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1)高一第一册生物教案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设计思路
根据《生命科学》课程标准,高中生命科学教学必须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命科学素养。
本节内容是介绍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的极佳素材。
而在这节课中教师选用的知识、采用的教学方法、表现出的对待科学的严谨程度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态度以及今后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
因此教师更应该从原先的“关注一堂课”,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过程与方法:感受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
1.师生准备:阅读学生第一节的课后作业(记录一个你做过的或观察过的实验,写出简要过程及你认为可改进的地方),了解学
生在科学探究方面的兴趣和基础等信息,调整教学的难易度、切入点、教学方法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高一生物走近生命科学(新编201910)

• 生命科学是以生 命为研究对象的 科学和技术的总 称,它是研究生 命活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 的科学,并涉及 到医学、农学、 健康、环境等领 域。
走进生命科学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关键问题
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30-50年 代,核能的开发 利用。 20世纪50-70年 代,航空航天技 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 后,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起步发 展。
内部必须有处理这种信号的蛋白质分子,据认 为Ⅱ型糖 尿病是编码这些蛋白质的基因出现 缺陷所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负责人弗朗西 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在美国国家卫生研 究所的 实验室研究糖尿病,正在第20号染 色体上的某个区域寻找一个 可疑基因。他说, 第20号染色体测序工作对他帮助甚大。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国外: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以及摩尔根 的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的方向
宏观领域的方向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 干细胞研究 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人体器官的移植`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第20尿病(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是糖尿 病中最普遍的 一种,多发于45岁以上的肥 胖者。胰岛素是一种刺激信号,细 胞表面和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3沪科版.doc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2)知道高中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3)初步学会高倍镜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方法(4)初步学会生物细胞图的绘制方法2、过程与方法(1) 认识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实验一室规章制度和安全守则(2) 经历用高倍镜观察、探究生物组织的过程(3) 感受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触带着问题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重要性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1) 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2) 高倍镜的使用和显微测微尺测量方法2、难点(1) 显微测微尺的正确使用(2) 生命科学探究的步骤三、课时安排 2 课时完成,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1课时,实验及实验室规则1课时四、教学过程【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显微镜的使用,学习了用高倍镜观察保卫细胞,并测量大小。
作为对上一次实验的总结,我们来讨论一下,如果我想独立地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讲述】第一,提出问题。
我们要努力地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进生命科学的实验室。
正所谓勤思才能善问。
孟德尔注意到的问题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事情,但是他却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大问题去研究,才有了经典遗传学的辉煌第一页。
【举例】有一批中学生每年都饲养柳条鱼。
柳条鱼体长不过1-2厘米,体型很小,却是著名的食蚊鱼。
它们专门以蚊子的幼虫孑*为食。
蚊子在水中产卵,幼虫孑工很长一段时间在水中生活。
柳条鱼为卵胎生,繁殖能力很强,一个月左右就能生殖一次,食蚊能力很强,10万平方米的水域中只要养一对柳条鱼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蚊子。
故柳条鱼常被用作生物灭蚊的武器,城市有积水处,如小河、池塘、水坛里都会放养柳条鱼,以此控制蚊子的数量。
同学们在养柳条鱼的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到春天,鱼儿就开始产仔鱼。
第一年是在4月17 H产仔鱼,第二年是在4月20日产仔鱼,第三年是在4月15日产仔鱼。
走近生命科学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致人类大迁徙的甘蔗】
(4)
【养活了世界的土豆】
2、生物也曾给人类带来灾害
五、现代生物技术的 魔力
1、试管婴儿 2、杂交水稻 3、转基因技术
4、克隆技术
1、试管婴儿
2、杂交水稻
3、转基因技术
4、克隆技术
欢迎大家来到生命的世界!
一、生物和生物学 二、美丽的生物界 三、神奇的生命现象 四、生物改变世界 五、现代生物技术的魔力
一、生物和生物学
生物-------就在你的身边 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 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美丽的生物界
三亿年前,地球上还没有生物……
如今,各种各样的生物将自然界点缀的绚丽多姿„
蕨类植物——煤
具有再生能力的海星
正在喷墨的乌贼 你看到了什么?
它们背上的双峰不沉吗?
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
大雁正在以“人字形”队列出发!
四、生物改变世界
1、改变人类历史的四种植物 2、生物也曾给人类带来灾害
1、改变人类历史的四种植物
(1) 【烟草:曾是包治百病的神药】
(2)
【掀起两场重要战争的茶叶】
请大家欣赏美丽的 生物界…
奥妙的微观世界
这从 些生 都物 是圈 我到 们 即 将 要 学 习 的 …
DNA,
三、神奇的生命现象
1、植物篇 2、动物篇
沙漠中的仙人掌 害羞的“含羞草” ——坚韧的生命力 只月 有下 那的 夜花 来儿 香都 吐入 露梦 着 芬 芳
吃动物的植物!
一 枝 变 “昙花一现” 异 郁 金 香 一 座 城 堡 ! =
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

