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与检验汇编

合集下载

2021-2022高考化学备考专项汇编——专题精讲-化学坐标曲线图分析

2021-2022高考化学备考专项汇编——专题精讲-化学坐标曲线图分析

化学坐标曲线图分析考纲要求1.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专家解读该题型以坐标曲线图为试题的信息来源,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精心设计问题的一种信息处理和分析题。

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数据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数学工具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化学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知,化学坐标曲线图主要分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曲线、能量曲线、离子浓度曲线、物质性质(质量或物质的量)变化曲线等,突出考查学生对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预测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仍会保留一定量的曲线图试题,在题型稳定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图象会变得复杂,信息量更大,也可能根据题目情景考查学生绘图的能力。

坐标图是用来显示某一变量(应变量)是如何随着另一变量(自变量)而变化的。

其优点是不但显示了所测量的点,还可以用来预测一些实验中没有测量的数值。

解答时要求学生首先弄清楚自变量和因变量各代表什么样的化学量,然后根据化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具体步骤可以概括为“一明标”,“二析点(起点、拐点、平衡点、极值点、突变点)”,“三识线”。

1.【2020•新课标Ⅰ卷】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

溶液中,pH、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 NaO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2−的分布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C.HA−的电离常数K 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1.【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根据图像,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逐渐减小,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逐渐增大,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在中性发生突变,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时,pH约为1,说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曲线②代表δ(A2-),根据反应2NaOH+H2A=Na2A+2H2O,c(H2A)==0.1000mol/L。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习题汇编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习题汇编

分析化学学习指导习题汇编刘壮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2006年9月Ⅰ习题第一章、绪论例题解析自测习题一、判断题1、分析化学是表征与测量的一门科学(√)2、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任何测定时可以取代化学分析法(×)3、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常量分析(√)4、例行分析是指一般化验室日常生产中的分析,又叫常规分析 ( √ )5、分析化学是一门获得物质信息,并诠释这些信息的科学(√)二、选择题1、试样用量为0.1~10mg的分析称为( C )(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2、试样用量大于0.1g的分析称为( A )(A)常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微量分析(D)痕量分析三、填空题1、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历史悠久,是分析化学的基础,所以又称经典化学分析法,主要有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等。

2、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分析法。

由于这类方法都需要较特殊的仪器,故一般又称为仪器分析。

四、计算题五、问答题1、何谓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2、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有何不同?3、分析化学的任务都有哪些?4、分析化学分为那几类?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例题解析例1、用沉淀滴定法测得Ba 2Cl ·2H 2O 中的Ba 的质量分数为0.5617.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解:纯Ba 2Cl ·2H 2O 中的Ba 的质量分数为:wBa = MBa/M Ba 2Cl ·2H 2O (换算因子)=(137.33g/mol)/(244.24g/·mol)= 0.5623Ea = 0.5617-0.5623 = -0.0006;Er = -(0.0006/0.5623)×100% = -0.1%例2、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钢铁中Ni 的百分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7,10.43,10.40,计算分析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动系数。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简答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4. 计算题5. 单项选择题1.请设计一种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方法测定CaO的含量,要求写出化学反应式、指示剂,确定终点方法及计算公式。

正确答案:首先应该进行定性分析,了解石灰石样品中的金属杂质是什么,按一般情况,即金属杂质主要是Mg2+和Fe3+来考虑。

(1)试样准备取m克的试样用盐酸溶解,加NaOH调pH=10,过滤并用冷水洗涤沉淀,滤液和洗出液收集在一起。

(2)测定将试样用盐酸或者硫酸酸化,加入过量的(NH4)2C2O4,然后用稀氨水中和至甲基橙显黄色,并陈化一段时间,过滤,用冷水按“少量多次”的方法洗涤沉淀。

将以上的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中(70~85℃),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

有关反应为:Ca2++(NH4)2C2O4→CA,C2O4↓(白色)+2NH4+2MnO4- 5C2O42-+16H+=2Mn2++10CO2+8H2O 设KMnO4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用去体积Vml样品,Ca2+的物质的量为n,2MnO4-+5C2O4+16H+=2Mn2++10CO2+8H2O n=5cV/2000mol 样品中CaO质量为n×56,钙含量(用CaO表示)为56n/m。

涉及知识点:分析化学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2.在重量分析中,使用有机沉淀剂代替无机沉淀剂进行沉淀的优点是( )。

