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分享真快乐》部编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中的一部分,包含了十五个小节,第15个小节的内容是分享真快乐。
在这个课程中,通过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分享的定义和意义;2.认识分享的表现形式;3.掌握分享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发现和分享美好事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与他人高效互动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分享爱与快乐的情感品质;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内容1.认知分享通过图片、小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分享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分享的表现形式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指导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体验和认识分享的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从自身环境中发掘出更多有意义的分享事情和具体方式。
3.认识分享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分享好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让学生积极地应用分享技巧。
4.分享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分享行动计划,并邀请班级同学配合行动,使他们能够切身体验分享行动的实际效果。
四、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通过启示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挖掘其自身模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构造情境并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中去感受和体验,从而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道德思想。
3.师生互动教学法让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巧妙的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口头评价1.师生互动情况评价;2.教学效果评价。
2.书面评价1.作业考查评价;2.听课反馈。
六、教学调整针对学生的学情,根据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使用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效提供保证。
15 分享真快乐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享的概念,明白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3.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分享的概念,明白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2.如何激发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先让学生看一幅图,让他们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看到的内容,为什么会喜欢这幅图。
2.分享的意义(10分钟)老师指导学生讨论、分享:什么是分享?分享有什么好处?分享对社会有什么作用?3.分享游戏(20分钟)老师设计一个分享游戏,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都会得到一种水果,要求他们把这种水果的好处和好吃的地方分享给别的小组,最后评选出分享最多、最好的小组。
4.分享故事(20分钟)老师选择有关分享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课后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文章,结合自己的实际,阐述分享的意义和重要性。
5.分享角色扮演(30分钟)老师设计一个分享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进行发言,如同学、老师、家长等身份,让他们实际体验到分享的乐趣和价值。
6.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当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
五、教学评价在每个环节中,老师都要关注学生的表现,给学生一些指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并在课后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写作、角色扮演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设计出合适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课堂效果的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 分享真快乐|部编版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的《分享真快乐》。
教材分析: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的《分享真快乐》是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它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援助,而与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的沟通。
学情分析:关爱别人、分享快乐,这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这种风貌和精神正越来越多地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之一。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行为目标实际参与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课时安排:1个课时教学过程:一、唱歌激情,引言揭题1、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共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为营造快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做铺垫,用快乐的歌声调动学生快乐的情感,初步体验分享的快乐)2、引言揭题,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展开活动,分享快乐1、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理解的分享是什么?2、听故事:小女孩将妈妈送给自己的书与大家分享,通过一起读、一起表演,感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初步感受分享的乐趣,3、和同学们一起观察图片,体验分享的有趣。
4、分享的魔法,让一个人的快乐变成了大家的快乐,让一个人的办法变成了大家的办法!有个叫乐乐的小朋友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你们瞧!5、我们有一个快乐,拿出来和他人分享,就成了两个快乐,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6、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15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并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初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但在生活中,他们往往容易自私、任性,缺乏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分享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激发他们的分享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和呈现。
2.准备分享游戏道具,如玩具、零食等。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享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例如,可以展示孩子们在幼儿园分享食物、玩具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享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分享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理解,但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分享的态度和体验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意义,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意义,愿意与他人分享。
