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四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
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呼吸速率的测定(广口瓶法)
一、任务目标
明确广口瓶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原理,学会用广口瓶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方法。
掌握植物呼吸速率指标与植物器官(植物体)生理代谢活动的关系。
养成良好的实验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习惯,科学、客观、严谨、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二、完成形式
以小组为单位(2人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材料的选取,呼吸装置的制备,空白(对照)滴定,呼吸速率样品的滴定,呼吸速率的计算、分析。
三、备品与材料
药品、用具与材料统计表(按2人一组计算)
四、任务实施
(一)知识准备
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质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细胞的共同特征。
植物的呼吸作用随植物的种类、年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状态的不同而不同,也受到温度、气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表示呼吸高低的生理指标是呼吸速率和呼吸商;呼吸速率也称呼吸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植物材料。
小篮子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实验中的两点说明

小篮子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实验中的两点说明实验名称:小篮子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实验一、实验原理与背景1.实验原理:植物呼吸是指植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化合物分解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植物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
2.背景知识:小篮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方法。
它利用小篮子在水中的漂浮和下沉变化,通过测定植物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来计算呼吸速率。
二、实验步骤与材料1.实验步骤:(1)将一盆植物浸入水中,直至水淹没植物。
(2)用绳子将一个小篮子系在板子上,将篮子放在水面上并固定好。
(3)将小篮子完全浸入水中,观察小篮子在水中的表现。
(4)记录下小篮子在水中漂浮和下沉的时间。
2.实验材料:(1)一盆植物(2)一块木板(3)一根绳子(4)一个小篮子(5)计时器三、实验原理与分析1.原理解释:植物通过呼吸过程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当小篮子放在水中时,植物的呼吸会将篮子下沉,因为植物呼吸消耗的氧气使水中气体分压降低,导致水分子进入小篮子,使其质量增加。
篮子下沉的速度与植物呼吸速率有关。
2.分析说明:小篮子法可以通过测量小篮子在水中漂浮和下沉所用的时间来计算植物呼吸速率。
浮时是篮子浮起到下沉的时间,下沉时间是篮子下沉到重新浮起的时间。
实验中记录的浮时和下沉时间与植物的呼吸速率成正比关系。
四、实验注意事项1.植物选择:应选择健康的植物,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浸水的程度:植物应浸入水中至少10分钟以上,保证其可以正常进行呼吸作用。
3.水质的选择:实验中应使用纯净的水,避免水中有杂质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设计:应设计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便比较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呼吸速率差异。
5.实验重现:每个实验步骤应重复三次以上,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实验结果:根据实验中记录的小篮子在水中漂浮和下沉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植物的呼吸速率。
2.数据处理: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植物的呼吸速率:呼吸速率(单位:ml/h)= 水中小篮子的增重(单位:g)/浸水时间(单位:h)六、实验应用与意义1.实验应用:小篮子法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方法,可用于研究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呼吸特性,如光强、温度、湿度等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实验-光合、呼吸速率、荧光参数测定

注意:当TPS处于测量状态时,按N键返回到主菜单,
然后再关机。
.
1 SET PLC 1:BROAD
2:UNIVERSAL
1
N
1 REC:M/A 2 INT:0/n FLO:300
1REC 2CAL 3DMP 4CLR 5CLK 6DIAG
Y
N
1 LIGHT=SUN(or LED) 2 LEAF AREA=02.5
.
3、IRGA法测定光合速率的气路系统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只能进行CO2浓度
和H2O浓度的测定,要测定光合速率必须 与气路系统相结合。
开放式气路系统 气路系统主要有
密闭式气路系统
.
