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推导。
2. 速度时间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公式法,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及其应用。
3. 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例子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新课: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推导速度时间公式。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后续章节待补充。
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简短的知识点测试,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理学家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应用案例。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进行户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现象。
3.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物理书籍或文章,加深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八、教学反馈1. 课后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交流,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意见。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学生分享,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九、教学资源1. 制作教学PPT,清晰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及其推导过程。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相关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推导,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 利用公式推导法,引导学生学习速度公式。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演示相关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3.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数据,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4. 实例分析:运用速度公式,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速度公式的应用。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相关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理学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设备的原理和操作。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 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2. 教学难点:速度时间公式的推导,实验数据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时间公式;2. 实验法: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 讲解: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推导速度时间公式;3. 实验: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记录数据;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5. 总结: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强调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速度时间公式的掌握情况。
七、实验器材与准备:1. 实验器材:滑轮组、计时器、刻度尺、小车等;2. 实验准备:确保实验器材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前布置实验场地。
八、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1. 实验步骤:a. 调整滑轮组,使小车在释放时具有适当的初速度;b. 让小车从滑轮组下滑,用计时器记录滑行时间;c. 测量小车滑行的距离,记录数据;d. 重复实验,记录多组数据;e. 分析数据,验证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甩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课时安排:新授课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生活中的许多运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规律往往比较复杂;但我们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在乎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超车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认为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时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滑板车运动中;运动员站在板上从坡顶笔直滑下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笔直滑上斜坡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我们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描绘出了小车的v—t图象;它表示小车做什么样的运动呢小车的速度随时间怎样变化我们能否用数学方法得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呢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讨论与交流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速度一时间图象是以坐标的形式将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用点在坐标系中表现出来.它以图象的形式描述了质点在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2—1所示.上节课我们自己实测得到的小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2—2—2所示.试描述它的运动情况.1.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2.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增加量是相同的.结论:质点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加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这个运动就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就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各种不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让学生说出运动的性质;以及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如图2—2—4至图2—2—8所示.图2—2—4是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2—2—5是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是负的.图2—2—6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但速度方向与规定的速度方向相反.图2—2—是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后又做反向负向匀加速运动..图2—2—8是初速度为v0的负向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后又做反向正向匀加速运动..总结:我们能从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得出哪些信息1.质点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及任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2.比较速度的变化快慢.3.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讨论与探究下面提供一组课堂讨论题;供参考选择.1.如图2—2—9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各图线①②③表示的运动情况怎样图象中图线的交点有什么意义答案:①表示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的纵坐标表示在t2时刻物体具有相等的速度;但不相遇;2.如图2—2—10所示是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试叙述它的运动情况.答案:表示质点做能返回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 s内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沿正方向运动;速度均匀增大到4m/s..第1s末到第2s末;质点以4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仍沿正方向运动;直至速度减小为零;从第2s末;质点沿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增大直至速度达到4 m/s;从第3s末起;质点仍沿反方向运动;以4m/s为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第4s末速度减为零;在2 s末;质点离出发点4 m;在第2 s末到第4s末这段时间内;质点沿反方向做直线运动;直到第4s末回到出发点.说一说如图2—2—13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它的速度怎样变化请你找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看看它们是不是总是相等物体所做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吗1.首先物体做的不是匀变速运动;由于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来越大;说明速度增大得越来越快;所以物体是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2.做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这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表示物体在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3.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切线越来越陡;斜率越来越大.交流与讨论1.为什么v-t图象只能反映直线运动的规律答案:因为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只可能有两个速度方向.规定了一个为正方向时;另一个便为负值;所以可用正、负号描述全部运动方向.当物体做一般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各不相同;不可能仅用正、负号表示所有的方向;所以不能画出v-t图象.所以只有直线运动的规律才能用v-t图象描述.任何v-t图象反映的也一定是直线运动规律.2.速度图象的两个应用1图2—2—14中给出了A、B、C三辆小车的v-t图象;不用计算;请你判断小车的加速度谁大谁小然后再分别计算三辆小车的加速度;看看结果与判断是否一致.2利用速度图象说出物体的运动特征.分析图2—2—15中的a和b分别表示的是什么运动;初速度是否为零;是加速还是减速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从运动开始取时刻t=0到时刻t;时间的变化量就是t;所以△t=t一0.△v=v一v0.因为a=△v/△t不变;又△t=t一0所以a=△v/△t =v-v0/△t于是解得:v=v0 +at在公式v=v0+at中;各物理量的意义;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1.