2.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观的图片、活泼多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故事课件、分享卡片、图片等。
2.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小猴子的分享》,引出分享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分享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关于分享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分享?分享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快乐?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分享卡片,要求学生在不告诉组员的情况下,通过卡片上的提示,找到组员并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乐于分享?引导学生总结分享的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理解与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案分享以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合作能力。
–通过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铅笔。
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和别人分享吗?分享给别人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快乐?”3. 学习新课内容(1)呈现与感知•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本第15课《分享真快乐》。
•教师播放课件第一部分的故事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分享的快乐。
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
(2)分析与解读•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然后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什么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 “小兔子和小猫分享了食物后,他们感到了什么?”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分享是否只是给予物质上的东西呢?分享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快乐?(3)情感价值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你有没有过分享的经历?分享给别人带给你什么样的快乐?为什么分享对大家都有好处?”等等。
4. 教学延伸与拓展•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自己的经历,讲述一个分享的故事。
学生可以用口头、绘画、写作等方式进行表达。
•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了解每个小组分享的故事,并提供反馈。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分享的重要性和好处。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分享真快乐》以贴近儿童生活的实例,教育儿童要懂得分享,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从而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漫画、问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旨在引导儿童认识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开始在学校和同伴之间建立友谊,同时也开始体会到与别人分享的快乐。
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课内容时,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分享的概念,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带来快乐,提高与人分享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增强团队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意义,学会与人分享。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故事、游戏等教学素材。
2.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游戏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小猴子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分享行为,体会分享的快乐。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分享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的过程,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当代学生从诞生的“自然人”转化为社会化的过程中,直接享受到丰富的改革开放的成果。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更为密切。
由于他(她)们处于家庭“独”字号的环境,他(她)们与以前的学生相比,知识较广,参与社会的意识较强;但一方面,他(她)们较为自私、任性,欠缺礼貌,一切都以自我坤洲小学为中心,自理能力较弱。
他们对自己参与的生活感到好奇,敢于冒险,也易于自我解释,并充满自信。
另一方面,他们虽然愿意与周围的人真诚交流,喜欢新朋友,并开始意识到了他人的想法和行动,但却因不会沟通而易和他人冲突。
本课在设计中力求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讲求团队精神,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从而学习到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习惯: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4.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分享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分享意识和分享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1.学习分享的意义;2.分享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行为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2.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从而养成分享的习惯。
教学内容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关注分享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分享过什么?分享过的时候感觉怎样?2.学习分享的意义(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例如:分享的好处是什么?分享能带给他人什么?3.分享的方式和方法(10分钟)教师以投影片的形式介绍分享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协作分享、信息分享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分享练习(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带来小礼物,以此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5.课堂综合(10分钟)学生们反馈自己的分享体验,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反馈,然后总结分享的意义以及方法。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可以分享的事情,并分享给家长或朋友。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分享练习中的表现,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并能够适应在小组内分享。
2.收集学生对分享的认识和看法,检验学生的理解水平,是否能够对分享有一定的认识。
3.检验学生的作业,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回顾。
