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0后学生特点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合集下载

从90后学生的特点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4页word资料

从90后学生的特点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4页word资料

从90后学生的特点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 (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对于浓郁人文氛围,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弘扬主旋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

校园文化涵盖了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的校园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基础设施等外界环境;第二方面是规范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这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客观依据;第三方面是行为文化,主要指广大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学风、校风、校园精神、办学特色等;第四方面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的思想素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如果说前两方面内容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那么后两方面内容体现的则是校园文化的“软件设施”,校园文化的发展只有软、硬件设施相结合、共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内容,它具有时代性和个性特征,随着时代的不同,各个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校园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出生的,这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大的经济环境,这代人与前几代人相比,拥有着自信张扬、独立特行、思维方式开阔、价值观念更加西化、自我优越意识较强、自律性意识较差、团队意识模糊等特征,90后的时代特点也导致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呈现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简单,多停留于娱乐层面或者活动层面;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网络文化特色;特色、精品的校园文化活动少;校园文化底蕴较薄弱等特点。

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只的体现出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才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影响着高等学校精神状态和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及建议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及建议论文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与建议——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摘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学校相伴而生,如影随形,千姿百态。

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院校拥有一个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各个院校由于自身的建校背景、发展历史、建设条件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但在其所有的校园文化因素中是否都有利于学生与老师的发展还是有待商榷的。

本文通过调查北方民族大学学生对本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满意度,分析出该院校校园文化的优点与不足的地方,并走访其他院校,吸收其他院校的优秀校园文化,为该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也为其他院校在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方面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校园文化学生成长民族团结目录摘要1前言II一、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1(一)调查对象1二、本校校园文化调查3(一)校园文化现状3三、校园文化的差异6(一)中国名校6(二)当地院校6四、北方民族大学校园文化建议8(一)学校整体价值观8(二)学风建设8(三)课余活动A8(四)身心建设9五、总结9前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明确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迎来了校园文化的春天。

校园文化从政治狂热回归久违了的理性思考。

1983年,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三个方面不仅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指名了方向,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源泉,给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形式上赋予了新内涵①。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浅谈高等字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篇一: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摘要】: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创新是新时代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因素,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涵盖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文化范畴。

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播先进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凝炼优良校风,创设育人环境的有效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整体性、正确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全员性等原则。

只有理念先行,培育践行校园文化之魂;构建合力,健全大学校园文化的微观基础,并且重在理念、机制和内容创新,才能创建与时俱进的大学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特征;现状;思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

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国家扩大招生规模、联合办学、私人投资办学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利于高校管理者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开拓创新,为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保证。

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物质条件。

这无疑加速了校园文化发展的机遇。

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质量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及特征(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财富的规章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的总和。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亚文化现象,是指课堂教学以外,以校园为活动背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园文化氛围。

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

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

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建设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独特精神风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并积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为大家分享了建设校园文化论文,欢迎阅读!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方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和谐的校园文化,能使师生的人格得到了塑造,个性得到了发展,精神境界得到了升华。

本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入手构建校园文化,以期营造师生共同的美好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建设;精神家园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打造完善的校园环境,构建校园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环境教育力量对学校全体成员,特别是对学生,能产生巨大的心理效应,对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起到潜移默化、寓教于景的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感染。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师生的情操,有助于净化师生的美好心灵;校园绿化、室内布置、校园卫生、教学硬件的构置、摆放等,能使师生员工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校园的画廊、报栏、橱窗、黑板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英雄模范的画像、科学家、音乐家的名言,无不启迪智慧,催人奋进。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体现教育性、艺术性。

优美、完善的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90后”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诉求及应对方略

