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偏瘫

合集下载

脑梗塞偏瘫之软瘫与硬瘫的不同

脑梗塞偏瘫之软瘫与硬瘫的不同

脑梗塞偏瘫之软瘫与硬瘫的不同瘫痪,也叫麻痹,指人体某一部分运动和感觉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

高血压病人脑梗塞以后,常常一侧肢体不听使唤,木然不知,不能活动;胸、腰椎骨折脱位病人,脊髓受伤,常常两下肢不能活动,大小便无法控制。

这两种情况分别称为偏瘫和截瘫。

除此之外,还有四肢瘫痪及局限于一个肢体或其他部分的单瘫。

按照瘫痪类型分,还有软瘫与硬瘫两大类。

软瘫与硬瘫的区别主要在于受损害的神经元不同:软瘫是下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肌肉松弛,并逐渐萎缩,同时腿反射至消失。

故此类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

硬瘫是上运动神经元,即大脑的神经细胞和它发出的纤维受到损害。

由于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肌肉无法随意动作,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肌肉张力增大,摸上去发硬,对刺激极为敏感,很容易发生不自主收缩。

此类瘫痪称痉挛性瘫痪。

脑瘫或高位截瘫便属这类。

从治疗上说,硬瘫难度较大,某些软瘫效果较好。

神经细胞由于水肿等可逆性病理变化暂时推动功能的瘫痪,有可能恢复。

因神经纤维损害而引起的软瘫,经过治疗,有些可不同程度地恢复。

如神经干因外伤压迫或受伤断裂,通过人工吻接,一定时间后可以生长愈合,恢复传递功能。

由脑梗塞导致的偏瘫的治疗方法: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脑梗塞的一个常见症状。

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

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

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 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脑梗塞后遗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塞后遗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脑梗塞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

出现以上症状的根本原因在于脑血管内部出现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由两种病变共同作用结果形成的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导致脑局部的血流中断和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如果影响到由脑神经控制的运动神经系统,就会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如果影响到脑神经控制的语言中枢神经,就会导致语言障碍甚至失语等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脑梗塞后遗症的治疗
脑梗塞发病一年后仍有肢体、语言障碍等就属于脑栓塞后遗症了,30%的脑栓塞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在我国30%-40%的脑栓塞患者面临复发。

后遗症期的治疗重点
以防止脑梗塞复发,改善症状为主。

有的患者在发病一年内能够坚持服药,一年后就忽视了可靠用药;有的患者认为只要坚持锻炼,控制好饮食,吃不吃药没关系。

只靠锻炼和饮食调节,这是一级预防,是对尚未发生脑梗塞病变,但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的一种防病措施。

对已经发生了脑栓塞的患者来说,要防止复发并继续改善症状,让它一直向好的方向发展,除注意清淡饮食,功能锻炼,控制好血压血脂外,最重要的还是可靠用药对脑栓塞病因的持续性防治。

治疗脑梗塞最佳的方法:
“脑通疏络宁栓疗法”是一种中枢神经再生疗法,能短时间内修复患者受损脑细胞,恢复脑部病灶供血供氧,激活受损“休眠”脑组织细胞,促进脑细胞新生。

.。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康复护理大全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康复护理大全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日常康复护理大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指脑血供突然中断后导致的脑组织坏死。

它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ACI发病后常出现偏瘫,治疗方法不仅包括药物治疗,还应趁早进行康复护理,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尽快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减轻残障程度。

◆ACI发生偏瘫的原因和临床症状脑梗塞导致偏瘫,是由于脑梗塞引起的一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常见于基底节区梗塞或大脑半球梗塞,主要是由于这些部位的梗塞,容易导致患者皮质脊髓束受损,致使其支配肌肉的神经受到损害,诱发脑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病灶对侧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偏身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等症状,如果损伤患者的语言中枢,还可能会引起构音障碍或失语等。

严重的患者可有意识障碍,可以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可引起脑疝,导致患者死亡;基底节区脑梗塞的患者可以出现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

■ACI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早期肢体康复训练(1)良姿位的摆放:早期患者体位是上肢保持肩关节向前,肘伸直,腕关节伸展、旋后,指关节外展。

患者下肢处于中立位,膝关节微屈,防止下肢外旋。

发病急性期防止肢体受压应采用健侧卧位;为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需要经常交换体位,采用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的方法,每两小时翻一次身。

