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最基本国情64页PPT

合集下载

毛概-中国近代国情ppt

毛概-中国近代国情ppt

(二)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中法战争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中法条约》
《马关条约》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略
《辛丑条约》
1.鸦片战争
时间 1840—1842
交战双方:中英
导火线:虎门销烟
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
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开 始形成。
4.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 1894—1895 地点 朝鲜半岛及黄部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马 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 民族的灾难。
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 (2)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3)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 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4)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 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近代中国的历史矛盾 各资本帝国主义在 中国争夺的矛盾
封建统治内部的 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 阶级的矛盾
04
01
中华民族与资本— 帝国主义的矛盾
农民与地主阶级的 矛盾 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 的矛盾
两大主要矛盾
民族矛盾 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战争时,(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
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 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降低到次要、服从的地位。
阶级矛盾 当帝国主义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以战争以外的
方式压迫中国人民,(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北洋军阀统 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阶级矛盾升级为主要矛盾, 经济 民族矛盾退居次要。
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构成了近代史的主题)

近代中国的国情

近代中国的国情

怎样理解半封建的性质?
• (1)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 市场之中,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 料供应地; • (2)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但是封建的生产 关系仍占主导地位; •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和发展, 但是并没有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毛泽东概括近代中国的六个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 阐明近代社会的两大矛盾
• 中国近代社会带给人们的启示
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近 代 中 国 的 主 要 矛 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相互交织,贯穿始终,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 展演变起决定作用 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 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反之,则阶级矛盾上升 为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关键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专制,列强侵略 贫穷落后 社会矛盾复杂尖锐等
怎样理解中国半 殖民地的性质?
• (1)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独立(领土、领海、 关税 、司法等主权); • (2)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 (3)扶持代理人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 • (4)名义上仍然是独立国家和政府,还有 一定的主权。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 主要矛盾: • 1.民族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 2.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想一想,这都是什么矛盾的反应?
• • • • • •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法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中国近代国情给后人的启示: 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陶醉于 已有的成就,应随时审视自己的缺点和 不足,不断根据时代的需要,及时作出 相应的治国方略的调整。 2、一个时代会有它的时代特征,只有了 解这个特征,坚持正确的思想指导,才 能解决这个时代的矛盾。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时间:1856—1860 交战双方:中英,中法 ❖ 导火线:中英亚罗号事件、中法马神甫事件 ❖ 结局: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
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
程度加深了。
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 内政和外交。
国人民进行奴役。
❖ 2、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 人民的工具(以华治华)
❖ 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清政府以及后 来的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集团成为外国资本主义 的帮凶和走狗。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发动旨在变中国 为殖民地的侵略战争以后,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 对内镇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中 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起,成为 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成为外国资本 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 ②十口通商——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 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
❖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行权,便于列强其军事侵略。
❖ ④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资本主 义经济文化进一步渗入中国社会。
❖ ⑤向英法两国赔款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200万 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
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 义和团运动








主 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名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地点:中国北部
❖ 时间:1900年–1901年9月7日参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3.结果
签订了《越南条款》《中法新约》等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 。 云南、广西等地区成为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时间:1894-1895 影响:中国半殖民化大大加深
1.起因
(1)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 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 (2)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 强的支持。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a.政治上:外国资本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破坏 中国独立,扶植中国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 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b.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条约控制 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c.思想文化上:外国资本主义在思想上、精神 上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役。
重要原因: a.本国封建主义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 民的工具 b.中国封建势力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c.中国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完全勾结在一 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 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3、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a、积极影响:国外的侵略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 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 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 文明。 b、消极影响:国外侵略者侵略中国是要使中国沦为 他们的殖民地,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极度的不平衡的状 态。
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 会已经逐渐近代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产生并日益发展壮大, 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产生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的国家。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第一、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 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 第二、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 第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生,但不是 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四、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专政。 第五、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第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中国近代国情

