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肥料施用效果评价测算方法

肥料施用效果评价测算方法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科学评价肥料施用效果,对于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价肥料施用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

具体测算方法如下:1、肥料利用率 1.1 定义肥料利用率(RE )是指施用的肥料养分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数,随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施肥技术等因素发生变化而不同,是最常用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

肥料利用率包括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这里是指当季利用率。

1.2 测算方法 1.2.1 示踪法示踪法是指将已知养分数量的放射性或稳定性示踪肥料施入土壤,作物成熟后测定作物所吸收的放射性或稳定性同位素养分的数量,计算肥料利用率。

1.2.2 差值法差值法是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与不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之差与肥料投入量的比值。

从农学意义上看,应采用差值法测算氮、磷、钾肥的利用率。

计算式如下:%10001⨯-=FU U RE式中:RE 为肥料利用率;U 1、U 0分别为施肥区与缺素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单位为公斤/亩;F 为肥料养分(指N 、P 2O 5、K 2O )投入量,单位为公斤/亩。

一般通过田间试验测算氮、磷、钾肥利用率。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2.2.1 布置田间试验根据本区域土壤类型、种植制度、主要作物等安排田间试验,一般每个县、每种作物安排10-15个试验,具体试验设计如下: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空白对照; 处理2,无氮区(PK ); 处理3,无磷区(NK ); 处理4,无钾区(NP ); 处理5,氮磷钾区(NPK )。

1.2.2.2 测定作物吸收的养分 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一般是指作物收获期收获取走部分(含果实和茎叶)的养分吸收量。

对于根茎类作物,除地上部分外,还应包括地下的块根块茎部分;对于整枝打叉作物,应收集、称量每次整枝打叉的生物量,并计算到总量中。

肥料施用效果评价测算方法

肥料施用效果评价测算方法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科学评价肥料施用效果,对于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价肥料施用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

具体测算方法如下:1、肥料利用率 1.1 定义肥料利用率(RE )是指施用的肥料养分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数,随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施肥技术等因素发生变化而不同,是最常用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

肥料利用率包括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这里是指当季利用率。

1.2 测算方法 1.2.1 示踪法示踪法是指将已知养分数量的放射性或稳定性示踪肥料施入土壤,作物成熟后测定作物所吸收的放射性或稳定性同位素养分的数量,计算肥料利用率。

1.2.2 差值法差值法是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与不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之差与肥料投入量的比值。

从农学意义上看,应采用差值法测算氮、磷、钾肥的利用率。

计算式如下:%10001⨯-=FU U RE式中:RE 为肥料利用率;U 1、U 0分别为施肥区与缺素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单位为公斤/亩;F 为肥料养分(指N 、P 2O 5、K 2O )投入量,单位为公斤/亩。

一般通过田间试验测算氮、磷、钾肥利用率。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2.2.1 布置田间试验根据本区域土壤类型、种植制度、主要作物等安排田间试验,一般每个县、每种作物安排10-15个试验,具体试验设计如下: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空白对照; 处理2,无氮区(PK ); 处理3,无磷区(NK ); 处理4,无钾区(NP ); 处理5,氮磷钾区(NPK )。

1.2.2.2 测定作物吸收的养分 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一般是指作物收获期收获取走部分(含果实和茎叶)的养分吸收量。