(2)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包括下床主动锻炼和床上被动锻炼两种方式。

被动锻炼注意加强患侧功能锻炼,当出现水肿或萎缩时,进行全身擦浴,按摩并抬高患肢,改善微循环,以减轻水肿;在患者病情平稳时,应尽早训练主动活动能力,从指导简单动作开始,锻炼时间每天3次,一般在输液前、后、睡前进行,活动量逐日增加,从3人协助活动到1人协助,最后独立行走。

(3)日常生活训练: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

脑梗偏瘫的治疗方案

脑梗偏瘫的治疗方案
4.注意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六、总结
本治疗方案针对脑梗偏瘫患者,从急性期到后遗症期,制定了一套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治疗措施。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等多学科协作,旨在最大程度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治疗过程中,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2.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知识教育,指导家庭康复方法,提高治疗依从性。
五、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自行锻炼或改变药物剂量。
2.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共同参与康复过程。
3.遵循医嘱,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4)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手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后遗症期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脑代谢药物等。
(2)康复治疗:继续进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巩固和提升康复效果。
(3)心理治疗:针对患者心理问题,持续进行心理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4)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继续采用中医治疗手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残疾程度。
3.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风险。
三、治疗方案
1.急性期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降纤药物等,以降低血栓形成,改善脑循环。
(2)康复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2.恢复期治疗
(1)药物治疗:继续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预防血栓形成。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脑代谢药物等。

脑梗塞致偏瘫的康复护理

脑梗塞致偏瘫的康复护理
着病情 的好转 及 时 恰 当地 开 始 活 动 , 主要 为 被 的主动运 动 开始 , 动其 关 节 时 维 持 另一 关 节 运 动 按摩 、 动 运 动及 健肢 的 主动 活 动 。活 动 的 被 定 的姿 势 , 着病 情 的好 转 、 力 的 恢 复 , 随 肌 护 方 法应 遵循 “ 由小 到大 、 先轻 后重 、 由近及 远 、 先 士应鼓励 并 协 助 病人 早期 下床 活 动 : 帮助 病 先 下后 上 、 序渐 进 行 , 循 进 同时应 用 电刺 激 及 药 人坐 于床 边 , 两腿 下垂 , 后 站 在病 人 患 佣 , 然 协
可进行 康 复训练 。 2 3 肢体 功能 的康 复 .
侧 卧位 翻转时 , 人健肢 在胸 腹部 与 患肢 合扣 。 病 其 原则 是尽 早 开 始 , 主 保 护 患肢 不被 动甩动 , 对翻身 和 卧姿 的肢 体 , 摆
要方 法是 运 动疗 法 , 主要 根 据 不 同病 人 不 同时 放 要求更 注重 于对患 病肢体 的保 护 性 护理 和 治 从 期 的病 程进 行 。早 期 以卧床 被 动 活 动 为 主 , 随 疗 的辅 助作 用 。健 体 主动 活 动 时 , 单个 关 节

物治 疗 。
助病人站 立 , 瘫 痪 的手臂用 三角 巾吊于胸 前 , 将
以早 期 治疗为 主 , 一般 在患 指导病人 行走 , 也可 在 监 护 下扶 床 或 用 拐杖 练
2 3 1 被 动 按摩 ..
维普资讯
膏悔 医药 杂志 2 002年 第 32卷 第 3期
理 , 瘫痪肢 体功能恢 复方 面取 得 了满意 效果 , 在 现介 绍如 下 。
资料 与 护 理
次, 次 2 每 0分 钟 , 从 背 部 的脊 柱 两侧 开 始 , 先

脑梗死偏瘫病历模板书写范文

脑梗死偏瘫病历模板书写范文

脑梗死偏瘫病历模板书写范文
患者老张啊,是个退休多年的工人,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就是
血压有点高。

