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课件.ppt

合集下载

山茶油介绍版ppt课件

山茶油介绍版ppt课件
为生命喝彩 给健康加“油”
业务推广部 保健食品组
1
“油”对生活重要吗?
❖ 油脂是膳食中重 要的营养成分和 能量来源
❖ 每天应摄取25~30g
2
常用动物油的缺点
❖ 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
❖ 多吃容易导致肥胖、心脑 血管疾病、脂肪肝等状况 的出现
3
其实,你一直吃错油!
4
如何才能用对油?
健康油的标准(FAO标准)
23
捍卫健康无借口, 齐来选择健康油!
24
新品即将上市 敬请拭目以待!
25
20
山茶油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
糖尿病患者: ❖ 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糖尿病患者理
想的食用油
21
茶油外用效果
❖ 茶油可滋润皮肤增加皮肤弹 性。
❖ 茶油具有乌发养颜功能; ❖ 茶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能消红、退肿
22
总结
❖ 换一种健康之油,享更精彩人生 ❖ 茶油是一种稀少的资源; ❖ 茶油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 ❖ 茶油的成分优于橄榄油的成分; ❖ 茶油具有“2低,3高,4不含”的特点; ❖ 食用茶油可以保健,外用茶油可以美容;
❖ 促进产妇体型的恢复;
18
山茶油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
少年、儿童: ❖ 促进大脑的发育; ❖ 提高记忆,保护视力; ❖ 多种营养促进身体的成长; ❖ “0”胆固醇,协助减少儿童的过度肥胖;
19
山茶油在特定人群中的使用
中老年人: ❖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延缓身体衰老,减少脱发现象; ❖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寿斑”的出现; ❖ 清胃润肠,帮助缓解习惯性便秘;
14
野生茶油的特点
3高
❖ 益处高
90%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超过橄榄油,达

《化学:油脂》课件

《化学:油脂》课件
2 酯化反应
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油脂分子。
3 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上没有双键,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 一个或多个双键。
油脂的性质和特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油脂通常呈液体或膏状,具有不同的固化点。
• 它们可以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具有不 同的颜色和质地。
酯化法
通过反应将脂肪酸与甘油 酯化,以制备油脂。
水解法
通过水解反应将脂肪酸从 甘油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油脂。
油脂的安全与环保
在油脂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安全和环保问题。通过合理的设备和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对 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化学:油脂》PPT课件
欢迎来到《化学:油脂》PPT课件!本课程将为您介绍油脂的定义、常见的 油脂、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的性质和特点、油脂的用途和应用、油脂的 提取和加工方法,以及油脂的安全与环保。
油脂的定义
油脂是一类由动植物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脂肪含量,通常是液 体或膏状的物质。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 油脂在氧气存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 • 它们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压进行化学改性。
油脂的用途和应用
1
工业应用
2
油脂被用作生产肥皂、润滑剂、涂料
和生物燃料的原料。
3
食品加工
油脂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烹饪、调 味和烘焙。
美容和保健
油脂在美容和保健领域中被用于护肤、 按摩和治疗。
油脂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榨取法
通过物理力或化学溶剂将 油脂从植物或动物组织中 提取。
常见的油脂
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 心血管健康。

《粮油加工学》课件

《粮油加工学》课件
通过筛理将面粉分成不同等级,以满足不 同需求。
碾磨与制粉
将破碎后的原料进行碾磨和制粉,得到不 同粒度的面粉。
粮油加工设备种类与特点
制粉机
将破碎后的物料碾磨成面粉, 可分为磨辊式和气流式制粉机 。
油料预处理设备
包括油料破碎机、剥壳机、压 榨机和蒸炒锅等。
破碎机
用于破碎大块物料,可分为锤 式、齿式和辊式破碎机等。
油料类原料
大豆、花生、油菜籽等,主要提供油脂和蛋白 质。
粮油原料的品质特性
包括粒度、水分、杂质等,对加工工艺和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粮油产品的种类与特性
面粉类产品
根据加工精度和用途不同,可分为高筋粉、低筋粉、专用粉等,具 有不同的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含量。
食用油类产品
根据加工方法和原料不同,可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具有不同的脂 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
现代粮油加工
现代粮油加工技术更加注 重高效、环保和安全,广 泛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如 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
粮油加工的分类与特点
粮食加工
粮食加工主要包括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的加工,如碾米、磨粉、 制糖等。特点为原料丰富、用途广泛。
油料加工
油料加工是指从油料作物中提取油脂的过程。特点为工艺多样,油脂 品质因原料和工艺不同而异。
《粮油加工学》PPT课件
目录
• 粮油加工学概述 • 粮油原料与产品 • 粮油加工工艺与设备 • 粮油加工质量控制与安全 • 粮油加工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01
粮油加工学概述
粮油加工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粮油加工学定义
粮油加工学是一门研究粮油原料的物 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通过一系 列加工技术将其转化为食品或工业品 的科学。