(1)开放式气路系统 公式:Pn=F×△CO2/S
稳定CO2气体
F. 值已知
△CO2
开放式气路系统的优点:
1.长时间动态监测 2.恒态测定;维持CO2稳定值 3.测定光-光合曲线:同一叶片不同光强下的光合速率 4.测定CO2-光合曲线:同一叶片不同CO2下的光合速率 5.测定光呼吸:不同气体下光合速率之差:R=Pn2-Pn21
A +/-nn.n CI nnnn 2·s-1
.正值为光合速率,负值呼吸速率。
使用LED光源,先进行光照强度的选择:
光源电源的连接
在“测定菜单”CONTROL SETTINGS
下,按Y显示: 1CO2 2H2O 3LED
按3显示:
LED LEVEL 0=0000 PRESS 0-9 OR Y
按7显示:
●植物生理学、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 种学、林学、植物营养、病理等研究工作中, 经常需要测定光合速率,根据实验材料选择 一种快速、准确而又简便的光合速率测定方 法,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2015年11月17号姓名:白洁专业年级: 2014级生物科学学号: 14050011001同组者:高远高学雨课程:植物生理学实验题目:呼吸酶的简易测定法一、实验目的学习植物呼吸作用的另一种测定方法,掌握用小篮子法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 二、实验原理植物进行呼吸时放出CO2 ,测定一定的植物材料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的量CO2 ,即可测知该植物材料的呼吸强度。
测定植物释放CO2的量,可利用Ba(OH) 2溶液吸收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 ,然后再用草酸溶液滴定剩余的Ba(OH)2 ,从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草酸溶液之差,既可算出呼吸过程释放的CO2量。
三、仪器试剂1.器材:广口瓶呼吸测定装置、托盘天平、碱式滴定管、温度计。
2. 试剂:1)草酸溶液2)饱和氢氧化钡溶液3)酚酞指示剂3. 实验材料:刚萌发的小麦种子四、实验步骤1、取250mL广口瓶4个,用橡皮塞密封,塞下挂一尼龙窗纱制作的小篮,用于盛实验材料。
装置如右图:2、称取刚萌发的小麦种子5克两份,分别装入小篮内,将小篮子分别挂在已加有饱和Ba(OH)2溶液10mL的广口瓶内,立即塞紧瓶塞,防止漏气。
每隔10分钟轻轻地摇动广口瓶,破坏溶液表面的BaCO3 薄膜,以利于CO2 的吸收,反应半小时。
小心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加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草酸溶液滴定.直到红色消失为止,记录滴定用去的草酸溶液的体积。
3、另称取刚萌发的小麦5g两份,分别装入小篮内,放入加有一定体积水的250mL烧杯中,在电炉上加热煮沸10分钟,冷却后,将小篮子分别挂在已加有饱和的Ba(OH)2 溶液10mL的广口瓶内,按上述步骤进行测定,以此作为空白对照。
五、数据处理六、思考题1.为什么要用煮死的幼苗来做空白试验用煮死的种子做空白对照试验是为了减小环境误差2.请列举出其他的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并评价它们的优缺点水生植物可利用溶解氧浓度测定判断呼吸速率,这是因为水中CO2浓度测定不易,而水中氧浓度测定较简单。
测量呼吸速率的实验方法

测量呼吸速率的实验方法呼吸速率是评估一个人或生物体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准确测量呼吸速率,我们可以了解到呼吸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身体代谢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法来测量呼吸速率。
实验材料:1. 计时器2. 计数器或标记笔3. 报纸或纸张4. 宽口瓶或塑料袋5. 填充物(如小珠子、豆子等)6. 饮用管7. 实验对象(人或动物)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在报纸或纸张上绘制一个标记线,将其固定在实验对象的胸部位置。
2. 根据实验对象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大小的宽口瓶或塑料袋,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填充物,以保持其在实验中的稳定性。
3. 将饮用管插入宽口瓶或塑料袋的小孔中。
第二步:实验操作1. 实验对象坐下或站立,并保持稳定的姿势。
2. 实验操作者将饮用管的一端放置在实验对象的口中,确保其尖端与口腔呼吸通道相连,并用手指轻压住实验对象的鼻子,防止通过鼻腔呼吸。
3. 实验操作者启动计时器,并开始观察实验对象的呼吸。
第三步:数据记录1. 实验操作者在计时器上记录实验开始的时间。
2. 当实验对象开始呼吸时,操作者开始计数,并记录每一次呼吸的时间间隔。
可以使用计数器或标记笔在纸上标记呼吸次数。
3. 持续观察和记录,直至呼吸达到一定次数(如30次)。
第四步:计算呼吸速率1. 根据记录的时间间隔,计算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例如,如果记录了30次呼吸,而实验时间为1分钟,则呼吸速率为30次/分钟。
2. 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前,请确保实验对象没有进食过多,避免活动过程中影响呼吸速率的准确性。
2. 实验对象需要放松并遵循操作者的指示,保持稳定呼吸,以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3. 实验操作者需要小心握持实验材料,确保实验的安全进行。