有天早上,他老伴发现他坐在床边,半边身子动不了,话也说不利索了。

这可把家里人给急坏了,赶紧送去了医院。

医生说老张这是脑梗死引起的偏瘫。

脑梗死嘛,就是脑血管堵了,导致大脑部分区域缺血缺氧,功能就受损了。

好在送来得还算
及时,医生给做了溶栓治疗,还开了些药让回家吃。

回到家后,老张的生活就彻底变了样。

以前还能自己做饭、散
步的,现在吃饭得老伴喂,走路得靠拐杖,还得有人扶着。

他自己
心里也着急,总想着能快点好起来。

医生给了一套康复训练的计划,让老张每天跟着做。

什么伸展
运动、力量训练、平衡练习都有。

虽然开始很难,但老张坚持了下来,每天都练得满头大汗。

慢慢地,他发现自己能走得更稳了,手
也能动得更灵活了。

除了康复训练,老张还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

医生说了,
要少吃油腻的,多吃清淡的,还得戒烟戒酒。

老张就都照做了,连
他最爱的红烧肉都戒了。

家里人也都特别支持老张,每天都鼓励他,还陪他一起练习。

有时候老张心情低落,家里人就会开导他,让他保持乐观的心态。

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老张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偏瘫30例
肢取穴 , 常取 四神聪 、 阳、 仓、 车 、 通 太 地 颊 肩 、 曲池、 外关 、 合 谷、 血海 、 足三里 、 阴交 、 三 昆仑 、 间等 , 次选 8个 ~1 穴 , 行 每 0个
( 66 % ) 显效 1 1 .7 , 4例( 6 6 % ) 有效 8例 (6 6 % ) 无效 3 4 .7 , 2 .7 , 例 (0 o ) 愈显效为 6 、3% , 1.0% , 33 总有效率 为 9 .0%。总有 0o
效率两组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 愈显 率两组 比较差 异 .5 , 有显著性( 0 0 ) P< .5 。
20 05年 7月 2 8日。主诉 : 头晕伴右侧肢体瘫 软 1 。入院前 1 6h
天突发头晕 , 右侧肢体瘫软 , 乏力 , 活动不 灵 , 当地 医院就诊 。 在 头颅 c T扫描 诊 断为 左侧 基底 节 区脑梗 塞 , 前 来我 院就 诊 。 后 查体 : 神清 , 血压 10 7 m g 双侧瞳孔等大等 圆, 、 腹无 1/ 0m H , 心 肺、 异常 , 伸舌居 中, 右上肢 肌力 Ⅱ级 , 下肢 肌力 Ⅲ级 , 张力减 右 肌 弱, 病理反射征未引出 , 舌质淡暗夹瘀 , 脉弦细。中医诊断 : 中风 ( 中经络 , 血瘀 阻) 西 医诊断 : 风 气 ; 急性 脑 梗 塞 ( 右侧 肢 体偏 瘫) 。通 过以上中西医结合 治疗 2 , 8d 右上肢 肌力 V一 , 级 右下
3 2 治 疗 结 果 .
l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 资 料 .
6 0例均为我院住 院患者 , 均有不 同程度 肢体瘫痪 , 简单 按 随机化原则抽签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 1 , 1 ; 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 龄4 8岁 ~ 8岁 , 均 ( 2 5±1 . ) 。对 照组 3 7 平 6. 46 岁 0例 , 1 男 9

脑梗塞偏瘫治疗方法 中医偏方有奇效

脑梗塞偏瘫治疗方法 中医偏方有奇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脑梗塞偏瘫治疗方法中医偏方有奇效
导语:脑梗塞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身上的一种疾病,也就是俗称的“中风”,主要是由脑补供血出现障碍引起的。

脑梗塞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
脑梗塞是一种常发于老年人身上的一种疾病,也就是俗称的“中风”,主要是由脑补供血出现障碍引起的。

脑梗塞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及时是治疗之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例如:偏瘫。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脑梗塞偏瘫呢?
一:三味粟米粥
1: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

每日1次,空腹服。

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二:羊脂葱白粥
1: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

每日1次,连服10日。

用于预防偏瘫。

三:豆淋酒
1: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

趁热服。

服后温覆取微汗。

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四:蚯蚓散
1:取活蚯蚓60克置新瓦上,文火焙干研末后装入胶囊。

日服2次,每服2粒。

适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偏瘫者。

五:针灸
1:口眼歪斜是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应多按摩面部并做嘴、脸、眼部运动,配合针灸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位效果更好。

六:天麻焖鸡块
1:母鸡1只(约重1500克),天麻15克,水发冬菇50克,鸡汤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脑梗塞的发生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80%左右。