稻米油PPTPPT演示课件PPT22页

稻米油PPTPPT演示课件PPT22页
3. 长寿编码稻米油经过了特殊的加工工艺提炼而成,保全了 谷物的优质营养和油的高质量,多种优点同时兼备,堪称 "油中珍品"。
第4页,共22页。
本草纲目记载
千年人参汤 不如粥里米油香 要长寿 熬粥熬出稻米油
—— 《本草纲目》
第5页,共22页。
本草纲目记载
➢ 《本草纲目拾遗》中也不例外记载:米油,力能实毛窍, 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 地也。
第19页,共22页。
稻米油里的美丽秘密
➢ 除皱,眼角纹,对付老人的细纹、鱼尾纹或者眼 部细纹,可以用两滴米胚油加上少许芦荟搅拌均 匀后抹于细纹处,一旦涂上去就吸收了,马上看 不出纹路(外出时不用洗掉可以直接上妆);妊娠 纹,用一匙米胚油擦于妊娠纹处,轻轻按摩,长 期坚持,可去除妊娠纹,或使之变浅。
➢ 中国国家发改委中国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也认定稻 米油为“国家营养健康倡导产品”。
第18页,共22页。
稻米油里的美丽秘密
➢ 敷脸,先用温水把脸上的油污洗净,
以干毛巾轻轻拭去水分,再用棉花蘸 米胚油,遍抹于脸上,经过10-15分 钟后,用热毛巾敷面,最后以干毛巾 轻轻擦拭即可。
➢ 润身,洗完澡后在一杯水里加入一 些米胚油拌均匀,分次淋在身体的 每一个部位,再适当地按摩,可以 使皮肤更光滑。
➢ 少吃油,还要吃好油。营养专家从不同种类食用油研究中发现,为保 障人体能够充分摄取营养,居民在减少食用油摄取量的同时,要尽量 选择一些品质好、营养保留全面的高品质食用油。
第2页,共22页。
长寿编码稻米油带您走近健康
➢ 稻谷作为人类最重要粮食作物,其营养元素60%以上蕴藏 于大米皮层和胚芽中。而稻米油提炼就源于大米皮层和胚 芽。

第3章食用油脂加工PPT课件

第3章食用油脂加工PPT课件

2、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酸价——中和一克油脂样品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酸价低 说明甘油三酸酯分解少,油脂品质好。酸价是衡量油脂新鲜程度的指标。 中和值——中和一克脂肪酸所需KOH的毫克数。 (2)油脂的皂化 用碱把油脂分解为肥皂和甘油的反应叫做皂化。 皂化值——使一克油脂(包括甘油三酸酯,游离脂肪酸以及其它类脂) 完全皂化所需的KOH毫克数。
四. 黄油 黄油是以牛乳或奶油为原料,经搅拌炼压而成的油中水型(W/O)
粘稠乳化乳脂肪。 五. 人造黄油(Margarine) 人造黄油:是可塑性或液态乳化状食品,主要是油中水型(W/O),
原则上由食用油脂加工而成,这种食用油脂不是从乳中提取的。 人造黄油应具有下列特征:①人造黄油是可塑性的食品或是液态的乳
(3)搅拌速度 搅拌的作用使碱液与油充分混合,以利于中和反应加速,进行完全。
同时使中性油不被局部皂化。中和反应之后,较慢搅拌有利于絮凝。
(4)中和用碱及其用量 A、中和用碱 中和剂有: NaOH、Na2CO3和KOH等。Na2CO3易造成溢锅和脱色 效果差,KOH价高且形成的皂脚过软分离困难。生产上普遍使用NaOH。 B、碱的用量 用碱量=理论碱+超量碱 酸价:中和1克油脂试样中所含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的毫克数。是 衡量油脂新鲜程度的指标。 因此,用KOH表示时,理论碱(mg)=油重(g)×酸值 用NaOH表示时,理论碱(mg)=0.713×油重(g)×酸值
七、脱蜡 1、脱蜡的基本原理
根据蜡与油脂的溶点差及蜡在油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变小的 特性,通过冷却析出晶体蜡,经过滤或离心分离而达到蜡油分离目的。
2、脱蜡工艺 常规脱蜡法—冷冻结晶
第四节 油脂食品及加工
一. 烹饪油(COOK OIL) 也叫煎炸油。对其要求主要有: 1、颜色金黄色,气味好,使制作出的食品具有美好而稳定的气味和滋味。 2、烟点高,发烟少,热稳定性好。这是最基本而又是最重要的特性要求。 3、要有良好的保存性能。 烹饪油一般采用猪油,粗茶油,粗橄榄油和三脱以上的精炼油。

