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理用药与常用药物作用
孕期合理用药

孕期合理用药,对保护母婴均非常重要,故必须清楚药物在孕妇体内的代谢特点、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对胎儿致畸作用,才能更好地在妊娠期把握用药原则。
!" 药物在孕妇体内的代谢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亲各系统均有明显的生理改变,首先胃肠系统张力和活动受激素的影响而减弱,可减缓药物的吸收速率。
随妊娠期体液和血容量的增加,药物分布容积随之增加,单位体积血浆蛋白容量降低,以白蛋白更为明显。
孕期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整个孕期都维持在高水平,加速毒物排泄。
#"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胎盘是母体与胎儿进行营养物质、气体、废物交换的场所,转运的部位主要在胎盘的血管合体膜。
药物本身特点与母体胎儿循环中药物浓度差是影响药物转运速度和程度的主要因素,母体循环中药物浓度与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疗程长短因素相关。
$" 胎儿药物代谢特点药物在胎儿体内分布与胎儿血循环分配一致。
胎儿血浆蛋白和组织蛋白结合能力较低,但一种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阻碍其他药物或体内内源性物质与蛋白结合。
胎儿对药物代谢从质和量上较成人差,有些药物经胎儿肝脏代谢可以失活,由于胎儿肾脏发育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低,排泄缓慢,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
%" 重大药害事件回顾.)"! 孕激素与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 "’*’0"’$# 年美国发现(## 多例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多是因为母亲孕期曾用孕激素保胎所致。
.)%! 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 己烯雌酚用于治疗先兆流产,母亲孕期服用可使所产女婴患阴道癌,这种不良反应往往要在几年、几十年后暴露,而且是在下一代身上。
.)*! 反应停与海豹肢畸形! 反应停为抗早孕药,"’$1 年德国上市,欧洲广泛应用。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母孕期服用可致胎儿海豹肢畸形,调查发现反应停在"1 个国家共引起海豹肢畸形" 万余例,该药已禁用于抗早孕反应,只用于麻风病。
妊娠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合理用药
典型事例(Ⅰ)
镇静、止吐剂。50年 代末在西德、英国等地 开始使用,孕妇为用药 对象之一。
澳大利亚首先有一组报 导,肢体缩短合并或完 全缺失。
德国:
1959年
报告 1例
1960年
报告 30例
1961年
报告 154例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吸收
分布
代谢
氨蝶呤、氟尿嘧啶、硫嘌呤、
溶癌灵等。
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类标准
A B
分类 标准
C
D X
A类: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 害,是最安全的一类,如青霉素钠。
B类:动物实验未显示对胎儿有危害,但无临床验证 资料。多种临床常用药属此类,如红霉素、磺胺类、 地高辛、氯苯那敏等。
C类: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 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实。如硫酸庆大霉素、 氯霉素、盐酸异丙嗪等。
排泄
妊娠期药物的吸收
生物利 用度 胃酸
01
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
收相关。
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
02
间延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
肠蠕动减弱,口服药物的吸收延
缓,峰值后推、偏低
妊娠期药物的分布
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35% ~50%,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血 液稀释,心排出量增加,体液总量 平均增加8000ml,故妊娠期药物
3
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
4
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
5
若病情急需,要使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终止妊娠。
妊娠期常用药物
妊娠期常用药物
1 抗感染药物 2 强心和抗心律失常药 3 抗高血压药 4 抗惊厥药 5 平喘药 6 止吐药 6 肾上腺皮质激素 6 性激素类
妊娠期合理用药知识

妊娠期合理用药知识妊娠期合理用药是妇女在怀孕期间所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于怀孕期间胎儿的发育和母体的变化,药物的安全性成为了关键的考虑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妊娠期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包括药物分类、注意事项以及常见药物的使用情况,旨在提供给孕妇和医护人员有关妊娠期用药的准确信息。
