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农田智能自动灌溉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PLC的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

基于PLC的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灌溉系统,它可以用于农田、花园、果园等各种农业和园艺用地。

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气温、湿度和天气预报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自动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

下面将详细介绍基于PLC的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设计。

首先,系统需要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

传感器可以测量土壤湿度、气温、湿度和降雨等参数。

这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PLC的输入模块,PLC读取这些数据并进行处理。

接下来,PLC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灌溉。

首先,PLC需要检查土壤湿度是否低于预定的阈值。

如果低于阈值,即表示土壤干燥,需要进行灌溉。

其次,PLC需要检查天气预报和实际降雨情况。

如果降雨量足够或即将有降雨,灌溉设备将不会启动。

最后,PLC还可以根据气温和湿度调整灌溉设备的工作时间和水量,以适应不同季节和植物的需求。

PLC根据上述判断结果,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

当系统判断需要灌溉时,PLC将输出信号传给灌溉设备的控制模块,启动灌溉设备,如水泵或喷灌系统。

当土壤湿度达到设定的阈值或者天气条件不需要灌溉时,PLC将关闭灌溉设备。

此外,系统还可以配备远程监控和控制功能。

通过PLC与网络通信,用户可以远程监测和控制灌溉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网页界面查看实时数据,如土壤湿度、气温和湿度等参数,以及设定灌溉计划。

用户还可以远程控制灌溉设备,手动开关灌溉系统。

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应具备防雷击、过压、过流等保护功能,确保正常工作。

另外,系统还需要具备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及时报警并记录故障信息,以便维修和调试。

总结起来,基于PLC的全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灌溉设备的自动控制,根据不同的环境参数和实际需求进行智能灌溉。

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为农田、花园和果园等提供全自动化的灌溉解决方案。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

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智能农业灌溉系统是一项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设备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创新解决方案。

它集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植物生长情况,从而智能地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为农田提供最佳的水分供应。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工作原理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监测:在农田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土壤湿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土壤湿度和其他参数,了解农田当前的水分状况。

同时,还可以添加气象传感器来收集气温、湿度、风向等气象数据。

2. 数据分析: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集中控制中心,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生成决策模型和预测模型。

3. 自动控制:根据分析结果,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能够自动地调节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

通过智能控制阀门、水泵等设备,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以实现农田的最优灌溉。

二、优势智能农业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的灌溉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1.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智能农业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水量进行精确灌溉,避免了传统方式中的过量灌溉和浪费,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2. 减少劳动力成本:传统的灌溉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而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减轻了农田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3.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调节灌溉水量,保证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得到适当的水分供应,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4. 减少农药使用量: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的水分状况,避免了过度灌溉导致的积水,减少了病虫害的滋生,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

三、应用前景智能农业灌溉系统在现代农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大规模农田应用:智能农业灌溉系统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灌溉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的利用成本。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在现代农业领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农田灌溉过程的精准控制。

这种系统不仅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条件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灌溉量,还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于其精准性和自动化。

系统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单元。

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灌溉策略和实时数据,自动控制灌溉系统的启停和水量分配,确保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能获得适量的水分。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功能。

农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查看农田的灌溉情况,随时调整灌溉策略,实现对农田的智能化管理。

这种远程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农户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应用不仅限于大型农场,也适用于家庭菜园和城市绿化。

对于家庭菜园,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和天气变化自动调节灌溉量,确保蔬菜的健康生长。

对于城市绿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自动控制喷泉、喷灌等设备的运行,实现城市绿化的自动化管理。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精准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作物的优质生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在现代农业领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技术,通过集成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农田灌溉过程的精准控制。

这种系统不仅能够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条件和作物需求自动调节灌溉量,还能有效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核心在于其精准性和自动化。

系统通过安装在农田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单元。

2023年智能花园灌溉系统使用说明书

2023年智能花园灌溉系统使用说明书

2023年智能花园灌溉系统使用说明书欢迎使用2023年智能花园灌溉系统。

本使用说明书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本系统,以确保您能够充分利用其所有功能。

一、系统概述2023年智能花园灌溉系统是一款高效、智能化的自动灌溉系统,旨在为您的花园提供准确、定时的灌溉服务。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器,能够根据花园的实际需求自动调节水量和灌溉时间。

二、系统组成1. 水源接口:系统的入口,用于连接自来水或其他水源供应。

2. 传感器:负责对花园土壤的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3.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智能算法控制灌溉计划,并与其他组件进行通讯。

4. 灌溉装置:包括喷头、水管和水泵等部件,负责将水源引入花园,并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灌溉。

三、系统操作1. 安装与连接a. 将水源接口与水源连接,保证供水通畅。

b. 将传感器布置在花园各个区域的适宜位置。

注意保持传感器与土壤的良好接触。

c. 将控制器与传感器和灌溉装置等组件连接,确保电路正常通电。

2. 设置参数a. 启动系统后,根据提示按键进入系统设置界面。

b. 按照操作指引,设置花园的面积、植物类型、灌溉频率和水量等参数。

系统将根据这些参数进行智能调控。

c. 完成设置后,保存并退出设置界面。

3. 手动操作a. 当需要手动灌溉时,按下手动灌溉按钮。

系统将根据预设的参数进行灌溉,直到手动关闭。

b. 注意手动操作不会影响系统的自动灌溉计划。

4. 定时灌溉a. 设置好花园的灌溉时间段,系统会在预设的时间自动开启和关闭灌溉。

b. 灌溉时间可根据季节和植物需求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四、注意事项1. 系统运行前,请确保所有组件连接牢固,电路正常,以避免电击和设备损坏。