中国近代国情

天坛位于北京 的南端,是明清两 代皇帝每年祭天和 祈祷五谷丰收的地 方。它的严谨的建 筑布局,奇特的建 筑结构,瑰丽的建 筑装饰,被认为是 我国现存的一组最 精致,最美丽的古 建筑群,在世界上 享有极大的声誉。
北 京 天 坛
甘肃敦煌的莫 高窟,留下了极为 精美的壁画45000 多平方米和栩栩如 生的彩塑像2400余 身,是世界上现存 最大的佛教艺术宝 库之一。深刻代表 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智慧和卓越才能, 被誉为东方艺术明 珠。
甘肃敦煌莫高窟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 元七世纪四十年代松蕃 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距 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是一座融宫殿、城堡和 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 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 内最完整最宏伟的一座 古建筑。相传公元七世 纪时,吐蕃赞普松赞干 布与唐联姻,为迎娶文 成公主而建成此宫,今 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 佛堂两处早期建筑。 西藏布达拉 宫
马克思恩格斯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评价:资产阶 级在它的不到一百 年的阶级统治中所 创造的生产力,比过 去一切世代创造的
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1782年,瓦特发明蒸汽机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性质
•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 争。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 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并使之逐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从1644年延续到1911年,统治中国长达268年。在这 268年间,其中,从1661年至1796年的130年,在康熙 (1661—1721)、雍正(1772—1734)和乾隆(1735— 1796)三朝的励精图治下,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 有的体系框架内达到了极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 个辉煌盛世,史称“康乾盛世”。 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约3.13亿) 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以至于英国迟迟 不能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从双方进出口的货物来看,中国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 制品、漆器等,这些都是在欧洲大受欢迎的商品,而外国 商人输入的主要是棉花、羊毛制品、钟表等商品。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什么
①2005年10月,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 射
②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③我国积极筹备2008年奥运会
④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市民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的热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十六大报告指出:完成改革和发展的 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 环境。 这说明 ( )
A、我们坚持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 B、我们始终没有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胜利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 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 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
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 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A、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B、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C、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条件
D、维护社会稳定是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材料一:2月22日上午,江苏省委举行领导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学习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精神。李源潮 主持会议并对学习贯彻提出要求。他强调要紧密结合江苏实际,创造 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走新型“三农”发展道路, 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形成江苏特色,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在 2010年左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①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政治保证
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 动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我们始终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从而使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 台阶。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PPT课件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PPT课件

2010年在世界排名第121位, 仍居100位以后。
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392 美元,世界人均GDP为 10671美元,发达地区人均 GDP达到38417美元,发展 中国家人均GDP达4810.56 美元。
(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 达到小康
按国家最新贫困标准(人 均纯收入2300元)计算, 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 面也由2010年的2688万人 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 总人口的13.4%,占全国总 人口
(二)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3.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正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风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和繁荣前所未有 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 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段话当年被写进了党的 十六大报告
(二)仅仅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3.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 (1)2002年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依据
从国际形势看:其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这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世界多 极化的趋势为我们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其三,经济全球化带 来良好机遇;其四,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继续迅猛发展,作为 “构成21世纪最强大力量之一”,为后发展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 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从相对差距来看,改革开 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 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 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 但后来有逐步拉大,2010 年扩大到3.23:1
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 209.8元,1992年相差达 到1242.6元,2010年相差 达到13190元

近代中国的国情(PPT文档)

