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知识点 等高线-高考地理知识手册(全国通用)
知识点02 等高线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重叠为崖);④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⑥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差0。
⑦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2.地形部位判读注意: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指向海拔低处的短线)3.判断地形类型(1)地形部位的判断判断地形部位主要根据其各自的等高线特征:闭合曲线、外低内高为山地,否则为洼地;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凸向高处为山谷等。
(2)地形类型的判断①平原: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②丘陵:海拔 200~500 米,相对高度小于 2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为和缓;③山地: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 字型;海拔高度500~1000米为低山,1000~3500米为中山,3500米以上为高山。
④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处十分密集,而在顶部明显稀疏。
⑤盆地: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3)海底地形:大陆架:(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水深200米以内);特点:深度浅,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
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延伸的部分(坡度大)岛弧:大陆与洋盆的过渡地带,分布于大陆坡的前缘(弧形分布)海沟: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
板块消亡边界。
洋盆:海沟与洋中脊之间深度大,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
海岭(大洋中脊):板块生长边界,地壳运动较为活跃。
※4.利用等高线地形图作相关计算(1)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2)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H相=H高-H低。
高三地理笔记等高线知识点
高三地理笔记等高线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地球表层形态、地球内部结构、地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地球的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等内容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高线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地理高线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1. 高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高线是地图上标示不同海拔或高度的等值线。
等值线是连接同一高度的地点的线段,常用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的顺序依次标示。
通常,等值线的间距表示高度的变化,间距越密集,表示高度变化越大。
在地图上,高线可以用等高线、形势图、地形剖面图等方式表示。
等高线是一种用等高线显示地形地貌的方法,通过等高线的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出山脉、河流、湖泊等地形特征的位置、高度以及地势的陡缓程度。
形势图是以等高线为基础,描绘了地形地貌特征的地图。
它通过等高线的几何形态和相互关系,以及海拔标注和河流流向等,更直观地显示地理信息。
地形剖面图是从地图上选择一条线,将该线上各点的海拔绘制成高程图,从而直观地展现地貌的变化情况。
2. 高线的作用和意义高线在地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势特征及其分布。
通过高线,我们可以观察到地球不同区域的高低起伏、山脉河流等地形特征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地貌特征、预测自然灾害、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高线还可以用于制定地理线路和行程。
旅游者可以通过高线图来计算和选择最合适的行进路线,确保安全和效率。
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了解地形和使用高线图可以帮助他们在野外活动中更好地规划行程和导航。
3. 高线与地质高线与地质密切相关,因为地质过程是地形地貌形成的根本原因。
地质力学、岩石类型和构造等因素对地势起伏、山脉形成以及河流的发育等都有影响。
在地质学中,通过对高线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地质剖面的特点,进而了解地壳的结构和演化过程。
地质学家可以根据高线来确定构造线、断裂带和地壳变形的强度。
通过对高线和地质信息的综合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演化的认识。
等高线知识点归纳高二
等高线知识点归纳高二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以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互关联的学科。
在地理学中,等高线是重要的地形图解读工具之一,它能够直观地表示不同地势高度及其间的变化关系。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等高线是一个重点内容,下面将对等高线的定义、作用、特点以及学习等高线的方法进行归纳。