2. 避免在雨天或高湿度环境下使用系统,以免造成过度灌溉。

3. 定期检查传感器和喷头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

4. 请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水资源管理要求,合理使用水资源。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解决方案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和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将农田的灌溉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降雨量等环境条件,利用数据分析算法进行决策,自动调节灌溉设备的灌溉水量和时间,从而实现农田的精准灌溉,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1.传感器技术:系统应配备土壤湿度传感器、气温传感器、降雨量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环境条件。

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能耗低等特点,能够长期有效地工作在田间环境中。

2.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方式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分析。

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灵活布置传感器节点,提高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数据分析与决策:在数据中心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经过算法处理得出灌溉决策。

通过分析土壤湿度数据、气温等环境数据,结合作物需水量等参数,采用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方法,自动调整灌溉设备的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精准灌溉。

4.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灌溉设备,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并与数据中心进行通信,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控制系统应具备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易于操作等特点,能够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灌溉需求。

5.动力系统:灌溉设备通常需要配备动力系统,如水泵、发动机等。

动力系统应具备高效、低噪音、可靠性好等特点,能够满足长时间、大流量的灌溉需求。

6.系统监测与维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对传感器、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

通过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系统,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及时维护和故障处理。

1.精准调控:通过实时监测环境条件和作物需水量等信息,能够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和需水量等因素,对灌溉进行动态调控,实现精确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节约资源:通过灌溉水量的精确调控,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同时,系统的自动控制和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减少人工干预和管理成本。

什么是智慧灌溉系统

什么是智慧灌溉系统

什么是智慧灌溉系统智慧灌溉系统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信息化手段,通过对土壤、作物和环境参数进行准确监测,实时控制水源,合理用水的智能化灌溉系统。

这种系统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水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精确计算出灌溉的时间和水量,实现对农田灌溉的精细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农田产量和质量。

1. 智慧灌溉系统的基本原理智慧灌溉系统基于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作物生长情况、气象环境等多个指标。

通过收集这些数据,系统能够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灌溉方案。

同时,智慧灌溉系统还能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和生长阶段,自动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以达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2. 智慧灌溉系统的优势智慧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该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实现水资源的精细管理,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常见的过度灌溉和浪费现象。

其次,智慧灌溉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此外,该系统还能够提供农田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帮助农民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策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 智慧灌溉系统的应用场景智慧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首先,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大田作物的灌溉管理,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其次,智慧灌溉系统还可以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作物的灌溉,帮助农民精确掌握灌溉时机和水量,提高果实和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智慧灌溉系统还可以用于农田的排灌管理,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

4. 智慧灌溉系统的前景和挑战智慧灌溉系统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能够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然而,智慧灌溉系统的应用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相应的技术和人力投入,对农民来说也需要一定的学习和适应过程。

其次,智慧灌溉系统的成本较高,需要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此外,该系统在某些地区可能受到天气、土壤条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灌溉系统

智能灌溉系统概述智能灌溉系统是指通过各种传感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将水资源用于植物灌溉。

该系统通过监测土壤含水量、气象因素等实时环境参数,自动控制水的流量和灌溉时间,从而实现节水、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目的。

智能灌溉系统的优势智能灌溉系统相比传统的手动灌溉,具有以下优势:•省水: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可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的流量,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

•节能:传统的手动灌溉需要人力进行控制,而智能灌溉系统则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力,从而节约人力资源。

•保护环境:通过灌溉系统的精确控制,减少了农田灌溉水浪费、土地侵蚀、农药和化肥的流失等,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作物产量: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成长周期和不同生长阶段变化自动控制灌溉、肥料喷洒等,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量。

智能灌溉系统的组成智能灌溉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组成部分组成: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器、通信模块。

传感器传感器可以用来实时监测土壤含水量、大气温度、湿度、辐射度等环境参数。

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系统可以实现动态调整灌溉车速、水流量等参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常用的传感器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关键部件,能够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现自动液位控制、泵的开关控制、灌溉喷头的开关控制等功能。

常用的执行机构有减压阀、电磁阀、水泵等。

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实现对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控制,控制器通常通过算法进行决策,并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执行机构的开关控制。

常用的控制器有单片机、微处理器等。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可实现智能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测和控制,通过网络平台,对系统进行远程监视,实时传输数据,调节系统运行状态,提高灌溉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智能灌溉系统通常用于农田灌溉、果树园、蔬菜大棚、花卉绿化等场合。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智能算法的支持下,智能灌溉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别看名字挺高大上的,其实它的工作原理一点都不复杂,通俗点说,就是用聪明的办法来给植物浇水。

走,咱们一起看看这套系统是怎么运作的吧!1. 智能灌溉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智能灌溉系统?简而言之,智能灌溉系统就是一种能自动根据土壤湿度、天气情况等因素来给植物浇水的装置。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勤劳的小助手,帮你照顾植物,省去你不少麻烦。

就像老话说的“省心省力”,它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诞生的。

1.2 它的核心组件是什么?智能灌溉系统通常有几个重要的部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

传感器就像是植物的“语言翻译器”,它能检测土壤的湿度和环境的变化;控制器是系统的大脑,负责分析数据并决定什么时候需要浇水;执行器就是“行动派”,按照控制器的指示实际进行浇水操作。

2. 智能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2.1 数据采集一切的开始,都是从传感器采集数据开始的。

比如说,土壤湿度传感器会测量土壤的湿润程度,一旦湿度低于预设值,它就会发出信号。

就像你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消息,提醒你该喝水了,植物也是这样,通过传感器来“告诉”系统它需要水分了。