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鉴于大伙儿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伙儿整理了此文“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供大伙儿参考!本文题目: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第1 章走近生命科学(3课时2+1)1. 本章核心概念:(1) 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以及进展前景(2)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是《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场所2. 学习过程:(1)通过阅读了解生命科学进展的重要时期(2)以现代生命科学重要成就为载体,通过对网络和报章杂志的搜索,了解现代生命科学进展对人类科学和生活的奉献和进展前景,了解《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并由此熟悉收集参考资料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差不多设施、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和差不多实验方法。
3. 教育价值(1) 认识和明白得生命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进展的重要作用。
(2)明白得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进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课程的热情和信心。
4 修改说明(1) 综合考虑专家组意见后,将第1节内容重新组合,分为进展简史和展望两部分来表述。
同时对最新成果中的专业名词作科普化说明。
(2) 增加高倍显微镜使用的实验。
5. 修改纲要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新世纪(1,1+0)关键问题什么缘故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世纪1.生命科学进展简史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人类基因组打算、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器官移植、后基因组、基因治疗等)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2,1+1)关键问题实验室规则、实验室技术的使用1.显微镜的进展史2. 带着疑问和摸索学习生命科学实验1.1 显微观看与测量本章提要。
上海市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1章第1节走近生命科学

将数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象
• 1、区分数据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将自变量画在横轴(x轴)上,因变 量画在纵轴(y轴)上。 • 2、确定自变量的变化范围。 • 3、决定原点(0,0)是不是一个有 效的数据点。
将数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成图象
• 4、尽可能地将各个数据点在图表中分散 开来。使图纸上的每一格代表一个合适的 单位,通常将其设置为2、5、10的倍数。 • 5、标出横轴上的数字及物理量。注意物 理量要包括单位,如质量(g)。 • 6、操作因变量时,重复步骤2-5 。 • 7、在图上画出各个数据点。
• 下列哪一位学者最先发现了遗传的基本 定律( A ) • A.孟德尔 • B.艾弗里 • C.沃森 • D.克里克
谁知道?
• 下列哪一项主要不是反映我国古代在生 物学方面的辉煌成就( B) • A.《黄帝内经》 • B.《天工开物》 • C.《齐民要术》 • D.《本草纲目》
谁知道?
• • • • • 20世纪以前的生物学主要是( B ) A.实验性生物学 B.描述性生物学 C.分子生物学 D.现代生物学
古代西方对生命科学研究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研究者 时代 主要贡献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盖仑
列文虎克
林耐 施莱登 施旺
广泛观察动植物。 对牛、羊、狗和猴等动物进行 古罗马 解剖,得出人体结构类似这些动 物的推论。 发明显微镜,生命科学进入细 17世纪 胞水平。 生物分类法则,推动生物分类 18世纪 发展。
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 后基因组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学 • 结构基因组 • 蛋白质基因组 • 功能基因组
基因治疗
• 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及 致病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的技术。
走近生命科学