4. 呼吸速率的测量结果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体温、情绪等,请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总结:通过以上简单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测量呼吸速率,从而了解人体或生物体的呼吸系统功能。
植物生理学实验讲义最新

实验一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一、实验目的植物细胞的渗透势主要取决于溶液的溶质浓度,因此又称溶质势。
渗透势与植物水分代谢、生长及抗性密切相关。
在干旱、盐渍等条件下,一些植物常在细胞内主动积累溶质,以降低其渗透势,增加吸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膨压,保持细胞的生长和气孔的开放,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调节作用。
渗透调节能力的大小可以用逆境条件下细胞的渗透势的降低值来表示,在水分生理与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
掌握质壁分离法测定植物细胞渗透势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细胞内的汁液与其周围的某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植物细胞内的压力势为零时,细胞汁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该溶液的浓度称为等渗浓度。
当用一系列梯度浓度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的等渗浓度将介于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和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的溶液浓度。
带入公式即可计算出其渗透势。
三、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和试剂1. 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最好是紫色洋葱)2. 仪器设备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干净的小培养皿、滴瓶、吸水纸。
3. 试剂(1)1 mol/L蔗糖溶液,(2)蔗糖系列标准液以1 mol/L蔗糖溶液作为母液,配置梯度溶液: 0.20、0.30、0.35、0.40、0.45、0.5、0.55、0.60、0.65、0.70 mol/L的蔗糖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取10套干燥洁净的小培养皿,编号,将配制好的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按顺序倒入各个培养皿中使成一薄层,盖好皿盖。
2.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外表皮或其它带有色素的组织表皮上纵横划成0.5cm2左右的小块,用镊子将表皮小块轻轻撕下,依次迅速投入各浓度蔗糖溶液中,每个培养皿中放材料3个左右,使其完全浸没,并立即盖好皿盖。
浸泡10~15分钟。
3. 从0.70 mol/L 蔗糖溶液开始依次取出表皮薄片放在滴有同样溶液的载玻片上,盖上载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所有细胞都产生质壁分离的现象,则取低浓度溶液中的表皮做制片,进行同样观察,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相对程度。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小篮子法).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小篮子法)一、实验目的:掌握小篮子法测定呼吸强度的方法及其原理。
二、实验原理:测定呼吸作用,一般测定呼吸过程消耗的O2量,或放出的CO2量。
本实验用小篮子法测定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
植物进行呼吸时放出CO2,计算一定的植物样品在单位时间内放出CO2的数量,即为该样品的呼吸速率。
利用Ba(OH)2溶液吸收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试验结束后,用草酸溶液滴定残留的Ba(OH)2,从空白和样品两者消耗草酸溶液之差,即可计算出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量。
三、仪器药品广口瓶酸式滴定管尼龙网制小篮0.05mol/L Ba(OH)2指示剂:0.1%麝香草酚酞酒精溶液1/44mol/L 草酸溶液四、操作步骤取500ml广口瓶一个, 瓶塞下面挂一网状小篮,用以盛实验材料。
称取萌发的小麦种子15g装于小篮内,将小篮挂在广口瓶内,同时加入0.05mol/LBa(OH)2溶液15ml于广口瓶内,立即塞紧瓶塞,防止漏气。
每十分钟左右,轻轻摇动广口瓶,破坏溶液表面BaCO3薄膜,以利对CO2的吸收。
1小时后,小心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加入2滴指示剂,立即重新塞紧瓶塞。
然后拔出小橡皮塞,将滴定管插入小孔中,用1/44mol/L草酸滴定,直到紫红色转变成无色为止。
记录滴定所耗用草酸溶液的ml数。