2.2 数据分析接下来,控制器就要登场了。

控制器会把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像是一位细心的老师,审视学生的表现。

如果系统检测到土壤干燥,它就会决定启动灌溉系统,开始给植物浇水。

说白了,控制器就是植物的“贴心管家”。

2.3 执行灌溉最后,就是执行器的工作了。

执行器负责把水送到植物的根部。

它的工作可以是自动的,也可以是远程控制的。

比如,你可以在手机上设置一个浇水计划,系统就会按时自动完成灌溉。

这样一来,植物喝水就像吃饭一样定时定量,健康又省心。

3. 智能灌溉系统的优势3.1 节水环保智能灌溉系统的一大优点就是节水。

传统的灌溉方式常常因为过量或不够精确,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而智能系统则根据植物的实际需求来调节水量,既能保证植物健康,又能节约水资源。

智能化灌溉系统在园林中的应用节水高效智能化

智能化灌溉系统在园林中的应用节水高效智能化

智能化灌溉系统在园林中的应用节水高效智能化智能化灌溉系统在园林中的应用:节水高效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灌溉系统在园林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相比传统的手动灌溉方式,智能化灌溉系统以其节水高效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园林管理者的青睐。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灌溉系统在园林中的应用,重点突出其节水高效的优势。

一、智能化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智能化灌溉系统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器等设备,通过收集和分析土壤、气象等数据,实现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

其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 传感器:用于感知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2.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数据,控制灌溉设备的开关和水量。

3. 管道系统:用于输送灌溉水源到各个植物区域。

4. 灌溉设备:包括喷头、滴灌器等,用于将水源均匀地分配到植物根部。

二、智能化灌溉系统的节水效果智能化灌溉系统相较于传统的手动灌溉方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精确测量土壤湿度:智能化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情况,并根据数据调整灌溉水量。

避免了过度浇水或水分不足的情况,保证灌溉的准确性。

2. 气象数据分析:智能化灌溉系统能够实时获取气象数据,根据气象条件调整灌溉计划。

如在下雨天自动停止灌溉,避免了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3. 灌溉时间控制: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植物需水量的变化,调整灌溉时间。

避免了过长或过短的灌溉时间,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三、智能化灌溉系统的智能化特点智能化灌溉系统不仅实现了节水高效,还具备了智能化的特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远程控制:通过手机APP等智能终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控制灌溉系统。

实现了对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操作。

2. 自动化运行:智能化灌溉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方案进行自动化运行。

无需人工干预灌溉过程,极大地减轻了园林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3. 故障报警:智能化灌溉系统具备故障报警功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系统能够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智能灌溉农田灌溉控制系统

智能灌溉农田灌溉控制系统

智能灌溉农田灌溉控制系统系统简介智能灌溉一种现代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智能灌溉自动化控制系统是集自动控制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于一体的灌溉管理系统。

随着农业及园林业的发展,水资源的不断升值,传统灌溉方式正在被现代智能型微机控制灌溉系统所取代并得以推广,是有效解决灌溉节水问题的必要措施之一。

金斗云自主研发的智能灌溉系统是集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于一体的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应用使我国的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系统既可以根据植物和土壤种类,光照数量来优化用水量,也可以在雨後监控土壤的湿度。

据研究统计显示,金斗云智能灌溉系统和传统灌溉系统的成本差不多,却可实现节水16%到30%。

智能灌溉系统-软件设计软件是控制系统的灵魂,需要与硬件配合,将实时数据与专家系统的设定值进行比较判断,来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延续时间的长短,实现智能控制。

中央控制室的计算机系统使用了大型关系数据库,能对各种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和自动备份,并能根据定制条件进行查询。

本系统能够实现全自动、无人值守的数据处理,并预留WEB接口,远程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查询有关的灌溉信息。

本系统采用了图形用户界面,用户操作简单方便。

实时或定时采集的田间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等数据,均可以实时地以图形或者表格方式在中央控制计算机上显示。

用户可以通过图形界面设定每个地块的灌溉策略,实现定时、定量的无人值守的自动灌溉。

智能灌溉系统-系统组成智能灌溉系统-优点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金斗云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有如下优点:1.微机控制喷灌和滴灌,大大节省日趋宝贵的水资源,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根据植物对土壤水份的需求特点设定不同的灌溉方式,使植物按最佳生长周期生长, 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自动灌溉,大大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

智能灌溉系统-功能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喷灌用水和实现智能控制,灌溉系统具备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功能:可接收土壤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模拟量。

2024年智能花园灌溉系统安装方案

2024年智能花园灌溉系统安装方案

《智能花园灌溉系统安装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成为了许多人的梦想。

然而,传统的花园灌溉方式往往需要人工操作,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灌溉效果也难以保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推出了智能花园灌溉系统。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水量和时间,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也减轻了用户的劳动强度。

二、施工步骤1. 现场勘查在安装智能花园灌溉系统之前,需要对花园进行现场勘查。

勘查的内容包括花园的面积、地形、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源位置等。

根据勘查结果,确定灌溉系统的布局和设备选型。

2. 设计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结果,设计智能花园灌溉系统的方案。

方案包括灌溉系统的布局、设备选型、管道布置、控制系统设计等。

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

3. 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智能花园灌溉系统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考虑性价比和可靠性。

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喷头、管道、阀门、控制器、传感器等。

4.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工具和设备、搭建施工临时设施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管道铺设按照设计方案,铺设智能花园灌溉系统的管道。

管道的铺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考虑美观和实用性。

管道的铺设方式可以采用埋地铺设或架空铺设,具体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6. 设备安装在管道铺设完成后,安装智能花园灌溉系统的设备。

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考虑美观和实用性。

设备的安装顺序一般为先安装喷头,再安装阀门和控制器,最后安装传感器。

7. 控制系统调试在设备安装完成后,进行智能花园灌溉系统的控制系统调试。

控制系统调试的内容包括传感器的校准、控制器的参数设置、阀门的开关测试等。

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要求

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要求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土壤含水量、气象情况等因素实现自动化的灌溉操作。

该系统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用水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介绍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要求。

