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6版 第二十章

合集下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课后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答:因为社会保险税是直接税,故GNP、NNP、NI均不受其影响,又因为它是由企业上缴的职工收入中的一部分,所以PI和DPI均受其影响。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N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答:假定不存在具有双重居民身份的情况,则合并对GNP总和没有影响。

因为原来甲国居民在乙国的产出已经计入甲国的GNP,同样,乙国居民在甲国的产出已经计入乙国的GNP。

在存在双重居民身份生产者的情况下,则GNP减少。

5.从下列资料中找出:(1) 国民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3) 国民生产总值(4) 个人收入(5) 个人可支配收入(6) 个人储蓄答:(1)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2)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3)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4)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障税+红利+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7试计算:(1)(4) 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答:(1)国民生产净值=GNP-(总投资折旧-净投资)=4800-(800-300)=4300(2)净出口=GNP-(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4800-(3000+800+960)=40(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4)个人可支配收入=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NNP-(税收-政府转移支付)=4300-990=3310(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8.假设国民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元),试计算:(1) 储蓄(2) 政府支出(3) 投资答:(1)储蓄=DPI-C=4100-3800=300(2)因为:I+G+(X-M)=S+T所以:I=S+(T-G)-(X-M)=300-200-(-100)=200(3)政府支出G=1100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0,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则应该为0。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六版)简答题1.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解答: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

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

2.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

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3.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具体包括:(1)劳动者结构的变化。

一般来说,青年与妇女的失业率高,而这些人在劳动总数中所占比重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如失业救济制度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寻业的失业”;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人,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

(3)技术进步因素。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较多失业。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6版 第二十一章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6版 第二十一章

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
个很长的过程,在调整过程中,经济处于非均衡 状态。
(2)解释经济波动方面
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 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主要是技术波动)解释宏 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 宏观经济波动。
2.基本理论
总量生产函数为:
y zf k
图21-1 生产函数和资源函数
图21-2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图21-3 技术变化所引起的投资、收入变动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
型 1.卢卡斯总供给函数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利益 最大化假设的微观基础上的,因而其社会经济总 供给函数是由个体企业的供给函数加总获得的。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为:
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M f rb , re , rp , w, y, u P
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总财富 第二,非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各种非人力财富的预期报酬率
第四,其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整理可得方程:
Y Py V rb , re , rp , w, y, u M 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6版)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1.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节 第七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名义黏性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AS模型
ˆ y y P P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VS
区别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则是整个经济,包括经济总体状况、经 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此外,两者 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微观经济学主要 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 运用总量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旨在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内在规律和原因,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检验和 发展经济理论。
财政政策工具
主要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政府支出包括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税收则通过改变税率和税基来影响 总需求。
实施效果
财政政策在短期内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调节经济波动。长期内,财政政策 可以通过提供公共品、改善教育、卫生等条件来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定义、工具及实施效果
政策时滞的考虑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 中存在一定的时滞,因此需要在 政策制定时充分考虑时滞因素, 以确保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 化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
06
CATALOGUE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开放经济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开放经济的定义
开放经济的特点
开放经济是指一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 交流,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 资等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的经济体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政策目标的协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该相互配 合,共同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例如,在通货膨胀严重时,财 政政策应该减少支出,而货币政 策应该紧缩银根,共同抑制通货 膨胀。
政策工具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不 同的政策工具相互配合。例如, 在经济衰退时,财政政策可以通 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总需求, 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 刺激投资和消费。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圣才出品】

第20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

甲在两期各收入1000元,乙在第一期的收入为0,第二期收入为2100元,储蓄或者借贷的利率均为r 。

(1)如果两人在每一期都消费1000元,利率为多少?(2)如果利率上升,甲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3)如果利率上升,乙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利率上升后,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解:(1)消费者跨期消费预算约束为:()()221111c y c y r r +=+++,其中12c c 、分别为甲乙两人在第一期、第二期的消费;12y y 、分别为甲乙两人在第一期、第二期的收入。

