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介绍
皮亚杰的生平是怎样
![皮亚杰的生平是怎样](https://img.taocdn.com/s3/m/2fcc450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8.png)
皮亚杰的生平是怎样皮亚杰是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是日内瓦学派的创始人。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皮亚杰的生平,希望对你有帮助。
皮亚杰的生平1896年8月9日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Nenchâtel),卒于1980年12月16日。
父亲亚瑟·皮亚杰是大学中世纪文学教授,母亲丽贝卡·杰克逊。
皮亚杰是家中的长子。
10岁发表有关鸟类生活论文,有科学神童之称。
在纳沙特尔大学读书期间,对哲学、生物学心理学和逻辑学富有兴趣。
他认为,生物学和哲学的融合是通向认识论的捷径。
1907年,皮亚杰在公园发现一只患有白化症的小麻雀,经过仔细的观察,小小年纪的皮亚杰随即写了一篇关于白化症麻雀的文章,并寄给纳沙特尔自然科学史杂志《冷杉树》刊登出来。
文中皮亚杰细致的观察与详细的分析,不仅令人惊叹,也让他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份他向往已久的好工作-纳沙特尔自然博物馆的馆长因此邀请皮亚杰一同搜集标本,并聘请他共同参与研究软件动物。
随后,皮亚杰发表了一系列和软件动物有关的论文,并对正统门德尔的进化论提出质疑;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文字,在欧洲动物学界起了很大的反应,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人们想不到这样一位知名的生物学家,居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而已!1915年,皮亚杰获得纳沙特尔大学生物学学士的学位,之后三年,他还攻读了哲学、科学的课程;1918年,当时年仅22岁的皮亚杰,即以一篇关于研究软件动物的论文,获得了纳沙特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的学位。
1930年代是皮亚杰忙碌的十年,他将鲁索学院由私立的学校升为日内瓦大学的附属组织。
皮亚杰还被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局长,这样的条件,使得皮亚杰之后便于将他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理论推及整个欧洲,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
40年代,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及心理实验室主任,并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主席、创办《瑞士心理学》杂志。
皮亚杰并与他著名的学生英海尔德共同发表了关于儿童的数字、空间、因果、几何、逻辑、时间的著作。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452e221ed630b1c59eeb5c3.png)
A
B
问儿童:两张图上的表面积是一样大,还是不一样大? “B更大” (不守恒) “一样大” (守恒)
36 2014-5-25
重量守恒(9~10岁)
基本原理: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客体的重量保持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A 两块叠在一起
B 两块分放两边
问儿童:两堆东西是一样重,还是不一样重? “A更重” (不守恒) “一样重” (守恒)
结 束
组织 (平 衡2)Fra bibliotek重组已有图式,形成新 组成包含一个上位概念(飞行物体) 的更为完整的结构 和两个下位概念(鸟和飞机)的有 层次的图式
18 2014-5-25
刺激-反应关系:
刺激-反应关系是一种受制于主体的同化 过程: S→ (AT) →R 外界刺激经主体认知结构(T)的同化(A) 后才产生反应。
从20年代起作了大量的实验,出版了大量的著作。
主要著作:
《儿童的语言和思想》 《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儿童的道德判断》 《儿童智慧的起源》 《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 《智慧心理学》 《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 《发生认识论导论》 《发生认识论原理》……
在皮亚杰的所有构想中,可能最 基本的观点是:人类的发展是一个适 应过程。适应的最高形式是认知(或 者了解)。
37 2014-5-25
体积守恒(12~13岁)
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东西形状如何改变,杯中水 的体积不变 向儿童呈现(Ⅰ) 向儿童呈现(Ⅱ) 两颗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数 将橡皮泥球 B改变形状, 量是一样的,儿童看到水平面 准备放入水 中 上升到一样的高度。
A
B
A
B
问儿童:若将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会高出 A杯?一样高 38 2014-5-25 ?低于A杯?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3c88dd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1.png)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皮亚杰的游戏理论Jean Piaget(1896-1980)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学家,被誉为儿童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著名的“皮亚杰的游戏理论”,这一理论对于了解儿童认知发展以及教育方法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皮亚杰的游戏理论,探讨其核心概念和应用。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介绍皮亚杰的游戏理论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他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在每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
二、游戏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游戏在儿童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游戏是一种儿童自主进行的活动,通过游戏,儿童能够主动探索环境,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各种感官和动手能力。
此外,游戏还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社会规则,发展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游戏,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三、皮亚杰的游戏理论皮亚杰将游戏分为两类:功能性游戏和符号性游戏。
功能性游戏是儿童在感知运动期和前操作期进行的游戏,例如模仿动作、堆叠积木等。
这种类型的游戏可以直接满足儿童的感官和运动需求,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意识。
符号性游戏发生在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符号性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模拟角色或者使用象征物来进行的游戏,例如扮演妈妈和婴儿的角色,使用玩具象征真实物体等。
通过符号性游戏,儿童能够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符号运算和概念形成的能力。
四、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积极影响皮亚杰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对儿童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其次,游戏通过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再次,游戏还可以培养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游戏中的挑战和难题,儿童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
![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9d99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2.png)
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影响了儿童教育和心理学领域。
皮亚杰提出了一套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和阶段划分标准,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之中。