首先,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需要具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功能。

系统应能采集土壤含水量、气象数据、作物需水量等关键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系统应采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

其次,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需要实现自动化的决策和控制功能。

系统应具备智能分析能力,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预测未来的用水需求,制定灌溉方案。

系统应能根据作物的生长状态、土壤水分状况、气象变化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以实现最优的灌溉效果。

此外,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还需要具备远程控制和监测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对系统的全面管理。

而且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水压异常等),能够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用户,提高用户对系统运行状态的了解和响应速度。

另外,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需要具备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系统应具备较大的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任务。

系统应能够适应不同的农作物和土壤类型,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需求制定灌溉方案。

此外,系统还应支持多种外部接口和协议,方便与其他农业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联接和集成。

最后,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还需要具备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应具备稳定的工作性能和高度的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避免出现故障和停机现象。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安全的数据传输和存储机制,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综上所述,智能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技术要求包括数据采集和传输、自动化决策和控制、远程监测和控制、可扩展性和适应性以及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智能花园管理系统:植物生长监测与自动浇水

智能花园管理系统:植物生长监测与自动浇水

智能花园管理系统:植物生长监测与自动浇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今,连我们的花园也迎来了一场革命——智能花园管理系统。

这个系统就像是一位细心的园丁,时刻关注着植物的生长状况,并在必要时伸出援手,为它们提供充足的水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花园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收集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

当系统检测到土壤湿度低于设定值时,它会自动启动浇水装置,为植物补充所需的水分。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干旱的沙漠中突然降下了一场及时雨,让枯萎的生命重新焕发活力。

然而,这个系统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自动浇水装置。

它还具备植物生长监测功能,能够实时掌握植物的生长状况。

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系统可以预测植物的生长趋势,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提醒用户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就像是为植物装上了一双“千里眼”,让它们在生长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那么,智能花园管理系统究竟有哪些优势呢?首先,它极大地提高了花园管理的效率。

传统的花园管理需要人工定时浇水、施肥等,既费时又费力。

而智能花园管理系统则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让用户可以更加轻松地享受园艺的乐趣。

其次,它有助于节约水资源。

通过精确控制浇水量和时间,系统避免了过度浇水和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最后,它还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

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整环境参数,系统为植物创造了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了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当然,智能花园管理系统并非完美无缺。

在使用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例如,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传感器和浇水装置,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

此外,我们还要根据植物的实际需求调整系统的设置参数,以免对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智能花园管理系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花园管理方式。

它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水资源,还为植物创造了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系统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吧!。

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设计

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设计

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设计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的智能化系统,旨在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精确度,减少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水资源浪费。

本文将介绍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以及应用范围。

设计原理: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监测土壤湿度和环境条件,通过自动控制灌溉设备来实现灌溉操作。

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气温、湿度等环境条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和判断。

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灌溉策略,调控执行器控制灌溉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自动化的灌溉操作。

功能:1. 实时监测土壤湿度: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系统能够准确监测各个地点的土壤湿度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农田的水分状况,预防干旱或过度浇水的情况发生。

2. 环境条件监测:系统还可以通过环境传感器监测气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求,自动调整灌溉策略。

例如在高温、干燥季节,系统可以自动增加灌溉次数和时间,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3. 灌溉策略优化: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自动优化灌溉策略。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计算,系统能够确定最佳的灌溉时间、灌溉量和灌溉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水资源浪费。

4. 远程监控与控制: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还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监测农田的灌溉情况,随时调整灌溉策略,提高灌溉的效率和精确度。

应用范围: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干旱地区和大规模农田中具有重要作用。

该系统适用于各种作物的灌溉需求,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葡萄等。

由于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因此适用于不同地区和规模的农田。

总结:农田灌溉自动化系统通过将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集成为一体,实现了农田灌溉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操作。

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土壤湿度和环境条件的监测,通过自动控制灌溉设备进行灌溉操作。

该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环境条件的功能,优化灌溉策略,实现远程监控与控制的特点。

智慧农业智能灌溉系统

智慧农业智能灌溉系统

智慧农业智能灌溉系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慧农业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着浪费资源的问题。

为了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智能灌溉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实现对农田灌溉的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它主要由传感装置、控制中心和执行机构三部分组成。

传感装置可以感知到土壤的湿度、气温、降雨量等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调整执行机构的工作模式,从而实现对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的精准控制。

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是传感装置。

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土壤湿度的信息。

当土壤湿度低于一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启动灌溉设备进行补水。

当土壤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灌溉设备则会自动停止。

这种精确的灌溉控制,有效地避免了过度浇水或者不足浇水的问题,为农田提供了最适宜的湿度条件。

智能灌溉系统还可以与气象传感器相结合,实现与天气状况的自动协调。

比如,在预计有大雨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停止灌溉工作,避免浪费水资源。

而在干旱季节,系统则会自动提高灌溉频率,确保农田的水分供应。

这种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的特点,不仅节约了水资源,也保证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除了自动化控制外,智能灌溉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云平台,农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农田的湿度、灌溉情况等信息。

这种实时的监控功能,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掌握农田的状况,及时调整灌溉策略,提高农田的管理效率。

智慧农业智能灌溉系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好处。

首先,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其次,它有效利用了水资源,降低了水的消耗量,减少了农业用水的浪费。

最后,它通过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提供了农田管理的科学依据,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智能灌溉系统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比如,传感器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需要不断提高,以确保获取到准确可靠的数据。

智能灌溉设备都有哪些

智能灌溉设备都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的灌溉设备很多,私人花园,公园,农田农场,这些地方对灌溉设备的需求都很大。

比较受欢迎的是智能灌溉设备,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智能灌溉相对于普通灌溉设备可以省去大量人力,二是通过智能代替人力可以更好地做到节水灌溉。