“90后”大学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诉求及应对方略

学 生普遍 是 独生子 女 , 衣食无 忧 的生活 加之社会 多 方 面环境 的影 响 , 少 “ 0后 ” 学 生 自控 能力 较 不 9 大

5 3—
差 , 理 素质不 高 , 们脸 庞看 似成 熟 、 心 他 自信 , 心 但 理 比较脆 弱 , 活 自理 能力相 对 不足 。有 不 少 “ 0 生 9
憾 的是 , 由 于 多方 面环 境 的影 响 , 们 具 有 较 强 “ 他 的竞 争意 识 和 自强 精神 , 追求个 性发 展 。但不少 大 学 生集 体 主义 观念 、 团队及 协 作 精 神 较 弱 ” , … 甚 至部 分 “ 0后 ” 学生 过 于 以 自我 为 中心 , 视 像 9 大 忽 “ 孔融 让梨 ” “ 习 雷 锋 ” “ 于奉 献 ” 、学 、乐 等尊 老 爱 幼、 团结互 助 的传 统美 德 , 而 代 之 的是 把 注 意 力 取 过 多 放在追 求形 式上 的标新 立异 , 只关 注 自己而 忽

养 出 了他们 的个 性 特长 、 育 了他 们 高 素质 的“ 培 才
气 ” 他们 个性 十 足 , : 衣着 装 扮 大胆 新 潮 , 且综 合 并 素质 较 高 , 少人 有一 技之长 , 的是 书法高手 , 不 有 有
的是 电脑 高 手 , 的是 足球 和篮 球 高手 。然 而 , 有 遗
20 第 期 0 年 6 1 ( 第8期) 总 O
山 东 省 团 校 学 辛 艮 青 少 年 研 究
Gn ̄N. er。 8 e oO
“ O后 " 学 生 对 高 校 校 园 文 化 建 设 的 诉 求 9 大 及 应 对 方 略
曹明 亮 谢 仕 兴 于 颖
[ 摘要 ] 长 于世 界 多极 化 、 成 经济 全 球 化 、 文化 多元 化和 中国改 革 开放 快 速 变

学校文化建设对策分析论文

学校文化建设对策分析论文

学校文化建设对策分析论文学校文化建设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学校也开始关注和重视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学校的组织文化、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学风、师德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深入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有效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环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助于形成学校团结和谐的氛围。

学校文化建设要求学校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友好、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这样的氛围可以促进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提高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

学校文化建设要求学校教育者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生的需要,制定出一系列基于学生发展和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案。

通过这些改革方案的实施,教育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各方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等。

(三)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学校文化建设要求学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每个文化的传承都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但是要做好创新,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将学校的文化独特性和价值得以发掘,因此可以带来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声望的提高。

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组织文化缺失。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建立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文化体制。

然而,在一些学校中,存在着组织文化不仅无法自我保护,而且还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使得学校长期陷入困境。

(二)价值观念混乱。

对学校文化建设来说,价值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由于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时代,对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不同,因此一些学校的价值观念也存在较大的混乱。

(三)管理水平不尽如人意。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健全管理体制,但是在一些学校中,管理水平不尽如人意,学生和教师长期处于一种肆意发展的自由状态中,导致学校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受到影响。

怎样针对90后特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论文

怎样针对90后特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论文

如何针对90后特点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摘要】90后现在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而由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90后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呈现出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不同的一些特点,这就给现阶段高校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根据90后的特点来开拓新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90后个性价值观以学生为本个性化指导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

由于时代变化和国家的经济发展,90后高校学生呈现出与以往学生的不同之处,这就给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新问题。

一、高校90后学生呈现的新问题(一)平均智商较高,但也有学生学习焦虑90后大学生的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但是90后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

虽然体验过“减负”“素质教育”,但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得部分90后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厌学。

(二)弘扬个性,极力表现与众不同90后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

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

“90后”将是大力张扬个性的一代,这种个性张扬将从衣着、发型等个人生活领域向参与、表达等社会生活领域扩展。

(三)价值观更加真实,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90后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

现在的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更多考虑的是就业好不好,而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经常有同学问考计算机证书、英语证书对就业有没有用,如果对就业有用,他们就会去考。

对于“没有用处”或者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等,他们宁肯自己闲着也不参加。

市场经济的法则、竞争机制的强力、机会资源的有限,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变得更加具体和真切,无疑将使“90后”变得不仅更加理性、务实,而且更加开放、坦然。

(四)对网络十分依赖青少年上网现象被称为“网络海洛因”,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是现代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个人成长以及集体力量的凝聚。