脑梗塞可怕之处不仅在于极高的致死率,还在于脑梗塞的后遗症,脑梗塞会给患者留下许多后遗症,例如四肢功能退化和语言功能障碍等,其中瘫痪是后遗症中经常出现的。

脑梗塞大多时候会影响到神经系统,造成患者瘫痪,不仅在生理上给患者带来了困难,在心理上也对患者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和自杀等现象。

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康复锻炼治疗对于脑梗塞偏瘫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围绕肢体锻炼、大脑锻炼和心理康复这三个方面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有关介绍。

一、肢体锻炼的方法。

其一是训练不能下床活动的病人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

正常情况下,患者需要在床上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不仅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还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四肢活动的功能。

当患者处于仰卧时,可以引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外旋等动作,可以预防肩关节挛缩和畸形。

当患者位于侧卧位的时候,需要引导患者展开肘关节,向后旋转前臂,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从而防止偏瘫一侧受压。

其二是引导患者在生命体征保持平衡后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首先引导患者进行被动活动,让患者借助外力来活动身体,然后再安排患者参与到主动活动中,能够自主完成相关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需要放平心态,不能操之过急。

被动运动是指轻柔缓慢的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例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屈伸活动,保持每天约4-5次的频率即可,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能够自主的活动,同样是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例如患者可以先从手指活动开始,再逐渐过渡到下肢以及全身。

其三是对患者进行坐位、站立和行走的训练。

坐位训练指的是当患者的精神状态变得平和稳定的时候,可以在床上放好坐垫,训练患者使用健侧肢体支撑患侧肢体坐下,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防止患者受伤。

浅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体会

浅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在临床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护理措施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同时总结了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通过对护理体会的分析,提出了结论总结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康复训练不仅关注技能的训练,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品质,促进他们尽快康复。

未来的工作应该进一步完善康复方法,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脑梗塞, 偏瘫, 肢体康复, 训练, 临床护理, 护理体会, 困难, 挑战, 结论, 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中风类型,由于脑血管的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使得局部神经细胞缺氧、缺血而出现损害。

脑梗塞常常会导致肢体偏瘫,患者在瘫痪一侧的肢体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为了帮助脑梗塞患者康复恢复,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康复训练方法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包括物理治疗、运动康复、作业治疗等多种手段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案,为偏瘫肢体的康复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

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的家人和护理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护理措施和关怀能够极大地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本文将结合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浅析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体会,探讨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康复训练内容和方法,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护理体会以及康复训练中的困难与挑战。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为护理工作者和关注偏瘫肢体康复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关键在于深入探讨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体会,从而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具体的目的包括:深入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探讨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探讨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总结护理体会,分析康复训练中的困难与挑战。

脑梗塞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脑梗塞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脑梗塞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语:脑梗塞是一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即使治疗之后也可能产生后遗症,根据后遗症的表现不同,中医可以采取不同的疗法! 1、肢体功能障碍
脑梗塞是一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即使治疗之后也可能产生后遗症,根据后遗症的表现不同,中医可以采取不同的疗法!
1、肢体功能障碍:多数脑梗塞偏瘫患者都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可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病情稳定后可从简单的屈伸开始练习,逐渐开始增加训练难度,同时配合按摩、针灸,用热水浸泡患肢也有较好疗效。

2、口眼歪斜:口眼歪斜是脑梗塞偏瘫患者的常见症状,应多按摩面部并做嘴、脸、眼部运动,配合针灸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位效果更好。

3、吞咽困难:脑梗塞患者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可引起吞咽困难,吃饭、喝水时可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进食黏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

症状较重的患者应以流质食物为主。

4、语言障碍:脑梗塞患者出现语言障碍时应多练习说话,严重者可逐渐从发简单音开始,反复坚持联系,另外也可配合针灸进行辅助治疗,常用穴位包括哑门、通里、廉泉等穴,有利于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脑梗塞偏瘫护理措施

脑梗塞偏瘫护理措施

脑梗塞偏瘫护理措施1、脑梗塞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

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

所以,应注意定时给病人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

翻身的频率一般在 2小时左右。

如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及早处理。

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2、吞咽困难护理措施脑梗塞急性发作期病人如果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症状,则需要鼻饲饮食,以保证足够的营养。

