点集中在以下八个模块:●数与式的运算●函数和函数的相关感念●方程与不等式●初步统计●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似三角形●四边形●圆与正方形选择题24分,由4道代数题和2道几何题组成,前四个考点每年都考,总体难度很低,这部分细心最重要!(2) 填空题12道填空题涉及数与式、不等式、函数、概率、统计、平面向量、三角比、三角形以及四边形、圆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上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点集中在以下八个模块:●函数与函数的相关概念●数与式及其的运算●代数方程与不等式●统计与概率●平面向量●三角形●四边形●圆以上是近10年上海中考填空题最常考的知识点,去年的填空题里基本也都考到了,从第7~18题填空题考了8代数+4几何的形式。

(3) 解答题第19-23解答题的总体难度适中,主要以基础为主。

各道题的题型设置在前几年的中考卷也能找到出处。

19、实数计算题或不等式计算题20、分式方程题或分式计算题21、函数解答题或解直角三角解答题22、三角比应用题或函数应用题23、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几何证明题24、二次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25、相似三角形+解三角形/圆的综合题通过近三年的中考趋势,我们发现,新定义问题的频繁出现指引着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孩子在已有知识上的快速阅读理解力和嵌套已知模型和知识体系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压轴题,能够综合运用各知识点和模型,将几何版块的各知识点进行交融。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绝对值、相反数、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 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立方根2. 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概念- 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公式法、分组分解法3. 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代数式的化简- 代数式的求值4. 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与方程的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不等式及其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5.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方法:图像、表格、解析式- 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6.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 线性方程组的应用问题7.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二、几何1. 平面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角的概念及其分类:邻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2.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4. 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及其性质- 圆的对称性- 圆周角、圆心角、弦、弧的关系5. 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6. 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 - 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7. 相似与全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多边形与相似比8. 解析几何- 坐标系中点的位置表示-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统计调查- 频数与频率- 统计图表的绘制与解读: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率- 概率的计算- 简单事件的概率分布四、综合应用题- 结合实际情境,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题目要求,分析问题,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和方法- 逻辑清晰地表述解题过程和结果请注意,本文仅为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可能会有所变化。

最新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

最新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

最新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根据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的分析及分值分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整数与有理数的运算(6-8分):整数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数学的基础,考点涉及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等。

考生需要掌握运算规则和技巧,避免计算错误。

2.分数与小数的转化(6-8分):考点涉及分数到小数的转化和小数到分数的转化。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明确二者的转换方法。

3.特殊符号的应用(4-6分):特殊符号的应用是一种常见的考察方式,主要包括绝对值、约数、倍数、质因数分解等。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符号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4.几何图形的认识(6-8分):几何图形是中考数学的重要考点,包括对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的认识和性质的了解。

考生需要熟悉基本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判断和推理。

5.几何图形的计算(8-10分):几何图形的计算是数学中考的难点,主要包括计算周长、面积、体积等。

考生需要掌握计算方法和公式,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6.数据的整理和分析(8-10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是数学中常见的考点,包括制表、解读表格、统计图形等。

考生需要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结论。

7.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8-10分):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是中考数学的难点,考点涉及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不等式等。

考生需要掌握解方程和不等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8.统计与概率(6-8分):统计与概率是中考数学的重点考点,包括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频率和概率的计算等。

考生需要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上海市中考数学中,各个考点的分值分布大致如下:-一、二级考点(6-8分):整数与有理数的运算、分数与小数的转化、特殊符号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认识等。

-三、四级考点(8-10分):几何图形的计算、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程和不等式的应用等。

-五级考点(10-12分):统计与概率。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纲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纲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纲:全面复习,注重基础,提高解题能力一、考试说明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纲是衡量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中考数学考纲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在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中,将考查学生对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1. 数与代数(1)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表示法,能够进行数的运算。

(2)理解有理数、无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能够进行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

(3)掌握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性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理解代数式(包括整式、分式、根式)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5)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 空间与图形(1)理解图形的性质,掌握图形的表示方法。

(2)能够识别基本图形,理解图形的变换。

(3)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能够运用函数的概念,建立数学模型。

3. 统计与概率(1)了解统计的意义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的分析和预测。

(2)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备考建议1. 全面复习,注重基础中考数学考纲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初中数学各部分内容的复习,掌握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要加强对基础题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2. 培养解题能力解题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解题能力。

通过对各类题型的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同时,要注意总结解题经验,归纳解题规律,形成自己的解题风格。