本文将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是保持清晰的办学定位、培养爱国情怀以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途径。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的将来做好社会人才铺垫。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高校应该通过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从教学、学术研究到社团活动、艺术创作,校园文化建设要覆盖学生全方位的发展需求。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具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意识。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具体措施。

一是要着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引进或组织一些高水平且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如讲座、演讲比赛等,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文化素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丰富多样的社团组织,提供多样性的文化活动选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是要注重师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使其成为学生成长中的良师益友。

同时,学校还应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与评价。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学校可以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也应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评价的完善,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只有这样,高校的校园文化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引言在当今社会,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校园文化的发展不仅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对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教育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实践经验和建议。

1.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精神内核,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修养和个人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平台。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教育规划,学生可以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2 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讲座和体育赛事等活动,师生之间的情感可以得到更好地沟通和释放,有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与亲近。

1.3 提升学校整体形象和声誉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整体形象和声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学校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和学生,还能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2. 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以下是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几个重要因素:2.1 教育理念和领导层的支持学校的教育理念和领导层的支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只有教育方向明确,领导层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够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2.2 学校资源和投入充足的学校资源和投入对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为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场地和设施,以及支持文化活动的人力资源。

2.3 师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师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性。

只有师生共同参与,发挥各自的才能和潜能,才能够形成一个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

3.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建议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建议有助于指导学校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推进文化建设工作。

对“90后”大学新生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考

对“90后”大学新生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考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6—2 1
“ 9 0后” 大学生基本 都是独 生子 女 , 在 娇宠 和过分 的保护 下 长大 的他们 , 个性 特征普遍存在 个性张扬 , 情绪心境化 , 心理 承受能力较弱 , 情绪 管理薄 弱等 问题。进人 大学 , 他们第 一次 远离家 乡亲人 , 面对 陌生环境独 立生活 , 要 自主处理各种关 系 , 尤其 是面对 大学有别 于 中学 的人 际环 境 , 如 交往范 围扩 大 , 交 往 内容 、 交 往形式也更 为广泛 多样 , 在 面对来 自全 国各 地 、 人 生 经历 、 生活习惯 、 性情 品行 、 兴趣爱 好等方 面都 有明显不 同的交 往 对象上 , 一些同学出现较为显著的人 际交 往焦虑症 。渴望建 立和谐 的人 际关 系 , 但缺 乏沟通 、 交往 能力 , 是“ 9 O后 ” 新生融 入校 园文化生活 的又一障碍 。
有人形象地 比喻上大学为“ 心理断乳期” , 这意味着上大 学 切断了心理上的“ 脐带 ” , 学 生成为独立 的个体 。“ 9 0后 ” 大 学 新生基本都是独生 子女 , 衣食 无忧 , 自我 意识强 , 个性 张扬 , 行 为表现成熟 , 但 心理脆 弱 , 抗压 能力不 足。总体 而言 , “ 9 0后 ” 新 生 具 有 鲜 明 的 独 立 自主 的张 扬 个 性 。但 与 此 同 时 , 由于 从 小 在父母 的宠爱下长大 , 在1 3常生活和经济上对父母 的依赖非 常 大, 与人分 享、 团队协作 的能力相对较差 。进 入大学后 , 在一 个 全新 的生活环境 里 , 从 家庭 生活到集体 生活 , 从家 长悉 心 照顾 到独立 自主安排学习和生活 , 以及 生活 习惯的差异等 , 多数 “ 9 O 后” 大学新 生表现 出独 立人格要求 和心理依赖性相矛盾 。 ( 二) 求 知 欲 望 强 烈 与 学 习 目标 不 明确 、 学 习方 式 不适 应 相 矛盾 , 学 习 自我管理性薄弱 “ 9 0后” 大学生 是在 网络影 响下成 长起来 的一 代 , 对新 事 物 的接 受 能 力 非 常 强 , 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 信息 、 学习新东西 , 思 维活跃 、 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但是 , 进入大 学后 , 由于高 中教育 以升 人大学 作为学 习 目标 , 甚至 是唯一动机 , 导致 大学 新 生一 旦跨人 大学校 门 , 顿感大功告成 , 只待毕业。因此 , 学 习 目标不 明确 或缺失 , 是“ 9 O后” 大学新 生进入 大学后 在学 习上 遇到一个突出的 问题。多数 新生在 一段 时期 内都 不能 明确 自 己的学习 目标 , 大 学学 习处 于一种 消极 被动 的状 态。另外 , 对 所学专业的态度和专 业前景 的认识 不 明确 也造成 大学 新生不 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 。一般说来 , 新 生所学专业是 被时下人 们 认为是“ 有前途 的专业 ” , 他们 在学 习中的满意度 就高 , 学 习主 动性就大 ; 反 之, 则较差 。此外 , 不能尽快适应大学 学习方式 的 转变也是导致大学新生学 习障碍的一个原 因。大学 学习环境 、 教学 内容与方 法 、 考试制度 与 中学 迥然不 同, 使得 习惯 了由老