另取用沸水煮死的种子为材料,做同样测定,以此作为对照。
取500ml广口瓶一个, 瓶塞下面挂一网状小篮,用以盛实验材料。
称取萌发的小麦种子15g装于小篮内,将小篮挂在广口瓶内,同时加入0.05mol/LBa(OH)2溶液15ml于广口瓶内,立即塞紧瓶塞,防止漏气。
每十分钟左右,轻轻摇动广口瓶,破坏溶液表面BaCO3薄膜,以利对CO2的吸收。
1小时后,小心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加入2滴指示剂,立即重新塞紧瓶塞。
然后拔出小橡皮塞,将滴定管插入小孔中,用1/44mol/L草酸滴定,直到紫红色转变成无色为止。
记录滴定所耗用草酸溶液的ml数。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课程编号:18241054课程学分:0.8课程总学时:2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二、课程内容简介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
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
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
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1果实、蔬菜中有机酸含量测定3学时设计性植物抗逆性的鉴定3学时设计性改良半叶法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6学时综合性选修植物生理综合演示实验3学时综合、设计性演示合计36学时注:本实验课程总计0.8学分,合24学时,安排8次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62.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37.5%。
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三)试剂:1. 20%KOH;2. 凡士林; 3. Brodie氏溶液:NaCl 23g,牛胆酸 钠5g,溶于500ml水中,另加少许染料 (酸性品红)使溶液染色,并加数滴浓
麝香草酚乙醇溶液作为防腐剂。
三、实验步骤
(一)种子吸氧量的测定(测压计用)
1.种子处理: ⑴取发芽小麦种子6-8粒,用吸水纸将种子 表面水分吸干,称其鲜重(W)。 ⑵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V种子):取10ml量 筒,内盛约5ml的水,将种子充分放入量筒 内,二次水分体积之差即为种子体积。 ⑶将种子取出,再次用吸水纸吸干附在种子 外表的水分,将种子放入反应瓶的底部,并 往反应瓶底部加入0.5ml水。
一、原理: 1表示滴定所用每毫升1/44mol/L 的草酸相当于1mgCO2。
05mol/L 左右的Ba(OH)2:Ba(OH)2 8. ⑵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V种子):取10ml量筒,内盛约5ml的水,将种子充分放入量筒内,二次水分体积之差即为种子体积。
2. 由于在呼吸过程中吸收氧气和产生二 压力计口亦涂上凡士林和反应瓶连接,转动反应瓶,使封口凡士林呈透明为止,然后用橡皮筋将反应瓶固定在压力计上。
四、结果计算 (二)呼吸速率计算:
(样品耗氧的)呼吸速率(μl/g·h)= h ×K/
W×t。 其中, h×K为根据实际压力差值(h,mm)求出
的氧气的吸收量(μl);W为鲜样品质量(g);t
为反应时间(h)
五、分析讨论
主要注意事项:
1. 操作中切勿对种子造成物理或化学损伤; 2. 压力计为精密玻璃仪器,须防止损坏; 3. 压力计与反应瓶编号要配套一致; 4. 压力计及反应瓶必需保证气密性良好; 5. 压力计读数时应暂停振荡,且不可将活塞 打开,也不可将压力计从水槽上卸下。
实验五、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

具体反应式:
Ba(OH)2+CO2 Ba(OH)2+H2C2O4
• 以酚酞指示滴定终点。
BaCO3 +H2O BaC2O4 +2H2O
• 1mL的1/44mol/L草酸溶液中的草酸与1mg的CO2等摩尔 数。
• 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的草酸溶液的mL数差值
= Ba(OH)2溶液吸收的CO2 mg数 = 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mg数
=(V1-V2)/(W× t)
六、思考题
1. 在本实验呼吸测定怎样排除不应有的干扰因素? 2. 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轻摇广口瓶数次?
3. 就计算公式而言,为什么草酸的用量可代表种子呼 吸放出的CO2的量?
4. 草酸(1/44 mol/L)滴定Ba(OH)2 (0.05 mol/L),酚 酞作指示剂,溶液由紫色变成无色,滴定至终点后, 马上颜色又由无色变成紫色,原因是什么?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料 浸种和催芽不同时间的小麦或绿豆种子;
•试剂 0.05mol/L的Ba(OH)2; 1/44mol/L的草酸; 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 取具玻璃塞和橡皮塞的500mL广口瓶各1只,分别编 号1#、2#;
种子
1#
2#
•实验装置图
2. 称取10g不同萌发阶段的种子,以纱布包 裹,悬挂在橡皮塞下方;
5. 白天在实验室测定植物茎叶的呼吸速率会受到什么 影响?如何解决?
6. 如果实验材料选择的是不同萌发阶段的小麦种子及 幼芽,哪一阶段的呼吸速率最大?