3. 加强综合运用能力中考数学考纲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要加强综合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多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能力。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统计与概率》经典例题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统计与概率》经典例题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统计与概率》经典例题及测试题(含答案)【专题分析】统计与概率在中考中的常考点有数据的收集方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计算与选择,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和应用,统计图的应用及信息综合分析;事件的分类,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画树状图或列表求概率,对频率和概率的理解等.统计与概率在中考中一般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选择题、填空题较多,同时考查多个考点的综合性题目一般以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统计与概率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12%.【解题方法】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分类讨论法,整体代入法等.【知识结构】【典例精选】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电情况,随机对该社区10户居民进行了调查,下表是这10户居民2014年4月份用电量的调查结果.居民(户)132 4月用电量(千瓦时/户)40505560误的是( )A.中位数是55 B.众数是60C.方差是29 D.平均数是54【思路点拨】根据众数、中位数、方差、平均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答案:C规律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各个统计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直接选择或排除.若一组数据1,2,x,4的众数是1,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32 .【思路点拨】根据众数的定义求出x的值,再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析】根据众数的意义得到x=1,这组数据的平均数x=1+2+1+44=2,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是S2=14[(1-2)2+(2-2)2+(1-2)2+(4-2)2]=14×6=32.规律方法:为了准确而快速地记忆方差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下面12个字来理解性的记忆,即“先平均、再作差、平方后、再平均”,也就是说,先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将每一个数据都与平均数作差,然后将这些差进行平方,最后求这些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其结果就是这组数据的方差.作为宁波市政府民生实事之一的公共自行车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某部门对今年4月份中的7天进行了公共自行车日租车量的统计,结果如下:宁波市4月份某一周公共自行车日租车量统计图(1)求这7天日租车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2)用(1)中的平均数估计4月份(30天)共租车多少万车次;(3)市政府在公共自行车建设项目中共投入9 600万元,估计2014年共租车3 200万车次,每车次平均收入租车费0.1元,求2014年租车费收入占总投入的百分率(精确到0.1%).【思路点拨】(1)根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即可求出; (2)4月份天数与平均数的积;(3)租车的次数与每次的租车费的积为租车收入,由租车收入与投入的比即可求出百分率.【自主解答】解:(1)8,8,8.5.(2)30×8.5=255(万车次).(3)3 200×0.1÷9 600=1÷30≈3.3%.答:2014年租车费收入占总投入的3.3%.某中学要在全校学生中举办“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比赛,要求每班选一名代表参赛.九年级一班经过投票初选,小亮和小丽票数并列班级第一,现在他们都想代表本班参赛.经班长与他们协商决定,用他们学过的掷骰子游戏来确定谁去参赛(胜者参赛).规则如下:两人同时随机各掷一枚完全相同且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向上一面的点数都是奇数,则小亮胜;向上一面的点数都是偶数,则小丽胜;否则,视为平局.若为平局,继续上述游戏,直至分出胜负为止.如果小亮和小丽按上述规则各掷一次骰子,那么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小亮掷得向上一面的点数为奇数的概率是多少?(2)该游戏是否公平?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说明理由.(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个小圆点的小正方体)【思路点拨】(1)由题意得,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的等可能的情况共有6种,其中点数为奇数的情况有3种,所以P=36=12;(2)判断游戏是否公平,利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表示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求出两人胜出的概率,若概率相同,则游戏公平,否则游戏不公平.【自主解答】解:(1)所求概率P=36=12.(2)游戏公平.理由如下:由上表可知,共有3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小亮、小丽获胜各有9种结果,∴P(小亮胜)=936=14,P(小丽胜)=936=14.∴该游戏是公平的.规律方法:解决判断游戏是否公平的问题,首先应分别计算出两人获胜的概率,然后比较两个概率的大小,若相同则公平,若不相同则不公平.【能力评估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D )A.明天太阳从东方升起B.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360°C.通常温度降到0 ℃以下,纯净的水结冰D.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2.某校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举行了主题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演讲比赛,其中九年级的5位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单位:分)分别为8.6,9.5,9.7,8.7,9,则这5个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分分别是( C )A.9.7,9.1 B.9.5,9.1C.9,9.1 D.8.7,93.