公式中有起始时刻的初速度;有t时刻末的速度;有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有时间间隔t师:注意这里哪些是矢量;讨论一下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公式中有三个矢量;除时间t外;都是矢量.3.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矢量的方向性可以在选定正方向后;用正、负来体现.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矢量取正值;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时;矢量取负值.一般我们都取物体的运动方向或是初速度的方向为正.4.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2—2—16.1:at是0~t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v;加上基础速度值——初速度vo;就是t时刻的速度v;即v=vo+at.类似的;请画出一个初速度为v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从中体会:在零时刻的速度询的基础上;减去速度的减少量at;就可得到t时刻的速度v..例题剖析例题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 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加速多长时间后可以达到80km/h例题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例题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l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 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小结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v=vo+at的掌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强调以下几点:1.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这里包括大小方向;而不是速度相等.2.从速度一时间图象上来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o+at;t时刻的末速度v是在初速度v0的基础上;加上速度变化量△v=at得到.3.对这个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但不能说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a决定于△v 和△t 的比值.4.a=△v/△t 而不是a=v/t ; a=△v/△t =vt-v0/△t即v=vo+at;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不能混淆.5.公式中v、vo、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数学公式能简洁地描述自然规律;图象则能直观地描述自然规律.利用数学公式或图象;可以用已知量求出未知量.例如;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或v-t图象;可以求出速度;时间或加速度等.用数学公式或图象描述物理规律通常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只能在一定条件下合理外推;不能任意外推.例如;讨论加速度d=2 m/s2的小车运动时;若将时间t推至2 h;即7 200s;这从数学上看没有问题;但是从物理上看;则会得出荒唐的结果;即小车速度达到了14 400m/s;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作业:教材第39页“问题与练习”.板书设计:§2.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速度一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3.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o+at4.初速度vo再加上速度的变化量at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末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章节一:引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教学内容: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释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教学步骤:(1)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释其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提出问题。
(3)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得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章节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教学内容:介绍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教学步骤:(1)讲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v = v0 + at。
(2)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3)引导学生理解公式中各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
章节三: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掌握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讲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教学步骤:(1)讲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2)介绍加速度的计算方法:a = Δv/Δt,其中Δv表示速度变化量,Δt表示时间变化量。
(3)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实例分析,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章节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教学内容:介绍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教学步骤:(1)讲解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公式:s = v0t + 1/2at^2。
(2)解释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s表示位移,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 表示时间。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第一个关于运动学的公式,它将会是后面学习运动学的基础。
它将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本节通过速度时间的图像为基础过度到用公式来表达运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与痛苦。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研究物理,体会物理知识表达的多元性,同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的兴趣。
初步学习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探究法相结合并辅以图示法、例证法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飞机做匀速运动,上节课的实验。
如果C919飞机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它的v-t 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教学设计说明:分别由动图引入更加形象化,再加上运动图像带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看图问题:1、这个v-t 图象有什么特点?答:一条倾斜的直线2、这个图象反映了小车的速度有什么特点?答: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在均匀的增加。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观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解释速度的变化率即为加速度。
引导学生观察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演示或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
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速度与时间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对速度与时间关系观察的准确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第二章:理论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
引导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绘制方法。
2.2 教学内容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v = v0 + at。
解释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截距表示初速度。
2.3 教学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
引导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对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学生绘制速度时间图像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
第三章:实验验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测量不间点的速度。
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分析实验结果。
3.3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时间图像,并进行数据分析。
3.4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检查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对速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图像分析运动状态。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公式的推导。
2. 速度时间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图象法,直观地展示速度时间关系。
3.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内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引导学生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定义,理解速度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速度时间图象,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介绍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2. 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1)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速度。
(2)引导学生掌握速度时间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如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3)培养学生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堂练习(1)布置一些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以及速度时间公式的应用。
5.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速度时间图象,引导学生发现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引入速度时间公式。