• 葡萄糖+6O2
6CO2 +6H2O+能量
• 意义: 代谢的中心
有机物转化的枢纽
能量的主要供应渠道
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实验07 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IRGA)工作原理:许多由异原子组成的气体分子对红外线都有特异的吸收带。
CO2的红外吸收带有四处,其吸收峰分别在2.69μm、2.77μm、4.26μm 和14.99μm处,其中只有4.26μm的吸收带不与H2O的吸收带重叠,红外仪内设置仅让4.26μm红外光通过的滤光片,当该波长的红外光经过含有CO2的气体时,能量就因CO2的吸收而降低,降低的多少与CO2的浓度有关,并服从朗伯—比尔定律。
分别供给红外仪含与不含CO2的气体,红外仪的检测器便可通过检测红外光能量的变化而输出反映CO2浓度的电讯号。
Ⅰ.密闭系统斜率法一、原理把IRGA与光合作用同化室连接成密闭的气路系统。
将植物材料密封在透明的同化室内,给以适当的光照,同化室内CO2浓度将因植物光合而下降,用IRGA配以适当的记录仪可绘出同化室内CO2浓度随光合时间下降的曲线。
在同化室不漏气、光强度稳定、室内空气不断得到搅动的情况下,该曲线将是一条平滑曲线,在曲线的任一点作切线,即可根据切线的斜率,密闭系统的容积和同化室面积求出在该点的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植物叶片(二)仪器设备:1. 密闭气路光合测定装置:将QGD -07型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XWT-264型自动记录仪、MXQ型气体取样器(图4)、光合作用同化室、温度转换器(测温探头可放在同化室内,输出信号接记录仪)或半导体点温计、橡皮管(内径6~7mm)、塑料气球,按图6所示连接成套,放在一辆医用小推车上。
2. 量子辐射照度计;3. 叶面积仪;4. 铁架台(带试管夹);5. 0~50℃温度计(用以校正叶室温度);6. 剪刀;7. 带盖搪瓷盘;8. 纱布。
(三)试剂:1. 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钙);2. 烧碱石棉(10目)或碱石灰。
三、实验步骤(一)光合速率的测定1. 安装仪器(1)将安装好的密闭气路光合测定装置安放在靠待测植株1~2m处,接通红外仪、录仪、取样器、温度转换器的供电电源。
测定呼吸速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呼吸速率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瓦氏呼吸机测定植物呼吸速率的基本操作步骤。
3. 分析不同条件下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植物在生命活动中,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植物消耗氧气或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是衡量植物代谢强度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采用瓦氏呼吸机测定植物呼吸速率,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来反映其呼吸速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蒸馏水、NaOH溶液、凡士林、汽油、棉花、瓦氏呼吸机、恒温水浴、电子天平、移液管、尖头镊子、小量筒等。
2. 实验仪器:瓦氏呼吸机、恒温水浴、电子天平、移液管、尖头镊子、小量筒等。
四、实验步骤1. 称取植物叶片0.5g,放入反应瓶中。
2. 向反应瓶中加入0.5ml蒸馏水,再加入0.2ml NaOH溶液,并用一小片滤纸封口。
3. 将反应瓶与检压计连接,检查是否漏气。
4. 将反应瓶放入已调好温度的恒温水浴中,确保反应瓶全部浸入水浴内。
5. 待保温10-15分钟后,调节检压计右臂液面至150mm处,记录左臂液面高度,关闭检压计活塞,并记录开始时间。
6. 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共测三次,记录测定数据。
7. 实验完毕后,取下反应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计算每次测定的呼吸速率,即单位时间内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2. 分析不同条件下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如温度、光照等。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下,植物呼吸速率存在差异。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植物呼吸速率逐渐加快;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植物呼吸速率会降低。
2. 光照对植物呼吸速率有显著影响。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呼吸速率明显快于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
3. 本实验采用瓦氏呼吸机测定植物呼吸速率,操作简便、准确度高,为研究植物代谢提供了有力工具。
七、实验结论1. 植物呼吸速率受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和光照增强,植物呼吸速率逐渐加快。
用简易方法测定呼吸速率实验报告

用简易方法测定呼吸速率实验报告
一、原理:在广口瓶中,放入Ba(OH)2溶液,用其吸收植物材料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
实验结束后,用草酸溶液滴定剩余碱量,由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草酸溶液的之差可计算出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量。
二、器材与试剂:
器材:广口瓶测呼吸装置,天平,酸碱滴定台。
试剂:1/22N草酸溶液:准确称重结晶草酸2.865g,溶于蒸馏水中,并定溶至1000ml。
每ml溶液相当于1mg的CO2。
饱和Ba(OH)2溶液(密封保存)。
指示剂:0.1%中性红和0.1%次甲基蓝水溶液等量混合,终点pH7.0。
三、课前准备:准备好萌发的小麦或水稻种子若干,实验器材及试剂.