将12000c =、22000c =、11000y =和23100y =代入消费者跨期消费预算约束方程式解得:利率10%r =。

(2)如果利率上升,甲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以增加储蓄,增加第二期的消费,从而在利率上升后其消费状况变好。

分析如下:利率上升会使得预算约束线围绕两期收入的组合(12,y y )点顺时针旋转,变得更加陡峭,从而影响消费者在两个时期的消费决策。

如图20-1所示,随着利率的上升,预算约束线由AB 顺时针旋转为A B '',最优消费组合由0E 移动到1E 点,即第一期消费减少,第二期消费增加。

根据显示偏好原理,可以判断出该消费者的消费状况变好,因为利率上升以后该消费者的新的均衡点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2I 上。

图20-1 利率上升对甲消费者的影响(3)如果利率上升,乙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第二期的消费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根据替代效应,利率上升,使得第二期消费相对于第一期消费变得更便宜,故消费者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而增加第二期的消费。

同时,由于乙所有的收入都在第二期,利率的上升增加了乙的借贷成本,因此,相当于减少了乙的收入。

根据收入效应,又减少了第二期的消费。

因此,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乙会减少第一期的消费,第二期的消费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二十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二十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二十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1、解答:每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能产生经常帐户的顺差和逆差,以及资本帐户的顺差和逆差。

当然,这两个项目也可能出现平衡,但这种情况大多是偶然的。

将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称为国际收支差额,并用BP 表示,即: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 – 净资本流出 或者BP = nx - F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国际手指平衡也称外部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手指差额为零,即BP=0。

对于国际收支平衡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理解:个人和企业必须为其在国外的购买而支付。

如果一个人的花费大于他个人的收入,他的赤字需要通过出售资产或借款来支持。

与此相类似,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经常帐户赤字,即国外的花费比它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多,那么这一赤字就需要通过向国外出售资产或从国外借款来支持。

而这种资产出售或借款意味着该国出现了资产盈余。

因此,任何经常帐户赤字要由相应的资本流入来抵消。

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BP > 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BP < 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2、解答:(1)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2)如果外汇的供给发生变化,则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给达到先的平衡。

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

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资等。

3、解答:考虑如下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o y c i g x m c a by m m yβ=+++-=+=+为常数,b 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进口倾向。

则所以4、解答:假定国内经济已经实现平衡,也就是在下面的图1—68中,国内经济已处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A ,但A 点却并不在BP 曲线上。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件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课件

2020/3/29
4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2020/3/29
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 含义 •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
2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 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 息与货币通论》一书,被 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运用 总量分析方法来研究整个 国民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 学著作。
2020/3/29
3
讲授内容
•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论[教材第十二章]
• 第二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教材第十三章]
13
几个相关问题
•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 生产与销售 • 流量与存量 • 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一个地区 一定时间
新生产 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
2020/3/29
上衣 流程
售价
增值
种棉
15 15
纺纱
20 5
织布
30 10
制衣
45 15
销售
50 5
合计
160 50
14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为什么?
15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GNP=GDP+本国国民在外国生产的最终产品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6版 第二十章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6版 第二十章
r M 2
货币需求增加1%。因此,明年的货币供给应增加
5%。
【例20.2】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关于 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主张,是如何区 别于“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的。[东北财经大学 2011研]
答:(1)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 的。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 收入和消费关系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 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 不及收入增加多。二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 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不吻合,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受到了动摇和抨击。
《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6版)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消费 第二节 投资 第三节 货币需求
20.2 本章内容要点解析
第一节 消费 1.跨期消费决策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 了关于理性消费者如何进行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 说明消费者所面临的约束和具有的偏好怎样共同 决定了他们的消费和储蓄方面的选择。
1.资产组合理论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价值 储藏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需 求取决于货币和家庭持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提供 的风险与收益,还取决于总财富。 货币需求函数为:
M dP L r s,r b ,e ,W
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 鲍莫尔-托宾模型分析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 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进行交易,成本是放 弃把货币存在银行里所得到的利息。
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 惯(棘轮效应)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示范效应) 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图20-6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香蕉 15万单位×1美元 20万单位×1.5美元 20万单位×1美元
=15万美元
=30万美元
=20万美元
服装 合计
5万单位×40美元 6万单位×50美元 6万单位×40美元
=200万美元
=300万美元
=240万美元
215万美元
330万美元
260万美元
2.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关 系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方法 •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二、宏观经济基本问题
• 物价或通货膨胀问题(包括通货紧缩问题) • 就业或失业问题 •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问题
三、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对比
• (1)研究对象不同。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
简单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全部收入用于个人消费。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厂商


