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研究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
雅克﹒赫尔佐格
2003 巴塞尔ICC,现代城联邦理工学院工作室
赫尔佐格&德梅隆生平
设计方法论之建筑大师思想解读
主要作品:
1989~1991 尼克拉工厂加建设和玻璃天棚 (瑞士) 1993 尼克拉厂房 (法国) 1994 戈兹美术馆(德国)
奥夫丹姆沃夫信号塔(瑞士) 1996~1998 多明莱斯葡萄酒厂(美国) 1997~1999 埃伯斯沃德技术学院图书馆(德国)
手段。夜幕降临后,他们的建筑往往产生强烈的效果,温和渐变的匀质光
透过建筑,强调了精心设计的表皮材料和纹理图案,好象一幅画。对匀质
光的追求使得他们的建筑往往有着规整甚至简单的平面,这样,建筑表皮
材料和肌理图案可以表现出细微的差别。室内没有眩目的强光,这种匀质
气氛的利用也可以突出表皮上的各种处理手法,比如丝网印刷,编织等。
东京PRADA
设计方法论之建筑大师思想解读
东京PRADA
夜晚的时候,光线从水
晶网格中跳跃而出,建筑 物的结构、空间和店内的 展示气氛一目了然。
总结
设计方法论之建筑大师思想解读
普利策奖的临时主席, J·卡特·布朗这样 评论道:“这是过去大家很难想象出的对建 筑表皮有着这样杰出想象力和鉴赏力的建筑 师。”
可以发现或发明什么技术把建筑带入生活。
他们痛恨“艺术史”、“风格”和“时期” 这样的概念,作
品注重的不是形式而是效果。
注重时尚,认为时尚是塑造我们的感觉的实践,并把时尚
作为自己建筑思想的源泉和动力,虽然如此,他们并不是随
波逐流地跟随时尚,他们通过材料的构思将时尚的内容翻译
成了纯粹的建筑形象。
:
设计方法论之建筑大师思想解读
地形:虽然它看上去没 有规律,但是事实上这 个几何体的六层建筑是 由东京的复杂分区和规 则法律所形成的。
解析建筑之眼——窗
解析建筑之眼——窗(德州学院美术学院)摘要:窗是建筑中极富表现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即是建筑的艺术表现又蕴涵着许多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
本文以窗为建筑的切入点,从窗的认知出发,然后介绍窗本体形态、窗花和窗帘。
窗及其组成的每一部分都是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它虽然不能脱离建筑而存在,却表现了建筑的艺术特色,是每座建筑的灵魂之所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窗也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特点的体现。
关键词:窗帘;窗花;构造;色彩;窗格;风格一窗的概述(一)窗的概念窗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定义,一直变化着的,与时俱进。
人们常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口以体现眼睛对于人的重要,反过来窗户对于建筑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窗的定义是:“房屋墙壁上开设的洞口,供采光与通风之用。
”当然这只是窗最初也是最普遍的作用,实际上窗的意义完全不仅是如此而已。
窗是构成建筑的基本元素之一,它最善于表达建筑之情,传建筑之神,所以被称为“建筑的眼睛”,是建筑内的人与建筑外的自然进行交流的媒介。
追溯其历史,它不仅仅是建筑历史发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风尚、审美倾向的变化。
由此成为一种历史文化载体,被赋予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蕴涵着许多传统文化。
建筑的发展史其实也是窗的发展史,从古到今窗无论从技术、材料、形式,到窗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审美倾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它的形态逐渐随着社会的高科技发展与墙体、屋顶等的融合,形成为包裹在几何形体外的建筑的表皮艺术。
(二)窗的由来人类最早的住房没有窗户,但自从人类发明了遮风避雨的避难所以来就迫切的需要对采光和通透性的控制和管理。
因此窗户就在人类的大脑中诞生了,窗户起源于人类进化后的早期社会,那时候的自然条件异常苛刻,当人类在避难所避免危害的情况下,窗户已成为其中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英语中“窗户”( Window)一词源自古斯堪的纳维亚语,确切的含义为“房间的眼睛”清新的空气就通过这个房间的眼睛流入室内。
建筑材料与建筑外形的美观
建筑材料对建筑外形美观的影响前言建筑师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建筑艺术的发挥,除了建筑设计外,在很大程度上收到建筑材料的制约。
建筑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建筑形式的载体,建筑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建筑才老的灵活应用和处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空前繁荣,也同时促进了建筑材料业的大发展。
这一现象表明,建筑设计或者说是建筑形式与建筑材料间存在着一种异常密切的关系。
在国内的建筑师逐渐走向成熟的时候,建筑材料也在不知不觉间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发展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建筑思潮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极少主义、表皮设计、生态建筑理论、地域建筑文化等丰富多样的建筑思潮竞相涌现,互为影响和补充。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求新求异的建筑大背景中,能够对建筑形式产生最直接影响的自然是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对材料的阻止和处理;同时,建筑材料与当下日益兴盛的建筑表皮设计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使得我们自然对构成建筑表皮的建筑材料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筑材料无疑会成为建筑师设计和建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1, 前言2 材料对建筑活动的影响3 建筑审美与建筑材料的关系4 建筑材料与建筑设计5 钢铁结构与建筑的形式6 现代玻璃幕墙技术7 结尾8 参考文献正文纵观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的新的材料的发现和利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建筑材料是构成整体工程质量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中材料使用约占总造价的70%,材料质量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等,都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以说,材料是构成建筑的物质基础,材料的技术特性对建筑技术及建筑表皮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材料的革新会给建筑形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且建筑材料在发展更新的同时,深深的影响着建筑表皮的发展。
在自然材料中,泥土、木材、石材应当是最早应用于建筑材料的。
建筑表皮参考文献
[1]郭丙善. 水塔淋水柱冬季表皮剥落原因的分析[J]. 电力建设,1999,03:52-53.[2]勒默尔·凡·托恩,王英,萨姆·赫尔曼. 在表皮中生存——访建筑师维尔·阿雷兹[J]. 世界建筑,2002,10:24-27.[3]汪铮,李保峰,白雪. 可呼吸的表皮——积极适应气候的“双层皮”幕墙解析[J]. 华中建筑,2002,01:22-27.[4]索健,孔宇航. 诗意的建构,精致的表皮——瑞士建筑家赫佐格和德默隆建筑作品解读[J]. 华中建筑,2002,03:11-13.[5]梁励韵. 立面·墙体·表皮——论多元化的建筑立面[J]. 南方建筑,1999,02:92-94.[6]涂慧君. 表皮,剖面与连续体验──阅读A.J.拉姆斯登[J]. 华中建筑,2001,04:26-29+40.[7]小山吴洁林林李萌刘东. 何为建筑表皮?[N]. 中华建筑报,2002-12-03016.[8]应珺,钟华颖,韩冬青. 建筑表皮的分离与整合[J]. 新建筑,2003,05:49-52.[9]王后军. 建筑表皮下的地方性表达[J]. 新建筑,2003,S1:42-43.[10]张锐. 浅析“双表皮”玻璃幕墙建筑[J]. 房材与应用,2005,03:43-44.[11]王育林,王丽君. 从玻璃幕墙到媒介空间的建筑设计演进—论轻薄表皮建筑[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03:166-169+201.[12]林锋. 模糊的力量——从概念到细部的建筑表皮设计尝试[J]. 南方建筑,2005,03:83-85.[13]王育林. 轻薄表皮建筑的设计理念及技术分析[J]. 建筑师,2005,04:65-70.[14]陈惟,应四爱,姚援越. 杭州·现代国际写字楼的幕墙表皮设计[J]. 华中建筑,2005,04:55-57.[15]虞刚. 表皮·类型·空间——纽特林和李迪克事务所作品印象[J]. 华中建筑,2003,04:12-14+18.[16]洪悦. 高层建筑的生态型表皮设计[J]. 建筑,2003,05:52-54.[17]刘涤宇,冯路. 开闭之间——明星建筑师与建筑表皮[J]. 时代建筑,2003,04:84-87.[18]袁烽. 深层表皮——技术驱动下的形式美学对空间与装饰的新诠释[J]. 时代建筑,2003,06:35-39.[19]李钢,吴耀华,李保峰. 从“表皮”到“腔体器官”——国外3个建筑实例生态策略的解读[J]. 建筑学报,2004,03:51-53.[20]张春光,张宏宇. 建筑表皮研究[J]. 辽宁建材,2004,02:47-48.[21]杨璐. 表皮背后——从建筑表皮的差异解读建筑师的思想[J]. 中外建筑,2004,04:8-11.[22]李峰. 建筑表皮材质与形体的互动分析[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03:131-132.[23]杨希文. 建筑表皮在建筑造型中的视觉印象[J]. 工业建筑,2004,10:27-29.[24]冯路. 导言:表皮内外[J]. 建筑师,2004,04:4-5.[25]冯路. 表皮的历史视野[J]. 建筑师,2004,04:6-15.[26]陈志毅. 表皮,在解构中觉醒[J]. 建筑师,2004,04:16-19.[27]程超. 表皮的透明性——对斯坦因别墅的另一种解读[J]. 建筑师,2004,04:20-24.[28]刘涤宇. 表皮作为方法——从四维分解到四维连续[J]. 建筑师,2004,04:25-30.[29]孙喆. 关注建筑表皮——托马斯·赫佐格与赫佐格&德穆隆的建筑表皮设计手法之比较[J]. 建筑师,2004,04:40-46.[30]唐克扬. 私人身体的公共边界——由非常建筑谈表皮理论的中国接受情境[J]. 建筑师,2004,04:55-61.[31]应珺. 分离与整合——当代建筑表皮的一种辩证演进[J]. 建筑师,2004,04:74-84.[32]苏英姿. 表皮,NURB与建筑技术[J]. 建筑师,2004,04:85-88.[33]陈晞. 表皮的“临时性”演绎——解读伊东丰雄的“透层化建筑”理念[J]. 建筑师,2004,04:94-97.[34]王刚,石铁矛. 建筑表皮的生态化表达[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4,04:232-236.[35]孙喆. 关注建筑表皮——托马斯.赫尔佐格与赫尔佐格&德梅隆的建筑表皮设计手法比较[J]. 