鼻饲在一定阶段是保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

有的病人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病人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3、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脑梗死病人起病相对较缓慢,起病时症状较轻,多数不会有意识障碍。

如果堵塞的血管较大,脑组织坏死的面积大,脑水肿明显时,病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进行性加重。

病人可能逐渐出现嗜睡,严重者可进入昏迷。

病人瘫痪肢体力量是否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动,精神状态如何,如发现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医生。

同时,对危重病人要记录每天进食进水的量、尿量等,以便医生参考。

4、早期帮助病人活动瘫痪肢体、促进康复发病第二天如果病情平稳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即帮助脑梗塞病人瘫痪肢体进行伸屈活动。

这样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防止肢体挛缩变形。

不活动时应使病人的瘫痪肢体处于抗痉挛体位,即仰卧时患侧上肢放在一枕头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关节微屈曲,腕关节稍背伸,手握一适当大小的圆柱物体,如手纸卷。

垫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侧臀部垫起使之髋关节内收,骨盆前挺,膝关节下垫一软枕头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应保持90°,以防止足下垂,可让病人足顶在床或墙上或自制夹板。

偏瘫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偏瘫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偏瘫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偏瘫(hemiplegia)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表现为身体一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然而,在临床上,偏瘫往往容易与其他一些疾病混淆,因为这些疾病的症状与偏瘫相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偏瘫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 脑梗死:脑梗死是指脑血管堵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偏瘫也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在脑梗死患者中,偏瘫通常是突发的,与血管阻塞的位置有关。

然而,有些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炎等,也会导致偏瘫,因此在医学上需要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

2.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是脊柱的一种疾病,常表现为腰痛,并可以出现伴随的肢体无力和感觉异常。

当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时,容易与偏瘫混淆。

然而,两者之间有以下明显区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通常发生在下肢,而偏瘫则主要表现为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3. 脑性麻痹:脑性麻痹是一种发生在儿童中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肢体的瘫痪和运动协调障碍。

脑性麻痹的症状与成人的偏瘫相似,但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脑性麻痹通常在儿童期发生,且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而偏瘫则往往是成年人的病症。

此外,脑性麻痹伴有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如智力障碍、癫痫等,而偏瘫通常是独立的一个症状。

4. 多发性硬化症(MS):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常表现为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且症状可以反复发作和缓解。

这与偏瘫病情有所不同,偏瘫通常是一次性发生的,并且在发病后症状一般不会消失或缓解。

5. 肌无力: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导障碍的疾病,常表现为肌肉无力和疲劳。

部分肌无力患者在疾病发作时也可能出现肢体的运动障碍,包括偏瘫的症状。

然而,肌无力患者的运动障碍通常是由于肌肉无力而引起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无关。

综上所述,偏瘫在临床上容易与多种疾病混淆,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配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脑部CT或MRI扫描,才能明确诊断。

真实案例分享:当初已经不能自理的脑梗塞中风偏瘫

真实案例分享:当初已经不能自理的脑梗塞中风偏瘫
减轻痛苦,让她,他们健康点过完人生路。
儿子-唐金周(著)
使 用 产 品 前
2013年6月5号
使 用 中
1个月后右边奇迹有了明显知觉
使 用 中
两个月后背后的褥疮消失 了,大腿也长肉了
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我妈可以扶起来在平常的凳子坐
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可以坐着自己用左手自己吃饭
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可以坐着自己用左手自己吃饭
三个月后可以扶着锻炼站立源自继续使用中现在神志清晰,吃饭休息跟正常人一样, 产品继续使用中﹒﹒﹒
脑梗塞中风偏瘫
案例
广东省惠来县隆江米街21之2(林红杏)
2014-03-06(金玉)
这是一个真实的奇迹,我母亲今年73岁在2009年9月 30日因为高血压脑梗了,半边瘫痪,2013年5月经过朋 友介绍,订了美国FKC功能性保健产品,6月5日产品开 始服用,一个星期后就有效果出来,一个月后右边奇迹 的竟然有知觉了,两个月后背后的褥疮消失了,大腿也 长肉了,两个半月后奇迹产生了,我妈可以扶起来在平 常的凳子坐,还可以坐着自己用左手自己吃饭,现在我 妈的精神非常的好,笑声也响亮多了,神志非常清晰, 目前虽然还不能自理,但是起码老人不会带给我的麻烦, 对她没有痛苦,对我容易打理,目前还在继续调理,我 今天跟大家分享,主要是希望大家看到,对身边有我这 种情况的,可以考虑让父母在为了我们劳累了半辈子,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这些方法可以用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这些方法可以用