“90后”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90后”大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种 无形 的精 神 力量 ,是 一 个班 级 整体 精 神 风貌 的
中不 断积 累起 来 的环 境基 础 。下 面 引用 物 理学 上 的
个 体差 异较 大 :三 是个 性 突 出 ;四是 容 易空 虚 和 迷 茫: 五是对 网络 和手 机等 电子媒介 依赖 性强 。
在观 念方 面 “ 9 0后 ”大学 生 的价值 观 念 呈现 出
新 时期 大学 生 日常行 为管 理 和大学 生 思 想政 治 教 育 工作 具有 十分重 要 的意义 。

二、 “ 9 0后 ” 大 学 生 的特 点
B WC H I N E S E 中文 网 ( 全球财经新天地 ) 专 栏 作 家周 晓群 先 生 曾经撰 文认 为 , 中 国“ 9 0后 ” 共有的 l 2 个 主要特 征 : 汉 字很 难看 、 错 别 字连 篇 、 喜欢 玩 电动 、 离 不 开 电脑 、 沉迷 成 网虫 、 离 不 开 电视 、 习惯 玩 手 机 、
文 化 通 常解 释 为 “ 人文教化” . 是 指 人 类 在 社 会
很 少 看纸 书 、 作 息多 颠倒 、 酷 爱 睡懒 觉 、 运 动 量太 少 、
不 爱做 家务 。 笔 者 自担 任 大一 学生 的辅导 员 和 《 思 想 道德 修 养 与法律 基 础 》 教师 以来 , 通过 近 1 年 来对 班 级 同学 的调 查 了解 , 目前 在校 大 一学 生 主 要是 9 3 、 9 4年 出
重 庆科 技 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3 年 第1 0 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N o . 1 0 2 0 1 3

校园文化建设征文

校园文化建设征文

校园文化建设征文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教育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法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是学校的软实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校园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在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再次,校园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法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如科技创新比赛、创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团队项目等,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再次,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课程,让学生接触并欣赏各种艺术形式,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可以组织音乐会、舞蹈表演、话剧演出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各种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开设摄影社团、音乐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等,让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再次,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各种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可以开设创业课程、科技创新课程等,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试论独立学院“90后”学生群体特征及教育论文

试论独立学院“90后”学生群体特征及教育论文

试论独立学院“90后”学生的群体特征及教育摘要: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传统高校本科学生群体特征具有相似性,但由于生源和学生本身的特点。

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征在思想、学习和行为上又具有差异性,我们应该认清并结合其特征因材施教,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群体特征教育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举措,是按照“民、独、优”原则实行的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合作办学的新尝试。

随着“90后”的一代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只有认清其学生群体的特征并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一、独立学院“90后”学生群体特征“90后”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产生的一个学生群体,而存在于独立学院的这一群体和存在于普通高校本科院校中的这一群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学生本身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新状况,决定了独立学院“90后”学生是一个明显有别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群体的一个不同的学生群体,其主要特征如下:(一)个人本位思想严重,思想政治观念缺乏,价值取向多元化伴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个群体的学生受众多因素影响而逐渐把个人的现实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注重生存、注重健康、注重发展,但是在思想上的进步追求逐渐淡化,缺乏政治敏感,缺乏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缺乏对深刻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个体对其本身的价值认识和现实追求多元化,并不断的朝我行我素的方向发展。

