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2)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2)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 因数与倍数2

人教版(2012)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 因数与倍数2
(5)凡是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反之凡是3的倍数一
定是9的倍数。( × )
下面的判断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6)没有因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 )
(7)30.6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
的倍数。( × )。 (8)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 ) (9)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放气球。(放飞是3的倍数的气球。)
28 746
2222 387
224
57 111
78
276 721
5、妈妈在花店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
玫瑰 3元/枝
50元
郁金香 5元/枝
马蹄莲 10元/枝
找您13元
你能很快的帮妈妈判断 找回的钱对不对吗?
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游戏。
22÷3=7(组)……1(人) 3-1=2(人) 答:至少再来2人才能正好分完。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PPT课件全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PPT课件全套

仔细观察5的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小1结00以内的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那100以外的数呢?请举一些100以上的数,看 看上面的特征是否适用。
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
先在百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 然后观察,猜想5的倍数特征,接 着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分成两类
第一类: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商是整数
第二类:8÷3=2……2 9÷5=1.8 19÷7=2……5 26÷8=3.25 商是小数或有余数
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方 法也不同,今天我们就在第二种 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 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 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 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我们在探究2的倍数和5 的倍数的特征时在百数表上 做了记号,观察一下你的百 数图,发现了什么?
11小1 结222 333 444 555 666 777 888 999 111000
111111 111222 111333 111444 111555 111666 111777 111888 111999 222000 222111 222222 222333 222444 222555 222666 222777 222888 222999 333000 333111 333222 333333 333444 333555 333666 333777 333888 333999 444000 444111 444222 444333 4444 4455 4466 4477 444888 444999 555000 555111 555222 555333 5544 5555 5566 5577 555888 555999 666000 666111 666222 666333 6644 6655 6666 6677 666888 666999 777000 777111 777222 777333 7744 7755 7766 7777 777888 777999 888000 8811 8822 8833 8844 8855 8866 8877 8888 8899 9900 9911 9922 9933 9944 9955 9966 9977 9988 9999 110000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下第2章《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质数、合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质数、合数的判定方法。

3.能够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质数、合数的概念及判定方法。

2.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

三、教学内容1. 质数和合数的定义•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称为质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称为合数。

2. 质数和合数的判定方法•质数判定: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它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那么这个数是质数。

•合数判定: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它可以被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的其他数整除,那么这个数是合数。

3. 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将合数分解为各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为了引起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兴趣,可以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展示质数和合数的区别。

2. 讲解•详细讲解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演示质数和合数的判定方法。

•指导学生如何分解合数为质数的乘积。

3. 练习•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判定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或将合数进行分解。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质数和合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搜集生活中的质数和合数的例子。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可能在质数和合数的判定上存在理解困难,下节课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朶对贵校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与我联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因数和倍数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

倍数和因数一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八册中的内容。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学会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和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

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以后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4、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呢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5、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设计(一)认识倍数和因数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并进一步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倍数和因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某数倍数或因数,这一点学生往往搞不清,为了使学生明白倍数和因数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举了生活中的兄弟关系,母女关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目的。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从例1中得出:12是3的倍数,又把学生举的一个3的倍数的例子有目的地写在黑板上结合起来看,引导学生说出3的倍数还有哪些。

学生在举例子时说出来的数是无序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找出3的倍数,促使学生去关注思想方法,并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感受有序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 》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 》课件

18的因数有1,18, 2,9,3,6。
列举法 18的因数有1、2、3、6、9、18。
18的因数 1、2、3、6、
9、18
练一练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30除以几没有余数
30÷1=30 30÷2=15 30÷3=10 30÷5=6
30的因数有1,30,2, 15,3,10,5,6。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9.蓝蓝从一个装有40颗棋子的盒中拿棋子。要求不 能一次拿完,且每次拿的颗数相同,最后正好 拿完。蓝蓝共有几种拿法?每次各拿几颗?
40的因数有1,2,4,5,8,10,20,40,共8个。 8-1=7(种) 答:蓝蓝共有7种拿法,每次各拿1颗,2颗,4颗, 5颗,8颗,10颗或20颗。
2的倍数有哪些?
参照找因数的方法,说 说找倍数的方法。
2的倍数有哪些? 【方法一】 根据倍数的意义和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2与非0自然数的积
2×1=2 2×2=4 2×3=6 ……
2的倍数有2,4, 6……
2的倍数有哪些?
【方法二】 根据乘除法的关系:
除以2商整数无余数
2÷2=1 4÷2=2 6÷2=3 ……
2的倍数有2,4, 6……
列举法 2的倍数有2、4、6…… 2的倍数
2、4、6……
练一练 3的倍数有哪些?5呢?
3与非0自然数的积 3×1=3 3×2=6 3×3=9 ……
5与非0自然数的积
5×1=5 5×2=10 5×3=15 ……
3的倍数有3、6、9……
5的倍数有5、10、15……
在上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9=3×3
小兔子过河。
这里面3的倍数有6、 9、15、18、24。