南方建筑,2004,06:26-29.[36]李德新. 当代建筑表皮现象[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01:19-21.[37]杨峰. 表皮·媒介·科技——解读德国慕尼黑安联大球场[J]. 世界建筑,2005,04:90-93.[38]于滨. 当代建筑的结构表现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5.[39]沈小伍. 建筑表皮情感化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40]李飞. 西安东大街街道表皮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41]张毅. 西安明城段中轴线南北大街街道表皮特质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42]陈水英. 现代办公建筑表皮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43]林锋. 建筑表皮的生成[D].东南大学,2005.[44]陈龙. 表皮的阐释[D].清华大学,2003.[45]毕磊. 建筑从构成走向表层[D].大连理工大学,2004.[46]郝峻弘. 建筑表皮自由化视觉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04.[47]彭菲. 建筑表皮的思索[D].合肥工业大学,2004.[48]李保峰. 适应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的建筑表皮之可变化设计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4.[49]李静,刘煜. 办公建筑表皮的绿色生态改造研究[A].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2004:4.[50]马淳靖. 创造良好物理环境双层表皮的运用[A].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2004:4.[1]李海清. “绿色建筑”之表皮——试图将瑞士经验运用于南京地区的个案研究与方法[J]. 城市建筑,2005,10:24-27.[2]叶飞. 历史地段建筑表皮的设计尝试[J]. 建筑创作,2005,09:112-113.[3]唐圆圆. 绘画艺术对现代建筑表皮的视觉形式的影响[J]. 高等建筑教育,2005,03:4-5.[4]蔡迅时. 非场所/液体/边界/表皮——华黎建筑访谈[J]. 时代建筑,2005,06:68-75.[5]孙超法. 建筑表皮分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 城市建筑,2005,12:54-56.[6]张卫宁. 从节能视角看建筑玻璃表皮[D].华中科技大学,2005.[7]周旋. 从世博会建筑表皮意匠看当代建筑中的创意建构[D].同济大学,2006.[8]施道红. 建筑改造中表皮的策略[D].同济大学,2006.[9]宁荍. 阳光与建筑表皮[D].同济大学,2006.[10]王菲. 从建筑表皮的操作看流动空间的生成[D].同济大学,2006.[11]周蓓蓓.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D].中央美术学院,2006.[12]李峰. 关于建筑表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13]王菲菲. 建筑表皮生态化分层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14]魏晓. 现代建筑表皮的材料语言研究[D].重庆大学,2007.[15]甘立娅. 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研究[D].重庆大学,2007.[16]黄媛. 汉口原租界区历史建筑表皮保护的现状调查及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17]王海涛,柏文峰. 竹建筑表皮的延续性分析[J]. 山西建筑,2006,01:10-11.[18]孙超法. 媒体化的建筑表皮[J]. 中外建筑,2006,01:26-28.[19]李凌. 关注表皮——浅析赫佐格与德默隆建筑创作中表皮的处理手法[J]. 城市问题,2006,03:82-85+101.[20]武恕凡. 一次表皮构造的设计建造试验[J]. 新建筑,2006,02:97-101.[21]李滨泉,李桂文. 智能化拓扑动态表皮的研究[J]. 华中建筑,2006,07:64-67.[22]张剑,徐野. 建筑表皮系统与建筑节能[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02:25-26.[23]施道红,迟英楠. 建筑表皮的改造策略——同济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改造的实践[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362-366.[24]谭可可. 建筑表皮在房地产广告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建筑,2006,04:46-47.[25]郑雷. 建筑的表皮与节能[J]. 中外建筑,2006,04:92-93.[26]于立晗. 建筑的表皮[J]. 装饰,2006,08:103.[27]张卫,张宇. 建筑的“时装化”表皮[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19-122.[28]孙超法. 谈建筑表皮的气候调节层[J]. 建设科技,2006,18:95.[29]胡幼骐. 论类比建筑的形式语言和“表皮”的关系[J]. 南方建筑,2006,04:109-111.[30]胡春芳. 建筑表皮“形”的不确定性研究[J]. 南方建筑,2006,08:29-30.[31]刘祖健. 浅谈建筑的表皮问题[J]. 山西建筑,2006,23:13-14.[32]维雷娜·辛德勒,张婷. 表皮——建筑学的延伸领域[J]. 世界建筑,2006,12:26-29.[33]孙超法. 当代建筑表皮设计的三个趋势[J]. 建筑创作,2007,01:150-153.[34]钟力力. 整体非对称表皮——湖南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设计[J]. 中外建筑,2007,01:24-26.[35]杜晓辉. 可感知的皮肤——旧金山Prada建筑表皮技术解读[J]. 华中建筑,2007,02:73-75.[36]王菲菲. 从两次国际建筑竞赛谈建筑表皮的开放与隐藏[J]. 山西建筑,2007,07:59-61.[37]吴惠莹. 建筑外观表皮层的表现形式及设计应用[J]. 四川建材,2007,02:84-85.[38]晁志鹏. 玻璃表皮在建筑中的发展与演化[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03:42-45.[39]李慧敏,冯巍,杜雨良. 寒冷地区民居建筑外表皮节能分析[J]. 建筑节能,2007,07:34-36.[40]黄凌江. 传统街道表皮的媒介性与地域性——以西藏边境城市传统街道为例[J]. 华中建筑,2007,08:177-178+181.[41]甘立娅. 认识建筑表皮的多种维度[J]. 高等建筑教育,2007,03:39-43.[42]李传成,刘捷. 建筑形态表皮——以澳门妈阁酒店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07,09:47-51.[43]孙超法. 半透明的金属建筑表皮[J]. 华中建筑,2007,09:89-90.[44]王荟荟,王小凡,张文韬. 营造氛围——建筑表皮色彩探析[J]. 中外建筑,2007,10:55-57.[45]邓浩,邓洁. 表皮透明性的意义负荷及表现[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7,11:114-117.[46]容丽嫦. 建筑表皮的变革——空透的砖墙[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11:69-71.[47]郝峻弘,周凡. 浅析建筑表皮色彩创作手法[A].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6:4.[48]刘炜. 太阳能的利用与建筑表皮结合的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49]冯婧萱. 旧建筑改造中的表皮更新[D].天津大学,2007.[50]金自强李建成(作者单位: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表皮设计初探[N]. 建筑时报,2007-07-1 2008.[1]邱强. 当代高技建筑的表皮建构[D].西南交通大学,2007.[2]刘少婷. 金属作为建筑表皮的表现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8.[3]王孜. 浅论建筑的界面表皮和具象表皮的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08.[4]邵龙,张伶伶,姜乃煊. 表皮·意义·科技——解读日本当代商业旗舰店表皮创作[J]. 新建筑,2007,06:90-96.[5]邓浩. 表皮的透明性与真实性[J]. 华中建筑,2007,12:35-38.[6]游永椿. 建筑表皮发展浅析[J]. 山西建筑,2008,01:56-57.[7]孟彤. 在与不在之间——论建筑表皮的精神文化意义[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1:70-74+161.[8]李积权. 气候方位与建筑表皮节能——建筑表皮的气候资源利用技术策略研究[J]. 建筑科学,2008,12:7-11.[9]王京华,王珊,杨姗. 表皮手法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J]. 建筑知识,2008,06:86-87.[10]陈镌,莫天伟. 从建筑表皮到表皮建筑[J]. 新建筑,2008,05:50-56.[11]李兴钢,张音玄,付邦保. 表皮与空间——北京复兴路乙59-1号改造[J]. 建筑学报,2008,12:58-64.[12]吕克. 浅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表皮的非理性[J]. 山西建筑,2008,07:50-51.[13]黄毅. 建筑表皮的实践与视觉影像的创造——以北京首创A-Z town项目(A5-9地块)住宅建筑立面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08,02:103-109.[14]李钢,李保峰,龚斌. 建筑表皮的生态意义[J]. 新建筑,2008,02:14-19.[15]蒂尔·韦勒,李菁. 建筑表皮——从单纯的物质需要到美观需求[J]. 世界建筑,2008,04:16-17.[16]乌尔夫·迈尔,孙凌波. 双层表皮深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建筑设计往往依赖于立面[J]. 世界建筑,2008,04:18-21.[17]颜冬. 自然光下建筑表皮的艺术体现[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1:104-106.[18]赖祥斌. 一种“表皮化”商品——对当代建筑特征的分析和反思[J]. 中外建筑,2008,06:70-72.[19]李积权. 气候方位与建筑表皮节能——建筑表皮的气候资源利用技术策略研究[J]. 福建建设科技,2008,03:8-11.[20]李积权,蔡碧新. 基于建筑表皮的城市热岛效应改善技术研究[J]. 工业建筑,2008,06:16-19.[21]祁斌. 表皮·细部·建筑——2008奥运会北京射击馆、飞碟靶场建筑表皮设计研究[J]. 华中建筑,2008,05:37-45.[22]程潇潇. 一种新的建筑表皮形式——结构骨架[J]. 华中建筑,2008,06:54-57.[23]李钢,杜庆,侯叶. 办公建筑表皮形式的生态剖析[J]. 城市建筑,2008,08:12-14.[24]汤敏芳. 表皮的解读[J]. 山西建筑,2008,27:48-50.[25]王丹,Iwan Bann. 多孔与透明——三座奥运建筑的表皮策略[J]. 建筑知识,2008,05:60-67.[26]李滨泉,莫天伟. 建筑表皮的拓扑剖分[J]. 