对于根茎类作物,除地上部分外,还应包括地下的块根块茎部分;对于整枝打叉作物,应收集、称量每次整枝打叉的生物量,并计算到总量中。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王火焰;周健民【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2014(051)002【摘要】目前人们提到的我国肥料利用率数据都是基于常规公式获得的当季肥料表观利用率的计算结果,并由此认定我国肥料利用率比较低.本文提出养分真实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养分真实利用率是作物吸收的养分占种植作物消耗的养分比例.养分来源既包括施用的各种肥料养分,也包括土壤贮存的养分,其公式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施肥量-土壤养分的盈亏量).养分真实利用率也可采用100%减去养分的损失率来计算,因各种途径未被作物吸收利用并离开耕层土壤的养分才是损失,而贮存在耕层土壤中的养分则不能算作损失.我国耕地土壤肥力的维持和作物吸收的养分都主要来自于各种肥料,因而养分真实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基本等同于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利用这一新的公式,我国的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无论是当季还是长期利用率都将远远高于当前文献报道的数据.新的算法获得的肥料养分利用率直接与肥料养分的损失率相对应,将有利于揭示肥料对粮食生产的实际贡献率和损失率,并推动土壤肥力的培育目标及施肥策略与养分损失率相对应,促进施肥技术向减少肥料损失的方向发展,而不是片面地提高目标不太明确却广泛使用的肥料表观利用率.未来大田作物的施肥量并不需要高度依赖测土施肥,而应主要依赖于作物生长对养分的消耗量和养分损失率来确定.【总页数】10页(P216-225)【作者】王火焰;周健民【作者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43【相关文献】1.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利用率的关系及其对施肥策略的影响 [J], 沙清2.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宋蝶; 陈新兵; 董洋阳; 沙之敏; 徐新朋; 曹林奎3.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宋蝶; 陈新兵; 董洋阳; 沙之敏; 徐新朋; 曹林奎4.辽西褐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Ⅲ.磷和氮在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及有机肥料中养分利用率 [J], 宇万太;张璐;沈善敏;廉鸿志5.不同施肥配比对秦岭北麓马铃薯产量、养分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王永朝;宋民斗;孟延;马欢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合肥计算