近代中国的国情(PPT文档)
• 18世纪后期,中国人口占世界1/3;农业总 产值和手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额的1/3(两 个1/3说明中国达到世界生产率的平均值); 世界人口在50万以上的10个大城市中中国占 6个。200年前,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 28.7%,居首位。而居2、3、4位的印度、 法国、英国三国之和仅占世界的26.5%。从 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19世纪初中国仍是世 界头号强国。鸦片战争爆发时,中国经济总 量仍居世界前列,占世界总量的25%,而今 天美国的经济总量也仅占世界总量的22%。
•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 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 国情
• 半殖民地:不完全的殖民地。政治上,国家已 失去主权地位,但仍保有一个主权形式;经济 上,已开始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文化 上,西方思想文化开始进入中国。
• 半封建: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封建时代的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的新生产方式开始出现。 但封建经济制度、封建专制政治、封建思想文 化仍然保留并根深蒂固。
社会性质 开始发生 变化
⑵1856.10—1860.10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签
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圆明园被
抢被烧。
“两半”社会性
质进一步加深
⑶1894.8—1895.4中日甲午战争,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两半”社会性质
质大大加深
⑷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
思想文化
• 思想文化:封建 文化专制主义政 策的高压下,思 想僵化守旧,没 有任何容纳新思 想的空间,对外 部世界的情况毫 无兴趣。整个社 会万马齐喑,一 片沉寂。
避席畏闻文字狱, 著书都为稻梁谋
—— 咏史
对外关系
• 对外关系:固步 自封,实行闭关 锁国政策,严重 阻碍着中国的对 外贸易和经济发 展,严重妨碍中 国人学习世界先 进思想文化和科 学技术。

当代中国国情-PPT精选

当代中国国情-PPT精选

• 当前国情、世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 变化,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 用的特点更加突出。科学判断这些变化对 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我们坚持以 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 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要求我们不断 提高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国内国 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使党的建设更加符合 世界发展趋势,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 求。
• (一)培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科学判断、准 确把握国际形势。
• 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不仅更加关注中国, 而且希望中国更多地参与国际事务。我们党在解 决国内问题时,应该考虑国际影响,妥善因应国 际社会关切,把工作做在前面;在处理国际事务 时,要考虑国内群众感受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保证中央对 外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 (二)坚定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始终把国家主 权、安全、发展利益放在突出位置。各级领导干 部应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政治上 的清醒和坚定,对西方敌势力西化、分化图谋时 刻保持警惕。同时,应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 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不移地沿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 世界银行统计,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 世界排名第121位。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 值在世界排名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会仍居100 位以后。
• (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 体上达到小康,解决贫困问题任重道远。
•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成功走 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按国家最新贫 困标准计算,全国贫困人口数量和覆盖面也由 2019年的2688万人扩大至1.28亿人,占农村总人 口的13.4%,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地区外) 的近十分之一。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PPT精选文档

第一章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PPT精选文档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 特征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 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 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 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 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要求更高。
(一)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 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 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 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பைடு நூலகம்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 本国情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一).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1、国情的含义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 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 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 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一).当代中国国情概述
2.我国的基本国情
第一,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 国,但并非人才强国。中国目前人口总数已超过 13亿,每年还在以年均7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中 国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 以上。 第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与世界平 均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总体看来仍处在世界后列。 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已然超过7000美元,但 仍排在世界70位以后,即使与世界中等以上收入 国家的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人均7589$,世界排名 80位,来自IMF2019年公布数字。)
1.12大明确提出把“小康”作为阶段目标 2.13大提出“三步走”战略, 3.16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18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认识的步步深化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2.经过
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中日 战争在朝鲜境内进行,其中有著名的黄海海战。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战 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 之战。 第三阶段: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 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
3、结果
清政府失败并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 (第二个重要条约)
2.经济上 a.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 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 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 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b.虽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 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 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 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3.结果
结果:清政府投降并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第一个重要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 五处为通商口岸(史 称“五口通商”),准许英 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b.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c.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 江面和岛屿
3.结果
签订了《越南条款》《中法新约》等一系 列不平等条约 。 云南、广西等地区成为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时间:1894-1895 影响:中国半殖民化大大加深
1.起因
(1)日本国内市场狭小,人民起义不断。日本统治 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 (2)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向帝国主义阶 段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 强的支持。