华中建筑,2008,10:71-76+84.[27]章迎庆,刘薇. 新媒介视野下的建筑表皮演绎[J]. 华中建筑,2008,08:7-8.[28]黄友珍. 浅析建筑表皮设计[J]. 中华建设,2008,09:52-53.[29]马赫. 基于城市环境的建筑表皮设计[D].同济大学,2008.[30]谷杰. 消费文化语境下建筑表皮的发展趋势[D].北京服装学院,2008.[31]赖祥斌. 当代建筑的表皮化倾向研究[D].湖南大学,2008.[32]隋浩. 生态建筑的表皮空间化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33]周英才. 建筑外墙节能新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34]田裴裴. 文化视野下建筑外表皮更新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35]董铁鑫. 材料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表达[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36]徐杰. 现代地域性建筑表皮设计的策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37]刘艳丽. 太阳能利用技术与建筑表皮一体化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38]方向. 建筑双层表皮的空间结构及视觉界面研究[D].天津大学,2009.[39]安赛. 气候适应性的建筑表皮:夏热冬冷地区多层表皮建筑立面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40]安赛(Akubue Jideofor Anselm). 气候适应性的建筑表皮:夏热冬冷地区多层表皮建筑立面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41]宿忠臣. 建筑表皮的二象性特质分析[J]. 工业建筑,2009,02:132-134.[42]李愉,江娟. 论当代高层建筑表皮在生态上的发展[J]. 山西建筑,2009,15:39-40.[43]蔡海燕,曾友林,彭雷. 建筑表皮设计中材料的表现因素分析研究[J]. 科技资讯,2009,12:68.[44]. 超表皮[J]. 城市环境设计,2009,02:90.[45]孙久强. 表皮的觉醒高雄市星广场商业中心[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05:109-113.[46]张啸. 建筑表皮生态设计策略研究[J]. 中外建筑,2009,05:101-103.[47]任怀新. 当代高技建筑的表皮设计研究[J]. 中外建筑,2009,05:104-108.[48]任婷,王春霞. 浅析上海建筑表皮的分离与整合[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47-49.[49]张辉,熊洪俊. 表皮的认知与设计倾向[J]. 建筑技术及设计,2009,02:118-121.[50]张雷. 现代高层建筑表皮生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1]佟华. 表皮建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2]龙静. 百叶作为建筑表皮的表现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3]郭峰. 当代建筑表皮的表现性与逻辑性[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4]郭华. 当代展览建筑的表皮研究[D].中南大学,2010.[5]陈思民. 寒冷地区建筑玻璃表皮的遮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6]马晋毅. 办公建筑“表皮”与“腔体”的绿色协同设计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0.[7]董玮. 湿热气候区建筑复合表皮遮阳构件设计方法探索[D].华南理工大学,2010.[8]田源. 预制混凝土建筑表皮材料的表现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9]钟炽兴. 大型商业建筑表皮的当代视觉文化特征[D].湖南大学,2010.[10]倪静. 建筑生态种植表皮设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11]王晖,曹康. 镶嵌几何在当代建筑表皮设计中的应用[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06:1095-1101.[12]李东浩,田家琳. 浅谈建筑表皮[J]. 山西建筑,2009,21:40-41.[13]张金歌,封心宇. 现代建筑表皮材料的语言表达[J]. 中外建筑,2009,07:87-90.[14]隋浩. 托马斯·赫尔佐格之小表皮大空间的生态策略[J]. 山西建筑,2009,23:19-20.[15]贺勇. 建筑表皮的材料认知与建构逻辑——以慕尼黑的三栋新建筑为例[J]. 建筑学报,2009,07:71-73.[16]罗小平. 建筑表皮地域性设计研究与分析[J]. 商品与质量,2009,S2:162-163.[17]陈剑霄,胡小娟,邵青,贾少朕. 武汉海山·101城规划建筑设计——建筑表皮绿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 新建筑,2009,04:48-51.[18]王朝红,高辉,王建军. 现代建筑表皮的光伏一体化设计研究[J]. 新建筑,2009,05:73-78.[19]曾繁智. 科技园的内涵与表皮:成都武侯西部智谷科技园规划设计[J]. 建筑创作,2009,10:86-91.[20]陈萍,康锦润. 非建筑表皮对造型的影响[J]. 建筑,2009,19:41-43+4.[21]张笑笑,戴慧. 表皮覆盖下的空间情感释放[J]. 山西建筑,2009,29:38-39.[22]李彬. 浅议外墙表皮脱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科技信息,2009,23:930.[23]高涵,夏广利. 建筑造型视觉元素中材料、表皮的建构[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323.[24]陈韬. 浅论建筑表皮与建筑空间的关系[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04:101-102.[25]谢秋花. 全玻璃幕墙表皮、极少主义与摩天楼共生——上海中融·碧玉蓝天大厦设计[J]. 建筑技艺,2009,08:96-101.[26]杨扬. 建筑表皮与造型——让·努维尔与雷姆·库哈斯的建筑表皮运用浅析[J]. 建筑技艺,2009,07:108-111.[27]石媛媛. 当代建筑表皮的多样性[J]. 山西建筑,2010,01:17-18.[28]王璇,矫苏平,李明同. 论当代建筑的表皮消隐[J]. 华中建筑,2010,01:8-10.[29]李振宇,邓丰. 欧洲生态节能住宅的表皮设计[J]. 建筑学报,2010,01:56-59.[30]俞天琦,梅洪元. 走向表层的建筑——不同时期建筑表皮的特性解析[J]. 城市建筑,2010,03:119-121.[31]孙凤明,武国平,王晓健. 当代建筑师对建筑表皮原生性材料的探索[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1:216-220.[32]黎可. 由四川省美术馆设计谈表皮设计在创作中运用[J]. 山西建筑,2010,12:43-44.[33]蔡小莹,韩冬青,黄学明. 建构与品质——布雷根兹美术馆表皮建造分析[J]. 华中建筑,2010,03:74-76.[34]吕丽兰,王唯山. 建筑表皮策略的当代解读[J]. 福建建筑,2010,03:19-21+43.[35]何可明. 金属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及其反思[J]. 建筑与文化,2010,03:102-103.[36]肖毅强,王静,齐百慧. 湿热气候下建筑外表皮防热模式思考[J]. 南方建筑,2010,01:60-63.[37]Amanda Levete,李娟. 超级表皮Corian Lounge展示厅[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0,03:54-57.[38]陈强. 当代建筑中的结构性表皮现象[J]. 建筑学报,2010,04:13-15.[39]俞天琦,梅洪元,鞠叶辛. 当代建筑表皮自治研究[J]. 华中建筑,2010,04:15-19.[40]马雯. 浅谈建筑表皮的情感化[J]. 山西建筑,2010,17:31-32.[41]陈静. 孕育在艺术中的建筑表情——浅析建筑表皮的现实意义[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6:125-127.[42]闫力,杨昌鸣. 浅析建筑的数字化表皮设计——以天津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亿兆大厦建筑创作为例[J]. 城市建筑,2010,06:103-104.[43]傅军. 初探世博——建筑之表皮[J]. 上海艺术家,2010,03:64-65.[44]黄茜岚,戚永晔,汤菁. 高技派建筑表皮的拟态[J]. 风景名胜,2009,07:108-109.[45]李丽,侯博. 浅析高新技术建筑的表皮设计[A].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2.[46]康锦润,陈萍,莫焦磊. 非建筑表皮对造型的影响[J]. 中国建设教育,2010,Z2:27-29+33.[47]丛勐,张宏.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玻璃表皮的可变节能设计初探[A].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东南大学、美国Syracuse大学、Journal of Building Physics杂志.2010年建筑环境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东南大学、美国Syracuse 大学、Journal of Building Physics杂志:,2010:4.[48]欧阳玮. 旧工业建筑再利用中表皮再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49]惠超微. 高层办公建筑表皮可持续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50]朱起鹏. 东亚地区街市“社会化表皮”研究[D].天津大学,2010.[1]任坚强. 建筑表皮设计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275.[2]张衎. LOW-E玻璃在建筑表皮中的应用[J]. 中国城市经济,2010,07:101.[3]康锦润,陈萍. 试论上海世博会展馆建筑表皮的象征性[J]. 建筑,2010,15:75-76.[4]王研霞. 论建筑的表皮构件的装饰性——阳台在立面中的装饰效果[J]. 大众文艺,2010,13:124.[5]周立峰. 给建筑穿衣服——寒地建筑外表皮节能设计研究[J]. 才智,2010,22:68.[6]张争. 建筑表皮的策略性设计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13:378.[7]李亦农. 李亦农:材料魅力与建筑的表皮创意[J]. 城市环境设计,2010,06:110-111.[8]吴玲. 异型表皮空间——康桥半岛英国学校三期工程[J]. 建筑技艺,2010,08:112-115.[9]王海涛,周庆. 由空间到表皮[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0,03:157-160+166.[10]杨秀娟,曹凌宇. 谈建筑表皮设计中的二元论观点与四维连续法[J]. 山西建筑,2010,28:33-34.[11]李滨泉. 建筑表皮的拓扑发生[J]. 华中建筑,2010,10:10-13.[12]张鹏. 医疗建筑表皮设计初探[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09:66-68.[13]刘寒青. 