复合肥计算

复合肥计算合理施肥量=(果树吸收量—天然供给量)/肥料利用率(吸收率)根据三要素试验、推算土壤中天然供给量,大体如下:氮的天然供给量约为氮的吸收量的65%,磷为吸收量的80%,钾为吸收量的50%.肥料利用率,在一般施肥条件下,氮约为35%,磷约为20%,钾约为50%,喷滴灌施肥氮的利用率约为95%,磷约为54%,钾约为80%. 设亩产3000公斤,按每100公斤果需N 1公斤,P2O5 0.5公斤,K2O 1公斤,则N的果树吸收量为30公斤.氮的土壤供给量为65%,则为30×65%=19.5公斤.氮的利用率为35%,则N的合理施用量为:(30-30×65%)/35%=10.5×100/35=30公斤然后按肥料所含N的比例,设N为15%,则需施含N15%的复合肥200公斤/(亩),其他算法依此类推.[P2O5] 15公斤需含P2O515%复合肥100公斤[K2O] 30公斤需含K2O15%复合肥200公斤例如:用氯化钾(含K2O 55%)、硫酸铵(含N 21%)、磷酸一铵(含N 12%,含P2O5 60%),用这三种肥料混合成含N 18% 含P2O5 18% 含K2O 18%的复合肥,配100千克这种复合肥各需要这三怎么计算复合肥配方用量例如,用氯化钾(含K2O 55%)、硫酸铵(含N 21%)、磷酸一铵(含N 12%,含P2O5 60%),用这三种肥料混合成含N 18% 含P2O518% 含K2O 18%的复合肥,配100千克这种复合肥各需要这三种物质多少千克?优质解答氯化钾:K硫酸铵:N磷酸一铵:N、P100千克复合肥中,按照比例N、P、K均为18千克;K仅由氯化钾提供,因此氯化钾的用量为18/55%=32.73(kg)P仅由磷酸一铵提供,因此磷酸一铵的用量为18/60%=30(kg) 磷酸一铵中提供的N的含量为30X12%=3.6(kg),硫酸铵需提供的N量就应该为18-3.6=14.4,因此硫酸铵的使用量就应该为14.4/21%=35.12(kg)填充用的膨润土为100-32.73-30-35.12=2.15(kg)复合肥的其他分类:1.水稻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可作基肥、追肥,一般亩用量60-75公斤,基肥占施肥量的60-70%,追肥占30-40%.2.毛竹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和氯化钾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8.5%.亩用50公斤,每年5-6月间结合除草,采用条施或沟施.3.茶叶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和适量的镁、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25.0%.以成年树亩产量来确定施肥量,一般亩产干茶50、100、150公斤,分别施专用肥70、90、120公斤.按春茶开采前1个月占总用量的50%,春茶采摘后占总用量的25%,秋茶采摘前15-20天占总用量的25%来施用.4.烟草专用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6%,一般中等肥力田按50克/株,在烟草移载时开条沟条施.5.硫酸钾果树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6%,按成龄树3-4公斤/株年,树冠滴水线附近均匀施用,采用环状实施、圈施、条施均可,沟深30CM.6.无公害蔬菜肥:是以尿素、磷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35%,瓜果蔬菜按80-150公斤/亩茬,其中30-60公斤作基肥,50-90公斤作追肥.叶菜类蔬菜按60-120公斤/亩茬,其中15-40公斤作基肥,40-80公斤作追肥.7.高浓度复混肥:是以尿素、磷铵、氯化钾为主要原料,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45%,可作基肥、追肥施用,施用量应视土壤肥力、作物种类等因素确定.复合肥优点:1.养分含量高,主要营养元素多.复合肥的状分总量一般比较高,营养元素种类较多,一次施用复合肥,至少同时可供应作物两种以上的主要营养元素.2.副成分少,结构均匀.例如磷酸铵不含任何无用的副成分,其阴、阳离子均为作物吸收的主要营养元素.这种肥料养分分布比较均一,在造成颗粒后与粉状或结晶状的单元肥料相比,结构紧密,养分释放均匀,肥效稳而长.由于副成分少,对土壤不利影响小.3.物理性状好.复合肥一般多制成颗粒,吸湿性小,不易结块,便于贮存和施用,特别便于机械化施肥.4.节省贮运费用和包装材料.由于复合肥中副成分少,有效成分含量一般比单元肥料高,所以能节省包装及贮存运输费用.例如,每贮运1吨磷酸铵,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酸铵共4吨.复合肥的缺点,主要是:1.养分的比例固定,难以满足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的需要.2.各种养分在土壤中运动速率各不相同,被保持和流失的程度不同,因而在施用时间、施肥位置等很难满足施肥技术上的要求.我国的复合肥生产企业规模在年产100万吨以上的很少,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湖北,目前知名品牌有山东红日艳阳天、西洋、史丹利、芭田等,中国的复合肥正处于发展阶段,农民对复合肥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其他:复合肥的另一种肥料,BB肥的全称是散装掺混肥料,它是将几种颗粒状有单一肥料或复合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掺混而成的一种复混肥料.BB肥起源于美国,由于能源价格的上涨促进了BB肥的发展.生产和应用最多的是美国、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美国现有BB肥厂家8000家,产量占化肥消耗量的70%.我国目前BB肥厂家主要集中于在广东、天津和江西等地,年总产量仅50多万吨左右.BB肥是今后肥料发展的方向,它的优点是:①养分全面,浓度高,&127;增产、节本显著,针对性强.它的总养分一般在52%以上,而前市场上销售的国产复混肥有效成分多在25%左右,进口复合肥养分总量多为45%-48%,&127;但进口复合肥养分比例(N:P2O5:K2O=15:15:15)磷配比例偏高,&127;造成养分较大的浪费.BB专用肥的养分配比是在考虑作物需肥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当地土壤养分供给状况而提出的,既有科学性,又有针对性.②加工简便,生产成本低,无污染.③配方灵活,可根据作物营养、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等条件的不同而灵活改变,弥补了一般通用型复合肥因固定养分配比而容易造成某种养分不足或过剩的缺点.BB肥做基肥和追肥均可,因溶解性好,做基肥宜表施,不宜施过深土层;果、茶、菜等施用BB肥不宜撒施,宜条施和穴施,距种子和作物根系3~5&127;厘米,施后盖土,追肥兑水施即可.亩施用量只要进口复合肥的60%.。