多种食用油介绍ppt课件

多种食用油介绍ppt课件

棕榈油
(3)结晶促进剂 在结晶阶段加入结晶促进剂,作为诱发晶核可促进脂晶 的成长。常用促晶剂有羟基硬脂酸、硅藻土等。
5. 输送及分离方式 (1)输送方式
用低剪切力的泵、真空吸滤、压缩空气输送等方式。 (2)分离方式 过滤,最高过滤压力不宜超过0.2MPa。
棕榈油
干法分提
干法分提是一种最经济的方法,是指不加入任何溶剂,将处于溶解状态 的脂慢慢冷却到一定程度,然后过滤分离结晶,析出固体酯的方法。
棉籽油
棉籽油
棉酚
棉酚是毒性物质,可造成人体红肿出血、食欲不振、神经失常、体重减 轻、影响生育力。 浸出毛油中棉酚含量0.05-0.42%,压榨毛油中棉酚含量为0.25-0.47%。 精炼棉籽油棉酚含量<0.01%,可安全食用。
脂肪酸组成
亚油酸型
棉籽油
磷脂 毛棉油中磷脂含量为0.7-0.9%。 生育酚
1.0-4.5
35.0-67.0 13.0-43.0 1.0-2.0 0.7-1.7 0-0.3 1.5-4.5 0.5-2.5
油酸型 3.64
45.59 33.41 1.45 0.71 0.06 2.37 1.13
花生油
为了保证花生油的浓香风味,一般花生油采取压榨工艺。
组分 14:0 16:0 16:1 17:0 17:1 18:0 18:1 18:2 20:0 20:1 18:3 22:0 22:1 24:0 国标含量(%) ND-0.2 8.0-13.5 ND-0.2 ND-0.1 ND-0.1 2.5-5.4 17.7-28.0 49.8-59.0 0.1-0.6 ND-0.5 5.0-11.0 ND-0.7 ND-0.3 ND-0.5 一级大豆油(%) 0.08 10.91 0.08 0.10 0.05 3.70 22.01 54.99 0.26 0.47 6.89 0.27 0.06 0.09

第3章食用油脂加工PPT课件

第3章食用油脂加工PPT课件
知识
一、食用油脂的营养作用 1、提供高密度能源 2、提供必需脂肪酸(EFA) 目前唯一被公认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十八碳二烯(9,12)酸] ,植物油 中含量丰富。 3、改善食品风味 4、耐饥饿的作用 5、油脂中的生育酚、某些植物甾醇有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羰基值(TBA):1公斤的油脂样品中羰基的毫克当量数。 主要测酸败后期的氧化程度。
3、几种常见的食用油 (1)大豆油:世界第一大食用油。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难贮藏。 (2)菜油:具有稳定性好,凝固点低等特点。 培育新品种“双低油菜”——低芥酸含量,低芥子甙(硫代葡萄糖苷) (3)棉子油:含棉酚,需经过精练才能食用。 (4)花生油:可能含黄曲霉毒素。 (5)芝麻油:含有芝麻酚这种天然抗氧化剂,稳定性好。 (6)茶油:稳定性能好。 (7)猪油:具有良好的起酥性能。是人造黄油、起酥油的优质原料。
(二)油脂的性质
1、油脂的物理性质 (1)色泽:色泽深浅可以部分地反映油脂精炼的程度。 (2)比重:同温度下,样品与同体积水的重量比一般为0.91~0.95 (3)折射率:一般在1.448~1.474之间 (4)熔点:固体脂变成液态油的温度。难测定 (5)凝固点:
(6)浊点:油样开始浑浊时的温度,一般为 -5 ~ -13℃ (7)冷冻试验:在0℃时5.5h以上能保持澄清状态的液体油脂为色拉油 (8)粘度:表示液体流动时发生的抵抗程度的数值 (9)烟点、闪点、燃点:油脂与空气接触加热时,热稳定性的测定指标。 (10)加热着色试验:指油脂加热后,用标准色度计测定色度的方法 (11)固体脂指数:在规定温度下采用熔化膨胀法测定的固体脂百分含量。
磨麻油。 将油籽细胞用物理方法破坏后,油料分散于水中时,油籽细胞由于蛋
白质吸水膨胀,油籽内的油脂受到挤压而脱离油籽细胞而进入水中。但由 于油、水之间比重的差异,油脂浮在上面,可以通过人工将其撇出或者由 分离机分离出来。其副产物称为油渣。