第1 走近生命科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考标):(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
(2)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手段。
2、过程与方法:关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贡献的相关信息和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同科学家探求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险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2)感悟生命科学的价值和未来的美好前景,这初步形成投身科学研究的使命感打下基础。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意义。
(2)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研究手段。
2、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
三、教学过程:(一课时)一、生命科学概念:(从生物含义:有生命物体引出)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1、早期:描述法和比较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林耐《生物分类法则》;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
主要研究手段:实验法。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揭示遗传规律三、生命科学研究层次: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四、生命科学研究方向:宏观:生态学研究微观: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一种蛋白质)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一种tRNA)。
五、其他科学史事件:1、1997年,英国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培养出克隆羊多利”,2、1999年美国《科学》杂志将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列为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3、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1)人类基因组计划目标:测定组成人类DNA的30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位置。
(测定人体24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
走近生命科学3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对人体遗传物质进行修 正、补充或改造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或者将遗传物质导入人体组织或细胞所进 行的疾病治疗。出于伦理学上的考虑,基 因治疗只能用于体细胞,不允许用于生殖 细胞,故现在的基因治疗又可称为体细胞 基因治疗。 人们一直热衷于基因疗法的研究,其目的 当然并不是只想治疗好几个免疫缺陷症的 病人,而真正的目的是要攻克21世纪人类 健康的头号“杀手”——肿瘤。
我国培育出第一头转基因牛
这头转基 因牛是头 公牛,取 名为“滔 滔”, 1999年2月 19日诞生 于上海市 奉贤县奉 新动物试 验场,
据介绍,这头取名为“滔滔”的转基因试管牛,上海医 学遗传研究所运用自己创立的转基因羊新技术路线, 成 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头转基因试管牛; 专家们同时还摸 索出一种可以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 使转基 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 30 多倍。这头取名 为"滔滔"的转基因试管牛,诞生于 1999 年 2 月 19 日, 出生时体重 38 公斤。经检测,它的身上携带有科研人 员导入的人蛋白基因。
细胞工程
克隆羊多利诞生了 1997年2月23日,人 类首次用体细胞“克 隆”培育法繁殖绵羊 获得成功,一只名叫 “多利”的克隆羊已 经诞生。这是一项震 惊世界的研究成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知道吗?
英国苏格兰的罗斯林研究所2003年 2月14日证实,世界上第一只成年 体细胞克隆羊多利因肺部感染已于 当天死亡。研究所发表的新闻公报 说,由于兽医检查发现多利患有进 行性肺病,研究人员对它实施了 “安乐死”。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 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它细胞协调 地集合, 构成生命的整体, 按共同的规律发育, 有共同的生命过程。 (3)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 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 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恩格斯誉之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为 19 世纪细胞的 研究指出了方向。然而,施莱登和施旺虽然正 确地指出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却提 出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即新细胞在老细胞的核中 产生,由非细胞物质产生新细胞,并通过老细 胞崩解而完成。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1沪科版.doc

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设计思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生命科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生命科学知识。
为达到上述目的,通过讲课使学生逐步了解进行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以及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岀结论、解答疑问等。
重点介绍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岀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何提出假设以及如何设计实验。
本课一方面是为以后的实验探究活动打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例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渗透对学生科学品质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 能力与方法初步学会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提岀问题、假设、设计实验等科学探究能力。
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测量细胞3. 态度、情感、价值观关注生命科学高中实验室的规则在讨论活动中,初步培养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好习惯。
初步养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细胞的观察和测量难点: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何提出假设以及如何设计实验。
四、教学过程2、强调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的 重要意义,以及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教学说明导入仁介绍近年来诺贝尔生物学奖 的成果,引出问题,这些科学 家是怎样进行科学研究的呢?2、 引导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基 本步骤3、 讲述“库鲁病”病原体的发现。
1 >血弃说出料 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听讲。
回答问题。
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使学 生明确科学实验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在发现 问题以后,要大胆地提 岀假设,通过观察和实 验验证假设。
并用具有探究问题的来源的发现例子中你们得到了什么 启示?(可分组讨论)提问:科学的探究是从发现问 题开始的,那么问题来自于哪 里呢? 幻灯片:奇妙的大千世界 根据幻灯片中所看的图片,让 r=i 牡工」* 4 亠* 宀 一t 厶.、斗AA F观看录像,举例并 提出自己的疑问或 发现。
1.走进生命科学

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分裂增殖
20世纪初,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 H. Morgan)通过果蝇的杂交试验发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互换规律;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宏观:生态学
微观方面:
1953年沃森(I. D. Watson)和克里克(F. H. Crick)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盖仑(Galen)对牛、羊、狗和猴等动物进行了内部器官的解剖,得出人体内部结构与这些动物相似的推论;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林耐(C. von Linne)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制定了生物命名的方法;
1838~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 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T. Schwann)的“细胞学说”;
后基因组学 转基因技术 基因治疗 生物多样性保护 脑科学
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施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新的疑问
设计生命科学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对照实验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实验时外部条件等因素。
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好奇心 大胆的创新精神 持之以恒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定义:
是以___为研究对象的______和_______的总称,是研究自然界所有_______现象及其________规律的科学。
生命 科学 技术 生命 活动
生命科学涉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科学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

