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a93c46980029bd64793e2c2d.png)
18
本章小结
2019/12/16
信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的产物。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及时,现代社会中多种多样的金 融交易均是以信用为纽带而展开的,信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 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信用与货币是密切相连的,信用发展 具有社会特征,正确理解信用与信用工具、识别与运用之对 经济社会均具有较大的好处。
其次,随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使不同商品 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 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运动。
9
2019/12/16
第二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一、信用经济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理由是债权 (claim)债务(debt)关系无所不在,相互交织,形成网络, 覆盖了整个经济生活。对于企业经营单位,时时有借入与贷 出。政府,几乎没有不发行债券的——不仅在国内发行,也往 往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各国政府对外国政府,有时既借债 又放债,个人同样如此。
6
2019/12/16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的产生 信用的发展
高利贷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
7
2019/12/16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二、信用与货币的联系
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信用是在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这一点从信用的基本特征 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信用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 件的借贷活动。贷者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去使用,并且要求 对方按期归还,并支付利息。这就说明,贷者和借者是不同的 财产所有者,它们之间不能无偿的占用或使用对方的财产,如 果没有私有制,没有财产的不同的所有权,也就不会产生信用。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概述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a30759087375a417866f8f52.png)
现代信用形式
3 、国家信用 :指国家作为参与者的借贷 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国家信用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发行国家公债;发行国库券、专项债券; 向银行透支或借款等。
现代信用形式
2、 银行信用:它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 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在银行信用 中,银行充当了信用的媒介。所以,银行 信用是“间接信用” )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 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在信用规模、信用 方向、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因此,银 行信用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 信用形式。
商业本票: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 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数额款项的债务凭证。 商业汇票 :是债权人通知债务人支付一定款 项给持票人(或第三人)的无条件支付命令书。
现代信用形式: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2)、商业信用的方向受到限制; 3)、商业信用的期限也有限制。 另外,商业信用也包含引发危机的可能性。 商业信用的发展,使每个企业都处在错综 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的链条中。链条中的 一环出现问题, 链条中的所有企业都会受 到影响。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信用、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一 、信用的含义: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 单方面的价值转移。人类社会最早的信用 活动采取的是实物形态;但当货币出现以 后,绝大多数信用活动采取的是货币形态。
(注意:在信用过程中,货币执行支付手段 职能)
二、 信用的发展 1、高利贷信用 特点 : 利率极高 多用于生活消费 对生产的寄生性和破坏性 2、资本主义信用 特点:利率一般以平均利润率为上限。 所借款项主要用于生产消费
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caa5a7cf04a1b0717fd5dd7e.png)
(四)我国的银行信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银行信用一直是最 基本的信用形式。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长期 实行单一的银行信用,并把全部银行信用集中于 一个银行,企业只能在一个银行的某个分支机构 开立账户,形成了所谓的“一种形式,一家银行” 的金融体制。
其次,从厂商来看。一方面,—些经济单位为了 更新固定资本(购置机器设备等)、补充流动资 金和追加投资,而自身积累不足,需要补进资金, 成为信用资金的需求者;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 在着暂时闲置的资金(如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 待支付的工资和准备购买原材料的流动资金、未 分配利润和积累等),资本是追逐利润的,客观 上要求在有偿的原则下转让给资金短缺者使用, 以求增值,这部分闲置的资金便形成信用资金的
(二)国际信用的形式 国际信用大体可划分为两类方式: 1.国外商业性借贷(Foreign
Commercial Loan)。 2.国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三)国际信用的特征
与国内信用相比较,国际信用在规模、风 险、复杂性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特点:
1.规模大。 2.风险大,并具有双向性。 3.复杂性。 4.方向上的不对称性。
和生活急需资金。 3.民间信用的活动范围有限,因为民间信
用是个人之间的货币借贷。因此,这一方面既要 受贷方经济实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受借方信 誉能力的限制。
4.民间信用实行浮动利率,且利率水平一
般高于银行利率。民间信用的利率主要取决于资
金供求关系,利率随行就市,银行利率只起指导
作用,在我国资金总体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民间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课件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9282223a32d7375a417801a.png)
•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升降和商品价格的涨
跌而引起的信用工具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 1-25
其特点如下:
1-10