A.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干净B.沉淀溶解度小,有利于被测组分沉淀完全C.可以避免局部过浓,生成大晶粒沉淀D.沉淀摩尔质量大,分析准确度高E.沉淀剂品种多,能与大多数离子起沉淀反应正确答案:A,B,D解析:在重量分析中,使用有机沉淀剂代替无机沉淀剂进行沉淀的优点是:①可选择的种类多,选择性高;②生成的沉淀溶解度小,沉淀完全;⑧吸附杂质少,沉淀纯净;④沉淀摩尔质量大,分析准确度高。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指南汇编及实例分析》记录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指南汇编及实例分析》记录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确认指南汇编及实例分析》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描述 (2)二、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3)三、验证前的准备工作 (4)1. 明确验证目的和范围 (5)2. 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和技术 (6)3. 建立验证团队和制定工作计划 (7)四、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的实施 (8)1. 验证试验设计的制定 (10)2. 双重检查的制定与实施 (11)3. 结果评价与偏差分析 (12)4. 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14)五、化学分析方法确认的具体步骤 (15)1. 确认试验方案的确定 (16)2. 选择性、准确性和精密度的测试 (18)3. 仪器校准与方法的重现性评估 (19)4. 系统适用性测试 (20)六、案例分析 (22)1. 氯化钠中痕量钾的测定 (23)2. 水中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4)七、总结与展望 (26)一、内容描述本书首先介绍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阐述了在化学分析过程中,为何需要进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以及它们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详细阐述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基本流程,包括方法的选择、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

这些内容为后续的实践操作和实例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本书汇编了多种化学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指南,这些指南涵盖了从传统的化学分析到现代仪器分析的各种方法,如滴定法、分光光度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每一种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指南都详细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些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操作指南,使读者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应用不同的化学分析方法。

本书还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展示了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实际应用。

这些实例涉及了不同的领域,如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品检测等。

通过对这些实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分析方法验证和确认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如何解决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标准汇编
43
GB/T 223. 49—199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偶氮氯膦mA分光光度法测定稀土总量
44
GB/T 223. 50—199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苯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胺直接光度法测定锡量
45
GB / T 223. 51—198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5—Br—PADAP光度法测定锌量
50
GB / T 223. 56—198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巯基棉分离—示波极谱法测定碲量
51
GB / T 223. 57—198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萃取分离—吸附催化极谱法测定镉量
52
GB / T 223. 58—198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
53
GB / T 223. 59—198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锑磷铜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91
GB/T 20127.7-2006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的测定第7部分:示波极谱法测定铅含量
92
GB/T 20127.8-2006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的测定第8部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锑含量
93
GB/T 20127.9-2006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的测定第9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钪含量
88
GB/T 20127.4-2006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的测定第4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含量
89
GB/T 20127.5-2006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的测定第5部分:萃取分离-罗丹明B光度法测定镓含量
90
GB/T 20127.6-2006钢铁及合金痕量元素的测定第6部分:没食子酸-示波极谱法测定锗含量
GB / T 223. 67—198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还原蒸馏—次甲基蓝光度法测定硫量

22年中考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2年中考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2年中考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过滤,除去碳酸钡、硫酸钡,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符合题意;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滤,除去氢氧化镁,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解析】A、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溶解后形成氯化钠溶液,通过过滤将泥沙分离出来,之后将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与木炭不反应,故无法除去木炭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后,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钠都会发生反应,故除杂试剂氯化钡选择错误,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的吸水性较差,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去除,应通过浓硫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选项A正确;B、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吸收氯化氢气体,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得到纯净的氢气,选项B正确;C、稀硫酸和铜不反应,稀硫酸和氧化铜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铜,过滤分离出铜固体,洗涤、干燥,得到铜,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且使用点燃的方法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气体,选项D不正确。

最新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汇编

最新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汇编

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保证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品研发和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对药品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基础和前提。

为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来控制药品质量,也就是说要对药物进行多个项目测试,来全面考察药品质量。

一般地,每一测试项目可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为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必须对所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以充分表明分析方法符合测试项目的要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对方法进行验证。

方法验证的目的是判断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从本质上讲,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能否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方法验证在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成为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的组成部分。

⏹只有经过验证的分析方法才能用于控制药品质量,因此方法验证是制订质量标准的基础。

方法验证是药物研究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方法验证的一般原则⏹原则上每个检测项目采用的分析方法,均需要进行方法验证。

⏹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结合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确定。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制剂的鉴别和杂质定量试验应进行不同要求的方法验证,前者重点要求验证专属性,而后者重点要求验证专属性、准确度、定量限。

