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氧化镁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水泥检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检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检验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参照GB12573—90《水泥取样方法》、GB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等标准进行编制。

注:仅适合于本公司常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一、验收批水泥进场后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吨为一批、散装不超500吨为一批。

对初次使用的水泥每批检验其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烧失量、3d和28d强度;正常每批检验其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3d和28d强度。

二、取样1、取样要求1.1、取样工具:手工取样器。

1.2、取样部位:散装水泥在水泥运输车上用取样器抽取,取样要求不同深度、不同部位。

1.3、取样数量:抽取20kg。

1.4、样品的制备:样品抽取后通过0.9mm方孔筛,进行编号,均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

1.5、样品的包装与贮存: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

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贮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试验样应妥善保管40~60天。

1.6、样品的标识:对封存样和试验样都应标有品种、等级、编号、取样时间、地点、取样人等贴于取样筒上。

三、细度检验1. 仪器1.1 负压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4000~6000Pa ;喷气嘴上口平面与筛网之间距离为2~8mm 。

1.2 天平:最大称量为100g ,分度值不大于0.01g 。

1.3 0.080mm 方孔筛2、操作程序2.1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 范围内。

2.2称取试样25g ,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 ,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

水泥厂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1. 目的化学分析是水泥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控制及检验方式,为了对水泥生产过程及进厂原燃辅料。

出厂水泥进行必要的检验和有效的控制,使试验操作更加规范,数据更加准确,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进厂原燃辅料、过程控制及成品的检验。

3. 二氧化硅的测定3.1 测定步骤准确称取试样0.5g,精确至0.0001g,置于铂坩埚中,在950~1000℃下灼烧5min,冷却。

用玻璃棒仔细压碎块状物,加入0.3g 无水碳酸钠,混匀,再将坩埚置于950~1000℃下灼烧10min,冷却。

将烧结块移入瓷蒸发皿中,盖上表面皿,从皿口滴入5ml盐酸及2~3滴硝酸,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使分解完全,待反应停止后取下表面皿,用热盐酸(1+1)清洗坩埚数次,洗液合并与蒸发皿中。

将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皿上放一玻璃三角架,再盖上表面皿。

蒸发至糊状后,加入1g氯化铵,充分拌匀,继续在沸水浴上蒸发至干。

取下表面皿,加入10~20ml热盐酸(3+97),搅拌使可溶性盐类溶解。

用中速滤纸过滤,用胶头扫棒以热盐酸(3+97)擦洗玻璃棒及蒸发皿,并洗涤沉淀3~4次,然后用热水充分洗涤沉淀,滤液及洗液保存在250ml容量瓶中。

将沉淀连同滤纸一并移入瓷坩埚中,烘干并灰化后放入950~1000℃的马弗炉中灼烧1h取出坩埚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3.2 计算SiO2=(m1/m)×100式中:m1—沉淀的质量,gm—试料的质量,g4.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4.1 测定步骤从保存在250ml容量瓶的溶液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300ml 烧杯中,加水稀释至100ml,加10滴磺基水杨酸钠指示剂溶液,用氨水(1+1)和盐酸(1+1)调节溶液PH值在1.8~2.0之间,将溶液加热至70℃,用0.015mol/L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缓慢的滴定至亮黄色。

4.2计算Fe2O3=[(T Fe2O3*v*10)/(m*1000)]×100=T Fe2O3*v/m式中:T Fe2O3—每毫升EDTA标准滴定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毫克数mg/mlv—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g/mlm—试料的质量,g5. 三氧化二铝的测定5.1 测定步骤在测定完铁的溶液中,再加入10~15毫升0.015mol/L的EDTA标准滴定溶液,将溶液加热至80℃,用氨水(1+1)和盐酸(1+1)将溶液的PH值调至3.8~4.0之间。

水泥氧化镁作业指导书

水泥氧化镁作业指导书

水泥氧化镁含量检测细则1、目的为对水泥氧化镁含量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围本方法适用于氧化镁试验、氯离子含量试验。