一、妊娠期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安全性和临床应用经验,医学界将药物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A类药物:经过大量研究证明对人体和胎儿都没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这类药物在妊娠期间可安全使用。
2. B类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但在人类研究中尚无足够数据支持其安全性。
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权衡利弊,谨慎使用。
3. C类药物:动物实验显示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在人类研究中尚无足够数据支持其安全性。
使用这类药物时需要慎重,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监测。
4. D类药物:有潜在的胎儿风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为孕妇提供一定的益处,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5. X类药物:已经证实对胎儿有明显的危险,禁止在妊娠期间使用。
二、妊娠期用药的注意事项1. 咨询医生:在怀孕期间,如果需要用药,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
医生会权衡利弊,并根据具体情况为孕妇提供个体化的用药建议。
2. 避免自我用药:除非在医生指导下,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
不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因个体差异而异,自行用药可能存在不可预测的风险。
3. 注意药物剂量:即使是安全的药物,在妊娠期间也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指导剂量使用药物。
4. 整合替代治疗:在部分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替代治疗方式来缓解症状,而不是依赖药物治疗。
例如,孕妇可以通过饮食调整、身体活动和物理疗法等方式来改善不适症状。
三、常见药物的使用情况1. 铁剂:由于妊娠期造血需求增加,铁剂是准妈妈常用的补充品。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和血液检测结果来确定所需的补充剂量。
2. 抗生素:在某些情况下,孕妇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指导与建议

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指导与建议在妊娠期,孕妇的身体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用药方面需要格外慎重。
正确合理的用药可以维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而不当用药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本文旨在为孕妇提供妊娠期合理用药的指导与建议,帮助孕妇正确选择药物,保证孕期的安全。
一、妊娠期常见健康问题及相应用药建议1. 孕期常见感冒与发烧孕期感冒与发烧是常见的健康问题,正确用药可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然而,不是所有药物都适用于孕妇。
对于孕妇来说,鼻塞的药水可以选择盐水喷雾来缓解症状。
对于发烧,应及时咨询医生,避免不当使用退烧药物。
2. 妊娠恶心与呕吐妊娠恶心与呕吐是妊娠早期常见的症状,有时会造成孕妇营养不良。
对于轻度的妊娠恶心与呕吐,可以尝试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可以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适当的抗恶心药物。
3. 心burn疼痛与胃灼热感妊娠期常见的胸痛和胃灼热感,一般是由于妊娠期激素变化造成的。
孕妇可以通过饮食改变和限制进食引发胃灼热感的食物来缓解症状。
此外,医生可能会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推荐孕妇使用安全的抗酸药物。
二、药物的分类及用药安全性评价1. A类药物A类药物为安全药物,经过大规模研究,没有发现对人体或动物胎儿的副作用。
在妊娠期间可以放心使用。
常见的A类药物包括维生素B6、维生素C等。
2. B类药物B类药物为相对安全药物,虽然动物实验没有发现胎儿的不良反应,但在人体方面的研究仍然有限。
B类药物的使用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甲氨蝶呤、布洛芬等。
3. C类药物C类药物确切的安全性评价较少,动物实验可能显示出胎儿的不良反应,但在人体方面的研究有限。
C类药物的使用需权衡利弊,遵循医生建议。
如扑热息痛、盐酸氧胺碘等。
4. D类药物D类药物被认为对胎儿有潜在风险,但在孕妇需要治疗某些重要疾病时,可能会酌情使用。
使用D类药物需要谨慎,并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常见的D类药物有雷米芬顿、阿托品等。
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及哺乳期合理用药来源:《临床用药须知》一、妊娠期用药(1)妊娠期用药可能引起的危害妊娠期用药要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
1)药物透过血胎屏障:药物可透过血胎屏障进入羊水和胎儿循环,对胎儿产生作用。