1.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本: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2.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存款——银行——贷款(间接信用)
银行只是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使用者的一个中介,在信用活 动中仅仅充当中介作用。
3.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 动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优势表现为:在信用规模、期限及授信方向上具有优势
18000
16000
1-9
14000
12000
16139 11739
10000
8000
7445
6000
5076 4450 3841
4000
2000 15
0 1987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9
信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二、银行信用(Banking Credit)
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形式。
• 1979年4月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 国家财政收入连续下降,出现了较大的赤字。 1979、1980分别为-170.67,-127.50亿元。 向银行透支170.23亿元,而且引起了物价上涨。
• 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
2-16
信用的基本表现形式
四、消费信用(Consumptive Credit) 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
不同经济主体各自所拥有的经济利益。 2.信用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调剂资金余缺的需要 盈余单位将剩余资金借给赤字单位,后者到期必须
归还,并且附带一定的利息。
货币银行学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2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c69d1eb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c.png)
12
(二)银行信用的特点 1、间接信用
Letter of credit 信用证
A公司 存 款
银行
贷款
B公司
2、广泛的可接收性:L/C、银行承兑汇票 3、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活期存款、发放贷款,从 而增加银行的资金来源、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
4、银行信用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 5、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变动不一致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调整前
调整后
12%
12.5%
11.5%
12%
11%
11.5%
10.5%
11%
10%
10.5%
9.5%
10%
9%
9.5%
8.5%
9%
8%
8.5%
7.5%
8%
7%
7.5%
6%
7%
8%
6%
13%
8%
12%
13%
调整幅度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0.5% 1% -2% -5%
900000
存款的创造是整个银行系统的整体行为结果
16
△Dd= △R× 1
K= △Dd
rd
△R
K存款创造 货币乘数
△Dd:活期存款增加额 △R:初始可用资金 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例: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企业甲在A银行存入
10000元活期存款,请计算通过银行存款创造后的最终存款增
加额?存款创造货币乘数?
以上四种信用的国际形式——国际信用
7
一、商业信用 (一)商业信用的概念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分析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1fb9433b3567ec102d8a71.png)
2018/10/27
11
五、信用风险
2018/10/27
16
二、银行信用
(一)概念
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 通过存款和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的基本形式:存款和贷款
•由于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扩充了信用的范围、 数量和期限,并与商业信用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信用事业的发展,可 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银行信用成为现代信用 的主要形式。 银行信用有了巨大的发展与变化,主要表现在: –越来越多的借贷资本集中在少数大银行手中; –银行规模越来越大; –贷款数额增大,贷款期限延长; –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 2018/10/27 17 –银行信用提供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二)特点
1、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3、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功能 4、银行信用规模与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 往往不一致。
2018/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
18
(三)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 (1)形式不同
•商业信用的典型形式: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
2018/10/27
14
(二)特点
1、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具有灵活性、适应 性和便捷性。 2、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行为紧密结合。
3、商业信用的规模与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相一致。
2018/10/27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f26e636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4.png)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教学要求: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信用的本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3、重点掌握现代信用活动的形式及其信用工具,融资方式的比较以及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扩大的意义。
第二章目录第一节信用概述第二节信用形式第三节信用工具本章作业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作用(一)涵义: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借贷行为,是有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