那么,大家知道智能灌溉设备都有哪些吗?一个智能灌溉系统包括的设备有电源、可编程控制器、开关量、模拟量输入、现场仪表,显示面板等。

其中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变频器是智能灌溉系统的核心。

1、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器是整个灌溉设备的控制中心,控制着浇水的具体时间、浇水时长、浇水间隔天数。

根据功能的不同控制器一般分为三种,干电池控制器、雨量感应AV电源控制器和无线控制器。

布控在土壤的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将实时数据发送到微控制器。

我们需要指定“湿度和温度范围的需求范围”,一旦实际值超出此范围,微控制器就会自动打开水泵。

微控制器需要配备伺服电机,以确保管道能够均匀地浇灌,以免某些区域堵塞或者过于干燥。

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从而进行远程监控和灌溉。

2、传感器一个是土壤湿度传感器(SMS),它用来检查土壤表面的介电常数,以估算表面的体积水含量。

该湿度水平与介电常数读数成正比。

SMS控制器可以是“按需”或“旁路”(具有允许灌溉会话在预先指定的阈值水平内的能力)。

另一个是温度传感器,它通常使用先进的电阻温度检测器组件来准确跟踪土壤温度水平。

3、变频器变频恒压灌溉控制系统根据种植区实际灌溉需求设计。

该系统是整个灌溉工程的核心部件,放置在灌溉枢纽室内,通过在线检测管道压力,由变频器内部调节器运算输出,实时调节变频恒压灌溉泵的运转频率,实现灌溉管网的恒压供水。

4、输水管输水管的铺装主要根据自己花园或者农田的特点,结合需要灌溉的地方和植物的多少,合理的铺设输水管,尽量可以减少水管的铺设又能够让全部地方都可以接到主管里的水。

5、喷头喷头有很多种类,要根据灌溉的植物来具体选择不同的喷头。

比如草坪用这种面积喷洒大的喷头。

农场自动灌溉系统工作流程

农场自动灌溉系统工作流程

农场自动灌溉系统工作流程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升级。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工作,而且由于受制于人工操作的限制,灌溉系统的效率并不高,同时也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引入自动灌溉系统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节约水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自动灌溉系统的概念自动灌溉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农田进行灌溉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农田土壤的湿度、气象条件等因素,智能地控制灌溉系统的开启和关闭,以实现农田的精准灌溉。

自动灌溉系统不仅能够提高灌溉的效率,还能够节约水资源、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自动灌溉系统的工作流程1. 土壤湿度检测自动灌溉系统首先需要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对农田的土壤湿度进行监测。

传感器会实时地采集农田土壤的湿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分析和处理。

2. 气象条件监测除了土壤湿度,自动灌溉系统还需要监测气象条件,包括气温、湿度、降雨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灌溉的时机和用水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控制器判断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的监测数据,控制器会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对农田进行灌溉。

如果土壤干燥且气温高,并且没有降雨,控制器会发出开启灌溉系统的指令。

4. 灌溉系统开启根据控制器的指令,灌溉系统会自动开启,开始对农田进行灌溉。

灌溉系统通常由水泵、管道、喷灌器等组成,通过这些设备进行灌溉作业。

5. 灌溉结束根据设置的灌溉时长和用水量,灌溉系统会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关闭,完成对农田的灌溉作业。

6. 数据记录与分析自动灌溉系统通常会记录灌溉的数据,包括灌溉时长、用水量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农田的管理与决策,同时也可以用于对灌溉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进。

四、自动灌溉系统的优势1. 精准灌溉自动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控制,实现对农田的精准灌溉,从而提高了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智能园林自动灌溉系统

智能园林自动灌溉系统

智能园林⾃动灌溉系统⾃动化灌溉系统是指在监视之外⽆需⼈⼯⼲预或仅需很少⼈⼯⼲预的系统运⾏。

⼏乎所有的系统(滴灌,洒⽔器,地⾯)都可以借助⼟壤传感器,⽓象传感器或计算机或机械设备实现⾃动化。

它使灌溉过程更有效率,⼯⼈可以专注于其他重要的农业任务。

另⼀⽅⾯,这样的系统可能是昂贵的并且其设计⾮常复杂,并且可能需要专家来计划和实施它。

⾃动化消除了⼿动操作打开或关闭阀门的⿇烦,改变灌溉和施肥过程的频率并优化这些过程的可能性,采⽤先进的作物系统和新技术,特别是复杂且难以⼿动操作的新作物系统,使⽤不同来源的⽔,提⾼⽔和肥料的使⽤效率,该系统可在夜间运⾏,从⽽将蒸发引起的⽔分损失降⾄最低,灌溉过程恰好在需要时启动和停⽌,从⽽优化了能源需求。

缺点该系统可能⾮常昂贵⾃助系统与⼤型系统的兼容性⾮常低⼤多数⾃动化灌溉系统都需要电⼒灌溉系统的⾃动化具有若⼲积极作⽤。

安装后,在⽥间或⼩规模花园中的配⽔更加容易,并且不必由操作员进⾏永久控制。

设计⾃动灌溉系统有多种解决⽅案。

现代⼤型系统只允许⼀个操作员管理⼤区域。

喷头,滴灌或地下滴灌系统需要泵和⼀些⾼科技组件,如果⽤于⼤型地⾯,还需要熟练的操作员。

还存在使⽤GIS和卫星的极⾼科技解决⽅案,可⾃动测量每个农作物地块的需⽔量并优化灌溉系统。

但是有时也可以使⽤简单的机械设备来实现灌溉⾃动化:使⽤泥锅或多孔胶囊灌溉⽹络或瓶式灌溉(另请参见⼿动灌溉)。

灌溉系统的⾃动化是指⽆需任何⼈⼯⼲预或只有很少⼈⼯⼲预的系统的运⾏。

灌溉⾃动化是合理的,将⼀个⼤的灌溉区域分成称为灌溉块的⼩部分,然后按顺序灌溉这些部分,以匹配⽔源的可⽤排放量。

有六个⾼科技⾃动化系统,如下所述。

灌溉时间时钟控制器或⼟壤传感器是⾃动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

⼟壤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具,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喷洒必要数量的⽔。