有些药物进入胎膜甚少或对胚胎危害较轻。
但也有一些药物却有较强的危害胚胎的作用,属致畸药物。
下面一些是较公认的致畸药物:沙立度胺(Thalidomide)、细胞毒类、维生素D(高剂量)、华法林、异维生素A(Isotretinoin)、多数抗癫祎药、雄激素、孕酮类、己烯雌酚、放射性药物、活疫苗、四环素类等。
2)药物影响妊娠过程:药物可引起子宫收缩而导致流产,如峻泻药和奎宁等。
不过本节讨论的内容主要是药物对胚胎的影响。
(2)药物对不同时期胚胎(胎儿)的影响根据妊娠的不同时期,药物可能对其产生以下一些影响。
1)受精和着床期:时间从受精起到怀孕第17天。
在这时期内,药物有何作用知之尚少,通过动物试验可了解到某些药物的作用。
在药物的作用下,受损的胚胎往往引起流产。
有些药物在体内潴留时间较长,故想要怀孕的妇女也应注意,要求在受精前15~30天停药,以保证安全。
精子的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受精期间,男方服用药物可能影响胚胎的质量。
2)器官形成期:时间为怀孕第18~55天。
在此期内服用一些药物可能造成畸胎,但只有明显的畸形在出生时才可观察到。
有一些微小的畸形往往不被发觉,但会影响机体的功能。
有些致畸作用是迟发的,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己烯雌酚,所生下的女孩到青春发育期时可出现阴道上皮癌。
3)生长发育期:时间为怀孕56天后至出生前。
在此期间,许多药物可影响胎儿的器官功能,如抗甲状腺药可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四环素影响骨和牙的发育;氨基糖苷类可致第!对神经损害;一些可致依赖性的药物引起新生儿药物依赖性(戒断综合征);强烈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药(如吲哚美辛等)在妊娠后期可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等。
美国药品食品管理局(FDA)颁布的《妊娠期使用药物危险性等级》表(表5)可供处方时参考。
妊娠期合理用药

一、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1. 吸收发生改变 1)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药物吸收峰 值后推、偏低; 2)呕吐频繁者影响药物吸收。
药物从母乳进入新生儿体内的数量,与两 方面因素有关: 1. 药物分布到乳汁中的数量; 2. 新生儿能从母乳中摄人药物的量。
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新生儿血浆白蛋白含量少,与药物结合的 能力差,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健全,葡萄糖醛 酸转移酶活性低,使新生儿对多种药物的代 谢、消除能力低,易致药物中毒。
哺乳期忌用药有抗肿瘤药、锂制剂、抗甲 状腺药及喹诺酮类;应用甲硝唑及放射性药 物时,应暂停哺乳。
4)D类(危险):临床有资料表明对胎儿有 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代替 药物,权衡利弊后再应用。 如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链霉素等。 5)X类(高度危险):证实对胎儿有危害,禁用 选药原则: 有A不选B类,X绝对禁选;选A中晚期妊娠用药问题:牙、神经系统 (三)妊娠期用药原则 1. 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 2. 有疗效肯定的老药避免用尚难确定对胎儿有 无不良影响的新药; 3. 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 4. 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 5. 若病情急需,要使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 物,则应终止妊娠。
(五)平喘药 1. β拟交感药如特布他林,疗效较满意,对胎 儿相对安全,属B类药。
2. 氨茶碱治疗哮喘,临床常用,但应注意剂量 和用药时间,属C类药。
3. 急性发作哮喘时,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但 要及时停药,不可长期应用。
(六)降血糖药
妊娠期妇女的合理用药指导

1 不同孕期胚胎的用药特点 1 . 1 细胞增殖早期 ; 大约为受精后 1 8天左 右 ,此阶段胚胎 的所有细胞 尚
妊高症 ,临床最常用 的抗惊厥药是苯妥英钠 ,使用时要权衡利弊 。
2 . 5 平 喘药:氨茶碱治疗哮喘 , 临床常用 , 但应注意剂量 和用药 时间 , 属c 类 药 ,近年应用 B 拟交感药如特布他林 ,疗效较满意对胎儿相对安全 ,属 B类 药。当急性发作哮喘时 ,可皮下注射 肾上腺素 ,但要及时停药 ,不 可长期应用 。 2 . 6 降血糖 药: 胰岛素使妊娠合并糖尿病的 围产婴儿死亡率 由6 o %下降至 3 %,胰岛素为 B类 药 ,安全性大 ,不能通过胎盘 ,是 目前最常用的降血糖药 。 药物治疗时 , 甲苯磺丁脲有致畸作用 的报道 , 苯 乙双胍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 , 均 属 D类药。第二代磺酰脲类 口服 降血糖药孕妇禁用 。
妊娠 3 — 5 周 ,中枢神经系统 、心脏 、肠 、骨骼及肌 肉等均处于分化期 ,致畸药 物 在此期间可影响上述器官或 系统 ;在妊 娠 3 4 ~3 9天期间 ,可致无肢胎J L ;在
4 3 ~ 4 7天,可致胎儿拇指发育不全及肛 门直肠 狭窄 。 1 . 3 胎儿 形成期 ; 此期指妊娠 3 个月至足月 ,为胎儿发育 的最后 阶段 ,器 官形 成过程已大体完成 , 除中枢神经系统或生殖系统可 因有害药物致 畸外 , 其他 器 官一般不致畸 , 但根据致畸 因素 的作用强度及持续 时间也可影响胎儿的生理功 能 和发育成长。
家庭心理 医生
2 0 1 5年 4月第 4期