3、检验检测依据《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4、评定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5--20075、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高温电阻炉、移液管、烧杯、坩埚等。

6、检验步骤所取的样品采用四分法分至约100g,经0.080mm方孔筛,用磁石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0.080mm方孔筛。

将试样充分混匀后,装入带有磨口瓶的瓶中密封。

高温电阻炉滴定管分析天平6.1 样品的熔融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

置于银坩埚中,加入67g氢氧化钠,在650-700的高温下熔融20min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100mL近沸腾水的3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5-30mL 盐酸,再加入1mL硝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将溶液加热至沸,冷却,然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溶液E。

6.2 氧化镁、氧化钙的测定6.2.1原理在PH10的溶液中,以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为掩蔽剂,用酸性铬蓝 K-萘芬绿B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6.2.2氧化钙的测定从溶液E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入7mL氟化钾,搅拌并放置2min以上,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入5mL三乙醇胺(1+2)及少许的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CMP),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此时溶液在pH13以上,用[c(EDTA)=0.015mol/L]EDTA标准滴定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记录消耗的体积V1。

6.2.3氧化镁的测定从溶液E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1mL酒石酸钾钠溶液,5mL三乙醇胺(1+2),搅拌,然后加入25mLpH10缓冲溶液及少许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c(EDTA)=0.015mol/L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水泥企业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水泥企业化学分析作业指导书

试剂配制及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作业指导书1.前言1.1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试剂配制及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操作规程;1.2本作业指导书根据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提出。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化学分析中试剂配制及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

3.引用标准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4.主要内容4.1试剂的配制4.1.1盐酸(1+1)、(1+5);4.1.2氨水(1+1);4.1.3氢氧化钾溶液(200g/L);将200g氢氧化钾(KOH)溶于水中,加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4.1.4 硝酸银溶液(5g/L):将5g硝酸银(AgNO3)溶于水中,加10mL硝酸(HNO3),用水稀释至1L;4.1.5 氯化钡溶液(100g/L):将100g二水氯化钡(BaCI2〃2H2O)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4.1.6 PH4.3的缓冲溶液:将42.3g无水乙酸钠(CH3COONa)溶于水中,加80mL冰醋酸(CH3COOH),用水稀释至1L,摇匀;4.1.7 PH10的缓冲溶液:将67.5g氯化铵(NH4CI)溶于水中,加570mL氨水,加水稀释至1L;4.1.8 三乙醇胺[N(CH2CH2OH)3]:(1+2);4.1.9 酒石酸钾钠溶液(100 g/L):将100g酒石酸钾钠(C4H4KNaO6〃4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L;4.1.10 氟化钾溶液(150 g/L):称取150g氟化钾(KF〃2H2O)于塑料杯中,加水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4.1.11 氟化钾溶液(20 g/L):称取20g氟化钾(KF〃2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L,贮存于塑料瓶中。

4.1.12 氯化钾溶液(50g/L):将50g氯化钾(KCI)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 L。

4.1.13 氯化钾—乙醇溶液(50g/L):将5g水氯化钾(KCI)溶于50mL水中,加入50mL95%(V/v)乙醇(C2H5OH),混匀。

有效氧化镁的含量作业指导书

有效氧化镁的含量作业指导书

有效氧化镁的含量作业指导书10.13.6.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石灰的总氧化镁含量。

10.13.6.2仪器设备10.13.6.3试剂1:10盐酸:将1体积盐酸(相对密度1.19)以10体积蒸馏水稀释。

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pH=10):将67.5g氯化铵溶于30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中,加浓氢氧化铵(相对密度为0.90)570mL,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酸性铬兰K-萘酚绿B(1:2.5)混合指示剂:称取0.3g 酸性铬兰K和0.75g蔡酚绿B与50g已在105摄氏度烘干的硝酸钾混合研细,保存于棕色广口瓶中。

EDTA二钠标准溶液:将10克EDTA二钠溶于温热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并冷至室温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氧化钙标准溶液:精确称取1.7848g在105摄氏度烘干(2h)的碳酸钙(优级纯),置于25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从杯嘴缓慢滴加1:10盐酸100mL,加热溶解,待溶液冷却后,移入1000mL 的容量瓶中,用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一毫克氧化钙。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将20g氢氧化钠溶于80mL蒸馏水中。