购买最终产品
扩大的国民收入流程模型 假定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储蓄。
支付生产要素的报酬
居民户
厂商


购买最终产品
投 资
金融机构
• 总支出=消费+投资= C + I
• 总收入=消费+储蓄= C + S
• 恒等关系:C + I = C + S
如何决定。 •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
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 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 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 (4)基本假设不同。 •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 “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 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 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 经济学、管理理论等。 •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 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配套习题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配套习题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配套习题宏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政府转移支付二、判断是非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GN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

5、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7、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NP与名义GNP的比率。

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NP 为40万$。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NP中。

12、用支出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NP中。

13、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者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NP中。

14、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三、选择题1、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购买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A 收入及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NP的有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属于GN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NP的有)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7、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包括如下哪些总量A GNPB NNPC NID PI8、用收入法核算的GNP应包括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A NNP=8.7亿B GN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A GNP=C+I+G+(X-M)B GNP=C+S+G+(X-M)C GNP=C+I+T+(X-M)D GNP=C+S+T+(M-X)11、以下可以计入GNP的有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用收入法核算GNP时,应包括A 折旧B 间接税C 出售股票的收入D 工资13、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A 政府转移支出B 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指出C 企业投资D 政府购买14、NI包括的项目有A 利润B 间接税C 业主收入D 企业转移支出15、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四、计算题1、根据下表计算:生产阶段产品价值中间产品成本增值羊毛1500毛线180毛衣30填表并计算最终产品毛衣的总增加值是多少?2、根据下表计算:1982年名义的GNP1992年名义的GNP香蕉上衣15万单位×1美元=15万美元5万单位×40美元=200万美元20万单位×1.5美元=30万美元6万单位×50美元=30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求:1992年实际的GNP3、根据下表计算GNP、NNP、NI。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高鸿业第六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宏观部分)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解答: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物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2、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的.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 ,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3、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

举例说:甲国向乙国出口10台机器,价值10万美元,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价值8万美元,从甲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计入乙国的有净出口–2万美元;从两国GDP总和看,计入GDP的价值为0。

如果这两个国家并成一个国家,两国贸易变成两个地区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从支出看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相反,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从收入看,乙地区增加8万美元;从支出看,甲地区增加8万美元。

高鸿业版_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高鸿业版_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作为人口增长率上升产生的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 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 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34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 型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9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 型
3.对收入差异的解释 第二,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和y都是固定不变的。由于 人均收入固定不变,故其增长率为零,这时,总收入以 相同于人口增长率的增长率增长,即经济增长率为n。 可见,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的影响,这是新古典增长 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7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3.经济发展的概念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 面的总体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 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 20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
期理论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图20—1 经济波动
2021年8月7日星期六
制作者:张昌廷(河北经贸大学)
2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2.实际产量围绕潜在产量波动 经济中的实际产量不总是处于其趋势水平,即充
分就业的水平,更经常地是实际产量围绕其趋势水平 波动。复苏时期,生产要素的利用量增加,实际产量 会超过其趋势;反之,衰退时期,由于失业增加,机 器设备闲置,实际产量小于现有资源与技术实际能生 产的水平。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