F a mi I Y p s y c h o I o g i c al d o c t o r
妊娠期合理用药(1) 3

13
11.洋地黄
洋地黄制剂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迄今尚无洋地黄致胎儿畸形报道。 足月时母体与胎儿血浆药物浓度相同,所以母体洋地黄中毒,胎儿也 可中毒,甚至死亡。
12.抗高血压药
甲基多巴广泛用于孕期慢性高血压,无报道有异常影响。
肼苯哒嗪也无发现致畸作用。
27
13.心得安
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理论上可增加子宫收缩,但一直不支持,可能子宫壁上β2 受体为非特异。 无致畸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孕期服用,宫内发育迟缓,低体重儿发生率 升高。
12
6
致畸的阶段
孕卵期(胚胎发生期):受精后最初两周,一般而言是不会受致畸原的影响。 胚胎期(器官形成期):受精后第3-8周,受害因素最敏感,胎儿最易变成畸胎。
第3周:胚胎有头尾之分、CNS、心准备开始发育 第4周:眼、四肢 第5周:头和脊柱骨骼、肌肉前体 第6周:耳、牙齿 第7周:腭 第8周:外生殖器 胎儿期:一般不引起畸胎,但可致形态学上异常(生理功能缺陷或发育迟缓)。
孕卵期(zygote state):受精后前2周 胚胎期(embryonic state):第3周到第8周 胎儿期(fetal state):第9周到38周
胚胎期是器官发育时期,也是对有害物质最敏感时期,亦就是说 此时胎儿最易发生畸形。
7
妊娠期 胚泡 着床 原条 神经板 心跳开始 口咽膜穿孔 前神经孔闭合 耳泡 中肾管通入泄殖腔 甲状腺出现 前肢芽 后神经孔闭合
11
致畸的机制
(缺乏完善的理论,可能与下面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关) 突 变:核苷酸序列错乱、染色体畸变(断裂、缺失、移位) 干扰细胞有丝分裂:改变细胞增殖速度(高剂量放射线) 妨碍核酸合成和功能:许多抗生素、抗癌药 缺少生物合成所需正常前体物质、基质和辅酶 能源改变:缺少供给内生能源(ATP的产生) 酶的损害 渗透压失衡
妊娠期合理用药

沙丁胺醇
19
3.防治子痫抽搐药物
首选硫酸镁(过量中毒,危及生命,注意监测血镁浓度)
(1)机制:↓ACh释放、↑PGI2合成、Na+-K+-ATP酶的辅酶 (2)用药方法: im 25% MgSO4 20ml+2%普鲁卡因2ml,Q6h iv 25% MgSO4 16ml溶于10ml 25%葡萄糖溶液,缓慢注射 ivgtt 25% MgSO4 60ml溶于1000ml 10%葡萄糖溶液, 1g/h,20-25g/d
(3)毒性反应:抑制心肌收缩和呼吸
20
七、哺乳期临床合理用药
哺乳期禁用的药物:抗肿瘤药、锂制剂、抗甲 状腺药、喹诺酮类、甲硝唑、苯二氮卓类等
21
妊娠期合理用药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李利生 副教授
1
“反应停”事件
“海豹儿”
2
一、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1.药物的吸收 胃酸分泌↓,排空↑,胃肠道平滑肌 张力↓ →肠蠕动↓ →口服药物吸收延缓→吸收峰值 后推且峰值偏低。 2.药物的分布 药物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容积明显↑。 3.药物与蛋白结合 白蛋白↓,游离药物增多, 使孕妇用药效力增高。实验表明妊娠期非结合型 增加的常用药物有:安定、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利多卡因、哌替啶、水杨酸等。
胎儿娩出时间应避开胎儿血药浓度高峰(如哌替啶); 鸦片及吗啡类镇痛药不宜用(抑制呼吸); 手术产应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
18
2.子宫收缩药和子宫收缩抑制药的应用
(1)催产引产 (2)产后止血 缩宫素(注意血压) 麦角新碱(PO 0.25mg,im 0.2mg, iv 0.1mg) 大剂量缩宫素 (3)治疗早产 硫酸镁 钙拮抗剂
C、对动物与人均未进行充分研究,或对动物已获 致畸资料,但对人体尚无报道;
妊娠期合理用药

了解妊娠时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管使 用相对安全的A、B、C类,对新药或疗效 不确切的不宜应用。 慎重使用可引起子宫收缩的药物。 权衡利弊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
X级:可使胎儿异常,对孕妇有害,禁用于 妊娠或即将妊娠的患者。 A级:氯化钾、左甲状腺素钠、V-C、V-B2、 V-E、泛酸、叶酸0.4mg、V-D。 X级:利巴韦林、艾司唑仑、三唑仑、辛伐 他汀、雌激素类、甲氨蝶呤、五氟尿嘧啶、 异维A酸、乙硫异烟胺。
妊娠期用药注意事项
慎用:有一定的危害,但利大于弊,可以 使用。 忌用:有危害,但不得不用,还是可以使 用。 禁用:绝对不能用。
药物脂溶性和解离度:脂溶性高非离
子状态易吸收。 药物体内存在形式:非离子状态与离 子状态,非离子状态时脂溶性高。 药物的分子量大小:水溶性药物基本 上是被动转运,分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
3月以内,分化活跃,影响形态导致缺陷畸 形。 3月以后(约14周)影响器官的功能。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产生的后果:与药物本 身的性质,胎盘的药物转运速度和程度, 胎儿发育所处的阶段与接触药物的时间, 用药时间的长短,体身体状况,药物分布 等等有关。
药物通过胎盘的因素
1、胎盘屏障:(羊膜、叶状绒毛膜、
底脱膜)主要是胎盘药物转运。 2、方式:主动、被动、特殊(跨 膜 )。 3、影响胎盘药物转运的主要因素。
①胎盘因素 发育:受孕13天,绒毛膜血管形成,妊娠 4—5周,胎盘循环建立,临产时胎盘绒毛膜 面积10平方米,药物易透过胎盘屏障。 胎盘药物代谢:主要是氧化酶、代谢酶。 胎盘血流量:宫缩时↓ 。 ②母体药物动力学过程 ③药物的理化性质
妊娠期合理用药
一、妊娠期药物动力学特点
妊娠期的合理用药.