钙指示剂:将0.2g钙试剂羟酸钠和20g已在105摄氏度烘干的硫酸钾混合研细,保存于棕色广口瓶中。

10%酒石酸钾钠溶液:将10g酒石酸钾钠溶于90mL 蒸馏水中。

三乙醇胺(1:2)溶液:将1体积三乙醇胺以2体积蒸馏水稀释摇匀。

10.13.6.4EDTA标准溶液与氧化钙和氧化镁关系的标定精确吸取500mL氧化钙标准溶液放于300mL三角瓶中,用水稀释至100mL左右,然后加入钙指示剂约0.1g,以20%氢氧化钠溶液调整溶液碱度出现酒红色,再过量加3~4mL,然后以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成纯蓝色时为止。

EDTA二钠标准溶液对氧化钙滴定度按式(8.2.4-1)计算。

TCaO=CV1/V2式中:TCaO--EDTA标准溶液对氧化钙的滴定度,即1mLEDTA 标准溶液相当于氧化钙的毫克数;C--1mL氧化钙标准溶液含有氧化钙的毫克数,等于1;V1--吸取氧化钙标准溶液体积(mL);V2--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mL)。

水泥企业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水泥企业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 1 -化验室取样及制样作业指导书1工具准备:取样器、取样桶、小破机。

2检验频次:各类原燃材料检验频次依《过程质量控制一览表》要求进行。

3取样方法:3.1矿山原料的取样方法:3.1.1沿矿山开采面分格取样法:在矿体露出面上,按一定规格的方格网或菱形网,在其交点处采集0.5㎏左右的矿山样品,所取各块矿石尽量大小一致,然后混合成一个样品(一般由10-15块组成)。

3.1.2刻槽取样法:此方法是在矿体露出面上刻一沟槽,将刻下的矿石作为样品,刻槽的方向应垂直于矿层的走向,刻槽断面应保持不变。

3.1.3钻孔取样法:利用凿岩时从炮眼中收集的岩粉作为样品。

这种取样方法的关键在于收集的岩粉要完整。

3.1.4拣块取样法:在采矿场上,按一定规格画出方格网,在网的交点或中心拣取重为0.5-2㎏的矿石混合一起成为一个样品。

3.2进厂原、燃料取料:在已进厂的原、燃料堆的周围,从地面每隔0.5m左右用铁铲划一条横线,再每隔1-2m从上到下划一条竖线,间隔选取横竖线的交点处作为取样点,在取样点处用铁铲在0.3-0.5m的深处挖取100-200g混合后作为样品。

如遇块状物料,取出用铁锤砸取一小块。

一般是每100t原、燃料堆取出5-10㎏样品,送化验室供制备试样用。

块度较大时取样量以Q=Kd2进行确定,Q为实验室样品的最小质量㎏;K为经验系数,物料较均匀时取0.1-0.3,不均匀时取0.4-0.6,很不均匀时取0.7-1.0;d为实验室样品中最大颗粒mm。

3.3出磨生料和出磨水泥平均样的采取:采用人工定时取样的方法:1h取样一次,然后倒在同一样品桶中,混合均匀后组成这一时间的平均试样。

3.4熟料平均样品的采取:每隔两个小时,取一小桶熟料综合样品,包括大、中、小及块料、粉料(约1kg),24小时后将所有取得的熟料综合混均。

用缩分法取均匀的熟料样品,用小磨磨制并进行熟料试验。

3.5水泥成品检验样品的抽取:3.5.1出厂水泥检验样品应严格按国家标准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所规定的编号吨位取样,超过规定取样吨位数的水泥按不合格品处理。

氧化镁 技术说明书

氧化镁 技术说明书

氧化镁技术说明书1. 引言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技术说明书旨在介绍氧化镁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应用领域以及相关安全注意事项,以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氧化镁。

2. 制备方法氧化镁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煅烧法、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等。