信用的本质:还本付息,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单方面转移的特殊运动形式(二)信用的特征:偿还性(还本付息)、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作用(三)信用的职能融通资金的职能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作用1、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利润率的引导下,通过信用实现资本转移,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信用调节货币流通,保证社会供求均衡2、信用与经济危机信用使商品经济中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增大信用会加剧生产部门间发展的不平衡信用刺激投机第一节信用概述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私有制和剩余产品余缺调剂的需要(资金的短缺者和盈余者)尊重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权益及程度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发展第一节信用概述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二)信用的发展从内容上看:实物借贷——货币借贷从历史演变看:高利贷——借贷资本从存在的形式看: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企业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信托、租赁等等。
第一节信用概述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经济和信用的关系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第2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共59页文档
![第2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共59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412c52acc7931b765ce15a3.png)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13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 2、商业信用的特点:
– 借贷双方都必须是企业,是直接信用 – 借贷行为和商品的买卖行为紧密结合在一起 – 一般而言,商业信用的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是一致的
• 3、商业信用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2019/12/28
2-2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章 目录
•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第二节 信用形式 • 第三节 信用工具 •
2019/12/28
2-3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概述
• 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 •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2019/12/28
2-19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
• 2、银行信用特点:
– 间接信用 – 银行为信用主体的一方,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 – 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
– 银行信用的动态和产业周期及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往 往不一致
– 商业票据的种类:商业汇票、商业期票
2019/12/28
2-17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二、银行信用
• 1、银行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概念
–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 用。
– 银行信用的基本形式:存、取、贷、还
2019/12/28
2-18
货币银行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b5b546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4.png)
信用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将介绍信用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种 类的信用工具,如票据、支票和汇票。
信用的基本概念
信用是指借款人从债权人那里获得资源或货币,并承诺在未来按约定方式偿还。它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 要作用,促进了交易和投资。
信用的种类和特征
个人信用
个人信用是指个人借款人 凭借其个人信誉和还款能 力获得的信用。
个人支票是由个人银行账户持 有人签署的支票,用于支付个 人交易。
出票人支票
出票人支票是由银行代表账户 持有人签署的支票,用于偿付 特定金额。
认证支票
认证支票是银行保证支付的支 票,用于确保支票金额可用。
汇票的特点和种类
进口汇票
进口汇票是购买方向销售方 发起的国际间付款工具,用 于结算进口货物。
出口汇票
汇票是一种通过银行支付款项的信用工具,适用于跨国交易。
票据的形成和流转
1 承兑
票据的形成通常是通过债务人将票据发给债权人,债权人在票据上承诺支付给债务人一 定金额。
2 转让
票据可以通过背书和交付的方式在债权人之间流转。
3 到期兑付
当票据到期时,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兑付票据金额。
支票的特点和种类
个人支票
出口汇票是销售方向购买方 发起的国际间付款工具,用 于结算出口货物。
旅行汇票
旅行汇票是一种旅行者用来 支付国际旅行费用的支票。
银行本票的特点和用途
银行本票是银行向持有人支付款项的保证,通常用于支付贷款或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企业信用
企业信用是指企业借款人 凭借其企业信誉和盈利能 力获得的信用。
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国家借款人 凭借其国家信用评级和还 款能力获得的信用。
货币银行学 第2章 第12节信用产生与信用形式信用工具
![货币银行学 第2章 第12节信用产生与信用形式信用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e93739b0a76e58fafbb00378.png)
四、信用的发展
信用由实物借贷发展到货币借贷经历了:
◎ 高利贷信用:
a.高利息率为基本特征 b.非生产性
高利贷债权人:商人、封 建统治者、宗教机构、 贪官
高利贷债务人:自然经济 中的小生产者
◎现代信用:1、主体:生产经营者
2、借贷的用途:生产经营
此外还有: ① 分期付款 ② 委托代销 ③ 预付定金 ④ 补偿贸易
①赊销——商业信用最早的基本形式。 在交易中,由于买方缺乏现实货币不能立 即支付,而卖方在资金比较充裕,又对买 方信誉比较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允许买 方在约定期限内支付。即延期支付。
②预付货款。 买方为购买某种紧俏商品,按照合同规 定预付部分货款给卖方,以保证及时得 到所需商品。
• 年费(可免) • 增加活期存款 • 跨行取现手续费用 • 商户返点(刷卡手续费)
• 信用卡业务收入:
• 年费(可免) • 取现利息 • 透支利息收入、罚息收入 • 商户返点(刷卡手续费)
2020/9/7
24
新闻解读:刷卡手续费2月25日起 下调 总体下调幅度在23%至24%
• 新浪财经讯 2013年1月21日消息,国家发改今 日正式下发通知,银行卡刷卡手续费2月25日起 正式下调,此次刷卡费率总体下调幅度在23%至 24%。
• 莫名收到催款单,还被纳入黑名单
• 昨天下午,网友“武汉麦客IQ博士”发微博说,前天下 午,工行电话告诉他,他的一张信用卡,欠缴的年费加 上滞纳金和利息,截至到目前已有547.4元,并被纳入 人民银行黑名单。
2020/9/7
29
• 博主小段说,2008年,他刚进大学,因为父母用的都是工行 卡,想着以后转账方便,他和同学也去学校对面的工商银行 办了张借记卡。办完之后,柜台人员跟他介绍了另一张卡, “现在有种学生卡,在外地的父母给你们打钱不用手续费的, 很方便,很多学生都办了这个,你们要不要也办张?”于是, 他和同学一起办了一张柜台人员所说的“学生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对高利贷的态度
1. 西方历史上的主 流:道德上视之为罪恶; 政策上的取缔。
2. 中国历史上的主 流:谴责贷者;救助借 者;但却没有从根本上 反对借贷。
威尼斯商人剧照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我国的民间借贷
1.当前的民间借贷是否是高利贷?
