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ppt7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边际产业还占有一定比重,同时,日 本主导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还是有保留的,甚至也包括了 其中的边际产业部分。
2、配套生产基地和市场型投资渐占上风
在日本对华投资的初期,日本的大企业主要是把中国作为 组装生产的出口加工基地进行投资,其结果是在华企业成 为日本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公司的组装车间和向其它国家出口的加工厂。但 从1999年代的中、后期开始,情况发生了变化。
1 “边际产业学说”对FDI的解释
自然资源 低成本劳动力 寻求市场 扩张能力和销售能力
(1)自然资源
该理论从投资国的角度讨论其投资动机 认为其目的是增加其失去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的进口,并
促进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纵向专门化。 但是这种一体化的生产和销售往往为大型跨国公司所支配
第二,由“生产重视型”到“生产与市场并重型 ”的全方位投资。
为开拓巨大的中国潜在市场,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中国消费者 的需求,日本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建立了研究开发 →生产→现地销售→售后服务的一条龙式全方位投资。
“生产与市场重视型”投资与过去日本传统的“生产重视型”投 资不同,它必须符合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产业政 策、满足这些国家主导产业的国产化政策以及这些国家产业结构 升级换代的要求。如果只是一成不变地用一些所谓边际产业是无 法换取东道国市场的。上世纪90年代,欧美汽车厂商的成功和日 本汽车产业在中国的挫折是最好的案例。
投入品的公共性优势很有限
3.特定优势理论的发展
核心资产论: 认为跨国企业正是因为占有技术专利、融资能力、
管理水平等无形资产,使得其他公司难于与其竞争。 规模经济优势:
跨国公司的规模经济特征很重要,在一些需要巨额资本投资的 领域特别明显。 巨额资本进入一些小规模可经营的产业,然后垄断这些存在大 量厂商的产业,实现特定优势
“基本主张: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处于或已经
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同时也是对方国家(东道国) 具有显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依次进行投资 。 中小企业应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前列
原因: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国际直接投资所导致的 技术转移就越容易移植、普及和固定下来,结果不仅可以 使国内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而且还有利于东道国产业的调整、促进东道国劳动密集型 行业的发展,对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
(2)低成本劳动力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是贸易导向。 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资本而言不断提高,并且随着
更多的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品的引入,发达国家往往 把传统的劳动密集行业转移到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生产。 可以促进国际分工的重新调整,并可以促进劳动力缺乏的 国家和劳动力富裕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
过程或部门
(4)成本应立足于“比较成本原则”进行判断
要经常考虑至少两种产品、两个国家的比较问题, 要应用比较成本(一国两种产品的成本比率)的比较分析
, 而不要停留于一种商品、一种行业和一个企业的分析
(5)应重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
重视这一概念的意义 建议从投资过与被投资过之间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第七讲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与选择的理论基础
复习
投资环境概念 评估办法 可行性研究 投资决策
作业点评
简述投资可行性研究的一般内容 考察你们公司在某国或者某地区的商务环境(投资环境)
,并作出投资建议。
跨国公司理论希望回答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跨国企业?或者说,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经营? 跨国经营需要什么条件? 其战略(行业、产品、地域、时机、形式)选择都有什么规律?
(3)市场优势
两种类型 企业对其占有的市场的认知或熟悉 企业把产品或服务有效的送达消费者的能力 市场专用性:跨国公司在当地市场往往具有劣势
(4)投入优势
概念:如果企业具有专门的途径可以获得原材料或中间产品,那 么它就具备了超过其竞争对手的优势。
类型: 控制了一些原材料或同资源所有者签订了长期合同,对中间产品的控 制:建立了高度纵向一体化的经济体系 企业拥有无弹性的中间产品:如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及熟练的工程 师和工人,对手所没有的专门的生产型机械 低成本融资
出的反应,目的是防止竞争对手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进攻性投资 防御性投资
评价和启示
主要贡献: 第一次从比较优势的动态角度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作为整体考查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局限性: 针对战后美国对西欧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提出的,所
研究的公司具有某种技术垄断优势。不适用于一些中 小型公司 该理论的决策依据是公司内部因素,没能充分考虑外 部环境的影响 该理论对于制造业而言合适,对于服务业和原材料采 掘业不适用
行移植 同时由技术差距较小的投资过的中小企业充当这种移植的
主体
(6)比较优势和比较利润率两者相关
凡是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行业,其比较利润也会比较高
(三)对小岛清理论的评价
第一、科学性 ①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否定了垄断优势因素在对外投
资中的作用; ② 强调运用与东道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技术; ③从宏观角度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具有开创性
(3)寻求市场
因东道国贸易壁垒导致的对外直接投资 寡头垄断的对外直接投资
(4)扩张能力和销售能力
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于大型跨国公司通过横向或纵向一体 化来扩大自己的生产和销售规模
2日本与美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区别
投资对象不同 投资主体不同 顺贸易导向和逆贸易导向
3.重要推论
(1)可以把“比较优势原理” 作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 资理论共同的基础
在贸易方面,根据既定的比 较成本,大力发展比较优势 产业,出口产品,同时缩小 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并进口产 品,可获得贸易利益