2.1 煅烧法煅烧法是一种传统的制备氧化镁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 1. 准备高纯度的镁粉或者镁盐。

2. 将镁粉或者镁盐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加热。

3. 在高温下,镁粉或者镁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镁。

4. 冷却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镁产品。

2.2 水热法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备氧化镁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 1. 准备适量的水合硫酸镁溶液。

2. 将水合硫酸镁溶液放入高压容器中。

3. 加热容器至一定温度和压力,使溶液发生水热反应生成氧化镁。

4. 冷却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镁产品。

2.3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胶和凝胶转变制备氧化镁的方法。

其步骤包括: 1. 准备适量的镁盐溶液和适量的沉淀剂。

2. 将镁盐溶液与沉淀剂混合,形成溶胶。

3. 控制温度、pH值等条件,使溶胶逐渐凝胶成固体。

4. 凝胶经过干燥和煅烧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氧化镁产品。

3. 物理化学性质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在常温下无臭无味。

其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包括: - 分子式:MgO - 相对分子质量:40.31 g/mol - 密度:3.58 g/cm³ - 熔点:2852 ℃ - 沸点:3600 ℃ -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酒精,微溶于酸4. 应用领域氧化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阻燃材料由于氧化镁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可在高温下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因此广泛应用于阻燃材料的制备中。

例如,在建筑材料、电线电缆等行业中,添加氧化镁可以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

4.2 催化剂和吸附剂氧化镁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和吸附剂,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泥企业化验室分析组作业指导书

水泥企业化验室分析组作业指导书

目录1 生料全分析 (1)2 熟料全分析 (2)3 水泥中三氧化硫 (4)4 石灰石 (4)5 粘土 (6)6 废石头 (7)7 废土 (9)8 废砂土 (10)9 硫酸渣、废钢渣 (12)10 磷矿渣 (13)11 矿渣 (15)12 白云石粉 (16)13 混合土 (18)14 煤灰全分析 (19)15 石膏 (21)16 煤工业分析 (24)17 水泥中氯离子的测定 (25)18 水泥组分测定 (26)19 熟料中游离氧化钙的测定(甘油酒精法) (27)分 析 方 法1 生料全分析1.1样品的制备准确称取已在1050C —1100C 烘过2小时的试样0.5000克置于银坩埚中,(黑生料须在650℃高温炉中预烧20分钟,取出冷却),加入6—7g 氢氧化钠,续升温至6500C ,保温20分钟以上(中间摇动熔融物一次)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装有100毫升的热水烧杯中,盖上表面皿,适当加热,待熔融物完全浸出后,立即取出坩埚,用热HCL (稀)和水洗净,一次快速加入30毫升浓HCL ,10滴HNO 3(浓)加热至沸,冷却,移入250毫升的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可分别测定二氧化硅(SiO 2),三氧化二铝(AL 2O 3),三氧化二铁(Fe 2O 3),氧化钙(CaO )和氧化镁(MgO )。

1.2二氧化硅(氟硅酸钾容量法)的测定吸取50ml 试样溶液,放入300ml 塑料杯中,加入10ml 硝酸,冷却片刻。

加入固体氯化钾,搅拌并压碎不溶颗粒,直至饱和,然后加入10ml (150g/L )氟化钾溶液搅拌2min 。

冷却并静置15min 。

用快速滤纸过滤,塑料杯与沉淀用50g/L 氯化钾溶液洗涤2—3次(用量不能超过25mL )。

将滤纸连同沉淀置于原塑料杯中,沿杯壁加10mL(50g/L 氯化钾—乙醇溶液及1mL 酚酞指示剂溶液,用0.15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未洗尽的酸,搅动滤纸并随之擦洗杯壁,直至中和变红。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

1 水泥检测作业指导书1.1 水泥概述:1.1.1 定义水泥是一种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六大品种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产品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75-20071.2 相关标准:产品标准:GB/T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检测方法: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208-2014《水泥密度检验方法》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GB/T750-1992《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性能按TB10424-2010,其他品种水泥的性能按国家现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