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这些方法可以

关于《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练,这些方法可以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脑梗塞是现阶段在临床医学上很普遍的一种病症种类,一般来讲,在大家得了脑梗塞后,如果有偏瘫的状况,就需要开展康复治疗。

那麼,脑梗塞偏瘫康复训炼用什么方法好呢?
一、康复训练:
它是偏瘫患者家庭护理的关键步骤,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不可以活动,全身生理学功能减退,如身体长期性不活动,肌肉慢慢委缩。

心、肺功能减退,影响吸气和血液循环系统,因而,康复训练有益病体康复治疗,要由浅入深,坚持不懈。

二、完全性偏瘫环节:
可选用推拿、推拿按摩和处于被动活动,协助患者康复训练。

姿势应当由轻到重、再轻。

处于被动活动不必过猛。

每一次全身锻练约15-30分钟。

三、一部分作用修复环节:
这一环节要再次前一环节的各类锻练。

另外协助患者翻盘、起坐。

站起锻练,先扶床板、靠背站起,随后途手站起。

身体简易
健身运动锻练,如上肢的上瘵、外旋、外旋、腕关节的伸曲活动、下肢的伸曲和足的伸曲活动。

四、基本修复环节:
在站起和上肢简易活动的基本上刚开始训练行走,手的认知能力和語言作用修复。

徒步锻练先在帮扶下上下晃动人体,两腿轮着负重,随之梯步,逐渐衔接到手扶拖拉机拐棍独自一人走动。

在出現画圈足下垂时,应训练曲膝和提腿姿势。

上肢锻练可训练拿碗、汤勺、筷,穿脱光衣服及其手工编织、打算盘等细致活动。

失语者要协助語言作用修复锻练。

脑梗塞的治疗流程有哪些?

脑梗塞的治疗流程有哪些?

脑梗塞的治疗流程有哪些?
(1)轻度偏瘫(生活尚能自理)。

一般的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失眠症和烦躁,或有性格的改变。

主要是康复治疗,需要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抗血小板凝聚,活血化瘀就可以恢复。

预防并发症。

定期去医院康复治疗,检查血脂、血糖及心脏的情况。

症状不明显时不需加服其他药物,症状加重者需静脉输液治疗。

(2)中度偏瘫(生活不能自理)。

患者一侧肢体活动受限,生活需要别人协助,性格变化较大。

主要是进行康复训练,加服药物,还需有人24小时陪护。

严密注意预防并发症。

无须过多的检查和药物治疗。

每3个月定期医院复查血糖、血脂等。

主要是抗血小板凝聚,活血化瘀。

(3)重度偏瘫(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长期卧床)。

患者多数在医院或家中长期卧床。

不能耐受康复,需单独有人陪护、护理。

出现并发症时需住院治疗。

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需胃管进食,长期呼吸道护理,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法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法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它可以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此,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帮助患者尽早康复、重返正常生活非常重要。

以下是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法的步骤:一、观察病情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应该第一时间观察病情,掌握患者的病史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

对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护士需要注重以下方面的观察:1.肢体瘫痪情况,包括痉挛和张力异常等。

2.意识水平,包括意识清醒度、反应和认知等。

3.言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理解和听力等。

4.生理状态,包括呼吸、循环和体温等。

通过观察,护士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不适和变化,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二、进行重点护理1.身体护理对于瘫痪患者,需要进行正确的身体护理,防止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应定期翻身、按摩肢体、清洁皮肤,并进行营养支持和口腔卫生等。

2.呼吸护理对于呼吸衰竭或喉部淤血的患者,应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和喉部腔吸引。

还应进行常规肺部检查和痰液检查,以及定期评估氧气饱和度和呼吸状态。

3.营养护理患者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营养支持,以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促进身体的康复。

护士应重视膳食品质和摄入量的监测,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4.口腔护理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口腔护理尤为重要,因为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作用。