本文将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感应阶段(出生至2岁)皮亚杰的理论中,感应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起点。
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的行为以反射性和本能性为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婴儿在这个阶段会通过吸吮、啃咬等方式来满足生理需求。
二、前运作阶段(2至7岁)在前运作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象征意识。
他们能够使用语言来描述事物,并开始展现出创造性的想象力。
他们还会逐渐建立起对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概念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以主观和片面的方式为主,他们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三、具体运作阶段(7至11岁)具体运作阶段是皮亚杰所划分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展现出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具体的思维活动,掌握具体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然而,他们的思维仍然受限于具体情境,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四、形式运作阶段(11至15岁)在形式运作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发展,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加成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
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理解转换规则和假设,并进行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
五、后形式运作阶段(15岁以上)后形式运作阶段是皮亚杰所划分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成人水平,他们能够进行更加深入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能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他们能够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理性判断,具备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https://img.taocdn.com/s3/m/1010542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7.png)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法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他被誉为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奠基人。
皮亚杰的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儿童的思维、行为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吧!我们来说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框架。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人类的认知能力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发展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感觉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而且这些阶段并不是孤立的,孩子们在进入下一个阶段之前,通常会先经历一个过渡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皮亚杰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怎么来的吧!1. 感觉运动期(0-2岁)这个阶段的宝宝主要通过触摸、抓握、咀嚼等感官活动来探索周围的世界。
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直接感知和体验来进行的。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例如,他们需要学会翻身、爬行、坐立等基本技能。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宝宝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他们的行为主要是出于本能反应。
2. 前操作期(2-7岁)进入前操作期后,宝宝的思维开始从具体的事物转向抽象的概念。
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规则和概念。
例如,他们可以学会数数、比较大小、认识颜色等。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 具体操作期(7-11岁)到了具体操作期,宝宝的思维已经发展到了具体的操作水平。
他们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也可以通过推理和判断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假设和验证,他们可以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未知的世界。
皮亚杰缺乏能量守恒观念的例子
![皮亚杰缺乏能量守恒观念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d21bf4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9.png)
皮亚杰缺乏能量守恒观念的例子1. 介绍: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认知发展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儿童教育和心理学领域。
然而,皮亚杰的一些理论在当今被广泛质疑,其中包括他对能量守恒观念的理解。
2. 能量守恒观念的重要性:能量守恒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被创造或消失,只会在各种形式之间转化。
这一概念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科学学习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对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的理解。
3.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特定阶段无法理解能量守恒: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经历了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在具体运算阶段,他认为儿童还无法理解能量守恒,即使做了转化,儿童在具体形象的记忆中也会认为物质的总量发生了变化。
他进行了一些实验,比如将同样大小的面团重新揉成不同形状,儿童会认为有一块面团增多了。
4. 皮亚杰的实验设计不符合科学要求:然而,对于皮亚杰的实验设计和结论,许多科学家提出了质疑。
他们指出,皮亚杰的实验中存在许多偏颇,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儿童的回答、忽视了儿童可能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等。
更重要的是,皮亚杰的实验环境并非真正的封闭系统,而是受到了外力的干扰,因此并不能证明儿童缺乏能量守恒观念。
5. 现代研究表明儿童在较早阶段就能理解能量守恒:与皮亚杰观点相对立的是,许多现代研究证明,即使在前运算阶段,儿童也能够理解能量守恒。
通过更为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研究者发现,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表现出对物质数量和能量的守恒观念,只是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于成人。
6. 结论:尽管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对于教育和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特定领域的观点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对于能量守恒观念的理解,现代研究已经证明了皮亚杰的局限性。
在儿童教育中,我们需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同理论,注重科学实证和实践,以更为全面的视角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27167c514791711cd791733.png)