四、方法与步骤:
1、称取萌发的小麦或水稻种子20-30g,装在小篮中,在广口瓶内精确加饱和的Ba(OH)2溶液20ml,把小篮子挂在瓶塞上,放入广口瓶内,并塞紧瓶塞。
2、记录测定开始时间,每过10分钟左右,轻轻地摇动广口瓶,破坏溶液表面的BaCO3薄膜,以利CO2的吸收。
3、1小时后,小心打开瓶塞,迅速取出小篮,加12滴指示剂,
立即重新盖紧瓶塞,然后拔出小橡皮塞,把滴定管插入小孔中,用1/22N的草酸滴定,直至绿色转变成紫色为止。
记录滴定碱液所耗的草酸溶液的毫升数。
4、另取一广口瓶测呼吸装置,在广口瓶内也放20ml碱液,不放测定材料,把此作为对照,其余操作类同上述步骤。
按下式计算呼吸速率:
呼吸速率(mgCO2·g鲜重-1·h-1)=(对照滴定值正式滴定值)(ml)×草酸浓度(mN/ml)×CO2当量(mg/mN)/样品重量(g鲜重)×测定时间(h)。
植物生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科学,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们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于近期进行了植物生理实训。
本次实训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生理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
3. 分析实验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训内容1. 光合作用实验(1)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选取一定数量的植物叶片,在光照条件下,测定光合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消耗量。
2. 呼吸作用实验(1)实验原理:呼吸作用是植物在无光条件下,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呼吸速率,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选取一定数量的植物叶片,在无光条件下,测定呼吸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呼吸作用的产物和消耗量。
3. 水分生理实验(1)实验原理:水分生理是研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调节的过程。
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了解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选取一定数量的植物叶片,测定其水分含量,分析水分利用效率。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较高,产物和消耗量符合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呼吸作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无光条件下,植物呼吸速率较高,产物和消耗量符合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3. 水分生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符合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生理实训,我们掌握了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了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6CO2+6H2O
6(CH2O)+6O2
1 测干重——改良半叶法:同面积光暗叶片重量差。使用三氯乙酸 (TCA)涂抹在叶片叶柄处,阻断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向外
输出营养物质。测定的为总光合作用量。
2 测放O2 ——氧电极法。气相和液相。氧电极的原理:氧电极是由 嵌在有机玻璃上的铂和银所构成,以0.5mol/L KCl为电解质,电
4、光补偿点的实际意义:植物在光补偿点时有机物的形成与消耗相 等,不能积累有机物,而且晚上还要消耗有机物,因此从全天来看,植 物所需的最低光照强度必须高于光补偿点,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这 在实践上有很大意义,间作和套种使作物种类的搭配,冬季温室栽培蔬 菜等等都与光补偿点有关。
2s-1)
2s-1)
蚕豆 10.8 0.09894±0.000114 1.33
0.125
8.1203
玉米 16.1
0.797±0.0051
1.38 0.256±0.000707 11.67
植 2346 2100 1499 1000 600 300 100 50 30 11
0
物
光
强
蚕 11.2 11.3 11.3 10.9 10.1 7.62 3.16 1.47 0.605 -0.375 -0.795 豆
分)。与电脑连接,解除SLEEP,进入F5(Utility Manu)选择File
exchange mode。打开电脑winPX for 6400,在LI-6400/User下把自
己要的测定文件拖入专设目录。在EXCEL下选择所有文件在文
本导向下,选择“,”打开。
注意事项: 1、所取材料在植株上的部位要一致,打取叶圆片要避开主脉和伤口, 取材以及打取叶圆片的过程操作要迅速,以免失水。 2、压力室法要严格密封,防止漏气。
11级植物生理实验讲解内容

植物生理实验讲解内容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1、原理(1)水分移动的总原则:从高水势到低水势。
当把植物组织分别放在一系列浓度递增的溶液中,水势越大,越易失水;水势越小,越易得水;因此,会出现三种情况: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组织吸水,外液(a)浓度变大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组织失水,外液(b)浓度变小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组织既吸水又失水,外液(c)水分保持动态平衡(2)据比重大小判断小液流的移动方向:为判断以上三种情况,把侵有组织的溶液进行着色,当把着色的a、b、c三种外液用针管以小液流法放回对应的原溶液中,也出现三种情况:当浓度变大的外液(a)放入原溶液中↓,说明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当浓度变小的外液(b)放入原溶液中↑,说明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当水分保持动态平衡的外液(c)放入原溶液中≈(不动),说明植物组织的水势=外液的水势2、材料:毛果含笑叶;梧桐树叶;丁香花或牵牛花4、方法(选用CaCl2溶液为外液)思考题1、试述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原理。
测定中应注意什么?(1)遵照两个原理:①水分移动的总原则—从高水势到低水势。