3. 推导速度时间公式:通过对速度时间图象的分析,引导学生推导出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
4. 应用速度时间公式: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运用速度时间公式计算物体在不间内的速度,以及计算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全面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课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标要求分析】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及应用。
3.理解t 图像的物理意义。
4.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采取的是由生活到物理的编写思路。
通过本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认识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而且要通过对这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和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个方法,图像、公式、以及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等。
这一点可能对学生更为重要,要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有所体会。
本节在内容的安排顺序上,既注意了科学系统,又注意学生的认识规律。
讲解问题从实际出发,尽量用上一节的实验测量数据。
运用图像这种数学工具,相对强调了图像的作用和要求。
这是与以前教材不同的。
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图像的运用随处可见,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掌握最基本的应用图像的知识,都是必须的。
学生在初学时往往将数学和物理分割开来,不习惯或不会将已学过的数学工具用于物理当中。
在教学中应多在这方面引导学生。
本节就是一个较好的机会,将图像及其物理意义联系起来。
在本节教材最后,通过图像提出了一般变速运动(非匀变速运动)的问题,这是对问题自然的扩展和引伸,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并不是要深入讲解非匀变速运动。
教学中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掌握,以利因材施教,使学生各得其所。
【学生分析】对比于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在感知觉方面更有目标性、系统性,他们比较自觉系统的配合教学的进行,思维上开始从形象向抽象思维过度,但在记忆上抽象记忆不如形象记忆好。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
因此我通过知识的归纳,问题的实验探究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加以培养和教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at v v t 0,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3.经历速度公式的推导,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体验从实验得出规律的一般性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2.在教学中注重严谨的科学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υ图象,概念和特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 = v+ 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难点1.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会用图像分析问题。
2.应用t-υ图象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3.对公式的运用。
教具、媒体、资源、环境多媒体仪器及教学课件、作图坐标纸。
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教授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1我们上节课探究了小车的运动情况,描绘了小车速度与时间的图像。
下面我们先回忆下实验的仪器、过程以及得到的图像。
2.播放多媒体,观看上节实验过程。
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出所得的图像。
认真思考上节所学知识并积极回答问题。
观看多媒体,填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在坐标纸上画出图像实验所得的图像,对上节知识得到深化。
通过检复,对以前的知识得到深化,进而引入本节知识的学习,充分体现学科内部小节之间的联系。
通过观看视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教学线运动很少,但我们可以将一些例子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总结:子弹在枪口内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火车、汽车在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的运动等等。
七.随堂训练: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3.某汽车正以12m/s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刹车,加速度大小是6m/s2,求汽车5s末的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运用速度-时间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难点:1. 速度-时间图象的绘制与分析。
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滑轮组、细绳、小车、刻度尺、计时器等。
2. 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物理动画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有何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出速度-时间公式v = v0 + at。
3.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小车在不间下的速度变化,验证速度-时间公式。
4. 分析讨论:5. 知识拓展:讲解加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加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作用。
6.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一个速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中的运动状态。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后反馈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主动探索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物理动画,直观展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图象的绘制和分析。
3.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如何变化?2. 讲解速度-时间公式,并通过示例解释其应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掌握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2.能够运用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2.教学难点: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知识,提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有何关系?(3)引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提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有何关系?2.理论讲解(1)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强调加速度的概念。
(2)引导学生观察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提问: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什么?(3)引导学生推导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at。
(4)讲解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的应用,如求解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等。
3.实验探究(1)设计实验:利用小车和斜面,研究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2)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
4.课堂小结(2)强调公式的应用范围和条件。
5.作业布置(1)练习题:求解物体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加速度等。
(2)思考题:如何利用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2.结合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变化,增强感性认识。
3.注重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练习题和思考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教学效果良好。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
2.课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三维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υ-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υ-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υ-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四、教学方法:图示法,例证法。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表格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有什么样的变化关系?教师总结: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如果一个物体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加速度不变,那么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如何变化呢?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呢?学生讲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
教师总结:板书[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最简单的运动形式——匀速直线运动⑴定义:沿一条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⑵特点:任一时刻的速度总相等。
⑶υ-t图象:a、图象特点: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b、向正方向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图线位于时间轴上方。
c、向负方向运动的匀速直线运动:图线位于是时间轴下方。
提问:加速度恒定的运动有什么样的特点呢?2、匀变速直线运动⑴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⑵特点:速度均匀变化。
⑶υ-t图象的特点:一条倾斜的直线。
⑷图象反映的物理信息:①任一时刻速度的大小、方向及任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②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③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过渡:我们如何用数学公式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1、公式:υ= υ0 + at↓↓↓末速度初速度速度的变化量2、对公式的理解: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υ0 ,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υ。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课程名称: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授课对象:初中生课时数:1教学目标:1.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掌握匀变速运动的运动规律。