第四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生平与学术背景(一)皮亚杰的生平与著作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日内瓦学派创始人。
1.科学神童——皮亚杰●让·皮亚杰生于瑞士纳沙特尔。
●从小聪慧,勤奋好学。
11岁发表了有关鸟类动物的论文;●15—18岁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软体动物的论文2.学习生涯(1)中学时期,受教父的影响,开始对认识论产生兴趣。
他一生都保持着对生物学和认识论的兴趣。
(2)1918年,他在纳沙特尔大学获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3)1918年开始,在苏黎士大学的荣格的指导下,研究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
后到法国学习,27岁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随后在比纳测验研究中心研究儿童的智力测验,并将测验方法实现标准化。
他对测验不感兴趣,而开始学习的研究儿童心理学问题。
3.教学研究生涯(1)1921年经克拉帕瑞德推荐,从巴黎回到日内瓦,任日内瓦大学卢梭研究所的实验主任,1924年升任教授。
1940年克拉帕瑞德逝世后,继任卢梭研究所所长。
(2)50年代前,主要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
此后致力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
(3)皮亚杰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
(4)1969年,他73岁时成为第一个接受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卓越科学进步奖的欧洲人。
4.学术著作皮亚杰一生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30多部。
其中主要的有:《儿童的语言与思维》(1932)、《儿童的判断与推理》(1924)、《儿童的世界概念》(1926)、《儿童的因果关系》(1927)、《儿童的道德判断》(1923)、《结构主义》(1968)、《发生认识论》(1970)等。
(二)皮亚杰的学术背景1.哲学的影响(1)皮亚杰早年对康德的哲学思想很感兴趣。
康德的思想对皮亚杰的影响很深。
皮亚杰力图揭示认识的普遍形式——认识的发展史以及它们所属的概念网络。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b98b709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4.png)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领域。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中会发展和变化。
在他的理论中,他描述了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两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的经验来认识世界。
儿童开始通过观察和运动的方式探索周围的环境。
他们逐渐发展了基本反应和协调肌肉动作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无法理解客观存在的物体性质,比如物体的保持、数量的不变等。
他们主要通过感官的直接感受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期,从两岁到七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了一些简单的思维模式和概念。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符号和图像来表示物体和事件。
他们还可以执行一些简单的心理操作,比如分类、序列和计数等。
然而,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还是非常具体、不可逆转和非逻辑的。
他们还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期,从七岁到十一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了一些具体的思维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数量的变化和保持、空间关系、时间的概念等。
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是以具体的经验和操作为基础,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局限于具体的情境和问题。
第四个阶段是形式运算期,从十一岁到成人。
在这个阶段,儿童进一步发展了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他们能够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进行假设和推理。
他们可以进行逻辑推理的形式运算和思维实验。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他们可以运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原则来解决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阶段并不是严格的年龄划分,儿童的发展速度和个体差异都会影响到认知发展的进程。
此外,儿童在每个阶段的认知发展都是逐步的,每个阶段都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的。
通过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为他们提供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学习和教育活动。
皮亚杰
![皮亚杰](https://img.taocdn.com/s3/m/5684a182e53a580216fcfe98.png)
皮亚杰皮亚杰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
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
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人物介绍皮亚杰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皮亚杰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皮亚杰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
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
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建构主义皮亚杰皮亚杰的基本观点是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为此,皮亚杰认为知识发展受三个基本的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他认为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958a787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a.png)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引言: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重要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提出了一套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被称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儿童在该阶段的认知表现。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感知运动阶段是婴儿的认知发展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儿童的认知能力主要依赖于感觉和运动经验。
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世界,逐渐建立起了基本的感知和运动模式。
他们开始发展出对物体的感知能力,能够追踪移动的物体,通过抓握和吮吸来探索物体的属性。
此外,婴儿也开始形成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能够辨别事件的先后顺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两岁至七岁)前运算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儿童开始具备了符号运算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使用符号来代表对象或事件,例如使用语言、图画等。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序列化操作,能够理解数量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运算。
