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不同,不必强融(深度好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知无法战胜对方,

本质上的狭隘,

进行争辩只会损耗精神。

这时不如不争不辩,

因为层次不同是争不出结果的。

1 、层次不同,解释无意义我观察过很多“争论”的场景,其实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争论。而是话语不对等的尴尬抬杠,情绪上的升级,继而出言不逊。话语不对等,指的是双方不在一

个语境,也不在一个层次下交流。所争所论,风马牛不相及,只会损耗心力。比如有一次

我谈到欧洲人的素质,就有一人大为不满。他数落我给外国人涂脂抹粉,长他人志气,灭中

国人威风。我没有理他,因为从他的话语中,发现我们并不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彼此说的也

不是一回事。他后来气急败坏,开始骂人,我依然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不同层次的人之间

讨论问题,彼此南辕北辙,既没有前提,也不会有结果。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正有智慧的人,鲜少与人争辩。毕竟层次不同,解释再多也是徒劳无益。

《庄子·天道》中有一则故事。士成绮爱慕玄虚,四处参师访友,一心想有所收获。有一次,他来拜见老子,看到老子其貌不扬,住的地方也乱七八糟。就对老子说:“听说你是个圣人,我千辛万苦从很远的地方来找你,简直大失所望。看看你宅院里,老鼠洞边的泥块夹杂着粮

食米粟,这是为富不仁的做法,我看你就和老鼠一样。” 老子看也没看士成绮,也没有说一

句话,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多年后,士成绮学有所成,回想起自己的言行,羞愧万分,于是找老子道歉。老子对他说:“你骂我是猪、狗、老鼠又有什么关系,并不能影响我,也不能改变我。” 生活中,我们很难

改变不同层次人的看法。特别是那些动辄扣帽子,无理取闹,刷存在感的人。对他们,或

回避、或远离、或一笑置之、或请他闭嘴。因为再说下去,也是一场无谓的争吵。人生如

同爬山,站在山顶的人,看到的是云,站在山腰的人,看到的是树,站在山脚的人,看到的

是草。

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长短。不同层次的人,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解释毫无意义。

2、不是所有的人,都配与你争辩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如果把时间浪费在错误的

人身上,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刚刚落幕的《奇葩说》第六季,选手詹青云大放异彩,荣获“奇葩王”。比赛中,詹青云的辩论以旁征博引、行云流水著称,知识文化底蕴深厚。思考层次之高,让她总能勇敢说出正能量的社会呼声和平权论调。“老奇葩”傅首尔评价她:“听青

云辩论就像被风亲吻。” 不少人感叹:“看詹青云才知道多读书能有多优秀。”

即便如此,风头正劲的她还是遭到了喷子的抹黑嘲讽。“长得丑、声音不好听、讲话不知所云……” 在一次采访中,詹青云谈及对网络暴力的感受:

“作为辩手,我们是这个舞台上的表达者,只是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至于网友们的不认同,她都欣然接受。在我看来,这位90后知性女孩,没有和低层次的人

较劲,很好地诠释了自己的态度。

不是所有事,都值得你去争辩。不是所有的人,都配与你争辩。有些人不把自己的时间当

回事,因为他们的时间无用。你若放下手头的工作去争辩,无论输赢,你都是输家。俗话说:“夏虫不可语冰。” 面对不同层次的人,没必要多说,别人听不懂,你也讲不清。正如一幅漫画里所表达的:

人的认知,就像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

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下愚莫揣上智,泥陷于认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层认知的风景。当你到过更高的地方,看过更远的世界,自然无需理会闲杂的声音。

3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跟不同层次的人能够成为朋友吗?” 题主因中考失利,去了一所不太理想的高中,同学大都懒散消极、无心向学。每当自己认真

学习,或是跟老师请教疑难,都会被人嘲笑讥讽,甚至是辱骂。无论说什么做什么,别人看

见他都是一副嫌恶的表情。于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为融入不了班集体感到郁闷。网友@安然若枫回答道:

没必要跟不同层次的人混在一起。

融入一个圈子,势必要花费心力和时间。

而花费这些,总要有所图:或是心情的愉悦,或是孤独感的消除,或是人际关系的扩展。

如果付出心力和时间却注定无所收获,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混在一起”?我之前在美国的时候,先后混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圈子里:非法移民们和私立中学的师生们。刚到美国,人生地不熟,机缘巧合之下进了一家度假酒店当经理。接触的大部分是没读过什么书的非法移民。

他们混在一起只知道聊天打屁,关心工作中如何偷懒,买彩票能不能中大奖。平时说最多的,就是:

“那个XXX他妈的不给小费!” “这个死穷鬼居然还给了挺多小费。”

听说我外甥在家写作画画,他们建议“让她来端盘子啊,可以多挣点钱。”

和他们混在一起,既没有收获,又得不到愉悦,还得寻找话题来维持谈话。后来,我考了

K-12的教师资格证,在一所学费昂贵的特殊学校教书。

每天接触的是中学生和中学老师,即使有年龄、文化、经历的巨大差异,相处仍然十分融洽。大家相互认可,彼此信任,和他们聊天让人愉快,有所裨益。

这样的圈子,我混得很舒心。生活中,我们要分清群己界限。

有些圈子,即便是“同学”或者“同事”,和“朋友”都是不同的概念。

选择能“混在一起”的人当“朋友”。如果可以相互认可,彼此信任自然最好。

如果做不到,各安其职,礼貌相待就好,没必要强融。看过这么一个段子:问:带女朋友

去吃饭,遇到流氓向她吹口哨怎么办?答:你应该努力挣钱,带她去高档餐厅吃饭,那里没

有流氓。世界那么大,圈子那么多,总有和你认知层次相同的人。人和人交往,讲究臭味

相投,这无关金钱多少,而关乎三观如何。如果想要自己的人生充满阳光,那就请远离那些

低层次的圈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