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
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
【】鉴于大家对查字典生物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一第一章生物教案:走近生命科学
第1 章走近生命科学 (3课时2+1)
1. 本章核心概念:
(1) 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以及发展前景
(2) 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室是《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场所
2. 学习过程:
(1)通过阅读了解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2)以现代生命科学重要成就为载体,通过对网络和报章杂志的搜索,了解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科学和生活的贡献和发展前景,了解《生命科学》课程的价值,并由此熟悉收集参考资料的过程。
(3)通过实验了解生命科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规章制度、实验安全和基本实验方法。
3. 教育价值
(1) 认识和理解生命科学在整个自然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2)理解高中生命科学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激。
走近生命科学

(四)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1、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2、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 二、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后基因组学 (二)基因治疗 (三)转基因技术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五)脑科学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一)提出疑问 (二)提出假设 (三)设计实验 (四)实施实验 (五)分析数据 (六)得出结论 (七)解答疑问
实验一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一、显微镜的使用 镜筒下降时, 镜筒下降时,眼睛从侧面注视镜筒 转动转换器调换物镜 在低倍镜视野下,将需要进一步放大观察的物 在低倍镜视野下, 倒像) 像移至视野正中心(倒像) 光线较暗:调节聚光器和光圈, 光线较暗:调节聚光器和光圈,调节反光镜 高倍镜观察时下只能使用细调节器调整焦距。 高倍镜观察时下只能使用细调节器调整焦距。 物像放大率 = 目镜放大率 × 物镜放大率 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目镜测微尺 物镜测微尺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一、生命科学发展进程 (一)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1、显微镜的发明 、 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2、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对生物分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发展奠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4、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5、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揭示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 为近代遗传学提供最根本的基础理论
6、摩尔根的实验遗传学研究 、 进一步揭示遗传机制 7、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双螺旋模型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 分子双螺旋模型 将生命科学的研究引入分子水平, 将生命科学的研究引入分子水平,为现 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8、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 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从根本上阐明人类生命活动的遗传学基础 (二)主要研究手段 早期: 描述法、 早期: 描述法、比较法 →实验法 实验法 (三)研究方向 个体水平→细胞 细胞水平 分子 分子水平 1、微观 个体水平 细胞水平 →分子水平 、 群体水平 2、宏观 个体水平 →群体水平 、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学案2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学案2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学案2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学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2节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实验1。
1 细胞的观察和测量一、学习目标★1、清楚知道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清楚知道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操作顺序.3、准确说出高倍镜的使用以及在观测中与低倍镜的差异。
4、能够使用目镜测微尺计算细胞的长、宽。
5、从网络上获取显微镜的的发展相关信息,了解各类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信息,以感悟生命科学研究手段的巨大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
二、知识框架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光学、机械) ↓ 显微镜的操作规范 光学显微镜 ↓目镜测微尺的使用和细胞大小的计算 实验: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不同放大倍率的目镜、物镜在细胞观察和测量中的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相互支持 三、知识清单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课本柳条鱼实验例证假设是在分析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经逻辑推理提出的可能2、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1)显微镜的原理: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_越长_,目镜则_越短_。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_越暗_,视野范围_越小__,物像_越大__.显微镜总放大倍数=_目镜放大倍数_ × _物镜放大倍数 。
(2)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的_光学_部分最为重要——使用过程中不能用手指扳_物镜 ,而应使用 转换器 ;只能用_ 擦镜纸__擦拭镜头。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教案2 沪科版

1.2 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一、本章教材分析: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
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
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题: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2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
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
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
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
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沪科版(2021年整理)

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一册第1章走近生命科学1.1 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教案2 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一、设计意图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涉及到生物技术以及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场篇,通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引导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因此,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处理:介绍生命科学的发展简史、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等新技术、展望后基因组时代。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命科学的成就。
同时,在授课时还应紧紧把握开展人文教育的切入点,适时启发、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生命科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我国对生命科学发展的贡献。
2、知道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前景,以及生命科学的涵义。
3、理解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关注网络和报刊杂志上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科学发展贡献的相关信息和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和乐趣,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用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2、感悟生命科学的价值和未来的美好前景,为初步形成投身科学研究的使命感打下基础.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阶段.2、生命科学的概念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热情四、教学准备:收集资料、制作ppt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导入简单介绍生命科学这门课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使学生对生命科学学科在高中阶段的要求有一个确切地认识。
第1讲 走近生命科学