此外,儿童在这个阶段还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问题解决。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七岁至十一岁)具体运算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儿童开始具备了逻辑思维的成熟能力,并能进行具体的操作和推理。
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数学运算,比如加减乘除等,能够进行复杂的分类和序列化操作。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运用逻辑法则,能够进行推理和问题解决。
此外,儿童在这个阶段还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能够理解和遵守一定的规则和道德准则。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十一岁至成人)形式运算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儿童开始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
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进行抽象的数学运算,比如代数、几何等,能够进行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皮亚杰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皮亚杰的生平与思想来源](https://img.taocdn.com/s3/m/e8ebe135e2bd960590c67725.png)
2、康德哲学对皮亚杰的深刻影响,还表现在对主客 体相互作用的认识上。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康德把空间看作是人们先天的感性形式。而皮亚 杰的认知图式( scheme )又直接导源于康德, 但皮亚杰不同意将这种图式看作先验的,而是把 它看作人们在活动中,主客体经过内化和外化双 重建构起来的。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正是从主、客体的统一性来 研究认识论的。 • 他从活动出发,创立了内化 —— 外化双重建构学 说。
皮亚杰理论与生物学的关系
(一)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皮亚杰理论的 基调
• “进化的概念推动了儿童心理学这种精神 胚胎学的发展。” •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分析了获得认识的生 物学前提 —— 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 制问题。
(二)借鉴生物学的适应概念
• 借鉴生物学上的适应概念,皮亚杰提出了 自己的“适应观”:认知的发展机制就是 一种适应的机制。 • 个体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就是个 体不断适应过程。
• 康德定义的范畴都是知性的纯概念,既不 依赖于感觉经验,也不来自感觉经验。 • 它们是知性自身先天具有的,是知性自身 的本质结构,是和知性的活动密切不可分 离的。 • 康德认为,认识能力共有三个层次,从感 性开始,然后是知性,最后是理性;
皮亚杰理论与结构主义
(一)“结构”和“结构主义”
1、“结构”是皮亚杰学派的一个重要概念,这里指一种认 识的功能结构。 2、结构主义的共同特点: ①具有自己说明自己的结构和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 律; ②结构能够形式化,作为公式而作演绎法的应用。 3、结构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性、自我调节性。 ——“所有的已知结构,……毫不例外,都是转换系统。”
总结
• 机能主义思想对皮亚杰的影响是很深的, 虽然他们研究的课题不一样,但总的倾向 是一致的,都有生物学倾向,研究个人如 何适应环境。
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
![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e7f256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d.png)
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简介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之一。
他的儿童认知理论对儿童教育和认知发展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基本概念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逐渐发展的,并由一系列可辨别的阶段组成。
他认为儿童通过积极的探索和互动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以下是皮亚杰儿童认知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1.适应与认知平衡:适应是指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适应和理解世界。
认知平衡是指儿童通过不断调整他们的认知结构来适应新的经验和信息。
2.模式与模式破裂: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结构称为“模式”。
当新的经验与现有的模式不相匹配时,就会出现模式破裂,儿童需要通过认知平衡来修复这种矛盾。
3.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提出了四个认知发展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表现。
认知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年。
婴儿通过感觉和动作来理解世界,开始发展空间意识和对象的永恒性概念。
2.前操作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2到7岁之间。
儿童开始使用符号象征,如语言和绘画,以表达和理解事物。
然而,他们的思维仍然受限于个别的感知特征,缺乏逻辑推理。
3.具体操作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7到11岁之间。
儿童开始展示逻辑思维和操作符号的能力。
他们可以执行具体的操作,但仍然只能处理具体的对象和情境。
4.形式操作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11岁以后。
儿童可以进行抽象和逻辑推理,可以处理抽象的概念和情境。
他们开始展示更加成熟和复杂的思维能力。
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理论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一些基于皮亚杰理论的教育策略:1.以儿童为中心的学习: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任务。
通过让儿童积极参与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书籍
![皮亚杰认知发展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9755b02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d.png)
皮亚杰认知发展书籍介绍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心理学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先驱之一。
他的研究对于理解儿童思维和认知过程有着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的书籍,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皮亚杰的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他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认知发展: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思维方式。
感知运动期•特点:出生至约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书籍推荐:《儿童的智力发展》(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该书详细介绍了感知运动期的特征和发展过程,对于理解儿童早期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前运算期•特点:约2岁至7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
•书籍推荐:《认知发展与儿童教育》(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Child Education)。
•该书探讨了前运算期儿童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儿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具体运算期•特点:约7岁至11岁,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能力。