健康食用油的选择

健康食用油的选择

脂肪的消化吸收-Fats ingested-in diet-8 Fatty acids are oxidi ed-as fuel or reesterified-for storage.-Gallbladder-M ocyte or-adipocyte-CO2-ATP-Small-intestine-7 Fatty ac ds enter cells.-①Bile salts emulsify-dietary fats in he-small intestine,forming-Lipoprotein lipase-mixed m celles.-⑥Lipoprotein lipase,-activated by-apoC-II in he capillary.-②Intestinal lipases-Capillary-releases atty acids and-degrade triacylglycerols.-glycerol.-mu osa-⑤Chylomierons move-through the lymphatic-system a d-ADoC-I-bloodstream-3 Fatty acids and other breakdow -to tissues.-products are taken up by the-Chylomicron intestinal mucosa and converted-into triacylglycerols -Triacylglycerols are incorporated,-with cholesterol nd apolipoproteins,-into chylomicrons.-16
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胆石症-脂肪肝-糖尿病-12
避免摄取过多反式脂肪酸->减少油类摄取,烹调尽量采取水煮、清蒸、凉拌、炖、-卤、炒等方式->烹调应选择植物 ,且避免久炸的烹调方式,以免产-生过多反式脂肪-少吃炸鸡、薯条等油炸品,或玛琪林、烤酥油等均含-反式脂肪的 品->若到摊贩、夜市进食,应注意商家是否使用含反式脂-肪过高的回锅油->购买食品时,应注意其反式脂肪标示含 ,每天摄取-量不得超过22mg,以免有害心血管-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人脑的发育十分重 要。
? 缺陷
芥酸含量高达42%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而言,会造成“心脏脂肪沉积”,直接危 害健康。 挑选原则
? 优质菜籽油:油色呈黄色至棕色,清晰、 透明,无沉淀物或有微量沉淀物;加热到 280 摄氏度油色不变深,无沉淀物析出。
? 烹调技巧 ? 适合的烹饪方式: 炒 煎 煮 炖
适合的烹饪方式:炒 煎 煮 炖
成分:
饱和脂肪酸15% 油酸(W-9 )38% 亚油酸(W-6) 46% 亚麻酸(W-3) 0.3% 亚油酸:亚麻酸=153 :1 脂肪99.9% 磷含4 毫克/100 克
? 1. 稳定性好,因为油中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主要 是固醇、芝麻酚,芝麻酚林和芝麻素。
? 2. 抗氧化性好。芝麻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这是 其它植物油所没有的。
? 3. 芝麻油用途很广,除食用外,在健康食品、医药 品及金属、印染工业也多有应用。是不经任何精炼 即可直接使用的全天然油脂。
适合的烹饪方式: 凉拌 煮
成分 :饱和脂肪酸15% 油酸(W-9 )27% 亚油酸(W-6) 56% 亚麻酸(W-3) 0.6% 亚油酸:亚麻酸=93 :1 维生素E含35.13 毫克/100 克
2. 促进消化系统功能:能提高胃、脾、肠、肝和胆管的功能,
预防胆结石,并对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此外还有 一定的通便作用。 3. 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 :能提高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4. 强化骨髂系统功能:能促进骨骼生长,促进矿剂的生成和钙
的吸收。所以在骨骼生长期以及在防止骨质疏松方面它也起 重要作用。 5. 预防癌症:茶籽油中的脂肪酸有抗氧化物作用,并含有微量
成分:
饱和脂肪酸 19% 油酸(W-9 )41% 亚油酸(W-6) 38% 亚麻酸(W-3) 0.4% 亚油酸:亚麻酸 =95 :1 维生素E含42.06 毫克/100 克
作用:
1பைடு நூலகம் 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2. 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 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
3. 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
成分: 饱和脂肪酸14% 油酸(W-9 )19% 亚油酸(W-6) 63% 亚麻酸(W-3) 5% 亚油酸:亚麻酸=12.6 :1 维生素E含54.06 毫克/100 克