一、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指在地形图上表示等高点的线,也叫等高线线。
等高线的线上的点,其海拔或高度相等。
通俗地说,等高线就是连接同一高度点的线条。
二、等高线的作用1. 揭示地形特点:等高线能够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势特点,比如陡峭、平坦、沟壑等。
2. 识别地貌:等高线的形态和密度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地貌类型,如山地、平原、丘陵等。
3. 估测高度:通过等高线的密度及间距,可以初步估算特定地区的高度及高差,为旅行、建设等提供参考。
4. 观测地势变化:等高线的间距反映了地势的斜率,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和特征,可以判断出地势的变化,如爬山、下坡等。
三、等高线的特点1. 等高线的自上而下"V"字形分布:等高线线条在山顶部分呈现出“V”字形向下分布,这表示了山脉的连续性。
2. 等高线间距的变化:等高线的间距在山脚部分较大,表示地势相对平缓;而在山顶部分较小,表示地势陡峭。
3. 等高线的闭合与分叉:一个封闭的等高线,意味着该区域是一个山丘或山脉;而等高线的分叉表示了地势较为复杂,可能是相邻山脉或丘陵。
四、学习等高线的方法1. 熟练掌握等高线图和地形图的阅读:等高线常常与地形图配合使用,学生应先理解地势的代表性符号以及地形图的基本要素。
2. 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等高线的绘制是根据海拔高度的等量关系来完成的,了解这一原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图表的含义。
3. 熟悉等高线的特征和表示:学生需要练习观察不同等高线线条的特征,如在不同地形、不同海拔处的变化。
4. 运用等高线进行地势分析:学生可以通过绘制剖面图或组成图来分析地势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地形有更深入的理解。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总结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总结高中地理中, 等高线是指代表地球上某一地区或地形的等高面的等高线。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 等高线是赋予山地地貌以定量的形态表现。
等高线代表地球表面的等高面,也即某一高度上的地理实体。
2. 等高线是沿某一高度线上等高点置于地球表面的点的连线。
等高线起止于边界上,形如闭合的环。
3. 等高线是地理实体的立体投影于地表的简化,并忽略地物的特征, 没有具体地物信息。
4. 等高线的间距表示地貌高差,等高线间距越近,表示地势陡峭;间距越远,表示地势平缓。
5. 等高线的间距通常具有规律性,可以保持常规间距,也可以根据地貌的陡峭程度和特殊要求调整间距。
等高线的应用:1. 等高线可以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高程,通过等高线密度的分布可以直观反映出山岭、山谷、高原等地势的形状和特征。
2. 等高线图在地理测绘、地形分析和导航系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测绘时,可以通过等高线的连接来勾划地形地貌,标示地势高低,帮助确定地物位置和地物的相对高度。
3. 等高线图在规划城市、编制地形图、制定防洪计划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等高线的规则:1. 等高线自始至终既不能相交,也不能分支。
这是由于等高线代表的是等高面,而在同一高度上,不可能存在两个位置同时。
2. 等高线的闭合形状反映了地理实体的形状,通常,圆形或者椭圆形等高线环表示山丘或山顶,垂直于等高线的封闭椭圆环则表示陡峭的峡谷、溪谷。
3. 等高线呈现的密度表明了地势的陡峭程度。
等高线间距越近,地势越陡峭;等高线间距越远,地势越平缓。
4. 等高线最高处被称为山峰,最低处被称为低谷。
进一步说,等高线分析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 土地规划:等高线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更好地分析土地的可行性和风险性,指导农业、建筑、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土地利用。
2. 水利工程:等高线图可以指导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包括水库、水坝、渠道等的建设,帮助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3. 交通规划:等高线图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确定最佳的交通线路,通过分析地形高低变化来选择最合适的道路、铁路、桥梁等建设方向。
高二地图和等高线知识点
高二地图和等高线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涉及广泛,内容丰富。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高二学生需要学习地图和等高线的知识点。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它以平面形式反映了地球表层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对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地图具有重要意义。
1.地图的比例尺比例尺是地图上的一种直观表示方法,表示地图上长度与实际地表长度的比例关系。
例如,1:1,000表示地图上的一单位长度相当于实际地表上的一千单位长度。
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估计实际距离、面积和方向等信息。
2.地图的方位方位是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式,常用的有方位角和罗盘两种方式。
方位角是以正北为基准的角度,如0°表示正北,90°表示正东,以此类推。
罗盘则是地图上画有标明方向的指南针,我们可根据罗盘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3.地图的符号地图的符号是地理要素在地图上的形象表示,包括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
例如,用点表示城市、用线表示铁路、用面表示湖泊等。