如果⼟壤传感器的编程不正确或⽔量计算不正确,则⼟壤传感器可能会导致灌溉不⾜或灌溉过量根据所需的⽔量(需⽔量-每天升)和平均⽔流量(施药量-每⼩时升)计算运⾏时间(灌溉时间–每天⼩时)。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操作手册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操作手册

农业智能灌溉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3)1.1 系统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1.2.1 实时监测 (3)1.2.2 精准控制 (4)1.2.3 自动调节 (4)1.2.4 远程监控 (4)1.2.5 节能减排 (4)1.2.6 用户友好 (4)1.2.7 扩展性强 (4)第二章系统安装与调试 (4)2.1 硬件安装 (4)2.1.1 准备工作 (4)2.1.2 安装步骤 (4)2.2 软件安装 (5)2.2.1 准备工作 (5)2.2.2 安装步骤 (5)2.3 系统调试 (5)2.3.1 调试准备 (5)2.3.2 调试步骤 (5)第三章参数设置 (6)3.1 基本参数设置 (6)3.1.1 设备信息设置 (6)3.1.2 系统时间设置 (6)3.1.3 网络参数设置 (6)3.2 灌溉策略设置 (6)3.2.1 灌溉模式选择 (7)3.2.2 灌溉周期设置 (7)3.2.3 灌溉时间设置 (7)3.3 数据采集与传输 (7)3.3.1 数据采集 (7)3.3.2 数据传输 (7)第四章系统操作 (8)4.1 系统启动与关闭 (8)4.1.1 系统启动 (8)4.1.2 系统关闭 (8)4.2 灌溉控制 (8)4.2.1 灌溉模式选择 (8)4.2.2 灌溉区域设置 (8)4.2.3 灌溉启动与停止 (8)4.3 数据查询 (8)4.3.2 系统运行数据查询 (8)4.3.3 故障记录查询 (9)第五章系统维护与保养 (9)5.1 设备维护 (9)5.1.1 定期检查 (9)5.1.2 清洁保养 (9)5.1.3 更换部件 (9)5.2 软件升级 (9)5.2.1 检查软件版本 (9)5.2.2 软件升级操作 (9)5.2.3 升级后验证 (10)5.3 故障排除 (10)5.3.1 传感器故障 (10)5.3.2 控制器故障 (10)5.3.3 通信故障 (10)5.3.4 灌溉设施故障 (10)第六章安全操作 (10)6.1 安全注意事项 (10)6.1.1 操作前的准备 (10)6.1.2 系统检查 (11)6.1.3 操作规范 (11)6.1.4 电压稳定 (11)6.1.5 环境保护 (11)6.1.6 信息保密 (11)6.2 应急处理 (11)6.2.1 系统故障 (11)6.2.2 突发事件 (11)6.2.3 紧急停机 (11)6.2.4 处理 (11)6.2.5 人员伤害 (11)第七章数据分析与管理 (12)7.1 数据分析 (12)7.1.1 数据来源 (12)7.1.2 数据处理 (12)7.1.3 数据分析方法 (12)7.2 数据报告 (12)7.2.1 报告类型 (12)7.2.2 报告与推送 (13)7.3 数据存储与备份 (13)7.3.1 数据存储 (13)7.3.2 数据备份 (13)7.3.3 数据恢复 (13)第八章系统扩展与应用 (13)8.1.1 扩展概述 (13)8.1.2 扩展方法 (14)8.2 应用案例 (14)8.2.1 案例一:温室大棚 (14)8.2.2 案例二:水稻种植 (14)8.2.3 案例三:果园管理 (14)第九章用户管理 (14)9.1 用户权限设置 (14)9.1.1 权限概述 (14)9.1.2 权限设置操作 (15)9.1.3 权限管理注意事项 (15)9.2 用户操作日志 (15)9.2.1 日志概述 (15)9.2.2 日志查看操作 (15)9.2.3 日志管理注意事项 (15)第十章技术支持与服务 (16)10.1 技术咨询 (16)10.1.1 咨询渠道 (16)10.1.2 咨询内容 (16)10.2 售后服务 (16)10.2.1 售后服务承诺 (16)10.2.2 售后服务流程 (16)10.3 常见问题解答 (16)第一章概述1.1 系统简介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自动控制技术的新型农业灌溉管理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花园农田智能自动灌溉系统以STC90C58RD+为核心控制单元,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精度较高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DHT11测量温湿度数据控制灌溉。

并且通过多孔管实现由土壤湿度检测到空气湿度检测的转换,并且能较准确的实现湿度的测量。

系统通过1602液晶把温度、湿度等实时信息反馈给使用者。

使用者也可通过键盘实现手动给水。

关键词:智能灌溉温湿度传感器Abstract:The Intelligentautomatic irrigation system of the garden and farmlandis based on STC90C58RD+micro control unit. Byusingthe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high accuracy digital temperature humility sensor DHT11,thisirrigation system can get the data of temperature and humility, and control the irrigation.By using the porous pipe, the system can convert the measurement of soil humility to the measurement of the air humility. Users can get the information of temperature,humidity through 1602 screen. Users can also control the irrigation through keyboard manually. Keywords:Intelligent irrigation temperature humility sensor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化渐渐步入普通百姓的家。

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智能化产品可谓层出不穷,最常见的有智能电饭煲,智能电冰箱和智能洗衣机等。