护士应该帮助患者每日刷牙、清洁牙齿和口腔,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在口腔中。

1.早期功能训练早期功能训练对于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士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通过康复体位、肌肉强化、被动活动、纠正姿势等方法进行训练,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2.语言训练对于失语患者,语言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护士应通过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行口语训练、听力训练、语音学习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脑梗塞偏瘫失语患者往往伴随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扰,而心理状态对于康复的影响非常重要。

脑梗死后遗症表现

脑梗死后遗症表现

1、对于得了脑梗死的患者来说,就是治疗好了之后也还会有后遗症的,就比如语言的障碍,就是表现出说话不流利,说话困难的情况。

2、得了脑梗死的患者平时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智力问题或者是会出现精神障碍,有时候会做一些他们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因为脑出血或脑梗塞病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都是会遗留智力或精神上的障碍在自身上,这个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3、得了脑梗死的患者治疗之后又可能会出现偏瘫的后遗症,比如说下半身的左边或者是右边开始会出现不灵活的现象。

因为大脑的神经支配是交叉性的,脑梗死的话是会影响到这类神经系统的,所以就会出现偏瘫的症状。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用药一定要注意合理科学性,要注意预防脑梗死的复发,用药也不能停顿,这样就会比较容易导致病情的复发。

脑中风病临床最主要的表现,是神志障碍和运动、感觉以及语言障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症状依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

这些症状,称为后遗症。

后遗症的轻重,因病人的体质和并发症而异。

常见的后遗症如下1.麻木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

2.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

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

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3.中枢性瘫痪中枢神经瘫痪也是脑梗死的一个后遗症表现,就是由于我们的大脑皮层细胞以及神经纤维出现了损伤造成的。

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4.周围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

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脊骸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

脑梗塞会有神经系统体征出现

脑梗塞会有神经系统体征出现

脑梗塞会有神经系统体征出现什么是脑梗塞?脑梗塞又称脑中风,是指脑血管发生阻塞或破裂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

当脑血管发生短暂或持久阻塞时,脑组织供血不足,导致脑细胞的缺血性坏死,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脑梗塞的神经系统体征脑梗塞的神经系统体征是指在患者体检时可以观察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偏瘫或瘫痪脑梗塞常常导致行动不便甚至丧失行动能力。

当脑血管发生阻塞时,脑部的运动中枢受损,导致身体一侧的肌肉无力或完全瘫痪。

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活动困难、持物不稳、行走困难等症状。

2. 语言障碍脑梗塞还会引起语言障碍,表现为言语表达困难、语速减慢、语言不连贯等。

有些患者甚至完全失去语言能力,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或无法表达清晰的意思。

3. 感觉异常脑梗塞还会导致感觉异常,包括触觉、视觉和听觉方面的问题。

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减退、感觉异常、视觉模糊或失明、听力下降等症状。

4. 眼球运动障碍脑梗塞还可能导致眼球运动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不稳定、眼球不能自由转动或眼震等症状。

这是因为脑干受损导致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功能受损所致。

5. 平衡障碍脑梗塞还可能引起平衡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眩晕、站立不稳等症状。

这是因为脑部的平衡中枢受到损害,导致平衡功能受损。

6. 认知障碍脑梗塞还可能导致认知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理解能力下降等症状。

这是因为脑部某些区域的功能受损,影响了患者的认知能力。

7. 其他体征脑梗塞还可能引起其他一些体征,如头痛、恶心、呕吐、短暂性意识丧失等。

这些体征的出现可能与脑组织的缺血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关。

总结脑梗塞是一种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常常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体征的出现。

这些体征主要包括偏瘫或瘫痪、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眼球运动障碍、平衡障碍、认知障碍等。

了解和识别这些神经系统体征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脑梗塞至关重要。

如果您或他人出现类似的症状,请尽快就医,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脑梗塞健康宣教偏瘫颅脑

脑梗塞健康宣教偏瘫颅脑

脑梗塞健康宣教偏瘫颅脑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脑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

它是由于脑血管中的血栓或栓子堵塞了脑动脉,导致脑部缺血或缺氧而引起的。

脑梗塞的主要表现是突然出现的瘫痪、失语、感觉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本篇文章将从脑梗塞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健康宣教。