? 作用及特性 1. 耐氧化。 2. 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
的作用。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 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维生素E含 量的比例比较高,便于人体吸收利用、增 强免疫力。 3. 不含芥酸、不含胆固醇和黄曲霉素。 4. 能调理失眠,增强记忆力。
与烹调技巧
1. 豆油含磷脂较多,用鱼肉或肉骨头熬汤时,加入 适量豆油可熬出浓厚的白汤,非常诱人。 2. 但豆油的大豆味较浓,往往会影响汤的味道,如
果在豆油加热后投入葱花或花椒,可有效地除去豆油 中的大豆味,但汤的颜色也会因此而变深。 3. 可以直接用于凉拌,但最好还是加热后再用。应 避免经高温加热后的油反复使用。
挑选原则:
优质花生油:油色在常温下呈淡黄色,清晰透明稍有沉淀, 加热到280 摄氏度油色不变深,无沉淀物析出。
烹饪技巧: 1. 用花生油炒菜,在油加热后,先放盐,在油中爆约30 秒,
可除去花生油中可能存有的黄曲毒素。 2. 适合的烹饪方式:炒 煎 煮 炖
成分 :饱和脂肪酸 13% 油酸(W-9 )20% 亚油酸(W-6) 16% 亚麻酸(W-3) 9% 亚油酸:亚麻酸 =1.7 :1 维生素E含60.89 毫克/100 克 芥酸42%
一般油脂在光的作用下,叶绿素能使其加速氧化, 而玉米油中没有叶绿素,所以玉米油比较稳定。
成分 : 饱和脂肪酸10% 油酸(W-9 )79% 亚油酸(W-6) 10% 亚麻酸(W-3) 1% 亚油酸:亚麻酸=10 :1
适合的烹饪方式: 凉拌 炒 煮 炖
1. 改善血液循环: 茶籽油能防止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硬化并发 症、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出血。
? 1. 人体吸收率可达 97 %以上;
? 2.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对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 老有一定作用;
? 3. 含有的谷固醇及磷脂,有防止衰老的功效,可降 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 体肌肉和心脏、 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 4. 玉米油的脂肪酸在甘三酯中呈规则性排列。同时,
元素,因此它能防止某些癌变(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 子宫癌)。 6. 防辐射、抗衰老。
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 用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 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 心病。 4. 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 延缓脑功能衰退。
缺陷:
1. 非常油腻,放久了会自动氧化、分解,导致油脂酸值上 升、过氧化物增多、口感变差、营养成分变差;
2. 氧化后的过氧化物容易与蛋白质结合,生成脂褐素。从 而加速衰老。
? 大豆油 ? 花生油 ? 菜籽油 ? 葵花籽油
? 芝麻油 ? 橄榄油 ? 玉米油 ? 茶籽油
成分 :
饱和脂肪酸 16% 油酸(W-9 )22% 亚油酸(W-6) 52% 亚麻酸(W-3) 7% 亚油酸:亚麻酸 =7.4 :1 维生素E含93.08 毫克/100 克
作用
1. 具有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作用,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
? 作用
1. 利于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肥胖症的发生 2. 胆固醇含量很少,很容易被代谢
3. 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 99% ,因此它
所含的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 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 软化血管、延缓衰之的功效。 4. 由于榨油的原料是植物的种实,一股会含有一定
2. 豆油不含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和胆固醇,对 机体有保护作用;
3. 豆油中的豆类磷脂,有益于神经、血管、 大脑的发育生长;
4. 具有驱虫、润肠的作用; 5. 可治肠道梗阻、大便秘结不通,还有涂解
多种疮疥毒瘀等。
缺陷
1. 热稳定性较差 2. 非常容易氧化 3. 有豆腥味
挑选原则
优质豆油:油色澄清、透明,静置时无沉淀,气味、 滋味 正常,加热到280 摄氏度后油色不变深,无沉 淀物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