链霉素D、卡那霉素D和庆大霉素C对听神经有损害; 氯霉素D可导致“灰婴综合征”; 四环素D可致乳牙色素沉着和骨骼发育迟缓; 磺胺类药物致核黄疸C/D 。
上述这些药物妊娠期不宜应用。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应用克霉唑B 、制霉菌素B未见对胎儿有影响。
● 灰黄霉素D 可致连体双胎; ● 酮康唑可对动物致畸,如孕妇确有应用指征,需
● C类: 仅在动物实验中证实对胎仔有致畸和胚胎发育异 常作用,但缺乏临床对照实验资料;或者缺乏动物实 验和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如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 异丙肾上腺素、吡嗪酰胺等。
● D类: 临床有一定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 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替代药,其效益明显超过其危 害时,考虑应用,如苯妥英钠、链霉素等。
要作用。 ②在药物明显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同时,药
物致畸也明显增加。
2. 怎样做到合理用药? 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 药物 机体 切入点:通过与正常人比较生理特性的差异,因而
得到药物作用的差异规律,从而应用规律指导临床合 理用药。 四大部分内容:药物在母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胎 盘及胎儿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妊 娠期的合理用药。
游离部分药物增多,孕妇用药效力增高。
● 妊娠晚期脂肪积储增加 脂肪组织属总分布容积的一部分,其增加可增加脂溶
性药物的分布容积。 故妊晚期对脂溶性药物的耐受量增大。
3. 妊娠期母体的药物代谢
妊娠时肝血流量改变不大,但其肝微粒体 酶活性增加。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造成胆汁淤 积,因而造成药物在肝脏停留时间延长,故药 物代谢加快,同时也加重了肝脏负担,故应谨 慎使用具有肝毒性的药物。
● 另一部分脐静脉血经静脉导管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右心房 无肝脏首过效应, 活性药物直接到达心脏和中枢神经系 统的浓度提高,母体直接快速IV药物时应值得注意,可 引起不良反应,也可应用此特点来治疗。
妊娠哺乳合理用药精(1)

妊娠哺乳合理用药精(1)
妊娠哺乳合理用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而“妊娠哺乳合理用药精”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入研究与总结。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减少不必
要的病症和痛苦,特别是在妊娠和哺乳期,避免使用不当的药物才能
保护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一、妊娠期合理用药:
1、不要随便使用药物,避免自我开药,并谨慎使用中成药。
2、孕早期,对胎儿影响最大,尽量避免用药。
如必须用药,要选择风
险小的药物,如维生素类、铁剂、抗生素等。
3、孕中晚期,孕妇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况,如高血压、贫血、水
肿等。
此时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并遵照医生的处方。
4、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间,尽可能使用剂量小的药物,减少用药时间。
二、哺乳期合理用药:
1、仍需禁忌某些药物,如氯霉素类抗生素、眼膏、安眠药等,以免对
宝宝产生危害。
2、对于需要用药的情况,尽量选择风险小的药物或更安全的替代品,
如对头痛可先试试温水敷或多喝水等方法。
3、尽量避免服用影响婴儿健康的药物,包括镇静剂、兴奋剂、致癌物等。
总之,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用药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只有合
理用药才能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医生在处方药物时也应将
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循规范,在医学知识的支持下
进行用药,才是保证母婴健康的最好措施。
妊娠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合理用药
19
2、经临床实践证明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 乙醇; ➢ 抗肿瘤药物:白消安、氮芥、环磷酰胺、
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硫嘌呤等。 ➢ 抗生素: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等。 ➢ 性激素:乙烯雌酚、氯米芬等。 ➢ 丙硫氧嘧啶、速尿、苯妥英钠、沙立度胺
(反应停)及香豆素类(华法林)等。
妊娠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合理用药
12
1、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
➢ 胎盘有代谢、内分泌功能,也具有生物 模特性,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 进入胎儿体内(三大功能);
➢ 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血管合体膜 (VSM),膜的厚度与药物的转运呈负相 关;
➢ 妊娠晚期时VSM厚度仅为早期妊娠的10 %左右(变薄)。
妊娠期合理用药
第15章 妊娠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合理用药
教学目标
了解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熟悉药物经胎盘对胎儿的影响;
熟悉妊娠期常用药物;
掌握分娩期及哺乳期临床合理用 药原则。
妊娠期合理用药
2
概述
妊娠期疾病用药治疗或预防时,药物具 有二重性:
➢ 60年代“反应停”造成数以千计 “海豹儿” 的降生,震惊世界;