2022-2023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二)D卷(新版)

2022-2023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二)D卷(新版)

2022-2023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二)D卷(新版)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一、偶数和奇数 (共14题;共27分)1. (3分) (2020五下·嵩明期末)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2. (5分)在23、35、60、75这些数中,既是偶数又含有因数5的数是,既是奇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

3. (4分) (2021五下·茂名月考) 把下面的数填入适当的横线上。

1,2,3,8,13,16,29,33,45,47,91,105,111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4. (3分)按要求填空。

(1)用3,4,5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有,是5的倍数的数有。

(2)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中,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两位数是。

(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54。

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4)四个连续奇数的和是72。

这四个奇数分别是,,,。

5. (1分)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6. (3分) (2020五下·汕尾期末) 小君家的门牌号码是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偶数,个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个三位数是。

7. (1分) 23是4的倍数,4是23的因数。

8. (1分) (2021三下·简阳期中) 3□×35,要使积的末尾有0,□里只能填0。

()9. (1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所有质数都是奇数,所有合数都是偶数。

()(2)两个不同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3)两个不同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4)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奇数,积也是奇数。

()(5)用1,2,3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都是合数。

()10. (1分) (2018五下·云南期中) 偶数都是合数,奇数都是质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课件(2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课件(2课时)

54
144
课堂小结
•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 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 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一个非零自然数,它最小的倍数和最大 的因数都是它本身。 • 1 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3的倍数有:3,6,9,12,15 -----2的倍数有:2,4,6,8,10 ------
5的倍数有:5,10,15,20,25 -----7的倍数有:7,14,21,28,35 ------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它本身 ), ( 没有 )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
的个数是( 无限的 )。
任何一个自然数的因数中都有1和它本身,我们把 小于它本身的因数叫做这个自然数的真因数。如6的所 有真因数是1、2、3,而且6=1+2+3,像这样的数,数 学家们叫它完美数。 古希腊人非常重视完美数。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 达哥拉斯发现它之后,人们就开始了对完美数的研究。 也许完美数太少了,一直到现在,数学家才发现了29个 完美数,而且都是偶完美数。前5个完美数分别是:6, 28, 496, 8128,33550336。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 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 —— 普希金
都是 60,这个数是( 60 )。
3.判断对错
(1)4×9=36,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 (2)48是6的倍数。(√ ) × ) (3)在27÷4=6… 3中,27是4的倍数。 ( (4)36是6的因数。( ) × (5)9的倍数只有18、27、36。( ) ×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 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因数与倍数(二)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因数与倍数(二)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2的倍数有:2,4,6,…
3的倍数有:3,6,9,12,15,… 5的倍数有:5,10,15,20,25,…
可以想哪些整数除以这
个数商是整数,那么这
些整数就是这个数的倍
数。 以上两种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乘 1、2、3、4、5……, 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 倍数。
3 1,2,__,
这样用图 表示。
6 9 18 __,__,_
集合法
_ 观察对比: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和不同点?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36÷1=36 30÷1=30 36÷2=18 30÷2=15 36÷3=12 30÷3=10 36÷4=9 30÷5=6 36÷6=6 30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第 2 课时
因数和倍数(二)
1.64+4.1= 1 6.5÷0.5= 2.5× 8= 46.7-3.8= 1.6÷0.8= 0.125 ×4= 6.3÷7= 0.62-0.32= 8.65 ×10=
1 ÷ 2.5= 3.28 × 0.1= 10.8÷9= 0.36÷0.4= 4.5-0.05= 0.56÷28= 0.02 ×0.5= 5.6+0.4= 9.6÷0.8=
2.倍数的表示方法和因数的表示方法可
以相同吗?有什么注意点? 3.再用自己发现的找法找一找3的倍数、
5的倍数。
Hale Waihona Puke 可以想哪些整数除以2商还是整数。
既然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写出几个后就可以用省
略号表示。
2÷ 2= 1 6÷ 2 = 3 10÷2=5
4÷ 2 = 2 8 ÷ 2= 4
…… 2的倍数有:2,4,6,8,10,… 列举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和倍数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同学们,今天有幸给大家上一节数学课,此刻我们是什么关系呢?嗯,师生关系。