甲、乙两名同学某学期的四次数学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甲 87 95 85 93乙 80 80 90 90S甲=17,S乙=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是89分B .甲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90分C .乙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的众数是80分D .乙同学四次数学测试成绩较稳定答案: B4.一个袋子中装有6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这个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B ) A. 19 B. 13 C. 12 D. 235.如图,在一长方形内有对角线长分别为2和3的菱形、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和半径为1的圆,则一点随机落在这三个图形内的概率较大的是( B )A .落在菱形内B .落在圆内C .落在正六边形内D .一样大6.小李是9人队伍中的一员,他们随机排成一列队伍,从1开始按顺序报数,小李报到偶数的概率是( B )A. 23B. 49C. 12D. 197.为积极响应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 1 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 ,B ,C ,D 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样本容量是200B.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的有900人答案: B8.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丙、丁四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候选人甲乙丙丁测试成绩(百分制)面试86929083 笔试90838392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根据四人各自的平均成绩,公司将录取( B ) A.甲 B.乙 C.丙 D.丁9.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红球、黑球、白球共有若干个,除颜色外,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小新从布袋中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布袋中,摇匀后再随机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如此大量摸球实验后,小新发现其中摸出红球的频率稳定于20%,摸出黑球的频率稳定于50%,对此实验,他总结出下列结论:①若进行大量摸球实验,摸出白球的频率稳定于30%;②若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该球是黑球的概率最大;③若再摸球100次,必有20次摸出的是红球.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B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10.若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百位上的数字都大的三位数叫做中高数.如796就是一个“中高数”.若十位上的数字为7,则从3,4,5,6,8,9中任选两个数,与7组成“中高数”的概率是( C )A. 12B. 23C. 25D. 35二、填空题11.一组正整数2,3,4,x 从小到大排列,已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x 的值是5 .12.如图,一个圆形转盘被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域,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转盘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指针指向标有偶数所在区域的概率为P (偶数),指针指向标有奇数所在区域的概率为 P (奇数),指针落在线上时重转,则P (偶数)< P (奇数)(填“>”“<”或“=”).13.“服务社会,提升自我.”凉山州某学校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来自九年级的5名同学(三男两女)成立了“交通秩序维护”小分队,若从该小分队中任选两名同学进行交通秩序维护,则恰是一男一女的概率是 35. 三、解答题14.要从甲、乙两名同学中选出一名,代表班级参加射击比赛,如图是两人最近10次射击训练成绩的折线统计图.(1)已求得甲的平均成绩为8环,求乙的平均成绩;(2)观察图形,直接写出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S 甲,S 乙 哪个大;(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7环参赛更合适;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9环参赛更合适.解:(1)乙的平均成绩:(8+9+8+8+7+8+9+8+8+7)÷10=8(环).(2)根据图象可知,甲的波动小于乙的波动,则S甲<S乙.(3)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7环左右,本班应该选乙参赛更合适;如果其他班级参赛选手的射击成绩都在9环左右,本班应该选甲参赛更合适.15.在某电视台的一档选秀节目中,有三位评委,每位评委在选手完成才艺表演后,出示“通过”(用√表示)或“淘汰”(用×表示)的评定结果.节目组规定:每位选手至少获得两位评委的“通过”才能晋级.(1)请用树状图列举出选手A获得三位评委评定的各种可能的结果;(2)求选手A晋级的概率.解:(1)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选手A一共获得8种可能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可能性相等.(2)P(A晋级)=48=12.16.为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某校准备成立“经典诵读”、“传统礼仪”、“民族器乐”和“地方戏曲”等四个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报名情况如图(每人只能选择一个小组).(1)报名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共有30人,将条形图补充完整;(2)扇形图中m=25,n=108;(3)根据报名情况,学校决定从报名“经典诵读”小组的甲、乙、丙、丁四人中随机安排两人到“地方戏曲”小组,甲、乙恰好都被安排到“地方戏曲”小组的概率是多少?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说明.解:(1)∵由两种统计图可知,报名参加“地方戏曲”小组的有13人,占13%,∴报名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共有13÷13%=100(人),参加“民族乐器”小组的有100-32-25-13=30(人).(2)∵m%=25100×100%=25%.∴m=25.n=30100×360=108.(3)画树状图如下:∵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恰好选中甲、乙的有2种,∴P(选中甲、乙)=212=16.。