②根据比重大小判断小液流的移动方向。
(2)测定中应注意:①取材时尽量避开叶脉和伤口、部位要一致、要迅速(以免失水),材料要混匀;②母液要均匀,不能颠倒顺序;③放小液流时不能用力过大;④观察液流方向要细心等]。
2、某组实验出现了小液流法↓↑↑↓↑的情况,请分析出现错误的可能原因。
最有可能出错的应是第四支试管。
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可能:(1)在配制甲组试管溶液时,试管没有充分的摇匀;(2)在配制甲组浓度梯度溶液时,第四支试管溶液不准确,浓度过低;(3)用注射器在甲组试管中挤出小液滴时,用力过猛。
3、测定水势的方法有:小液流法;电导仪法;折射仪法。
实验二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茚三酮显色法(1.原理氨基酸(蛋白质)的游离-NH3可与水合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的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游离氨基的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英文):PlantPhysiology Experiments课程编号:18241054课程学分:0。
8课程总学时:24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二、课程内容简介植物生理学就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得重要学科基础课,就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得必要前提,也就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与指导农业生产得重要手段与依据。
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得理解。
掌握植物生理学得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得基本理论就是非常重要得。
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得技术方法、实验内容上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得能力。
实验手段与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得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得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植物生理学实验得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得基本研究方法与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得训练、独立工作能力得培养、实事求就是得科学工作态度与严谨得工作作风得建立。
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得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与严谨得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得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与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得、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得现象与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四、学时分配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植物组织水势得测定3学时验证性叶绿体色素得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植物得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植物呼吸强度得测定3学时设计性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得测定3学时验证性植物种子生活力得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果实、蔬菜中有机酸含量测定3学时设计性植物抗逆性得鉴定3学时设计性改良半叶法测定植物得光合速率6学时综合性选修植物生理综合演示实验3学时综合、设计性演示合计36学时注:本实验课程总计0。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一、实验目的:理解水势、渗透势的概念,掌握植物水势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浸在已知浓度的外液中时,如果组织水势高于外液水势,则组织失水,外液浓度降低,比重变小;如果组织水势低于外液水势,则组织吸水,外液浓度升高,比重变大;如果组织水势和外液水势相等,则外液的浓度和比重都不变,此溶液的渗透势即等于组织的水势。
三、仪器、试剂、材料:青霉素小瓶(带盖)、弯头注射器、打孔器、镊子、培养皿、滴管、甲烯蓝粉末。
0.05、0.10、0.15、0.20、0.25、0.30mol/L蔗糖溶液。
植物叶片。
四、实验步骤:1、用滴管取不同浓度(0.05、0.10、0.15、0.20、0.25、0.30mol/L)蔗糖溶液各4ml,分别注入6个青霉素小瓶中(甲组);再另取上面6种溶液各4ml,注入另6个小瓶中(乙组),对应编号标记。
2、用打孔器从植物叶片上取下相同大小的圆叶片,分别放入甲组小瓶中(每瓶10片),加盖,轻轻摇动以使圆叶片浸泡于溶液中。
3、30分钟后,向甲组小瓶加微量甲烯蓝粉末,轻轻摇动使溶液均匀。
4、用注射器从甲组小瓶中吸取蓝色溶液,插入相同编号的乙组小瓶溶液中部,轻轻挤出一小滴,慢慢抽出注射器,观察蓝色液滴升降情况并填入下表。
五、结果计算:植物组织水势按下式计算:Ψw = - iCRT式中:Ψw —水势,i —解离系数(蔗糖为1 )C —等渗溶液浓度(mol/L),R —气体常数(0.0083L .MPa /moL.K)T —绝对温度( K=273 + t ℃)附:蔗糖分子量:342.29实验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性质的观察一、实验目的: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加深对其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四种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常用丙酮或乙醇等提取。
叶绿体色素可采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当溶剂不断地从层析滤纸上流过时,由于混合物各成分在两相(即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同,因而使样品混合物分离。