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

你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同学关系。

人与人之间有着好多种关系,就如我们的师生关系一样,可是上完这节课后,我更想和同学们成为220 与284 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和学生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些关系单独存在是没有意义的。

课始给学生创造一个220 与284 的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走进今天的课堂。

】一、由“数”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我们每天都在和数打交道,那我们到底研究过哪些数呢?一起来回顾一下,请看。

在数的星空里,有我们曾经研究过的数,不同的数有着不同的含义,这里有我们学过的整数、分数,还有小数。

有了对数的认识,后来我们学会了用数和运算符号一起表示各种不同的算式,不同算式就表示不同的数量关系,大家看,这里有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还有除法。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藏在数和算式中的奥秘。

(视频播放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对数的认识,再由对数的认识转移到算式中来,从而引出今天教学的“因数与倍数”是隐藏在算式中的数与数的关系)二、自主学习,认识因数与倍数师: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准备球操表演,要求排成每行一样多的队形。

你有几种排法呢?请同学们把你的想法画在练习本上,如果能用算式表示出你的想法就更棒了。

(学生画出来,并列算式)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生:我画的是圆圈,每排6 个,画了2 排,算式是6×2=12。

师:嗯,你是排数×每排人数=总数。

哪种排法也可以用这个算式呢?生:每排2 个,有6 排。

师:那么这两种排法我都用2×6=12 表示可以吗?生:可以。

师:还有其他不同的排法吗?(学生列出了1×12=12、2×6=12、3×4=12、12÷1=12、12÷2=6、12÷3=4)师:同学们可真厉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我都把它们一一记录了下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2《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

本节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对数的运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我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测试(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测试(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测试(答案解析)(2)一、选择题1.下面()是2、5、3的倍数。

A. 18B. 30C. 50D. 702.从0、1、4、5这四个数字中选择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既是3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有()种不同的组法。

A. 2B. 3C. 4D. 53.两个不同质数的和是12,这两个质数分别是()。

A. 1和11B. 3和9C. 5和74.下列三组相邻自然数中,()组的两个数都是合数。

A. 15、16B. 17、18C. 23、245.在2、3、6、7、9里,合数有()个。

A. 1B. 2C. 36.2和6都是18的()。

A. 倍数B. 因数C. 质数7.下面各组数中,三个连续的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是( )。

A. 13,14,15B. 7,8,9C. 14,15,16D. 1,2,3 8.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可以把非零自然数分为( )。

A. 偶数和奇数B. 质数和合数C. 偶数、奇数和1D. 质数、合数和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

B. 91是7的倍数,7是91的因数。

C. 个位上是0、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D. 偶数与偶数的和还是偶数。

10.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也是6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A. 16B. 24C. 3611.234,345,456,56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奇数B. 都是偶数C. 都是3的倍数D. 都是质数12.既有因数5,又是3和2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A. 30B. 95C. 90D. 99二、填空题13.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35,这5个连续奇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4.请你有序写出36的因数:________。

其中36的质因数:________。

15.写出下面各数的倍数(各写5个)。

1的倍数有________。

10的倍数有________。

1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________,最小三位数是________。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5的倍数特征》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8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教材首先通过采用百数表,让学生画圈、画框、观察、发现等方法,发现2、5倍数的规律,然后教材在总结2的倍数特征及判断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偶数与奇数的概念。

着眼整个单元,《2、5的倍数的特征》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之后进行教学的。

它是为后续找因数、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约分、通分等知识作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处于发展抽象思维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基础,能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和总结归纳新的知识。

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并对数的排列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本单元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概念又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