一、脑梗塞的发病原因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硬化,形成血栓,增加脑梗塞的风险。

2.高血脂:血液中的脂肪物质过多,容易形成血栓,引发脑梗塞。

3.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容易形成心房栓子,一旦栓子脱落并进入脑动脉,就会导致脑梗塞。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形成血栓。

5.抽烟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会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积累,引发脑血管病变。

二、脑梗塞的临床表现1.偏瘫: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常常是面部、上肢和下肢。

2.失语:突然失去语言能力,有时候不能理解别人说话。

3.感觉障碍:出现一侧肢体感觉减退、麻木或失去感觉的情况。

4.头晕、眩晕:突然出现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等症状。

5.偏盲、失明:一侧眼睛可以看到,而另一侧眼睛看不到或只能看到一部分。

6.大小便功能障碍:突然出现尿失禁、尿频、尿急等症状。

三、脑梗塞的预防1.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降低脑梗塞发生的风险。

2.戒烟限酒:给自己制定一个无烟无酒的生活习惯,减少脑血管病变的风险。

3.饮食均衡:多食用蔬菜、水果、谷物,减少高脂肪、高盐、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4.保持适度运动: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血管功能,降低患病风险。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及时治疗,提前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四、脑梗塞的治疗1.紧急治疗:一旦发生脑梗塞,应立即就医。

通过使用溶栓药物或介入手术等方法尽快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2.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偏瘫
*导读:脑梗塞偏瘫后积极进行迈步训练直接关系到日后生活自理水平和步行能力的提高。

对于不同程度的瘫痪,进行步行训练时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
脑梗塞偏瘫后积极进行迈步训练直接关系到日后生活自理水平和步行能力的提高。

对于不同程度的瘫痪,进行步行训练时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中、轻度瘫痪者如站立功能已经基本恢复,可依靠手杖练习迈步,方法:先将手杖向前买挪一步,稳住后迈出患足,随后将健足跟上。

也可把手杖及患肢作为一支点,健足为另一支点,两者交替前进。

患肢肌肉力量不足,移动及着地时应注意用手杖辅助支撑体重。

对于重度瘫痪者,迈步练习时最好由家属协助,家属应撑住患者患侧上肢,一手扶腰,一手拉住患者的手,患者迈步时应先迈健足,待健足站稳后再通过家属的协助移动患足。

如患足向前迈步有困难时,开始可以先原、地踏步,逐渐慢慢练习行走,然后再训练独立行走,家属下肢可拖抬患者患肢向前迈步,每次5~10米。

脑梗塞康复锻炼是个长期过程,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训练强度要由小到大,使患者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恢复体力。

如果患者经过训练休息一夜后仍感疲劳,脉搏数高于正常水平,则表
示运动量过大,应适当减量。

偏瘫患者吃什么好。

1、五汁童便饮:取姜汁、藕汁、梨汁、萝卜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匀,用炭火煎煮片刻即成。

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温开水送下。

适用于本病之筋骨软弱、气血不足者。

2、大枣粳米粥:以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

取粳米1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

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

每日1次。

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中风后遗症。

3、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

趁热服。

服后温覆取微汗。

用治中风后遗症以及产后中风、四肢麻木等。

4、蚯蚓散:取活蚯蚓60克置新瓦上,文火焙干研末后装入胶囊。

日服2次,每服2粒。

适用于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偏瘫者。

5、羊肚山药汤:取羊肚1具,去筋膜后洗净切片,加水煮烂后下入鲜山药200克,煮至汤汁浓稠,代粥服。

适用于中风后体质虚弱者。

6、乌鸡汤:取乌骨母鸡1只,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骨酥肉烂时即成。

食肉饮汤,数日食毕。

适用于中风后言语蹇涩、行走不便者。

高血压患者需同服降压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9)黑豆汤:取大粒黑豆500克,
加水入砂锅中煮至汤汁浓稠即成。

每日3次,每服15毫升,含服、缓咽。

适用于言语蹇涩者。

7、蓖麻油饮:取蓖麻油500毫升,加入黄酒100毫升,混匀后静置1日。

每日1次。

用沸水烫温后慢慢饮服,每服15毫升。

用治偏瘫
8、三味粟米粥: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

每日1次,空腹服。

适用于中风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9、羊脂葱白粥: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

每日1次,连服10日。

用于预防偏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