(二)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独立学院生源为本科三批的学生,因此学生的入学成绩远低于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学生。

分数的落差体现在那里?分数的差距背后隐藏就是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态度不端正等。

这也是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的最大劣势,这些差距在大学的学习中也逐步显现出来。

(三)学习不主动,投入时间少,偏重社会活动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自控力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而且比较随意,学习上遇到困难和问题往往主动避开,不肯钻研,不会迎难而上;加之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数来自城镇而且家境比较好,因此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比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创造能力显示出一定优势;再之,大学连年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许多学生偏面认为当前形势下“锻炼能力最为重要”,于是整天热衷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

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

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制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

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

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制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

自从提出教育优先进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

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

新校区9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措施的探讨

新校区9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措施的探讨

新校区9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措施的探讨近年来,国家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不断扩招,不少高校扩建新校区。

新校区一般选择在市郊偏远地区,学习环境相对封闭,新生一般与高年级学生及老师缺乏交流和学习,学校的良好传统和治学精神得不到很好的传承。

此外,目前高校中的学生主要是90后大学生,这一代人和以往大学生有着鲜明的思想特点[1]:他们自信、个性张扬,思想独立,自主意识和自我观念较强;他们崇尚自由,不喜约束,但情感脆弱,渴望私人空间;他们容易接收新事物,但又过分依赖于网络;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受外来文化影响,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目标实施过程中缺乏规划等等。

因此,如何加强新校区90后大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何为学风学风,广义上来讲,是指一所大学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它包括学生学习作风、教师教学治学、治教、治研作风等方面,也是学校校风、院(系)风、班风的集中体现。

从狭义上来讲,是指学生学习的作风,它是大学生在态度、目标、方法和纪律等方面的集中体现[2]。

良好的学风不仅对学生来说,为他们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对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成才观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对学校来说,学风建设也是学校建设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

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高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人才的培养水平。

所以,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风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2 目前高校新校区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 从学生来看2.1.1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生在高中时期目标单一明确,往往能集中精力为考大学而努力学习。

进入高校后,学生就迷失了方向,加之在新校区缺乏师兄师姐和老师的亲自指导,大学新生容易随波逐流,在大学里糊涂度日。

学习上表现为对专业了解不够,学习专业兴趣不浓厚,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导致低年级学生盲目参加社团活动、兼职、担任学生职务,生活忙忙碌碌,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多。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成长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成长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成长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创造一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大学校园文化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帮助他们在学术、专业、人文和社会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和社会生活的有素之材。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校园应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同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应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社交机会,为学生提供舒缓压力、释放情绪的机会,以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大学校园应提供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这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学术研讨会和学科竞赛等方式实现。

大学应提供资源和支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团和组织,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当具备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大学校园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同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倡导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并帮助他人。

通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的提高。

最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的培养。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校园文化不仅仅是学校的形象建设,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对于提升学校整体水平和培养学生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校园文化是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展示舞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

通过参与各种社团组织、学术研究和文化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生参与学生会、社团组织的管理与活动策划,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文化活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

其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格。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不仅仅接受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学习社交礼仪、道德规范和文化习惯。

校园文化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德。

例如,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学生参加文艺演出,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品味。

这些素质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益,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

此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声誉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办学理念的直观体现,它代表着学校的品牌价值。

一个富有活力、多元化且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将成为吸引优质学生和优秀教师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学校,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例如,一些顶尖大学通过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学者和艺术家前来交流,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和文化氛围。

然而,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一些学校存在文化建设理念不统一的问题。

高校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

高校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

高校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事实上,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第一部分:高校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高校创造并维护的一系列符号、传统、活动等元素的集合。

这些元素不仅反映出学校的特色,也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来融入校园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和自我认知能力。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传统的建设和传承。

学校传统活动涵盖了各种校庆活动、校运动会、文艺汇演和各种社团活动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得以发挥个人才能和交流的平台。