总结分享是一种社交行为,能够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让学生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分享的意义,能够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一、学情分析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经历较少,因此需要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引导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
在情感上,学生还缺乏自我认知、自我控制,以及情感体验能力等方面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音乐、游戏等形式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1.了解分享的含义,并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等模式,理解与分享相关的道德课题,树立道德伦理和公德心。
2.在参与分享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通过游戏等形式,加强学生对于常见法律条款的了解,在生活中自觉抵御非法诱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明白分享的概念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道德、法律和公德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课件•书籍:《公德心》•动画视频:《巴巴爸爸学礼仪》•游戏卡片•卡片制作工具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首先,播放动画片《巴巴爸爸学礼仪》,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一种好的礼仪相处方式,引导学生意识到需要注意他人的感受。
紧接着,引导学生分享一下他们平时的一些好习惯,如晨读、收拾玩具等。
第二步:知识扩展在讲解分享之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衣服、食物和玩具,了解这些物品是怎么来的,与此展开对公德心的讨论。
教师通过阅读《公德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同时,老师也可以向孩子们展示对于公物的珍爱和爱护。
接下来,介绍分享和公德心的概念。
在讲述分享的概念时,结合故事和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例如:让学生了解分享的含义和与分享相关的道德课题。
第三步:分享体验围绕分享展开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卡片,并分享给他们的同伴。
此活动旨在提升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并让学生在团队间意识到把握好平等和互助的精神。
第四步:法律知识的普及在分享体验之后,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例如说不合法的捡拾和散播,以此来展开对于法律的介绍。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四个板块进行编排,第一个板块是“分享阅读更有趣”,旨在引导学生从分享阅读的角度理解分享的意义与价值;第二板块是“分享的魔力”,是在前一板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与种类,进一步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第三板块是“快乐地分享”,旨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来交流分享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学会分享的技巧与方法,提高分享的实践能力;第四板块是“他是‘小气鬼’吗”,揭示了学生中常见的不愿与人分享的原因,意在解决此年龄段学生分享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绘本故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了解分享的类别,学会分享的方法,懂得分享的原则。
3.通过情境小视频,让学生辨别是与非,引导学生在分享过程中要友爱同伴,关心他人,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分享的方法,懂得分享的原则,能够与小朋友快乐地分享,感悟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学情分析】我校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形成了自私、独占、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性格,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分享的体验,也知道分享是一个备受赞扬的良好品质。
很多时候,孩子们乐于彼此的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不知道分享的方法和技巧,经常会产生各种矛盾,导致不愉快,并未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有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过度考虑他人感受,当别人要求与其分享一些可以不分享的内容时,不懂得拒绝,从而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些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培养乐于分享的精神,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教法】活动式、启发式、合作探究。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的主题。
本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漫画、讨论题等,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分享,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具备一定的分享经验。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自我中心、不愿意分享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带来快乐。
2.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提高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意义。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认识分享。
3.榜样示范法:以教师、同学或动画角色为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分享。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如玩具、水果等)。
3.教学场地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动画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分享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漫画、故事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展示一个小朋友分享玩具给其他孩子的场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
如: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分享事例,以及分享带来的快乐。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分享的快乐,乐于分享;2.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3.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点】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
【教学难点】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准备】PPT、七巧板、信【教学过程】一、魔法师来啦:初步接触“分享”1.猜谜语。
(谜面教材P59的儿歌,稍有改动。
)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
请你猜猜它是什么?指名猜。
预设:(1)猜出。
(直接过渡到绘本故事)(2)没有猜出。
(阅读了绘本故事之后再来猜一次)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
(教材P58)师:请大家翻开书本58页,这个魔法师就藏在这个绘本故事里哦,我们一起找找看。
录音播放:今天,妈妈给我一本很好看的书。
我把它带到了学校跟同学一起看,同学们很高兴。
同学们看了我的书之后又一起参加故事会,把故事演给大家看,这样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这本书了。
我分享了自己的书本,自己获得了快乐,同学们也获得了快乐。
师:同学们,这个小女孩收到妈妈送的书之后,是怎么做的?生:她和好朋友一起读,和同学一起把故事表演给全班看,后来又与别的同学一起看……师:像小女孩这样,让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自己拥有的图书里的乐趣,这就是分享。
通过分享,能把一个人快乐传递给大家,现在,小朋友们知道这个魔法师是谁了吗?(生齐答“分享!”)是的,就是“分享”。
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下这个魔法师的名字——分享。