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如果投 资国趋于从比较劣势的边际 产业开始投资,使对方国家 原来却扫资本、技术、经营 技能没有显现出来的比较优 势显现出来或增强起来,就 可以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 差距,为进行有更大贸易利 益的贸易创造条件
(四)案例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方式悄然发 生演变
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 配套生产基地和市场型投资渐占上风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独资与跨国合作渐成主流
1.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
因此,日本对外直接投资首先是面向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是,随着中国新型工业化的进展,产业结构的不 断升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国内市场竞争的 日益强化,日本对华投资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投资模式 。
经常性成本。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外国政府政策歧 视以及汇率变动等带来成本。
因此,跨国公司FDI必须拥有特定优势以消除跨国经营带来不利局 面,抵消东道国当地同类企业的竞争优势,确保跨国直接投资的 有利可图。
企业跨国经营,取决于他们所拥有及能够获利的所有权优 势。
以下四种资产具有高度的企业专用性,市场专门性(在对 外投资中不可能充分利用)和企业公共性(在对外投资中 可以直接被利用和开发)。
,并且对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作了有机结 合的统一解释。
第二、局限性
①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
②无法解释日本80年代后的对外投资实践; ③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认为发展中国
家只能接受发达国家的边际产业。
(1)技术优势
企业独立拥有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被称 为技术、生产技能(prudoction technique)、专门 的管理技术(know-how)
特征:很难被测量和观察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持 久性和企业专门性,在企业内部具有“公共性”,可 以被重复使用和被不同业务单元共享。
跨国公司理论的演变
新古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跨国公
司理论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跨国 经营理论
以贸易理论和工业区为理论为 基础的跨国经营理论
市场内部化理论 综合理论——生产折衷理论
各理论的共同点
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
以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为立 论基础
随着国外合资企业的发展,美国复印机的出口量开始 下降,美国的用户也开始从成本更低的外国渠道,特 别是日本购买复印机。近几年来,日本公司发现在本 土生产复印机的成本大幅上涨,于是他们又将生产基 地陆续转移到新加坡和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寡占反应理论——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补充
1973年尼克博克提出 一些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是对其他企业对外投资行为所作
二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案例分析:复印机的生命周期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施乐公司研究开发了复印机,并在美国本土市场销售。 后来,施乐公司开始向日本、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出口。 随着这些国家市场需求的增长,施乐公司开始在日本(富士-施乐)和英国(兰克—施 乐)建立合资企业。
合资协议规定,在合资期间,施乐公司拥有复印机生 产技术和工艺的专利权,到期后,外国合作伙伴便可 以使用该技术工艺进入复印机市场,如日本的佳能, 意大利的奥利富狄公司。
第一,由单纯的组装工厂到配套生产基地的建立 。
可以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日本技术含量相 对较高的为组装工厂提供配套的“原材料及二次加工 部门”开始大量投资中国,并在中国形成了日本式的 配套生产基地。
现在,中国的珠江三角洲的东莞、深圳等地,以及长 江三角洲的上海周边等地已经形成了一批有相当特色 和实力的配套加工生产基地。
一 、特定优势理论
1.对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挑战 海默的特定优势理论 通货区域理论:从金融的角度将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联系
起来 寡占反应理论:从博弈论角度研究跨国直接投资
2.海默的特定优势理论
海默认为,跨国公司FDI存在诸多障碍,将会产生不同于一般投资 的附加成本.
沉没成本。相对于所有权投资来说,各种股票、债券的高流动性 ,债券持有者只要愿意即可无成本地卖出债券,撤回投资:而跨国 产业投资,由于资产的专用性,投资者在撤资时不可能撤回全部 投资的成本叫沉没成本(Sunk cost)。
3、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也正在发生着 重大变化。
第一、比较优势产业投资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含量。 在与欧美等国企业的竞争中,日本对华投资过程也必然是把相对
获得途径:研究开发、经理和技术人员积累经验、员 工培训、向其他企业学习、技术购买、通过许可方式 获得技术
(2)消费者认同优势
消费者对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特别偏好,这种偏好来自于 企业商誉、品牌、商标、服务和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的价 格以及产品的质量。
特质:对企业的新产品销售产生重要的推动;在很多的情 况下,消费者认同优势可以在区域市场之间进行地理转移
比如,日本在华机械类生产全面增加,特别是运输机 械生产迅速增长,这意味着日本对华投资的产业结构 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工业,特别是运输机械和电气 机械依然是日本的主导产业。它们中的主体部分还处 于比较优势阶段。
日本对华投资中机械工业生产占到41.6%,说明了边际产 业对外投资理论已经不符合当今日本对华投资的实际情况 。
三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理论
(一)理论背景: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以日本的对外直接
投资实践为研究对象,并在对美国、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进 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边际产业理论。
(二)基本理论观点
边际产业:本国(投资国)已处于或已经陷于比较 劣势的产业,同时也是对方国家(东道国)具有显 在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2)按边际产业扩张原则进行对外直 接投资,不是取代贸易而是补足贸易
判断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是互补还是替代, 最根本的依据就是判断它是否按边际产业 扩张原则进行
(3)边际产业的概念可以扩大到“边际性生产 ”
包括 已经显现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已显现比较劣势的中小企业 和某些行业中装配和生产某种特定部件的劳动密集的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