专题1.6统计与概率三大考点与真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1.6统计与概率三大考点与真题训练(解析版)

2023年中考数学考前30天迅速提分复习方案(上海地区专用)专题1.6统计与概率三大考点与真题训练考点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单选题1.(2023·上海·模拟预测)某校有4000名学生,随机抽取了400名学生进行体重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是该校4000名学生的体重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C.样本是抽取的400名学生D.样本容量是400名学生【答案】A【分析】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详解】解:A.总体是该校4000名学生的体重,说法正确,故A符合题意;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的体重,原来的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样本是抽取的400名学生的体重,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样本容量是400,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各自的概念.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2.(2022·上海徐汇·统考二模)在知识竞赛中,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0分,90分,80分,70分.将九年级二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九年级二班参赛选手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00和90B.100和80C.80和90D.80和80.【答案】B【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由统计图可知,A级的占比最多,即得分为100分的人数最多,∴二班参赛选手的成绩的众数为100;∵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处在最中间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处在最中间的成绩为80分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据分别为80分,80分,∴中位数即为8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中位数和众数,熟知二者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2020·上海虹口·统考二模)如图为某队员射击10次的成绩统计图,该队员射击成绩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A.8,7B.7,6.5C.7,7D.8,7.5【答案】D【分析】先根据折线图将这10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求解可得.【详解】解:由折线图知,这10个数据分别为3、4、6、7、7、8、8、8、9、10,+=7.5,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为8,中位数为782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4.(2021·上海·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二模)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分析,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A.300名学生B.300名学生的体重C.被抽取的50名学生D.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答案】D【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为了解某校九年级3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分析,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二、填空题5.(2021·上海青浦·统考二模)为了解某区2400名初中教师中接种新冠疫苗的教师人数,随机调查了其中200名教师,结果有150人接种了疫苗,那么估计该区接种新冠疫苗的初中教师人数约有_______人.【详解】解:估计该区接种新冠疫苗的初中教师人数约有2400×150=1800(人),200故答案为:1800.【点睛】本题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含义和掌握其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2021·上海金山·二模)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学生在体育测试中报名球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40名学生的报名情况,得到如下数据.根据此信息,估计该校480名初三学生报名足球的学生人数约为_____人.7.(2021·上海嘉估计某个鱼塘里的鱼的数量,养殖工人网住了50条鱼,在每条鱼的尾巴上做个记号后,又将鱼放回鱼塘.等鱼游散后再随机撒网,网住60条鱼,发现其中有2条鱼的尾巴上有记号.设该鱼塘里有x条鱼,依据题意,可以列出方程:_____.8.(2021·上海静安·统考二模)为了了解学生用于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的情况,某校在300名九年级学生中随机对40名学生每周阅读课外书籍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根据调查结果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每个小组可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由此可以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用的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约为________.【答案】120【分析】根据直方图分析出课外阅读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的频率,然后利用频率乘总人数即可求解.【详解】由图中可知,课外阅读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的频率为0.25+0.15=0.4,∴所有学生中,课外阅读时间在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300×0.4=120人,故答案为:120.【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意义是解题关键.9.(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为了解全区104000个小学生家庭是否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随机调查了4000个小学生家庭,结果发现有2800个小学生家庭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那么估计该区约有________个小学生家庭有校内课后服务需求.【答案】72800【分析】先求出样本中学生参加校内课后服务所占的百分比,再用样本估算总体.【详解】280010400072800´=(人).4000故答案为:72800.【点睛】考查了用校本估算总体,解题关键先计算出样本中所占的百分比,再用样本的数据去估算总体情况.10.(2021·上海松江·统考二模)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按成绩分成5组,第1、2、3、4组的频数分别为6、7、10、13,则第5组的频率为 _____.11.(2022·上海杨浦·统考二模)为了了解全区近4800名初三学生数学学习状况,从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样本,将他们的成绩整理后分组情况如下:(每组)数据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根据上表信息,由此样本请你估计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大约是_______.【答案】1920【分析】根据题意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先计算出80~90和90~100的学生人数,然后即可计算出70~80的学生人数,再计算出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80~90的学生有:500×0.18=90(人),90~100学生有:500×0.04=20(人),∴样本中70~80的学生有:500-12-18-160-90-20=200(人),=1920,∴估计全区此次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大约是4800×200500故答案为:1920.【点睛】本题考查频数分布表、用样本估计总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样本中70~80分的人数.12.(2021·上海·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二模)某校200名学生一次数学测试的分数均大于75且小于150,分数段的频数分布情况如下:70~90有15人,90~105有42人,105~12 0有58人,135~150有35人(其中每个分数段可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那么测试分数在120~135分数段的频率是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2023·上海·模拟预测)小聪、小明参加了100米跑的5期集训,每期集训结束时进行测试.根据他们集训时间、测试成绩绘制成如下两个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5期的集训共有多少天?(2)哪一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多少秒?(3)根据统计数据,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从集训时间和测试成绩这两方面,简要说说你的想法.