考试点( w w w k a o s h i d i a n c o m ) 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 4 0 0- 6 8 8 5- 3 6 5
重点章节与重要考点
从大的结构上说, 重点章节一般分布在前述中的第二与第三部分, 即宏观分析的短期与长期 模型。 从历年相关院校的试题中, 我们发现具体的考点主要分布如下:I S - L M 模型、 蒙代尔 - 弗莱明模 型、 总供给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模型、 宏观政策效应与政策争论。
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9 3 )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 9 5 ) 第一节 消费 ( 9 5 ) 第二节 投资 ( 9 8 ) 第三节 货币需求 ( 1 0 0 )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 1 0 4 ) 第一节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 1 0 4 )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 1 0 4 ) 第三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 1 0 7 )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 A D- A S 模型 ( 1 0 7 )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 1 1 0 ) 第六节 名义粘性 ( 1 1 1 ) 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 A D- A S 模型 ( 1 1 2 ) 第八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 1 1 4 ) 第九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 1 1 4 ) 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 1 1 7 )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吗? ( 1 1 7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 ( 1 1 7 ) 第三节 在应用时应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 1 1 8 ) 第四节 科学主义 ( 1 1 8 ) 第五节 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 ( 1 1 9 ) 第六节 当前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 ( 1 1 9 )

(NEW)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

(NEW)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

目 录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证明题
六、计算题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六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第二十一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二、判断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计算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有货币的总成本
=放弃的利息+去银行的成本 = rY FN
2N
图20-9
消费者持有货币的成本
持有货币的总成本是:
总成本= rY FN
2N
通过对 N 求总成本的最小化,则得到最优的 交易次数,即有:
N rY 2F
Y YF 2N 2r
对应的,平均货币持有量

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C aWR cYL
5.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 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 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的。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 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结论:暂时性收入变化对消费没有实质性影 响,只有永久收入变化才对消费有实质性影响。 暂时性税收变化对消费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有永
久税收政策调整才对消费有实质性影响。
第二节 投资
1.企业固定投资 企业固定投资是企业购买用于生产的机器设 备和建筑物的活动。
(1)最优资本存量的决定
最优资本存量是指实际使用资本量的边际成本 等于该资本的边际收益时决定的全部投资量,即满 足 MPK R P 。
图20-7
最优资本存量的决定
(2)最优资本存量的动态调整
是理性预期的,那么只有意外的收入变动才会改
变消费,即消费的变动是随机游走的。
3.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 惯(棘轮效应)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示范效应) 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图20-6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4.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 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 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消费函数为:
【例20.1】预期明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由 于准备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市场利息率将由 今年的4%降至明年的2%。根据平方根定律,明 年的货币供给应该增加多少?[南京大学2003研]
解:根据平方根定律 M