创意产业工业遗存建筑表皮界面改造研究——以杭州凤凰·创意国际产业园为例[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10:110-112.[14]. 建筑表皮有话说[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1:140-141.[15]Alex de Rijke,Joana Pestana Goncalves Lages,Michael Hadi,Rutger Snoek,David Williams,Rob Hart,A de Rijke,R Russell. 滑盖式小屋:建筑表皮的开放与闭合[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1:142-147.[16]徐朋. 建筑的表皮与灵魂[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1:8.[17]褚垚. 建筑表皮的革命浅谈材料在建筑表皮中的运用[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1:156-159.[18]董玉香,柴哲雄,赵鹤. 数字技术影响下的建筑表皮设计[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1:160-163.[19]贡恩东,陈勇,钱琴芳. 从“表皮优化”到“综合整治”——苏州市东环路街景整治规划实践思考[J]. 华中建筑,2010,09:134-136.[20]. 建筑表皮与低碳设计国际论坛[J]. 建筑技艺,2010,Z2:20.[21]田迪. 从上海世博建筑看当代建筑表皮的发展趋势[J]. 工业建筑,2010,11:141-144.[22]俞天琦,梅洪元,费腾. 生态建筑的表皮软化研究[J]. 工业建筑,2010,10:37-40.[23]曹颖,杨金鹏. 功能、立面、表皮——上海宝山区景瑞生活广场设计解读[J]. 工业建筑,2010,10:132-135.[24]李宏利,陈逸超,郑硕,徐炎波. 世博会俄联邦国家馆可动金属鳞片建筑表皮的建构设想[J]. 中外建筑,2010,12:85-87.[25]封颖,魏春雨. 浅谈建筑表皮的形式解放[J]. 中外建筑,2010,12:88-89.[26]邢同和,申浩. 建筑表皮的肌理化建构[J]. 新建筑,2010,06:80-83.[27]. 表皮和政治专访Alejandro Zaera-Polo[J]. 城市环境设计,2010,09:24-29.[28]粟敏. 传统民居建筑表皮材料研析[J]. 科技信息,2010,32:283.[29]罗东光,张姣姣. 浅析当代高技建筑的情感化表皮构建[J]. 作家,2010,12:293-294.[30]赵楠,薛占利. 建筑“表皮”的置换——某电子研究所旧址建筑立面改造方案[A]. .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2.[31]王靖男. 建筑表皮编织形式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32]李晓智. 建筑表皮形态建构[D].重庆大学,2010.[33]王晓康. 基于新能源技术下的公共建筑表皮模式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34]宋倩. 建筑表皮与结构系统的分离与整合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1.[35]白一凡. 云贵地区乡土民居建筑表皮的生态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36]王霄飞. 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开合表皮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37]何晓斌. 当代非线性建筑表皮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38]封颖. 基于有机更新的建筑表皮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39]吴栋,孙焕丽. 浅析现代建筑中的结构与表皮一体化[J].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01:45-49.[40]王霄飞,吕爱民. 住宅可变表皮研究[J]. 华中建筑,2011,01:55-58.[41]于文波,吴涌. “器”中求“朴”——建筑遮阳与表皮建构的结合[J]. 华中建筑,2011,02:9-12.[42]卓旻. 新世纪的表皮与建构——看上海世博会场馆[J]. 装饰,2011,02:75-76.[43]姚小洁. “表皮”在当代既有建筑改造中的运用[J]. 浙江建筑,2011,02:8-11.[44]李苏萍. 连接新与旧的参数表皮伦敦市政厅酒店[J].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1,03:118-123.[45]林琴. 浅析上海EXPO建筑表皮的生态设计[J]. 山西建筑,2011,10:11-13.[46]岳婧雅. 信息符号与建筑表皮的关系研究[J]. 美与时代(上),2011,03:90-93.[47]张建华,孙颖. 当代建筑表皮的结构艺术表现研究[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01:35-43.[48]惠超微,梁兆明. 既有建筑表皮绿色改造策略浅析[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城市发展研究——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1:7.[49]Marlon Le o,rika Borges Le o,Panyu Zhu,Aymen Aklan,Volker Huckemann. 双层表皮建筑采暖能耗(英文)[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城市发展研究——第7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城科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1:5.[50]俞天琦. 当代建筑表皮信息传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1]王嘉亮. 仿生·动态·可持续[D].天津大学,2011.[2]王海燕,薛晓英,高悦,凌云. 探究医院建筑表皮设计[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04:12-24+30-38.[3]赵湘伟,耿伟,马强. 建筑表皮媒体化设计中LED图像显示技术的运用[J]. 华中建筑,2011,05:74-78.[4]邓丰. 材料在住宅表皮中的运用趋势[J]. 城市建筑,2011,05:29-31.[5]孙淼,矫苏平. 浅析当代建筑表皮的“生命机能”[J]. 美术教育研究,2011,04:60-61+63.[6]张榉文. 美学视角下建筑表皮的视觉陌生化反思[J]. 美苑,2011,02:92-93.[7]申磊. 办公建筑从表皮到腔体的绿色协同设计模式剖析[J]. 科技信息,2011,11:693+669.[8]王玉林,谢康和,王坤,李传勋,黄大中. 非均匀表皮效应对各向异性稳态承压井流的影响[J]. 岩土力学,2011,07:2133-2138.[9]司化,杨茂川. 现代建筑表皮的构成材料探析[J]. 美与时代(上),2011,06:89-92.[10]陈芳. 建筑材料与城市风貌——从住宅的表皮谈重庆城市风貌问题[J]. 安徽建筑,2011,03:10-11+88.[11]朱贺国. 上海世博建筑表皮低碳实践浅析[J]. 建筑,2011,16:51-52.[12]潘红莲. 上海世博建筑之表皮形态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116-120.[13]胡晔旻,张灿辉. 世博会所展示的建筑表皮材料之发展趋势[J]. 重庆建筑,2011,07:41-43.[14]解勇,文增著. 当代建筑表皮的“镂空派”设计剖析[J]. 美苑,2011,04:74-75.[15]杨莹,李志民. 一体化太阳能建筑表皮的构造及试验模拟[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543-546.[16]朱茜. 绿色生态建筑表皮在现代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386.[17]. rare的表皮[J]. 城市环境设计,2011,07:212.[18]远藤秀平. 表皮构筑I[J]. 城市环境设计,2011,07:144-147.[19]张洁. 建筑表皮与建筑形态的关联性研究[J]. 科技信息,2011,23:712+706.[20]杨波. 现代非线性建筑表皮设计的内涵分析[J]. 科技信息,2011,23:765+774.[21]刘强,高乃国. 双层表皮在准低温储粮设计中的应用[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24-28.[22]姚璟. 既有建筑的表皮改造研究[J]. 建设科技,2011,18:74-76.[23]刘漠烟. 德国住宅的复合生态表皮[J]. 现代装饰(家居),2011,06:16-18.[24]曹玉婷. 双层表皮建筑的常见类型与案例分析[J]. 现代装饰(理论),2011,08:100.[25]陈寅. 非线性建筑表皮的结构逻辑和材料构造[J]. 城市建筑,2011,09:34-38.[26]孙澄宇,吕俊超. 掌控曲面表皮建造中的平面拟合[J]. 城市建筑,2011,09:39-41.[27]顾勤芳. 谈现代建筑表皮中的传统材料[J]. 山西建筑,2011,31:102-103.[28]江瑜. 现代建筑表皮装饰设计的中国文化意向[J]. 美与时代(上),2011,10:28-31.[29]尤波. 建筑双层表皮技术的环境策略解决方法研究[J]. 山西建筑,2011,35:32-33.[30]石克辉,许玮,高巍. 历史建筑改扩建中新旧表皮设计初探——从路易斯·康的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改扩建谈起[J]. 华中建筑,2011,11:18-20.[31]萧喻. 黄冈市密集型住宅建筑表皮风格地方化的探究[J]. 山西建筑,2011,35:2-3.[32]王映梅. 论建筑表皮设计语言的发展[J]. 群文天地,2011,20:116-117.[33]黄雪峰. 高教建筑外环境与表皮设计研究[J]. 中外建筑,2011,12:61-62.[34]陈虎,张良平,马臣杰,杨鸿,顾磊. 深圳市当代艺术馆与城市规划展览馆表皮钢结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J]. 建筑结构,2011,S1:716-721.[35]陈寅. 不规则形体建筑表皮的结构逻辑和材料构造逻辑研究[D].清华大学,2011.[36]石贞民. 当代结构性表皮的形式表现浅析[D].南京大学,2011.[37]常乐. 玻璃作为建筑表皮材料的表现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38]黄冠南. 砖砌建筑表皮的地域性表达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赫尔佐格的建筑表皮
赫尔佐格的建筑表皮关键词表皮设计视觉生态功能摘要建筑表皮的设计是近年来建筑界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雅克·赫尔佐格和托马斯赫尔佐格关于建筑表皮的设计思想与作品,以期从两个方面来了解当代建筑表皮的设计。
1.建筑表皮设计的发展建筑表皮(surface)通常被理解为建筑空间的围护(enclosure),是建筑内外空间之间的交界,但建筑表皮与建筑外墙是有一定区别的,广义而言是人们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建筑表层,包括内部和外部。
建筑的表皮设计虽然是近年建筑设计的热门领域,但它并非新事物,而是古已有之。
散普尔(Gottfried Semper)认为原始棚屋中的围栏和编成的栅栏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空间围护,这些用来作为原始建筑围护的编织而成的墙体应当是最早的建筑表皮。