【答案】(1)55天(2)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0.2秒(3)个人测试成绩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集训时间不是越长越好,集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劳累,导致成绩下降;集训的时间为10天或14天时,成绩最好等.(言之有理即可)【分析】(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这5期的集训各有多少天,求出它们的和即可;(2)由折线统计图可得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时间可由折线统计图计算;(3)根据图中的信心和题意,说明自己的观点即可,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详解】(1)∵4710142055++++=(天).∴这5期的集训共有55天.(2)由折线统计图可得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11.7211.520.2-=(秒),∴第3期小聪的成绩比他上一期的成绩进步最多,进步了0.2秒.(3)个人测试成绩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集训时间不是越长越好,集训时间过长,可能会造成劳累,导致成绩下降;集训的时间为10天或14天时,成绩最好等.(言之有理即可)【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算术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4.(2021·上海徐汇·统考二模)问题:某水果批发公司用每千克2元的价格购进1000箱橘子,每箱橘子重10千克.由于购进的橘子有损耗,所以真正可以出售的橘子不到100 00千克.如果该公司希望这批橘子销售能获得5000元利润,应该把销售价格定为多少元?思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估计这10000千克橘子中除去损耗后剩下多少橘子可以销售,因此需要估计损耗的橘子是多少千克.方案:为此,公司采用抽样调查来估计这批橘子的损耗情况.公司设计如下两种抽样方案:①从仓库中最方便处打开若干箱子逐个检查;②把这批橘子每箱从1~1000编号,用电脑随机选择若干号码,打开相应的箱子进行逐个检查.解决:(1)公司设计的两个抽样方案,从统计意义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哪个方案比较合适?并说明理由;(2)该公司用合理的方式抽取了20箱橘子进行逐个检查,并在表中记录了每个被抽到的箱子里橘子的损耗情况.:被抽到的箱子里橘子的损耗情况表根据如表信息,请你估计这批橘子的损耗率;(3)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帮该公司确定这批橘子的销售价格,尽可能达到该公司的盈利目标(精确到0.01元/千克).【答案】(1)从统计意义的角度考虑,方案②比较合适,因为此时每箱橘子都有被抽到的可能,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属于简单随机抽样,所以方案②比较合适;(2)8.36%;(3)2.73元/千克【分析】(1)根据抽样调查时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即可求解;(2)计算出抽取的20箱橘子的平均损耗率即可;(3)设该公司确定这批橘子的销售价格为x元/千克,根据利润=售价﹣进价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1)从统计意义的角度考虑,方案②比较合适,因为此时每箱橘子都有被抽到的可能,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属于简单随机抽样,所以方案②比较合适;(2)(8.57+8.15)÷(10×20)×100%=8.36%.即估计这批橘子的损耗率为8.36%;(3)10000×(1﹣8.36%)x﹣2×10000=5000,解得,x≈2.73.答:该公司可确定这批橘子的销售价格约为2.73元/千克,能够尽可能达到该公司的盈利目标.【点睛】本题是一道利用统计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重点考题,主要考查利用统计图表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从统计表中获取有用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5.(2022·上海青浦·统考二模)为了解某区3200名学生放学后在校体育运动的情况,调研组选择了有600名学生的W校,抽取4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具体如下表:图表1:感兴趣的运动项目(1)此次调查的总体是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2)若从9年级某学习加强班进行抽样调查,则这样的调查________(“合适”,“不合适”),原因是样本不是________样本;(3)根据图表1,估计该校对篮球感兴趣的学生的总人数为_____;(4)根据图表2,若从左至右依次是第一、二、三、四、五组,则中位数落在第___组.(5)若要从对篮球感兴趣的同学中选拔出一支篮球队来,现在有以下两名学生的投篮数据,记录的是每10次投篮命中的个数.甲同学:10、5、7、9、4;乙同学:7、8、7、6、7.若想要选择更稳定的同学,你会选择计算这两组数据的________,因为这个量可以代表数据的________.请计算出你所填写的统计量,并且根据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队员.【答案】(1)某区3200名学生放学后在校体育运动的情况,40(2)不合适;随机抽样(3)240(4)三(5)方差;离散程度;选择乙【分析】(1)根据总体及样本容量的相关概念可直接进行求解;(2)由题意可直接求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及频数直方图;熟练掌握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及频数直方图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二:数据分析一、单选题1.(2022·上海松江·校考三模)小丽连续7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分数是:93、85、88、89、90、87、90.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位数是88B.众数是90C.平均数是89D.方差是87【答案】B【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和求法,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85、87、88、89、90、9093,、则这组数的中位数为89,众数为90,平均数为18587888990909388.97´++++++»(),所以说法正确的是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以及方差,解题的关键是牢记概念及公式.2.(2022·上海普陀·统考二模)某公司有9个子公司,某年各子公司所创年利润的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信息,下列统计量中,较为适宜表示该年各子公司所创年利润的平均水平的是( )A.方差B.众数C.平均数D.中位数【答案】D【分析】先分别求出平均数和中位数,再进行分析即可得.3.(2022·上海杨浦·统考二模)在一次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如果小明等5位同学引体向上的次数分别为:6、8、9、8、9,那么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数是8.5B.中位数是9C.众数是8.5D.方差是1.24.(2022·上海黄浦·统考二模)下列各统计量中,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是()A.方差B.众数C.平均数D.频数【答案】A【分析】根据方差、众数、平均数、频数的意义即可求解.【详解】解:方差是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众数、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频数是表示数据出现的次数,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众数、平均数、频数的意义,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2021·上海青浦·统考二模)某校为了解学生在“慈善募捐”活动中的捐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如表所示.那么该样本中学生捐款金额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0元,50元B.35元,50元C.50元,50元D.20元,20元【答案】A【解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本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共50个,且最中间的两个数据是20和2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2020202+=;∵捐款50元的人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的知识点,充分利用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6.(2021·上海金山·二模)某人统计九年级一个班35人的身高时,算出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158厘米,但后来发现其中一位同学的身高记录错误,将160厘米写成了166厘米,经重新计算后,正确的中位数是a 厘米,那么中位数a 应( )A.大于158B.小于158C.等于158D.无法判断【答案】C【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出最中间的数还是158厘米,从而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原来的中位数158厘米,将160厘米写成166厘米,最中间的数还是158厘米,∴a =15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7.(2021·上海·统考二模)某校对进校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在某一时段测得6名学生的体温分别为36.8℃,36.9℃,36.5℃,36.6℃,36.9℃,36.5℃,那么这6名学生体温的平均数与中位数分别是()A.36.7℃,36.7℃B.36.6℃,36.8℃C.36.8℃,36.7℃D.36.7℃,36.8℃8.(2021·上海普陀·统考二模)已知两组数据:x1、x2、x3、x4、x5和x1+2、x2+2、x3+2、x4+2、x5+2,下列有关这两组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数相等B.