3. 初步认识加速度。
教学重点:1. 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掌握匀变速运动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1. 熟练掌握匀变速运动的计算方法。
2. 掌握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一下地球公转和自转的速度,以此引入今天的话题: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2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一段赛车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赛车要进行匀变速运动。
二、讲解(20分钟)2.1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将PPT转移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内容,讲解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并展示相关的计算方法。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实例讲解相关的计算方法。
2.3 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入加速度的概念,讲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与实践(25分钟)3.1 练习题布置一定数量的计算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掌握匀变速运动的运动规律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
3.2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匀变速运动模型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实验数据,加深对匀变速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四、归纳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讲解的知识点,并概括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五、作业与反思(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深入学习。
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和收获进行反思。
教学资源:1. PPT,电脑,投影仪。
2. 数学教科书。
3. 实验材料。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听讲和完成练习和实践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部分学生对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下一节课进行深入讲解。
同时需要设计更加生动、实际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流程图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会推导,能进行有关计算。
(3)知道v-t 图象的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研究v-t 图象,寻找规律,发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
(2)体验同一物理规律的不同描述方法,培养科学价值观。
(3)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的物理意义。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1、 学会用v-t 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并会运用。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绘运动物体的v-t图象,本节课我们就从v-t图象入手,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新课教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v-t图象(课件逐个展示),它们分别表示物体在做什么运动?①②③生1:①中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生2: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说明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师:仔细观察②中物体速度增加的有规律吗?生:是均匀增加。
如果取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变化量是相同的。
师:我们发现每过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隔,速度的增加量是相等的。
所以无论△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v的变化量△v与时间的变化量△t之比△v/△t都是一样的,即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uniform variable rectilinear motion )。
匀变速直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这个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二章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_1
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甩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二、教学重点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三、教学难点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回忆:(投影)1、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3、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有什么特点?探究:(投影)1、从图可判断物体速度如何变化?2、物体的加速度如何如何变化?分析: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变化量相同,即加速度不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分类:①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②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3)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投影)课本说一说注意:1、vt图象若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若是一条曲线则表示变加速直线运动。
2、vt图象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思考判断(投影)(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2)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不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4)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但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5)加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探究交流:试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分别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和v-t图象推导出速度v和时间t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方法一: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解:设t=0时速度为v0,t时刻的速度为v则△t=t0=t,△v=vv0;由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a不变,又得:v=v0+at方法二:通过v-t图象推导由于加速度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初速度v0,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v。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分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并会用此关系解决简单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4.针对不同的现象,能分别从数学角度和物理角度来理解相应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式的应用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汽车刹车类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民航客机平飞的图片。
教师活动:展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
教师口述:我们可以看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等时间轴的直线。
教师活动:展示上节实验所得的倾斜的速度-时间图像。
教师口述:在上节课的实验中,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它表示小车在做什么样的运动?讲授新课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师活动:展示速度-时间图像。
教师活动:演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是恒定的。
教师口述:无论Δ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的变化量Δv 与时间的变化量Δt 之比都是一样的,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教师活动:结合加速度的定义,讲解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即为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教师活动: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这种运动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这种运动叫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教师活动:讲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将运动开始时刻取作0时刻,则由0时刻到t时刻的时间间隔Δt为t,而t时刻的速度v与开始时刻的速度v0(叫作初速度)之差就是速度的变化量,即Δv=v-v0将上式代入加速度的定义式,可得v=v0+at典题剖析例1 列车原来的速度是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概念和特点。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a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的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概念和特点。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a t,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t图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v=v0+a 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小车在重物牵引下运动的v-t图像,你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 -t图像吗?