1.3 水泥的技术指标、抽检频次及检验方法见表1-11.4 所用到的仪器设备见表1-21.5 环境要求:水泥室的环境要求:试验室温度为 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 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1.6水泥取样方法:1.6.1 手工取样:散装水泥,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m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

通过转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关,在适当位置插入水泥一定深度,关闭后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符合要求的容器中。

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

袋装水泥,每一个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袋装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器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中,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符合要求的容器中,每次抽取的单样量应尽量一致。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矿粉检测作业指导书

★磨细矿渣粉检测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密度、比表面积(勃氏法)、氧化镁、烧失量、三氧化硫、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等指标的测定.二、技术标准1、《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 208—942、《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勃氏法)》GB 8074-20084、《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三、采用的仪器设备四、检测项目、被测参数及允许变化范围技术要求:1.开始进行检测前应首先检查软练室温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若不符合应开启设备使之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检测。

2.检查仪器设备的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是否出现线路破损、漏电现象。

3.接通电源,空载运转各仪器设备,确定其是否运转正常。

4.检查检测用水是否清澈、可透明,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六、试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密度(1)。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2).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3)。

试样应预先通过0。

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矿粉60g,称准至0.01g.(4). 用小匙将试样一点点的装入(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5)。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6). 结果计算①矿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②矿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矿粉密度ρ=矿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

水泥氧化镁作业指导书

水泥氧化镁作业指导书

水泥氧化镁作业指导书水泥氧化镁含量检测细则1、目的为对水泥氧化镁含量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氧化镁试验、氯离子含量试验。

3、检验检测依据《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4、评定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5--20075、仪器设备分析天平、滴定管、高温电阻炉、移液管、烧杯、坩埚等。

6、检验步骤所取的样品采用四分法分至约100g,经0.080mm方孔筛,用磁石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0.080mm方孔筛。

将试样充分混匀后,装入带有磨口瓶的瓶中密封。

高温电阻炉滴定管分析天平6.1 样品的熔融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

置于银坩埚中,加入67g氢氧化钠,在650-700的高温下熔融20min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100mL近沸腾水的3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5-30mL 盐酸,再加入1mL硝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将溶液加热至沸,冷却,然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溶液E。

6.2 氧化镁、氧化钙的测定6.2.1原理在PH10的溶液中,以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为掩蔽剂,用酸性铬蓝K-萘芬绿B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6.2.2氧化钙的测定从溶液E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入7mL氟化钾,搅拌并放置2min以上,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入5mL三乙醇胺(1+2)及少许的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CMP),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此时溶液在pH13以上,用[c(EDTA)=0.015mol/L]EDTA标准滴定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记录消耗的体积V1。

6.2.3氧化镁的测定从溶液E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1mL酒石酸钾钠溶液,5mL三乙醇胺(1+2),搅拌,然后加入25mLpH10缓冲溶液及少许酸性铬蓝K-萘酚绿B 混合指示剂,用c(EDTA)=0.015mol/L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2019-水泥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模板 (11页)

2019-水泥作业指导书-word范文模板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泥作业指导书篇一:水泥作业指导书篇二: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规范试验室对水泥的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等检验的工作程序,实现标准化操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作为检测依据。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民用建筑的混凝土及制品中的水泥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的检测。

3 编制依据3.1 GB/T1345-201X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3.2 GB/T1346-201X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3.3 GB/T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3.4 GB/T2419-201X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3.5 GB/T 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3.6 GB/T 8074-201X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4 检测项目概述4.1 细度: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普通、矿渣水泥80μm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

4.2 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4.3 凝结时间:?普通水泥初凝不得小于45min,终凝不得大于10h;硅酸盐水泥终凝不得迟于6.5h。

4.4 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规定的数值。

4.5 水泥试样: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5 检测准备 5.1 人员具有江苏省建设厅颁发的建筑材料试验岗位证书试验员不少于3人;所有试验人员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5.2 仪器设备试验筛(负压筛或水筛)、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量水器(最小刻度为1ml,精度1%)、天平(能准确称量至1g)、标准养护箱、雷氏夹膨胀值测量仪(标尺最小刻度为1mm)。