中位数相等C.众数相等D.方差相等【答案】D【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因为新数据是在原数据的基础上每个加2,∴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改变,而波动幅度不变,即方差不改变,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方差的意义: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9.(2021·上海闵行·统考二模)如果一组数据为,0,1,0,0,那么下列说法不正1-确的是()A.这组数据的方差是0B.这组数据的众数是0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0D.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010.(2022·上海·上海市娄山中学校考二模)某射击选手10次射击成绩统计结果如下表,这10A.8、8B.8、8.5C.8、9D.8、10【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知识,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二、填空题11.(2021·上海宝山·统考三模)如果一组数a,2,4,0,5的中位数是4,那么a可以是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满足要求的数).【答案】4【分析】由于一共5个数,4一定排在第3个才能是中位数,所以a可以在第4个或第5个,从而确定a的取值即可.【详解】解:∵这组数据有5个数,且中位数是4,∴4必须在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的正中间,即这组数据的重新排列是0,2,4,a,5或0,2,4,5,a,∴a≥4或a≥5,故答案是4(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2.(2021·上海浦东新·统考模拟预测)某商店4月份销售的鞋子部分情况如表:根据这组数据可知,这个月销售36到41码鞋子尺寸的众数是_____.【答案】39.【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正确使用众数的定义即可.【详解】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知道36到41码的鞋子的销售量,其中尺寸为39码的鞋子销售量最大,故众数为39.故答案为:39.【点睛】本题考查统计表的理解和众数的定义,正确理解统计表并掌握众数概念是解题关键.13.(2021·上海普陀·统考二模)为了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从1993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某居委会表彰了社区内100户节约用水的家庭,5月份这100户家庭节约用水的情况如表所示,那么5月份这100户家庭节水量的平均数是_____吨.【答案】5.5【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详解】解:5月份这100户家庭节水量的平均数是5626287.210100´+´+´=5.5(吨),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14.(2023·上海·模拟预测)已知第一组数据:12,14,16,18的方差为21s ;第二组数据:32,34,36,38的方差22s ;第三组数据:2020,2019,2018,2017的方差为23s ,则21s ,22s ,23s 的大小关系是21s _______22s ________23s (填“>”,“=”或“<”)【答案】 = >【分析】根据方差是反映数据波动情况的量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Q 第一组和第二组数据都是间隔为2的偶数,\两组数据波动情况相同,即:2212s s =,Q 第三组数据是相差为1的整数,\方差最小,即:222123s s s =>,故答案为:=,>.【点睛】考查了方差的知识,解题时可以直接根据波动情况判断,也可以利用方差公式计算后确定答案,难度不大.考点三:概率一、填空题1.(2022·上海松江·统考二模)甲乙两人做“石头、剪刀、布”游戏,能在一个回合中分出胜负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答案】23【分析】直接用列表法求出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根据基本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分别用、、A B C 表示石头、剪刀、布,则在一个回合下的所有情况列表如下:一共有9种等可能结果,其中获胜的情况有6种,故获胜的概率6293P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概率的求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求概率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和树状图法.2.(2022·上海金山·统考二模)一个布袋中有8个红球和16个黑球,这两种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从布袋中任取1个球是黑球的概率是______.3.(2022·上海黄浦·统考二模)一副52张的扑克牌(无大王、小王),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抽到红桃K 的概率是________.4.(2022·上海闵行·统考二模)一个布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从布袋中任取一个球记下数字作为点P 的横坐标x ,不放回小球,然后再从布袋中取出一个球记下数字作为点P 的纵坐标y ,那么点(),P x y 落在直线1y x =+上的概率是_________.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点(),P x y 落在直线1y x =+上的结果有2种,∴点(),P x y 落在直线1y x =+上的概率=2163=.故答案为:13.【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与不等式的性质.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还需要注意实验是不放回实验.5.(2023·上海·模拟预测)一个袋子里装有10个材质均匀,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球,每个球上面都标有0到9中任意一个数字.现从中任意摸取一个球,摸取到数字是合数的球的概率是___________.【答案】25##0.4数与总情况数之比.6.(2023·上海·模拟预测)从2π这三个数中任选一个数,选出的这个数是有理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7.(2023·上海·模拟预测)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5个黑色棋子和15个白色棋子,每个棋子除颜色外都相同,任意摸出一个棋子,摸到黑色棋子的概率是_____.8.(2022·上海虹口·统考二模)如果从1、2、3、4、5、6、7、8、9、10这10个数中任取一个数,那么取到的数恰好是素数的概率是______.9.(2022·上海奉贤·统考二模)有一枚材质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它的六个面上分别有1点、2点、…6点的标记,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是2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 _______.##0.5【答案】1210.(2022·上海·上海市进才中学校考一模)将 1、2、3 三个数字分别作为横坐标和纵坐标,随机生成的点的坐标如下表.如果每个点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从中任意取一点,则这个点在函数y=x图象上的概率是__________.【真题训练】一、单选题1.(2022·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在外卖平台点单时会有点餐用的钱和外卖费6元,我们计算了点单的总额和不计算外卖费的总额的数据,则两种情况计算出的数据一样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方差【答案】D【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特点,这组数据都加上6得到一组新的数据,方差不变,平均数,中位数改变,众数改变,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将这组数据都加上6得到一组新的数据,则新数据的平均数改变,众数改变,中位数改变,但是方差不变;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意义.理解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时的内在规律,掌握“新数据与原数据之间在这四个统计量上的内在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2.(2021·上海·统考中考真题)商店准备一种包装袋来包装大米,经市场调查以后,做出如下统计图,请问选择什么样的包装最合适()A.2kg/包B.3kg/包C.4kg/包D.5kg/包【答案】A【分析】选择人数最多的包装是最合适的.【详解】由图可知,选择1.5kg/包-2.5kg/包的范围内的人数最多,∴选择在1.5kg/包-2.5kg/包的范围内的包装最合适.故选:A.【点睛】本题较简单,从图中找到选择人数最多的包装的范围,再逐项分析即可.3.(2020·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经常将调查、收集得来的数据用各类统计图进行整理与表示.下列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 ) 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答案】B【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判定即可.【详解】解: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扇形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特点,条件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值,扇形统计图能。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占比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占比