教师出示图像,并引导学生分析。
教师总结:观察图像可以知小车在不同时刻它的速度不同,并且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小车速度的增加有没有规律可遵循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二、讲授新课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v-t图像。
教师总结:
无论Δt选在什么区间,对应的速度的变化量Δv与时间的变化量Δt之比都是一样的,即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所以,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像1和2都属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它们变化的趋势不同,图像1速度在均匀_____图像2速度在均匀_____。
答案:增加;减少。
2.匀变速直线运动分类
(1)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
匀加速,v0>0,a>0
匀加速,v0<0,a<0
教师总结:匀加速(a、v同向)
特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且与速度方向相同。
(2)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
匀减速,v0>0,a<0
匀减速,v0<0,a>0
教师总结:匀减速,(a、v反向)
特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且与速度方向相反。
针对练习:表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B C D
答案:ABD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除v-t图像外,我们还可以用公式描述它们的关系。
如图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把运动开始时刻取作0时刻,初始速度为v0。
则:Δt=t速度的变化量:Δv=v-v0
中,化简可得:
把上述两式代入a=Δv/Δt
v=v0+at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v=v0+at
(2)对公式理解:at是t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再加上物体在开始时刻的速度v0,就是t 时刻的速度v
(3)此关系式为矢量式,注意方向(若取初速方向为正,则加速运动a为正,减速运动a为负)
2.v=v0+at的特殊形式
(1)当v0=0时,v=at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a=0时,v=v0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典型例题
例题1: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从某时刻起,它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末因故突然紧急刹车,随后汽车停了下来。
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
小是6m/s2。
(1)汽车在10s末的速度是多少?
(2)汽车从刹车到停下来用了多长时间?
分析:依题意,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都是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1)问是已知加速的时间求末速度。
第(2)问是已知末速度求减速的时间。
两个问题都需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
关系式来求解。
其中,第(2)问汽车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位移的方向相反,需要建立坐标
系处理物理量之间的正负号问题。
解:(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v0=36km/h=10m/s,加速度a=0.6m/s2,时间t=10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
v=v0+at=10m/s+0.6m/s2×10s=16m/s
(2)以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如图),与正方向一致的量取正号,相反的取负号。
汽车从第10s末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此初速度v0=16m/s,末速度v=0,加速度a =-6m/s2。
根据v=v0+at得:
汽车10s末的速度为16m/s,从刹车到停下来要用 2.67s。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分析已知量和待求量;
2.弄清题意画示意图,明确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和时间t及各量的正负号。
3.将已知量带入公式求未知量,若所求量是矢量,要说明方向。
4.对计算结果和结论进行验算。
典型例题
例题2:【2017?枣阳市高一月考】汽车初速度v0=20m/s,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5m/s2,求:开始刹车后6s末汽车的速度。
解法一:先判断,再解
解: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当车速减为零时v=v0+at=20-5t=0
解得t=4s
即在4s时汽车停止运动,所以开始刹车后6s末汽车的速度为0。
解法二:直接解,再检验
解: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a=-5m/s2
v t=v0+at=20+(-5)×10m/s=-30m/s
汽车刹车过程是一个实际的运动过程,一旦车的速度减到0,
汽车将保持静止状态,不后退,由结果可知,车实际已经停下来了,
所以6s末v t=0
思考与讨论:图中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
它的速度怎样变化?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Δt时,速度的变化量Δv′和Δv总是相等的吗?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吗?
即Δt′
=Δt时,速度的变化量它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即Δt′
小于Δv;物体在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Δv′
三、课堂练习
1.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回答:
(1)物体在OA段做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在AB段做_____运动,加速度是_____。
(2)物体在5s时的速度为_____m/s。
答案:(1)匀加速直线;1m/s2;匀减速直线;-2m/s2;(2)2
2.对于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静止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度越来越小
B.速度越来越大
C.加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大
答案:A
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小
答案:D
4.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A.物体在0~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2~8s内静止
C.物体在4s末的加速度为0m/s2
D.物体在6s末的速度为10m/s
答案:C
四、拓展提高
1.[2017?西藏中学高一期中考试]某汽车紧急刹车,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必须在2s 内停下来,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v0=12m/s。
2.一辆沿平直路面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6km/h,突然前面有紧急情况,刹车时获得的加
速度大小是4m/s2,求刹车后3s末的速度。
答案:刹车后经 2.5s停止,所以3s末的速度为0。
五、课堂小结
1.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公式表述:v=v0+at
3.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六、板书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v=v0+at
2.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