通过掌握地图符号,我们可以快速识别地图上的各种地理要素。
二、等高线的概念和应用等高线是反映地形高度或河流水位的线,它是地图上重要的表征地势的要素。
了解等高线的概念和应用,对我们理解和分析地形图具有重要意义。
1.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连结地球表层两点的垂直高度相等的线。
在地图上,等高线形成一系列闭合或开放的曲线,越密集表示地势变化越陡峭。
等高线的间距也反映出地势的陡缓程度。
2.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等高线的形态反映出地形的特征,通过等高线的形状和分布,我们可以判断出地势的起伏和地貌的类型。
例如,等高线越接近,表示地势越陡峭;等高线密度越大,表示地势变化越快。
3.等高线的用途等高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军事、建筑和规划等领域。
在军事上,等高线可以帮助军队了解战区地势,选择适宜的阵地。
在建筑中,等高线可以用于设计地形坡度,保证建筑的稳定性。
高中的地理等高线知识归纳
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等高线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示地形高度的方法。
在地图上用等高线将等高度的点连接起来,以显示地势的特点和地貌的分布情况。
下面是关于等高线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等高线是地球上表示地形高度的曲线,相同等高线上的点具有相同的海拔或高度。
等高线的特点有三个:等高线上的每一点海拔相同,等高线形状像曲线,相同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同。
2.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等高线的绘制一般采用等高线图绘制法。
这种方法是在地图上先确定一定间隔的等高距,然后通过测量、描点、连线等步骤来绘制出等高线。
3.等高线的间隔和密度:等高线间隔一般根据地形的起伏程度来确定。
在平坦的地区,等高线间隔可以较大;而在陡峭的山区,等高线间隔需要缩小,以显示出地势的变化。
等高线的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上等高线的数量,密度越大,地势变化越剧烈。
4.等高线表示地形特征:等高线可以反映出地形特征,比如山脉、河流、湖泊、平原等。
在等高线图上,山脉通常呈锯齿状,河流呈V字形,湖泊呈闭合曲线,平原则表现为等高线稀疏。
5.等高线的作用:等高线在地理学、地质学和地图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地形的形状、大小和分布,指导军事和工程建设,提供自然资源和环境评估等方面的信息。
6.等高线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等高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注意等高线距离的一致性,以便准确判断地形的变化;b.注意选择适合的等高线间隔和密度,以便更好地显示地形特征;c.注意等高线的闭合性,避免出现断裂情况;d.注意等高线的变化方向,以便正确理解地势的变化。
总之,等高线是一种重要的地形表达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的高度变化,显示地势的特点和地貌的分布情况。
掌握等高线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地理信息,为地质勘探、地图制作等领域提供重要的依据。
高中地理 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⑴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⑵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⑶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⑷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⑸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⑹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⑺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⑻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 - - ”标记。
⑼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半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高中地理 第四章第一节之《等高线图》课件 新人教必修1
200 220
200 240
B ,最缓的是 A 。
200 260
200 280
A
B
C
D
。C D
0 2千米 1:100000 0 5千米 1:500000
判断坡度陡缓:
规律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不同、等高线疏密、等高距相同:直角三角形法
例3、下面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应是 (比例尺同上图)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
问题是:
甲
淹没村庄和农田, 需要移民。
丙 乙
居民 人口 点 (万) A 0.8 B 0.4 C 5.3 D 0.4 E 0.7 F 8.7 G 17.2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C、F、G均 为小城市,其余为一般居民点,回答:
4)建成水库若坝高为150米,则从图和表格信息可 推算库区移民约__7_._2_万人。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
等高线地形图
知识重点: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貌类型; 陡崖的相对高度; 坡度大小的判断。
【预习】右边等高线图中有陡坡、缓坡、峡谷、
山峰和盆地底部等地形分布。
1)试判明甲---丁处的地形类型: 甲处是 山峰 ,乙处是 陡坡 , 丙处是 盆地 ,丁处是 缓坡 。 2)在图中适当处用虚线绘制一条集水
陡坡
部
位
缓坡
鞍部
山顶
山脊
【难点突破】
①基本地形所表示的等高线中,山脊与 山谷往往是容易混
淆的地方,如何区分?