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占比摘要:一、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概述二、中考各模块题目难度及分值分布1.1-18题各4分2.19-22题各10分3.23、24题各12分4.25题14分三、针对不同难度题目的应对策略四、提高数学中考成绩的建议正文:一、上海中考数学知识点概述上海中考数学试题涵盖了初中学段的核心知识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测量、函数与图像、统计与概率等内容。

试题旨在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中考各模块题目难度及分值分布1.1-18题:这部分题目难度一般,每题分值为4分。

其中,第18题难度略高。

2.19-22题:这部分题目难度一般,每题分值为10分。

试题主要包括代数、几何、函数等方面的综合应用。

3.23、24题:这部分题目难度中等,每题分值为12分。

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4.25题:这部分题目难度中偏上,分值为14分。

试题通常涉及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综合应用。

三、针对不同难度题目的应对策略1.针对1-18题:这类题目占比较大,学生应该确保掌握基本知识点,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解题速度。

2.针对19-22题:这类题目难度适中,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知识点,并学会运用综合性思维解决问题。

3.针对23、24题:这类题目难度中等,学生要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4.针对25题:这类题目难度较高,学生需要充分理解题意,运用数学模型和策略进行解答。

四、提高数学中考成绩的建议1.强化基础知识:中考数学试题以基础题为主,强化基础知识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2.提高解题速度:考试时间有限,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

提高解题速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试题。

3.培养综合能力:中考数学试题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学生需要学会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4.加强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试题和真题训练,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提高应试能力。

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 统计与概率

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  统计与概率

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汇编统计与概率一、单选题1.(2018·上海)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25和30B.25和29C.28和30D.28和29【答案】D【解析】【解答】对这组数据重新排列顺序得,25,26,27,28,29,29,30,处于最中间是数是28,∴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故答案为:D.【分析】对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重新排列顺序后处于最中间位置的是第4个数28,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2次,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

2.(2017·上海)数据2、5、6、0、6、1、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0和6B.0和8C.5和6D.5和8【答案】C【解析】【解答】解:将2、5、6、0、6、1、8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0,1,2,5,6,6,8,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为5,故中位数为5,数据6出现了2次,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6,中位数是5,故选C.【分析】将题目中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从而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本题得以解决.3.(2020·上海)我们经常将调查、收集得来的数据用各类统计图进行整理与表示.下列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答案】B【解析】【解答】解: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扇形图.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判定即可.4.(2019·上海)甲、乙两名同学本学期五次引体向上的测试成绩(个数)成绩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成绩比乙稳定B.甲的最好成绩比乙高C.甲的成绩的平均数比乙大D.甲的成绩的中位数比乙大【答案】A【解析】【解答】甲同学的成绩依次为:7、8、8、8、9,则其中位数为8,平均数为8,方差为15[(7−8)2+3×(8−8)2+(9−8)2]=0.4;乙同学的成绩依次为:6、7、8、9、10,则其中位数为8,平均数为8,方差为15[(6−8)2+(7−8)2+(8−8)2+(9−8)2+(10−8)2]=2,∴甲的成绩比乙稳定,甲、乙的平均成绩和中位数均相等,甲的最好成绩比乙低.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两名学生的平均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考数学——概率与统计一、选择题1.(上海市2005年3分)六个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的个数分别为2、3、3、5、10、13,这六个数的中位数为【】A、3B、4C、5D、62.(上海市2008年Ⅱ组4分)从一副未曾启封的扑克牌中取出1张红桃,2张黑桃的牌共3张,洗匀后,从这3张牌中任取1张牌恰好是黑桃的概率是【】A.12B.13C.23D.13.(上海市2010年4分)某市五月份连续五天的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3、20、20、21、26(单位:°C),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A. 22°C,26°CB. 22°C,20°CC. 21°C,26°CD. 21°C,20°C4.(2012上海市4分)数据5,7,5,8,6,13,5的中位数是【】A. 5 B. 6 C.7 D85.(2013年上海市4分)数据0,1,1,3,3,4 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2和2.4 (B)2和2 (C)1和2 (D)3和2二、填空题1.(上海市2002年2分)某出租车公司在“五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5万元,由此推断5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5×31=155(万元)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2.(上海市2004年2分)一个射箭运动员连续射靶5次,所得环数分别是8,6,7,10,9,则这个运动员所得环数的标准差为▲。

3.(上海市2008年4分)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限塑令”约有▲名学生“不知道”.4.(上海市2009年4分)如果从小明等6名学生中任选1名作为“世博会”志愿者,那么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5.(上海市2010年4分)若将分别写有“生活”、“城市”的2张卡片,随机放入“ □ 让□ 更美好”中的两个□ 内(每个□ 只放1张卡片),则其中的文字恰好组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概率是▲6.(上海市2011年4分)有8只型号相同的杯子,其中一等品5只,二等品2只和三等品1只,从中随机抽取1只杯子,恰好是一等品的概率是▲.7.(2012上海市4分)布袋中装有3个红球和6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如果从布袋里随机摸出一个球,那么所摸到的球恰好为红球的概率是▲ .8.(2012上海市4分)某校500名学生参加生命安全知识测试,测试分数均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100,分数段的频率分布情况如表所示(其中每个分数段可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结合表的信息,可测得测试分数在80~90分数段的学生有▲ 名.9.(2013年上海市4分)将“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中的7个字母分别写在7张相同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e的概率为▲.10.(2013年上海市4分)某校报名参加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如图所示,那么报名参加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人数的百分比为▲.三、解答题1.(上海市2002年7分)某校在六年级和九年级男生中分别随机抽取20名男生测量他们的身高,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两条点划线上端的数值分别是每个年级被抽20名男生身高的平均数,该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填空:(1)六年级被抽取的20名男生身高的中位数所在组的范围是__________厘米;九年级被抽取的20名男生身高的中位数所在组的范围是__________厘米.(2)估计这所学校九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比六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高__________厘米.(3)估计这所学校六、九两个年级全体男生中,身高不低于153厘米且低于163厘米的男生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2.(上海市2003年7分)某校初二年级全体320名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考试,考分都以同一标准划分成“不合格”、“合格”、“优秀”三个等级。

