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教案:调查“生活垃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中的第一节“调查生活垃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让学生掌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数据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进行调查。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调查方法的掌握和数据的分析。
难点: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调查问卷模板。
学具:调查问卷,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分类和处理问题。
2. 讲解:讲解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进行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然后进行实际的调查。
4. 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5. 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垃圾的分类情况和处理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调查生活垃圾1. 调查方法设计问卷选取样本收集数据2. 数据分析分类情况处理问题七、作业设计1. 请根据今天的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包括调查方法,调查结果和分析。
答案:调查报告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设计问卷的方式,对学校里的同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学校里的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分析: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校里的垃圾分类情况,但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有的人对于垃圾的分类不是很清楚,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2. 请思考一下,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保护环境。
答案:减少垃圾的产生,保护环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改用可重复使用的产品。
分类垃圾,让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得到有效的处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调查“生活垃圾”(1)-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调查“生活垃圾”(1)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调查“生活垃圾”(1)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1.6节,主题是“调查‘生活垃圾’”。
我们将通过调查和分析生活垃圾的分类,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情况,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和数据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回收处理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调查和数据分析问题,并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调查表、垃圾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垃圾处理的短片,引起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并讲解每种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不同种类垃圾的数据,分析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改进垃圾处理方式,提高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回收和处理方法等内容,以清晰展示垃圾处理的关键信息。
七、作业设计1. 调查你所在社区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包括不同种类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方法。
2. 设计一个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展示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回收处理方法,同时也能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区垃圾处理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通过一个关于垃圾处理的短片来引起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意识到垃圾处理问题的现实意义。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调查“生活垃圾”》 示范教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体会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
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科书创设了“调查生活垃圾”的情境。
呈现多组数学信息,由此引出两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对后三个问题的解决,说明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难点:运用小数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打保龄球。
(2)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8×5÷4 99÷9+23100-90÷9 96÷(2×4)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居住的环境怎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说说。
师:小区内每天产生的垃圾多吗?学生结合自己的小区实际自由说说。
课件出示:师:看到这些垃圾,你都想知道什么?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通过谈话,让学生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学生1:我想知道怎样做,才能让垃圾少一些。
学生2:我想知道一个人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当学生提到问题3时,师适时说:这个问题问得好!前几天,五年级的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的不便,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六章“调查”生活垃圾“。
我们将通过实际的调查活动,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知道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调查、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处理方法。
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生活垃圾分类图示、调查表格。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我会向学生介绍生活垃圾的基本分类和处理方法,通过图示和讲解,让学生对生活垃圾有清晰的认识。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调查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表格。
在调查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思考,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通过观察和调查,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环保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1. 可回收垃圾:纸、塑料、金属、玻璃等2. 有害垃圾:电池、药品、油漆等3. 湿垃圾:食物残渣、果蔬皮等4. 干垃圾:瓶子、盒子等七、作业设计(1)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垃圾,并说明它们属于哪一类垃圾。
2. 作业答案:(1)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垃圾及分类:纸:可回收垃圾塑料:可回收垃圾金属:可回收垃圾玻璃:可回收垃圾电池:有害垃圾药品:有害垃圾油漆:有害垃圾食物残渣:湿垃圾果蔬皮:湿垃圾瓶子:干垃圾盒子:干垃圾(2)根据调查结果,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环保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问题:有些人对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经常混淆不同类别的垃圾。
解决方法: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问题:有些地方的垃圾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导致垃圾无法得到妥善处理。
解决方法: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提高垃圾处理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2.能够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必要性;3.学习使用数据收集工具和分析工具,提高操作与思维能力;4.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2.掌握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数据展示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其比例;2.如何正确使用数据分析工具。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生活垃圾”三个字,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垃圾的认识和日常处理方法,同时提出“生活垃圾分类”这种环保措施,以此导入新课。
2.学习环节2.1 生活垃圾分类教师通过PPT和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并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活垃圾,并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写下相关的分类知识。
2.2 数据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完成记笔记后,教师讲解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和过程,并要求学生使用工具(如表格)进行数据采集。
教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道德意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活动。
3.实践环节3.1 调查学生自愿成立小组,做好生活垃圾分类调查记录,记录所调查的物品、各类垃圾的名称和数量,在计算准确的统计数据。
3.2 数据分析将小组记录下来的数据整理好,通过图表化的处理,将生活垃圾按照各自的类别分析清楚,绘制出每类垃圾的比例图、柱状图和饼状图,并进一步谈谈基本内涵和相关计算公式课。