作物施肥原理和技术复习试题

作物施肥原理和技术复习试题

一、名词5×2’=10’1. 富营养化:是指营养物质的富集过程及其所产生的后果,它是一种自然过程。

2. 肥料利用率:也称肥料利用系数或者肥料回收率,是指当季作物对肥料中某一养分元素吸收利用的数量占施用该养分元素总量的百分数。

3.最小养分律:是指作物产量由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所决定,除非提高这一养分含量否则即使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增产。

4. 基肥:又称为底肥,是指在播种〔或者定植前结合土壤耕作施入的肥料。

5. 种肥:是播种〔或者定植时施与种子或者幼株附近,或者与种子混播,或者与幼株混施的肥料。

6.追肥:是在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施用的肥料。

7.土壤养分依存率:是指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赖程度。

8.养分临界值:是指植株体内养分低于某一浓度值,作物的产量〔或者生长量显著下降或者浮现缺乏症状时的浓度值。

9.潜伏缺素期:生产上,把植株外部形态尚未表现缺素症状,而植株体内的某种养分浓度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的阶段,称作作物潜伏缺素期。

10.指示器官:是某个最能反映养分的丰缺程度的组织或者器官,该器官对某种元素的含量变异最大,而且变异与产量的大小相关性最大。

11.无损伤测试:是指在不破坏植物组织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对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以了解作物的生长营养状况。

12.肥料效应函数:也叫肥料效应方程、施肥模型,指表达作物产量对施肥反应的数学函数式。

13.边际产量:是指增加〔或者减少单位肥料所增加〔或者减少的总产量。

14.平均增产量:是指单位量肥料的平均增产量。

15.以磷增氮:在豆科作物的轮作中,优先把磷肥配给豆科作物,在改善豆科作物的同时可以促进其生物固氮作用,当豆科作物的秸秆作为绿肥还田后,还可为后作提供氮素营养。

16.旱重水轻:在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 即将磷肥重点施在旱季作物上,而水稻大部份或者全部利用其后效。

17.经济最佳施肥量:是指在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施肥利润〔总增产值与肥料总成本之差的施肥量。

2018年水稻肥料利用率分析初探

2018年水稻肥料利用率分析初探

2018年水稻肥料利用率分析初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及其品质的需求越来越多,农业生产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

水稻被视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之一。

而水稻的肥料利用率也成为农业研究领域的重点之一。

肥料利用率高,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避免肥料过量使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对2018年水稻肥料利用率进行初步分析。

一、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定义和计算水稻肥料利用率是指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被水稻吸收利用的肥料量与总施肥量的比值,也叫做肥料利用效率。

其计算公式为:肥料利用效率(%)= 被吸收利用的肥料量÷ 总施肥量× 100%其中,被吸收利用的肥料量是指在水稻生长周期中,被水稻吸收并利用的肥料量,通常采用地上部干物质中肥素含量的差别来计算。

总施肥量是指在水稻生长周期中,农户或农业企业施用的肥料总量。

1.全球水稻肥料利用率根据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水稻的平均肥料利用率为44%左右。

在亚洲,水稻肥料利用率大约为37%~68%之间。

根据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发布的数据,2017年水稻的肥料利用率为37.1%。

而在各省市中,江苏和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的肥料利用率普遍较高,而云南等西部地区的肥料利用率相对较低。

(1)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是影响水稻肥料利用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肥料利用率越高,表示土壤肥力越好,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

(3)种植方式:种植方式也会对水稻肥料利用率产生影响。

例如,水稻的秧田栽培方式比普通稻田种植方式肥料利用率更高。

(1)合理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是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土壤状况和水稻需求量合理施肥,避免肥料过量或缺乏。

其次,采用适合的肥料品种、肥料用量、肥料在时间点上的针对性施用,可以减少肥料浪费和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农业应用中的肥料利用率估算