在原始社会时期,建筑表皮就发生了从单一空间围护结构到包含覆层的复合墙体的转换,散普尔认为建筑表皮是空间产生的基础,并强调了表皮的表现性而非物质本体性。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Leone Battista Alberti)曾尝试将建筑的母题以及其他母题以大理石镶嵌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将建筑的物体性转化为以表皮来组织的视觉秩序。
1923年,柯布西耶在其《走向新建筑》中提出了建筑的三个关键要素,即体量、平面和表皮,将表皮定义为“体量的外包,并能减小或扩大我们对体量的感觉”,之后柯布在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中将建筑表皮扩展为“自由立面”。
正如柯布所写道的:“体块被表面包裹……建筑师的任务是使包裹体块之外的表面生动起来,防止它们成为寄生虫,遮没了体块并为它们的利益而把体块吃掉。
”此时作为自由立面的建筑表皮是服务于建筑体量的,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
在密斯1929年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中,内外界限被取消了,空间是自由流动的,建筑表皮作为空间围护的角色已经模糊,十字钢柱替其完成了承重功能,由此建筑表皮获得了绝对自由。
图表 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图片来源于:/1271889481842/1282834463747/111688788/M_U1290653050060.JPG)1966年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将建筑问题分解为空间问题与表皮问题,指出在有限的空间创造之外,还有无限丰富的表皮创造的可能,后现代主义把独立于空间之外的表皮的意义提升至第一性的重要性。
浅谈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特征
浅谈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特征引言在城市结构和建筑风格进行不断变化的背景下,ArtDeco风格却呈现出了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
而从建筑风格特征的角度进行ArtDeco建筑形式的解读,则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认识这一建筑风格,继而完成更优秀的建筑的创造。
因此,有必要对ArtDeco建筑形式的风格特征展开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概述早在上世纪20年代,ArtDeco风格就在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上出现。
实际上,ArtDeco一词就来自于这次博览会的名称。
而直至60年代,ArtDeco 才奠定了其艺术风格的地位,在西方的各大都会风靡一时。
当时,美国权威性《韦氏词典》将其定义成一种具有大胆轮廓、几何形体和阶梯状造型特点的设计风格。
而从20世纪到现在,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一直贯穿于建筑的发展。
在2006年,中国居住建筑引进了ArtDeco风格,并获得了市场的追捧[1]。
而在21世纪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利用石材进行装饰的经典ArtDeco出现的同时,一些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楼的新形势的ArtDeco建筑也得以出现。
不同于传统的ArtDeco建筑,新的ArtDeco建筑形式不仅进行了传统风格的延续,还利用新材料和建造技艺进行了新概念的诠释,继而形成了新的ArtDeco建筑形式風格特征。
二、ArtDeco建筑形式的风格特征初讨(一)拥有精致细部特征一直以来,装饰都是ArtDeco建筑形式的风格特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通过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特征提取出来,ArtDeco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建筑装饰风格。
而在评判ArtDeco建筑装饰时,则可以用“精致”一词。
无论是哪个时代的ArtDeco建筑形式,都是利用当时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古典的手工艺完成装饰的加工制作的。
但相较于20世纪的ArtDeco装饰,21世纪的ArtDeco装饰则更加精致。
不同于过去的机械加工,现代建筑装饰可以利用现代化工业技术手段进行装饰的加工制作,继而使建筑建造的速度和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
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摘要】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是当代艺术领域中备受瞩目的艺术家,他们以表皮艺术为创作手段,将独特的风格表现在作品中。
本文通过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进行深入剖析和对比分析,揭示了他们在创作中的独特风格以及共同点和差异。
赫尔佐格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几何图形和线条,展示出他的独特审美观;而德梅隆则更加注重色彩的运用和情感表达。
在当代艺术领域,表皮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和审美取向。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作品启示着艺术界对多元化表现形式的探索,并呼吁对表皮艺术更深入的研究和关注。
通过对这两位艺术家的研究,将会为艺术界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赫尔佐格, 德梅隆, 表皮艺术, 艺术创作背景, 艺术风格分析, 共同点, 差异, 当代艺术领域, 影响, 启示, 深入研究, 研究意义1. 引言1.1 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的研究意义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是当代艺术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艺术家,他们以独特的表皮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对于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观念,还可以启发我们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探索。
通过对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进行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他们的艺术创作背景、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
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艺术生涯和作品特点,为我们解读他们的艺术语言提供了重要线索。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表皮艺术风格各具特色,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表达。
通过对他们艺术作品的风格分析,可以深入探讨他们在表皮艺术中的创作特点和技巧,为我们拓展对当代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的认识。
1.2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艺术创作背景赫尔佐格与德梅隆是当代艺术界备受瞩目的两位艺术家,他们以独特的表皮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赫尔佐格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对创作的热情和天赋。
他的艺术风格充满了对现代生活的观察和反思,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批判性。
安藤忠雄--沃斯堡现代美术博物馆分析
设计理念
在这个设计案裡,安藤尝试与路易斯‧康的作品 对话,从其中分析出简洁明晰、具有强度感的单纯 性等空间上的特质,并考虑将这些特质反映在新的 建筑物中。而於广大的基地,安藤提出一个没有内 外区别,在基地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艺术存在 的「艺术之森」构想。在这些想法下所导引出的意 象是,在有著绿荫、水池围绕的森林中,并列著五 排由玻璃所包覆的清水混凝土箱型量体。长的两排 是属於公共空间,短的三排则是展示空间。
平面布局
设计以在严酷条 件下创造一个沙 漠绿洲为主题, 首先从外部水池 和绿化着手,基 地的东侧规划了 大片水池,而邻 近交通繁的十字 路口四周,则配 置了充满绿荫的 树林地,藉以形 塑出池清水澈、 绿荫围绕的环境。
主入 口
材料的运用——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的双重表层
美术馆使用混凝土和玻璃作為 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沃夫兹堡 的严苛气候条件下,混凝土建 筑除了有保护艺术作品的作用 之外,更可以保证构造上的安 全。安藤发现,这种玻璃和混 凝土组合而成的双重表层构造 方式,包覆在玻璃体内的清水 混凝土能使玻璃的透明性更加 清楚。清水混凝土和玻璃的双 重表层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就 像是日本传统建筑裡的簷廊空 间,既是室外、同时也是室内; 在内部可以感受到室外的水池、 绿荫、阳光,在外部透过玻璃 也可以察觉到室内展示室裡的 活动。
安藤忠雄则更多的表现出对混凝土的钟爱其建筑业同样的喜欢表现为裸露的空间其更被被称为了清水大师共同点分析三空间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
沃斯堡现代美术馆
安藤忠雄
大师简介
安藤忠雄 日本著名建筑师, 从未受过正规科 班教育,开创了 一套独特、崭新 的建筑风格,成 为当今最为活跃、 最具影响力的世 界建筑大师之一。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1
显得比玻璃墙体更透明, 而干时它变得泥泞但仍 然美丽。”
建筑给人癿观感丌是由形式决定癿,而是由天气、光线、位置等丌同因素决定癿。晴 天癿时候,雨棚就好像一层膜,上面透出明亮癿阳光,可以清楚地看到雨棚面板上癿 树叶图案,而下面基本看丌到;在雨天,侧墙癿混凝土流淌下来使立面显得栩栩如生。
效果与形式
3 Light
HERZOG & de MEURON
直译建筑
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具有几乎完全一致的事业轨迹,这 两位从小学开始就相识的伙伴一致并肩走到了现在。他们是2001年 普利策建筑奖的共同得主,近年来又因为在中国奥运主场馆建筑设计 招标中中标而为国人所知晓。他们的作品摒弃了芜杂的手段,建筑的 意义,场地等形而上的因素让位于材料、效果等更为直接,更为感性 意义的因素,充满了创造性和诗意。
泰特现代美术馆
泰特现代美术馆身处英格兰癿心脏部位。北临泰 晤士河,河对岸是中世纪著名癿圣保罗大教堂, 乊间通过新建癿千年步行桥连接。
泰特现代美术馆
泰特现代美术馆建成乊后,和圣保罗大教堂乊间形成了一道新癿景 观轴线,伦敦景观被重新分割,是原本混沌无序癿泰晤士河两岸变 得井然有序。建筑师设计了一个不大教堂相同癿高度,99m癿烟囱, 仿佛两个巨人在互相凝视.。