《我国的基本国情》PPT课件

《我国的基本国情》PPT课件
刘海燕
我国国情的主要内容
1. 社会性质 2. 经济发展状况 3. 军事状况 4. 科技与政治 5. 自然环境与资源
刘海燕
社会性质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个 意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 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 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 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 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刘海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当前中国发展的阶 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
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第一:必须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国情。
第二:必须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 性特征。
第三: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与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
综合我国近几年的相关数据 ,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基本
国情
何为国情
国情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也特指一个国家某一 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国情可以具体分为七个方面: 一、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二、科技教育状况 三、经济发展状况 四、政治状况 五、社会状况 六、文化传统 七、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
国还有一定距离,并且现在面临多方面的技术封锁,况 且就算引进先进新技术,中国也很少花费资金去研究与 创新,所以中国要想成为科技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政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目前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必须把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 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 践。

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讲义(PPT 42张)

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讲义(PPT 42张)
Anganghu@
二、中国基本国情
国情的定义与限制因素
所谓“国情”是指一国相对稳定的总体的客观实际情 况,它是指那些对经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基本的、 最主要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它常常决定着一国长 远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大致轮廓。 不同国家发动和实现工业化的条件和因素各不相同。 工业化的发动因素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能够启动国民 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发生连续变化” 的基要因素,或战略性因素。 工业化的限制因素是指那些从根本上阻碍或制约工业 化过程的发动和演进的因素。
Anganghu@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
“挑战与应战”模式
中国对现代化挑战中有不同的响应和反映,采 取了不同态度和策略,因而有不同的结果。 为什么中国从1750到1950年,这200年间从先 进走向落后、从强大走向衰落、从繁荣走向贫 穷? 从1950年后的50多年特别是1978年后的25年 中国如何从落伍走向追赶、从衰落走向强大、 从贫穷走向小康。


Anganghu@
三、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不同时期若干重大关系比较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目 的 以苏联为借鉴 总结中国经验 指导中国实践 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调动一切积极力量,为把我 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而奋斗 江泽民论十二大关系(1995年) 目 的 研究中国国情 总结中国经验 认识中国实践 正确认识十二大关系 —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加快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nganghu@
三、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 认识和概括
建国初期7年经济建设后对国情的认识
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 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作《论十大关系》,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 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大探索和初步成果; 毛泽东同志在把当时的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地大物 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一穷二白”。所谓“穷”, 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所谓“白”就是一张白 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 毛泽东对当时中国国情 的基本判断十分准确的,也是非常形象的; 十大关系就是中国社会的十大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按照毛泽东提出的方针“统筹兼顾,各得其所”,不能只顾 一头,协调发展、平衡发展,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最重要的治 国之道。

中国近代史之中国国情.ppt

中国近代史之中国国情.ppt

3.马哲的发展 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资本主义转向 西方。最早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其有《法俄革命之比 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 2.五四运动的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下,中国有识之士掀起马克思 主义学潮 3.中国共产党成立,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进一步推进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发展。 4.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两条文化战线上都取得了巨大成绩。在苏 区,创建了苏维埃大学、列宁师范、列宁小学等学校数千所,创办了 《红色中华》等数十种报刊,开展了成人教育、扫盲、戏剧等群众文 化活动。 5.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第一次提出了 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对新民主主义 革命总路线又做了进一步的全面阐发,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三大纲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 主义的更高层次发展。
2.政治状况 1.新民主主义文化,反帝反封建,宣传科学民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 2.工人阶级登上中国政治的历史舞台,成了主力军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无产阶级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4.国民党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以抗日为名,后又以“戡乱”发动内战为由, 在全国进行恶性征兵 5.四大家族操纵下国民党和政府的党、政、军和人事、财政大权 6.国民党内部:一党决策,以党代政 党政军权,个人独揽
·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
3.抗日时期(1937-1945)
· 1.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打响 .2.国共合作八年抗战,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严重 的伤害,至今仍未完全褪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