➢ 妊娠12周内是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故 此期用药应特别慎重。
妊娠期合理用药
18
1、用药与致畸的关系
❖ 畸形主要发生在器官形成期,妊娠4个月后, 绝大多数器官已形成,致畸性降低;
❖ 对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生殖)仍有可能受损; 神经系统在妊娠期持续分化、发育,故影 响一直存在;
❖ 有些药致畸作用,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 在若干年后(孕妇服用乙烯雌酚致青春期 少女阴道腺癌)。
❖ 妊娠早期用药; ❖ 中期和晚期妊娠用药; ❖ 妊娠期用药原则。
孕期合理用药

6
7
孕妇不要随便 使用非处方药, 一切药物应得 到医师咨询后 方可使用。
8
孕期禁止用的药物
1. 抗生素类药物: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等。 2. 抗疟药。如奎宁、氯喹乙胺嘧啶,可致胎儿多发 畸形。 3. 治疗糖尿病类的药物。如氯硫丙尿、达麦康、糖 斯平等,可致肢体畸形,兔唇,死胎等。 4. 巴比妥类及其他镇静催眠药物。 5. 抗癌类药物。 6. 激素类药物。如乙烯雌酚、黄体酮、雄激素、可 的松。口服避孕药可致胎儿生殖器官畸形。 7. 抗凝血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阿司匹林、水 杨酸等也可致畸,并可诱发出血性疾病。
常见疾病的用药
孕期感冒
感冒初期的孕妇,应多喝水,注意休息,注意 保暖,适当洗热水澡,或口服板蓝根冲剂。 若感冒较重并伴有高烧者,除一般处理外,应 尽快控制体温,可用物理降温法,在额头放置 冰块等。
孕期脚气
孕妇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皮肤干 燥,不要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勤换袜子, 不与他人共用脚盆、拖鞋和毛巾。 简单方法:白醋+盐+38°泡脚10~15分钟, 止痒;或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中药禁忌
活血破气类:桃仁、红花、三棱、泽兰、苏木、刘寄奴、 益母草、牛漆、水蛭、虻虫、乳香等等。因“血活”可使 血液循环加速,“迫血随气行”,气乱则无力固胎。 滑利攻下类:滑石、冬葵子、甘遂、大戟薏苡根、巴豆、 牵牛子、木通等。此类药物多具通利小便、泻下通府的作 用。有伤阴耗气之弊。阴伤则胎失所养,气耗则胎失固摄, 胎儿易下坠。 大辛大热类:附子、肉桂、川乌、草乌等,这些药物辛热 而燥,辛热走窜迫血妄行,燥能伤津,对胎儿不利,且多 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堕胎之弊。 芳香渗透类:如麝香、草果、丁香、降香等,多辛温香躁, 有疏通气机的作用。气行则血行,以致迫胎外出。 有毒之品:如水银、朱砂之类,有直接伤胎、腐胎的作用, 当严禁使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1)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1)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孕妇和婴儿生命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不当用药会对胎儿和哺乳婴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本文将就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进行探讨。
一、妊娠期妇女的用药1.妊娠初期妊娠初期是胎儿最易受到毒害的时期。
任何药物在此期间必须得到严格的控制和谨慎的应用。
妊娠初期的妇女应该避免使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止痛药、荷尔蒙类药物。
2.妊娠中期妊娠中期的妇女应该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先前临床确定的病情来合理用药。
例如,如果存在骨质疏松,那么合理的使用药物来保护母体健康,可以使用一些钙剂和维生素D。
3.妊娠后期妊娠后期的妇女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必要的药物,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感染等需要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保持合理用药和掌握药物的使用原则。
二、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哺乳期妇女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健康。
因此,在哺乳期,妇女必须谨慎使用药物。
1. 避免使用含有乙醇、咖啡因和尼古丁的药物,如酒精、咖啡、烟草等,还有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2. 哺乳期妇女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有蛋白质水解酶或细胞因子的药物,尤其是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
3.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药物时,妇女必须先向医生咨询并获得医生的批准后再使用药物。
总之,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用药可以保障孕妇和胎儿、哺乳婴儿的健康安全,也可以帮助新妈妈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
希望所有的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建议,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
妊娠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的合理用药孕妇罹患疾病,可影响子宫内的胚胎、胎儿,用药治疗使其尽早痊愈有利于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所用药物有时却对胚胎、胎儿有损害,其损害程度又与用药时的胎龄密切有关。
一是不同孕期用药适应证常常不同;其次不同孕期用药时对胎儿的损害也有很大差别。
以下仅就妊娠各期的用药予以简述。
1.妊娠早期用药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前谓之着床前期。