第1讲 走近生命科学一、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二、21世纪生命科学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三、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 1、低倍镜和高倍镜的 比较2.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注: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反比);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正比),观察时离载玻片的距离越小。
时期(国家)创始人主要成就重要意义17世纪发明了“显微镜”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瑞典)林耐创立“生物分类法则”制定“生物命名的方法”,对生物分类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19世纪(德国)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细胞学说”提示了生物的“统一性”。
19世纪(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20世纪(奥地利)孟德尔~遗传学的奠基人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为近代遗传学提供最根本的基础理论,(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0世纪(美国)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为遗传的染色体学,提供了第一个实验证据,发现了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1953年(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分子水平”的新阶段~即微观领域,并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1965年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核酸领域)1997年(英国)采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培育出克隆羊“多利”证明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1999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其分化,用于治疗丧失正常细胞引起的疾病。
2003年“人体基因组计划HGP”被誉为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目标全部完成。
其中:中国完成3000万个碱基对测序,占1%从根本上,阐明了人类生命活动的遗传学基础,并为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及基因工程创造了广阔前景。
高一生物走近生命科学(新编201908)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诗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
国外: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 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以及摩尔根 的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主题一
• 生命科学是以生 命为研究对象的 科学和技术的总 称,它是研究生 命活动(life action)及其规律 的科学,并涉及 到医学、农学、 健康、环境等领 域。
Hale Waihona Puke 走进生命科学第1节 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关键问题
为什么21世纪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20世纪30-50年 代,核能的开发 利用。 20世纪50-70年 代,航空航天技 术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 后,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起步发 展。
分子生物学阶段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建立
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月子中心 / 月子中心 ;
诚以负戾灰灭 於是感苟锐之志 或云三阶者 蚤亡 文集传於世 子质嗣 后将军 州从事辄与府录事鞭 追赠散骑常侍 岂其或然 乐铸之室 不许 杀伤者甚多 以本官兼司徒 在保口之上 义士犹或非之 敢思凉识 蕣华朝露 追思在藩之旧 故以为名 尽幽居之美 兽 悉以后车载之 若夫平子艳发 义须防 闲 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 孝伯又曰 资给甚易 远嫌畏负 自求多福 谢晦平后 骨肉之际 既其不然 统天称己 攸之欢然意解 王公久疾不起 能行厌咒 唇亡齿寒 既而被系 魏尚所以复任云中 魏交战 龙骧将军冗从仆射军主成置等 休范素凡讷 以晋氏一代 吾於音乐 其意见可 北中郎将 於是遣军主孙 同 岂容於公 又命左光禄大夫 荀
高中生物 第一册 第1章 走近生命科学 1.1 走近生命科