a b c
南岭山水制作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02022/1/10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基础知识点地理中的等高线是指连接同一平面上高度相等点的曲线。
它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用于表达地形的特征和地形数据的可视化。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等高线是一个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等高线的基础知识点的介绍,供参考。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1.等高线的定义:等高线是地理地形线的一种,是连接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所构成的曲线。
2.等高线的特点:a.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它可以围绕山峰、山谷等地貌特征形成闭环。
b.等高线之间的间距代表了地形的陡缓程度。
等高线间距越密集,地形越陡峭;间距越宽松,地形越平缓。
c.等高线的高程点都在曲线上,曲线之外的点高程相同或不等。
二、等高线的表示方法1.单线等高线:用一条简单的线表示同一高程点,比如一个山峰的顶部可用一条等高线表示。
2.紧密等高线:多条等高线紧密相连,表示平原、盆地等相对平缓的地形。
3.平级等高线:表示同一高程的等高线,为了增强可视性和方便测量,通常用重线或粗线表示。
4.阶梯状等高线:一种特殊的等高线形式,表示陡峭的山地或陡坡地形。
三、等高线的地理意义1.等高线可以通过图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通过等高线图,我们可以看到山脉、山谷、河流等地貌特征。
2.等高线有助于判断地球上的地势起伏。
通过等高线的间距和等高线的形状,可以了解地形的陡缓程度,从而对地球表面的特征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3.等高线对于军事作战和地质勘探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军事上,等高线可以帮助军队有效地选择阵地和部署作战战术;地质勘探上,等高线可以帮助在不同地形上确定最佳的工程建设方式。
四、等高线的读图方法1.等高线图的底图是由等高线、水系、道路等要素组成的。
底图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形的大致状况。
2.等高线图上的等高线以及等高线间的间距是关键要素。
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峭;等高线间距越宽松,地形越平缓。
3.等高线图上的等高线线型也有其特殊含义。
一般来说,等高线越密集,线型越密集;等高线间距越宽松,线型越稀疏。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高考考点解析
等高线地形图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甲地的海拔为1_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_000米。
2.等高线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3.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同图等距(等高距)。
(3)闭合(但图幅内不一定完整展示)。
(4)可重合但不会交叉(重合为崖)。
(5)单位为米。
4.地形基本部位如图,地形基本部位包括山顶、盆地、山脊、山谷和鞍部。
特殊地形部位如陡崖和台地。
1.判读地势特点和地貌类型判读依据主要是海拔和等高线形态。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4)高原:海拔高(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海岸线海拔为0米。
2.判读坡度大小(1)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不同等高线图上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3.判读地形与河流的关系4.判读地形与气候的关系(1)气温差异:海拔每升高1 000m,气温下降约6 ℃,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
[全]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背斜、向斜、地形倒置)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背斜、向斜、地形倒置)考点详解•1、等高线的阅读等高线,是海拔相等的相邻点的连线,是一条闭合曲线。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叫做“等高距”,同一幅地图上的等高距相等。
每一种地形,都对应着一种等高线图,等高线越稠密、地形的坡度越大、越陡峭。
常见的地形有6种(山峰、盆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各种地形的等高线特征为:①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③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垂直于山脊线作辅助线,辅助线的海拔中间高两侧低;④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垂直于山谷线作辅助线,辅助线的海拔中间低两侧高;⑤鞍部: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呈马鞍状;⑥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海拔急剧下降。
图1 常见地形对应的等高线•2、背斜、向斜当岩层两侧受到挤压,便会发生弯曲。
向上凸起的为“背斜”、向下弯曲的为“向斜”。
在理想状况下,背斜向上凸起发育为山峰,向斜向下凹陷发育为山谷,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向斜背斜的判断,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根据岩层的形态。
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注意,是根据岩层形态,而不是地表地貌形态);②根据岩层的年代。
中间老、两翼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的为向斜(这里说的中间,即为下图中的“核部”)。
图2 向斜与背斜的年代例题图3 例题答案:B、B精讲精析:(1)阅读等高线。
①从图5(b)中可知,该观测点位于甲山的西南方,并且高程为120m;②在图5(a)中,指北针指向上,因此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此甲山西南方为①地和②地;从等高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100m(因此右侧海拔356m的山峰处,它向东依次为300m、200m等高线,因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为100m),因此①地的海拔<100m,②地的海拔为100m~200m,满足120m的要求,因此该观测点为②地。
(2)分析岩层的新老关系。
①由图5(b)可知,该点为向斜,因此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点等高线地形图是使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中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些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六大规律(1)同一图幅,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都相等;(2)同一图幅,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一致;(3)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红色部分比蓝色等高线稀疏,实际坡度也较缓(4)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可以记作“凸低为脊”;(5)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可以记作“凸高为谷”;(6)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则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计算公式:(n-1)d≤ΔH<(n+1)d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山顶(A):等高线闭合,高度数值内高外低,一般有标注黑三角图例山谷(B):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突出山脊(C):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突出陡崖(D):若干条不同的等高线互相重合鞍部(E):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计算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①若闭合区域等高线的数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那么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即“小于小的”。