三、方法验证涉及的三个主要方面⏹(一)需要验证的检测项目⏹鉴别、⏹杂质检查⏹定量测定(含量测定、溶出度、释放度等)、⏹其他特定检测项目(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生物活性等)⏹鉴别的目的在于判定被分析物是目标化合物,而非其它物质,用于鉴别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专属性。

⏹杂质检查主要用于控制主成分以外的杂质,如有机杂质、无机杂质等。

杂质检查可分为限度试验和定量试验两种情况。

用于限度试验的分析方法验证侧重专属性和检测限。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一、单选题1.(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详解】A、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氯化钾和熟石灰不反应,可以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进行鉴别,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与稀盐酸不反应,可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得到铜,不符合题意;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剩余固体中含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题意;D、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氯离子,影响对氯化钠的检验,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区分软水与硬水B.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C.验证燃烧需要氧气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答案】C【详解】A、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正确;B、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可以通过相互刻画观察划痕情况比较,正确;C、红磷和白磷都和氧气接触,故不能验证燃烧需要氧气,错误;D、三支试管中现象分别为:生锈、不生锈、不生锈,对比说明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正确。

故选C。

3.(2021·湖南岳阳市·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来制取和收集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③或⑤作为收集装置B.检验④中CO2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看木条是否熄灭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D.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②作为发生装置【答案】D【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④或⑤作为收集装置,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熄灭,不能伸入集气瓶内,不符合题意;C、用①、⑤制取并收集气体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②,符合题意。

2021年北京各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1区含答案)

2021年北京各区九年级一模化学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1区含答案)

2021年北京各区初三一模化学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11区) (2021年西城一模)31.(3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请从31-A 和31-B 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 计分。

32.(3分)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下同)。

(2)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 .操作②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B .操作③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C .若滤纸破损,精盐的产率偏低33.(3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白磷燃烧。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1-A31-B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D 中观察到右侧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

(1)仪器b 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填序号)。

(3)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若要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

34.(3分)验证锌、铜、银3种金属的活动性。

依据图中所示,向孔穴1~3中分别滴加X溶液。

(1)若X是稀硫酸。

产生明显现象的孔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用稀硫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

(2)若只选择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X是_____溶液。

35.(3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实验前K1、K2和K3均已关闭。

(1)打开K1和K2,滴入部分碳酸钠溶液,关闭K1。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关闭K2、打开K3和K1,滴入碳酸钠溶液,关闭K1。

【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3综合计算含解析1

【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3综合计算含解析1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高温CaO+C O2↑
100 44
X 2.2g
100/x=44/2.2g x=5g 所以7.33g固体中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
设生成2.33克硫酸钡沉淀需要硝酸钡的质量为y
Na2SO4+Ba(NO3)2=BaSO4↓+ 2NaNO3
261 233
Y 2.33g
261/y=233/2.33g y=2.61g
(1)硫酸铜中_______(填符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若恰好消耗稀硫酸的质最是400kg,则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过程中,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S;(2)12.25%;(3)18.2%
3.【20xx年××市A】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试计算:
【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3综合计算含解析1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3 综合计算
1.【20xx年四川省××市】一定质量的金属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0.2g。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FeSO4的质量为_____g。
(5)求白色粉末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总质量。
【答案】(1)过滤;(2)2.2;(3)碳酸钙与硫酸钠、硝酸钡;(4)硫酸铜;(5)11.87克
【解析】(1)过滤能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无色气体的质量是7.33g-5.13g=2.2g;(3)固体溶于水得无色溶液,说明固体中一定不含硫酸铜;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说明有硫酸钠,同时,7.33g固体灼烧后得固体余物5.13g,可判断固体中有硝酸钡,溶于水时生成了硫酸钡沉淀;

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2021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9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一、单选题1.(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方法不正确的是【答案】B【详解】A、铁和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不反应,过滤分离出固体铜,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然,故少量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错误;C、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正确;D、碳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正确。

故选B。

2.(2021·湖南株洲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或用途与分析均正确的是【答案】B【详解】A、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有咸味,但是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防止发生危险,不符合题意;B、某新购品牌鞋中放置装有生石灰的小纸袋,是因为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作干燥剂,符合题意;C、在试管中加入5mL水、几滴植物油和4-5滴洗涤剂,振荡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静置后不分层,因为洗涤剂中的乳化剂能将油滴乳化为细小油滴,均匀分散在水中,不符合题意;D、酶是生物催化剂,一般是高温条件下进行催化,但是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催化效果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湖北荆州市·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A【详解】A、加入适量的硝酸银,硝酸银能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硫酸钾中混有硝酸钾,符合题意;B、将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铝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钾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可以加入蒸馏水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1·湖北黄石市·中考真题)下列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错误的是【答案】C【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五、无机及分析化学重要知识点汇编