教师进行数据分析的示范,让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仿照做一次,以此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4. 总结环节1.让学生翻阅记录笔记,从中选择自认为不错的答案,汇报给教师,以此总结学习成果。
2.教师带领学生对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
3.鼓励学生对生活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小数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奠定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对小数除法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2.教材内容教材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平均每分爬行多少米的实际问题,引出了除不尽的情况。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现余数和商重复出现,从而认识到循环小数的特征。
教材还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材编写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能力。
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
但对于除不尽的情况,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认知能力五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来理解。
3.学习特点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他们喜欢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能够在合作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
能够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了解循环节的概念。
能够熟练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掌握循环小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经历循环小数的发现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调查“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调查生活垃圾的方式,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垃圾的图片和分类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垃圾分类的知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学会正确分类垃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调查、观察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调查任务,提高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垃圾的图片和分类方法的资料。
2.准备调查表,用于学生记录调查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垃圾乱扔的情况吗?你们知道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和处理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种垃圾的图片和分类方法的资料,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同时,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调查表,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调查。
学生需要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下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情况。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调查结果,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6《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6《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6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但对于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培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进行活动。
2.使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处理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方式。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垃圾处理案例,用于教学呈现。
2.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工具,如问卷表、记录本等。
3.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主题和范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处理案例,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说明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填写问卷表,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各小组整理结果,进行汇报,分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学生提出具体建议,如垃圾分类、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调查“生活垃圾”》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6课《调查“生活垃圾”》,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需要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2)能够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能够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2)能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程,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小数加减法,对小数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入。
但是在小数除法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训练。
同时,本课涉及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各种垃圾桶,让学生说出垃圾的分类方法。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发挥,然后引导学生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1000克的垃圾,应该扔进哪个垃圾桶里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3)教师出示一道小数除法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解题方法,也可以通过讲解引导学生。
2.讲解新知(1)教师讲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重点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如“小明有3.6元,他想买一瓶2.5元的饮料,他还需要多少钱?”(2)教师让学生分析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并从多种角度解答问题。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第一篇: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第6节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内容] 调查“生活垃圾”(第17~18页)[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
(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师:从这个调查汇报情况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五年级1班汇报信息: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
五年级2班汇报信息: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吨。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1、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千克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学生阅读题目后,教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书籍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一种方法: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另一种方法: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7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7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7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涉及到的是第1.7节的调查“生活垃圾”。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垃圾,并询问学生这些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和处理。
2. 讲解知识点:通过实例,我会向学生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应该如何处理。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5.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关于垃圾分类和处理的调查问卷,并采访家人或朋友,记录他们对垃圾处理的观点和建议。
2. 答案:作业的答案不唯一,主要考察学生对垃圾处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展示真实垃圾和询问学生如何分类和处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不同类型的垃圾,并引导他们思考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补充和说明:为了更好地引入实践情景,我准备了一些真实的垃圾样本,包括塑料瓶、纸张、厨余垃圾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5篇模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第17~18页)教学目标1.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生活中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呢?请大家观看五年级两个班的调查汇报。