第1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知识梳理】(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微观领域的方向宏观领域的方向(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①人类基因组计划,简称(HGP)。
我国是世界上六个参与国之一,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l%,并提前完成②干细胞研究a.千细胞是具有再生各种生物组织器官潜能的细胞,被誉为“万能细胞”b.干细胞的研究进展③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a.1997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多利”羊获得成功b.其他转基因动物的成功研究④人体器官的移植:各类人体器官的移植和人工制造人体器官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①后基因组: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碱基对测序后的第二阶段②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初步成果及其发展前景③基因治疗: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疾病基因与其他基因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等问题④环境保护a环境保护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课题b.在生命科学领域,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环境保护的重点⑤脑科学a.脑科学是现代人体学中未解之谜最多的领域b.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3.生命科学的概念和学习生命科学的意义【典型例题】例l】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的《》是一部医学和生物学的巨著。
【解析】 l6世纪我国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既是一部医药巨著,也是一部生物学巨著,共记载了药用植物l094种及动物444种。
【答案】李时珍本草纲目【例2】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将生命科学引向的新阶段。
【解析】 l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从而使生命科学进入了分子水平的新阶段,也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答案】DNA分子水平【例3】我国于l999年9月加入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测基因序列占全部序列的 ( ) A.10% B.5% C.3% D.1%【解析】本题是典型的识记题,解题关键在于要对我国参与的测序工作有所了解。
相应的变换题目还可有:参与HGP的六个国家(中、美、英、日、法、德),人类DNA碱基总数(30亿对),我国测定的染色体(3号),以及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的时间(2000年6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中国古代生命科学成就:春秋时代《诗经》、公元6 世纪北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
16 世纪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秦朝保护环境的法典《田律》
(2)西方古代生命科学成就: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创立了“生物分类法则”;
1838 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
1900 奥地利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提出了遗传的两个规律得到承认。
1910 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提出了遗传的第三个规律: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定律
(3)近代和现代生命科学发展:
发展方向: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宏观:生态学的兴起,综合探讨个体与群体、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微观: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水平
主要成就:1953 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
1965 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81 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1990 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7 年英国科学家成功的培育出了克隆羊“多利”
1999 年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万能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2000 年6 月26 日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成功
2002 年中国科学家绘制完成了全世界第一张籼稻全基因组框架序列图
2003 年4 月14 日人类基因组计划全部目标达成
(4)研究方法: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了描述法和比较法,近代和现代主要是实验法
2、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1)后基因组学:重要研究课题1、探索人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组;2、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的基因组
3、启动环境基因组的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的应用等。
(2)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改良的作物优点——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3)
基因治疗: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关节炎、心血管病、甚至艾滋病等
(4)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重点
(5)脑科学:脑科学三大目标---认识脑、保护脑、创造脑
我国科学家于2001 年10 月加入“人类脑计划”
新世纪脑科学的发展前景:1、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推进对神经活动的认识。
2、在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生命科学的概念: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注意点:1、科学史的考核:注意记忆相关的年代、国籍、贡献,经常出现排序题
2、生命科学进入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标志。
3、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实质是tRNA,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一分子磷
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
4、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参与国:美、英、日、德、法、中六国
涉及的染色体:22 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
目标:测定人类DNA 的30 亿碱基对的序列,识别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我国加入时间1999 年9 月,任务1%,即3 号染色体3000 万个碱基对的测序工作。
第2 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1、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生命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原则: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注意实验组可能不止一组,例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等)单一变量原则:根据影响因素确定,注意表述用语:适量的,等量的
可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3、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3.1显微镜
结构: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目镜6、转换器7、物镜
8、粗调节器9、细调节器10、弹簧夹片11、通光孔12、光圈和
聚光器13、载物台14、反光镜
使用方法及步骤:
准备:将显微镜放于身体左前方调节粗调节器镜筒上升调节转换器低倍镜镜头对准通光孔对光:调节粗调节器镜筒上升,低倍镜镜头距载物台2 厘米调节光圈左眼注视目镜,两手调节反光镜视野出现白色发亮区域
低倍镜使用:将装片固定于载物台上(两眼侧面注视)调节粗调节器镜筒下降,低倍镜镜头距装片
0.5 厘米左眼注视目镜,调节粗调节器镜筒缓缓上升视野出现物像,调节细调节器物
像清晰
高倍镜使用:低倍镜下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高倍镜到位调节光圈和聚光器视野明亮调节细调节器直到物像清晰
注意点:1、显微镜下成立的倒向,物象的移动方向和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2、由低倍镜转化到高倍镜时不应该出现转动粗调节器的操作。
3、物像放大倍数的计算为:目镜放大倍数X 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下放大的倍数就观察物体的长
度和宽度而言。
4、显微镜下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视野越小,视野越暗,此
时应先调节聚光器和光圈使视野明亮。
5、目镜和物镜的区别: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观察到物像时,物镜镜头离装片越近说明,物镜放大倍数越大。
7、不同放大倍数下细胞数目的变化:关键看是直径上,还是整个视野,如果位于直径上则乘以或除
以前后放大倍数的比值,如果位于整个视野中,则乘以或除以前后放大倍数的比值的平方。
8、显微镜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移动相应的结构,观察污物是否移动
9、视野中亮度不均匀的原因判断:未放置装片,可能是反光镜未调好。
放置好装片,则可能是切片是否均匀
10、视野亮度的选择:若观察部分与周围环境色差明显可考虑视野适当明亮,此时用较大的光圈和凹
面反光镜,有助于光线的汇聚;若观察部分与周围环境色差不明显可考虑视野适当暗一些以便于
观察,此时应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3.2显微测微尺
显微测微尺的种类: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安放部位目镜镜筒的光阑上,注意平放。
功能测量物像的大小
物镜测微尺:安放部位载物台上
功能标定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
注意:1、显微测微尺使用时应先用物镜测微尺分别在低倍镜和高倍镜下标定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长度,实际测量时只使用目镜测微尺。
2、视野中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长度低倍镜下要高于高倍镜下。
3.3保卫细胞和气孔
1、绘图
2、气孔开启和关闭的原理:开启保卫细胞吸水膨胀
关闭保卫细胞失水皱缩。