•书籍推荐:《儿童的思维与现实》(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该书通过对具体运算期儿童的研究,揭示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思维方式,对于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形式运算期•特点:约11岁至成年,儿童开始具备抽象推理和假设思维的能力。
•书籍推荐:《逻辑与儿童的思维》(Logic and the Child’s Mind)。
•该书深入探讨了形式运算期儿童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于理解儿童思维的发展和培养逻辑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教育和儿童发展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d6108d2b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e.png)
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Jean Piaget)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道德发展理论对于儿童道德认知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理论中,他提出了四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分别是道德自私阶段、道德相对主义阶段、道德互惠阶段和道德普遍原则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各个阶段。
首先是道德自私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2岁至4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的行为主要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追求。
他们缺乏对别人感受的关注和理解,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抢夺其他孩子的玩具,因为他想要它。
接下来是道德相对主义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5岁至10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意识到社会规则的存在,并开始遵守这些规则。
然而,他们的道德判断仍然相对主义,即他们认为道德规则是相对于个人或者群体的。
他们可能会认为,某些行为是对的,只是因为大人说它们是对的,而不是因为他们理解为什么这些行为是对的。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遵守规则,因为他怕被罚,而不是因为他理解这些规则的重要性。
第三个阶段是道德互惠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11岁至16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认识到道德规则是为了维护公平和互惠关系而存在的。
他们开始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权益,并试图通过互相尊重和公正来解决冲突。
例如,一个孩子可能会意识到如果他把别人的东西弄丢了,他应该赔偿对方。
最后一个阶段是道德普遍原则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17岁之后。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并将其应用于各种情境中。
他们开始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并努力追求正义和公平。
例如,一个青少年可能会参预社区服务活动,因为他认为这是对社会的贡献。
总的来说,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是逐渐发展的,从关注个人利益到关注他人感受,再到考虑社会整体利益。
这一理论对于教育和培养儿童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者和家长可以根据儿童所处的阶段,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匡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3df4a77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4.png)
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皮亚杰(Jean Piaget)是瑞士的一位著名发展心理学家,他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皮亚杰提出了四个主要的认知发展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四个阶段。
首先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出生到两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知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开始发展基本的感官和运动能力,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例如,他们能够通过吮吸、抓握和触摸来认识物体。
接下来是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两岁到七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象征性思维的能力,他们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来表示物体和事件。
此外,他们开始展示出自我中心、动态思维和缺乏逻辑推理能力等特征。
例如,他们可能认为把液体倒入一个更高的杯子里就会增加液体的量,而不理解液体的数量是不变的。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七岁到十一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展示出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进行操作和变换物体,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分类和顺序。
此外,他们开始具备逆反思维,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可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
最后一个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十一岁到成年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展示出更加抽象和逻辑的思维能力,他们能够处理复杂的逻辑问题,并开始思考抽象的概念和道德问题。
此外,他们开始具备推理和假设的能力。
例如,他们能够进行代数运算和几何推理,能够理解和讨论抽象的概念,如爱和正义。
总结起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感知运动到前运算、再到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发展任务。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及教育和教学的设计都有重要意义。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发展观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发展观](https://img.taocdn.com/s3/m/cce7b4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1f.png)
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儿童发展专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和儿童心理学研究中。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基于对儿童认知发展过程的观察和研究,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和阶段性的发展模型,为人们揭示了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简要介绍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和阶段性发展模型,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的基本观点1. 基本概念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和经验积累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他强调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自主主动性,认为儿童从诞辰开始就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地探究和认识世界,不断构建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2. 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而且这些阶段之间有着严格的顺序和关联性,每个阶段的特点都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感知-动作阶段皮亚杰指出,感知-动作阶段是诞辰至约2岁之间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他们的思维属于感觉运动型思维,主要依赖于感觉和运动的协调。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表现为运动的反射和模仿,他们逐渐建立了对世界的感知和基本概念,开始形成最初的认知结构。