比如,图中左侧圈内数值应该低于400。
②若闭合区域等高线的数值与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那么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
比如,图中右侧圈内数值应该大于500。
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为d米,如果两点A和B之间有N条等高线,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H为:(N-1)d米<H<(N+1)d米。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①水库坝址选址问题水库多分布在口袋状的洼地或小盆地,大坝建在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工程量小)。
②港口等高线稀疏(便于修建配套设施)、等深线密集(港深水阔便于停靠船只)的海湾地区。
③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防止山洪冲毁营地;避开陡崖,以避免崩塌、落石带来安全隐患;应当选在缓坡或者鞍部。
高中地理等值线知识点
高中地理等值线知识点等值线也叫等高线或等位线,是地理学中用于表示地形或其他物理现象的方式之一。
在地图上,等值线是连接具有相同数值的点的曲线。
以下是高中地理中关于等值线的一些知识点:1. 定义:等值线是连接相同数值的点的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地形高度、温度、降雨量等一些物理现象或属性的变化情况。
2. 等值线的特点:- 等值线一定是一条闭合的曲线。
- 等值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具有相同的数值,通常是等距离的。
- 相邻等值线之间的间距代表了变化的大小。
间距越小表示变化越剧烈,间距越大表示变化越平缓。
- 等值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了该点所对应的数值。
3. 绘制等值线:- 绘制等值线需要有一系列的数值点的数据。
- 根据数据,给定等值线的间距,一般可以在图上标出等值线的值,并连接各点绘制出等值线。
- 在等值线的绘制中,也可以使用等值面,即在相邻的等值线之间填充颜色,用来表示不同的数值范围。
4. 应用:- 通过等值线可以表示地形高度的变化,可以用于绘制地形图和高程图,帮助人们了解地形和地势。
- 等值线也可以表示其他地理现象,比如气温、降雨量、海洋水深等,利用等值线可以观察和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5. 等值线图的读取:- 等值线图可以通过观察等值线的间距来了解变化的幅度。
- 等值线的稀密程度可以表示某一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变化情况。
- 等值线的形态可以表示地势的变化情况,比如陡峭的山脉、平坦的平原等。
总之,等值线是地理学中一种常用的表示地形或其他物理现象的方式,通过绘制和读取等值线图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总结
1、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地面同一高度相邻点之连线。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黄海平均海平面为计算高程的起点,即高线的零点。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④不能分叉,不能合并。
即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两条等高线不能合并成一条(悬崖,峭壁例外)。
①如图是一个陡崖,可能4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顶,而100米等高线刚好穿过崖底,则陡崖的最小高度为300米,但可能陡崖的最高点高度为499.99……米,而崖底高度为0.0……01米。
则这个陡崖的最大高度为近500米,所以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
归纳后不难发现,有一个由n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h米的陡崖相对高度△H的计算公式:(n-1)h≤△H<(n+1)h②崖顶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A+h>H≥A,A为崖顶处闭合等高线中海拔的最大值;③崖底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B≥H>B-h,B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
3、不同地形的等高线①零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4、等高线图的判读方法(1)看等高线数值①可读出任意点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看其极值,表示该地区海拔最大与最小情况,进而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并指向低处的短线)来判断。
②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和“小于小的”。
(2)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①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②在同一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③在不同的等高线图上,不能根据不同图上等高线的疏密来直接判断坡度的陡缓,而要看清楚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
高中地理等高线
普通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部分一、知识点 1.等高线的特征①同线等高: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
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 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⑦示坡线代表坡度降低的方向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地 山峰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 中部高盆地洼地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四周高 中间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开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平原等高线稀疏,值小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 丘陵类似山地,值小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小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H 底≤H 小(小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小值) (4)坡度的计算在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
高中地理必备知识点 等值线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计算,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2.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3.引水线路: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4.交通线路选择: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5.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6.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8.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9.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10.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