为了了解电脑培训的效果,用抽签方式得到其中32名学生的两次考试考分等级,所绘制的统计图如图所示。

试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32名学生培训前考分的中位数所在的等级是,培训后考分的中位数所在的等级是。

(2)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考分等级“不合格”的百分比由下降到。

(3)估计该校整个初二年级中,培训后考分等级为“合格”、“优秀”的学生共有名。

(4)你认为上述估计合理吗?理由是什么?答:,理由:。

3.(上海市2004年7分)某区从参加数学质量检测的8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为了节省时间,先将样本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分析,得到表一:随后汇总整个样本数据,得到部分结果,如表二。

表一甲组乙组人数(人)10080平均分(分)9490表二请根据表一、表二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学生数学成绩平均分为_____________分(结果精确到0.1); (2)样本中,数学成绩在[)8496,分数段的频数为____________,等级为A 的人数占抽样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______,中位数所在的分数段为___________; (3)估计这8000名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约为____________分(结果精确到0.1)。

4.(上海市2005年10分)小明家使用的是分时电表, 按平时段(6:00-22:00)和谷时段(22:00-次日6:00)分别计费,平时段每度电价为0.61元,谷时段每度电价为0.30元,小明将家里2005年1月至5月的平时段和谷时段的用电量分别用折线图表示(如图),同时将前4个月的用电量和相应电费制成表格(如表)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5月份的用电量和相应电费,将所得结果填入 表中;(2)小明家这5个月的月平均用电量为度; (3)小明家这5个月的月平均用电量呈 趋势 (选择“上升”或“下降”);这5个月每月电费呈 趋势(选择“上升”或“下降”);(4)小明预计7月份家中用电量很大,估计7月份用电可达500度,相应电费将达243元,请你根据小明的估计,计算出7月份小明家平时段用电量和谷时段用电量.5.(上海市2006年10分)某市在中心城区范围内,选取重点示范路口进行交通文明状况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依次以红、橙、黄、蓝、绿五色标识。

今年五月发布的调查结果中,橙色与黄色标识路口数之和占被调用电量(度)月份5月4月3月2月1月查路口总数的15%。

结合未画完整的图中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被调查的路口总数是___________(3分);(2)将图中绿色标识部分补画完整,并标上相应的路口数(4分);(3)此次被调查路口的满意度能否作为该市所有路口交通文明状况满意度的一个随机样本(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海市2007年10分)初三学生小丽、小杰为了解本校初二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各自在本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小丽调查了初二电脑爱好者中40名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算得这些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5小时;小杰从全体初二学生名单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调查了他们每周上网的时间,算得这些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2小时.小丽与小杰整理各自样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哪位学生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答:;估计该校全体初二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小时;(4分)(2)根据具体代表性的样本,把图中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补画完整;(3分)(3)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中,中位数所在的时间段是小时/周.(3分)时间段(小时/周)小丽抽样人数小杰抽样人数0~1 6 221~2 10 102~3 16 63~4 8 2(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7.(上海市2008年10分)某人为了了解他所在地区的旅游情况,收集了该地区2004至2007年每年的旅游收入及入境旅游人数(其中缺少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的有关数据,整理并分别绘成图1,图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区2004至2007年四年的年旅游收入的平均数是 亿元(3分); (2)据了解,该地区2006年、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相同,那么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是 万(4分);(3)根据第(2)小题中的信息,把图2补画完整(3分).8.(上海市2009年10分)为了了解某校初中男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该校六年级至九年级共四个年级的男生中,分别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情况如表所示;各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如图所示(其中六年级相关数据未标出). 次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数 1122342221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结果):(1)六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是 (2分); (2)在所有被测试者中,九年级的人数是 (3分);(3)在所有被测试者中,“引体向上”次数不小于6的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是 (2分); (4)在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中,众数是 (3分).9.(上海市2010年10分)某环保小组为了解世博园的游客在园区内购买瓶装饮料数量的情图2况,一天,他们分别在A、B、C三个出口处,对离开园区的游客进行调查,其中在A出口调查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绘成图.(1)在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中,购买2瓶及2瓶以上饮料的游客人数占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的______%.(2)试问A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了多少瓶饮料?(3)已知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人均购买饮料的数量如表所示若C出口的被调查人数比B出口的被调查人数多2万,且B、C两个出口的被调查游客在园区内共购买了49万瓶饮料,试问B出口的被调查游客人数为多少万?”的人有_______________名.出口 B C 人均购买饮料数量(瓶) 3 2选择题1.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由此将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5。

故选B。

=4223.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20、20、21、23、26,∴中位数为:21。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20,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20。

故选D。

4.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