YF 2r
,人们对货币
的交易需求与收入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利率的平 方根成反比。求 M关于 Y 的导数,可求得货币需
M Y 1 求的收入弹性为 Y M 2
。当GDP增长8%时,货 ,当利率降低2%时,
币需求增加4%;求M 关于 r 的导数,可求得货币需 求的利率弹性为 5%。
M r 1 r M 2
货币需求增加1%。因此,明年的货币供给应增加
【例20.2】简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关于
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主张,是如何区 别于“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的。[东北财经大学 2011研]
(3)对比两者可以发现,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没有短期和长期的消费区别,而相对消费理论则 认为短期消费函数有正截距的曲线,存在棘轮效 应和示范效应,而其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 的直线。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第6版)
第二十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消费 投资 货币需求
20.2 本章内容要点解析
第一节 消费
1.跨期消费决策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 了关于理性消费者如何进行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 说明消费者所面临的约束和具有的偏好怎样共同 决定了他们的消费和储蓄方面的选择。
在现实中,实际的资本存量通常与最优资本 存量不相符,企业通常会逐步调整实际的资本存 量,以便达到最优资本存量。 当企业实际资本存量偏离最优资本存量时, 实际资本 K 将作趋于最优资本存量 K 的调整:
K K1 K K1
2.住房投资
住房投资是指个人为自己居住或者出租而购 买新住房进行的投资。现实中,人们购买住房主 要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自己居住,二是为了向 他人出租以收取租金,三是为了获取其由于价值 增加而产生的利润。
由于借贷的限制使得 c1 y1 时,这种对消费者 附加的约束被称为借贷约束或流动性约束。
图20-5
借贷约束下的跨期消费决策
2.消费的随机游走假说
(1)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霍尔首次提出, 认为持久收入假说与理性预期的结合意味着消费 的变动遵循随机游走方式。 (2)根据持久收入假说,消费者总是尽量按 照他的可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平稳消费,随着时间 的推移,消费者会根据新获得的信息修正其对一 生收入的预期进而调整消费。如果消费者的行为
(1)跨期预算约束与最优消费选择
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束为:
c2 y2 c1 y1 1 r 1 r
跨期预算约束线是一条斜率为 1 r 的一条直 线。
图20-1
跨期消费的预算约束
如图20-2所示,两个时期消费的最优组合,一
定出现在无差异曲线和跨期预算约束线的切点上,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跨期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贝利在《收入、储蓄的消费行为理论》中提出。 在指出凯恩斯错误假设的基础上,杜森贝利提出 消费并不取决于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 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 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根据相对收入假设,杜森贝利认为:
①消费有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 的影响,而且受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 费的影响。消费具有不可逆性,即“棘轮效应” ,也就是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②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 “示范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绝对收入水 平,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
图20-2
跨期最优消费选择
(2)收入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无论是现期收入还是 未来收入的增加,跨期预算约束线将向右移动, 两期的消费都增加,被称为消费平稳化。
图20-3
收入增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3)实际利率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实际利率的变动将会使消费者的跨期预算约 束线发生转动,从而改变跨期最优消费选择。
答:(1)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是由凯恩斯提出
的。凯恩斯认为,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 收入和消费关系之间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 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 不及收入增加多。二战后的经验数据表明,凯恩 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不吻合,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受到了动摇和抨击。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
图20-4
实际利率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实际利率上升对消费的影响可分解为两种效
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的作用是,当前消费减少,未来消 费增加。 收入效应的作用是,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同 时增加。 因此,利率的上升既可能刺激也可能抑制储 蓄,这取决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规模。
(3)借贷约束对跨期消费的影响
住房需求曲线的影响因素有:
(1)人们的财富。 (2)拥有住房的真实净收益。 (3)其他资产的真实净收益。
存量均衡与流动供给模型分析认为:第一,
现有住房存量市场决定了均衡的住房价格;第二, 住房价格决定了住房投资的流量。住房投资的决 定需要经过以下两个步骤: (1)假定现有住房的供给不变,利用住房需 求曲线就可以求出均衡的住房数量和价格。 (2)假设任何因素发生变动,使住房需求曲 线发生移动,就可以推出住房投资函数。
图20-8
住房市场
3.存货投资
企业持有存货的原因主要有: (1)保证生产的平稳化。 (2)避免脱销。 (3)提高经营效率。 (4)在产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指人们在投资组合中所选择持有的 现金、支票账户等货币资产的数量。鉴于货币的 两个基本特征,即最强的流动性和较低收益,人 们对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他们如何在流动性偏好与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1.资产组合理论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价值 储藏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货币需 求取决于货币和家庭持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提供 的风险与收益,还取决于总财富。 货币需求函数为:
M d P L rs , rb , e ,W
2.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
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是强调货币作为交换媒介 作用的货币需求理论。 鲍莫尔-托宾模型分析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 益。持有货币的收益是方便进行交易,成本是放 弃把货币存在银行里所得到的利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