所谓的智能化,其目的在于增加人与机器的互动,降低功耗,提升效率,尽量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

而本小组的作品—“花园绿地智能自动灌溉系统”,就是遵循上述目的设计的。

对于现代城市大量的绿地来说,植物的灌溉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并不一定能够依据植物的需求即使提供水分。

夏日的骄阳,随时都有可能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伤害。

有鉴于此,本小组设计了花园绿地智能自动灌溉系统,它能够对温湿度实时监控,自动灌溉并且可以随时切换手动自动灌溉。

对植物的灌溉根据土壤湿度而定,当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它能自动灌溉。

有了它,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

2 总体方案设计及选择2.1总体系统设计总体系统设计如上图所示,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温湿度传感器来判断获取温湿度数据,进而控制开关模块的工作。

由于功耗较低使用电池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低压直流电。

人机交互由键盘和LCD来完成。

通过键盘,用户能执行基本的控制,而LCD能把温度,湿度,工作状态等基本信息反馈给用户。

2.2微控制器方案性能要求:(1)较强的抗干扰能力(2)低功耗(3)较高处理速度(4)成本合理。

方案比较:两款单片机均能较好地实行上述要求但采用51内核的STC89C58RD+具有比ATmega16更稳定的市场来源,更低的成本(前者的约为后者二分之一)而且ROM、RAM容量更大。

最终决定采用STC89C58RD+。

2.3湿度检测方案方案比较:土壤湿度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土壤的湿度值,但是价格较高在700~1000元不适于民用。

通过多孔管将土壤湿度转换为空气湿度进行测量,实现难度较低价格便宜,但是精度较低需要重新确定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的对应关系。

通过比较发现,民用不需要过高的精确度,而且空气湿度传感器有数字型可以直接测得数字值易于MCU使用。

最终我们决定使用方案二。

3 单元模块设计3.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本系统以STC89C58RD+为核心控制单元其管脚与一般的51兼容,其主要特性如下:(1)增强型51内核,一个机器周期执行一条指令。

(2)工作电压5.5V~3.3V(3)工作频率范围0~35MHz(4)60K ROM,1024 RAM(5)32个通用IO口,可推输出,电流达20ma(6)支持ISP,IAP串口编程方式(7)集成EPROOM,看门狗,内部RC(8)上电自动复位,掉电检测(9)5路中断,支持上升沿触发(10)2路8位PWM其引脚如上图所示,RXD,TXD为串口收发端,INT0,INT1为外部触发,WR,RD分别为外部写选通,外部读选通。

P0,P1,P2,P3为输入输出接口。

可设定为四种模式:准双向口,推免,高阻,开漏。

P1口第二功能为AD口和ISP下载口P0口自带上拉电阻。

XTAL2 XTAL1为晶振引脚。

最小系统电路:C3与R1构成上电复位电路,XTAL1,XTAL2与晶振相连,频率为12MHz,C1,C2为起振电容EA接正极,以保证对内部ROM编程。

电源电压为直流5V。

晶振频率为11.0562MHz。

3.2DHT11湿度传感器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

传感器包括一个电阻式感湿元件和一个NTC 测温元件,并与一个高性能8位单片机相连接。

每个DHT11传感器都在湿度校验室中进行校准。

校准系数以程序的形式储存在OTP内存中,传感器内部在检测信号的处理过程中要调用这些校准系数。

单线制串行口,较小的体积、较低的功耗,信号传输距离可达20米。

DHT11的供电电压为3-5.5V。

传感器上电后,要等待1s 以越过不稳定状态在此期间无需发送任何指令。

电源引脚(VDD,GND)之间可增加一个100nF 的电容,用以去耦滤波。

由于DHT11的温度测量只能精确到个位,而实际浴室温度变化比较小,很难通过DHT11的变化控制PWM的占空比,故本设计只采用DHT11的湿度传感器,而温度的测量则交由DS18B20实现。