思想背景
表皮与材料
他们癿作品中有着深深癿本土烙印。尊重 建筑场所,恰当癿建筑以及精确癿绅部节 点,继承幵发展了瑞士早期癿现代主义建 筑理念。然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绝丌照搬 某种风格化了癿现代主义教条,他们癿任 佒一个设计都有自己充满生机癿元素,而 这种元素往往是材料。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癿作品往往没有什么惊人癿姿态,没有 曲线,没有复杂癿穸间,没有佑量癿雕塑。他们重视癿是 立面癿真实表皮敁果。建筑癿形式和功能乊间就像人们用 各自癿衣服不身佑展现了丰富癿社会面貌。
浅谈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
浅谈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摘要:商业建筑的外立面的设计,不仅能够体现出商业的建筑风格,也能够体现出该商业建筑经营的性质。
基于此,本文对商业的建筑中外立面的设计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商业建筑;外立面;设计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发展的机遇。
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立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建筑艺术的表达和价值具有直接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需要针对商业建筑的外立面进行科学且合理设计。
1.立面设计的重要性1.1立面设计是现代商业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立面是展现建筑特征的重要平台,其主要是通过形态、材料、色彩的选择性应用,令建筑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性格特质。
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只是要体现在功能、经济性方面,也体现在了视觉效果方面,更加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见图1)。
在建筑设计中,立面也起到一个过渡建筑与其他客体的效果,发挥着提升建筑美观度、展现城市风貌、激发大众情感的作用。
而当下的商业建筑设计也更加强调立面的形态表现和视觉冲击力。
图1 立面是建筑与城市、环境、人之间的过渡层面1.2立面设计是商业建筑设计的必然要求立面设计是大众精神的必然要求。
商业建筑是人们生活、休闲的重要空间,因此,对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人们对商业建筑立面设计要求也更高。
立面设计是城市景观的必然要求。
立面设计效果不仅展现了建筑自身的特征风格,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建筑立面设计要求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从而满足城市设计整体要求,成为城市重要的风景线。
立面设计是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商业建筑设计应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植入到立面设计当中,不仅要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且要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最后,立面设计是施工运营的必然要求。
商业建筑施工过程中,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建筑立面出现了更多可能性。
2.商业建筑立面设计流程图2立面设计与整个设计流程的关系对于商业建筑的立面设计而言,精细设计十分关键,必须对商业建筑立面进行单独的深入设计。
建筑外立面材料设计与选型——在工业建筑中运用分析
建筑外立面材料设计与选型——在工业建筑中运用分析摘要:建筑外立面设计不仅要突出适用性,还要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工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更要做到多方兼顾,以此提升这类建筑物的实用价值。
本文基于工业建筑,就外立面材料的特点,设计影响因素,材料组合等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物;外立面;工业建筑;材料选择1.工业建筑外立面设计的影响因素与材料选择1.1影响因素工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美观性、实用性、耐用性、简约性和可持续性等,才能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1)功能性。
工业建筑外立面在满足美观的同时,更需要考虑其实用性和功能性。
比如,铝合金幕墙可以提高工业建筑的采光性和通风性,同时还能够减少能耗,增加隔音效果[1]。
(2)耐用性。
工业建筑的外立面需要具备较强的耐久性和抗风化能力,因为它们经常会受到恶劣的天气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3)简约性。
工业建筑的外立面通常会强调简约、现代的设计风格,以反映出工业建筑本身的功能和特点。
(4)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工业建筑的外立面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和能源消耗的降低。
1.2常见建筑外立面材料及相关特点现在市场上的工业建筑外立面材料种类很多。
选择何种工业建筑外立面材料也取决于具体的建筑设计和使用要求。
根据不同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材料:(1)金属材料。
比如:钢、铝合金、铜等(见效果图1)。
这些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坚固耐用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商业建筑等领域。
这些金属材料展示出坚固耐用、线条简洁的美感,适合于现代、科技感强的设计风格[2]。
图1 建筑外立面金属材料效果图(2)石材。
比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具有防火、耐腐蚀、美观等优点,适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高级公寓楼等项目。
石材通常具有优雅、高贵的气质,可用于打造典雅、彰显质感的建筑外立面。
(3)玻璃材料。
比如钢化玻璃、中空玻璃等,它们具有隔音、隔热、防紫外线等特性,适用于商业建筑、住宅建筑等。
建筑的表皮·材料 ppt
实例分析
该建筑位亍法国巳黎第14区。 赫尔佐格不德默隆使用薄钢 板,幵在其表面钻出密度很 高癿小孔,使其更为透明。 将穹孔癿钢板折弯成波形, 获得了帘幕轻柔自然癿形态。 仍进处看,整栋建筑就像笼 罩在一层薄薄癿轻纱之后, 很难有人想象这轻纱癿飘逸 和透明是通过钢板癿丌一样 癿加工工艺而获得癿。
刘家琨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一期中,为了达到让建筑整 佑像一块“冷峻癿巨石”癿 效果,建筑外部整佑拟采用 清水混凝土。建筑师是在主 劢选择了建筑外表皮材料以 后,再迚行具佑癿构造设计 癿。
建筑整佑上最具有视觉冲击癿部分,是新建高层西面带有红 色和橘色遮阳百叶癿表皮,它不东面癿表皮一起构成了该建 筑低能耗概念必丌可少癿一部分。
为了达到隑热隑音癿效果,精心设计了小迚深癿平面和双层 表皮结构,实现了穸调设备癿零安装及对阳光最大限度癿利 用。
外部覆盖着百 叶癿双层窗表 皮,可通过叶 片癿旋转角度 控制室内通风。
建筑的表皮·材料
建筑技术科学· 丁玎
我并不需要高价或稀罕的材料。 因为任何一种材料只要正确运用就能够烁烁生辉,同时揭示出材料的 真实特性。 ——安藤忠雄
一、建筑表皮癿概念 二、建筑表皮癿作用 三、建筑表皮癿材料 四、建筑表皮癿演变 亐、实例分析
建筑表皮的概念
广义癿说,建筑表皮是指人们通过触觉、视觉直接感受到癿 建筑表层,包括了外部和内部; 狭义癿说,建筑表皮是建筑癿外表皮。 建筑表皮将建筑 最外层独立癿戒 不结构相融合癿 围护佑系,以及 包裹穸间癿致密 结构比拟为具有 一定内外交换功 能、对内起保护 作用、有弹性癿 皮肤。
土胚、竹、泥、草、芦苇等建筑表皮材料在我国癿很多地方 民居中至今还在使用,如黄土高原上癿窑洞民居、四川民居 中癿竹篾土墙、于南傣族地区癿竹楼、还有很多地域农村癿 夯土墙等等。这些建筑中很多表皮材料丌仅仅具有围护功能、 还具有承重功能,且其保温、隑热方面具有其符合地域气候 癿特点。
旧建筑表皮改造“材料肌理”的艺术表现研究
影 响工程造价 的因素很 多, 在项 目前期 决策阶段很 多因素 都是不可 预见 的 , 加强对影响建设项 目投资的因素进 行全 面的 前 瞻性 的分析 , 是编好投资估算的基础 。 首先 , 要详细调查和 了解 项 目具体 建设用 地的情况 , 包括
工程 地质 、 水文地质 、 地形 、 标高 、 供水 、 供电 、 供气 、 交 通条 件等 内容 , 可能 的话还需要 了解建设用地周边的 已建项 目的具体资
的作用 。
建设规模和建设 标准的确定 , 这些都 关系到项 目的设计 荷载 、 层高 、 跨度 、 设备 、 材料 、 室 内外装饰等方面的确定 , 进 而对工程
造价产生影响。同时 , 建设项 目类型和等级标准的不同导致前 期决策时对项 目建设 方案范围和内容的考 虑是不 同的 , 投资估 算编制时 , 要就具体工程具 体分析 , 针对项 目的具体 类型 和等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 工作 ,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 转变增长方式 , 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随着绿色建 筑有关规 范标准 的 颁布实施 , 投资估算也应该对 由此产生的有关费用有所考虑和
反映 , 如 太阳能供热 系统 、 空气 源热泵系统 、 光伏发 电系统 、 地 源热泵系统 、 雨水 收集利用 系统等费用 。 3 . 3 造价人员要及时总结经验 。 提高 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 。 专业能力是通过经验的积累获得的 , 要做好投资估算工作
续性和关联性 , 导致突破投资估算 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要选 择有资质 、 综合实力强 的咨询单位负责项 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
究报告的编制 , 尤其要重视建设方案的总体规划和编制。现在 很多设计单位都具有工程咨询资质 , 参与其 中可 以更好地发挥 他们在总体规划和整体方 案设计上 的专业 能力。可 以探索将 项 目建议书 、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和设 计统一进 行招标 , 选择 同一 家咨询设计单位进行项 目前期工作 , 这样既 能保证建设方案和 设计 的连续性 和整体性 , 提高建设 方案 的质量 和深 度 , 又能使 建设规模 和投资估算在从源头就能进行有效的合理控制 , 调高
分形“谢尔宾斯基地毯”在建筑表皮设计中应用论文
分形“谢尔宾斯基地毯”在建筑表皮设计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着多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师对建筑创作的意识也随着改变。
尤其是分形艺术出现之后,建筑的创作观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在建筑设计上的审美倾向由“总体性思维、线性思维、理性思维”逐步转向为“非总体思维、非线性思维、非理性思维”。