五、无机及分析化学重要知识点汇编

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要知识点汇编(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绪论一、化学的地位及作用自然科学在纵向方面分为三个层次: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及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变化中的能量转换。

化学理论已渗透到许多技术学科当中,如采矿和冶金工业的需要,推动了无机和分析化学的发展;纺织、印染、煤、石油的综合利用又使有机化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四大化学化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四大化学"这些都属于纯粹的化学。

无机化学:以所有元素及其化合物(除C、H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有机化学:以C、H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鉴定方法及其原理;物理化学:以应用物理测量方法和数学处理方法来研究物质及其反应,以寻求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间本质联系的普遍规律。

另外,随着化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又产生了许多应用化学:如工业化学、高分子化学、放射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半导体化学等等。

三、本课程的目的及主要内容1、目的: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后续化学课程的基础。

2、主要内容:主要是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应用以及其变化的基本原理。

本教程分为两部分:化学理论与元素及其化合物其中化学理论又分为:四大平衡(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及结构理论。

3、学习方法:(1)理论课大学的学习模式:每节课的讲授内容多,讲授内容重复性小,作业量少,无课堂练习,强调自学能力的提高。

针对大学学习特点,提出如下要求:①课堂认真听讲,跟上教师讲授思路,有弄不懂的问题暂且放下,待以后解决,不然,由于讲授速度快,容易积累更多的疑难问题。

②作好课堂笔记,留下一定的空白处,做标记,提出问题,写出结论。

(2)实验课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理论的理解十分重要。

分析化学简答题(汇编)

分析化学简答题(汇编)

分析化学简答题(汇编)简答1.基准物质的条件之⼀是摩尔质量要⼤,为什么?答:摩尔质量⼤,称样量⼤,降低了由于称量⽽引⼊的相对误差。

2.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制⽅法有哪些?各适⽤于什么情况?①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于滴定分析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该溶液的浓度⽤物质的量浓度表⽰,也可以⽤滴定度表⽰。

②标准溶液的配制⽅法有两种:直接法和标定法。

③基准物质可⽤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基准物质只能⽤标定法配制标准溶液。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两者有什么区别?在滴定过程中当所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映完全时,称反应到达了化学计量点。

在滴定过程中根据指⽰剂颜⾊发⽣突变停⽌滴定时,称为滴定终点。

在实际分析中指⽰剂不⼀定恰好在化学计量点时变⾊,即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常常不⼀致。

4.标准溶液浓度过⼤或过⼩,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各有什么影响?标准溶液的浓度过⼤时稍差⼀滴就会给结果造成较⼤的误差;⽽过⼩时终点变⾊不灵敏,⼀般分析中标准溶液常⽤浓度0.05~1.0 mol/L为宜。

5.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有什么要求?⑴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即反应按⼀定的反应式,⽆副反应发⽣,并且能进⾏完全(完全程度≥99.9% ),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⑵反应速度要快。

⑶反应不受其他杂质的⼲扰。

⑷有适当的⽅法确定滴定终点。

6.滴定分析的特点有哪些?举例说明滴定分析的⽅法有哪些?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且准确,相对误差可达0.1%~0.2%。

滴定分析⽅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7.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反应物的基本单元?在确定基本单元后,可根据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滴定剂的物质的量相等的原则进⾏计算。

⼀般酸碱反应以提供⼀个H+或相当结合⼀个H+为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则以给出或接受⼀个电⼦的特定组合为依据。

8.滴定分析误差的来源主要有哪些?如何消除?滴定分析的误差可分为测量误差、滴定误差及浓度误差。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_真题-无答案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_真题-无答案

考研药学综合(分析化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总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简答题1. 1.请说明以下两个化合物:(1)IR光谱有何不同;(2)1H—NMR谱各有几组峰(并说出各组几重峰),写出各结构的偶合系统。

综合题2. 2.化合物C8H12O4的红外光谱中1700cm-1附近有一强吸收,其1H—NMR谱如下,请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积分高度a:b:c=3:2:1)名词解释题3. 3.Molecular ion判断题4. 4.乙烯质子与乙炔质子的化学位移δ值比较,δ出现在低磁场区的原因是由于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 )A. 正确B. 错误5. 5.不同的碎片离子进入磁偏转质量分析器后,若连续增大磁场强度(扫场),则碎片离子以m/z由大到小的顺序到达接收器。