三、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是指2岁至7岁左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能力,开始具备简单的逻辑思维和概念形成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序列和数量的认知活动,但还不能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和操作性的思维。
在这个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具体的操作能力,能够通过感觉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开始形成初步的概念和认知结构。
四、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指7岁至11岁左右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备了具体的逻辑思维和操作能力,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和操作性的思维活动。
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认识发展阶段及其评价
![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认识发展阶段及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594ee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e.png)
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认识发展阶段及其评价我们要介绍一下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接下来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皮亚杰认识发展理论中的认识发展阶段,二是皮亚杰理论的贡献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呢,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皮亚杰。
皮亚杰 1896 年出生于瑞士,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认识发展理论家。
他早年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1 岁时就发表了有关鸟类生活的论文(这里请注意一下,皮亚杰 11 岁时就已经作学术方面的论文了),有科学神童之称。
后来,皮亚杰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软体动物的论文,这些文章使他在当地小有名气。
中学时期,他在教父的启示下对认识论产生兴趣。
通过对生物学和认识论的研究,他发现有一条纽带可以将二者连接起来,那就是心理学,自此转向心理学的研究。
随后他开始在比奈测验中心研究儿童智力测验。
事实上,他对测验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但是呢,却对儿童在测验中的一些错误和有趣的回答颇感兴趣。
自此,他开始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儿童心理学问题(这里也要注意一下,皮亚杰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儿童心理学)。
古往今来,各个学术流派都有自己的观点。
认知主义学派的理论家们注重儿童认知的发展,关注儿童获得、加工和运用知识或者信息的方式。
所谓的认知发展呢,就是指个体出生后在适应环境过程中,了解和吸收知识时的认知方式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年龄而改变的历程。
皮亚杰认为儿童并非机械地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也不是通过被动的强化来获取知识的(这一点我不敢彻底赞同,稍后会再做解释);相反,儿童生下来就是“小小科学家”,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环境,并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积极构建知识。
也就是说,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有了以上内容做铺垫,现在正式开讲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认知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四个阶段: 0—2 岁时的感知运动阶段, 2—7 岁时的前运算阶段, 7— 11 或者 12 岁时的具体运算阶段以及 11 或者 12 岁到成年时的形式运算阶段。
皮亚杰学前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学前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345f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d.png)
皮亚杰学前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引言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重要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为学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皮亚杰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包括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社交性、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以及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这些阶段描述了儿童在认知能力上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
1.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约2岁,婴幼儿通过感官和运动经验来认识世界。
他们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并逐渐形成目标导向的行为。
2.前运算期:约2岁到6/7岁,幼儿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示事物,但他们的思维仍然是非逻辑和不可逆的。
他们能够理解数量和空间的基本概念,但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3.具体运算期:约7岁到11/12岁,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并能进行具体的操作。
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分类、序列化等操作。
4.形式运算期:约11/12岁到成年期,青少年开始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并能进行逻辑推理和假设推断。
他们可以处理抽象概念、解决复杂问题,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和社交性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社交性。
他强调了儿童主动探索世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构论”(constructivism)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儿童通过与周围环境互动,通过建构知识结构来理解世界。
1.自主性: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习中应该是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
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探索来建构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成人的教导。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应该鼓励儿童主动参与,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材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社交性:皮亚杰认为儿童在社交互动中能够更好地建构知识。