叶片的呼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片的呼吸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 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片呼吸速率的变化。
3. 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叶片的呼吸作用是指叶片细胞在氧气参与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是呼吸作用的底物,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用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若干、烧杯、蒸馏水、温度计、计时器、剪刀、尺子、遮光布。
2. 实验用具:电子天平、滴定管、滴定瓶、移液管、碘液、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光照强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菠菜叶洗净、沥干,用剪刀剪成适当大小的碎片,放入烧杯中。
2. 设置对照组与实验组:将烧杯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置于正常光照条件下;另一组为实验组,用遮光布遮住烧杯,模拟黑暗环境。
3. 测定初始质量: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菠菜叶的质量,记录数据。
4. 测定光照条件下叶片呼吸速率:a. 将烧杯置于光照条件下,每隔一定时间(如1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并计算叶片呼吸速率。
b. 在相同时间内,对实验组进行遮光处理,记录叶片呼吸速率。
5. 测定黑暗条件下叶片呼吸速率:a. 将烧杯置于黑暗环境中,每隔一定时间(如1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并计算叶片呼吸速率。
b. 在相同时间内,对实验组进行光照处理,记录叶片呼吸速率。
6. 数据处理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图表,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对照组叶片在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较高,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较低。
b. 实验组叶片在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较低,黑暗条件下呼吸速率较高。
2. 分析:a. 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进行,产生的有机物质为呼吸作用提供底物,导致呼吸速率较高。
b. 黑暗条件下,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无法获得有机物质,导致呼吸速率较低。
c. 实验组叶片在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较低,可能是因为遮光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影响呼吸作用的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植物呼吸速率 的测定——小篮子法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 掌握小篮子法测定植物种子呼吸速率的原 理与步骤; • 比较不同萌发阶段绿豆种子的呼吸速率。
二、实验原理
1、植物的呼吸作用 • 定义:是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
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 程。
• 葡萄糖+6O2 6CO2 +6H2O+能量 • 意义: 代谢的中心 有机物转化的枢纽 能量的主要供应渠道
2、测定呼吸速率的常用方法
• 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IRGA) CO2可以吸收特定波段的红外辐射。当被检 CO2气体通过IRGA的气室时,可使红外辐射减少 或增加,且变化幅度取决于CO2的浓度。这种变化 可被IRGA的检测器所检定,且以电讯号的形式输 出,由记录仪所记录。
•氧电极法Leabharlann 3、小篮子法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 量碱液 [ 一般用 Ba(OH)2] , 并悬挂植物材料,则植 物材料呼吸放出的 CO2 可为容器中Ba(OH)2所吸 收,然后用草酸滴定剩 余的Ba(OH)2,从空白和 样品二者消耗的草酸溶 液之差,可计算出呼吸 释放的CO2量,
具体反应式:
Ba(OH)2+CO2 Ba(OH)2+H2C2O4
• 以酚酞指示滴定终点。
BaCO3 +H2O BaC2O4 +2H2O
• 1mL的1/44mol/L草酸溶液中的草酸与1mg的CO2等摩尔 数。 • 空白和样品二者消耗的草酸溶液的mL数差值 = Ba(OH)2溶液吸收的CO2 mg数 = 种子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mg数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材料 浸种和催芽不同时间的小麦或绿豆种子; •试剂 0.05mol/L的Ba(OH)2; 1/44mol/L的草酸; 酚酞指示剂。
五、计算
• 呼吸速率(mgCO2/gFW.h) =(V1-V2)/(W× t)
六、思考题
1. 在本实验呼吸测定怎样排除不应有的干扰因素? 2. 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轻摇广口瓶数次? 3. 就计算公式而言,为什么草酸的用量可代表种子呼 吸放出的CO2的量? 4. 草酸(1/44 mol/L)滴定Ba(OH)2 (0.05 mol/L),酚 酞作指示剂,溶液由紫色变成无色,滴定至终点后, 马上颜色又由无色变成紫色,原因是什么? 5. 白天在实验室测定植物茎叶的呼吸速率会受到什么 影响?如何解决? 6. 如果实验材料选择的是不同萌发阶段的小麦种子及 幼芽,哪一阶段的呼吸速率最大?
四、实验步骤
1. 取具玻璃塞和橡皮塞的500mL广口瓶各1只,分别编 号1#、2#;
种子
1#
2#
•实验装置图
2. 称取10g不同萌发阶段的种子,以纱布包 裹,悬挂在橡皮塞下方; 3. 向两瓶内各加入Ba(OH)2溶液20mL,立 即封口,室温放置。
种子
1#
2#
•实验装置图
4. 不时轻摇两瓶,1h后,拔 除瓶塞,各加酚酞指示剂 2滴,立即以塑料袋分别 封口; 5. 将滴定管下端插入瓶中, 以草酸滴定Ba(OH)2,记 录所用草酸体积V1和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