( )A. 正确B. 错误6. 6.在一级耦合中组内核为不耦合,而组间核为弱耦合。

( )A. 正确B. 错误7. 7.NMR谱右端为高场、高频,左端为低场、低频。

( )A. 正确B. 错误8. 8.在核磁共振波谱中,耦合常数J与外磁场强度成反比。

( )A. 正确B. 错误9. 9.麦氏重排裂解后,若失去偶数个氮原子,则质量奇偶性发生变化,否则质量奇偶性保持不变。

( )A. 正确B. 错误10. 10.当质谱图上出现m/z为77、51、39的特征离子峰时,可以确定该化合物是烷基苯。

( )A. 正确B. 错误多项选择题11. 11.考虑核等价性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位移相同的一组核,称为磁等价核B. 化学等价且与邻核的偶合常数也相同的一组核.称为磁等价核C. ,A与A'两个质子是化学等价核D. 上述化合物中A与A'两个质子是磁等价核E. 上述化合物中A与B两个质子是化学不等价核12. 12.核磁共振氢谱能给出关于( )的信息。

A. 质子类型B. 氢分布C. 氢核间的关系D. 碳的骨架信息13. 13.在H—NMR谱中,不能构成AA'BB'自旋系统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情境
1.实验原理:试样于140±2℃干燥至恒重,计 算减量。恒重是指相邻两次称量之差小于等于 0.2mg
2.实验仪器、设备:电烘箱、低型称量瓶、分 析天平
3.试验程序:称取10克粉碎至2mm以下均匀品, 称准至0.001g,置于已在140±2℃干燥至恒重的 称量瓶中,斜开称量瓶盖放入电烘箱内的搪瓷盘 内,升温至140℃干燥2h,盖上称量瓶盖,取出, 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以后每次干燥1 小时称重,直至两次称量之差不超过0.0005g视为 恒重。 • 注意事项:第一次称量后平面摇动称量瓶内试样, 击碎样品表层结块,混匀样品。
3.固体样品的采取
原则:采取有代表性的实验室样品 方法:应根据物料的堆放情况及颗粒大小,从不同部位和 深度选取多个采样点,采取一定量的样品,混合均匀,经 过缩分处理,获得实验室样品。
总结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分析计算 重量分析法理论及应用
4.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水分含量计算 水(%)=(G1-G2)/W
G1―――干燥前样品加称量瓶质量,g ;
G2―――干燥后样品加称量瓶质量,g;
W―――称取样品质量,g;
5. 测定允许差
水分,% <1.00 1.00~<4.00 允许差,% 0.10 0.20
6. 分析次数和报告值
同一实验室取双样进行平行测定,其测
任务一
工业盐中水分含量测定
思考 如何测定工业盐中水分含量? 所测定工业盐中水分的质法测定原料中水分含量,能对实验 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2.会对样品进行加热、干燥、恒重、称量等;会用 天平,能填写报告单
知识目标
1.重量分析法定义、特点、分类及基本操作
2.掌握重量分析法测定水分含量原理 3.学习采样基本知识
定值之差超过差时应重做,若不超差则取
平均值作为报告值
7.实验结果分析:判断原盐水分质量是否合 格?
相关理论知识
• 1.重量分析法概述及方法分类: 重量分析是根据称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被测组分的含 量的方法。测定时,通常先用适当的方法将试样中的被测 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称量,由称得的质量计算该组 分的含量。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的分离方法,通常分 为沉淀法和挥发法。 • 2.挥发法原理: 利用物质的挥发性,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试样中的 被测组分挥发逸出,然后根据试样质量的减轻量来计算试 样中该组分的含量;或用吸收剂将逸出的该组分气体全部 吸收,然后根据吸收剂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化工分析与检验 技术
课程内容设计
名 称


学 时
项目名称 项目一 项目二 项目三 项目四
目 一
学时 22 32 4 14
、 离子膜烧碱原料-工业盐质量的检验 离 子 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检验 膜 烧 离子膜烧碱生产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 碱 原 乙烯法生产PVC的原辅料质量检验 料 - 乙烯为原料生产PVC的氧氯化法中间产品质量检验 工 业 乙烯法生产PVC的成品质量检验 盐 质
项目五
项目六 项目七 项目八
12
8 6
红外光谱法定性鉴别食品防腐剂苯甲酸 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防腐剂苯甲酸含量 检
的 验 项 目 二
8
10
设计性实验
项目一
离子膜烧碱原料-工业盐质量的检验
任务1 工业盐中水分含量测定 任务2 盐水中SO42-含量测定 任务3 工业盐中NaCl的含量 任务4 工业盐中钙镁的含量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