(出示课件)二、自主探究1.关于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从五(1)班调查汇报中知道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千克生活垃圾,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1)一个人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2)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从五(2)班调查汇报中知道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3吨,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1)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吨生活垃圾?(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2.列式解答。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讨论后回答,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1)先算4周共有多少天,列式为4×7,再求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用4周产生的生活垃圾总质量除以总天数,列成综合算式是30.8÷(4×7)。
因为要先求总天数,所以在4×7外面加上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
(2)先算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列式为30.8÷4,再求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一周有7天,用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的质量除以7,列成综合算式是30.8÷4÷7。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6《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6《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调查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6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调查生活垃圾的数量、种类和处理情况,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调查方法的选择、调查表格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调查经验和方法,对调查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调查方法的选取、调查表格的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指导。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垃圾处理情况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化和数据化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2.培养学生设计调查表格的能力,提高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准确性。
3.通过对生活垃圾的调查,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提出结论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调查方法的选择、调查表格的设计、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调查方法的灵活运用,数据分析的深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活垃圾处理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调查、整理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调查工具:调查表格、记录本、笔等。
2.教学素材:相关的生活垃圾处理案例、图片等。
3.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生活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引发学生的关注。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吗?它们是如何处理的?”引导学生思考和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具体的生活垃圾处理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调查方法、调查表格设计等。
引导学生了解调查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格。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通过生活垃圾的数量、种类和处理方式,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合理处理垃圾。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观察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环境问题感兴趣,并且愿意参与到解决环境问题的行动中。
但是,学生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和环保知识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2.学生能够运用方法,收集和整理垃圾数据,提高实践能力。
3.学生能够提出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合理处理垃圾的建议。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方法,收集和整理垃圾数据。
2.难点:学生能够提出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和合理处理垃圾的建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垃圾处理视频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
2.教师准备工具,如问卷表和统计。
3.教师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垃圾分类标识和垃圾处理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垃圾处理的视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生活垃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关于垃圾的数据和信息,如垃圾的数量、种类和处理方式。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合理处理垃圾。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6 调查“生活垃圾”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1.6节的内容,主题是调查“生活垃圾”。
我们将通过实际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次调查,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学会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调查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垃圾样品和分类标签,学生们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调查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垃圾样品,让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垃圾应该如何分类。
2. 分组调查:学生们会被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调查一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3. 调查分析: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填写调查表格,并进行数据分析。
4. 分享交流:每组会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其他组的学生会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1. 可回收垃圾:塑料、纸张、玻璃等2. 有害垃圾:电池、药品、油漆等3. 湿垃圾:食物残渣、植物等4. 干垃圾:不易分类的垃圾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1. 分类投放垃圾2. 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3. 提倡循环利用七、作业设计1. 调查你家庭一周的垃圾产生量,并记录下来。
2.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一个减少垃圾产生的计划,并实施一周。
3. 写下你的调查结果和实施计划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地意识到了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对环保的责任。
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的产生,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垃圾处理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为解决垃圾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进行“生活垃圾”的调查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调查“生活垃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教案:调查“生活垃圾”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危害2.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 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危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关于生活垃圾的资料,统计表,投影仪。
2. 学生准备:调查表,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活垃圾吗?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b.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学习新课a. 讲解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危害i. 生活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ii. 生活垃圾的危害:污染环境、影响健康、浪费资源。
b. 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i. 数据的收集: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收集数据。
ii. 数据的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等处理。
iii. 数据的分析: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c. 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i. 确定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ii.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iii. 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