农业应用中的肥料利用率估算
• 常规施肥下氮(或磷、钾)肥利用率= (常规施 肥区作物吸氮(或磷、钾)总量-无氮(或磷、钾 )区作物吸氮总量)/所施肥料中氮(或磷、钾) 素的总量×100%
测土配方施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上 效果的估计
• 首先计算测土配方施肥下作物平均产量和氮、磷、钾养分 施用量,再利用下列公式计算测土配方施肥下肥料利用率
– Yn=N2P2K2处理产量-N0P2K2处理的产量 – Yp=N2P2K2处理产量-N2P0K2处理的产量 – Yk=N2P2K2处理产量-N2P2K0处理的产量 – Ynpk=N2P2K2处理产量-N0P0K0处理的产量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计
• 计算氮、磷、钾肥增产相当于化肥增产的 百分率
Yp
Yk
Y
Yn
3414试验
常规施肥下肥料利用率的估算
3区示范中常规施肥应该能代表当地农民施肥 水平,农户调查数据进行校正
• 3区示范试验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的收集和 整理
•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 计
• 常规施肥下肥料利用率的估算
常规施肥下无氮、无磷和无钾区产量的估计
• 3区示范试验中,设置了N0P0K0处理,但没 有无氮、无磷和无钾处理,因此,要计算 肥料利用率,首先需要估计无氮、无磷和 无钾区产量。
• 文献数据:同时收集当地文献资料数据,进行比 较之后,确定合适的值用于后面利用率的计算。
字段名称
百公 斤籽 粒吸 氮量
0水平 1水平 2水平 3水平
百公 斤籽 粒吸 磷量
0水平 1水平 2水平 3水平
百公 斤籽 粒吸 钾量
0水平 1水平 2水平 3水平
极小值 1
1.1 0.5 0.8 0.5 0.6 0.5 0.6 0.7 1.5 0.7 0.4

计算施肥量方法

计算施肥量方法

基 有机肥 碳铵 二铵 氯化钾 尿素
800斤/亩 目标产量 900斤/亩 时间 方法 犁地前 撒施

追 肥 叶肥
5333
100 30 15 多元微肥
15 返 青 撒施结 合浇水
扬花期 喷施
制表人
年月 日
100x
练习作业1:新乡潮土小麦以地定产算式:y= 19.241+0.07x
土壤中高肥力,不施肥产量420斤/亩,现有一块地土壤养分测定值:碱解N:80 ㎎/㎏;速效磷:20 ㎎/㎏ ;速效钾:140 ㎎/㎏ ;有效养分系数: 碱解N:45%; 速效磷:75%;速效钾:65%;肥料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供N占全部肥料 供N的2/3,其余作追肥,磷、钾肥一次底肥施入,优质有机肥按最低用量在 基肥中施入。现有磷酸二铵、硝酸磷肥、钙镁磷肥、碳铵、尿素、氯化钾肥 料品种,试拟定施肥方案,并填制配方明白卡。
练习作业2. 专用肥配方设计
花生专用肥(适合河南土壤)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煤粉、钙镁磷肥等。
苹果专用肥为有机无机专用肥,有机质含量≧15%,有机肥使用发酵鸡粪:有机 质32%、N1.8%、P2O50.85%、K2O1.6%)填料(调理剂)可用硅藻土、褐 煤粉、钙镁磷肥等。
3. 配方中各肥料量以百分率表示。肥料养分分析式可根据附表八数据作参考。
配方施肥技术 一、平衡施肥法(计划产量施肥量的估算) (一)计算公式: 1.斯坦福(Stanford)算式:
一季作物总吸收量 - 土壤供应量
某养分元素的合理用量=
施入该养分的当季利用率
肥料供养量
土 壤供养量
低中 高


吸 收
随产量不同而不同


2.以产定肥算式:

农业应用中的肥料利用率估算

农业应用中的肥料利用率估算

字段名称 百公 斤籽 粒吸 0水平 1水平
极小值 1 1.1
极大值 11.2 5.8
平均值 1.9 2
标准差 0.9 0.6
变异系数 0.47 0.3
样本数 208 164
2水平
3水平 0水平 1水平 2水平 3水平
0.5
0.8 0.5 0.6 0.5 0.6
4.5
5.1 12.3 14.4 13.2 10.6
(1)氮肥利用率计算 (2)磷肥利用率计算 (3)钾肥利用率计算
“3414” 试验
―3414‖是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4个水平的含义:
0水平指不施肥 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 1水平=2水平×0.5 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3414‖方案设计吸收了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
有机肥:“3415”,+M(处理1-14) ,处理15:-M CK
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收集本地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粮食作物3414试验结果 • 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 • 进行数据甄别、整理,删除虚假数据和可疑数据 • 构建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数据库。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52 56 土壤Olsen-P(mg/kg) y = 30.96Ln(x) - 13.498 R2 = 0.8194
相对产量(%)
试验成功的 标准时什么?
不能随意删 除施肥不增 产的数据
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的 统计和确定
• 实测数据:收集3414试验中养分测试数据和经济 产量、茎叶产量等数据,录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 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甄别、整理,删除虚假数据 和可疑数据,构建测土配方施肥养分测试结果数 据库,计算不同条件(如无氮、无磷、无钾和施 肥)下形成100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各 自平均值 • 文献数据:同时收集当地文献资料数据,进行比 较之后,确定合适的值用于后面利用率的计算。

关于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

关于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

关于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计算方法一、关于作物品种数量问题试验要求每个作物选定5个主栽品种。

然而由于马铃薯、大豆、棉花等作物品种的种植区域比较集中,主栽品种不到5个或某一个品种主要集中在1-2个县种植,各地可以按照实际品种数量低于5个安排试验,每个作物品种布置10个试验点。

试验点要选择在中等土壤肥力水平的地块。

每个品种试验点尽量在该品种种植区内均匀分布。

二、关于干重的问题农作物收获物计产时采用风干重量,用于测定氮、磷、钾养分含量时用烘干重,但在计算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农作物收获物氮、磷、钾养分含量要转换成风干重。

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风干重)×籽粒养分含量(风干重) +茎叶产量(风干重)×茎叶养分含量(风干重)]/籽粒产量(风干重)×100。

三、关于肥料利用率试验预期成果的计算(一)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计算以常规施肥下禾谷类作物某一品种100kg经济产量N养分吸收量为例,计算公式如下:100kg经济产量N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籽粒N养分含量+茎叶产量×茎叶N养分含量)/籽粒产量×100 首先分别计算各试验地点的常规施肥区和常规无氮区每形成100kg经济产量N养分吸收量,然后,将省级该品种所有试验测试结果汇总,计算出该品种各个项目的平均值,分别填入表1。

表1 省作物主要品种100kg经济产量N养分吸收量注:表中籽粒、茎叶的产量、N养分含量、100kg经济产量N养分吸收量均以风干重表示。

方法、表格同上,分别计算出主要作物品种100kg经济产量P2O5养分吸收量和100kg经济产量K2O养分吸收量。

(二)肥料利用率计算以常规施肥下氮肥利用率为例,计算公式如下:常规施肥区作物吸N总量=常规施肥区籽粒产量×籽粒N养分含量+常规施肥区茎叶产量×茎叶N养分含量无氮区作物吸N总量=无氮区籽粒产量×籽粒N养分含量+无氮区茎叶产量×茎叶N养分含量氮肥利用率= (常规施肥区作物吸N总量-无氮区作物吸N总量)/所施肥料中N素总量×100%首先逐个试验点计算某一作物品种的氮肥利用率,然后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示范肥料利用率的计算

示范肥料利用率的计算

肥料利用率计算第一步:进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第二步:任意打开一张表第三步:选择任务栏中“汇总统计”菜单的“区域肥料利用率测算”子菜单第四步:欢迎使用“肥料利用率统计”向导,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设置此次统计的数据范围(年份,行政区域)点击“下一步”。