他提出了“同伴合作学习”的概念,认为通过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儿童可以共享知识、交流思想,并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ww,
(一)认知结构产生于主客体 的相互作用:建构 (四过程)
图式-同化和顺应-平衡
(二)心理发展的实质是适应
(三)认知结构发展的因素 (四因素)
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平衡
(四)发展阶段 (四阶段)
www,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 或类似环境中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儿童喜欢敲击东西) 图式最先来自于遗传,之后再适应环境的过 程中不断改变和丰富,经过同化、顺应、平 衡演变成新图式。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主体已有的格式之中, 以丰富和加强主体的动作,引起格式的量的 变化。(用锤子敲完了用勺子敲) 顺应:改变主题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用鸡 蛋敲了一次桌子鸡蛋碎了,以后不敢用鸡蛋 敲),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平衡:同化和顺应导致的适应,是集体暂时 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平衡运 动的开始。
小册子《我们的鸟》
自然科学史杂志《冷杉树》刊登患有白化病的 麻雀的一篇文章 一系列软体动物的论文 生物学学士学位(纳沙特尔大学) 生物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 (纳沙特尔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学习病理心理学 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给西蒙当助手在“比纳实验室”工作 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研究所主任
1924年(28) 1926年(30) 1927年(31) 1932年(36) 1947年(43) 1950年(46) 1954年(58) 1955年(59) 1969年(73)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发生认识论创始人和日内瓦学 派创始人,因创建发生认识论、 提出智慧的本质、儿童心理发 展的本质以及具体阶段而闻名。 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 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 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 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 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 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 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 196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 杰出科学贡献奖。
www,
缺少积极的教育意义。“发 展先于学习”,皮亚杰主要 研究给予儿童在自然情境中 的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进行 的认知活动过程,不主张通 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 过程。 智力发展并不是以形 式运算阶段为终止, 新皮亚杰主义代表
皮亚杰的理论重视个体对周围事 物的建构以及发展阶段本身的探 讨,没有对人类认知过程如何受 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实践活 动进行深入的探讨。
同化是量上的变化,而顺应是质上的变化。
www,
智力的本质:适应 儿童的智力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 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
体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
衡。
www,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 2 3 4
皮亚杰的生平和主要著作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推荐书目及参考文献
时间
1896年(0)
事件
出生于瑞士的小城纳沙特尔
1906年(10)
1907年(11) 1911-1914年(15-18) 1915年(19) 1918年(22) 1919-1921年(23-25) 1921年(25) 1921年(25)
表象性思维:凭借表象,开始运用象征 • 具体的运算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 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 认识命题关系 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 符号。例如在游戏时,儿童用小木凳当 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 • 爱伦的头发比苏珊淡些,爱伦的头发比丽萨黑些,问儿童:“三个中 汽车,用竹竿马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谁的头发最黑”。 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 没有守恒概念 抽象逻辑思维,用符号 • 如果拿来三个头发黑白程度不同的布娃娃,分别命名为爱伦,苏珊和 客体永久性:即使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 守恒:事物无论其形态如何变化,物质 丽萨,按题目顺序两两拿出来给儿童看,儿童看过之后,提问者再将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 范围内,我们也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 布娃娃收藏起来,再让儿童说谁的头发最黑,他们会毫无困难地指出 总量是不变的。 苏珊的头发最黑。 灵活性 (白布挡住玩具后的反应) 思维自我中心(我所见即他所见) • 守恒的形成;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小学课本的插图)
守恒
实验
数量守恒 长度守恒 液体守恒 量的守恒 面积守恒 重量守恒
排水体积守恒
三山实验
容器倒珠子实验
实验
www,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把认识论与心理学结合起来,促进了科学认识论的发展
皮亚杰创造的临床法是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贡献
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儿童年龄差异较大,即使处于同一认 知发展阶段内的儿童年龄差异也很大,这位教育教学实践 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
《儿童的语言与思维》和《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儿童的世界概念》 《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 《儿童的道德判断》 《智慧心理学》 三卷本巨著《发生认识论导论》 国际心理科学会主席 创建“国际发展发生认识论中心” 美国心理学会授予“卓越科学贡献奖”
1977年(81)
1980年(84)
国际心理学会授予爱德华解决 用手指数数,东西在哪 (直接找过来给你) 不会运用语言
运算=思维,智力,认知
www,
(一)感知运动阶段 (0 ~ 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以后)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皮亚杰的理论博大而不精 深,更多地展示了认知发 展的宏观规律,不足以提 示认知发展的具体过程和 微观的规律。
www,
在瑞典去世,享年84岁
他一生共出了500多篇论文及50多本书。他以儿童为师。 最关心的问题:知识是怎样形成? 《儿童的语言和思想》 《儿童的判断和推理》 《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 《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 《儿童的道德判断》 《儿童智慧的起源》 《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 《儿童符号的形成》 《智慧心理学》 《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 《发生认识论导论》 《发生认识论原理》 《结构主义》 《人文科学认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