2.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 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蔑视、谴 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金融学
(1)1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高利贷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的形式 信用工具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什么是信用
1.在中国的传统文字中,如果是讲道德规 范、行为规范,是一个“信”字;
债券;抵押债券;股票;
货币市场工具:国库券
❖ 国库券又称T债券,是零息债券,最长期限为一年。 ❖ 往往列出买进收益率和卖出收益率,进行比较。 ❖ 国库券日交易量远远超过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日交
易量,可以高出10倍以上。 ❖ 国库券的利率由竞争性投标来决定,且可以同时接
受不同利率报价的投标。
货币市场工具:联邦基金
❖ 公司依靠其融资可以降低融资代价。 ❖ 从最初的无担保发展到现在的由信用卡和短期
贸易应收款作抵押。如有特种媒介机构,发行 的资产担保商业票据。 ❖ 现已经成为仅次于国库券的第二大货币市场工 具。但二级市场很小。往往贴现出售。
货币市场工具:银行承兑汇票
❖ 主要用于国际贸易,是对商业银行开出的,以出口 商为受益人的,基于进口商在到期日前在该银行存 入的资金的汇票。
❖ 1990-1993累计发行1355.38亿元,年平均发行339 亿元。
❖ 1994年以后,财政不能向以后透支,内债发行规模 迅猛增加,1994年发行国库券1028.57亿元, 1510.86亿元,1847.77亿元,2412.03亿元, 3228.77亿元, 3702.13亿元,2000年发行额达 4657亿元。
❖ 1979年4月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 国家财政收入连续下降,出现了较大的赤字。1979、 1980分别为-170.67,-127.50亿元。向银行透支 170.23亿元,而且引起了物价上涨。
❖ 1981年-2000年,内债发行经历了四个阶段:
❖ 1981-1986年度发行规模在40-60亿元; 1987-1989年度发行规模明显扩大,3年累计发行 494.02亿元,年平均发行规模165亿元。
❖ 往往受到经济实力、个人信誉、缺乏法律知 识引起纠纷等制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五节 信用工具
第二章第五节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的概念
❖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 最常见的流通票据有: 汇票 本票 支票
第二章第五节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的特征:
1.偿还期; 2.流动性; 3.收益性 4. 风险性: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第二章第五节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的分类
❖ 短期信用工具: 1.商业票据 2.银行票据:银行本票、汇票、支票 3.信用证:商业信用证、旅行信用证
❖ 长期信用工具: 1.股票 2.长期债券
附录:外国金融工具介绍
❖ 货币市场工具: ❖ 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存单;回购协
议;欧洲美元; ❖ 资本市场工具: ❖ 中期和长期国债;政府机构证券;公司债券;市政
2.个人货币收入与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
3.可支配货币收入分割为消费与储蓄的规律: “预算约束”与“跨期预算约束”。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关系中的其他经济行为主体
1.信用关系中的企业:资金融入者;
2. 信用关系中的政府: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 者;
3.国外部门——盈余赤字互见;
4.信用关系中的金融机构:作为媒介的,它们有 自身的经营收支,或盈余、或赤字。但作为金融媒 介,它们还有资金聚集和运用的债权债务对比;这 是调剂资金功能的反映。
❖ 风险相对低于无担保的联邦基金贷款。那么它是否 完全没有风险呢?
货币市场工具:欧洲美元
❖ 欧洲美元是美国银行国外分支机构或外国 银行以美元而不是发行银行所在地的货币 为面值的存款。
❖ 欧洲美元的兴起的原因?