(板书:分享)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这个魔法师一起感受分享的魔力吧。
如果你表现得好,分享魔法师会给你礼物哦,当然,课上请你把你的礼物收好,不要拿出来玩。
不然,分享魔法师可是会把它变走的哦。
二、寻找魔法石:了解分享的内容师:分享魔法师有很多分享的方法,这些分享方法老师相信你们也用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 分享真快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到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享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对于分享,他们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
2.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
3.让学生学会分享的方法和技巧,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体验分享的乐趣。
2.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学会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分享的游戏和活动道具。
3.划分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分享的概念。
故事中,一个小朋友将自己的糖果分给了其他小朋友,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小朋友分糖果给大家,大家会感到开心呢?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分享的含义。
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分享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分享游戏。
游戏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东西(如糖果、文具等)分给其他同学。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分享真快乐部编版
课题《分享真快乐》1课型新授执教时间主备人学段一年级审查人复备人【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感觉分享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体验,并乐于与大家分享,感觉快乐。
教课目的【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分享的观点,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与方法目标】能够掌握与他人分享的技巧与方法,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快乐地分享。
教课要点初步认识分享的观点,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课难点理解分享能够带来快乐,并愿意与他人分享。
此刻的孩子基本都是家里的“小太阳”,他们所感觉到的大多是他人对他的关心与爱惜。
他们不知道在生活中要学会与人交流;他们不知道分享能够更好与人相学情剖析处;他们不知道与人分享是一种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所以,教师需要指引孩子反观自己的生活,解决与伙伴相处时出现的问题,进而形成和睦共进、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分享真快乐》是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本课的四个话题牢牢环绕“分享”这个主题睁开,以“分享阅读”作为起点,逐渐商讨分享中的规则意识。
本课重在指引教材剖析小孩用自己的经历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创建,用自己的脑筋去思辩,感觉分享的魔力。
教课方法讲解法、启迪法、议论法教课准备多媒体教课设施、黑板、任务单教课过程课前三分钟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
师:你感觉视频里讲了什么样的故事?视频的结局是什么?关于这样的结果,你以为他们的心情是如何的?学:回答。
师:所以,今日我们就来一同学习第15课《分享真快乐》。
二、教课过程:师:经过上边这个视频你们以为何是分享呢?生:答。
师,嗯,分享就是与他人共共享受,感觉快乐。
所以,我们这节课固然向来在说分享,可是我们的要点的确在感觉快乐。
【任务一】:接下来请大家取出任务单,小组内议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能够分享什么呢?师:哇,其实分享的种类有多种多样,我们有这么多能够去和他人分享,老师能感觉到你们是一个特别热爱分享的班集体,老师在我们班级常常能够收获你们每个人的分享,我也在我的记忆里整理了好多你们分享给我的内容,多到能够把我们的教室填满,它们有的是物质上的分享,有的是精神上的分享,老师从心底里真的特别高兴,那么老师从里面选择了两张照片带来分享给你们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6 大家一起来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合作的含义。
(2)认识合作并学会与人合作。
2.情感与态度
(1)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和感悟,学会合作。
(2)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3.行为与习惯
(1)学会合作,初步掌握合作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方法,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大家共同合作,体验团结的快乐。
2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感受在集体活动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2)能在本节课的一些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知
道如何去与他人合作。
难点:(1)感受如何去与他人合作。
(2)感悟团结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等。
4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名字叫《小鹿和猴子》的故事,大家想听吗?
师课件出示连环画故事。
师出示问题:小鹿和猴子为什么都吃到了自己的美味?
生思考,讨论。
师生共同揭示课题:
有些事情光靠个人的努力是办不到的,需要大家一起来合作才能成功。
二、深入认识合作
师:我们看黑板上有两个头像,现在我们就来给头像贴鼻子,不过有一个要求就是需要蒙上眼睛来贴。
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鼻子,但是大家谁都不能出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师:可以看到鼻子位置贴的有错误。
那么我们来想个办法,怎么能让
蒙着眼睛的同学把鼻子贴好呢?
生讨论,并回答。
生:一人蒙着眼睛贴,一人指挥。
最后发现鼻子贴好了。
师:我们现在能把鼻子贴好,这就是合作的力量。
三、通过游戏,体验合作
师:合作能让猴子和小鹿吃到自己的美味,合作能让我们把鼻子贴的很漂亮,合作还能让我们发挥更大的能量呢。
游戏:分图形
课件出示规则:小组之间团结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分出所有图形,并做记录。
看哪组又快又准确。
(教师准备记录卡)
生:讨论如何操作
师:找出最快的小组,说一说你们是如何做的?
小结:我们在游戏中这种行为就叫分工,分工更好地完成任务,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快乐。
四、说说生活中的合作
导入:许多事情都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能完成的。
你能说说哪些事情是靠他人合作完成的吗?
生交流。
师:在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奋斗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出示图片)让我们说一说生活中的合作吧!
五、深化理解,活动延伸
(一)师: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照样会遇到很多问题,合作不下去,大家来说一说吧。
师:比如在演课本剧的时候,大家都愿意演孙悟空,所以小明和小华就开始抢孙悟空的面具。
师:就是这次,为演猪八戒,小力和小伟也闹不愉快了。
师:因为最后没演好,大家还互相推卸责任,互相责怪。
师: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合作的时候怎么做才能不争、不抢、不吵闹呢?
生:互相谦让。
师:让我们在游戏中体会谦让的重要性吧。
游戏:密室逃生
游戏规则:这个空瓶子,就代表一座空房子,瓶口是房门,里面有4个拴着线的小彩球,这4个小彩球就代表4个人。
现在房子突然着火了,你们4个人被困在这座着了火的房子里了。
火势越来越猛,如果在4秒钟内逃不出去,房子就坍塌了,人也会被烧死。
想一想你们怎样才能在4秒钟内用最快的速度从火场顺利逃生呢?如果在逃生的过
程中小彩球被拉断或者绞在一起,就算逃生失败。
(二)
师总结:看来我们在合作中不仅仅需要互助、分工还需要相互谦让。
老师也有一首小儿歌送给大家。
小朋友,来合作,有分工,巧配合。
遇问题,不埋怨,团结合作才快乐。
六、总结提升
师:同学们,能够学会与别人合作并取得成功,那是一件令人愉快又非常有意义的事。
也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