MgO混凝土施工方案

MgO混凝土施工方案

MgO混凝土施工方案全坝外掺氧化镁混凝土是利用氧化镁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的变形特性,使混凝土生产延迟体积膨胀,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产生裂缝的技术。

氧化镁混凝土筑坝的技术优势,在于氧化镁所独有的延迟性微膨胀性,其膨胀的量及过程与大体积混凝土降温收缩变形大体协调,具有很好的温度应力补偿效果,可以简化传统的温控措施,为大坝混凝土通仓连续浇筑创造了技术条件;采用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新技术必须进行坝体温度应力补偿设计、计算、分析坝体温度场、温度应力和补偿应力,确定氧化镁混凝土的补偿效果;计算氧化镁掺量并通过试验确定氧化镁安定掺量。

此外,还要进行坝体保温设计,严格实施保温措施并进行原型观测,以验证温度应力补偿的实际效果;为了保证全坝外掺氧化镁混凝土在本工程中的成功运用,将进一步制定《都匀市大河水库I标》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工法,并应用到水库工程施工中,保证水库达到优质、快速、经济和创新的目标。

(一)混凝土工程材料的准备(1)水混凝土拌和、养护用水采用可饮用的天然河水。

(2)水泥本工程大坝混凝土拌制所用水泥选定贵州水泥厂生产的具有低热、低脆性的乌江牌P.O42.5水泥。

运到工地的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

进场后试验室必须进行复检,各项指标均须符合报告出厂合格证。

进场后实验室必须进行复检,各项指标均须符合GB175-99技术要求。

(二)砂、石骨料本工程砂、石骨料在下游左岸料场加工并且集中堆放。

在本工程所开采、加工的砂、石骨料的各项指标均须符合规范要求方可使用。

(三)混合材料和外加剂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质量及合理降低水泥用量,必须在混凝土中掺和混合材料和外加剂,本工程混凝土拌制主要掺和粉煤灰、氧化镁和外加剂。

其品种的选定须经实验室确定和征得发包人的同意;粉煤灰采用贵阳电厂干灰,粉煤灰进库时,必须具备生产厂家对每批粉煤灰的检验结果和出厂合格证,进库后按每200t 一批(不足200t 按一批计)取样试验,粉煤灰须经检验符合DL/T5055-1996《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后方可使用;混凝土外加剂选用浙江龙游外加剂厂生产的ZB-1A 高效缓凝型复合减水剂,外加剂必须具备供货单位对每批的检验结果和出厂合格证,还须现场取样试验,其各项性能指标须符合GB138076-97标准一等品的要求,外加剂的掺量由试验确定,并报发包单位批准后方可使用。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试验作业指导书4.1水泥进场必须附有出厂证明书、并由物资部通知试验室取样复验。

4.2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日期逾3个月时应取样试验,满足GB175有关规定方可使用。

4.3 水泥其他技术要求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水泥其技术要求符合铁道部铁建设【2009】152号文发布的《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GB/T18046-2008及GB175—2007标准之规定,水泥中的碱含量按Na20+0.65K20计算值来表示且不得大于0.6%。

4.4 水泥分批与检验试样的采取:4.4.1 水泥进场时,必须附有水泥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

由物资部对进场水泥核查生产厂名、品种、强度等级、包装、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并作好记录。

4.4.2 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

按进场批号、车号对进场的每批水泥均须进行取样检验。

散装水泥每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袋装水泥每批总量不超过200t。

4.4.3 水泥的取样由物设部负责,检验由试验室负责。

4.4.4 对每批散装水泥,随机地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试验样品。

4.4.5 对已进场的每批水泥,视在场存放,一般对每一品种、标号、编号的水泥罐存放超过三个月,须取样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5 水泥的每批常规检验项目为:胶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

对于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的产品还必须检验以下6个项目:比表面积、烧失量、游离CaO 含量、安定性、含水量。