此期虽然对药物高度敏感,但如受到药物损害严重,可造成极早期的流产,如若受到部分损害,有时还有补偿功能,胚胎可能继续发育而不发生后遗问题。
故如在此期曾短期服用少量药物,不必过分忧虑。
关键在于受孕后的3-12周左右,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阶段,药物影响此过程,可能导致某些系统和器官畸形。
可见妊娠12周内是致畸最敏感的时期。
故此期用药应特型慎重。
(1)用药与致畸的关系:如上述严重的形态异常——畸形主要发生在器官形成期。
妊娠4个月以后,胎儿绝大多数器官已形成,药物致畸的敏感性降低,虽然不致造成严重畸形,但对尚未分化完全的器官(如生殖系统)仍有可能受损;神经系统在整个妊娠期间持续分化、发育,故药物的影响一直存在。
此外,有些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不良影响,不表现在新生儿期,而是在若干年后才显示出来。
如孕妇服用乙烯雌酚致生殖道畸形或阴道腺癌,至青春期才明显表现出来。
下表列出了对胎儿有害的药物。
对胎儿有害的药物不良影响药物名称多发畸形甲氨蝶呤多发畸形环磷酰胺灰婴综合征的危险性增高氯霉素新生儿低血糖、畸形率上升氯磺丙脲,甲苯磺丁脲腭裂机率上升可的松听力、肾损害卡那霉素长期用药新生儿对药物有依赖性巴比妥类、地西泮牙齿、骨骼发育受损四环素视网膜损害氯喹骨畸形、小头畸形三甲双酮心血管畸形碳酸锂长期量大可产生头骨畸形、智力障碍、胎儿酒精综合征乙醇先天性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碘剂长期应用新生儿对药物有依赖性美沙酮、海洛因女性胎儿男性化甲睾酮男性胎儿女性化抗雄性激素女性胎儿男性化炔雌酮、炔诺酮苗勒管发育障碍、阴道腺癌阴道、宫颈透明细胞癌乙烯雌酚唇裂、腭裂苯妥英钠牙龄、骨骼发育障碍四环素先天性甲状腺肿大丙硫氧嘧啶海豹肢畸形沙立度胺先天多发畸形三甲噁唑二酮鼻畸形、眼损害、智力发育障碍、心脏畸形、流产、死胎、耳聋双香豆素类不育症苯环利定耳畸形、腭畸形A异维酸血细胞损害三环类抗抑郁症药 (2)药物致畸性的评定:致畸因素很多,致畸原因往往不明确。
孕产期合理用药

目前存在的问题:
孕期患各种疾病需用药物治疗时亦 不肯用药或拖延治疗,以致病情加 重。
孕妇患疾病,可危及子宫内的胚胎、 胎儿,而孕产妇用药治疗使疾病尽 早痊愈,又有利于胚胎、胎儿的生 长发育。
不经医生指导,乱用滥用药物可对 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整理课件
11
六:药物不良影响
1致畸作用 2致突变作用 3致癌作用 4非致畸性有害影响
97%
3%
用药 未用药
整理课件
3
二:孕期用药情况
调查发现: 2/3服用 了自己买 的非处方 药。
孕期服用非处方药的情况 34%
66% 用药 未用药
整理课件
4
二:孕期用药情况
调查发现:孕妇平均每人用 药3种~4种。
最常用的药物:抗生素 Over-the-counter,OTC:
解热镇痛药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19
美国FDA颁布的药物对胎儿的 危险性等级分类表(2):
C级:不能除外危害性。动物实 验可能对胎畜有害或缺乏研究, 在人类尚无有关研究。本类药 物只有在权衡了解对孕妇的好 处大于对胎儿的危害之后,方 可应用。
整理课件
20
美国FDA颁布的药物对胎儿的 危险性等级分类表(3):
D级:有对胎儿危害的证据。尽 管有危害性,但孕妇用药后有绝 对的好处(如孕妇有严重疾病或 受到生命威胁急需用药,应用其 它药物虽然安全但无效,必需用 它)。
1.地塞米松:C
整理课件
35
维生素类药物
1.维生素A: 2.维生素D: 3.维生素K:
整理课件
36
其它
1.酒精 2.吸烟
整理课件
37
疫苗
(1)卡介苗疫苗:C (2)霍乱疫苗:C (3)乙肝疫苗:C (4)流感疫苗:C (5)麻疹病毒疫苗:C、X (6)流行性腮腺炎:C、X
妊娠期合理用药

妊娠期合理用药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政策的实施,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从孕妇怀孕开始,家人都会十分重视,一般不会轻易用药。
但是,妊娠期间某些疾病必需药物治疗或预防,据统计,孕妇在妊娠期间服用过至少一种药物者占90%,至少10种者占4%,某些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势必造成对胎儿的不良影响。
所以如何合理用药并保证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1 药物对妊娠各期的影响1.1 药物对妊娠早期的影响药物的致畸作用大部分发生在妊娠早期即妊娠前三个月,在此期间,最易致胎儿畸形的时间是受孕第2周至第8周末,在这段时间内是胎儿的器官形成期,从第9周始,致畸药物则影响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器官结构的完全性,特别是大脑的发育。
凡可能致畸的药物此时应禁用。
1.2 药物对妊娠中晚期的影响从妊娠3个月至胎儿出生前,胎儿的器官虽然逐渐成熟,但许多脏器功能仍不健全,尚无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能力。
孕妇用药后如果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影响胎儿器官功能的发育。
有些药物对胎儿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亦应禁用或慎用。
2 妊娠期药物的使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将孕妇用药根据其对胎儿影响程度分类不同,分为5类,A、B、C、D、X级。
A类:是最安全的一类。
B类:动物实验对胎仔有危害,但临床资料未能证实,或动物实验未发现有致畸作用,但无临床验证资料。
C类: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作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
D类:有一定临床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肯定有效、无替代药物,效益远大于危害。
X类:证实对胎儿有危害,是禁用药物。
2.1 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1)正确选择对胎儿无损害对孕妇所患疾病最有效的药物。
(2)能用一种药物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疗效肯定的老药就避免用未确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新药。
(3)孕妇紧急用药时,应尽量选用无致畸作用的A、B类药物。