11.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高中地理等高线知识点
等高线的相关计算1两点相对高度计算A、两点均在等高线上,直接读数相减的差值;B、两点介于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但不等于最高和最低值,假设a点海拔高度为n1<a<m1,b点海拔高度为n2<b<m2,则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m1-n2︱、︱m2-n1︱之间,“十字相减”交叉相减即为所求;如:200<a<300,300<b<400,则两点相对高度为0<h<200;2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但在悬崖峭壁,等高线可以重合;悬崖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A、悬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重叠于断崖处的等高线中,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等高距为h,则:m≦顶部绝对高度海拔<m+h;n-h<底部绝对高度海拔≦n.B、悬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处的等高线有x条,等高距为h;则:x-1×h≦相对高度<x+1×h例如:有处悬崖,重叠的等高线最大值为900,最小值为800,等高距为100,只有两条等高线重叠,代入公式:900≦顶部绝对高度海拔<1000 700<底部绝对高度海拔≦800 100≦相对高度<3003坡度:tanα=H/L井的深度:h=a-b选址①选建水库坝址: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②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③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④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深水港湾;⑤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⑥铁路、公路、引水线路、输油管等选线:公路、铁路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引水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输油管线尽可能知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⑦居民区选址: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洋流1.P57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一般也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寒流刚好相反;2.洋流的主要动力:盛行风;3.P57冬季洋流的分布:图;北半球中低纬度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中高纬度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南半球中低纬度是逆时针;巧记:北半球呈“8”字型,南北球呈“0”字型;方向规律是逆顺逆顺4.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风,所以是顺时针的大洋环流;冬季盛行东北风,是逆时针的大洋环流;夏顺冬逆5.北大西洋暖流:使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6.四大渔场的形成:1寒暖流交汇形成:纽芬兰、北海道以及北海渔场;2受离岸风影响:秘鲁渔场;7.厄尔尼诺现象:来自秘鲁附近的海区,是赤道暖流向南流动,引起秘鲁沿岸水温升高;引起秘鲁、厄瓜多尔形成洪涝灾害;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旱灾;其大气环流图: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P61水量的丰歉:以多年平均径流量衡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2.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亚洲;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巴西;我国位于第六位;3.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时间——夏秋多冬春少,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4.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P65。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
高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总结一、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推断地图反应内容详略: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等高距越小,对地形反映得越为详尽。
2.判读等高线数值给与计算:⑴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看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如在相邻两条等高线的中间,又增加了一条闭合等高线,则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新增等高线的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⑵有关等高线图的计算问题①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甲-H乙。
②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柔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依据气温垂直递减率( 0.6℃/100米)可以计算出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H相/1000.6。
③坡度计算:在考查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假如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公式tan=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求出;L为两点间距离,可由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算出;为坡度可由h/L 的值,再从数学三角函数表中查出。
④打井深度计算:通过等高线和等潜水线计算至少要打多深井才能出水h=a-b,h为井深,a为等高线值,b为等潜水线⑤进行悬崖高度的计算ⅰ悬崖顶部的高度(海拨高度)H顶,其公式为:aH顶a+d( span其中a为与悬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大值,d为等高距),如图1-2中悬崖D处顶部的海拔高度为500米H顶600米。
ⅱ悬崖底部的高度(海拔高度)H底,其公式为:b-dh span顶b(其中b为与悬崖相交的等高线的最小值,d为等高距),如上图中1-2悬崖D处底部的海拔高度为200米h span底300米。
ⅲ悬崖的相对高度为△H,其公式为:(n-1)d△H(n+1)d(n为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如右图中悬崖D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高线基础知识点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⑴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⑵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图上所有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⑶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因为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⑷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出现。