3.3模块连接图注:DHT11温湿度检测模块可以多个并行使用,测量多点温湿度值,并且由MCU同时控制决定灌溉。

仿真图3.4程序主要流程图NN4主程序设计#include <reg51.h>#include <intrins.h>//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 defined for unsigned 8-bits integer variable 无符号8位整型变量*/typedef signed char S8; /* defined for signed 8-bits integer variable 有符号8位整型变量*/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 defined for unsigned 16-bits integer variable 无符号16位整型变量*/typedef signed int S16; /* defined for signed 16-bits integer variable 有符号16位整型变量*/typedef unsigned long U32; /* defined for unsigned 32-bits integer variable 无符号32位整型变量*/typedef signed long S32; /* defined for signed 32-bits integer variable 有符号32位整型变量*/typedef float F32; /* single 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variable (32bits) 单精度浮点数(32位长度)*/typedef double F64; /* double precision floating point variable (64bits) 双精度浮点数(64位长度)*///#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Data_0_time 4sbit RS = P1^5;sbit RW = P1^6;sbit E = P1^7;uchar code table1[]="HUMI";uchar code table2[]="TEMP";//************************************************************************* void delay1(uint z)//{uint x,y;for(x=z;x>0;x--)for(y=110;y>0;y--);}//************************************************************************* void read_busy()//1.1{RS = 0;RW = 1;E = 1;while(P2&0x80);}//************************************************************************* void write_com(uchar com)//1.2{P2 = com;RS = 0;RW = 0;E = 1;//???delay1(5);E = 0;}//************************************************************************* uchar read_dat(void)//1.3{uchar rdat;RS = 1;RW = 1;E = 1;rdat = P2;delay1(5);return(rdat);}//************************************************************************* void write_dat(uchar dat)//1.4{P2 = dat;RS = 1;RW = 0;E = 1;delay1(5);E = 0;}//************************************************************************* void init()//{delay1(15); //5.1write_com(0x38);//5.2delay1(5); //5.3write_com(0x38);//5.4delay1(5); //5.5write_com(0x38);//5.6write_com(0x38);//5.8write_com(0x08);//5.9write_com(0x01);//5.10write_com(0x06);//5.11write_com(0x0c);//5.12}//************************************************************************* void display(uchar *p)//write string{while(*p!='\0'){write_dat(*p);p++;read_busy();}}//*************************************************************************//----------------------------------------------////----------------IO口定义区--------------------////----------------------------------------------//sbit P1_0 = P1^0 ;//----------------------------------------------////----------------定义区--------------------////----------------------------------------------//U8 U8FLAG,k,humih,humil,temph,templ,temp,humi;U8 U8count,U8temp;U8 U8T_data_H,U8T_data_L,U8RH_data_H,U8RH_data_L,U8checkdata;U8U8T_data_H_temp,U8T_data_L_temp,U8RH_data_H_temp,U8RH_data_L_temp,U8checkdata_t emp;U8 U8comdata;U8 outdata[5]; //定义发送的字节数U8 indata[5];U8 count, count_r=0;U8 str[5]={"RS232"};U16 U16temp1,U16temp2;SendData(U8 *a){outdata[0] = a[0];outdata[1] = a[1];outdata[2] = a[2];outdata[3] = a[3];outdata[4] = a[4];count = 1;SBUF=outdata[0];}void Delay(U16 j){ U8 i;for(;j>0;j--){for(i=0;i<27;i++);}}void Delay_10us(void){U8 i;i--;i--;i--;i--;i--;i--;}void COM(void){U8 i;for(i=0;i<8;i++){U8FLAG=2;while((!P1_0)&&U8FLAG++);Delay_10us();Delay_10us();Delay_10us();U8temp=0;if(P1_0)U8temp=1;U8FLAG=2;while((P1_0)&&U8FLAG++);//超时则跳出for循环if(U8FLAG==1)break;//判断数据位是0还是1// 如果高电平高过预定0高电平值则数据位为1U8comdata<<=1;U8comdata|=U8temp; //0}//rof}//--------------------------------//-----湿度读取子程序------------//--------------------------------//----以下变量均为全局变量--------//----温度高8位== U8T_data_H------//----温度低8位== U8T_data_L------//----湿度高8位== U8RH_data_H-----//----湿度低8位== U8RH_data_L-----//----校验8位== U8checkdata-----//----调用相关子程序如下----------//---- Delay();, Delay_10us();,COM();//--------------------------------void RH(void){//主机拉低18msP1_0=0;Delay(180);P1_0=1;//总线由上拉电阻拉高主机延时20usDelay_10us();Delay_10us();Delay_10us();Delay_10us();//主机设为输入判断从机响应信号P1_0=1;//判断从机是否有低电平响应信号如不响应则跳出,响应则向下运行if(!P1_0) //T !{U8FLAG=2;//判断从机是否发出80us 的低电平响应信号是否结束while((!P1_0)&&U8FLAG++);U8FLAG=2;//判断从机是否发出80us 的高电平,如发出则进入数据接收状态while((P1_0)&&U8FLAG++);//数据接收状态COM();U8RH_data_H_temp=U8comdata;COM();U8RH_data_L_temp=U8comdata;COM();U8T_data_H_temp=U8comdata;COM();U8T_data_L_temp=U8comdata;COM();U8checkdata_temp=U8comdata;P1_0=1;//数据校验U8temp=(U8T_data_H_temp+U8T_data_L_temp+U8RH_data_H_temp+U8RH_data_L_temp);if(U8temp==U8checkdata_temp){U8RH_data_H=U8RH_data_H_temp;U8RH_data_L=U8RH_data_L_temp;U8T_data_H=U8T_data_H_temp;U8T_data_L=U8T_data_L_temp;U8checkdata=U8checkdata_temp;}//fi}//fi}//----------------------------------------------//main()功能描述: AT89C51 11.0592MHz 串口发//送温湿度数据,波特率9600//----------------------------------------------void main(){U8 i,j;//uchar str[6]={"RS232"};/* 系统初始化*/TMOD = 0x20; //定时器T1使用工作方式2TH1 = 253; // 设置初值TL1 = 253;TR1 = 1; // 开始计时SCON = 0x50; //工作方式1,波特率9600bps,允许接收ES = 1;EA = 1; // 打开所以中断TI = 0;RI = 0;write_com(0x80+0x03);display(table1);write_com(0x80+0x43);display(table2);SendData(str) ; //发送到串口Delay(1); //延时100US(12M晶振) while(1){//------------------------//调用温湿度读取子程序RH();//串口显示程序//--------------------------str[0]=U8RH_data_H;str[1]=U8RH_data_L;str[2]=U8T_data_H;str[3]=U8T_data_L;str[4]=U8checkdata;SendData(str) ; //发送到串口//读取模块数据周期不易小于2Shumi=U8RH_data_H;temp=U8T_data_H;humih=humi/10+0x30;humil=humi%10+0x30;temph=temp/10+0x30;templ=temp%10+0x30;write_com(0x80+0x09);write_dat(':');write_dat(humih);write_dat(humil);write_dat('%');write_com(0x80+0x49);write_dat(':');write_dat(temph);write_dat(templ);write_dat('`');write_dat('C');Delay(5000);}//elihwvoid RSINTR() interrupt 4 using 2{U8 InPut3;if(TI==1) //发送中断{TI=0;if(count!=5) //发送完5位数据{SBUF= outdata[count];count++;}}if(RI==1) //接收中断{InPut3=SBUF;indata[count_r]=InPut3;count_r++;RI=0;if (count_r==5)//接收完4位数据{//数据接收完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