试验方法按GB175之规定执行。

4.6 进场入库记录、试验记录与检验报告进场入库记录、试验记录与检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被检水泥的品种、标号、包装及生产厂家;B、被检水泥的编号、进场日期及储放情况;C、水泥检验试验的采取日期、采样地点及采取方法;D、水泥的检验项目;E、试验记录应记下全部原始试验数据、试验条件的控制及检验中的异常情况,必要时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F、试验的结果;G、试验日期、试验人员。

水泥厂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目录样品的采集、制备与留样作业指导书 (3)化学试剂及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作业指导书 (7)玻璃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 (33)三氧化硫的测定(树脂交换法) (43)f-CaO的测定 (44)熟料立升重的测定 (45)水份的测定 (46)物料全水份的测定 (47)出分解炉生料分解率测定方法 (48)包装水泥袋重抽查 (48)蒸馏水的制备 (49)水泥熟料化学分析方法 (51)原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63)D1石灰石的化学分析方法 (63)D2砂页岩、粘土化学分析方法 (79)D3铁矿石、硫酸渣、铜矿渣化学分析方法 (88)D4粒化高炉矿渣化学分析方法 (98)D5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105)D6煤灰化学分析 (113)水泥生料的化学分析 (159)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168)煤质检验与控制规程(试用) (204)6.1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208)6.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209)6.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215)6.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 (220)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 (223)细度测定 (226)水泥标准筛自检规程 (228)水泥密度检验 (230)水泥比表面积检验 (231)ISO法水泥胶砂强度检验 (234)水泥胶砂流动度 (241)粉煤灰需水量比测定 (242)水泥胶砂28天抗压强度比测定 (243)玻璃仪器校正方法 (245)质量统计作业指导书 (246)水泥小磨试验作业指导书 (248)原燃材料管理作业指导书 (249)出厂水泥管理作业指导书 (250)自动量热仪作业指导书 (252)测氯仪作业指导书 (253)密封式制样粉碎机作业指导书 (254)压力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254)抗折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255)水泥胶砂、净浆搅拌机作业指导书 (256)水泥安定性沸煮箱作业指导书 (257)天平作业指导书 (258)高温炉作业指导书 (259)恒温干燥箱作业指导书 (260)振动磨作业指导书 (260)压片机作业指导书 (261)PW4400荧光分析仪日常分析简要操作规程 (262)荧光仪开机、关机步骤 (264)二级破碎缩分机作业指导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泥作业指导书

水泥作业指导书

水泥物理性能检验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物理检验。

二引用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GB 12958-1999《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05《砌筑水泥》GB/T 3183-2003《白色硅酸盐水泥》GB2015-2005三检验步骤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1.1主要仪器设备:(1)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2)水泥净浆搅拌机;(3)沸煮箱等。

1.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2.1仪器设备及称量器皿(1)净浆搅拌机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使用前先进行试车。

搅拌机拌和一次的程序是:慢速120±3s,停拌15s,快拌120±3s。

如不符合规定应及时调整、纠正。

(2)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的底座放置应水平,金属棒上下滑动必须灵活;测定凝结时间时,换上的试针安装后要垂直,表面要光滑,顶端应为平面,如发现有弯曲时不能使用。

校对好仪器零点。

(3)水器的最小刻度为0.1mL,并应经标定合格后使用。

(4)天平的感量为0.1g,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灵敏,并对准零点。

(5)此外小餐具刀、平掺刀、擦布等都应准备好。

1.2.2试验条件的检查(1)试验所用水必须是清洁的饮用水,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2)试验时,试验室和养护箱的温度、湿度必须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养护箱的温度应为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

(3)水泥试样及拌和水温度、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氧化镁含量检测细则
1、目的
为对水泥氧化镁含量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氧化镁试验、氯离子含量试验。

3、检验检测依据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2008
4、评定标准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5--2007
5、仪器设备
分析天平、滴定管、高温电阻炉、移液管、烧杯、坩埚等。

6、检验步骤
所取的样品采用四分法分至约100g,经0.080mm方孔筛,用磁石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0.080mm方孔筛。