资本市场工具:中长期国债
❖ 中期期限为1-10年,长期期限大于10年。 ❖ 财政部出售中长期国债以偿还快到期的旧债或者筹
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 逻辑上推导出谁应成为谁的前提条件。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二节 高 利 贷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高利贷的特点
1.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 泛存在于古代;
2.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通常视为具有高利贷性质 的借贷。
管使方规 理用向模 和范受上 调围到受 解受限到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银行信用
❖ 由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 1、银行信用的特点:
是一种间接信用 是以单一的货币形态来提供 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银行信用
❖ 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 互补互促的关系 ❖ 市场用途的相互补充 ❖ 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有支持作用(如银行
❖ 银行承兑汇票成为双名票据,进口商负直接付款责 任,银行负连带付款责任。
货币市场工具:存单(CDS)
❖ 存单是大型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可以转 让,最低面额为$1 000 000。
❖ 其流动性、信用能力很强,发展迅速,是货币 市场的第三大工具。有相当规模的二级市场。
货币市场工具:回购协议
❖ 回购协议是一种短期有抵押贷款安排,借款人先将 证券出售给贷款人(投资者),然后根据协议规定 的价格在规定的某一未来时日将证券购回。买卖价 差即为交易的收益。
第二章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债权债务关系覆盖整个经济生活
1.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 都时时伴随着货币的收收支支:
收大于支——盈余;收不抵支——赤字
2.任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货币收支盈余,都同时意 味着对应经济行为主体的负债;
任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货币收支赤字,都同时意味 着对应经济行为主体的资产。
❖ 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推出了我国大陆第一张信用 卡--珠江信用卡。
❖ 至2000年底,我国各类信用卡发行种类达20多种,已有 发行金卡的金融机构55家。4家国有商业银行,10家股 份制商业银行,1家邮政储蓄机构,29家城市商业银行, 11家农村信用社联社。发卡量达2.77亿张。全年交易额 达4.53万亿元。
承兑汇票)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国家信用
❖ 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 或者说是政府的借贷活动;
❖ 为何发行国库券?(短期资金不足) ❖ 为何发行国债?(财政赤字) ❖ 国债市场的发展有何好处?
背景资料:我国国家信用发展
❖ 1949年12月30日,决定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于 50年1-3月发行,总额3.02亿元。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消费信用
❖ 企业和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需 求的信用形式。
❖ 主要的三种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 ❖ 消费信用的作用:
促进经济增长 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销 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背景资料:我国信用卡发展
❖ 1978年,中国银行广州分行率先与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 议,在国内代理“运通”、万事达、维萨等7种外国信 用卡。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 逻辑推论,私有财产的出现应是借 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2.其所以出现这种行为,显然是为了满 足在不同所有者之间以不改变所有权为条 件的财富调剂的需要。
第二章第一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 信用与货币,它们之间自古以来就 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如货币借贷。
❖ 国际商业信用:来料加工、补偿贸易; ❖ 国际银行信用:出口信贷、进口信贷; ❖ 政府间信用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民间信用
❖ 居民个人之间的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所提供的 直接借贷。
❖ 往往受到经济实力、个人信誉、缺乏法律知 识引起纠纷等制约。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民间信用
❖ 居民个人之间的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所提供的 直接借贷。
背景资料:我国信用卡发展
❖ 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问题: ❖ 信用卡的信用功能较差。往往是先付款再消费,而
国外是先消费再付款。 ❖ 缺乏统一规划,发卡行各自为阵,给消费者带来不
便。 ❖ 信用卡单卡消费量过小,信用卡业务的效益较差。 ❖ 信用卡的硬件服务设施落后。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国际信用
❖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包括以赊销商品形 式提供的国际商业信用、以银行贷款形式提供的国 际银行信用以及政府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按照借贷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不同, 现代信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商业信用 2.银行信用 3.国家信用 4.消费信用 5.国际信用 6.民间信用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商业信用
是指企业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以赊销预 付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相互提供的与商 品交易向联系的信用形式)。
集新资(弥补赤字)。 ❖ 该类证券二级市场广阔,价格随市场利率波动而波
动。
资本市场工具:政府机构证券
❖ 由联邦政府建立的机构发行,主要用于各种政府贷 款计划。
❖ 它们被称为政府发起企业。 ❖ 包括住宅融资机构;农业融资机构;学生贷款销售
协会;紧急救助融资公司等。
资本市场工具:公司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