第六步:数据设置(设置参与此次统计的数据来源和自定义筛选条件)1.数据库所有的田间试验数据。

2.通过3414数据审核的数据。

3.点击“下一步”。

第七步:作物名称(设置此次统计的作物名称)1.田间试验数据。

2.田间示范数据。

3.在对话框中填入作物统称。

4.点击“下一步”。

第八步:籽粒相关设置1.籽粒产量(田间试验数据、田间示范数据)2.籽粒植株测试结果(5%)。

3.点击“下一步”。

第九步:茎叶相关设置1.茎叶产量(kg/亩)(田间试验数据、田间示范数据)2.茎叶植株测试结果(%)。

3.点击“下一步”。

.第十步:筛选数据点击“下一步”。

第十一步:百公斤籽粒吸养分量(可自定义黄色区域,统计以后表格。

)点击“下一步”。

第十二步:3414试验肥料利用率测算方法(设置3414试验肥料利用率的测算)1.百公斤籽粒吸养分量采用实测值。

2.百公斤籽粒吸养分量采用平均值。

3.百公斤籽粒吸养分量采用平均值与实测值结合。

4.仅通过平均值估算有产量数据没有植株测试结果的数据。

5.点击“下一步”。

第十三步:3414试验肥料利用率统计结果点击“下一步”。

第十四步:氮磷钾平均增产作用与增产百分率点击“下一步”。

第十五步:筛选数据点击“下一步”。

第十六步:田间示范(三区试验)缺素区产量及肥料利用率估算结果1.调查EXCEL文件。

2.点击“完成”。

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

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

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在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使用数量是农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合理的肥料使用数量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成本,并且对环境友好。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的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作物的需肥量、土壤养分含量、肥料的养分含量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应用。

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如下:肥料使用量 = (作物需肥量土壤养分含量)/ 肥料养分含量。

其中,作物需肥量是指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量,通常以公斤/亩或者克/平方米为单位;土壤养分含量是指土壤中已有的养分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肥料养分含量是指肥料中所含的养分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在使用该公式进行肥料使用数量计算时,首先需要确定作物的需肥量。

作物需肥量的确定需要考虑作物的品种、生长期、产量目标等因素。

通常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作物营养需求评估来确定作物的需肥量。

其次,需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土壤检测来进行,一般包括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

通过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土壤中已有的养分含量,从而确定需要施肥的养分量。

最后,需要确定肥料的养分含量。

肥料的养分含量通常可以在肥料包装上找到,也可以通过肥料的化验来进行确定。

通过上述步骤,就可以得到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中的各项参数,从而进行肥料使用数量的计算。

通过该计算公式,农民们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土壤养分含量和肥料养分含量来确定合理的肥料使用数量,从而达到科学施肥的目的。

除了上述的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肥料使用数量计算方法。

例如,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品种确定肥料使用数量、根据历史施肥经验确定肥料使用数量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农民们确定合理的肥料使用数量。

在实际生产中,合理的肥料使用数量计算可以帮助农民们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质量,减少成本,并且对环境友好。

有机肥使用百分比计算公式

有机肥使用百分比计算公式

有机肥使用百分比计算公式在农业生产中,有机肥是一种重要的肥料资源,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同时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

因此,合理使用有机肥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使用有机肥的过程中,计算其使用百分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我们将介绍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有机肥使用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有机肥使用百分比 = 有机肥施用量 / 总施肥量× 100%。

其中,有机肥施用量指的是实际施用的有机肥的重量,总施肥量是指包括有机肥在内的所有施肥量的总和。

有机肥使用百分比可以反映出有机肥在整体施肥中所占的比重,对于评估有机肥的使用效果和调整施肥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计算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施肥方案,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

同时,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计算也可以帮助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施肥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保证作物的生长需求。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假设某农田总施肥量为1000kg,其中有机肥施用量为300kg,那么有机肥使用百分比 = 300kg / 1000kg × 100% = 30%。

这说明在这个农田的施肥方案中,有机肥的使用比例为30%。

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有机肥的施用量除以总施肥量,再乘以100%即可得到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有机肥的使用比例,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评估不同施肥方案的效果。