3. 实践活动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调查生活垃圾的情况。
b. 设计调查表:每组设计一份调查表,用于收集生活垃圾的数据。
c. 实施调查:学生按照调查表进行调查,收集数据。
d. 数据整理和分析:每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4. 总结与反思a. 学生分享调查结果,总结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危害。
b. 学生分享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c.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调查结果,撰写一份关于生活垃圾的报告。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提出具体的措施。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调查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调查和观察能力,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垃圾的处理和分类方法还不够明确,对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的实践操作还不够熟练。
此外,学生对于环保意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和观察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调查和观察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总结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提高垃圾分类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垃圾的处理现状,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观察生活中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准备进行调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城市垃圾处理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的处理问题。
提问:“你们知道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吗?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垃圾处理现状的数据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垃圾处理做些什么?”3.操练(15分钟)教师发放垃圾分类卡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要求学生将卡片上的垃圾物品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1.6调查“生活垃圾”(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1.6 调查“生活垃圾” (教案) 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1.6 调查“生活垃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1.6章节中的“生活垃圾”调查。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垃圾的分类、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掌握调查方法以及如何处理调查数据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2. 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3. 掌握调查方法,学会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调查方法的运用。
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调查表、笔、垃圾图片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垃圾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应该如何处理。
3. 调查:学生分组进行调查,收集同学们对垃圾处理方法的看法和建议。
4. 整理数据: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得出统计数据。
5. 分析数据:学生分析调查数据,了解大家对垃圾处理的态度和意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1. 可回收垃圾: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2. 有害垃圾:电池、药品、油漆等3. 湿垃圾:食物残渣、蔬菜水果皮等处理方法:1. 可回收垃圾:回收再利用2. 有害垃圾:专门处理3. 湿垃圾:堆肥处理4. 干垃圾:填埋或焚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描述一下你平时是如何处理垃圾的?答案:1.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2. 描述一下你平时是如何处理垃圾的?示例:我平时会将垃圾进行分类,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开装袋,然后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中。
对于一些特殊的垃圾,比如电池,我会专门的收集起来,然后投放到有害垃圾桶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是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分类、垃圾的统计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知识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知识,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垃圾的统计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学会利用数学方法对垃圾进行统计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环保,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垃圾的统计方法。
2.难点: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知识。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调查、统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调查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准备相关调查材料。
2.学生准备:学会合作调查的方法,准备好记录调查结果的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生活垃圾的分类知识,引发学生对垃圾处理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提出调查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或家庭周围的生活垃圾进行调查。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调查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垃圾的总量、分类比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1.6 调查“生活垃圾”
课时
1
上课时间
领导签批
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科书创设了“调查生活垃圾”情境。
呈现多级数学信息,由此两个问题的讨论,进行小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学习,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
顺序相同。
会正确计算小数混合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的问题,让学生经历问题探究、思考、解决、
交流的过程,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情境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
难
点 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
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
✧ 小组内交流课前预学情况。
✧ 谈话导入:复习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小数四则混
合运算的顺序和它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混合运算。
✧ 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
二、学
1、问题探究:出示课本17页教学情境图,独立完成三学一测中的第一个问题:
(1) 仔细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2) 按要求完成三学一测中的下列问题:
问题1: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30.8÷(4×7) 30.8÷4÷7 解答(略)
问题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分步列式:
综合算式:(略)
运算顺序:
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①我提出的数学问题是:
?
②我的列式是:
③我的解答过程。
(指名学生黑板前板演)
(3)小组交流,展示想法。
讲一讲解题的思路与方法,说一说本节课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关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情预设:
生1:先算出4周有多少天,再求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生2:先算每周生产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再算出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情预设:
生1:分步计算:3.5÷5=0.7(吨) 1.3-0.7=0.6(吨)
生2:综合算式:1.3-3.5÷5
(小结:无论是分步计算,还是综合计算,都是先求出小区周一到周五这五天中,平时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再与周末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果。
)
(4)教师小结:
✧理清题意中的数量关系,是正确列式的关键。
✧运算顺序: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
同,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二)独立练习,与同桌交流时说一说运算顺序。
(16.8+2.1)÷0.7 0.96÷(5.4÷0.9)
①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
②再独立计算,然后小组订正。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18页“练一练”的题目。
✧第1、3、4题:在情境中理解题意、运算及运算顺序,再解决问题。
三、检见三学一测中的应用检测,完成后反馈订正。
四、拓完成三学一测中的拓展延学中的两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先独立完成。
✧有困难在小组内交流,合作完成。
✧教师适时点拨。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