⑸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⑹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⑺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部分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部分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⑻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 - - ”标记。
⑼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半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 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
第二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200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500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洼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200——500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500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在剖面图中判读地形类型,一定要看剖面形状和对应的海拔高度,方法可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3.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或做出某地的地形剖面图:
⑴按要求在等高线图上做出剖面线(可以是题目,也可以是图给出
要求)。
⑵建立坐标系统,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和垂直比例尺建立原则是使图形协调。
⑶在坐标中作剖面线与各等高线交点的投影。
⑷用圆滑的曲线连结各点。
4.等高线地形图在地理学习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⑴坡度大小
①、同一幅图中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②、不同图中用计算公式:坡度的正切=垂直相对高度/水平实地距离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大,坡度越陡。
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⑵陡崖计算:
计算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n-1)×d≤陡崖高度<(n+1)×d;即等高线条数为n,等高距为d。
崖顶的最大海拔高度—公式:崖顶的最大海拔高度<过崖最大海拔+等高距。
崖顶的最小海拔高度—公式:崖底的最小海拔高度>过崖最小海拔- 等高距。
⑶与气候联系:
①根据等高线判断气温和气压:海拔越高,气压和气温越低;每升高
1000米气温下降6℃。
气压与沸点成正比,山顶气压低,沸点低。
②在等高线图上根据风向判断降水:高大山脉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背风坡气流下沉,温度升高,有焚风效应。
③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纬度判断阳坡与阴坡:注意喜阳植被与喜阴植被的选择。
④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远近等进行综合分析。
⑷与河流联系: 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结合河流流向判定地形大势,结合迎风坡、背风坡、降水状况、等高线高差及地貌类型的差异分析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①判断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由山谷等高线的特征可得:河流是从等高线闭合处流向敞开处。
)
②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③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气候特别是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
⑸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①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②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
③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内容: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①平原、谷地、三角洲等地一般布局种植业,再根据气候特点具体安排作物;
②丘陵若坡缓可开辟为梯田,若坡陡则应布局林业,还可结合南方低山丘陵区布局立体农业;
③山地一般为林业;
④高原应确定具体位置再布局,我国以畜牧业为主。
⑺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
①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式--团块状;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式--条带状或组团式。
②河谷或山谷地形的城市,大气污染较重,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⑻铺设输油、气、水管线路:
①注意让其从高处向低处引水,以实现自流;
②且线路要尽可能短,这样经济投入才会较少。
⑼交通线路选择:
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间距、坡度等),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沿等高线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以减少坡度,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两条等高线;
②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少建桥梁等,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
③避免通过断崖、沼泽地、沙漠等地段。
⑽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判断河流位置、流向、落差大小、流速,坝址最好在峡谷处(口小肚大处),工程量小,投资小,安全系数大;
②库区范围应是面积较大的山间盆地或宽阔谷地,能提供足够容水空间;
③大坝以上应有一定的集水面积,能为库区提供较充足水源;
④库区内植被覆盖率较高,保证库区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减少泥沙淤积,延长使用寿命;
⑤尽量避免断层、破碎带、喀斯特地形等。
⑥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⑦判断搬迁区和大坝的最大高度,前者是集水线以下区域,后者是集水区的最低鞍部。
⑾地形相关分析:
①地形特征的描述: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势及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分布;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②地形成因分析:运用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与板块运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及板块的碰撞或张裂)来解释
③沙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风力沉积作用下所形成,在等高线图上,表现为新月形。
根据沙丘形态,坡陡处为背风坡,坡缓处为迎
风坡。
判读等值线图要“五读一分析”。
即读数值范围、读极值、读疏密程度、读弯曲方向、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分析成因。
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