比如,对比不同农田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差异,可以帮助农民选择最适合自己农田的施肥方案;对比不同作物的有机肥使用百分比,可以帮助农业技术人员调整施肥方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总之,有机肥使用百分比的计算公式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施肥方案,提高有机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8肥料利用率研究方法

8肥料利用率研究方法

第8章肥料利用率研究方法一、肥料利用率的概念肥料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肥料中吸收的养分数量占该肥料肥中养分总量的百分率,也可称为肥料回收率或利用系数,一般用肥料投入与产出比例来定义。

具体有几种表示方法:(一)肥料利用率或肥料回收率:常用。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100/施肥量式中:施肥量=指养分量。

(二)肥料农艺效率肥料农艺效率(kg/kg)=(施肥区产量-不施肥区产量)/施肥量(三)肥料生理效率肥料生理效率(kg/kg)=(施肥区产量-不施肥区产量)/(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不施肥区植物吸收的养分量)二、氮肥肥料利用率与氮肥损失率(一)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氮肥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是指当季作物从所施氮肥中吸收的氮素数量占该氮肥中氮素总量的百分率,也可称为氮素回收率或利用系数。

从国内外来看,氮肥利用率普遍不高,而且是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因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和性质、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品种、栽培技术、施肥技术等。

在不同条件下,氮肥利用率悬殊很大,我国多数作物对化学氮肥的利用率在20%-50%之间,美国为30%-50%,日本为50%左右,前苏联为24%-61%。

氮肥利用率的高低是衡量氮肥施用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同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很不相同,水稻多为40%-50%,小麦为27%-4l%。

不同施肥技术(包括氮肥品种、施肥量、施肥时间与方法等)是影响氮肥利用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氮肥品种其利用率不同,如碳铵利用率一般为24%-31%,尿素为30%-35%,硫铵为30%-40%。

不同施氮量时其利用率不同,在相同条件下,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其利用率下降。

不同施氮方法其利用率不同,特别是氮肥深施和表施,其利用率相差甚大。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计算与施肥策略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高效利用肥料成为了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肥料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养分来源,然而,由于土壤的复杂性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并不高。

因此,科学合理地计算肥料养分的真实利用率,并制定相应的施肥策略,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是指植物真正吸收和利用的肥料养分与总施肥量之比。

要准确计算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首先需要了解植物对不同养分的吸收能力以及环境因素对养分利用的影响。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养分含量、土壤pH值、土壤水分状况等。

不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也存在差异。

例如,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其中氮对植物的需求量较大,磷次之,钾相对较少。

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量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植物对肥料养分的吸收利用率。

例如,土壤的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

酸性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较低,容易被固定,从而减少植物对磷的吸收利用;碱性土壤中,氮肥的有效性较低,容易被揮发或淋失,从而减少植物对氮的吸收利用。

因此,在施肥时需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也是提高肥料养分真实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和土壤的养分状况,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分期施肥,根据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

例如,在作物生长初期,应适量施加氮肥,促进植物的早期生长;在作物生长中后期,应适量施加磷肥和钾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此外,还要注意施肥的方法和施肥技术,避免养分的损失和浪费。

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提高肥料养分的真实利用率。

例如,可以利用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增加养分的供应能力;可以利用覆膜栽培和滴灌技术来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可以利用节水灌溉和精确施肥技术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等。

肥料利用率的计算

肥料利用率的计算

肥料利用率的计算
季晓泉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肥料利用率受施肥量、施肥种类、土壤特性、作物品种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氮肥的利用率在20%~50%,磷肥的利用率在10%~30%,氮、磷的利用率很低.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只有使肥料得到很好的利用,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而有关数据的计算也不可忽视,是获得科学数据的基础和保证。

现以3414试验为例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总页数】1页(P22)
【作者】季晓泉
【作者单位】内蒙古多伦县农业局土壤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
【相关文献】
1.科学施肥促进肥料利用率稳步提高我国肥料利用率达33%
2.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水稻肥料利用率实验
3.我国当季肥料利用率进入国际公认适宜范围农业
部组织专家完成《中国三大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研究报告》4.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5.泸西县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