因此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2、5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2、5倍数的特征。

2、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3、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过程,培养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情感与态度:1、在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2、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

难点:自然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例1】从图中的3个橄榄枝可以读出:()和()是()的因数,()是()和()的倍数。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和利用因数、倍数知识判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解答时要先读懂图形中隐含的数学信息:每支树叶5片,3支共有15片树叶。

这样就可以得出5×3=15、15÷3=5、15÷5=3,所以5和3是15的因数,15是5和3的倍数。

解答:5 3 15 15 3 5【例2】小明家有三种塑料桶,分别是5千克装,10千克装,2千克装的。

妈妈计划买75千克花生油,选()塑料桶装能正好把豆油装完,需这样的桶()个。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

解答时可以利用“筛选法”和“排除法”来进行分析和思考。

先看5、10和2这三个数哪个数是75的因数。

因为75的个位数字是5,所以排除10和2,所以选用5千克装的。

又因为75÷5=15(个),因此需要15个油桶。

解答:5 15【例3】体育课上,30名学生站成一行,按老师口令从左到右报数:1,2,3,4, (30)(1)老师先让所报的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去跑步,参加跑步的有多少人?(2)余下学生中所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进行跳绳训练,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3)两批同学离开后,再让余下同学中所报的数是5的倍数的同学去器材室拿篮球,有几个人去拿篮球?(4)现在队伍里还剩多少人?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由于数据较多,解答时可以采用“列举法”先列出1至30数表,再利用排除法一一筛选来进行解答。

(1)利用自然数中奇偶数的排列规律直接计算得出;(2)在余下的奇数中找出3的倍数;(3)找30以内能被5整除且不能被3整除的奇数;在前三题的基础上;(4)通过计算得出。

解答(1)30÷2=15(人) 答:参加跑步的有15人。

(2)30以内既能被3整除又是奇数的是:3,9,15,21,27。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一.教材说明: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

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

数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分支,它是研究整数的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

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则更被誉为“数学的皇后”,可见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二.教学内容1.因数和倍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四.编排特点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也是与旧教材的区别)(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

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五.教学建议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

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

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课件
五年级数学下册(RJ) 教学课件
第 2 课时 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
一、复习导入 任务一:复习引入。(3分钟)
1.完成口算题。(1分钟)
2.说一说。(2分钟) 要求:坐姿端正、工整书写
一、复习引入
任务一:复习引入。(3分钟)
口算下面各题,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34÷2= 17
2÷4= 0.5
1.找一找。(2分钟)
(1)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 整数几的结果是整数,那么几就是18的因数。
(2)也可以想一想:整数几乘以整数几等于18, 那么几就是18的因数。 2.展示交流。(1分钟)
二、探索新知
110 120 100
10 20
90
30
80 70
40 60 50
启时动间计到时!器
用这个数除以从1开始的哪些 整数的结果仍是整数,除数 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也可以从1开始,看看哪两个整数 的乘积是这个数,那么这两个整 数就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二、探究新知
任务三:方法总结。(5分钟)
小结:
18的因数有:1,2,3,6,9,18。
观察我们找到的这些因 怎数么,找你一发个现数了的什倍么数?呢?
展示交流: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还无有论没是有用也用请其乘可乘你他以法法把的像想怎它因这还样填数样是想完?用?整怎除。样 做法才想能,不都图重表要复示把不。因遗数漏找?全。
132××1698==1188,,所所以以1188的 的因因数数有有32和1和69。18。
18的因数
1,2,_3_, _6_,_9_,_18_
3. 15的因数有哪些?15是哪些数的倍数? 15的因数有:1,3,5,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下数学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2)
【教学内容】
一个数因数的求法和一个数倍数的求法(教材第6页例
2、例3,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2~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重点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20÷4=
56×3=18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数,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18的因数吗?18是3的倍数, 你知道还有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教师:你是怎么找的?举错例(1,2,3,4,6,6,9,12,18,36)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教师板书: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
18、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
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2的倍数有:
2、4、6、8、
10、
16、……教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
1、乘
2、乘
3、乘
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
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5的倍数有:5,10,15,20,……教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教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
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课堂作业】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2~5题。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6~8题。

【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学板书:因数和倍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对于刚刚对因数和倍数有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吸取同伴的好方法,很好的体现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