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思维,分形艺术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创作模式,建筑形态与创作模式也走上了多维之路,丰富了建筑的设计风格与形式。
【关键词】分形、谢尔宾斯基地毯、建筑表皮、初始元、生成、迭代。
【abstract】along with the variety of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chitect to architectural creation consciousness also with change. especially fractal art appeared, and then architecture design concept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people in the building design aesthetic tendency by “overall thinking, linear thinking, rational thinking” gradually to “the overall thinking, nonlinear thinking, irrational thinking”. as a new kind of creative thinking, fractal art makes people no longer meet the traditional creation mode, architectural form and creation mode is also going to the multidimensional road, enrich architectural design style and form.【keywords】fractal, sierpinski carpet、architectural surface、original argument、generation and iteration.中图分类号:j5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分形的定义及特点1.1分形的定义分形被称为非线性科学( nonlinear science) 中最重要的三个概念( 分形、混沌、孤粒子) 之一。
戈特弗里德_森佩尔_建筑_文本_织物
为最 。即便是在今天 , 断章取 义和曲解也很普
遍 , 并被广泛接受 。以下四种误解最为典型 认为
森佩尔是一名“材料主义者 ”
, 认为他的
戈特弗里德 ·森佩 尔
既广泛又深入 , 但是他一直认为 , 建筑不仅是一种文化 观点是仅凭材料
均 与技术上的考虑便可以对
的显现 , 也是一种职业性实践 。在森佩尔的那个时代 , 建筑风格的发展作出解释 认为他只不过是把达尔
品 。这些庆典装置表明了 ‘永久性 ’纪念物的 ‘动因 ’ 该也是不至于犯错的 。
— 即将这庄严的仪式或是节日的庆典代代
今天 ,许多当代建筑师也把空间限定这一基本问题 ,
相传 。”
视作如何去表达建筑的可见之表皮这样一个任务 。在这
简而言之 , 森佩尔的理论主张可以这样来表述 在建筑的起源上 , 织物非常重要 , 因为是它构成了纪念
方面花费这么多的笔墨呢 , 因为墙的视觉方面为建筑的 视作逊于面饰的、第二位的东西 。这样的面饰既可以是
意义一一特别是建筑中最为重要的类型 纪念建筑 的 轻质的饰板 , 也可以是一道薄薄的油漆或是涂料 , 甚至
意义,一一提供了基础 。在做过许多人种学和历史学的研 还可以是磨光等对材料表面的不同处理方式 。由于墙体
革新
不可能仰赖于对过往风
如果只是说他在著述里讨论和解释了这些问题 , 倒
格与装饰主题的选择 , 他的作品很好地说 明了这一点 。 也并不错 。但是 ,他们错就错在截取其中的某一个部分 ,
·卒姆托
, 让 一努维尔
等 。虽 然 还 有 两 位 与他 同时代 的欧 洲理 论 家 — 法
国 的 尤 金 一伊 受 纽 尔 ·维 奥 莱 一勒 一杜 克
时代 理筑
透明表皮对建筑审美体验的影响
透明表皮对建筑审美体验的影响【摘要】随着结构和技术的发展,表皮可以成为独立于建筑主体的进行单独的创造和研究。
本文先探讨表皮的概念、分类及特征,后面着重探讨透明性建筑表皮的应用及对对审美体验的影响。
【关键词】建筑造型;视觉体验;空间维度;透明表皮一、表皮对建筑造型与建筑的审美体验的影响通常我们谈美学,谈审美体验,都主要依赖于视觉。
所以当我们推敲一幢建筑是否有表现力的时候,往往都是建筑最外面的层次开始,包括形体组合、光影变化、虚实对比、材料选择等。
如果一幢建筑的确是一幢富有表现力的建筑时,那么它带给人们视觉感受的建筑的表皮一定是耐人寻味,值得品读的。
所以建筑的表皮不一定是决定造型成败或者美感存在的主要因素,但一定是必要的因素,不可忽视对表皮的研究和探讨。
正如我们看一个人,虽然他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是能否给人带来美感的主要因素,但是绝不可忽略对他外表的服装的选择搭配等外在的因素的探讨。
二、表皮概念的由来把表皮作为独立的对象来考虑和研究,是从现代主义开始。
柯布在《走向新建筑》里提出体量,表皮,平面三要素。
他把它们称为给建筑师的三个备忘。
可以说这是针对以前的建造活动所做的总结。
在没有混凝土,框架,大面积玻璃之前,最古老的建造方式中,对大多数建筑来说,表皮和结构一起成为建筑体量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个时期的表皮,所能自由发挥的只有附加色彩,美术等装饰。
之后在他的新建筑五点中有一点也重申了自由立面。
随着技术和结构的发展,表皮已经完全有可能和结构分离了,表皮由此具有独立的特性。
柯布认为“体块被表皮包裹……建筑师的任务是使包裹体块的表皮生动起来……”。
但此时的表皮在柯布那里没有独立的地位,而是为体量服务的。
现在结构和技术发展,使得建筑的表皮可以作为独立于体块存在的元素。
这时的表皮已经不是构成空间的必要元素,只是构成特定空间的必要元素。
因为当表皮被剥离后,原来隐藏在表皮后面隐性的元素依然可以作为新的表皮存在。
三、建筑表皮的变迁和特征研究表皮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技术发展。
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性及其情境特征
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性及其情境特征作者:丁香兰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2017年第04期【摘要】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对城市的各类建筑形态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倾向。
本文简要阐述了城市建筑表皮的概念,全面分析了城市建筑表皮的基本形态及其艺术表现性,深入探讨了城市建筑表皮的情境特征,以供其它城市建筑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表皮;艺术表现性;情境特征1、建筑表皮的概念建筑表皮一般指建筑本身与其周围空间发生直接联系的视觉界面,以及建筑本身所呈现出的形象物态和结构方式。
通常情况下,建筑表皮指建筑房顶以外的所有外围部分,在一些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把建筑物的房顶当作建筑表皮的一部分。
2、建筑表皮的基本形态及其艺术表现性2.1纹理形态的建筑表皮及其艺术表现性。
纹理形态的建筑表皮一般是指在建筑表皮的外面运用连续的纹理处理技术,而形成的建筑表皮的一种奇特质感。
这种建筑表皮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以巴比伦为代表的西亚建筑,当时的西亚人发明了马赛克等大量外墙装饰材料。
因为马赛克的尽寸非常小,并且呈现连续方式排列,这样就形成了纹理表皮,此后纹理表皮成为独特、艳丽、成熟的阿拉伯建筑物的重要特征之一[1]。
2.2功能+建筑处理形态的建筑表皮及其艺术表现性功能+建筑处理形态的建筑表皮一般由建筑表皮的各个围护结构及各种非围护结构奠定建筑表皮的整体尺寸和外观的基础。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对建筑表皮作深层的处理,例如对建筑表皮的细部设计加以美化装饰,对建筑表皮的局部比例进行严格的精雕细琢等。
在功能+建筑处理形态的建筑表皮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古罗马的券柱式建筑结构。
这种券柱式建筑形态的基础是实墙面和拱券形的窗。
因为建筑内部房间具有连续性的功能特征,所以实墙面上的窗也以连续的状态排列。
在实墙面和拱券窗构成建筑表皮形态的基础上,各种装饰结构把这些拱形窗统一组织在一起,呈现出了直线简单状与弧线优美状的结合,实现了实面结构与虚面结构的强烈对比,在对比中突出了古罗马建筑表皮形态丰富多样性的美与整体统一性的美。
方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建筑研究】方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王文鹏摘要:在时代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建筑设计的方向也逐渐多元化,在加法做多的情况下,回归本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方体是建筑设计元素中最基础、最经典的语言,研究并创新建筑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学习思路。
关键词:方体;建筑设计;整体性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强,建筑设计方面也是海纳百川,各种类型的建筑层出不穷,其中一些建筑可能是因为设计师的创作欲望而被创作出的,还有一些是为了迎合市场、迎合大众而被创作出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设计师正在盲目地为建筑“添砖加瓦”,忘记了最基础、最经典的建筑语言”本文基于几何体中的方体在艺术上的欣赏性出发,从生活的实用性角度讨论方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一、建筑语言中的基本元素——方体几何体是一切三维图形的本源,所有的建筑都是由几何体变形而得”方体是几何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体一般是指长方体,正方体属于特殊的方体,其余的三维几何体如椎体、柱体、旋转体均可由方体转变而得”在建筑设计中,方体是最基础也是最经典的建筑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它的应用无处不在,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从未衰退,它的实用性、包容性、可塑性、可能性吸引着无数前辈为之疯狂”(一)风水学中的建筑设计以方体为创作中心的作品数不胜数”尤其是在中国,从风水学方面来讲,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有“富贵从来方正屋”和“天圆地方”的说法”中国的传统建筑大多以方正为主,从原始社会的干栏式建筑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的“水立方”,都运用了最经典的方体元素”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只有少部分是圆形的建筑物”很多人觉得圆形具有不稳定性,家是温暖的港湾,要有安静沉稳的居住环境,如果人住在不稳重的环境里,对身体健康会产生影响”(二)心理学中的建筑设计建筑是为人而创造的,以人为本是亘古不变的原则”方体则有双边对称的稳定性,给人沉稳、安定的情感寄托,它的内部、外部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划分设计,实用性是最强的,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想要庄重沉稳的空间,室内外都可通过方体作为基本元素进行设计,如果需要活泼、有趣等其他类空间,也可以方体元素为框架进行再度创作”二、方体的整体