将试样充分混匀后,装入带有磨口瓶的瓶中密封。

高温电阻炉滴定管
分析天平
6.1 样品的熔融
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

置于银坩埚中,加入67g氢氧化钠,在650-700的高温下熔融20min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100mL近沸腾水的300ml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5-30mL 盐酸,再加入1mL硝酸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将溶液加热至沸,冷却,然后移入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为溶液E。

6.2 氧化镁、氧化钙的测定
6.2.1原理
在PH10的溶液中,以酒石酸钾钠、三乙醇胺为掩蔽剂,用酸性铬蓝K-萘芬绿B混合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

6.2.2氧化钙的测定
从溶液E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入7mL氟化钾,搅拌并放置2min以上,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入5mL三乙醇胺(1+2)及少许的钙黄绿素-甲基百里香酚蓝-酚酞混合指示剂(CMP),在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出现绿色荧光后再过量58mL,此时溶液在pH13以上,用[c(EDTA)=0.015mol/L]EDTA标准滴定液滴定至绿色荧光消失并呈现红色,记录消耗的体积V1。

6.2.3氧化镁的测定
从溶液E中吸取25.00mL溶液放入400mL烧杯中加水稀释至约200mL,加1mL酒石酸钾钠溶液,5mL三乙醇胺(1+2),搅拌,然后加入25mLpH10缓冲溶液及少许酸性铬蓝K-萘酚绿B混合指示剂,用c(EDTA)=0.015mol/L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至纯蓝色。

6.2.4Fe3+,Al 3+的干扰
CaO和MgO 含量的测定和含量的测定由于Fe3+,Al 3+干扰Ca2+,Mg2+的测定,须将它们预先分离。

为此,取试液100mL于200mL -1 烧杯中,滴入(1+1)氨水至红棕色沉淀生成时,再滴入2 mol·L HCl溶液使沉淀刚好溶解。

然后加入25mL尿素溶液,加热约20min,不断搅拌,使Fe3+,Al3+完全沉淀,趁热过滤,滤液用250mL烧杯承接,用1%NH4NO3热水洗涤沉淀至无Cl-为止(用AgNO3溶液检查)。

滤2+ 2+ 液冷却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

滤液用于测定Ca ,Mg。

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12滴GBHA指示剂,滴加200 g·L-1NaOH 使溶液变为微红色后,加入10mL pH=12.6的缓冲液和20mL水,用EDTA 标准溶液滴至由红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

记下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3次。

计算的含量CaO。

在测定CaO后的溶液中,滴加2 mol·L-1HCl溶液至溶液黄色褪去,此时pH约为10,加入15mL pH=10的氨缓冲液,9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由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记下消耗EDTA标准溶液体积V。

平行测定3次。

计算MgO的含量。

6.2.5计算
ωMgO=T MgO×(V−V1)
m
式中:
ωMgO——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T MgO——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mg/mL
V——滴定钙、镁总量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氧化钙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所取水泥的质量,g。

注:以上公式适用于一氧化锰含量≤0.5%时,当水泥的一氧化锰含量>0.5%时则按下式计算,同时三乙醇胺(1+2)应加到10mL,并在滴定前加入0.5g-1.0g的盐酸羟胺,其余步骤与6.2.3相同
−0.57×ωMnO
ωMgO=T MgO×(V−V1)
m
式中:
ωMgO——氧化镁的质量分数,%
T MgO——EDTA标准滴定溶液对氧化镁的滴定度,mg/mL
V——滴定钙、镁总量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氧化钙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m——所取水泥的质量,g
ωMnO——一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7、注意事项
试验中用于标定和配制的试剂均为基准试剂。

要进行空白试验。

所用水应为去离子水,要符合实验室用水规格的要求。

因为所测的是氯离子本身含量很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试验室要控制好环境
8、检验检测报告格式、检测记录表
附件止水带检验检测报告、止水带记录表
水泥检验检测报告第页,共页
JB010401 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
检测:审核:批准:日期:年月日(专用章)
氯离子、氧化镁、三氧化硫检验检测记录表第页,共页
JJ0224
试验室名称:
检测:复核: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