第二,高校的文化建设需要重视校园建筑与绿化。

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心情,也可以激励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在校园建筑设计中,学校还可以加强历史、地域、文化等元素的融入,体现学校的特色与文化魅力。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还包括教与学的内容和方法。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赛、科技展示等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加学生在学术、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和思维水平,激发创新思维。

第二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多元文化的传承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认同。

其次,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和人际交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更好理解和适应。

其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校的传统和文化背景,逐步建立起集体认同感。

在集体中,学生可以互帮互助,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友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校园文化建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以及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等。

谈谈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看法或体会。(字数不少于800字)

谈谈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看法或体会。(字数不少于800字)

谈谈你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看法或体会。

(字数不少于800字)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学生,我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看法。

在我看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促进学校的繁荣与发展。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实验室或者创业俱乐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创新成果和项目。

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创新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乐感和艺术修养。

比如,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来展示学生的才艺和创意。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公益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积累人生经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再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学风。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学术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一些知名学者和专家来分享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学习方法和科研技巧的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科研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深入思考。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相应的服务和支持。

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通过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形象。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学术水平和身心健康,学校可以建立起一个优良的校园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90后学生的特点看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摘要】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影响着高等学校精神状态及发展。

因此,高校要发展,要办出特色,必须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 校园文化; 校园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9.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9-0035-01
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 (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对于浓郁人文氛围, 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激发创造力,增强凝聚力,弘扬主旋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精神、大学品牌的重要体现。

校园文化涵盖了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的校园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的基础设施等外界环境;第二方面是规范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这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客观依据;第三方面是行为文化,主要指广
大师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学风、校风、校园精神、办学特色等;第四方面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师生的思想素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如果说前两方面内容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的“硬件设施”,那么后两方面内容体现的则是校园文化的“软件设施”,校园文化的发展只有软、硬件设施相结合、共发展,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内容,它具有时代性和个性特征,随着时代的不同,各个学校具体情况的不同,校园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90后出生的,这代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大的经济环境,这代人与前几代人相比,拥有着自信张扬、独立特行、思维方式开阔、价值观念更加西化、自我优越意识较强、自律性意识较差、团队意识模糊等特征,90后的时代特点也导致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呈现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简单,多停留于娱乐层面或者活动层面;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网络文化特色;特色、精品的校园文化活动少;校园文化底蕴较薄弱等特点。

校园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校园文化只的体现出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才能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着人才的质量,影响着高等学校精神状态和发展。

因此,高校要发展,要办出特色,必须要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
设。

第一、结合学校定位、办学思路、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校风学风、历史传统等内容,分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在总结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体现个性特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第二、优化校园环境,规范制度建设,使其与“软件设施”相匹配,体现学校校园文化的品味。

第三,凝炼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是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而成的,它是广大师生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行为准则的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

校园精神是一个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统领,是赋予学校生
命力、活力并反映学校历史传统、校园意志、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

校园精神不可能一朝一夕凝炼成,它需经过长期的积淀、继承和创新。

只有深刻挖掘学校特色,才能打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文化底蕴的校园精神,从而以校园精神来体现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展示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营造健康、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

第四,开展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积极向上、活泼新颖、精彩纷呈的校园活动,来
改变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单一、没有精品活动,活动层次较低的局面,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和高雅性,从而使校园文化得到提升和优化。

第五,要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 ,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以开展学生课余
学术、科研等活动为契机,让广大教师特别是一些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参加到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开辟专家论坛、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 ,让教师通过自身的文化知识和风范去影响学生,同时也能够激励广大学生崇尚学术,探求真理。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在
高校的体现和延伸,是社会主义文化与校园精神的结合,是在社会
文化中层次较高的一种文化类型。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潜移默化的。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既能使学生心灵受到感染,情操受到陶冶,也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振奋精神。

今日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竞争,各高校要想在竞争中突现特色,就必须塑造和铸就出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才能推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佳言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论文]-职大学报 2009(3)
[2] 李元元对加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j] 新
华文摘 2007 (22)115
[3] 冯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j] 北京教育 2006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