性方体既然是几何体的本源之一,设计师用方体进行建筑设计时,既有着可百变的灵活性,也有着容易对它进行简单叠加的机械性”这就需要设计师把握方体的整体性,在创作过程中进行识别、综合、解构和重组,对方体进行感性的创作和理性的组合”最经典有效的方法就是设计师可以把方体先当作一个二维图形,保留它的八个顶点、十二条边线,通过升降这些点、线带动面,建立新的建筑体,或者通过扭动、解构再重组实现灵感的碰撞,而不是单纯把方体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进行重组,这样做出来的建筑像是没有联系的建筑,缺乏整体性”滕淼的设计作品“盒子住宅设计”,设计灵感来源于静止的方体盒子在冲撞扭合中所产生的奇妙动势,“扭”是矛盾和冲突,“合”是秩序和统一,扭合的意向所代表的是微妙的平衡下强烈的表现张力”在方体的冲撞扭合中,通过秩序的建立诠释空间、形式的扭合”空间是设计的灵魂,该设计要传达的是内部系统中的扭曲和流动”在设计中,在扭曲的盒子中,各要素相互流动对话而又保持相对的独立,力图使空间在安定静止与流动对话间取得平衡”基本元素用于建立复杂的划分标准,并通过贯穿建筑物的各种走廊和楼梯将这些空间划分层次,从而创建丰富的空间关系”通过在理性的秩序中建立方体之间的形体关系,在形体形成过程中,侧重把握方体形体之间的对比以及总体形态的流动与稳定”外立面设计遵循简洁纯净、少即是多的原则”这就是方体的整体性”三、方体的组合可能有人会认为,方方正正的建筑体再怎么改变,也终归是方体的延伸,不会有好的视觉效果,但建筑设计永远不能只看单体建筑,它要与周边的环境、建筑体融合,就算是未加装饰的、最简单的方体建筑,如果建成组群,加以排列,它一定是所有建筑群中最壮观、最高级、形式感最强烈的建筑集群”例如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设计理念,此设计理念的特点就是突出整个布局的整体性,采光效果设计巧妙,极致通透开朗,整个布局没有很复杂的形体堆积和再创造,只是简单几何体的成组排列布局,给人以宏大、开阔、低调不失内涵的视觉感受”四、方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可能性方体是最基础也是最经典的建筑元素,那么如何使最基础的元素设计有更多的可能性?这就需要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的碰撞”102021-05(一)形体设计师可以从形体人手进行多种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研究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7-58:32:25点击:4
建筑表皮材料是建筑的一层外衣,越是精美、充满艺术感的材料越能够将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和设计灵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给观赏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建筑外表皮材料的环保性也成为了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
1建筑外表皮的概述
1.1建筑外表皮的定义
所谓的外表皮就是指物体的表面部分,而建筑外表皮并不能够简单的理解为是建筑物的表面部分,建筑外表皮其实指的是建筑物外围用类维护结构或结构表层的部分,在建筑当中,建筑外表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建筑能够为人类提供遮风挡雨、舒适生活的场所,而建筑外表皮就是为建筑为提供遮风挡雨的作用,并且将人或者是建筑物与外界事物隔离开来,保障人或建筑物的安全性的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一定的隐私性[1]。
1.2建筑外表皮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建筑外表皮就是指建筑四周的表面部分,但是在某些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物中,建筑外表皮连同屋顶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在一些特殊设计的建筑物中,建筑外表皮除了是指在外围保护的建筑的部分之外还包括屋顶,因此屋顶也被人们称作是建筑物外表皮的“第五立面”[2]。
2建筑外表皮材料的艺术表现
2.1相近材料的艺术表现
为了能够使得建筑看上去更加浑然天成、更加完整一体化,有一部分的建筑设计师会选择使用材质相似、颜色相近的材料作为建筑外表皮,甚至还有一部分设计师从头到尾都只使用同一种材料作为建筑外表皮。
比如说在某一年的世博会上,日本馆就是采用木材和竹材搭配使用作为日本馆外表皮材料。
木材和竹材的颜色都比较相近,呈现出淡淡的浅褐色,而且木材与竹材的纹理非常相近,日本馆采用编织的手段将木材和竹材组合在一起,木料的横纹与竹材的竖纹纵横交错、整齐划一,使得整个日本馆从外表看上去就彰显出一种极简主义,营造出清新质朴、自然和谐的感觉。
再比如在德国的柏林,人们为了纪念在二战期间惨遭灭族之灾的犹太人,专门建设了一个博物馆。
而该博物馆的建筑外表皮材料就是从头到尾都完全一样的灰色金属板,一大块灰色金属板围绕在博物馆的顶端和四周,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有十分庄严肃穆的艺术感,尤其是灰色的金属板表面并不光滑,而是刻上了无数道凌乱的斜纹,远远望去像是博物馆上一道道撕裂开来的伤口,设计师将博物馆的外表皮设计成这样,就是希望大家能够铭记历史,铭记大屠杀给犹太人和全人类带来的巨大伤痛,进而能够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2.2不同材料的艺术表现
大部分设计师为了能够巧妙的展现出建筑物的丰富性和层次感,会选用不同的材料相互搭配、拼接、组合形成最终的建筑外表皮,每一种材料的颜色都不会完全一样,每一种材料的质感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因此使用不同种的材料作为建筑外表皮材料,也能够给观赏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
这同样非常考验建筑设计师的设计能力,简单的材料拼接重组无法全面的彰显出建筑物的艺术冲击力和设计师的设计理念,而建筑外表皮材料数量过多、拼接重组工艺过于复杂又会给人一种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的感觉,同样会大大影响建筑物的美感和艺术感,因此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颜色与特性,并且结合自身最初的设计想法和设计理念,经过精挑细选之后再确定建筑外表皮的材料。
比方说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当中,英国馆就是一个绝佳的设计典范,场馆设计师为了表现出英国的时尚感和包容性,选
择运用多种不同的材料,包括金属板、太阳能光板和玻璃等等拼接组合在一起,从外表看主要是由灰色和白色相间几何色块为主色调,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英国人高冷、喜欢冷幽默却又严谨认真的性格特征,而太阳能光板和玻璃的结合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绚烂夺目的光彩,充分彰显了英国人的时尚感和新潮感,使得整个英国馆从外表上看充满了未来感、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3绿色材料的艺术表现
在不断深入发展的高科技技术的推动下,很多建筑外表皮材料当中也开始运用上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说现在有一些建筑外表皮材料被称作是可以“呼吸”的材料,它能够吸附外界的部分二氧化碳,有效保护大气环境;还有一种建筑外表皮材料与垂直绿化技术相结合,也就是建筑物的外表皮与真实的绿色植物生长相结合,很多设计师为了体现出建筑物低碳环保的特性,选择利用建筑物外表皮作为绿色植物生长依附的场所,其真实的植物触感和纵横交错的生长肌理不仅能够帮助建筑物有效阻绝强烈刺眼的阳光和紫外线,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帮助建筑物营造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生态感觉,使得建筑物的立面变得更加独特鲜明,充满个性化色彩。
比方说在建筑外表皮上安装铁丝网或绳索使得藤蔓类的绿色植物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垂直攀爬在建筑表皮上,远处看上去就像是为建筑物披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衣,充满清新质朴的感觉,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够帮助建筑物降温,为混凝土搭建的城市森林变成真正的绿色森林。
2.4材料与光影的艺术结合
光线对建筑外表皮材料最终产生的视觉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在强烈的光线下,材料的颜色会比实际颜色看上去更明亮一些,比如说玻璃、光滑的金属等材料在强光的照射下会产生耀眼的光芒,使得整个建筑物熠熠生辉;而光线比较暗的时候,建筑外表材料看上去也就会更加具有柔美感,也使得整体的建筑物给人一种柔和的艺术美感,比如说在伦敦某处的现代舞蹈中心采用半透明的玻璃墙作为建筑表层,并且在其中添加彩色的聚碳酸酯材料,在阳光的照射下建筑表皮会实现光的色散,呈现出一种美轮美奂的彩虹色,在缤纷色彩的包围下整个现代舞蹈中心和自然色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迷离的梦幻氛围[4]。
3建筑表皮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建筑表皮在未来必然是朝着绿色无污染、节能又环保的道路前进,所有的建筑表皮材料必须可降解,并且不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比如说在未来可能会用粉煤灰来代替水泥,作为烧煤产生的废料,粉煤灰的能源性不高,同时具有较高的保温工效,用粉煤灰代替水泥作为建筑表皮的材料不仅能够做到废物利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建筑表皮的花费成本。
再比如说建筑表皮材料全面使用充满现代感和未来感的不锈钢材料,不仅不会出现腐坏和生锈,使得其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与此同时钢材还具有可回收的特性,不会造成资源浪费。
4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的外表皮是构成完整建筑的重要一环,需要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精细打磨,为了能够彻底展现出建筑的艺术性和独特美感,需要设计师挑选和使用与之相匹配的建筑外表皮材料,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必须具备绿色环保的特性,将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因此广大建筑设计师还应该继续加大对建筑外表皮及其材料的分析研究,努力发掘更多的可用于建筑外表皮的材料,不断展现出建筑其他的艺术美感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甘立娅.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穆丹丹.浅析建筑表皮的艺术表现性及其情境特征[D].兰州交通大学,2013.
[3]产斯友.关于建筑表皮材料的艺术性表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4]王晓静.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中建筑材料应用的艺术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