(4)根据孕周大小考虑用药,如孕3个月以内用药要特别慎重,以不用C、D类药物为好,防诱发胎儿畸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妊娠期用药分组附录
1.抗菌药:
2.抗结核药:
青霉素(B) 庆大霉素(C) 卡那霉素(D) 氨苄西林(B) 新霉素(C) 链霉素(D) 先锋VI(B) 氯霉素(C) 妥布霉素(D) 头孢噻肟(B) 新生霉素(C) 金霉素(D) 克林霉素(B) 万古霉素(C) 土霉素(D) 红霉素(B) 林可霉素(B)
雷妮替丁(B) 苯海拉明(C) 西米替丁(B) 异丙嗪(C)
药物在胎盘内转运方式
简单扩散:高浓度
低浓度
易化扩散:借用载体从高浓度
主动转运:低浓度
高浓度
特殊转运:细胞吞饮、渗漏作用
低浓度
影响胎盘转运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易穿过胎盘—— 胎诱性高 分子量小(小于600-1000碳单位) 离子化程度低
胎盘结构与血流量:易穿过胎盘—— 胎盘面积增大(月份增加) 绒毛上皮变薄(晚期为早期1/10) 血流量大
致畸的阶段
孕卵期(胚胎发生期):受精后最初两周,一般而言是不会受致畸原的影响。 胚胎期(器官形成期):受精后第3-8周,受害因素最敏感,胎儿最易变成畸胎。
第3周:胚胎有头尾之分、CNS、心准备开始发育 第4周:眼、四肢 第5周:头和脊柱骨骼、肌肉前体 第6周:耳、牙齿 第7周:腭 第8周:外生殖器 胎儿期:一般不引起畸胎,但可致形态学上异常(生理功能缺陷或发育迟缓)。
乙胺丁醇(B) 异烟肼(C) 利福平(C) 对氨水扬酸(C)
3.抗真菌药
制霉菌素(B) 咪康唑(C) 克霉唑(B) 两性霉素(B)
部分妊娠期用药分组附录
4.抗寄生虫药:
甲硝唑(B) 六六六(B)
奎宁(C) 乙胺嘧啶(C)
5.抗病毒药:
阿昔洛韦(C) 余刚烷胺(C) 阿糖胺苷(C)
利巴韦林(X)
6.抗组织胺药:
回顾国内外严重事件
反应停(Thalidomide,沙利度胺)事件
20世纪60年代初,德、加、日、欧洲、澳洲等17国妇 女孕早期使用反应停治疗妊娠剧吐,导致畸胎。全部 长骨缺损,如无臂和腿,海豹畸形10000余例,其中德 国6000例,日本1000例。
回顾国内外严重事件
孕激素事件
1950年美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妇产科和内分泌(儿科)发现 不少女婴,女童外生殖器男性化,医生以为是阴阳人,直 到青春期时女性特征明显,手术探查发现,内分泌系统为 女性。经调查发现600多名畸形女婴的母亲在妊娠期均使 用过孕激素(主要是炔诺酮)保胎有关。
(缺乏完善的理论,可能与下面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关) 突 变:核苷酸序列错乱、染色体畸变(断裂、缺失、移位) 干扰细胞有丝分裂:改变细胞增殖速度(高剂量放射线) 妨碍核酸合成和功能:许多抗生素、抗癌药 缺少生物合成所需正常前体物质、基质和辅酶 能源改变:缺少供给内生能源(ATP的产生) 酶的损害 渗透压失衡
母体因素: 血清蛋白结合率:孕期白蛋白下降——药物结 合力下降——游离药物上升——易穿过胎盘 半衰期 血容量
胚胎发育
从受精到分娩我们将胎儿分成三阶段:
孕卵期(zygote state):受精后前2周 胚胎期(embryonic state):第3周到第8周 胎儿期(fetal state):第9周到38周
不了解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滥用”药物。 知道有致畸形作用,医生不敢开,孕妇拒绝用——“恐 惧”用药,必须用药治疗疾病得不到治疗,病情恶化, 殃及母儿 。
药物的胎盘转运 胚胎发育及生理特点 药物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 妊娠期常用药物的作用 小结
药物的胎盘转运
药物的囊胚转运
胎盘形成前,药物多半通过简单扩散渗入输卵管 和宫腔——扩散进入受精卵 药物对囊胚的影响:“全”或“无”。
其它结构上畸形仍可能发生(显微镜下才可看到),以 后会造成功能和发育异常。
药物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
药物诱发生殖细胞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子代畸胎
药物作用发育中胚胎细胞,影响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
畸胎
药物诱发体细胞基因突变
体细胞恶化为癌细胞
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机制相似,且相互交错
一般认为,凡是致癌剂几乎都是致突变剂,凡是致突变剂
大多可致癌。
畸形的分类
不发育(如肾不发育) 发育不全(幼稚子宫、腭裂) 发育过度(多指趾) 骨骼发育异常(副肋、骨化不良) 残留结构(甲状腺骨导管、肛门膜) 分离不能或成管状结(并指趾、食管闭锁) 愈合不良(脊柱裂) 不典型分化 副器官或异位器官 代谢性疾病(酶的缺陷) 功能性疾病 行为障碍
致畸的机制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美国FDA将药物对胎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响的程度不同,分五类:
A类:此类药物对胎儿不显示危害,例如孕期一般剂量的多种维生素的应用。 B类:此类药物对动物或人类无明显危害,亦包括动物试验无胎儿危害,而无
人类研究对照;或有的对动物有不良反应,在孕妇中未显示,例如青霉 素属于此类。 C类:在对动物、人类的对照研究中,动物显示不良反应(致畸或影响胚胎 等),无孕妇的对照研究或与动物反应不同,此类药物仅在治疗需要大 于危害的情况下应用。 D类:对胎儿有危险,从治疗利益考虑应用。这类药物应用时,应给予“警告”, 例如抗癫痫治疗时用药。 X类:动物和孕妇研究中均显示胎儿异常,这类药物必须注明孕妇禁用,例如 治疗痤疮药物异维甲酸,孕妇应用后,胎儿可发生多发性畸形。
胚胎期是器官发育时期,也是对有害物质最敏感时期,亦就 是说此时胎儿最易发生畸形。
胚胎及胎儿生理特点
受精后15天内:细胞尚未进一步定向分化,如少量细胞受损害,可以由 细胞分裂补偿,如大量细胞被杀死,则可致胚胎死亡, 因而不会出现致畸现象。
受精后15-25天间:中枢神经系统分化。 受精后20-30天间:头和脊柱骨骼、肌肉前体、肢芽出现。 受精后24-40天间:眼、下肢分化。 受精60天后: 器官分化趋完善,许多已分化完成。 受精90天后: 全部分化完成且渐成熟。有害物致大的畸形较少见,但
回顾国内外严重事件
20世纪90年代统计,我国由于药物致聋、致哑儿童达180万 人,药物致聋占60%,约100万人,并每年以2-4万增加,原因 主要是抗生素致聋,氨基甙素(包括庆大、卡那霉素等)占 80%,新霉素滴耳、冲洗伤口也可致耳聋,红霉素、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β、阿斯匹林等可发生耳毒性。
目前孕妇用药存在两种不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